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01:08: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资源机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化资源机制

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机制研究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机制,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促进公共文化资源有效保障、高度统筹、高效循环和精准使用。在分析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理清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要素,提出创新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资源配置;服务效能

党的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科学判断,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要求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已经从建机制、搭框架、建设施、铺网络的阶段步入完善服务体系、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是所有门类公共服务的核心问题。建立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公共文化资源高度统筹、高效循环和精准使用,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及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高质量发展是定性要求,突出成本意识、效率观念,强调提高事业发展的能力、效率、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以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点。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必然要求充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点,高水平实现基本功能。

(一)空间布局体现均衡性、便利性

查看全文

人力资源管理视域下企业文化落地机制探讨

摘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人力资源,核心是“以人为本”,起关键作用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当前企业文化没有真正落地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构建科学的企业文化落地机制,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落地;机制;路径

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内的一个生命体,它的生存与发展严重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有序运转。从某种程度来说,研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时代课题,必须重视。

一、问题的提出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牵涉企业立足之本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两者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对人的一种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企业文化则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实质是人性的要求,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下的统一[1]。我国学者们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一方面,从企业文化的视阈研究它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作用及两者的整合与互动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野研究它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不多;而专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落地的研究成果甚少。同时,当前学界在研究企业文化落地的概念时,大多数界定它为一种过程,但从未定义为一种管理过程,即强调这个过程需要管理。此外,当前我国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企业文化建设到一定阶段后,遇到了企业文化没有落地生根的普遍性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后企业员工不理解,甚至不了解企业文化;二是企业员工不认可,甚至抵制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三是员工认可并愿意遵循企业文化,但自身行为表现与企业文化相悖,企业文化未内化为员工的价值观。究其原因,一是企业没有认同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管理理论,大多数企业仍只是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和品牌文化建设等。二是缺乏专业性的企业文化建设职能部门。当前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分散在党委工会、人力资源部及行政后勤部等部门上,因传统职能部门有其具体业务,工作重心自然不放在企业文化的工作上,从而导致负责企业文化工作时缺乏系统的思路。三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机制和工作滞后,缺乏企业文化落地的运行机制。因此,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国企业文化落地存在的问题及未落地的原因,笔者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文化落地是一种管理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规划、组织、实施、评估等管理职能促使企业使命、愿景、企业家精神等企业文化理念被全体职工认知、认同、并自觉执行、最终达到价值观和行为匹配的过程。而这个管理过程的根本就在于如何有效地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进而引导和约束员工的行为,最终使其价值观和行为匹配。这就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设计者”角色,科学地构建企业文化落地的机制。

二、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落地的内在联系

查看全文

企业个人资源开发研究论文

[摘要]如何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和持续的开发,需要从企业人力资源文化、人力资源机制与政策、以及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三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本文从这三个层面探讨了企业合适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一、引言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机器、厂房、设备甚至资金,成为企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传统企业所看重的资金、设备、规模等都已不能再支撑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而学习、知识、灵活性和速度则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来源。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一个企业的核心资源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替代。过去企业所看重的机器、设备、资金等都难以同时严格满足这四个条件,而企业所拥有的优秀人才完全满足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所有四个条件。因此,人力资源成为当今企业战略家眼中的战略性资源。然而,我国目前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都是不到位的,要么企业领导人没有把人当“宝”看,要么企业的文化或具体的政策措施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因此,探讨有效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和体制,对我国企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

文化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文化本身也并不是生产力,它只是对生产力有促进或阻碍作用。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角度而言,建立一种合适的组织文化,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问题在于:对一个给定的企业而言,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呢?什么样的文化才是企业合适的文化呢?如果我们笼统地谈企业文化,那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清楚。因为文化的合适性具有明显的“权变”特征,一种文化对企业A可能很适应,但可能不适应企业B。人们都知道,美国有两个著名的公司:微软和IBM。尽管这两家公司都是美国文化下诞生的,但它们却具有非常迥异的文化。在微软公司,企业文化是很“随意”的,员工穿衬衣、牛仔裤和运动鞋上班是随意的,工作的时间和地点也具有非常的弹性,雇员甚至可以在家里办公。在微软公司,上下级之间的等级也不是很严肃的。相对而言,IBM公司的文化是“古板”的,员工上班时间穿戴整齐,上下级之间等级森严,具有明显官僚体系特征。然而,两家公司都取得了或取得过骄人的业绩,都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标杆型公司。

