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艺常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11:39: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学文艺常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国初小学文学教学审美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面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号召下,我国教育界开展了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活动,有组织地翻译了苏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专著,并聘请了大批苏联专家来华指导教学。凯洛夫的《教育学》、冈察洛夫的《教育学》等书成了教育工作者普遍阅读的书籍。书中有关文学教育思想的表述,例如“文艺能给学生以最深刻的、美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文艺作品本身,掌握它的内容,感受由艺术描写所引起的印象,了解艺术形象,了解作者用哪些手法去影响读者以引起强烈的鲜明的情绪体验”等,以及一些文学教学方法被当时的论者广泛引用并被广大教师运用于教学实践。而1953年五六月间苏联专家普希金教授对北京女六中《红领巾》教学观摩的点评和对北师大学生重教《红领巾》一课的指导则更将中小学语文界学习苏联文学教学理论和经验的热情推向了高潮。从苏俄文学教育历史来看,文学教学所占教学时数最多的时期也恰好是在50年代前后。在当时的政治文化语境中,苏联的文学教育对于当时正在探索文学教育之路的语文教学无疑发挥了一种范式作用。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和初高中汉语和文学两科教学大纲的颁布,更是将文学教育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重要位置。1956年到1958年的中学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使中学文学在我国得以独立设科,在小学虽然仍为语文一科,但与前期相比,文学教学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当时的小学语文课文分为两类:一是常识性课文,包括自然、地理、历史等科学、人文知识的课文;一是文艺性课文,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谜语、绕口令、歌谣、小说、戏剧、文艺性散文等。文艺性课文占的比例较大,而且越是高年级,占的比重越大。有的课文还是短篇或长篇小说中某些章节的摘选。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包含了各种文艺作品。例如,《寒号鸟》《太阳》等是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的民间故事,《铁脚团长》《站在边疆高山上》《祖国,我回来了》等是热情奔放、音韵铿锵的诗篇,《古丽雅》《小社员》《三封信》等是形象典型、感人至深的小说,《奴隶英雄》是歌颂反抗的戏剧,《寓言四则》是讽刺尖锐的寓言,《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和《平型关大捷》是描写英雄部队的历史故事,《开国大典》是一篇令人自豪乐观的散文。受中学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影响,当时也出版了很多像《小学文学作品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经验选辑》之类对小学语文课中的文学教学进行指导的书籍,而且从苏联翻译过来不少像《苏联小学四年级的文艺作品讲读》之类的教学指导书。解读这些历史文献,我们发现当时文学教育和教学的某些思想对50多年后今天的文学教学仍然有启示意义。
对于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当时认为:“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发展儿童的语言。同时,语文课的另一任务是培养儿童领会、欣赏和爱好文学作品。”据《大纲》,小学文学教学主要是教会阅读,“教儿童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儿童独立的阅读能力”,初中文学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学作品,领会这些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形式”,高中则是“指导学生依据文学史的系统,学习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指导学生学习外国的某些重要作家的作品”。小学文学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具体的技能和技巧:“一、划分作品段落,并编出提纲;二、根据课文内容指出文字上的基本修辞方法,并尽力阐明它的含义和作用;三、能实际辨别阅读课本里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步骤为:启发性谈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阅读和分析课文,复述课文,总结性谈话。
遵照苏联专家普希金的意见,朗读、复述和分析课文成为当时语文课的三大构成要素,朗读必须是“表情朗读”,且保证学生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复述环节一般安排在最后课时,例如《小音乐家扬科》的第三课时就要求学生按提纲先简述个别段落,再详述个别段落,最后简述全文。分析课文主要由教师指导进行,但当时的教师也认识到,“要学生积极思考,多活动,要使语文课有足够的语文因素,不要只是教师讲、学生听,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睡眠状态”,“阅读教学,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只应加以引导补充,让儿童理解课文各部分的内容,自然地归结出基本思想。教师不应在开始分析作品的时候,就说明它的基本思想,或者在分析后直接说明它的基本思想”。