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学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9 17:47: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学学术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文期刊论文英文摘要质量分析
摘要:中文期刊英文摘要是体现中文刊国际化水平和能力的关键要素,但当前中文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中英文摘要不一致、词类误用、语法表达不规范等。其原因在于学生论文撰写者英文水平参差不齐、期刊编辑部不够重视、相关规范不明确。因而,应当进一步提高学术论文作者的英文水平、编辑部要把关好英文摘要质量,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中文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质量监管,以切实提升中文期刊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质量。
关键词:中文期刊;英文摘要;质量控制
摘要是学术论文的概括性内容摘取,是读者迅速了解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的窗口。随着我国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不断深入,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英文摘要既是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体现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指标。
一、中文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一)中英文摘要不一致。从国际学术惯例来看,摘要是体现学术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的核心段落。中英文摘要的区别仅在于语言形式的区别,在内容上应当保持一致,以防止因信息增减导致的认知差异。然而,通过对中文期刊英文摘要案例分析,中文期刊学术论文仍然存在着大量中英文摘要不一致的情况。其中,篇幅过短是最为突出的一类问题,即英文摘要的字数和内容并没有完全展示与中文摘要同等的意思,往往只是通过一些概念性的字句,简要翻译了中文摘要,缺乏对结论、过程的准确阐述。如中文摘要中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内容的案例实证过程,在英文摘要中往往不被重视。此外,英文摘要也存在内容过长的现象,有些英文摘要没有忠于中文摘要,而是增添了一些辅助理解的“简单句”——由于中英文语法差异,英文摘要使用简单句过多而带来的篇幅过长问题较为普遍。(二)词类误用。与中文一样,英文作为一种讲究语境、语气和语法的语言,同样需要考虑词类使用的场景、状态和顺序。中文期刊学术论文的作者虽然是具有一定英语表达能力的研究者,但是其在英文文献阅读和英文学术写作方面还较为薄弱,用词不准确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英文摘要撰写过程中,作者往往通过翻译软件或者基于个人词汇储备进行直译,忽视了其实际使用语境,因而极容易导致读者的误解。如在我刊录用的某论文摘要中,有“经费保障机制”一词,作者原稿译为“financialsupportmechanism”,但是根据语境,“mechanism”常用来表达实体的机械装置,并不适用于管理学中的“体制”“机制”。最终建议作者将“mechanism”修改为“policy”,这样就能够较为贴切地表达出中文的含义。又如英文中有大量的形容词,在翻译中需要选择最为准确的词汇才能实现有效表达,否则就容易产生误解。在中文中常用的“解释力”一词,许多作者翻译为“interactive”,意在体现能够有效交互,但是这一词汇常用于社交场合,而在学术领域,则常用“responsive”来表示较强的解释力。(三)语法表达不规范英文表达有一套完整的语法表达体系,不恰当的语法表达会产生病句,会大大影响读者的理解。在摘要翻译中,最常见的是双谓语的语法错误。在英文语法中,一句话只能出现一个谓语,或者通过连词连接,其余的动词可通过伴随状语或不定式的形式出现。但是,由于中文摘要中常常存在单句话多个动词的现象,就容易导致英文直译过程中的双谓语或多个动词的现象。
二、中文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
期刊编辑视角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探讨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意见》还强调,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1]。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既是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学术论文既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形式,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期刊编辑的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成因及策略等进行探讨,为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写作提供帮助和规范,以期提高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专业表达能力。
一、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常见问题
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专职编辑,笔者在多年的审稿工作中发现,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论文有鲜明的、丰富的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但缺乏学术论文的规范表达。学术论文除了个人认识、见证叙述外,还要进行逻辑论证。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常见问题有:一是理论不自恰,主要表现为有实践无理论,或者理论表达不完整;二是实践不落地,主要表现为有理论无实践,或者实践操作性不强;三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不明显。