查看全文

剖析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机制设计研究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实现机制

论文摘要:创新资源整合对于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区域创新资源及其整合的概念入手,基于资源整合的三大驱动力量——市场、政府和社会的视角,详细论证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1引言

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要实现“有效配置”,“整合”是首要基础。2005年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在实施原则中“整合”与“共享”被明确为平台建设的主线。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各地区不同程度先后启动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并已取得良好成效。然而,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建设启动时间不长,总体尚处于探索阶段,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推进必然会面临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整合难、共享难。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的转化,而且直接造成了创新资源的闲置、重复购置和浪费,进而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充分有效整合已有创新资源、形成高效的创新资源体系、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资源的配置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由于科技资源是创新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者们对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科技资源的研究。国外关于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目前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的,他们对宏观层面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视角来进行的,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关于宏观科技资源配置的比较研究和关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研究,并且认为,国家进行科技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来实施的;他们对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企业的研发资源配置来展开的,而在区域层面上的相关研究则比较少见。国内对创新资源整合的研究尽管涉及到了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但主要以国家层面的研究为主,对区域层面的研究散见于有关文献中。其主要代表性的理论是:谭清美认为,为了有效配置创新资源,必须建立区域创新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吴建南等将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划分为大学资源开放模式、孵化器整合资源模式、行业资源集聚模式以及政府下设中介机构整合资源模式;乔冬梅和杨舰等提出了利用区域科技计划整合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的具体措施;张文霞和李正风等(2007)探讨了利用地方科技投入指南来整合科技资源的制度性途径;刘丹鹤和杨舰认为科技资源的整合模式有官产学研联盟模式、技四种。本文从资源整合的三大驱动力量——市场、政府和社会的角度详细论证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和建议。

2区域创新资源及其整合的内涵

查看全文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机制设计论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实现机制

论文摘要:创新资源整合对于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区域创新资源及其整合的概念入手,基于资源整合的三大驱动力量——市场、政府和社会的视角,详细论证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1引言

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要实现“有效配置”,“整合”是首要基础。2005年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在实施原则中“整合”与“共享”被明确为平台建设的主线。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各地区不同程度先后启动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并已取得良好成效。然而,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建设启动时间不长,总体尚处于探索阶段,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推进必然会面临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整合难、共享难。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的转化,而且直接造成了创新资源的闲置、重复购置和浪费,进而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充分有效整合已有创新资源、形成高效的创新资源体系、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资源的配置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由于科技资源是创新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者们对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科技资源的研究。国外关于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目前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的,他们对宏观层面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视角来进行的,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关于宏观科技资源配置的比较研究和关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研究,并且认为,国家进行科技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来实施的;他们对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企业的研发资源配置来展开的,而在区域层面上的相关研究则比较少见。国内对创新资源整合的研究尽管涉及到了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但主要以国家层面的研究为主,对区域层面的研究散见于有关文献中。其主要代表性的理论是:谭清美认为,为了有效配置创新资源,必须建立区域创新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吴建南等将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划分为大学资源开放模式、孵化器整合资源模式、行业资源集聚模式以及政府下设中介机构整合资源模式;乔冬梅和杨舰等提出了利用区域科技计划整合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的具体措施;张文霞和李正风等(2007)探讨了利用地方科技投入指南来整合科技资源的制度性途径;刘丹鹤和杨舰认为科技资源的整合模式有官产学研联盟模式、技四种。本文从资源整合的三大驱动力量——市场、政府和社会的角度详细论证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和建议。

