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常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16:48: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学素养常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学素养常识

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中对语文教学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水平,强化学生的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养成。为了实现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教师要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大学语文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出了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教育;模块化教学

一、大学语文应用模块化教学的作用

语文教学按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基础知识、材料阅读、文学常识、文学鉴赏、中文写作和口语表达。这这六项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又相互独立。实行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量化评定,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补习。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针对一项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不同教育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纵向的延伸和横向的拓展。有利于学校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进步。这不仅对学生优化语文学习成绩非常有益,而且学习信心的建立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大学语文应用模块化教学的策略

1.强化语文基础知识,夯实汉语言基础

查看全文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摘要:内容体系的构建是开发一门课程的关键部分也是教学的核心部分。根据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所需的语文能力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听说读写、文学鉴赏、人文素养等语文综合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专业;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一、明确课程性质

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一般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文化必修课,它应当具有工具性、知识性、基础性、思想性、审美性、人文性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工作,大学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因此工具性是最根本的要求。此外,语文是思想、情感传达的载体,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达的,因此人文性、思想性和审美性更是大学语文应当重视的。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性质,大学语文课程尤其应当注重审美性和人文性。大学语文课程还应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铸造一定的人文精神为主旨,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文学素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专业学习、为今后就业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确定课程目标

根据现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理念要求,大学语文的基本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语文知识指语文这一学科中关于言语及语言的知识。根据艺术设计职业岗位特征,大学语文课程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字、文学基础知识,了解中外文学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掌握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欣赏常识和技巧;学习并掌握艺术类(如电影欣赏、美术欣赏、音乐舞蹈欣赏、创作随笔等)文章的欣赏常识与技巧;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常识与技巧;学习并掌握文学艺术评论类(如小说和诗歌、电影等)文章写作的常识与技巧[2]。语文能力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文的专业知识进行言语表达交际的收提箱出的一种综合能力。根据艺术设计职业岗位特征,大学语文课程能力目标要求学会如何去分析、赏评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文学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主要是文学作品、艺术欣赏、学术类著作及难度适中的文言文);锻炼并提高学生文学艺术评论类(如小说和诗歌、电影等)文章写作能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演讲、辩论等);以语言、文学学习为基础,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语文素质是指在进行言语表达交际时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性、审美性、人文情怀等综合的素养。根据艺术设计职业岗位特征,大学语文课程素质目标要求了解和学习中外优秀文化,接受现代人文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熏陶,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文艺审美意识和较宽的文化视野[3]。

查看全文

增强高中语文文学性提高学生文学综合素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在高考压力下,往往忽略对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国内几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教材欠缺一些文学性的内容,所以无法满足对于我们文学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了解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帮助我们高中生建立文学体系、读写结合,全面提高我们学生文学素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性;文学综合素养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备受质疑,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学习语文只是为了考高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词汇的流行,造成很多同学语言能力的退化,很多同学口语表达浅薄、书面语言单一。很多同学不再热爱读古典名著,而去阅读网上那些网络小说。所以,我们的语文老师要有责任提升自我,改变当下同学们的这种现象,让同学们重读过去的经典读物,从而提升文学素养。

一、了解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

中国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文学作品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历史进程,另外一方面它们自身又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如果我们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必然就无法领会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比如古文中的常用典故。《滕王阁序》中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个典故就是来自于《论语•季氏》里面孔鲤聆听父亲孔子的教诲。如果不了解这个典故,我们可能无法理解文中的意思,不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那么我们根本无法正常阅读文言文。中国文学艺术所取得的价值以及彰显的精神,是通过《诗经》、《论语》、《大学》、《中庸》、《楚辞》、《史记》等一篇篇鸿篇巨制堆积而成,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知识,那么就不可能出现李白、杜甫、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等一批文学家。因此高中语文文学的文学性,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艺术精神。

二、建立初步的文学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

查看全文

高中学生文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中国大部分的高中生在高考压力下,往往忽略对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国内几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教材欠缺一些文学性的内容,所以无法满足学生文学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了解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文学体系、读写结合,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性;文学综合素养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备受质疑,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学习语文只是为了考高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词汇的流行,造成很多学生语言能力的退化,很多学生口语表达浅薄、书面语言单一。很多学生不再热爱读古典名著,而去阅读网上那些网络小说。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有责任提升自我,改变当下学生的这种现象,让学生重读过去的经典读物,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了解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

