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30 05:21: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视野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化视野研究管理论文
天骄网我是天骄招聘兼职家教培训招生考研论文淘客
首页|招聘企业|精英人才|企业服务|职场指南|人才战略|论文/应用文范文参考|企业库|淘宝导购优惠充值
网站首页>>范文参考>>文学范文>>新闻传播论文>>正文
文化研究的视野:大众传播与接受
当代世界最不引人注目却又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现象是什么?电视.电视观众恐怕是当代世界最广泛的文化研究对象.研究电视,是理解与大众传播中心问题有关的整个社会和文化进程的潜在的关键.因为,电视观众是今天人类日常生活中社会和文化的最主要的实体。
在当代世界,与电视有关的生产者的力量日益强大,而与之相应的消费者的力量也日益强大.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德国接受美学兴起时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是其创始人敏锐地感受到了当时大众流行文化的兴起.后来,接受美学又突破了其早期读者中心论的藩篱,向COMMUNICATION转化.COMMUNICATION这个词既是交流,也是传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播及其传播媒体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一刻或缺的生存手段.
文化视野传媒管理论文
[摘要]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兴起为传媒研究提供了一条新路径。该学派重视传媒研究,与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及该学派重视通俗文化及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学术传统有关。该学派在文本分析、符号学方法及受众理论方面为传媒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文化研究;传媒研究;通俗文化;符号学;受众
近年来文化研究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学术思潮之一,在其略显庞杂的学术版图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重要分支,那就是传媒研究,其几代学者都曾在此领域进行开拓,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要考察的就是为什么文化研究学派会选择传媒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以及通过传媒研究,文化研究学派给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些什么样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一、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1、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兴起:
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研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英国逐步兴起,尔后扩展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一种学术思潮和知识传统。追溯其根源,尽管霍尔认为文化研究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开端”,但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大致的思想源头以及特定的社会背景。
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文化意义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现代性创新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国社会发展对现代性诉求的必然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最高意义上的现代性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双重文化意义,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又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方向。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蕴涵着建构新的现代性的价值诉求。马克思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逻辑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积极的双重文化意蕴.是马克思主义在走向民族化的过程中与中国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东西方文化转换提供了中介,使马克思主义这一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中的理论融入了东方文化的精神智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化、通俗化、民族化的道路。”在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路径和现实境遇,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积极的思想文化意蕴。