2区域创新资源及其整合的内涵

查看全文

国有企业个人资源管理论文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文章论述了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从管理理念、管理体系、角色定位、激励机制、文化建设等方面加以改善。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国有企业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人事制度改革,以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以及基于3P(岗位、绩效、能力)的分配机制改革为代表,对国有企业传统的认识管理模式提出了极大挑战。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方法开始在中国企业的运用,大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也应声而起,将人事部更名为人力资源部。但是中小型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难以吸引人才的状况并未因此而得到改善。究其原因,我认为,中小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等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根本起不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其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念落后。中小型国有企业较多接受国家宏观调控,重视解决内部的物质、资金、技术等与生产有关的问题而忽视企业人力资源,不把人当作最有价值的资源来看待。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不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给与的授权与资金支持不够,使人力资源部门很难开展相应的工作。国有企业普遍缺乏系统的、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做得简单粗放,人力资源部尚未彻底摆脱消极管人的落后状况。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具备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全局意识、服务意识,缺少主动性、创造性,互相也不能有效地配合开展工作,严重制约了企业人力资源职能的发挥。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及人才观还没有形成。

其二,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结构不合理、配置不科学是目前中小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队伍结构比例失调,管理人员富余、一线操作人员紧缺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在人员配置上,普通型、技能单一型的人员富余,而从事经营管理、科研开发、技能操作的拔尖人才和一专多能人才不足。在配制方式上,不能按需引进,难以按需流动,导致资源适用性差,个人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近年来国企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整体上职工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有老化的趋势,企业净人力资源相对减少。

其三,机制落后,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在管理中,仍然沿袭过去的考勤、奖惩、工资分配等纯管理约束机制。表现在用人方面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收入分配方面缺乏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仍很严重,同时普遍缺乏挖掘和培养企业自己人才的中长期计划,不注意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开发,不考虑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没有引进人才的合理机制,不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根本没有将管理职能转到开发和培训人力资源方面来,导致企业人才严重青黄不接。

查看全文

文广局年工作计划

区文广工作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实现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着力点,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行城市形象、增强行城市软实力、城市凝聚力、文化感召力,为全区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文化条件和舆论环境。

一、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党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目标要求,在提升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加强全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三级管理机制和三级管理网络队伍,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加强阵地建设和资源配置,更好保障市民的文化权益。

1、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三馆合一”工程土建全部完工;区群众艺术馆开工建设;区博物馆规划选址落地。改建和新建4家社区文化中心。开工建设梅陇、颛桥两个镇的社区文化中心,改建吴泾镇和马桥镇的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面达标。加强357个标准化文化活动室管理工作,继续实施50个村、居委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文化功能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探索开放大中学校、区属单位的文化活动设施,使社区居民享用更多的文化设施资源。

2、健全文化管理机制。完善文化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健全区群众文化指导服务中心(区群众艺术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镇、街道文化站)、村(居委)文化活动室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加强三级文化阵地规范化管理。按照《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标准》要求,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管理,健全文化活动室管理制度和文化服务员考核制度。启动文化培训服务工程。对全区文化站长、社区文化中心的业务干部、文化活动室服务员,组织全面业务培训,加强艺术教育和队伍素质建设。

3、完善文化资源配送机制。按照文化下乡、服务基层、满足群众文化权益和艺术需求的要求,整合市、区两级文化活动和服务资源,形成包括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影视唱片、专业辅导为主体内容的“菜单式”文化服务项目资源库。实施“百千万”文化资源配送工程,组织“家门口的高雅艺术享受”活动,将100场高雅艺术演出、5000份文化产品、20000场数字电影送到基层村镇街道,融入到全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形成“基层点菜、区里配菜、按需送菜”的菜单式宣传服务配送机制,将文化服务、培训、讲座和产品配送到各个公共文化服务网点,为镇、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提供文化资源和配送文化产品。

查看全文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分析

【摘要】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相对滞后,文化服务难以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迫切需求。我们需要通过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增强服务的效能,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强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推进乡村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塑造,对接“一带一路”、打造乡村文化品牌等对策来解决当前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不断满足农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带一路;服务效能;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根与魂,是凝聚人心、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2013年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构想,这不仅对于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大的意义,也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2017年党的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及其相关制度系统,主要包括服务的提供主体、服务对象、基础设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财力人力土地等农村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服务绩效考核和政策法规等内容”[2],然而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相对滞后,文化服务难以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迫切需求。

