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学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14:07: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学教学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探讨古代文学教学法
作为高校中文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如今面临着如何适应教育新形势的严峻考验。和以前相比,学生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了,形式也更为灵活了。可谓“电脑”与“外语”齐飞,“自考”与“考研”一色,一片繁忙的景象。这是一种好现象。但由于学生精力的分散,加之古代文学课时较以前减少,而课后学生投入的时间又很有限,倘若还是按照以前那种四平八稳、细嚼慢咽的方式组织教学,那么自然是难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一番功夫。因此,近年来笔者积极尝试运用“讲评”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结构”教学法、“歌诀”教学法组织教学,五法并用,有所侧重,灵活掌握,因文而异。通过实践,已初见成效。今不揣谫陋,聊陈拙见,公诸同好,以为引玉之砖耳。
1“讲评”教学
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所谓“讲评“教学,即指学生讲解与教师评析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主要在于克服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潜心钻研的精神。以往授课,大多是“一言堂”、“满堂灌”,仅仅满足于学会“应知应会”内容即可。学生总是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习上的主观参与意识受到了约束,独立思考的空间缩小了。这是传统的学院式讲授方式的不足之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学最优化理论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组织这种活动,教学的最优化是不可思议的。”其实,早在《礼记·学记》中已有关于教学相长的重要理论见解,所谓“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614“学学半”,也就是教学相长的意思。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的求知欲处于一种亢奋不衰的精神状态中,他们才能占领知识峰峦的制高点,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深入、学得扎实。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试循着这样一种教学思路,即:先由教师导夫先路,在教师对某一作家作品全面介绍与评析之后,让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对某作家作品的精神实质、艺术特征等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胸中有数。然后,从该作家之作品中选择1篇与教师所讲之篇目在思想与艺术方面都较为相似的代表作,布置学生写好教案,进行讲解。此之谓:要求明确,有的放矢,学以致用,立竿见影。在讲授了陶渊明及其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其五)、《归去来兮辞》之后,便让学生分析陶渊明《读山海经》组诗中的第一首《孟夏草木长》。
一周之后,从中选出学习成绩为优、良、中的三位学生代表,分别由他们上台讲解。听讲之后,总的印象是,备课都很认真,都能把握此诗“读书乐”的主题,并能指出此诗以白描手法写景,以欢快笔调抒情和以由衷感叹议论相结合来写“乐”的艺术特征。在三位学生讲析之后,请其他学生作补充分析,在此基础上,再作“总评”。通过学生的“讲”、大家的“议”和教师的“评”,学生们对诗歌的理解也就较为全面和充分了。可以说,陶诗分析课的成功,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讲评结合的教学方法打破了“满堂灌”的僵化被动局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因素,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乐于钻研、勇于探索的良好学风。像这种师生携手、讲评结合的教学活动,一般每学期以进行两次为宜。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2“比较”教学
文学阅读教学拓展教学法运用
拓展教学法是《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界逐渐关注的一种教法。它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等纳入课堂。这种教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事,各学科的知识内容适时地穿插进去,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理解思想,增加文学课堂的吸引力,点燃学生对文学课的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者教学内容由读拓展到写,教学范围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下面笔者从拓展的内容方面来具体阐释拓展教学法对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从教材出发,对课文相关内容进一步拓展延伸
从教材出发,从课文内容拓展到作者的思想风格、写作特点,或者一类作品的风格特色,甚至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不一而足,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进行。譬如在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拓展到苏词的豪放词风,再拓展到苏、辛两大家豪放词的区别:苏词的豪放不是辛弃疾那样的伟峻恢弘、慷慨悲昂,而是一种乐观开朗和旷达的胸襟,豪放又不失淡雅。同样在讲授《金岳霖先生》时,我们也不能把目标定位在文章写了几件事情,以及作者是怎样写的这些问题上,而更要思考作者汪曾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这篇文章,作者怀念金岳霖先生,更是对西南联大那个时代学人风范的深深怀念。
二、对不同的版本进行比较拓展
(一)与原文比较
在选编教材时,有时会对原文进行一些微小的增删改动。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与原文进行比较,让他们自我探究,从而明白编者的意图,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蕴。例如,《项脊轩志》选作教材时就省略了一部分,在课堂上,让学生将省略的部分添加到原文的相应位置,然后让学生讨论和理解编者的用心,这样有利于学生完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语文学科教学法管理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具有语文专业特点的应用理论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训练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增强其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与信心。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法的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一方面我们高兴地看到这门学科的教材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惊奇地发现教学法教学没能如期完成其教学任务。这门学科在理论研究方面发展较快而在培养与训练学生掌握语文教学技能方面却相应地滞后,即学科的“理论”与“应用”失衡,两者没能得到同步发展,中学语文教学法走上了重理论轻实践的路。
一
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法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便不难明白其重理论研究轻实践应用的原因。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从实践应用起步的。改革初期,教学法课程刚刚恢复的时候,这门课程被叫做“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或“中学语文教材分析”课。那时的教学目的比较单一,即引导学生熟悉中学语文教材,学习掌握几种常用文体的特征,分析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熟悉教学过程、掌握基本的教学方式方法。由于教育界长期忽视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教学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先天不足、所以那时的理论显得十分薄弱甚至苍白,相比之下在“应用”方面却十分重视,教学中练就语文教学的“三招两式”,毕业后便能分解教材、编写教案并按部就班地开始教学。也许那时很少理论约束,毕业生在初上讲台开始语文教学时顾虑很少。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从实践应用起步的。