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同时他们又强调:“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与时俱进的“时”表现在以下层面: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实现理论的自我超越,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映时代的主题,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因地制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本土化或民族化;根据条件变化阐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功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表明,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要保持政党的先进性必须保持思想理论的活水源头。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妙,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60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实质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创新史。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几大理论成果又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几大理论成果探索和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走什么样的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现代化视野下农村公共文化论文
1洞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
1.1新中国成立前后传统仪式影响下的村庄公共文化生活
洞村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不发达,与外界交流也不多。即使在日本占领时期,日本人也很少进村。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内忧外患的艰难岁月,村民们却少受外界冲击,保持着传统农耕文化的那份宁静、单调与贫脊,因而在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主要是传承了祖祖辈辈积淀下来的传统农耕文化。其特点是:公共文化带有很强的宗教和宗族文化色彩。村中有从事供奉、祭拜、丧葬活动的专用场所,有供奉神灵的村庙,虽没有公开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但据老人们回忆,村民大都对神灵充满敬畏,一旦遇到灾病,就会举行仪式活动,请求神灵的庇护或宽恕;还通过祭祖坟、拜年、红白喜事等基本方式参与家族性公共文化活动。陈劲松根据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联方式,将社会关联分为神性关联、伦理关联和契约关联三种形式。建国前后的洞村主要是以伦理和神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关联。新中国成立以前,政府公共权力从未直接深入到广阔的乡村社会;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社会激烈动荡,但洞村皆因交通不便处于半封闭状态而未受太大冲击。乡村社会的治理和维系主要依靠宗族和宗教的权威,因而村庄公共文化生活表现出浓厚的宗族和宗教色彩。
1.2集体化时期国家行政控制下的村庄公共文化生活
50年代中国乡村的集体化改造在全国是整齐划一的过程,很少考虑到地方特色或自然、历史条件的限制,以致于集体化后的洞村同全国绝大多数村庄一样,村民从昔日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共同体进入到新的集体经济组织中,村民的公共文化生活表现出极高的一致性与同质性,从而形成特定时期的特定公共文化生活。紧跟全国政治形势参与政治活动,按照上级的指示统一组织集体化生产,移风易俗,对传统的、封建的、落后的、愚昧的文化进行改造或禁止,家族公共活动被取消,祭祀等封建迷信活动被禁止,供奉用的宗祠被用作社员开会的场所,民间的迷信活动几乎绝迹。开会是集体化时期最有特色的也是村民最主要的公共活动,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队里的会几乎天天有,大队、的大会也常常参加。在近现代历史上,农民还从来没有过象集体化时期这样的如此紧密地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的管理。集体劳动是集体化时期最重要的公共活动。这种集体化的生产与分工改变了村庄内部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昔日血缘和亲情的伦理关系被生产队里联系更紧密的经济生产共同体所取代。农闲时节,村民被组织起来参加生产队或公社的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许多社员还参加了公社、大队组织的各种团体如共青团、民兵连和文艺宣传队等。一次次政治运动破除了农民对祖宗和神灵的敬畏,由原来的对祖先、神灵的共同崇拜转向对领袖的偶像崇拜,村民们在新集体生活状态中找到了新的希望与寄托。
1.3改革开放以来的村庄公共文化生活
通俗文化视野管理论文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在全国各地电视台陆续播出后,较长时期占据当地收视率榜首,不仅成为2004年度首届电视剧风云盛典的最大赢家,一举获得了现代剧最佳女演员、最具潜质男、女演员和年度最佳现代电视剧四项大奖,而且还荣获第五届“大众电视双十佳”。很多电视台在2007年又安排了重播,它仍然能够在观众中掀起热烈讨论,并有不同凡响的收视率。然而,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不论是有着“中国婚姻第一”之美誉的王海鸰女士,还是热闹狂欢的现代观众,都在这一如火如荼的热烈背后,显露出了女性仍作为“第二性”的社会意识。