中国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文学作品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历史进程,另外一方面它们自身又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如果学生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必然就无法领会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比如古文中的常用典故。《滕王阁序》中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个典故就是来自于《论语•季氏》里面孔鲤聆听父亲孔子的教诲。如果不了解这个典故,可能就无法领会这句话的意思,不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那么学生根本无法正常阅读文言文。中国文学艺术所取得的价值以及彰显的精神,是通过《诗经》、《论语》、《大学》、《中庸》、《楚辞》、《史记》等一篇篇鸿篇巨制堆积而成,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知识,那么就不可能出现李白、杜甫、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等一批文学家。因此高中语文文学的文学性,学生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领会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艺术精神。

二、建立初步的文学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

查看全文

高校大学生文学素养教育路径

面向21世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在于人才的优势,而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不可避免的肩负起为为国家谋富强的重任,应该始终将人才培养的质量置于首位。但随着社会中金钱之上、利己主义等不良风气的涌现,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工具性与功利性等特征日益明显,高校大学生的培养也仅限于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传授,不断忽视文学素养领域的提升,致使大学生群体出现人文素质匮乏的局面,具体表现为“高学历,低素质”。因此,重申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学素养低下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就显得极为迫切。

一.明晰文学素养教育的功能定位

文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1]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不仅是实现其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对提升全社会素质具有非凡的影响。因此,从本研究讨论的话题而言,先对文学素养教育的功能进行三个层次的界定。第一层次,文学素养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从全面素质教育的大范畴来看,包括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等等,而文学素养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一环。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绝不能将培养目标狭隘的限制于实用知识与技术的掌握,应当与时俱进,深入贯彻庄子“无用之用”的理念,明确无用知识对于学生成长的潜在意义。实用的知识与技术是大学生未来生存的立身之本,决定他们未来的路如何走,但无用知识作为其精神世界的象征将决定他们走多远。文学素质教育作为无用知识的载体,通过对文学中蕴含的优秀文化与道德思想进行宣宣扬,有利于大学生获得情感的寄托与心灵的皈依,更加明确人生存的意义以及对美的追求。此外,有研究者认为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是社会的缩影,[2]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存在,接受过高等教育,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不难发现,他们的文学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人文素质的构成,进而影响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第二层次,文学素养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文学作为一门浑然天成的学科,包含有古今中外各路名家的思想体系,大学生可以在杜甫、文天祥、鲁迅的作品中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中体会生命的真谛;在李清照、柳永的词中提升自身审美情趣。通过文学素养教育不断满足大学生思想领域的精神追求,扩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个人学识修养。同时,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形式便是课程,文学素养教育只有纳入规范化的课程体系之中,才有可能获得载体并发挥效用。大学课程按照专业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有研究者明确指出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3]换言之,将文学素养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相结合,利用其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大学生文学素养。因此,高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应当充分考虑文学素养教育课程的比重,除了使大学生了解本专业应有的知识体系之外,也要充分考虑学生文学知识与能力的掌握,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整体结构。第三层次,文学素养教育在大学生成才中的地位。众所周知,人才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才的定义也在与时俱进。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才的内涵正在不断丰富,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渴求也在促使着大学转变教育观念,培养高水平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早已是大势所趋。根据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与任务要求,高校除了教授专业知识技能之外,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文学素养作为全面素质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人格的养成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深入研究其中的奥妙与精髓,感受古哲先贤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但能够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由此可见,文学素养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高校应该正确认识文学素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积极倡导文学素养与大学生培养方案相融合,帮助大学生在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培养崇高的思想感情与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人格。