在这种认识取向支配下的教学,关注学生感受和思考过程本身,师生一道理解作品是怎样写成的,是怎样组织起来的,段落是怎样划分的,哪些是主要的意思,哪些是次要的意思,作家是怎样处理题材的,怎样把各种题材联系起来,怎样把前后的意思贯穿起来,从而使小学文学教学摸索渐入正轨。当时的语文教育界已经认识到这种“文学作品”的教学和“文学因素”的教学的区别———“因为我们在讲授一篇课文的时候,讲授的具体内容是多方面的。教师在讲授一篇课文时,假如他在逐字逐句地讲过以后,又生硬、牵强附会地进行所谓政治思想教育,那他的教学可以说是失败的。尽管这是一篇顶好的文学作品,这个教师也没有教好,因为他把文学因素的教学忽略了。”也就是说当时已经认识到文学教学不是脱离文本的附加和演绎,而必须从文本出发将各种文学因素都调动起来。在小学文学作品教学中怎样才算体现出文学性,当时的教育者提出了这样的标准:一、使学生对文艺性的课文有全面的领会,对形象有完整的认识;二、让学生掌握课文中描写人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方法;三、使学生领会课文中语言的表达方法;四、能够回答已读课文提出的问题,并确定作品的基本思想;五、表情朗读(在学生年龄许可的范围内)诗或散文等。可以说,这样的衡量标准即使放到现在也不算过时。
“文学教学的一个任务就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接触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作为当时语文教改的负责人,叶圣陶先生对文学教学中的语言教学予以了特别强调。1956年到1958年,中学语文分设汉语和文学两科,两套教材,由两位教师执教。在文学科教学中,有些教师大讲人物形象和文学理论,微言大义,大加演绎,却忽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让语文课不再姓“语”。而在小学,因为没有实施分科教学,由一位教师执教,文学与语言的教学紧密相连,上述现象相对来说出现得较少。当时的教师非常重视词语教学,他们认识到:语言教学除词语解释外,是可以结合文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来进行的,例如分析表现力丰富、用词用句精确的章节。他们认为:“发展学生语言的工作应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教学生从语言的丰富的表现方面学习,一是教学生从语言的规律方面学习。”以教学《古丽雅》一课为例,教师让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形容狼和狐狸的,是怎样形容下雪天和秋天的,把有关的词句挑出来。在分析语言的表达方法时,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里的一些句子为什么要用对话的形式。如:古丽雅想了想:“我怕吗?”接着她回答:“不怕,不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句子如果改用“古丽雅告诉李娜,她并不害怕”,表达效果将如何?体会对话形式的表达的形象生动。
在此课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各种对话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间、无提示语等)进行分析总结:1“.全给念完!一下子!明天呢!”“明天我们复习。”2“.什么时候游泳啊?”古丽雅一句话也不回答。3.古丽雅耸耸肩膀:“嗯,有人觉得快活,也有人觉得不快活。”“快活不快活,全在于自己。”再如,《小铁锤》中只有这么几句:“小铁锤,十五岁,矮矮的个子,很结实。”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补充人物的外形特征。当时的小学文学教学一般要求有课文阅读开始时的引导性谈话、检查学生是否初步领会课文内容的范读后谈话、阅读进行过程中的分析内容的谈话、课堂教学结束时的概括谈话以及整篇课文教完后的结束性谈话。谈话法改变了之前逐字逐句讲解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现象大为减少,学生思维活跃了,教学效果也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是不是问题提得越多就越好呢?例如教初小语文第三册《惦记着我们》一课时,有教师这样提问:“孩子,你听!时钟正打十二点,首都北京城里,正在迎接新年。”教师问:十二点是什么时候?学生答:半夜。教师问:我们的首都在哪里?学生答:北京。教师问:在迎接什么?学生答:新年。
高中语文传记文学教学研究论文
[内容]
传记文学既是我国文学最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当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
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
语文传记文学教学论文
传记文学既是我国文学最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当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
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
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
高中语文传记文学教学策略论文
传记文学既是我国文学最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当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
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
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
语文传记文学教学论文
传记文学既是我国文学最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当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
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
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
语文传记文学管理论文
[内容]
传记文学既是我国文学最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当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
