舞蹈课堂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5:08: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舞蹈课堂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舞蹈课堂教学

体育舞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提要】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教育发展迎来机遇。为丰富教学内容,体育舞蹈等一批新兴体育项目被引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来。受限于传统教学理念,体育舞蹈教学开展不力。信息时代为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便利,依托网络平台,实施体育舞蹈翻转课堂教学,助推体育舞蹈项目发展成为时代需求。

【关键词】体育舞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体育舞蹈是新兴体育项目,舞种多样,即可提升气质,塑造形体,又可强体健身。项目团体和个人皆可参加,通过参加运动,既可交际沟通获得友谊,亦可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又可攻坚克难磨练意志。体育舞蹈趣味性强,观赏性足,受到许多人的喜爱,许多中小学也将体育舞蹈引入到了体育课程教学当中。但当前体育舞蹈课程在学校开展的并不好,许多学校沿用了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传统教学方法保守刻板缺乏变化,不利于体育舞蹈等课程的有效开展,体育教学过程求新求变尤为必要。“翻转课堂”强调充分利用网络和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课堂视频学习,讲解课堂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后学习,并通过学生的自学来促进学习,这能有效地提升体育舞蹈教育教学的效果。

一、“翻转课堂”概念阐释

“翻转课堂”是时下新兴的教育教学方法,它依托互联网,借助多媒体设备,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多渠道互动,实现学生的多途径学习。学生课下主动学习,带着问题回归课堂,提升了教学效率。课堂的核心是放学后学习,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态度、习惯、兴趣、能力等,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点。

二、中小学体育舞蹈发展瓶颈

查看全文

体育舞蹈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新时代是体育多元文化交融的全球化体育时代,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提出对体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立体地整合构建,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体育建设,探寻更为有效的路径,使其科学有效地向纵深推进。研究将体育工作建设的诸多方面划分为多个模块进行立体研究,并最终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与体育舞蹈课程相互结合,利于课堂形式的创新化,并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舞蹈课程翻转课堂模式框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夯实,以期促进体育校园文化的开展和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体育舞蹈;翻转课堂模式

信息化的时代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渗透,应用与各个行业与领域,推动了当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也在体育领域被逐步关注,希望可以造就创新型人才让体育领域深入人心,与时代共舞,积极发展。翻转课堂实质上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的基础上,需要学生和教师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体育是人类喜欢的一项活动,展现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展现人类生命活力的一项运动[1]。体育是生命力的,展望未来,在世界背景下谋求体育的发展多元性,多元文化是世界未来体育的必经途径。在“互联网+体育产业”生态域下,“互联网+体育管理”也可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域,体育信息化与体育管理体制存在良性互动关系[2]。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堂也是需要信息化的引领,体育舞蹈结合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利用翻转课堂等途径更好的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改善体育教学工作。

1高校体育舞蹈课堂融入信息化内容

我国当前的体育工作中强调,体育是一种身体力行的教育方式;同时体育也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良好表达,可以促进未来身体形态的发展。而未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推动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相未来”具体目标的实现。1.1加入信息化元素的体育舞蹈课堂。翻转课堂在体育舞蹈课程上的实施,由目前信息科学技术在教育中各个方面开始渗入并且不断的应用,使传统的教育教学结构发生了改变,在利用信息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舞蹈视频的录制,剪辑,时长,质量等诸多方面影响着学生前期的学习热情,平台建设是需要学校作为支撑,其思想通过运动实践衬托,它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社会需求、前沿科研成果等多方面因素所影响[3]。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一直指导着课堂信息化改革,翻转课堂的运用,需要体育教学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的需求。1.2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舞蹈课堂实施的可行性。对于翻转课堂,我们必须辩证的对待结合中国教育实践,课堂时效性需要客观的心态辨识,使其更好发挥其价值。高校体育的发展在教育现代化的潮流中,同样需要适应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改革与创新。在线课堂将是未来课堂的一种趋势。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一种谋求,找到其中的科学规律,用计算机技术支持课堂活动的呈现,完善基本教学形式,让学习方式和互动行为随着互联网共同改变,适合未来科技课堂的一种呈现,更好的为学习者服务,感受更便捷的课堂,让大学课堂跟上时展需求,成为改善目前的课堂环境工具[4]。大学教育中的体育教育非常重要,让翻转课堂成为有效途径,增进学生身心发展,刺激学生主动学习,包含课程管理、师资配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