(一)理论不自恰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理论不自恰,主要有两种具体表现。一种是论文内容多是教育教学中的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并没有对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作理论提升,未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比如,关于“丛林造屋”的论文,原文只是描述了幼儿“丛林造屋”的游戏过程,作者没有阐述游戏的设计理念、游戏的价值,也没有对幼儿完成游戏后进行经验总结或问题反思。另一种是论文中有理论视角,但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理论视角的功能不明显,抑或只是作为一个独立词语存在。比如,《体教融合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学改进措施研究———以发球与接发球为例》一文从学生发球、接发球技术是体教融合的重要任务,做好体教融合需要教师转变思路,做好体教融合还需教师在教学之外主动作为三个部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论述,但“体教融合”这一理论视角仅在引言的第一句话以及各层级标题中有所提及,它的内涵、特征或价值等未做单独论述,对教学实例的分析也没有体现“体教融合”的理论。
(二)实践不落地
高校职称评定中的论文要求论文
[摘要]分析了我省高校职称评审中论文要求的相关规定,指出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工作思路建立科学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2)细分不同学科、不同系列教师评审条件;(3)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术论文激励机制。
[关键词]高校;职称评审;论文
高等学校实施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即职称评审)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评价的方式之一。评审需要以高校教师已获得的各方面成果为依据,充分考虑教师的德、能、勤、绩等因素,对教师能否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做出判定。而学术论文无疑是评价教师已获成果优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的评定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格评审中论文要求的现状
目前,在我省高校职称评审工作中对学术论文一般划分为以下3个级别:(1)权威期刊。在国家部委、全国学会(不含下属研究院、所和分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或相当上述级别的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学论文;(2)学报级期刊。在部委及所属研究院(所)、全国专业学会及分会(不含省级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大学学报上发表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普通期刊。学术刊物(须有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批准的刊号或准印证)或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期刊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权威期刊、学报级期刊、普通期刊。
我省在高校各个系列职称评审中对论文的级别、数量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在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时论文的级别和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是教师能否晋升的必要条件,教师为了能够晋升高一级职务也必定会为此努力发表相应级别的学术论文这在很大范围内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发了教师投身研究的热情,提高了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因此,以学术论文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量化条件之一是教师资格评审中十分必要的一环。
文学学术期刊走势
文学学术期刊是探讨文学创作、开展文学批评、交流文艺思想、引领文学思潮的重要平台。“一本好的文学批评期刊,对这个时代的文学批评乃至对这个时代的文学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真的影响到作家的写作,关系到批评家的成长,甚至他的批评立场”[1]。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渗入,一些文学学术期刊开始躁动不安,想尽各种办法,大踏步地走向市场化,尽快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直接导致文章篇幅越来越小,刊物越办越厚,办刊质量越来越差,这种惟经济利益为首的办刊理念严重影响着当前的文学学术生态。
一、挂羊头卖狗肉:纯文学期刊“学术化”