二.高校大学生文学素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意识存在偏差。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指导思想上未能明确文学素养的重要性,也没有完全意识到文学素养的提升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可能性。大多数高校教师在文学素养教育的课堂上无视学生的走神、迟到等行为,不断削弱学生对文学素养重要性的认识,致使大学生们产生错误思想,不能端正学习文学的正确态度,认为文学素养课程是“可有可无”的,更别提唤醒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未能正确认识文学素养对其自身发展的潜在意义。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们一味地注重金钱之上、利己主义等不正确理念,认为文学不能创造财富,对个人生活质量也毫无影响,缺乏对文学的热情与追求。正是由于这种认知误差的产生,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愿意也不重视文学素养的提升。但是文学素养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养成,更会通过大学生群体影响整个社会,进而影响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这表明提升大学生文学素养早已刻不容缓。(二)课程设计存在弊端。我国大学早期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培养专才为目标,将学生限定于一个狭隘的专业之中,忽视其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通才教育概念的引入,高校逐步意识到通识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大学生除了学习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之外,还需要自主选择一些选修课来修满学分,但是这种选课方式极易出现一种现象,即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枯燥无味的文学课程便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冷落。通过调查不难发现,高校在开设选修类通识课程的时候,文学课程的设置明显偏少数,甚至大部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未出现文学课程,这其中以理工科专业尤为明显。但据不完全统计,国外某些大学在安排课程的时候,会用25%的课时来学习文化艺术与人类学等,[4]这表明国外大学早就已经意识到文学素养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此外,课程的标准也未完全统一,文学课程究竟以何种形式开课以及如何保证与文学素养相关的课时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三)教学方法落后陈旧。我国高校进行文学素养教育的方法相对落后陈旧,主要通过教师的口头传输与“满堂灌”等形式,机械化地使大学生了解相应的文学基本常识。文学素养除了文学基本常识之外,还应该包括文学能力的提升,即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感受、创作与表达能力。[5]单一模式的授课方法,容易将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相分离,既不利于唤醒大学生的文学意识,也未能调动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自然而然的使学生丧失了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意愿。另一方面而言,文学素养的形成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但是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培育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必须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现实往往是教师在授课的实际过程之中,忽略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与特点,出现“文学素养教育专业化”的现象,即文学教育学术化、理论化。通过单方面照本宣科式的讲授文学知识,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文学黯然失色,更不用说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去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获取文学知识的方法。(四)教学内容缺少活力。培养大学生文学素养的途径除了开设文学教育课程之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例如高校内部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语虽然弱不起眼,但是也兼具育人效用,通过学校建筑、社团活动、宣传标语的创设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于文学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学生活动时,聚焦于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活动,忽略了文学的重要性,有些学校甚至根本就不重视,这极大的缩减了文学素养培育的平台。与此同时,高校的宣传宣讲工作也未做到位,缺乏对文学知识重要性的传播,致使大学生较少关注优秀文学作品,不利于唤醒大学生主动提升文学素养的意识、动机,从而失去一次又一次提升文学素养的好时机。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校文化环境的创设也未能跟上科技的发展。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途径早已发生巨大变革,从纸质书籍转变为网络媒介,[6]这意味着仅靠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需求,我国高校必须主动出击迎接挑战,进行新一轮的校园文化环境创设大变革。

三.提升大学生文学素养的策略

查看全文

贫困地区中学执行文学艺术教育

在许多偏远的农村初级中学,由于交通、通讯落后,经济欠发达,致使学生知识面窄、阅读量小,眼中只有语、数、外等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缺少必要的艺术常识和艺术素养。大部分学校用于艺术教育的设施陈旧,设备稀缺,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艺术教育。针对这种现状,只有从所需设备与设施较少的语言艺术(即文学)教育入手,通过日常的课内课外学习、生活,用师生心智的交流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历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文学艺术常识浸染,指导学生建立正确向上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寓教于学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反映的范围非常广,宇宙之大,芥豆之微,千里之遥,万年之长,文学都可以反映,不受任何限制。它既能状物,又能叙事;既能抒情,又能议论;既能绘声,又能绘色;既能触及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又能细腻地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它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甚至影视综合艺术的表现力还要强无数倍。但是,面对这门如此博大精深的艺术,我们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该让学生从何学起,不知道应该教给学生多少东西才恰当。其实,结合初中《语文》教材,循序渐进地教授文学艺术的基本常识,再指导学生去组合这些常识,文学艺术教育这块“堡垒”还是不难突破的。

初中一年级在讲授“选材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时,就可以拓展到“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层次,使学生初步明白作家写作必然要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概括和集中,必然要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加以虚构和想象,而不是对生活原样照搬,否则就失去了它的艺术性。为以后学生树立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审美观奠定基础。

在初中二年级的诗歌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古典到现代的阶梯状递进。古典诗词重点讲授它的和谐连贯的音韵美与整齐规则的形式美,淡化和现代生活相隔太远的意象,突出古典诗词对现代诗歌的影响。这样既保留了学生对传统诗词的美好印象,又避免他们因年龄小、学识少而对“意象”纠缠不清,重复前人穷经皓首的老路;而现代诗歌的教学则重点讲授它题材的广泛性、形象的多样性、情绪的包容性等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现实与朦胧、直觉与形象、感受与文字等基础知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诗心艺眼,这以后更系统地感知诗情画意、诗风艺苑播下“种子”。