一、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

(一)服务供给数量不足、供需失衡。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供需失衡。供给的质量与数量相对滞后,与百姓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供给的主体单一,主要由政府单方面供给,而农村群众自身“种文化”不足。农村文化的供给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公共文化服务难以反映公众的意愿与期望。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农民们不善表达、淳朴内向的性格导致了自己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文化需求,他们缺乏对于公共服务的诉求。农村文化服务的产品还比较短缺,送文化下乡活动以及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满足不了农村的文化需要。例如江西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总体偏低,位于全国中下等水平,江西乡镇文化资产较少,文化站的站均面积远低于市县,农村看戏、看书、看电影都比较困难,农民迫切需求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也相对较少。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常常错位,供需矛盾也随之加剧。“‘文化服务’单调乏味的展现形式绑架了村民的文化需求,只有切合村民需求的多样化功能的供给,才具备实际魅力来引发自然的文化之流,吸引源源不断的使用人流。”[3](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气不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陈旧落后,难以有效运转,许多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仍旧匮乏,总体质量不高、数量不足。有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闲置,成为摆设;有的设施设备还比较陈旧,在农村备受冷遇。如建成的文化主题公园、文化服务场所长期无人管理,设备老化;农家书屋的利用率总体较低,布满灰尘,书屋图书陈旧、内容简单,很少有人问津;文化产品形式单调、内容陈旧,农民们渴求的种植养殖类、就业指导类资源匮乏,优秀文化产品供给还比较短缺。有些农村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并没有达标,还相当缺乏电子文献资源及场所,文化服务设施的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使用率较为低下,“空壳化”现象也较为严重,有些乡镇文化站、文化场所、文化活动室资金缺乏、负债沉重,常处于关门的状态,甚至有些还被挪作它用。这些文化设施人气不旺、收效甚微,缺乏对群众的吸引力,常面临形同虚设的尴尬处境,甚至在乡下有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农村还有农家书屋。(三)服务机构体制不够健全、效率不高。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体制不够健全,管理文化的职能还有待完善。基层政府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创新意识欠缺,组织管理的效率也偏低。在相关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定上还不够完善与细致,过于陈旧与笼统,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民俗风情、社情,有些政策偏离了农村实际,较少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与倾听群众的诉求,也较少征求与采纳民众的意见;有些政策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的支持与保障,有些地方文化管理部门时常过分重视经济的发展,搞所谓的政绩工程,而忽略了对文化的追求、建设、创新和发展,脱离了农民的具体生活实际。在城乡协调发展资源配置上对乡村建设还重视不够,存在城乡不均衡现象。在基层文化建设上重视不足,缺乏长远规划与统筹安排,基本实行“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其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监督机制、管理机制与协调机制,也较少考虑送文化下乡的效果,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并不高。(四)乡村文化人才短缺、技能偏低。当前农村文化精英、管理人员和专职人员队伍数量偏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农村文化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系统知识还相对缺乏,学历偏低,高学历人才尤为欠缺,文化工作者难以紧跟时代的步伐,他们现有的业务技能亟待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流失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导致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许多乡镇文化服务站常常只是一个空架子。民间的许多优秀文化也时常因青壮年们外出打工而断链,农村基层文化服务常常面临人才紧缺、民间艺人断层的尴尬局面。农村群众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并不高,自娱自乐的居多,大多数村民仅局限于眼前的物质享受,鲜有人关心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赌博风气还十分盛行,算命占卜、烧香拜佛等封建迷信活动以及大操大办丧事现象也司空见惯,许多村民沉迷于打牌、电视、游戏、喝酒、娱乐当中,对国家大事、乡村振兴漠不关心。人才队伍储备不足、流失现象严重、专业文化人才紧缺、农村群众的社会参与度不高,已严重影响了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查看全文

论循环经济的特色经济体系

一、循环经济与特色经济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体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从源头上治理污染、持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城市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特色经济是一个区域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利用比较优势原则,通过竞争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经济结构。特色经济的构成要素是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特色企业、特色产品。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以公平竞争为生命线,而区域经济发展又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因此,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利用比较优势原则和市场原则,通过竞争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经济是相对于特色经济而言的,是在鄂西地区依据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文化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在竞争中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

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持特色资源的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一个地区特色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一个地区特色资源开发与保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是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的理论思想非常切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于资源环境依赖性与主要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等固有特性和发展要求。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体系构建的基础分析