1978和1979年在筹建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和编写12院校《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过程中,从事教学法教学与语文教育研究的同行们的共同苦恼是;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太薄弱!中学语文教学法不能停留在“怎样教语文”的教学描述阶段,必须全力以赴地加强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广泛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汲取国外语文教育理论,以丰富这门学科,当时这已成为语文教学法教师与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故事教学法在现代文学课堂上的运用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境况,适时提出了“故事教学法”策略,并从“作家生平故事化”、“作品内容故事化”、“态度情感化及语言辞采化”三个方面予以论证,旨在提升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故事教学法
伴随文学与政治蜜月的休止,席卷整个社会的文学风潮已经退却,文学的边缘化势所必然。其实,文学本非热闹的事业,而是孤独心灵的壮举,边缘化倒是确保其品质的前提。换言之,“边缘化”即常态化。随着文学的结构性变迁、期待视野的变化,文学心态正被重置。而环境与心态的变化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影响也很明显。因为它们会模塑进入文学课堂的学生主体、文学作品及教材体例等,即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对象正处于深刻变动之中。“对象决定方法”,既然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对象,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法的革新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不能再因袭陈规。目前,探索性策略正被不断提出,诸如多媒体全息教学法、“导演”“演员”角色互换法等等。但故事教学法却鲜有提及。实际上,对于文学课堂而言,故事教学法具有诸多独特优势。首先,文学本身便富含故事因子,故事教学法与文学的契合度较高。其次,人类均有听故事、讲故事的天性,故事教学法符合人性的基本需求。再次,“寓教于乐”是上乘的教学境界,故事教学法能够为此添砖加瓦。究竟为何要“故事化”?这也牵涉到教学理念的更新。文学教学重点不在知识的传授,而在情感的熏染与审美的感悟。故事教学法能身兼二任,一举多得。
一、作家生平故事化
对于文学教学而言,作家生平履历与作品内容乃至宏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均有透视之必要。唯经不同维度的相互阐发与彼此照应,文学才会立体呈现、也才会灵动鲜活。因此讲授者大多能够兼顾这三个层面的内容。但若仅聚焦于内容尚不足,关键问题是以何种形式将这些内容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并对其心灵产生积极影响。其实,这些内容均可纳入故事框架予以串讲。“史家不幸诗家幸”,综观中外文学史,我们发现经典的文学作品大多出自生世坎坷的作家,且不说曹雪芹、屈原、莎士比亚等大师级人物,就中国现代文学史而言亦如此。少年鲁迅辗转于当铺与药铺之间的困顿体验、老舍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童年生活、萧红坎坷的爱情历程及张爱玲的离散人生等等,何尝未曾助力于作家?而作家又多具独立特行的气质,不愿同流合污、苟且偷生,这会进一步强化其人生的困顿蹇滞,正所谓“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因此,作家的生命历程常常曲折跌宕、斑斓多姿,所呈现的人生轨迹本身就是一篇篇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故事。设若依然遵照编年顺序,枯燥干巴地讲授,势必味同嚼蜡,也浪费了绝佳的教学素材。同样讲历史,联系到作家生平教学,司马迁《史记》中的“列传”值得我们永远致意,却要力避“书表”模式。那么,对于故事而言,什么最为重要呢?除人物而外,非情节莫属。既然是情节,便应特别注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同时辅以插叙、倒叙等叙述技巧,而不必顺叙到底。以鲁迅为例,可先让学生阅读相关作品,令其感悟鲁迅深刻的质疑批判及韧性战斗精神。然后以这类精神为原点,讲述鲁迅生平。可先讲他与对手的论战、对时局的批判,再回溯至童年时的遭遇,家道中落之后他所受到的轻慢与伤害。童年的创伤固然不会全面影响日后人生,但却是重要一环。这便是倒叙法在作家生平讲授中的运用。又,仙台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生命历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但如何将它置入情节链中呢?在梳理鲁迅的整个生平时,便可先将此事先拎出来,然后倒叙他为何到仙台学医,再粗略勾勒其求学经历,并跳转到童年时为父亲抓药治病等事。通过倒叙以凸显其学医动机,然后再回到幻灯片事件,讲他以后为何又弃医从文,那是因为鲁迅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此处为突出中心,便综合运用了倒叙与顺序等手法。
二、作品内容故事化
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论文
摘要:语文学科知识内容的具体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群体的综合性成长发展质量水平具备深刻影响,本文围绕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选取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现行教学知识内容构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做好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实践工作,能够为我国小学生群体顺利实现良好优质的学习成长目标,创造和提供稳定且坚实的支持条件。从小学阶段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工作的实践发展现状角度展开分析,切实选取和运用恰当教学方法调动和激发小学生群体参与语文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体验过程的主观积极性,对于保障和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综合效果水平,具备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最近几年以来,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的引入运用,对于有效提升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综合效能水平,充分调动小学生群体参与语文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体验活动的主观积极性,做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鉴于此,本文将围绕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简要阐释。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所谓情境,是人们借助语言表达符号、各种类型的客观实物,以及音乐美术艺术作品等道具,通过人工性组织处理的实践形式,共同创立并且建构形成的模拟化生活教学环境。在小学语文学科知识内容教学实践过程中创设和呈现具备充分生活气息的模拟教学场景,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群体在参与语文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体验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引导小学生逐步形成参与小语文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体验过程的主动性,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内容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均呈现程度显著的改善和优化。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应用步骤
英语语言文学情景教学研究
【摘要】要想了解英语语言文学的真正魅力与其核心文化,则需要提高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开展情景教学可有效改善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过于枯燥,开展情景教学可有效加强学生对单词、短于以及词句等理解,使学生可以巩固对单词、短于以及词句的记忆。为此本文通过对课堂上采取情景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关于如何进行情景教学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情景教学;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质量