以文学为主的纯文学期刊是播撒人类精神种子的艺术园地和传承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载体。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纯文学期刊正通过“学术化”逐渐走向商品化境地。目前,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经费不能保证纯文学期刊的正常运行,期刊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自身销售收入、广告收入以及收取高额版面费等来维持生存与发展,这就势必引起一些“颠三倒四”的文学学术类文章趁虚而入———即纯文学期刊“学术化”,这种所谓的“学术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办刊单位的经济收入,却严重影响了刊物的质量。当前纯文学刊物的“学术化”倾向,在一些颇有影响的纯文学刊物上均有体现。如:《飞天》、《山花》、《作家》、《大家》、《长城》、《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安徽文学》、《东京文学》、《文学界》、《剑南文学》、《青年作家》、《北方文学》、《神州》、《当代小说》、《文艺生活•文艺理论》、《散文选刊》和《星星》等,都有自己的下半月理论刊物,通过专门为发表学术论文提供平台来收取版面费。《飞天》、《山花》、《作家》、《大家》、《长城》、《山东文学》和《时代文学》凭借着其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优势,创办下半月理论刊物;某些期刊在文学学术类稿源出现紧张的情况下,甚至也会为一些非文学类学术论文开绿灯;还有一些省级期刊的理论版甚至通过扩大期刊容量来增加版面收入,每期刊发文章少则几十篇,多则上百篇,如《安徽文学(理论版)》2010年第12期刊载文章176篇,《剑南文学(理论版)》2010年10期刊载文章175篇。甚至有的期刊懒得组稿,就直接收取转刊费用,把下半月刊的理论刊物完全“打包”卖出去,由买方负责组稿、编审、印刷、收取版面费等,“这样的学术期刊实际是利用国家特别赋予的出版权在与作者方交换打着‘版面费’名义的金钱,是典型的权钱交易,属于学术期刊的权力寻租范围,而不是学术期刊商品化”[2]。当前,除了影响很大的《收获》、《当代》、《十月》、《人民文学》、《钟山》和《花城》等期刊还在坚守纯文学的阵地外,其他期刊几乎都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商品化污染。“文学期刊的这种‘学术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文学期刊本身的品牌,也造成了文学期刊对文学作品的边缘化现象,毫无疑问使得文学期刊失去自身文学的基本立场,对文学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危机”[3],同时也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氛围和文学学术研究的生态场域,无形中也严重影响了纯文学期刊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兵分两路:文学学术刊物纷纷扩容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一些文学类纯理论期刊的版面非常有限,但稿源却十分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或受经济利益的诱惑,或出于刊物自身发展的需要,促使主办单位对刊物改版,通过增加期刊页码或缩短期刊周期来扩大刊物容量。
(一)部分刊物纯粹为增加经济收入而扩版,甚至以不惜牺牲刊物质量为代价比如《名作欣赏》,在改版之前是颇受读者好评的一种具有通俗性、欣赏性和审美性特点的文学刊物,其最早为月刊,后改为半月刊,2009年初又改为旬刊。上旬刊刊登欣赏性文章,中旬刊主要刊登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方面的理论性文章,下旬刊主要刊登中国当代文学的理论性文章。改版之后,《名作欣赏(上旬刊)》为继续保持中文核心期刊的地位,开始以丰厚稿酬重点邀请一些名家写一些鉴赏性的文章,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因文章很多是应造之作,脱离了以前那种大众化、雅俗共赏的写作套路,很难体现出原有的学术性、思想性、欣赏性和审美性特色。改版后的中旬刊和下旬刊则主要刊发来自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的稿件,并收取较高的版面费,高额的版面费使得一些优秀的综合性长篇论文只能望而却步。《文学教育》于2005年由《白桦林》杂志改名而成,后由《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办,“以文学的内容、手段和姿态进行教育”作为办刊宗旨,并且邀请了国内一些名家名人做顾问或编委,以此提高办刊声誉。该刊栏目内容繁多、庞杂,很快被改为旬刊,承诺投稿者每稿必复,并提出“以质取稿,不薄新人”,实则在于收取版面费,为那些急于评职称的作者或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提供方便。《电影文学》于2008年由月刊改为半月刊,页码大增,与前面两种期刊毫无二致,每期刊登的文章数量多得惊人,篇幅不超过三个版面,只要符合用稿基本要求并且支付高额版面费,来稿必刊登。
内刊参考文献格式常见著录错误分析
摘要:文后所列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家标准规定了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高职院校内刊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存在5种常见错误,包括:文献类型标识代号、期刊论文格式、专著格式、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会议论文格式等著录错误。分析了这5种常见错误,给出正确示例。最后,指出高职内刊避免参考文献著录错误的应对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内部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常见错误
一、前言