由都市情感剧导演沈严先生导演、当红影星陈道明、蒋雯丽饰男女主角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通过对三对都市青年婚姻的描述,试图告诉观众没有“第三者”也同样脆弱的婚姻状况。它不但一反“离婚大多是由于第三者的缘故”的习惯思维,而且它的探讨也不同于苏童的小说《离婚指南》。关于婚姻由自身问题导致其痛苦或解体这一话题,《离婚指南》展现的是婚姻中凡庸的日常生活所造成的个体的精神孤独。男主人公杨泊想离婚的缘由“主要是厌烦,厌烦的情绪一天天恶化,最后成为仇恨”。当有人问杨泊“你妻子那么贤惠能干,孩子也招人喜欢,你为什么也要赶离婚的时髦”时,杨泊的回答是“离婚不是时髦,它是我的私事,它只和我的心灵有关”。在这里作家并不追究为什么厌烦,并不追究男女两人有什么不相契合之处。厌烦就是现代人想离婚的最充分的心理根据。主人公和隐含作者都觉得除此之外没有必要提供更多说明。而《中国式离婚》体现的却是通俗文化视野,它以宋建平、林小枫的婚姻为主线,通过对这一有着高学历且有着较为体面工作的夫妻生活的展示,形象地解读了看起来和谐温馨的幸福之家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破碎的痛苦历程。剧作在对“中国式”婚姻中的男才女貌、望夫成龙、夫贵妻荣的女性文化心态予以冷静审视与批判的同时,却令人遗憾地流露出了浓厚的男性中心意识。正如福柯所言:“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年代,重要的是讲述话语的年代。”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时代精神文化代表的女性作家,其女性书写得到通俗文化视野的欣赏与赞许,本应是可喜可贺的,然而作品在思想认识的深层结构上却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身份的规定,这一现象就值得我们深思了。也正如同样是写青纱帐,很有可能将男女野合的浪漫史错当成阿波罗或维纳斯的故事,把生命中最粗糙的本能错位为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像一样来加以赞美。即使这种讴歌的理由冠冕堂皇,或是为了拯救现代人灵魂的病弱,或提出光明和正义还能与丑恶为邻的责问,岂非唱反调反到另一个极端去了。
我们先简要解析《中国式离婚》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
“好丈夫”宋建平:陈道明饰演的男主角宋建平身上仍有《围城》中知识分子方鸿渐的影子:性格和顺,聪明机敏,但在现实生存中又毫无心机。虽如此,宋建平仍不失为理想丈夫的形象。他是一位有着医学硕士学位的医生,业务水平一流,阅读外文医学杂志的速度不亚于中文。尤其难得的是他还喜欢做饭,而且有着不俗的厨艺。对妻子林小枫歇斯底里的性格及日常生活中的胡搅蛮缠,作为丈夫的他有宽容,有退让,甚至有迁就,当然偶尔也适当地表现出自己的生活原则;在不得不与妻子发生冲突时,他采取的基本上是“且战且退”的策略,体现了一位优秀人士所具有的气度。宋建平还疼爱儿子,对岳父岳母也能尽孝道。可以说这是一个现代社会较为理想的丈夫形象。
“作女”林小枫:本科大学毕业的小学教师林小枫,非常幸运地拥有了这么一位优秀的男人,又怎么会让婚姻生活充满着痛苦与怨恨,并且导致丈夫对自己身心的背叛呢?林小枫的行为一再让我想起张抗抗一部小说的名字——《作女》。虽同是表现女性的“作”(读ZUO,平声,指不能安分守己、挺能折腾的人),但由于审视者的角度不同,《作女》中卓尔的“作”与林小枫的“作”也被赋予了迥异的内涵。“作”这个词在剧中显然又回到了它的传统意义上。在北方方言中,它一直单用在女人或小孩身上,传统上把妇女儿童放在一起,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文化观念所致。所以这个“作”字,它在民间一般都是骂小孩或指责女人的:你就“作”吧,你特能“作”,你“作”死吧,把胡搅蛮缠的行为叫“作”。林小枫显然被赋予了这么一个传统式自作自受的女性特征:
“望夫成龙”:在林小枫眼里,作为肝胆外科医生的丈夫宋建平是一位平凡的“好人”,好人固然好,平凡就不好了;就因为宋建平的甘于平凡,她和儿子才只能过普通人的生活。这种心理使林小枫成为一个肤浅霸道的女人,丈夫再也感受不到谈恋爱时她的美丽与优雅了。35岁的林小枫进入观众视野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医院食堂买菜因一位20岁的姑娘叫了声“阿姨”就反应激烈的庸俗女性;随后就是因将要入小学的儿子不能进入重点学校就否定儿子前途的歇斯底里的女人。
非遗视野下的坭兴陶文化保护论文
一、坭兴陶文化保护的意义
1.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坭兴陶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发展商机,坭兴陶的文化保护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凝练挖掘坭兴陶文化有助于促进钦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钦州市正处于工业化经济发展的蓬勃时期,而坭兴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升值空间势必会带动广大坭兴陶企业产值的高速增长,从而使坭兴陶文化的生命力更加旺盛。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坭兴陶市场,坭兴陶越做越强,逐步成为钦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提高城市品味
