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12:29: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问题式教学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探析语文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策略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问题式教学法应运而生,它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本文挖掘了问题式教学法的价值和意义,以问题式教学法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提出了在实践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问题教学法;教学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式教学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培养了其长期学习的强烈欲望。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价值与意义
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语文阅读教育训练的重复单一、长期忽视学生主体作用、语文阅读范围较为狭窄这三个问题。面对着高考的压力,教师普遍重视教材内容的学习,传统的程式化套路和灌输新思维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直接导致了高中语文课堂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不高的现状。我们不能够否认这种传统教育手段做法,但要想真正地培养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应用问题式教学是解决问题的一大有效手段。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对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比拟的意义。其具体内涵是教师将知识点设置成问题来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能够掌握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不仅有层次之分,还有优劣之分,所以在问题式教学法中,教师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就成为了最核心的内容,问题的设计必须探析高中语文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策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蒋平波要具有一定的原则性,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好问题式教学法的作用。这种教育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设置技巧
问题式教学法对初中历史的运用
初中历史课堂的问题式教学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贯穿始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同时迎合了学生的求知心理。初中历史课堂的问题式教学法不同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法,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教师更加注重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成长氛围。
一、何为初中历史课堂的问题式教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将历史知识浓缩成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需要有过多的思考,不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需要被动地接受晦涩难懂的知识点。问题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只是以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顺应现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
将问题式教学法贯穿整个课堂,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把握课堂节奏,懂得如何调动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大致可分为三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一,巧设问题情境,以提出问题作为课堂的开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散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俗语、实验、自然现象、历史事件等为课堂开题,如以荀子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引入秦朝走向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一个指示性的方向。另外,问题要有艺术性和趣味性,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第二,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教师要通过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发生这种事情的必然性在哪里?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2)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分析问题。(3)注重方法引导,不要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4)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问题。(5)创造一个有别于传统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第三,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分析问题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那么,对于历史而言,解决问题就是收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有很强的节奏把控能力以及引导能力。第四,借助问题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新课改后,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园情怀五大方面。历史解释是学生以史料及历史理解为基础,理性分析及客观评判历史事物及事件。教师可以在使用问题式教学法的时候,先选择一些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事件等,以现行的历史解释评价为基础,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于历史人物及事件的看法。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进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总而言之,新课改要求“创新教学要求,增加课堂吸引力”,在如此形势下,初中历史课堂的问题式教学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适当、有效的引导准确掌控课堂节奏,消除学生的倦怠感,迎合了青少年求知的心理需求,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
作者:关海霞 单位: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
问题式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带教的应用
由于医学教育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法已无法匹配上当代医学教育的需求,其须要不停的更新,问题式教学方法(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先提出[1],其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在可能遇到的复杂、零乱的问题基础上,寻求问题答案[2]。因为PBL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所以该教学方法目前已在国际教育界得到广泛使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肾内科收入的72例实习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全部实习护理人员均为女性。观察组患者年龄18-21岁,平均(19.5±3.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17-21岁,平均(19.2±3.0)岁。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习成绩、身高、体重等方面具有均衡性(P<0.05)。该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且研究全程遵循实验组知情、同意原则。1.2方法。对照组:给予实习护理人员传统教学。依据实习纲要提出的要求,由带教老师讲课作为主要形式,对本科室常见疾病的起因、症状、诊断方式、护理方式和健康宣传教育要领等知识进行详细、全面讲解,另一方面,教员需要亲身向实习护理人员示范和传授护理操作技术。观察组:给予PBL式教学方法。根据实习纲要提出的要求,由带教老师合理选择本科室常见病例和典型病例,以此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设计,比如在带教护理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时,随机提问肾功能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血电解质的正常值,并深入分析引起病人各项指标异常的原因,逐渐探讨出现恶心、呕吐、心悸、气促、头晕、水肿、腹腔积液、高血压、电解质紊乱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见症状及护理要点,并且可以提问在治疗方面使用碳酸氢钠、钙剂、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的原因及意义,可针对性的提问“在何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做急诊透析”、“透析及其通道的护理要点是什么”、“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应当注意哪些情况”、“患者的饮食调控应该是怎么的”、“日常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等等。在带教学习的过程中,引进小组制学习方式,将实验组细分为6个学习讨论小组,每组6个人,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内进行答案理论性分析以及研究,同时引导实习护理人员科学、合理的利用文献以及教材等多种辅助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要求在教员布置问题后,小组内先经过一系列分析、讨论、研究后,将各个组员答案进行组合整理,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最终结果汇报,汇报应该包括患者的一般性资料、病因、发病过程、健康问题、现有病史、诊断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同时对拟进行的护理方法、资料方法和健康教育宣传方法等进行详细说明,小组内其他成员可对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补充说明。当6各小组均汇报总结完成后,教员针对各个小组的汇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小组成员现场进行自由解答,有利于了解每位成员自身的想法以及意见。在答疑完毕之后,由教员针对各个小组的汇报结果以及答疑表现进行综合判定,将其中的知识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行有效归纳,反馈给全体成员,这样使得每位实习护理人员都能充分了解重、难知识点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实习结束前一周,通过给所有实习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教员教学方法评价。于实习护理人员实习期的最后一周对其进行出科成绩考核。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实习护理人员的出科成绩以及教学方法评价结果。出科考核具体包括平时成绩、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等。内容涉及肾内科专科护理及内科常见病基础护理。满分为100分。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科成绩:实验组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以及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2教员教学方式评价: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教员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问题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必须重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不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此,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初中物理是初中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就教师传统教学而言,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单调,而以问题来诱发学生,能够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由此可见,问题式教学法是广大师生最为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就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展开如下论述。