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摘要:内容体系的构建是开发一门课程的关键部分也是教学的核心部分。根据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所需的语文能力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听说读写、文学鉴赏、人文素养等语文综合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专业;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一、明确课程性质
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一般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文化必修课,它应当具有工具性、知识性、基础性、思想性、审美性、人文性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工作,大学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因此工具性是最根本的要求。此外,语文是思想、情感传达的载体,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达的,因此人文性、思想性和审美性更是大学语文应当重视的。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性质,大学语文课程尤其应当注重审美性和人文性。大学语文课程还应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铸造一定的人文精神为主旨,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文学素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专业学习、为今后就业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确定课程目标
根据现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理念要求,大学语文的基本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语文知识指语文这一学科中关于言语及语言的知识。根据艺术设计职业岗位特征,大学语文课程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字、文学基础知识,了解中外文学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掌握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欣赏常识和技巧;学习并掌握艺术类(如电影欣赏、美术欣赏、音乐舞蹈欣赏、创作随笔等)文章的欣赏常识与技巧;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常识与技巧;学习并掌握文学艺术评论类(如小说和诗歌、电影等)文章写作的常识与技巧[2]。语文能力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文的专业知识进行言语表达交际的收提箱出的一种综合能力。根据艺术设计职业岗位特征,大学语文课程能力目标要求学会如何去分析、赏评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文学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主要是文学作品、艺术欣赏、学术类著作及难度适中的文言文);锻炼并提高学生文学艺术评论类(如小说和诗歌、电影等)文章写作能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演讲、辩论等);以语言、文学学习为基础,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语文素质是指在进行言语表达交际时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性、审美性、人文情怀等综合的素养。根据艺术设计职业岗位特征,大学语文课程素质目标要求了解和学习中外优秀文化,接受现代人文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熏陶,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文艺审美意识和较宽的文化视野[3]。
文学本质界定与唯物史观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拼凑起来的“伪概念”,造成理论上失误的关键,是它混淆了“审美意识形式”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界限,实际上变成“审美意识”与“形态”的拼接。“以诗语为载体的有意味的形式,就是审美意识形态”,此种界定更加不妥。“文学是审美意识形式的语言艺术生产”这一界定,有六个方面的优长与特点,比流行的“文学是显现在语言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界定合理得多。研究文学本质,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维度。
关键词文学本质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维度
看了《文艺研究》今年第2期上《对文学不是意识形态的“考论”的考论》(以下简称《“考论”的考论》)一文,颇受教育。
钱中文先生的这篇文章,主要是批评我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上的《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以下简称《考论》)一文,并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文学本质”探讨及“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该文最大的缺欠,是把事情的本末弄颠倒了。为了让更多学界同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在初步答复钱文内容之前,先简要交待一下这次论争的“缘起”。因为知道了“缘起”,也就明白了真相。
一、这场“审美意识形态”论争的缘起是什么?