自2008年以来,坭兴陶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及《高鼓花樽》《时来运转茶具》等坭兴陶作品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这一荣誉,坭兴陶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逐年攀升。2009年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总理在坭兴陶“同心瓶”上签字;2010年坭兴陶大花瓶《世博缘•壮乡情》又被上海世博中国馆永久收藏;2011年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原国家总理与马来西亚纳吉布总理在坭兴陶板上签字;2012年钦州又获得了“中国坭兴陶之都”的荣誉称号,这都为坭兴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如今,地方文化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各个地区的必然选择,地方文化正逐渐成为旅游开发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因素。坭兴陶所展示的民族价值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对其开发利用,必将大大提高钦州的影响力与城市知名度。
二、坭兴陶的文化保护现状
学校新视野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从教育者的理解力出发,而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突破学校文化建设的传统框架,在新的哲学背景上构筑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态。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高校学术期刊编辑新要求
一、刊网融合形势下高校学术期刊功能的变革
高校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1]高校学术期刊自诞生伊始就肩负着引领学术发展的神圣历史使命。高校学术期刊的刊网融合是目前高校编辑出版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这标志着刊物发展正式步入刊网融合新阶段,体现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不仅是传播手段的融合,更是内容制作、推广方式和经营的融合。高校学术期刊承载学术传播的重要使命,刊网融合形势下高校学术期刊功能也将悄然发生变革。[3]一是刊网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的宏观引领与微观服务功能。在传统纸媒时代,由于读者个体情况过于分散而认知模糊、无法获知,高校学术期刊只能实现宏观领域学术引领且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用户的网刊阅读或浏览情况可以精确获得,包括读者的浏览论文种类、时间、时长、研究旨趣等。通过大数据分析,高校学术期刊可以实现刊网融合背景下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引领学术发展的权威地位。[4]二是刊网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交流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高校学术期刊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的天然使命就是为学术研究搭建一个权威、公平、公正的学术成果交流平台。学术研究不再是个人孤军奋战而是正逐渐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研究也从单一领域走向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因此,刊网融合不是简单的纸刊内容移到网络这么简单,而是可以上升到基于跨终端的多样化、多媒体资源带给读者的互动性的优质阅读体验,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随心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刊网融合后高校期刊的学术交流功能将大为提升。三是刊网融合背景下高校期刊的学术传播途径、媒介、速度、理念均发生变化。传统纸刊是通过赠阅交流、邮局订阅、实体店购买等方式传播,范围有限,互联网时代的期刊网络出版将使传播范围全空间化。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未来学术期刊有可能改变读者付费的传统销售模式,全部实现OA(开放获取),读者将免费获得学术数据资源。这将大大改变原来学术研究只限于部分学术精英的研究专业化、职业化的现状,使更多人可以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刊网融合背景下网刊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实现了传播速度及时化和传播效用的最大化。传统纸刊时代秉承“内容为王”发展到刊网融合时代“内容、服务”并重,高校学术期刊不仅要清晰、准确地传播学术,更要注重内容建设,有针对性地将内容推送到目标客户,为用户服务。[4]四是刊网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仍是采用同行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的方法,但由于大型网络学术资源库的建立,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等的出现,能更大程度和更广范围地实现防范学术伦理失范、遏制学术腐败及权力寻租。
二、刊网融合对高校期刊编辑文化素养的新要求