当今时代不断发展,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是目前主要发展趋势。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了解的主要方式即是通过不断加强语言基础以及英语实践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1]。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且对开发学生思维、了解英语语言魅力有显著作用,在跨文化理解的培养中学生的阅读效率可得到明显提升。
1.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生在英语语言课堂上的主体性没有得到重视,这源于教学工作者与学生均处于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没有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理解,课程紧张、工作压力大等问题使得教学工作者不愿花费过多精力进行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拓展,同时缺乏英语语言文学思考,英语语言文学教学通常没有将其纳入自身的教学计划中,对英语语言文学缺乏严肃态度。英语教学重视对语法知识一类的知识讲解,而对于文章本身涉及的英语语言文学却很少系统性的进行讲解,课后通过作业使学生练习相关单词以巩固当堂知识,但没有引导学生去发现英语语言文学的魅力,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学习趣味性也有所下降,传统教学中的英语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并且部分对英语语言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在借阅相关刊物时也缺乏一定的引导,最终兴趣丧失。
2.情景教学法的内涵
比较研究在文学教学的可行性探索
日本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上述调查结果有管中窥豹之嫌吧。但是,正如著名日本语言学家阪仓笃义所说的,文学教育之根本就在于指导学习者要关注一个问题,即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运用句子与句子的搭配或措辞的选择这样的、经过锤炼的表现方式而创作出来的,并使学习者有意识地去理解其效果[2]①。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文学教学中是占着主导地位的,因为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去品读、引导学生去理解,正像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那样,“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那么,教师如何能够正确地指导或引导学生呢?这就需要在教学法、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多下工夫探究了。另一方面,日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日本文学之前基本上也都接近于零基础。其实,这一结果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纵观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屡屡强调教育改革,但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仍然占据着主流地位,特别是为了备战中、高考,学生们都是努力钻研课本知识的,除了课本中选用的文学作品之外,根本无暇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据笔者所查,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中没有一篇日本文学作品,而高中课本中涉及的日本文学作品似乎也寥寥无几。等到升入大学之后,日语专业的学生又往往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轻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因此,日本文学基础薄弱可见一斑。所以,归根到底,“一”中所述问题在日本文学教学中同样存在。
比较研究应用于日本文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发现问题之后就必须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老实说,就目前现状来看,学生日本文学基础薄弱这一点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它既有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也有个人因素等,可以说,诸多因素制约着它。因此,笔者在此不加以赘述。下面主要从教学法和教学内容上做以分析。
(一)教学法
教学工作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共同合作的活动。如何搞好教与学工作,教学法至关重要。因此,有关教学法的研究比比皆是。目前,教学法通常有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法之分。所谓传统教学法,指的是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实验法和参观法。与此相对,20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发现法、探究—研讨法、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和非指导性教学法被通称为现代教学法。在教学中,日本文学隶属于语言类课程。虽然各类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程序与方法上具有相同的要求,但是每个领域各有其独具的发展方式。所以,教学法的选择也要根据课程而定。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讲授日本文学课时基本采取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和实习作业法,也有部分教师辅以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和范例教学法。除此之外,是否能够根据该学科特点而采用其他的教学法呢?众所周知,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比较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现已受到众多学者、研究者们的重视,并得以广泛运用。试想一下,比较研究是否能够运用到日本文学教学中去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首先,相对而言,学生的中国文学基础较为雄厚。据悉,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收入外国文学作品39篇,占所有课文的23%以上。换句话说,大约77%是中国文学。所以,日语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中国文学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与掌握。这就为运用比较研究奠下了基石。其次,中日两国文学之间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公元607~894年的遣隋使、遣唐使就是一个史证。还有,日本文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国风暗黒时代”,指的是日本本土文学的代表—和歌衰退、汉诗盛行。足可见,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古代文学影响之深远。因此,运用比较研究,可以有益于学生掌握深奥难懂的日本古代文学。比如说,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对日本古代社会影响深远,而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价值观概述为“礼、义、廉、耻、仁、爱、忠、孝”。其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一思想深受日本古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有体现,比如《落漥物语》、《平家物语》、《南总里见八犬传》等。通过对中日古典文学作品的比较,了解儒家思想在日本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及对当代日本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反思中国当今社会。最后,中日两国近现(当)代文学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近现代中日两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有很多不可否定的相似之处,这一时期的两国文学又都处在传统与现实,东西方文化相撞击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两国文坛上都先后出现了政治与文学、文学的主体性、西化与民族性等类似的文艺思潮和论争。比如说,在讲授日本近现代文学时,一大难点亦为重点的知识就是文艺思潮,所以,通过比较研究,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总之,要改善当前日本文学的教学现状,就需要新的教学思路,打破旧有的教学常规。通过比较研究,既可以让学生对中国文学温故知新,又可以巩固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学的理解,可谓“双赢”。不仅如此,也能使学生对中国社会和日本社会有一定了解,在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坛和社会进行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游戏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中职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呆板和枯燥,加之语文教学容量比较大,需要背诵和记忆的部分比较多,因此不少学生都对语文学习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中职院校的学生受到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玩心还比较重,我们应当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快乐成长。