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教材的分析不够透彻。教材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理解书本上所说的内容,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背课”,而不是认真的“备课”,那么,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书本中概念以及规律所描述的一切,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科学、正确地分析物理中的基本问题。其次,实验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将实验融入教学中,但目前我国很多中学实验设备以及场地等都不够完善。最后,课后习题无法得到升华。课后习题只是一种手段,它的目标是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但是,很多教师却以“题海战”的方式不断地要求学生,在大量的训练中,学生会死板地完成作业,而不是学会变通,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1.从实际生活出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理论,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来思考新的问题,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去。比如,教师在讲授《浮力》一章时,可以从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者是学生的认知,提出以下问题:“那些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浮力的影响?”“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包括哪些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就会了解到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也是受浮力影响的,这可以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政治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法论文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对于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意义
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中曾经是一枝独秀,特别是在高校教育中一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改革滞后,加上学生个性不断彰显,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进入了一个“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境地。为了破解上述难题,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本文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更有利于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首先,政治经济学属于规范分析,解答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很容易落入“说教陷阱”,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有利于消除学生在价值判断方面对授课内容的质疑,这对于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政治经济学是逻辑严谨的科学体系,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而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每位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教师都知道,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宽揭示的问题越来越深刻,而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都需要前面的知识作为基础,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一个个鲜活的问题在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再次,政治经济学理论性很强,相对比较抽象,实际教学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如何对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边际调整成为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而言,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是因为:首先,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多少问题、在哪一章节设计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都由教师掌控,所以问题导向式教学适合于对传统教师讲授法进行边际调整。其次,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改变传统讲授方法中学生被边缘化的弊端。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推断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最佳选择。因为在原有教学方法不能进行根本调整的情况下,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最佳的边际调整方案,它的改革成本最小,对原有教学方法弊端的弥补作用最强。而且,问题导向式教学也符合政治经济学规范分析、逻辑严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等课程特点的内在要求。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不同的课程特点不同,因此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不能完全一个模式。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要点问题。
(一)问题创设
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问题的质量。如果问题的质量较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不仅能够顺利地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如果问题的质量较差,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成为画蛇添足的败笔。针对政治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本文认为应该突出理论争论方面的问题创设。这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失业、经济危机、两极分化等复杂的经济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很多,各经济学派的解释千差万别,如果在争论中创设问题可以彰显政治经济学的独特魅力;二是政治经济学应用的是规范分析方法,回答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如果不介绍其他的理论解释,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有说教嫌疑,让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产生质疑。如果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其他主要经济学派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政治经学的解释,学生不仅会从比较的角度理解政治经济学,而且会减少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抵触。
研讨式教学法理论与实践分析
摘要:传统讲授式教学存在种种弊端,并不能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也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研讨式教学法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在探讨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研讨式教学法的实施关键是“两个转变”,即教师身份的转变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自主学习;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社会对人才的界定和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而且要具备把握行业前沿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传授学生接纳为主的知识教育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起源于德国的“研讨式”教学法因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1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
研讨式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在19世纪就已成为德国各大学的学院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已成为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西方国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1]以课堂专题研讨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研讨主题”广泛查阅资料和文献,通过小组集中讨论等方式了解专业领域的多种学术观点和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具有探索、协作、互动和激励等特点。这种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20世纪末期,我国开展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革并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研讨式教学法从国外传入我国,在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教育部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下发了“教高[2005]1号文件”和“[2007]2号文件”,分别在两份文件的第十一条和第十五条提及“讨论式教学”。这与德国大学的“研讨式”教学法有相似的理念。[1]目前,我国教育界对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有以下三点共同的认知:(1)研讨式教学法不同于以往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单向知识传递的方式,而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2)研讨式教学法运用小组集体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将研究法和讨论法实现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研讨式教学法更加强调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围绕着教师创造的具体情境和问题,主动查阅相关文献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所获取的知识探讨问题,在研讨过程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
2研讨式教学法的特点
讨论式教学法探讨与实践
摘要:“电气传动控制技术”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难度较大的主干课程,针对其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以突出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开展了讨论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电气传动控制技术;教学法;讨论式教学;专题教学
《电气传动控制技术》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难度较大的主干课程,主要讲授交、直流电机的调速原理、系统分析方法及其控制等内容。它既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门把理论基础和工具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的典范课程[1]。高校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和自学指导法,为了使学员更多的参与课堂,体现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组将讨论式教学法引入该课程教学。本文根据讨论式教学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教学内容和讨论组织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课程特点,提出了以专题为单元整理内容,然后将自学和讨论有机结合开展的讨论式教学。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特点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员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时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讨论的目的在于启发学员独立思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每个学员参与其中,调动其积极性。