随着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编辑开始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转变。高校学术期刊作为高校学术传播的平台与载体,其编辑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更是一个无法回避也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有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学科专长,更需要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尤其是文化素养。高校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能力维度,指文字与文章的素养;二是思想维度,指知识与思维素养,三是责任心维度,指尊严与使命的素养。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只有在三个维度都具备了较高素养,再加上一份对职业的热爱与痴迷,才能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高素养的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能够指导作者将论文在保持严谨与严肃的前提下,把文章修改得尽量形象、生动和优美。因为学术论文并不排斥语言的美感。[5](一)刊网融合形势下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要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善于“沙里淘金”,更要善于“点石成金”。传统的编辑工作更多体现的是文献的收集和编纂等较为浅表性的工作,但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文化的演变,高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尤其是科研考评机制的现实存在,高校工作者的科研动力与热情空前高涨,申报课题撰写论文成为高校工作者的常态化工作。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在这种大的学术环境里,一方面要有慧眼,能在海量的作者来稿里“沙里淘金”,挑出高质量的符合期刊栏目的稿件,另一方面,又要提升自身素养,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作者修改提高,善于“点石成金”。这就要求编辑要自觉提升编辑主体意识,充分认识编辑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和创新性。编辑工作的过去和现在存在一个历时差异(纵向方面的差异),而不同编辑个体之间又存在一个共时差异(横向方面的差异)。[5]所以,刊网融合下的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要主动通过课题研究或论文写作培养能力素养,扩大与传统编辑的历时差异,缩小与高水平编辑的共时差异,提升自己。(二)刊网融合形势下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不再是只强调传统的“勤苦大于创造”,也强调编辑更高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高校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字编辑工作共时差异非常大,体现在实际工作量可深可浅的弹性上。浅层次的编辑工作主要是形式的规范与文字的修饰,即让编辑后的论文语言达到文通字顺、摘要关键词的写作及参考文献、注释等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深层次的编辑工作则要走进作品的信息、知识生产过程,是编辑与作者共同创造性地参与到知识和文化的创造过程中,需要编辑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专业素养,体现的是编辑深层次的修养和能力,以及更高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发展到现在,工作的创新性在不断加强,原来仅一味强调“勤苦大于创造”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的编辑不仅需要传统的“工匠精神”,更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因为现代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已经逐渐集编、审、校于一身,其中“审”的地位逐渐提高。当作者咨询自己的投稿是否被采用时,作者关心的是稿件的内涵水准,而非论文形式上的规范。可以说,“审”的过程是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地位提高的体现,编辑工作的对象是论文与论文作者,其中论文是物,作者是人。对待论文,编辑须讲科学精神,视文章质量标准及知识和创新标准决定取舍;对待作者,编辑须讲人文情怀,应以尊重、理解、发展的心理倾向来沟通交流,当论文无法避免批评时,最好在批评中不忘真诚的肯定甚至赞美,尤其对于学术新人。高校期刊编辑要学会对作者的文章进行批评和鉴赏,这里要厘清的是,批评不等于否定,而是理性的分析和检评;鉴赏更不是安慰的姿态,而是对作者作品独到、深刻之处的由衷而理性的判断。这是非常考量编辑的哲学思维和文学眼光的。(三)刊网融合形势下高校学术期刊编辑更强调职业能力与职业使命认知这两方面的文化素养。普通的高校期刊编辑与卓越的高校期刊编辑的区别体现在职业能力与职业使命认知两个方面。能力决定工作的顺利完成情况及效率高低,使命认知则决定职业工作的境界。有了责任与使命意识的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能走出机械、重复的匠技境地,将自身的工作放在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大系统中思考,让平凡的工作在意识中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创造性价值,从而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刊网融合时代的来临对高校学术期刊编辑素养提出了多方面更高的要求,编辑在面对海量信息时要有更卓越的选择能力、鉴别能力、质疑能力、思辨能力、创新知识能力。[6]还要求编辑有更好的网络沟通能力,即利用网络进行调查采访的能力、利用社交网站发起讨论的能力、创建网络社区作为栏目策划或组稿的能力等。这其中,很多报纸的编辑已经走到了前列,有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如《人民日报》官微的“你好,明天”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三、刊网融合形势下做一个“走心的”学术期刊编辑