多数高职院校都办有学术期刊,且大部分为内刊。内刊为本校教职工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通常还免费赠送兄弟院校或部分图书馆,因此其交流、传播范围也较大。主管部门对内刊质量有严格规定,所刊学术论文,既要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标准要求,又要保证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内刊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不够规范,甚至存在明显错误,不符合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GB/T7714”)的规定。为此,本文根据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1-6],并结合高职院校内刊编辑实践,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常见错误进行解析,并给出部分示例,供广大作者撰写论文著录文献时参考。
二、参考文献著录常见错误解析
(一)文献类型标识代号错误.GB/T7714规定的常见文献类型标识代号为:专著(或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部分作者常混淆会议论文、论文汇编、学位论文、报告或标准,错误著录或未著录文献类型标识代号。会议论文C包括各类学术研讨会、交流会等会议论文集中析出的单篇论文,汇编G通常指非会议论文集(可以是多位作者,也可以是个人作者)中析出的单篇论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关于高职教育教学类、时政研究类学术论文也常引用政策、法律、法规等文件,其文献类型标识代号也为S。(二)期刊论文著录格式错误.GB/T7714规定期刊论文著录格式为:[序号]作者.篇名[J].期刊名称:其他信息,年,卷(期):起讫页码.高职内刊参考文献中,期刊论文著录格式的常见错误如下。1.“作者”著录格式错误3位以下(含3位)作者,需要著录所有作者;3位以上作者,只著录前3位作者,后面加“等”(中文)或“etal”(英文)。对外文作者,按规定,姓在前名在后且姓大写,名可用缩略形式。2.“期刊其他信息”著录格式错误很多大学学报分为“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工学版”或“医学版”等,其著录格式为:“XX大学学报:XX版”,而不是“XX学报(XX版)”。《中国科学》也分很多辑,包括“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等辑,其著录格式为:“中国科学:数学”“中国科学:技术科学”等。Nature和Science有很多子刊,但子刊名称前不用加冒号。3.“年卷期”著录格式错误某些期刊(比如国内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未设置卷数,这种情况不著录卷。多数期刊按年分卷,但对于并非月刊的期刊,其出版月份与期数不一致,常有作者错误地将出版月份作为期。某些国外期刊每年出版多卷,如每卷不设期,这种情况不著录期;如每卷不是单独设期,而是连续编期(比如著名期刊Science只有总期数),这种情况就著录总期数。4.不著录起讫页码常有作者引用二手文献或网络文献,因其信息不全,往往未著录起讫页码。作者应当查阅原始纸质文献,或者借助期刊自身网站和知网、万方、维普、百度学术等网络资源,检索文献准确信息。以下列举两个正确示例:[1]张盾.马克思与生态文明的政治哲学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18(12):4-25.[2]宣益民,李强,张平.高温条件下的固-固界面接触热阻测试方法与系统[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49(5):491-500.(三)专著或教材著录格式错误.GB/T7714规定专著(或普通图书,包括教材)著录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M].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起讫页码.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第1版著作,无需著录版本信息;对于译著,“其他责任者”是指译者(与“作者”信息处理方式一致。若为3位以上作者,只列3位,后面加“等”)。部分作者常在专著的作者后加“著”,在教材的作者后加“主编”,也有作者将译著的作者、译者放在一起,还有作者不著录出版地,这些均属格式错误。另外,国外某些大型出版商(比如Springer)可能在多地设有分支机构,因此引用这些机构出版的著作,也要认真查阅原著的出版地并正确著录。以下列举两个正确示例:[1]冯琦.线性代数导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5.[2]田海.中国历史上的白莲教[M].刘平,王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3.(四)学位论文著录格式错误.GB/T7714规定学位论文著录格式为:[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授位年份:引用起讫页码.因部分授位单位(大学或研究机构)多地培养研究生,国外某些大学有多所分校,常有作者不著录学位论文保存地点(指城市)或著录地点错误;也有作者画蛇添足在保存单位后边加上“学位论文”字样。正确示例如下:[1]DAIJS.ScrewImageSpaceandItsApplicationtoRoboticGrasping[D].Manchester:UniversityofSalford,1993:1-8.(五)会议论文著录格式错误.GB/T7714规定会议论文著录格式为:[序号]作者.篇名[C]//论文集编者.会议论文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码.会议论文著录格式较复杂,是内刊论文参考文献著录中格式出错最多的文献类型。常有作者引用来自网络或其他文献(即二手转引)的国内外会议论文,仅知会议名称,不知论文集编者、出版地或出版者等信息。这种情况下,作者应尽可能查找相关会议信息,如无责任者或确实无法查找责任者,此项可以省略;如无法查找出版地,可著录[出版地不详](中文)或[S.l.](英文);如无法查找出版者,可著录[出版者不详](中文)或[s.n.](英文)。正确示例如下:[1]ZSOMBOR-MURRARYP,GFRERRERA.3Rwristpositioning:Aclassicalproblemanditsgeometricbackground[C]//KECSKEMÉTHYA,MÜLLERA.ComputationalKinematics:Proceedingsofthe5thInternationalWorkshoponComputationalKinematics.Berlin:Springer,2009,174-182.
