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17:53: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物保护规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物保护规划

文体局文物保护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我市文物的保护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实施文物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在古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物体。

第四条文物保护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实行属地管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市)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文物保护的主管部门(以下称“文物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文物和新发现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工商、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文物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文物保护的有关工作。

查看全文

文物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依据及规划范围

一、规划依据

制定本规划的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

3《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查看全文

政府加强文物工作意见(省)

为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促进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文物事业持续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一、明确文物工作的重要地位和指导思想

(一)文物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加强文物工作,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物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客观规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切实加强保护,充分发挥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二)充分认识文物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本质属性,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以“保护为主”为核心,将文物本体和历史环境的保护作为文物工作的中心任务;以“抢救第一”为前提,将濒危文物的抢救放在文物保护工作的首要位置;以“合理利用”为途径,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文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加强管理”为关键,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保障和促进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遏制自然和人为破坏,同时要积极做好文物的合理利用工作,促进文物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二、确立文物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三)重视和做好文物保护特别是重点文物保护规划的制定,并将其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计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至20**年,完成全省文物保护和利用规划、考古工作规划、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完成现有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各市、县(市、区)要完成辖区内文物保护规划的制定。

查看全文

文物保护工作通知

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现就进一步加强*省文物保护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自觉性

党的*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物资源积淀丰厚,文物保护工作任务繁重。多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为保护文物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文物保护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风貌遭到破坏;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忽视文物保护,造成文物损毁事件时有发生;盗窃文物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等等。因此,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加强文物保护,繁荣文物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各级、各部门要从对国家、历史、人民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承担起法律赋予的保护文物的责任。

二、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关系,切实做好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查看全文

县文体文物保护工作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咸政办发[20*]9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省文物保护管理条理》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基本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基本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物是人类文明物化成果,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保护文物,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我县是文物大县,地上地下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对国家和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要树立"文物资源是重要的文化战略资源"和"保护文物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意识,按照《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做好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二、把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确保文物安全

根据《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文物保护"五纳入"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基本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作为建设规划部门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前提。

(一)凡涉及到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工程项目,在项目选址时,建设单位必须征求文物部门的意见,并依法履行报批手续。

查看全文

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文物保护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省文物保护条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各项文物保护措施,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文物工作基本情况

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县位于南部,总面积为2993平方公里。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建县至今2200多年,东晋以来,县治州城,为历代郡府所在地,也是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设19个乡镇276个行政村,人口64万。县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县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革命斗争中,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地上文物和地下文物丰厚,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县。县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齐放,是“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

1、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较大

我县境内已普查出不可移动文物474处,有各级已公布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49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宝光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市级文物登记保护单位4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留下的革命旧址、旧居、故居24处。

2、馆藏珍贵文物种类繁多

查看全文

加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意见

为贯彻落实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系列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8〕54号)及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方案》精神,参考《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2021〕100次研究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全市文物保护利用的各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入落实关于文物工作的系列论述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市委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文物安全为底线,以科学保护为前提,以合理利用为导向,改革创新强基础,攻坚克难补短板,奋发有为蹚新路,坚定自信争一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市情的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全面落实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直接责任,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形成政府负总责、文物部门监管、有关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格局。

——坚持分级分类保护。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分级分类,精准施策。推动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从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保护并重转变、从单一文物点状保护向单一文物点状保护和线性与片区文物整体保护并重转变,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保护管理。

查看全文

县文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一、x县文物发展现状

1、文物资源状况

我县地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近郊,地上地下文物遗存十分丰富,从新石器时代遗址到商周文明,从唐宋窑址到近现代文物,举不胜举。经200x年文物普查统计,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87处,其中遗址33处,古墓葬27处,古建筑16处,石刻4处,革命烈士墓葬1处,纪念建筑6处,重要文物出土点2处。现已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9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3处,市级1处,县级14处。库藏文物937件,其中珍贵文物53件,一般文物884件。

2、机构设置情况

1987年以前,我县无专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文物保护管理职能隶属县文化馆。随着文物工作地位的提升及文物保护管理职能的专业化、规范化要求,1987年成立XX县文物管理所,为县文化局下属全民事业单位,定编3人。近年来,因文物保护管理任务的日渐繁重,人员逐年增加。目前,XX县文物管理所有工作人员14人,按照因事设岗、以岗择人的原则,设有安全员、文物调查勘探、安全保卫、库房保管等8个岗位,并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沙窑设有保卫执勤室,派出4名保卫人员专职驻守。

3、文物保护管理的基本经验

查看全文

县长在文物工作大会上的发言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文物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全面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快全县文物保护开发进程,推动全县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市文化局高度重视我县文物工作,川平局长亲临大会并作了重要指示,给我们进一步抓好全县文物保护工作增添了信心。刚才,县博物馆兴建同志对全县文物保护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请同志们在工作中认真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文物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传承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文物作为一定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蕴涵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同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决定了文物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其固有的脆弱性,给我们今天的保护增添了很多的困难。

我县是一个文物大县,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点多达108处,既有大量的古建筑、古桥梁、古塔寺、古墓葬、古牌坊等,更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足石刻。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是大足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既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发展我县旅游经济的物质载体。

建国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初步构建了比较整善的文物工作体系,文物保护措施不断完善,研究工作不断深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文物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得到国家主管部门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与上级对我们的要求相比,我县的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保护开发利用可谓任重道远。一是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与量大面广的保护任务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二是技术手段较为滞后,保护设施亟待加强;三是文物管理体制创新步伐不快,全县文物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相当滞后;四是全民文物保护意识不够浓厚,重利用轻保护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五是文博工作队伍比较薄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六是文物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严厉打击各类文物犯罪的任务十分艰巨。近10年来,我县已相继发生两次文物被盗案件,特别是这次石门山两尊头像被盗,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弘扬祖国悠久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历史文明,全面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认真总结教训,找出工作差距,明确目标任务,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以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抓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

二、强化措施,依法管理,全力抓好文物保护工作

查看全文

市文物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文物的保护和管理,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和《山东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辖区内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所列文物以及近、现代具有地方标志性的或有传统风貌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文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文物和一般文物;不可移动文物须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除按法律、法规规定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以下称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外,设青岛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条青岛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文物保护管理的主管机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