2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翻转课堂模式构建

查看全文

师范院校舞蹈专业课堂教学分析

摘要:师范院校舞蹈专业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设置专业,迎合了社会需要,受关注和欢迎程度高。但在师范院校舞蹈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

关键词:师范院校;舞蹈专业;问题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方针下,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这也直接促进了美育教育的发展,舞蹈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最好契机。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舞蹈教师专业也受到了来自社会更多的追捧,国内高等院校纷纷开展了舞蹈教学课程。但是舞蹈专业热度的增加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学生的素质差异较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形式,让学生加强对舞蹈教学的理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非常重要。

一、师范院校舞蹈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基础差异大

师范类舞蹈专业的学生主要来自高中毕业生,学生的来源比较多元化,彼此之间的基础差异非常大,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只要稍加领会便可以掌握内容和技巧,而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掌握起来要困难得多,有很多时候当时甚至无法理解,也会导致部分教师缺乏耐心,对学生做出不公平的对待。比如,教师可能完全偏爱那些领悟力高的优等学生和底子好的专业生,往往对他们会有过多的表扬和鼓励,给予他们更多的训练机会,而对于那些舞蹈基础不太好的普高生,可能会失去耐心或使他们缺乏必要的训练时间,导致恶性循环。长期下来,就会影响学生对舞蹈课的学习兴趣,造成师生间的矛盾,既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查看全文

高校体育舞蹈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课堂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提出具体运用策略,并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师有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两点建议:继续学习翻转课堂教学理论;教学视频的制作应精益求精.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反馈练习;自主体悟;合作学习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风靡全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初起源于美国,随后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逐步试行.“翻转课堂”可使学生在家里看视频代替老师的课堂讲解,“翻转课堂”(FCM)也称为“反转课堂”,通过对传统教学中先知识传授后知识内化的顺序进行颠倒安排,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指课前要求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中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的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学模式.为此,将其尝试运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堂中.

1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1.1课前运用策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和课中两大模块,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在课前模块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从两个方面做起.

1.1.1教学视频的制作

查看全文

民间舞蹈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运用

【摘要】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千姿百态的民间舞蹈艺术,这些宝贵的民间舞蹈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舞蹈课堂教学资源。高职院校要重视山西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积极吸收民间舞蹈的文化精髓,在多元化的教学平台和表演舞台上,呈现山西民间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对山西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和教学意义,及其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简单分析,以期深化山西民间舞蹈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山西;民间舞蹈;高职院校;课堂教学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山西孕育了千姿百态的民间舞蹈艺术,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对山西民间舞蹈资源的传承进行丰富的实践探索,发挥其艺术传承价值。对山西民间舞蹈艺术特色的分析能让我们清晰地把握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并通过山西民间舞蹈的教学价值的探究,使其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课堂中得到灵活应用。

一、山西民间舞蹈艺术特色分析

山西地区的民间音乐资源非常丰富,各种民间音乐互相滋养、相互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山西民间舞蹈是山西民间音乐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山西民间音乐注入了丰富的艺术色彩。山西民间舞蹈与山西民歌有很多共通之处,二者常常一起演出,它们都是民众思想的呈现,是人们情感的寄托,也是人们表达喜怒哀乐的重要形式。民间舞蹈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产物,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据统计,目前山西地区保留下来的民间舞蹈有二百多种,这些舞蹈形式丰富、内容精彩,包括秧歌舞、武技舞、车船舞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民间舞蹈是山西人民智慧的体现,反映了山西人民的文化审美特色。山西秧歌舞是一种又唱又跳的舞种,也是一种规模较大的集体性舞蹈,起源于劳动人民插秧、耕作的劳动生活。因地域不同,秧歌舞的风格也千姿百态。例如,晋北地区流行的踢鼓子秧歌,舞姿粗犷,以拳术为动作基础。有的地区的踢鼓子秧歌还设有戏曲角色,如生、旦、净、未、丑等,舞蹈动作以“踢、走、扭、拧”为主。山西还有一种踩街秧歌,其表演角色以幽默、滑稽的形象为主,有的舞蹈动作还与武术动作相结合,具有宏大的气势,非常有感染力。此外,山西民间还流传小花戏,小花戏的表演者手握扇子进行舞蹈,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还有灯舞,即以灯为道具,在夜间摆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和图案。还有拟兽舞,表演者通过模仿龙、狮子等进行舞蹈表演。狮子是力量和权威的象征,山西各地民间有各种狮舞,山西的狮舞一般分文、武两种,表演技巧和风格各有特色。此外,山西民间还有一些技术性较强的舞蹈,如高跷表演,群众脚踩数尺高的木跷进行舞蹈表演,观赏性和审美性都非常突出。总之,山西民间舞蹈具有造型美、姿态美、动作美,也有线条流畅之美,更有丰富的情感韵味美,这都是山西民间舞蹈的可贵之处,也是山西民间舞蹈的教育价值所在。