初三的“小说”单元教学,是进行文学艺术教育的最佳切入点,这个单元的教学时间、教学容量可以扩充到课本容量的三到五倍,结合影视文化,从课本内容延伸到文学的起源、文学的源泉、文学的美感作用、文学的认识作用、文学的社会作用等,使学生对文学艺术的认识有一个粗略、大致的框架,激发他们的文学审美情趣,引导他们远望文学艺术殿堂之门,为高中阶段更深入了解文学语言艺术作好“引航标”。

查看全文

大学语文课程融合育人探究

摘要:教育局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意见》中明确提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旨必须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上,培养出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方面发展的专业实用性人才,为一线的建设、管理、服务等行业做出贡献。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既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又要重视专业课的教育。《大学语文》课程要融合育人内容,发挥育人功能。

关键词:旅游专业;大学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一、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能力提升与《大学语文》课程融合育人的提出背景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各领域内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学习压力大,学生在大学语文课本中所学的大部分是文学常识、主题知识和背诵名言。所以对于课文中更深层次的人文精神享受,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分析、欣赏。因此大多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素养方面相对较弱。然而,旅游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要求与标准更高。毕业后,他们大多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主要与人打交道,与各种人群打交道。因此,他们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人的工作”。大学语文课程是他们了解人性与社会的一种方式。

二、《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增加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

1.诗词楹联。大学语文诗词楹联部分的学习对旅游专业学生文化底蕴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教材中的作品包括古代、现代、中外和各个时代。学生通过作品了解不同的国家和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这对从事导游的讲解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华清池作为一个热点旅游地,许多导游在对华清池进行介绍时就会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诗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些诗句不仅描述了华清池的景点特色,还赞美了深受游客喜爱的“李、杨”的爱情故事。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对去黄鹤楼旅游的游客介绍时也可以用到其中的诗词,使游客不但清楚了解了此地的由来,还会觉得导游的知识量充沛,人文底蕴丰厚,很有内涵。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讲解中收获了认可和自信,自然会增强主动学习能力和责任担当,这就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向。2.人物传记。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中的人物历史的阅读了解,这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导游在为游客介绍杜甫草堂时,可以给游客介绍杜甫是为逃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如今的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之后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作杜工部。之后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此后草堂经历了屡兴屡废,最后终于在1952年全面整修后,才正式对外开放。这样将杜甫的一系列事迹向游客进行简单的描述之后,游客们肯定会觉得受益匪浅,并且随着当下物质经济的不断满足,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不再仅限于简单的走马观花,而是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就要求从业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用于满足讲解的需要,更是对导游人员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3.历史典故。大学语文课程中有着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家所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不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和人性。例如,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为人们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的经历与个性更为了解并熟悉。鲁迅的《灯下漫笔》把国民真正的劣根性描述得淋漓极致。张洁的《拾麦穗》向人们展现了真正的纯洁友谊。这一系列经典的典故可以加深学生对人性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与不同层次的人沟通的能力。这是旅游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核心素养中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文学常识。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很多人已经到了提笔忘字的状态,在线阅读电子书,写文章到百度,丧失了基本的中文读写能力。人们经常认为汉语是自身的母语,可以自然地说汉语,所以没有必要发展自身的汉语表达技能,然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尤其是对于旅游专业领域的学生来说,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必须能说会道,《大学语文》集知识与技能于一身。它教授学生识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以及大量的文学和散文、文学史,并逐渐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技能,转化为阅读、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因此,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借助《大学语文》作为工具书巩固和实现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学习作家如何表达他们的思想,使用词语和句子来更有效地表达他们的思想。至于如何才能把景点形容的栩栩如生,如何才能让游客更为满意,这就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并把作家的表达方式、看待问题的方式、名言名句牢记于心,这样在形容的时候才不会语枯词穷。只有耐心积累学习基础知识与文学常识,才能升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者。

查看全文

党员人文修养经验与体会

我们说科教兴国,但毫不等于技能兴国,其间存在着人文导向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因为金钱的引诱,有些人损失良知,唯利是图,落空了品德底线。靠什么来救治?这就离不开人文修养