关键词:中职语文;游戏教学法;教学应用
语文教学虽然一直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直以来地位都不是很高。这主要是因为当前中职教育过分强调专业课,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对于学生的文化课教学则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这使得不少语文教师都产生了不满情绪。笔者在实践调查过程之中了解到,不少学校甚至存在有压缩语文教学时间的情况。其实,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广大中职院校应该重视语文教学的地位,鼓励语文教师在现有基础之上做好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和改革,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什么是游戏教学法
中职院校学生的玩心比较重,如果单纯用强制的手段要求学生学习的话,可能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顺应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爱上语文学习。而游戏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的。所谓游戏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在激烈有趣的比赛过程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因为是将知识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传授,这一过程之中学生不仅会学到知识,而且还需要运用知识,可以说是将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合为一体了。游戏教学法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西方教育很早就认识到了游戏教学法的重要性,而在我国,游戏教学法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伟大的先贤孔子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这可以说是游戏教学法在那个时代的运用了。
二、为什么要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
高中语文影视教学法研究
【摘要】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和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入课堂,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语文教学效率,有利于增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影视教学法以现代教学设备为基础,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还可培养学生语文知识运用意识,因此,本文结合相关教学实例,重点探究影视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策略。
【关键词】影视教学法;高中语文;应用策略;教学质量
一、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化教育理念开始传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师开始关注到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并科学利用影视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式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教学目标等因素,合理运用影视教学法,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影视教学法的作用
影视教学法是现代化新型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基础,能够动态为学生展现课文场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理解程度,将其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其具备以下三方面的作用:首先,科学增加语文教学内容,语文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整个知识体系较为庞大,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其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影视教学法的支持下,学生可在影视作品观看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想象,提升语文课堂的感染力;其次,培养学生良好文化底蕴,学生在优秀影视作品的熏陶下,可有效增强其语文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其语文知识运用水平;最后,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达到既定教学目标,教师可选择重点教学内容,引入合理的影视资源,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情景教学法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能够让小学语文教学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教学意义;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事业的快速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全面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模式也在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肯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将情景教学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应该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泼化。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应当具有轻松且活泼的教学氛围,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安排,利用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从而让学生能够成为情景创设者。在有效的情景中,小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动力更为充足。学生越主动,课堂氛围就越活跃,教学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第二,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理解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注意力难以集中。但情景的创设,可以快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小学生具有语文学习的热情,就能高效地与学习内容进行互动,在真实的情景中去感受文字的意义。在过去的教学中,许多小学生因为死板的教学模式而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枯燥且无趣的学科。在情景教学法被提倡的今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观能够得到端正,可以更加全面地去理解语文学习内容。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