二、民间舞蹈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查看全文

古典舞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研究

一、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相对应的重要性

刘建老师在《中国古典舞的危机与美学金规则的确立》一文中说到,“它以风格性的身体呈现着某种特定文化的积淀,并且能够在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纵轴上连缀起许多代表舞蹈史转折阶段的经典之作,一直传承到今天。”②所以说中国古典舞并不是简单的古代舞蹈一词就能涵盖的,古典舞的舞姿里还凝聚着历代古典舞蹈的风华,展现着历代古典舞蹈的遗韵。宏观上说,中国古典舞更是古典文化在当代某种程度上的呈现,将时代主流审美与古典舞特有审美规范有机结合,使得中国古典舞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在教学、创作、还是舞台表演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越,得到国家重视,成为具有历史经典意义的国家与民族传统的标志性舞蹈。中国古典舞属于舞台表演艺术的一种,因此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为了令舞蹈作品在舞台上有更完美的呈现,这就要求舞台下的课堂教学训练与表演性应紧密结合,使两者之间达到相辅相成、相生相荣的辩证关系。中国古典舞课堂上的教与学通过对单一古典舞元素的学习,经过复杂、综合化的演变训练,在戏曲、芭蕾、武术中探索,再运用编导的编创手法,使古典舞元素不断的更新变化,赋予古典舞作品独特的生命感,找到了中国古典舞作品自己的位置。只有在很好的综合性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中国古典舞的舞台表演才能绽放出别样的精彩。通过课堂系统的训练舞者的身体素质,规范其肢体的姿态,培养舞者“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中国古典舞精神,以期达到古典意韵所要求的“形、神、劲、律”。在解决了肢体所要求具备的条件之后,才好在艺术实践中融入情感,展现“古典美”。这,就是课堂教学之于舞台的重要性。放观古典舞舞台的呈现从初期的《金山战鼓》到中期《扇舞丹青》,再到后期《爱莲说》等作品,都见证着中国古典舞课堂与舞台交融共进的步步变化。舞蹈这门艺术学科本身就十分重视实践与教学的和谐统一,把课堂教学训练与舞台表演做到有机结合,形成中国古典舞特色的一体化,把创作、教学和表演都融汇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其课堂教学训练和舞台表演的能动性,由此实现舞蹈的价值追求,培养“高精尖”的舞蹈艺术人才。而舞台表演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反馈。在作品进行与欣赏者的精神沟通后,体现出舞者对作品的把握,舞者肢体问题的利与弊,情感表达的收与放,能够在舞台上清晰的展示出来,另外舞台表演可以激发舞者在课堂教与学难以找到的表现力与潜能。说到中国古典舞课堂与舞台的相互关系,其一是两者孟不离焦般的亲近。在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基训课、身韵课、技巧课、剧目课)中主要是传授舞蹈的基本表演素材,通过一定的训练要求达到训练目的,同时采取各种方式为课堂教学创造舞蹈表演的机会,让课堂教学知识运用到舞台表演实践中去,用实践结果促进教学的再提高。其二是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舞蹈艺术理论的构建,知识的掌握和精神的升华。