说到人文涵养,就要接触到人文学科的界定。在我国,传统学术依照经、史、子、集“四部之学”来分类;“五四”前后,学术界开端作现代的分类,像胡适所说的“哲学的归哲学,史学的归史学,文学的归文学”;到了上世纪50年月,开端明白区分天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但对人文学科却有所无视。变革开放30多年来,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逐步注重起来,当然,还不克不及尽善尽美。普通以为,社会科学应该包罗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思学等,人文学科包罗言语学、文学、前史学、哲学、考古学、艺术史、艺术批判等。假如说,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都是以报酬中间,那么,比拟起来,人文学科是更切近人的,甚至可以说是研讨人自身的学科。言语是人的思想东西,文学表达人的愿想与追求,前史是人的记忆,哲学表现人的思想效果。人文学科,全体上说,关乎国民本质与民族精力;个别上说,关乎每小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的效果是根底性的,靠着穷年累月,潜移默化。中国传统中对人文修养特殊注重。我国最陈旧的经典《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世界。”意思是,察看人类文明的发展,用人文修养来教化世界,实践恰是教化人。

我们说科教兴国,但毫不等于技能兴国,其间存在着人文导向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因为金钱的引诱,有些人损失良知,唯利是图,落空了品德底线。靠什么来救治?这就离不开人文修养。单看经济治理,似乎与人文导向无关,可是,如何进行资本装备、若何出产、谁来出产、什么工夫出产、为谁出产、出产几多、如何发卖、若何搞好售后效劳、产物利润若何分派等等,又直接牵涉到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导向,而不再是技能范围的事了。喜欢因斯坦说过:“(天然)科学固然伟大,但它只能答复‘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该当若何’的价值目的,却在它的视野和本能机能的局限之外。”近些年,我国不断在履行本质教育,这是至关主要的。照样喜欢因斯坦讲得好:“用专业常识教育人是不敷的,经过专业教育,学生可成为一种有效的机械,然则不克不及成为一个调和开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原则)有所了解并发生强烈热闹的情绪,倒是最根本的。”那就要靠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教育。

我们不成能要求每一小我都必需把握某一门科学技能,但人文素养倒是每小我都不成或缺的。美国成功学巨匠戴尔?卡耐基说,人的成功,只要百分之十五是树立在技能上,其他的依靠于人文工程。没有科学传达的教育,只是培育幻想崇奉虽然称不上教育;相同,没有人文影响的教育,只是教授常识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所谓教育,实质上是人的魂魄的教育。人文涵养是综合的,不是单一的。复旦大学提出“通识教育”(其实就是文明本质教育)的概念,中心课程包罗:文明传承、世界视野、科学精力与科学研讨、批判性思想、生态情况与生命关心、审美体验。这些都表现了人文学科的内容。美国哈佛大学有个有名的“零点项目”研讨方案,专门研讨上世纪50年月苏美空间技能的差距,它不是仅仅限于技能层面,而是从人文本质的掉队来探究美国空间技能掉队的缘由。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会议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假如人类要在21世纪生活下来,必需回忆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聪明。高科技开展到需求人的明智去驾御时,需求用孔子的“仁者喜欢人”的思维去管理,要喜欢这个社会,喜欢本人的民族,喜欢我们的地球。

比利时普利高津传授1968年提出一个“耗散构造”的概念,就是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时对交际换,接收了又扫除,以坚持自身的不变形状。借用这个说法,我想说:但凡在世的人都是一种“耗散构造”,人自身也是一个开放系统,需求不时地同外界交流物质与精力能量,充分、强大本人。目前是一个信息、常识大爆炸的时代,天天的新事物、新常识层出不穷,分歧外界继续地“交流能量”,就无法完成“与时俱进”的要求。这就需求增强进修。有如许一句非常透辟的话:“人的后半生是让前半生点亮的。”说的是年青时应该抓紧工夫进步本人,起劲加强人文涵养。可是,人们遍及面对着一个为难状况,反映了人生的无法:“好(hǎo)念书欠好(hào)念书,好(hào)念书欠好(hǎo)念书。”意思是,年青时思想好使、合适念书,却优游岁月,不去仔细念书;到了中老年,晓得念书主要,想要去仔细念书,却因思想愚钝,记忆力差,不轻易读了。正所谓牙口好时吃不着肉,待到珍馐满桌了,却又牙口欠好,嚼不动了。