改革创新,理念先行。刊网融合最关键的节点是人的融合,其中思维方式的转变又是实现人的融合的最关键的环节。[3]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如果要将工作做好,必须与刊物保持一辈子的热恋。在与刊物的恋爱里面,如果每天编辑审稿校对,不花心思,想必也难以做出成绩。有人称真正的爱情是“走心”的,因此,我们可以做一个“走心”的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走心”的编辑可以具体细化到“四心”:(一)培养一颗公正之心。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需要具备一双火眼金睛,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等手段,将抄袭、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发表、伪造数据等存在学术伦理失范的学术不端稿件识别剔除,让作者不再有侥幸心理,对刊物心存敬畏,对学术保持尊敬,从而在以后的学术实践中抛弃浮躁,脚踏实地,这也是帮助作者成长。学术期刊编辑要怀着一颗“公正的心”在来稿里“沙里淘金”,从大量来稿中挑选出符合刊物要求的有创新价值的原创论文,同时对每一篇录用的论文公正地用心地“点石成金”,对于有前瞻意识又存在一定缺陷的论文,编辑要从专业知识、文章结构、谋篇布局、逻辑推理等方面给作者一些指导,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让作者细化完善,以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通常都接受了某专业的系统教育和训练,拥有知识优势,在某一领域有专门甚至是专深的知识,但在处理他人文本时,即使是自己所学专业的范围,也会因某一学科专业的细分、高度细化而产生程度不同的陌生感,因而,高校期刊编辑为能更公正地挑选稿件,必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拓展,然后再逐步走出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其他相关领域学习,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5]这样才能培养出一种卓越的能力,具备一颗“公正的心”。(二)拥有一颗细腻之心。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对于符合刊物要求的文章,要细致审读,指出作者推理、结论、逻辑、语言中不妥之处,给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修改意见,帮助作者加强规范提高文章质量。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对于文章的审查首先是对于主题意义的整体审查,判断其内涵高低,然后进入衡量作品表达水平的审查。这个时候,编辑字斟句酌的职业精神和较真态度常常会让作者觉得“苛刻”“挑剔”,但正是这种精雕细刻,编辑的细腻和文字文章素养,才成就了一篇篇质量上乘的学术精品。只有具备细腻之心的高校学术期刊编辑才能在拥有较专深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投入工作。高校学术期刊编辑拥有某一专业知识,就等于拥有某一看问题的视野,但若仅限于该单一视野看问题显然很局限。[5]所以必须怀着一颗细腻的心不断以自己专业领域为圆心向外围拓展自己知识,形成多层面多元化的立体知识架构。这不仅是高校期刊编辑个人的自我完善,也是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的需要。(三)怀着一颗柔软的心。有一颗柔软的心的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对于不符合本刊物要求但文章质量又不差的作者来稿,不是一拒了之,而是站在作者角度,细心体会作者写作的艰辛、完成一篇文章的不易,给出建议指导作者投给适宜的刊物。这样有人情味的高素养编辑无疑能得到作者的敬重和感激。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境界可高可低。较低的层面上,仅限于文本的校对。在较高的层面,编辑可组织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对论文内容进行补充。刊网融合形势下要求高校学术期刊编辑更需要一颗柔软的心,以自己的勤恳付出得到作者读者的敬重和称赞,悉心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高校学术期刊编辑的个性、行动能力、工作素养都与其广阔的视野息息相关。编辑若具备一颗柔软的心,就多一种视野从而多一种获得旁人无法捕捉的信息的能力,也就更多一种工作创新的可能。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只有在工作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不断加强积累,形成内心柔软、本性善良、意志坚定的品质,一切行动都是为了提升刊物质量和影响力,具备这样柔软的心的高校学术期刊编辑才是最有力量也最受读者尊重和作者青睐的。(四)保持一颗感恩的心。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对于高水平的作者,要加强联络,积极交流,让对方参与到栏目策划、组稿甚至审稿的工作中。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要充分认识刊物水平的提升基石是高水平的作者,刊物质量和影响力是靠一篇篇高水平作者文章造就的。所以,高校期刊编辑对这些作者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就不会对自己工作认知肤浅,不会在工作中表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没有激情,仿佛工作只是为了生计的劳务。具有感恩心的高校期刊编辑会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时时有一种文化的自觉,有一种使命感,会主动钟情热爱自己的职业,有一种情怀,将有限的自己和平凡的工作融入社会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整体系统中,对工作热爱珍惜且知足感恩。高校学术期刊编辑是一个技术人员,但有感恩之心的编辑绝不会把自己仅限于技术人员,会在工作中自觉学习专业的知识、方法,培养文化素养,通过博览群书提升文化品位,通过洞察社会提高文化敏感度,通过自省反思完善自身修养,怀感恩之心的编辑能在较高层次上完成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任务。