二、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相互关系的体现

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作为两个密不可分但又相对独立的体系,就像牙齿和嘴唇,一个支撑了基本构架,一个组成了完整形态,利用相互作用的特性,达到“外观绵软松弛,而‘气’、‘力’以梗在内运行”的中国古典舞特色特征。辩证地说,课堂里的教学训练是为舞台所服务的,也就是第一步,舞台体现则是第二步,而舞台呈现又是课堂教学的最终宗旨。课堂在中国古典舞体系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古典舞舞台化的性质,同时,舞台表演也是检验课堂训练结果的重要途径,它反作用推动了课堂教学,由此课堂与舞台两者之间的关系相生相荣,不断运动,促使中国古典舞依靠自身独特的艺术内涵健康发展,达到与各元素的相因相生,共成体系。(一)课堂教学服务于舞台表演。课堂教学服务于舞台表演,也就是说舞台是第一位的,同时说明,课堂教学是舞台表演的基础,没有科学系统化的课堂教学,就没有成功的舞台表演。另一方面来说,课堂教学也具有指导舞台表演实践的作用,其训练意义在于为了更好的舞台呈现。首先,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是舞台表演的基础,在课堂当中教学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能够将古典舞规范、系统化的知识通过课堂的指导,充分传递给学生,这是舞蹈课堂教学的重点。古典舞的课堂教学又包含着舞蹈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舞蹈实践的指导,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舞蹈实践中,从而不断充实理论体系,形成一整套的舞蹈实践,用以促进舞蹈舞台表演的健康发展。其次,从根本上说,在课堂化的教学训练当中更注重的是身体素质的开发,在解决单一元素对于身体的改造之后,组合性的内容逐渐出现递近。在身体素质达到中国古典舞所要求的基础时,解决气息、韵律等问题,内外兼修,把握中国古典舞中“拧倾圆曲”、“形神劲律”、“虚实结合”、“象外之象”的运动规律。把“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形与神合”的气质要求,从内到外的找到感觉,这些都是应该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中国古典舞的课堂教学,不仅为舞台表演提供了基本的语汇基础,而且还有技术技巧的能力支持和表演经验的传达。例如女子三人舞《金山战鼓》,其中对戏曲舞蹈的身法元素的运用,没有扎实的课堂训练,是无法把情感与表演完美融合的。通过在课堂教学训练中,把单一的肢体动作与气息、韵律配合的技法演化到练习性短句,再到形成富有情感的表演性组合,最后使得课堂组合过渡到舞台表演综合性上,以体现古典舞特有的传情达意方式。《金山战鼓》的人物塑造利用课堂习得的身法、动作等,着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大胆打破固有的中国古典舞程式,从而构成完整的情节故事舞蹈。在彰显人物形象特点时运用“闪身掏手”的舞蹈动作,就是在借鉴戏曲中“云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转化成舞蹈意蕴美。另外,在道具的选择上,结合舞者扎实的课堂训练成果,创造出许多战鼓上的技术技巧,如鼓上前桥、小五花击鼓、后桥下鼓等,令舞蹈极具观赏性,也突出了其主题思想,营造了舞蹈所需的激战氛围。通过大幅度的时、空变化,融入当代人的思想情操,突出展现了延心、延肢、延情的中国古典舞精神。又如于2009年首演的古典舞《爱莲说》,作品从头至尾层次清晰,结构紧密,一朵少女形象的莲花贯穿始终。其中融入了大量的软度和技术技巧,如作品收尾的搬后腿接下腰,结合干净利落的舞蹈动作,行云流水般把作品情绪不断升华,推至高涨。舞蹈巧妙的运用舞者的肢体展示了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身法韵律和审美风范,以此为基础使得动作舒畅,有延续感,刻画出人物心理,达到“舞中有情,融情于舞”。由此可以看出,完善的课堂教学体系可以解决舞者肢体基本问题,为良好的舞台表演打下扎实的基础。中国古典舞无论是在基础元素、技术技巧、剧目形象以及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的训练,都应该是在课堂上就解决的问题。平时课堂教学的训练不仅是身体基本素质的训练,同时还是对剧目舞台表演技术进步的强化训练,通过对各种表演风格的掌握和训练,各种难度表演动作的适应,人物心理刻画和故事情节表现的领悟,完成从课堂到舞台的过渡。舞台表演经验的积累和成熟主要是靠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长时间的训练和总结来实现的。反过来看,课堂化训练则为舞台表演提供了丰富的表演经验。(二)舞台表演推动于课堂教学。舞台表演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核心的成果展现,是课堂训练结果的体现,又起到了督促课堂训练内容丰富的作用,两者和谐统一,相互作用推动着中国古典舞发展的脚步。可以说舞台表演的重要性,一是把中国古典舞基础元素、语汇与当展相结合,推陈出新;二是对课堂教学训练的成果进行检验。在舞台表演实践中,丰富了课堂所学不到的实践经验,更好的提升了舞者自身的舞蹈表现力、创作力,以及对舞蹈作品的熟练掌控性,使其在得到艺术修养提高的同时,作用于课堂教学,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探索创新,更好的开发自身潜质,提高教学质量。古典舞作品《扇舞丹青》就是一个把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很好结合的例子。通过舞台表演这种特殊的训练,使得舞者更好的理解中国古典舞精神,培养其完美的舞蹈感觉,不仅仅是在课堂的训练中“跳”舞,更是加上情感与服装、道具、舞美等多元素,多角度,全方位的充分展现舞蹈这门综合艺术的审美性。舞者用一把折扇,将中国传统的剑文化、书法文化和扇文化巧妙的结合和运用。首先《扇舞丹青》在道具的使用上借鉴了课堂中———剑的技法,这就是舞台实践对课堂训练的一个发展。其次舞者扎实的基本功与扇子相辅相成,灵活运用,使得两者相互配合,可谓是天衣无缝。再者说技巧部分的运用,十分合理细致,尽管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技巧,但衔接得丝毫不显生硬,多次出现的跳跃、旋转、翻身等技巧都不露痕迹的融在动作中,借动作之余力完成了技巧,弥补了以往大部分古典舞中技巧与内容脱节,与感情分离的不足。所以说整个舞蹈对舞者的软度、能力、控制力以及舞蹈感觉要求严格,检验了课堂教学成果,同时进一步升华其精湛的舞蹈表演功底。古典舞的继承和发扬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课堂训练能够真正反馈到具体的舞台实践,实现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的相互印证。为此,我们仍然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古典舞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从最初人类内心的那一下悸动,到日常生活中所积攒到岁月里的感动,随着时间的缓缓流动,生命的力量也在盈盈颤动。人们通过强大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若说到当今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两方面面临的现实意义,就是前期两者的关系相互依赖,关系密切,处在一个唇亡齿寒的状态。之后,伴随着时代的潮流,中国古典舞课堂与舞台的发展,过渡到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关系,舞台表演呈现不再紧紧依附于课堂的教学内容,显得越发的变形、充满臆想,从而脱离了课堂中的模样,于此在动作意识流的轨迹中越行越远。但归根结底两者关系体现的“远”与“近”,终究不应脱离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意蕴与价值取向,相信“花开有意,清风无痕”,中国古典舞这个有着无限前途的事业,必将向着世界,向着远方,展翅驭风。注释:①江东:《古典舞新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第61页。②刘建:《中国古典舞的危机与美学金规则的确立》,舞蹈中国,2015年5月,第57页。