根据鄂西不同市州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情况及资源禀赋,我们选取了若干指标,经过对指标进行数学处理将鄂西8个州市划分为如下三个圈域:即第一圈域为“宜昌襄樊”圈域,包括宜昌、襄樊2市;第二圈域为“荆荆十随”圈域,包括荆门、荆州、十堰、随州这4个市;第三圈域为“恩施神农架”圈域。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

查看全文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研究

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衡阳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成绩

衡阳依托历史文化名城,推行“文化强市”和“旅游活市”发展战略,致力于提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新优势,[3]构建“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2014年衡阳市规模以上文化和创意产业企业数达到120家,从业人数18569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9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1.13亿元,形成了生态游、红色游、文化游、购物游、乡村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主要体现:1.形成融合发展凝聚共识,呈现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氛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衡阳市形象定位为“中国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示范城市”,把旅游业培养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牵引力强的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来抓,把以生态休闲、文化休闲为代表的休闲旅游作为衡阳旅游的主攻方向来打造,先后颁发《中共衡阳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加快建设旅游强市的决定》、《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阳市城区旅游促销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围绕“城乡风貌景观化、项目建设精品化、产业发展融合化、配套设施人性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全域管理一体化”目标,融入文化元素,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协调发展。2.打造精品,融合发展形成了一批文化旅游新型企业品牌。以网络文化服务、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和广告、会展、文化商务等新型业态人企业不断壮大,“飞库网”占据全国青少年网上阅读的市场主导地位,得到领导的肯定。借鉴北京“废旧工厂+文化创意”的“798”模式正在原第三塑料厂建设的2688文化创意产业园、借鉴深圳“古村落+版画”的观澜模式正在南岳镇东片区发展中国南岳文艺创作基地、借鉴山东淄博全国书法交易模式正在华新开发区建设文化艺术城以及莲湖湾农耕文化休闲项目、四方山文化休闲项目、南岳火文化项目、祝融古玩城项目等文化、旅游产品不断融合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文化品牌。3.改革体制,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积累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模式。全市文化产业改制以基本实现目标,全市文化产业的体制、机制相对完善,富有活力。[4]全市11家文艺团体、10家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全部转型为专业艺术公司,占地1000亩的衡阳云集文化产业科技园引进入园企业21家,青草桥、立新大道餐饮文化一条街以及合创•酒百家餐饮文化一条街都实现了旅游和文化联姻,常宁印山文化园使一片荒山变成了4A景区。4.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创新市场营销推介,打造出一批文化产业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复原名人遗存,修缮文物古迹,修整历史街巷,彰显古城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发掘抗战文化题材,抓住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切入点,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和旅游开发。弘扬民俗风情,大力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做美水乡田园游。运用现代科技,成立衡阳全搜索网站,建立衡阳首个Web2.0营销与传播平台,打造雁城生活消费第一门户网站。通过举办旅游推介活动、参加旅游展会、瞄准重点客源地,同时邀请外地旅游主管部门和旅行社考察,开拓客源市场,开展旅游合作。造声势,重点打造南寿文化节、耒阳蔡伦科技文化节、常宁油茶旅游文化节和衡东土菜文化旅游节,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搭建良好平台。5.丰富内容,融合发展不断充实,促进了文化产业的提质升级。如成功拍摄《铁血男儿夏明翰》的华翼星文化传媒集团,多次参与重大影视作品制作的52影视传媒,致力文化策划的盛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已赴1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3000多场次的衡阳杂戏团等文化企业不断通过“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质升级。各县市区依托森林、矿产、民俗、农庄、红色文化遗址等资源,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发水口山工业遗址、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给到衡阳旅游的国内外旅客提供了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5]