安监局论坛通告
按照20*年北京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定于20*年11月在京举办第二届北京安全文化论坛。
论坛以“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为主题,围绕如何推动安全生产理念创新,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建设都市、行业和企业安全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届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安全生产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部分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部分国际安全生产领域专家等400余人将出席会议。
一、论坛时间:20*年11月
二、论坛地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报告厅
三、论坛主题: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四、主要议题:
非法学本科生的法学论文写作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是系统全面检验高校本科生通过四年专业学习(某些进行试点改革和允许提前毕业的高校为三年)所获得之各种学习成果、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及独立从事科研调查水准高低的主要依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单一专才型向宽口径复合通才型转变,兼之“依法治国”、“法律至上”等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不但各高校法学专业本科生撰写了数量庞大的法学毕业论文,许多非法学专业①的本科生也纷纷结合本专业实际,从个人兴趣、教师引导以及就业需要②等方面出发选择撰写同本专业相关的法学毕业论文。譬如诸多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选择撰写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毕业论文,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选择信息安全法类的毕业论文,哲学专业本科生选择法哲学、法伦理学类的毕业论文……凡此种种,举不胜举。平心而论,这可谓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它既反映了目前我国本科教育的宽口径培养模式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彰显,又折射出年轻一代法治理念质的飞跃。
不过有一点需着重指出的是,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毕竟与法学本科生有着较大差别。他们往往在四年本科学习中仅上过寥寥几门和本专业相关的法律实务课程(如新闻学专业开设的《新闻传媒法》等),个别兴趣浓厚的学生充其量也不过课余翻阅了部分法学书籍,负责指导他们毕业论文撰写的教师很多也仅为本专业而非法学课程教师。虽然在选题视野开拓度层面他们或许会宽于法学本科生,但在理论研究深度上,便着实难同法学本科生相提并论。③如此一来,我们就必须根据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之具体症结,一一对症下药,从而保证其能真正完成一份高水准的本科毕业论文。
一、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暴露的主要问题
1.论文选题不深入,主题不突出所谓好的选题乃成功之一半,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由于属“跳出法学看法学”,在研究视野开拓度上便有不少要宽于法学本科生。根据笔者在湖南长沙、衡阳、湘潭三地部分高校所做的抽样调查,同样打算写作合同法方面毕业论文,一些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可能会结合自己专业特点选择B2B或B2C等网络无形交易下的新型合同法律问题来写作,而法学本科生则因受电子信息技术知识匮乏束缚,往往更多倾向于探讨传统合同法问题。不过,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虽然在视野开拓度上较之法学本科生具备一定优势,但他们法学理论功底则有所不及,从而导致选题不深入,时常出现选了一个较新颖方面问题开始写作,最终结果竟是简单就事论事甚至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的情况。譬如某些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选择了虚拟货币的法律问题进行写作,但往往浅尝辄止,要么便简单就事论事通篇缺乏法言法语和法律思维像一份记者的新闻报道,要么就从最宏观政府话语层面大而化之地发些空洞无用的议论。
此外,与选题不深入接踵而来的便是主题不突出的问题。
正如汤维建先生所言,论文选题决定了论文主题,它给论文主题划定了范围,[1]既然我们许多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存在着选题不深入的毛病,那主题自然也会不突出,常常令人不知所云。如某些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选择了非政府组织的法律问题进行写作,由于选题不够深入,在主题上也变得模模糊糊,洋洋洒洒通篇论述了很多非政府组织的起源、类型和特点,但究竟要探讨的是什么具体法律问题,到结尾都没有完全交待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