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是否具备独立的科研创新能力被看成是检验研究生教育与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在面向文学类研究生的教学中,有一项与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那就是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当中包含着直觉感悟和发散性思维,它跟研究者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系密切[1]。同时,与研究者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思维特征还有:在一般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新颖有用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善于联想和发挥想象力、质疑别人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地进行批判、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等[2],上述思维特征都与写作能力息息相关。本文拟围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培养中写作能力缺失的现状、培养写作能力的意义与培养该能力的实践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写作能力普遍重视不足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现状
目前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及研究生的教学中,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重视严重不足,虽一般都会开设《写作》《公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但教学内容常常针对性不强,更偏重理论的讲授,而能做到学生大量进行写作实践、教师精心批改、反馈意见、师生不断修改臻于完善的非常少,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改善。二十世纪的中文教学和较为先进的研究生教学,有一些佳例可循。如1920年左右北京大学中文系所开设的课程中,沈尹默在讲授《诗名著选》时同时指导关于诗歌的写作,郑奠讲授《文名著选》时也同样指导关于文章的写作;之后,俞平伯和林损分别开设了《中国诗名著选及实习》和《中国文名著选及实习》,也都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3]。如果缺少古代诗、文、词方面的阅读、写作和训练,很难深入地去思考和研究古代文学的具体问题;日常的写作如果达不到条理清楚、文从字顺,文字表达水平较低,感受能力迟钝,也很难具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能力;缺乏谋篇布局、逻辑清楚、有理有据地写好一篇文章的表达能力,也就意味着缺乏深入思考学术问题的思维能力。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比如南京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知名学者程千帆在培养南京大学第一个古代文学博士生———莫砺锋时,就非常强调一定要从事古诗词文创作。程千帆曾谈及其治学经验说:“如果我的那些诗论还有一二可取之处,是和我会做几句诗分不开的。”据莫砺锋回忆,当年程先生主持的博士生入学考试需要考生创作一首格律诗[4]。四川大学的曹顺庆教授,指导学生入学初期必须精读十三经,并要求熟练背诵《文心雕龙》等文论原著,也是为写作、对比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5]。可见,写作能力对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确是亟需解决的“重中之重”,解决好这个问题,阅读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也迎刃而解,当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写作是这些能力中的一个关键技能,具有“辐射性”的效能;同时,写作技能的获得也并不神秘,是可以通过反复实践逐渐习得的。刘勰早就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过:“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6]惟其如此,才能陶钧文思、下笔有神。写作能力,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既对文学类研究生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所制约,又影响着他们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培养。写作暨广义上的实践创作能力的获得,对科研能力的促进是一种正面和全面的效应。
二、提高写作能力对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程千帆先生认为:“文学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研究,其最原始的和最基本的思维活动应当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是‘感’字当头,而不是‘知’字当头……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往往是在被那些作品和作品所构成的某种现象所感动的时候,才处心积虑地要将它弄个明白,结果就成了一篇文章。”[7]可见,感发、感动、感性的阅读和写作对于研究的重要性,它是理性活动的驱动力和直觉源泉。加强对研究生写作能力的研究,进而按照科学的培养模式对固有的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认清写作能力在教学和科研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用途,对于提高文学类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提高写作能力,可以培养研究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整个科研能力获得的过程中,问题的发现与提出至关重要,这种能力的获得有赖于研读中信息辨别能力、洞察力、学术直觉的运用,如果辅以大量的写作就会事半功倍,有目的的学术写作训练可增强学生对所阅读的学术文献的学术敏锐度;对研读中获取的有用素材加以思索研究,提出科研设想,是分析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运用,而提高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逻辑性,本身就是对思维能力的一种提升;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理论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的提升。(二)提高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制约因素———想象力和勇气。想象力是从事科研活动至关重要的因素,它能打破时空的限制,“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获得,是跟大量的阅读、写作和思考分不开的。写作也有利于研究生养成优良的心理品质,面对问题不退缩,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在写作中发现自己,创造新意,本身就要求人们要有在未知的知识世界里探索、追求和尝试的勇气,需要具备独立的思想,不盲从、不守旧,逐步养成勇于开拓、独辟蹊径的精神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三)通过提高写作能力,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撰写学术论文,不仅是对研究生知识结构、创新科研能力的考验和锻炼,更是对其写作能力的一种现场检验。