新期间党的建立面对着很多的新课题、新状况、新矛盾,对党员干部(包罗底层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全体来看,新期间广阔党员干部优势分明,文明水平比拟高,大多受过系统教育,思想矫捷,接触面宽,组织才能、应变才能、顺应才能比拟强。但也无须讳言,还存在一些缺乏之处。一是思维理论素养还没有到达应有的要求,很多状况下只能照本宣科,反复一些政治术语,而缺乏剖析、判别才能;任务、进修中,尚处于经历形状,而没有上升到理论形状,缺乏需要的学养支撑,缺乏真知灼见,不克不及从理论高度、思维深度上加以指点。二是有些同志常识面比拟狭隘,视野、思绪不敷坦荡。眼界、胸襟直接关系到思绪以致思维境界。因而,中共中心政治局委员、中心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凸起地指出了这一点。大都同志文明底蕴缺乏,所熟习的是任务义务,而并非学养,可以说,有职业而没有专业,甚至也没有事业。三是思想方法比拟陈腐、圈子比拟狭隘,接触面有限,交游不广,特殊是不擅长统一些非党干部和专家学者交伴侣、打交道。党员干部应该以为典范,广交伴侣。有的同志能够会说,你如许讲不契合实践,我天天都在开会、参与运动,都在打德律风、约谈、会晤、餐叙,怎样能说交游不广呢?我说,你那是展开任务,联络事宜,充其量属于普通性的生涯交往,并不等于交流思维、“交流能量”,更不等于交友好友。四是从作风上说,有些同志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煞不下心来,坐不住屁股。天天应付太多,参与运动太多,看电视剧、从电脑上阅读信息太多,而念书、考虑、研讨问题太少。增强人文涵养,恰恰可以补偿上述存在的缺陷。

查看全文

国学知识在历史教学的普及研究

一、高中历史教学与国学知识之间的关联

(一)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的关联性。通过将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与上文中所概括的国学主干知识进行对比可知,二者有很多内容血脉相通,历史课堂教学的诸多知识在国学知识中都有所包含。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其中讲解中国古代百家思想与历代主流思想演变所对应的就是国学知识中百家言论与哲学思想,而教材中的各种科技、文学、艺术知识对应着国学中的各种传统文化等[1]。此外还要许多相关联的内容,足以看出二者之间的互补性。(二)教学成效与知识积累的关联性。由于二者的内容与知识点具有极大的相关性,所以高中历史教学的成效与国学知识的普及度也具有极大的相关性。一方面,通过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总体水平,教师就会普及更多的国学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国学知识。另一方面,国学知识的普及会使学生的知识量更加的丰富。既可以更好的理解历史教材的内容,又便于学生应对考试中出现的各种国学知识类问题。这对学生国学素养与人文品格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贯彻落实。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普及国学知识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国学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全面了解国学知识以提升自身的国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各种国学知识,并展现出国学知识的博大,从而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如在讲解百家言论的相关内容时,可就具体国学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对比外国思想的形成,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各位先贤的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利用这种自豪感逐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二)完善学生人格建设。国学知识中包含许多经典史籍,其中有许多富有哲理与现实教育意义的言论与思想,对高中生的素质教育与人格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如教师在讲解儒家思想的同时可以普及国学知识中的五常、慎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容,通过详细的讲解,学生会对自我发展有新的认知与目标,从而促进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全发展。(三)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国学知识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常识性知识,利于学生增长见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也可纠正学生的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可就这一方面准备更多的国学知识,进行常识文化普及。如对中国传统节日、节气的了解,以便更深入的理解当今我国法定节假日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西方节日。再如汉语词语的规范运用,最常见的就是“令尊”、“家父”、“高堂”等日常称谓的正确使用,一旦用错就会闹出极大的笑话。此外,还有许多成语的正确运用也不容小视,如“罄竹难书”、“擢发难数”等,许多人不解其意而运用随意,出现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对这方面知识的普及,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普及国学知识的策略

(一)教师渗透式普及。在历史教学中普及国学知识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国学知识的厚重意义,并将国学知识有效的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加强对国学知识的研究,提高自身国学素养,以便为国学知识的贯穿渗透储备充足的库存。教师要阅读更多的国学著作,摄入更多的国学营养,加深对国学知识的更多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将国学知识的精华春风化雨般地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如在讲解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政治措施的调整、选官制度的创新时都可渗透相关国学知识。(二)学生自学中探究。高中教学活动中已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要想更好的普及国学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国学知识的精髓。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从而为更高效地普及国学知识拓展渠道。高中历史教师应增强引导意识,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与国学知识探索的兴趣,以此让学生自己展开更多的探索活动,从现有的教材知识中挖掘更多的国学知识[2]。