参考文献:

[1]江东:《古典舞新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

查看全文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翻转课堂的作用

摘要:随着多元化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也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模式也面临着创新与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更符合现代化舞蹈教学的需求。它不仅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力,还可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与此同时,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进行重点阐述,为提高舞蹈教学质量而提出相应对策,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起源于美国的一所高中,由于其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并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因此获得了全球范围内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在对翻转课堂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之后,被应用到了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模式中。就目前而言,舞蹈课堂教学的模式与理念,仍然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冲击,导致学生在学习时缺乏自主能力,对于教职人员传授的舞蹈理论与技巧,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由此可见,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有必要融入翻转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改变舞蹈教学模式落后的现状。

1翻转课堂教学的特点

1.1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翻转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模式,将无趣的舞蹈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转向至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做到在课上能与教职人员积极沟通,将课下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疑问点拿到课上,与同学和教职人员深入讨论。1.2从教学理念的角度出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翻转课堂的应用过程中,鼓励学生站上课堂主导位置,并以学生为核心进行授课,摒弃了传统以教师为课堂“主角”的填鸭式教学形式[1]。1.3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出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职人员为主要传播知识的媒介,而学生常处于被动的状态,被接受、被安排学习,不仅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反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形成一种被动、抗拒的心理。而在课堂中融入翻转教学后,教职人员意识到学生才应该是课堂主体,应将自己“主角”的位置转向至教学引导者,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至主动学习[2]。1.4从课堂教材资源的角度出发。在传统单一的教材授课中融入科技信息手段,可借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让枯燥的教材充满生命力,让单一的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学生可以根据多媒体中的各项功能对教学重点进行复习、浏览、标记等[3],除此之外,还能利用网络平台中的数据功能,对学生的各项学习指标进行分析与统计,从而让最终的多元性评价更具可靠性。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2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常见的问题