如果不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底,在文辞的表达、逻辑的推演、文章的布局、材料的选取方面有所欠缺,就会事倍功半;反之,则能锦上添花,展现出文章应有的深度和特色,充分表达出自己在思考和积累上得出的学术观点。(四)通过提高写作能力,最终达到研究生教学中写作能力与科研能力之间的良性互动,真正做到提高文学类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质量。研究生的培养是以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这两者之间更应注重的是能力培养。雄厚的知识基础是能力的前提,创新能力则体现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上。因此,考察文学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以写作能力为核心,以科研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五)提高写作能力,有利于达到真正的学术创新。研究生教学以培养创新科研能力为最终目标,其具体形式主要为学术论文的撰写,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其写作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更是思维创新、观念创新的体现,以古典诗词文为核心,以言语顺畅、逻辑清楚、论证合理的学术论文为手段,最终达到对古文献的理解、领悟与解读、研究。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需要在写作技能上加以强化和全面的训练,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学术创新,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导师必须要从自身的科研创新经验出发,有意识地以写作训练为抓手,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和迅速投入科研创新活动。
三、写作能力在古代文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模式探讨
高校医学期刊编辑提升学术能力研究
[摘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医学期刊肩负着传播科学和培养学术人才的双重任务。作为医学未来科研工作主力军的医学研究生是高校医学期刊重要的作者群之一。针对医学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期刊编辑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医学论文写作指导,进行针对性的稿件退修,建立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并适时开辟研究生栏目等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培养研究生作者群,优化期刊稿源,促进期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医学期刊;编辑;研究生;学术能力;策略
“双一流”建设是政府与高校共同推进的一项大工程,在该战略背景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几乎所有医学院校均将在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著作为研究生学位授予的基本条件之一[1]。在很多医学院校,甚至成为研究生奖学金及各类优秀评定的主要指标,这使得研究生作者的投稿比例越来越高。笔者对温州医科大学所属的《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温州医科大学学报》《肝胆胰外科杂志》等期刊近年来研究生作者的论文数量进行大致统计,发现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均占了较大比例。但是在编辑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研究生作者群由于缺乏科研和论文写作经验,与其他作者群相比,稿件中总是存在各种问题。一直以来,充足、优质的稿源是高校医学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期刊拥有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近年来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使得国内的大量优质稿源外流。面对此种现状,高校医学期刊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通过相应的对策培养优秀作者群,拓宽稿源值得我们编辑深思。为此,笔者对《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研究生作者稿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一系列策略,以期培养研究生作者群,增加优质研究生稿源,达到研究生作者群和期刊共发展的双赢效果。
1研究生作者稿件中的常见问题
1.1写作欠规范。医学研究生由于初涉科学研究或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短,论文写作经验不足,甚至不知道医学学术论文该如何写,所以稿件常存在写作不规范,可读性差的问题。笔者对杂志近两年来的研究生来稿进行分析后,发现写作方面欠规范主要包括:论文题目不准确,表述累赘,未能概括全文;单位和作者署名随意,中英文表述不对应;中英文摘要不够简练,未能体现全文的主要内容,甚至出现摘要内容和论文内容不符现象;前言内容阐述条理不清,写一大堆概念性内容,而未能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表述不清,读者无法重复研究;医学专业术语混用,量和单位使用混乱,图表和公式使用不规范;文内语言表达不规范,语句不通顺;参考文献著录信息错误,著录项目不全,引用的文献无代表性等。1.2科学性不够。稿件的作者只有大量地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地研究、分析数据,并认真地在科学实验研究中进行探究,以最充分、最真实有力的实验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才能保证稿件的科学性[2]。显然很多初涉科研的研究生做不到以上要求,对相关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研究进展情况不了解,常出现选择的实验方法不科学,得到的实验数据不准确,投到编辑部的稿件逻辑结构不清晰,论述缺乏依据,结论与结果混淆或者结论只是简单重复结果的内容,未能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无说服力等问题,导致论文的科学性不够。1.3存在学术失信行为。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除了进行医学研究,完成论文答辩外,大部分时间需在医院各科室轮转,完成临床实习,这使得他们能用于研究的时间较非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少,再加上医学研究过程中往往受样本例数、对象依存性、偏倚及其他不可控性因素的影响,耗时耗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于是部分医学研究生便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甚至直接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以求顺利,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3]。彭志红等[4]以不记名的方式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6%的研究生承认在实验中为与预期研究设计一致,曾不同程度地修改数据,编造结果,违背了学术诚信。此外一稿多投也是医学研究生学术失信的主要表现之一。医学研究耗时长,完成课题时,往往已临近毕业,为及早知道审稿结果,尽快,有些研究生便会选择一稿多投[5]。1.4存在医学伦理问题。医学期刊涉及的是人或动物的生命健康,刊发的大部分稿件是关于人或者动物的医学研究,因此不可避免会产生医学伦理道德问题[6]。林加西[7]对我国777篇医学动物实验论文的伦理规范情况调查显示,我国医学期刊论文中大多数作者的伦理意识不强,仅10.55%的论文写明经伦理审查并同意开展,2.96%的论文注明遵守实验动物管理条件、饲养及实验过程,1.8%的论文注明伦理学审查编号。笔者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医学研究生因研究经验不足,尚未真正参加临床工作,缺乏伦理意识,与其他作者相比,研究生的稿件存在更多的医学伦理问题。