语文实验室教学分析论文
高密一中的语文实验室教学,以其新颖的构思,大胆的创意,业已引起了广大同仁的热切关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师生同心毅力探索,使整个实验逐步臻于完善。现以一个年级、八个班额的规模为例,进一步说明,见教于大方。
一、基本配置
1.硬件:一间阅览室,大小与教室相当,内设可供六至八人对坐的“读写工作平台”十个,每台预置字典、词典及语法、修辞、文学文化常识类工具书一套。可容纳各类书刊2000册以上的书架一组,其中备有经过严格遴选的,中学阶段学生必读、选读和参读三大门类的古今中外优秀图书,再以与教材知识的远近关系把这些图书细分作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三个大的层次,然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期分批投放到“工作平台”上,像营养配餐一样为学生提供阶段性精神食粮。选书与投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与教材同步,和素质挂钩,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性。比如,讲记叙文的单元时,每台选优放置相应图书十几本,供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以此来突出教与学的科学性和目的性。两排报夹,挂有各类报纸计二十余种八、九十份,把名著阅读和时文鉴赏融为一体,给学生提供新鲜的文学养料,另外,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配备投影仪、电视机、放像机、录音机等辅助性电教器材,以便多角度、立体化、高效率地向学生传送各种文化信息。如:名作欣赏、电视散文展播、大专辩论会、风景名胜导游、摄影绘画展评等,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
2.软件:因地制宜,自办校报校刊,让学生有用武之地,我校先后创办了校级综合性报纸《滨北时空》;专业性报纸《习作天地》、《精华文摘》、《导航》、《阅览导报》、《滨北电视报》、《鹰爪鸽》报、《七色光》报;高品位校刊《幼林》等。并陆续成立了一批学生社团组织,如“小记者团”、“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演讲协会”、“文艺沙龙”等。与此同时,再配以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像“辩论会”、“演讲会”、“读书报告会”、“小记者招待会”、“硬笔书法展评”、“作业展评”、“语文基础知识竞赛”等等,应有尽有。活跃在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始终当顾问,师生携手,共同营造语文学习的大环境。
二、运行机制
1.课程安排:采用大课时制。每两节课(100分钟)为一个阅读单位,每班每周必修两课时,选修两课时,两次共计200分钟。课余时间,实验室全面开放,方便学生课外阅读。八个班轮流共用一个实验室,可充分提高图书利用率,并能从图书选配和投放的角度,控制整个教学节奏,以保证《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语文实验室教学管理论文
[内容]
高密一中的语文实验室教学,以其新颖的构思,大胆的创意,业已引起了广大同仁的热切关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师生同心毅力探索,使整个实验逐步臻于完善。现以一个年级、八个班额的规模为例,进一步说明,见教于大方。
一、基本配置
1.硬件:一间阅览室,大小与教室相当,内设可供六至八人对坐的“读写工作平台”十个,每台预置字典、词典及语法、修辞、文学文化常识类工具书一套。可容纳各类书刊2000册以上的书架一组,其中备有经过严格遴选的,中学阶段学生必读、选读和参读三大门类的古今中外优秀图书,再以与教材知识的远近关系把这些图书细分作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三个大的层次,然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期分批投放到“工作平台”上,像营养配餐一样为学生提供阶段性精神食粮。选书与投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与教材同步,和素质挂钩,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性。比如,讲记叙文的单元时,每台选优放置相应图书十几本,供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以此来突出教与学的科学性和目的性。两排报夹,挂有各类报纸计二十余种八、九十份,把名著阅读和时文鉴赏融为一体,给学生提供新鲜的文学养料,另外,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配备投影仪、电视机、放像机、录音机等辅助性电教器材,以便多角度、立体化、高效率地向学生传送各种文化信息。如:名作欣赏、电视散文展播、大专辩论会、风景名胜导游、摄影绘画展评等,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
2.软件:因地制宜,自办校报校刊,让学生有用武之地,我校先后创办了校级综合性报纸《滨北时空》;专业性报纸《习作天地》、《精华文摘》、《导航》、《阅览导报》、《滨北电视报》、《鹰爪鸽》报、《七色光》报;高品位校刊《幼林》等。并陆续成立了一批学生社团组织,如“小记者团”、“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演讲协会”、“文艺沙龙”等。与此同时,再配以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像“辩论会”、“演讲会”、“读书报告会”、“小记者招待会”、“硬笔书法展评”、“作业展评”、“语文基础知识竞赛”等等,应有尽有。活跃在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始终当顾问,师生携手,共同营造语文学习的大环境。
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