二、讨论式教学在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法下商务英语论文
一、目前商务英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些词汇。为了适应与普通英语语境不同的商务语境,商务英语中出现了不同的词汇,或赋予一些普通词汇以商务方面的含义。但从本质上来说,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区别并不大。商务英语是若干职业英语当中的一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特点在于专业化、口语化。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既要精通英语,又要懂得商务知识;既要懂得国际商法,又要对各种国际商务文化有所了解。因此,商务英语人才应该不再是过去的单一的外贸型人才,而是逐渐向全方位、多角度的复合型人才转变,这就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也应该做出积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需求。商务英语教学不能再只是局限于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商务知识的讲解,它还应该包括对西方工商管理概念、工作模式乃至西方文化语境的讲解。由此可见,商务英语教学要逐步转变成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不断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现在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采用的仍然是普通英语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全部教学内容都围绕着单词和课文中语言点的讲解展开,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单词的意义、用法,课文中的短语、句型、语法以及课文的翻译,却没有给商务英语的专业化和口语化以应有的重视。这样做当然可以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丰富,而且教学方式是广大学生所熟悉的,比较容易接受。但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突出商务英语的实用性这一特点,学生也很难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真正掌握,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熟练操作这种职业英语。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二、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不只是实践层面的活动,它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一系列的行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最早提出要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法。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要让学生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又被称为发现法、研究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法的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法的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提供一些事例和问题,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多种途径独立探究。通过这种独立探究,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从而获得直接经验。通过这些途径获得的知识,相对于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学生会觉得前者更直接,理解得也更深刻。本文将从探究式教学法课堂教学的设计原则、教师的作用以及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设计原则
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出四个方面的设计原则: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部分探究与全部探究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探究式教学方法与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补充的原则。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本。本文作者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应用可以“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为基础,结合翻转课堂、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实施教学,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向参与学习转变,从个体学习向协作学习转变,从课堂学习向泛在学习转变。
关键词:PBL;混合式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1引言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升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启了新一轮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法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法
PBL,既可指“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亦可指“项目学习法(Project-basedlearning)。本文所指的“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法”,结合了两种意思,因为混合式教学法的根基在于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又以项目支撑教学的主要内容。2.1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是混合式教学法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可利用翻转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国内外多位学者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外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并开始进行系统的外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翻转课堂具有促进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的积极作用,得到师生的高度认可(Hung,2017;胡杰辉,伍忠杰,2014;王素敏,张立新,2014)。2.2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有国际影响力的教学法。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交际任务的完成而不是语言知识的转移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真实生活场景的学习任务(Nunan,2004)。需要注意的是,任务设置不宜过多,每个单元可以有一到两个主任务,把主任务层层细化到每一个子任务,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2.3基于移动技术的教学法。移动语言学习最早强调非正式学习的场域,之后有学者将其引入课内场域,如Muhammad(2015)基于穆尔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和Park的教学框架设计了在大学本科生的正式课堂学习中融合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型。在教学中嵌入移动技术能有效打通课上课下学习的“壁垒”,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路径和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对于教师来讲,这种模式能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基于“云”的大数据的分析能让教学评估更准确、高效、多样。
探究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运用
摘要:文章概述了探究式教学法,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以及探究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挖掘自主探究潜能;适时点拨,诱导探究方向;拓展文本内容,深入实际生活。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大学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探究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是当代高校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主要方向,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入探究式教学法,组织开展语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一、语文探究式教学法的概述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针对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很多学者都做过相关研究,它具体是指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及自主学习,进行合作讨论、探究分析的学习方法。探究以教材为基础,将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作为参照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与同学互动,研究和讨论,这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语文能力提升[1]。探究式教学法的形式多样,包括个人探究、小组探究、集体探究等,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语文知识融入探究之中,通过质疑解惑的方式,展开组织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接受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两者的结合。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接受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通过融合两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具体探究式教学开展过程中,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合理掌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从而制定科学的探究式内容。(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1.问题情境特征。探究式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要重视设置问题情境,从而实现有效的探究,这样也是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2.思维开放特征。大学语文探究式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所以,探究式过程要重视思维的开放性,要掌握有效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的开放性。3.实践探索特征。大学语文教学重在实践,探究式教学法是实践过程,为保证大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语文知识,需要借助探究式教学法,实现教学的有效实践。4.学生主体特征。语文探究式学习过程,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通过进一步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结合具体有效的教学内容,能够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更好地为培养优秀人才而努力。5.方法教育特征。大学语文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是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开展,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探索,探究其缘由,总结其实践经验,从而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量。6.能力培养特征。探究式教学法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进一步集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根本,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化人才。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问题整改落实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