查看全文

翻转课堂在高校芭蕾基训课程的应用

摘要:在高校传统的基训课程中,一味地使用以模仿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式学习的状态,缺少高校学生应有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结合翻转课堂模式,可以使学生高效地完成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获取,从而完成从“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认同性”的传统舞蹈教学方式向“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问题性”的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舞蹈教学更强调在实践中完成专业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因此,除知识点传授外,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文章通过对翻转课堂在芭蕾基训课程教学中的研究,逐步探索舞蹈教学的新方式。

关键词:高校课程;翻转课堂;芭蕾基训;舞蹈教学方式;网络资源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又称为“颠倒课堂”,它来源于英文单词“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指将课堂与课后的时间重新进行分配调整,由学生占据主动地位,教师作为辅助。教学的重心也不再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要点的灌输,而是将教学重心放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另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后自主规划学习内容与节奏,例如接受程度稍差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教学材料进行巩固复习,而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直接进入下一轮的学习。像翻转课堂这样一种逐渐兴起的教学模式,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化与创新,它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能够依据教学要求和自身的不同需求进行探索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施促使教师有效的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摸索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逐渐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第三,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进行分类教学以及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丰富教学内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1]。

二、高校芭蕾基训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目前高校芭蕾基训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查看全文

浅析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学前舞蹈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大学前舞蹈教育教学实践改革研究的力度,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学前舞蹈教育教学开展的途径,为我国学前舞蹈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是就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研究

1引言

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舞蹈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效率提升的方法,是目前教育部门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2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有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

舞蹈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主,然后辅以影像、情景、实践等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准确的肢体语言向学生传授舞蹈专业的技能。教师在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提问、观摩等多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提问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舞蹈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存在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才能在促进舞蹈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舞蹈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为学生舞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时刻保持优美的体态,才能促进学生音乐感、节奏感的不断提升,为舞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查看全文

职业院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创新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中职院校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中职院校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时代特征,构建信息化课堂,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活动也更加倾向于信息化方向转变。在中职院校舞蹈教学中,通过信息化课堂的构建,可以带给学生更加深层次的学习体验,这对于学生舞蹈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尤为关键。新时期下,传统的中职舞蹈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中职舞蹈教师就需要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要灵活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舞蹈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帮助。

一、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舞蹈教学的优势

舞蹈是一门用肢体节奏来表达情感、思想、精神的艺术,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审美观念及艺术修养的提升,对于学生良好成长十分有利。在信息化时代注重舞蹈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良好结合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并且能优化舞蹈教学体系。在实践中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舞蹈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优化舞蹈教学情境。对中职舞蹈教师来说,在平常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化方式为学生构建特定的舞蹈学习情境,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欲望,同时教师也需要借助情境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为舞蹈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舞蹈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做到文字视频、声音、动画等的全面结合,打造与舞蹈学习相契合的情境,促使学生可以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舞蹈学习中。同时信息化手段还能为学生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音频空间,能带给学生更强的舞蹈节奏感。如在民族舞蹈—蒙古舞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手段,将蒙古群众在草原上欢歌热舞的场景展现出,并为学生详细介绍舞蹈的特点、风格,深化学生的感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2.凸出舞蹈教学重难点。在以往的中职舞蹈教学环节,教师大多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跟不上教师动作,而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影响到舞蹈教学质量。通过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能借助三维动画,将舞蹈动作的每个要点展现出来,让学生根据三维动画模型来把握舞蹈动作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细致的理解动作,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提升。3.强化中职舞蹈课堂教学效率。中职生在舞蹈课堂上,模仿了教师的动作以后,需要经过大量、长时间的训练才能逐步掌握相应的舞蹈技巧,提高自身的舞蹈能力。在过去的舞蹈训练中,学生大多是站在镜子面前,自己观看自己的舞蹈动作,然后纠正,但是很多学生会在此过程中出现无法发现自身动作错误的情况,学生舞蹈训练效果不佳。通过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相应的学生舞蹈训练反馈体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多观察,并利用信息化手段记录学生舞蹈训练中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反馈给学生,指导学生开展纠正,强化学生的舞蹈动作规范性,提高了舞蹈课堂教学效果。4.优化舞蹈理论教学。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舞蹈实践训练活动,同时也要指引学生学习相应的舞蹈理论知识。但是舞蹈理论本身涉及到的内容比较抽象,中职生的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理解起来不太容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单纯的用口头语言描述,会带给学生一种很抽象的体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则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形象的影像呈现出来,借助形象方式来讲解抽象理论内容,以此促进学生理论学习能力提升。

二、中职舞蹈信息化教学现状及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