2编辑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思考
学位论文版权问题综述论文
摘要学位论文是在校学生科研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和利用的价值。近几年来,伴随对其开发利用的日益频繁,其中涉及的版权问题凸显。本文就开发利用学位论文中的版权归属和授权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学位论文;版权归属;授权
著作权即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中的作品所享有的权利。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学位论文是指在校的学生为获取学位资格而撰写和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位论文的数量剧增。一般而言,学位论文都较为成熟,其学术价值具有高、新、专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某学科领域最新研发动态及水平,因此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位论文的使用和传播的日益频繁,使得学位论文的版权问题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笔者将通过对国内外某些高校具体做法的比较,对学位论文版权问题中的归属和授权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1学位论文的价值
学位论文是学位制的产物,是学位申请者在研究导师指导下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的总结。选题上一般都是本学科需要解决的比较重要的、具有前沿性的理论或运用方面的课题,代表了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涉及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不乏新颖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一般具有质量高、专业性强、内容新颖、学术价值高、参考文献多而全、助于对相关文献进行追踪检索等特点。
大学图书职称评审的论文要素论文
摘要:文章对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尤其因某种原因初入行、并想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晋升职称的同仁,起到介绍、分析学术论文在职称评定中的要素和指导如何写好职称论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资料;论文;科研
我国恢复专业职称后,图书馆专业即设立了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和助理馆员职称系列。近年来高校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定日益规范化,图书馆员在业务职称方面步步提升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职业发展道路。学术论文是个人科研成果的主要产出形式,因此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参评人员要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以此作为晋升高级职称举足轻重的必备条件之一。也确实有成千上万的专业干部通过专业期刊,使之成了专家和业务骨干。笔者就此谈一些感想和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一、高校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定中的论文要素
由于职称晋升机制的建立,高校图书资料人员职称评定条件中对中、高级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的评定都有“论文著作”的基本数量要求这一硬性指标。尽管不同地区情况有所差别,从论文数量指标和具体要求上看,也存在着有的过于严格,有的则较为含混、宽松,而造成了同一级别的职称,水平上存在着参差不齐、相差甚远的状况,这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背景等的差异有关,也有人为的因素,但总而言之,晋升高级职称还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要求参评人员除了论文以外,首先必须通过国家或省组织的职称外语(古汉语)和计算机考试,以及还有一定学历的要求,如40岁以下者须具备研究生学历,对申报人员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团结协作、集体观念、敬业精神、继续教育等方面以及对政治思想和工作表现年终考评都有一定要求,其中对高校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定条件中的科研要求,即对论文要求的评价和分析,以下摘录我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对论文要求的有关章节:(省去破格)
1.1申报副教授资格
《西华大学学报》出版启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西华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辟有EMDR与心理创伤、蜀学研究、地方文化与文化遗产、澳大利亚研究、中国文化、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历史研究、外语研究、法学研究、社会与政治、经济与管理、教育与心理等栏目。热忱欢迎哲学社会科学界同仁不吝赐稿。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期刊管理和编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规定,本刊对作者稿件的结构、格式及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题名。题名应概括文章的要旨,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字。
(二)作者。题名下标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所在省市自治区名称和邮政编码。每篇文章都应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三)摘要。1.中文摘要:摘要应提供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字数为200字左右;2.英文摘要:凡理论与应用研究类学术论文都应有与中文摘要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含文章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
(四)关键词。每篇文章应选3~8个能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作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五)正文。正文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新颖、论据可靠、语言规范通顺,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字数以10000字以内为宜。
(六)基金项目。若文章的产出有资助背景,应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含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