(二)衡阳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不足

从整体看,衡阳市当前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还是仅仅处于初级阶段,相比于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旅游发达地区的旅游市场来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4],具体表现为存在着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不明,旅游产业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文化专业人才不足,旅游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规模不大等问题,具体表现为:1.文化旅游融合缺乏深层次。在衡阳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往往只重视形式,却没有深入细致的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分类的研究,从而导致没有精品旅游产品的出现。[6]例如抗战文化,衡阳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抗战纪念城”,且研究比较成熟,但至今没有进一步放大抗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现有的旅游景点往往只是偏重一个方面,亮点平庸。一些新出的旅游景点,如常宁天堂湖景区的“天堂湖光”;大义山景区的“义山佛光”;新河景区的“新河花洲”,耒阳江头贡茶现代农业生态园的游乐设施,衡南九龙生态园的林木绿化等,因为没有文化资源为其提供内涵支撑,因而导致其单一化、同质化严重,[6]艺术元素同样也是非常缺乏的,大多数的景点任然还只是停留在原有的粗放型状态,在景点没有文化演出、工艺文化、饮食文化、时尚文化等,[5]能够让旅游者真正融入其中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项目不足,造成旅游活动单调乏味,导致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景点留不住客,游客花不出钱”。[7]2.文化旅游资源利用不足,挖掘不深,文化旅游融合程度不深,形成的品牌少。我市“石鼓书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独有的品牌,但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缺乏有效的载体支撑。原本拥有较多的禀赋条件,但是因为缺乏管理和运作,导致“石鼓书院”景点单一,有景无物,[6]如珠晖来雁塔、常宁培元塔、新市古民居等多成断壁残垣,没有变成产品进入旅游市场。一些非常好的素材没有表现形式,如花药寺、朱陵洞、岳屏雪岭、青草桥头、西湖白莲等古八景少景少物,游客只能“闻其名”,难以“见其形”。整个文化旅游产业链短小,不少景区景点仅融入历史遗迹,没有将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特产等融入其中,缺少相关人文摄影、绘画、诗词、歌曲、舞蹈、故事等,导致游客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不强,融合度表面化、浅层次,致使游客驻留时间有限。同时,常宁无渣生姜、耒阳张飞酒、耒阳盐藠头、衡南台源乌莲、衡阳界牌瓷器等特产虽然知名度较高,但作为特色旅游商品未能得到较好的开发。3.文化旅游融合机制不够流畅,要素配套还不完善,融合发展的平台不多。部分县市区因为还没有建立文化与旅游管理的联动机制,导致一些好的旅游景点没有文化与旅游[5]联合审题研究互动平台,营销缺少一致行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少景区景点环境不优,开发规划缺乏文化品味,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文化旅游融合程度不高、文化旅游复合型人才缺乏、从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不高,游客投诉机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文化旅游产业要素不齐全,行、游、娱、购、食、宿等服务核心体系还不健全,印山景区周围没有一家全国连锁经济型酒店,有特色、有品质的餐饮店更是寥寥无几;天堂湖、南岳后山进山门前停车场和摊位规划不明确,旅游标示和引导服务系统不完备,旅游车辆和旅游宾馆等缺少;景点没有与之配套的旅游文化产品来支撑,从而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1]就整体而言,我市交通、景区、娱乐、接待等旅游综合服务设施不能为我市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4.融合政策不够到位。文化与旅游融合产生的新兴业态需要扶上马、送一程,多一些爱护呵护,但还欠缺财税等部门具体管用的系列扶持措施。如2012年开始,衡阳市财政设立了文化产品发展引导专项基金,基金将投资1000万元来对衡阳市文化事业发展开展资金融资引导。[8]2014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412.99亿元,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03亿元,仅占0.96%,[9]难以起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旅游产业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拉郎配”现象仍然存在;缺乏行业骨干企业,现有的企业不能起到“龙头”示范作用,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内生动力不足。[5]5.文化旅游市场体系较窄,营销不强。文化旅游筹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大多数乡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旅游事业的发展,需要下大力气对其基础公共设施进行升级改造。[6]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也非常有限,其主要表现就是宣传标语,宣传的渠道也很单一,[10]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和活动设计运用频率较低,旅游宣传品发行量也较少,文旅品牌形象尚未真正建立,难以产生轰动效应。6.文化旅游规划相对滞后。近年来,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还缺少一个统一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与文化及相关产业融合度不高,文化带旅游、旅游促文化的发展机制还未形成,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目标、结构框架还不甚清晰,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没有显现出来。[11,12]7.文化旅游骨干人才严重短缺。我市旅游产业缺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所需求的高层次管理、策划、经营和各类服务人才,旅游文化专家人才库的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需加强,文化从业人员数量有待增加,业务素质有待提升,全市最大的县级歌舞剧团常宁市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文化旅游产业高端人才如文化创意、市场营销、投融资、企业管理等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13]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提升路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