查看全文

深究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我国的语文教材建设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自我完善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刚刚步入正轨,不久就爆发了,1978年以后语文教学得以拨乱反正,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时代的发展,需要能体现时代精神的语文教材。但是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学语文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都存在许多不足,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这时期,出现了关于语文教育的种种论调,进而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改革。面对种种的责难,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对中小学教学大纲的修订迫在眉睫。2000年新的教学大纲诞生,从而也掀起了语文教材的改革。根据新的大纲要求,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六册)”的名义出版的新教科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遵循这一理念,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加强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异域文化的窗户,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作品自20世纪20年代进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已有近百余年的历史了,它的发展经历了一条坎坷之路:“由少到多、由粗到精、由单一到多元,由工具性到人文性,由不自觉到自觉,直到在大纲中明确规定所选外国作品的比例及具体的阅读推荐篇目为止,实现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①从192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第一套中学白话文教材《白话文范》(共四册,洪北平、何仲英编撰),选有四篇外国文学作品开始,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建国后,我国的语文教材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历程,虽历尽坎坷,但外国文学作品始终在教材中占据一定的分量,而且比例越来越重。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为例,1992年版初中语文试用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篇目17篇,所占比例为7.5℅;2000年秋初中语文试用修订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篇目28篇,所占比例为15℅;2001年标准实验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篇目41篇,所占比例为24℅。比较三个版本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语文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可以看出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从数量上可以说是大大增加;其次是体裁、题材丰富了。外国文学作品无论从国别、文章体裁、题材、风格流派、时效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作品拓展到社会伦理、科普读物等多个方面,国家也由苏俄扩展到欧美亚,而且更偏重于19、20世纪的选文。三个版本中外国文学作品相同的篇目仅有7篇,《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现行标准实验版教材中:从作品的来源国家来说,美国10篇,法国7篇,英国5篇,俄国4篇……,不仅比例发生很大变化,还选有黎巴嫩、奥地利、日本、印度等国家的作品;从入选作品风格流派来说,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外,还有一些浪漫主义诗歌,哲理性散文等等,散文性作品在标准实验版中占据相当大的分量,如《我的信念》(玛丽•居里)、《莺》(布封)、《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哨子》(富兰克林)等等;从入选作品的内容上说更是哲学、科学、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体现了与时代的紧密联系。现行标准实验教科书在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强调人文素养。它以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增加了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节选精彩的片段供学生欣赏,并给出一定的阅读指导,设置一些探究性思考题,是较1992年版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变化。如:《鲁宾孙漂流记》、《名人传》、《培根随笔》、《简•爱》等等,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思考,对学生文化素养、个性的提高和健全的人格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

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语文学习的观点也产生了冲击,这才有了现今语文教材选材的重大变化。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就有“关心当代文化生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论述。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外国文学的教学。教材的变化,给中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现有的考试制度使得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比较尴尬的状况,课程改革了,但是最终体现教学成果的还是分数。有论者曾经做过中学生课内外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外国文学课外的阅读量很少,同时教师在解读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时,大多采用“文章教学法”,甚至有的教师还认为“经典名著”对中学的语文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对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略讲或者选讲,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被有效调动,自主性阅读没有能够体现。这些都是现今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现行教材的教参在对作品的解读从观念上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可以说跳出“用政治眼光关照文学”②的思维模式,不再拘泥于现成的说法,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的阐释。但从教师角度看,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以及外国文学知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小,导致多数老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对待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上只能是重“知”而不重“识”。大多数教师认为外国文学作品与本国文学作品在教学方法上没有什么区别,在教学中只注重讲解字词和文学常识,要求学生死记外国作家、作品客观知识,以应付考试中的文学常识题,在解读前就已经把充满个性、饱含多重含义的作品解读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放弃了文学对学生美的情感熏陶。同时由于师范院校本身外国文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课时量的减少等等原因,导致培养出的中学教师外国文学的素养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而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对待一些近现代的外国文学作品选讲或者略讲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面对学业的压力,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没有真正去理解作家透过作品所表现出的对他们时代的生存状态的思考,生存方式的求索,留下的也仅仅是一种“异国情调”,也仅仅是学一篇是一篇,很难对外国文学作品形成整体感知,与教材编写者的初衷相去甚远,学生没有真正从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中获得知识的、情感的、审美的教育。

三、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