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21:42: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旅游案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旅游管理系课程教学模式革新思考
摘要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也面临全面更新和优化。本文在了解大学生对《旅游文化学》课程的需求的基础上,对当前旅游文化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教学评估。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文化课程
随着现代文化浪潮日益高涨,文化旅游的规模不断壮大。人们再也不会简单地把旅游和度假看作是一种消费时间的娱乐形式了,而是把它当作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和增加知识的途径。文化旅游的兴起,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文化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使现代旅游业发展从宣传策划到区域规划和景点开发,从商品开发到旅游服务等都十分注重文化品位。以“游”为例,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景点的利用就要增强文化的意识,发掘其文化内涵,增加景点的文化“含金量”,提高景点建设的文化品位。同样,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也由过去的价格、服务和旅游产品多样化逐步转向“文化”竞争。但是,“文化旅游”的负面影响却未引起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景区、景点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原文化生态正在逐渐消失。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说明了具备系统文化知识的高素质现代旅游人才的缺乏。因此,旅游文化课程建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文化旅游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必修课程之一。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把这些旅游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本质以及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旅游文化课程,就是以考察各种文化现象作为导向,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所以说,旅游文化课程肩负着旅游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
旅游文化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还在不断地发展,学生要在很少的课时内掌握旅游文化的本质、规律,并自如地用于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旅游岗位,就要十分重视旅游文化课程建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旅游文创皮具产品设计研究
我国是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有着不同特色的文化产品,是旅游发展的优良资源。基于如今的“文旅”背景,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发展旅游景区呢?旅游文创的皮具产品如何推出市场呢?南开大学石培华老师的《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本书,就结合了多年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研究经验,给了我们一些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启示,有助于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本书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旅游景区的相关概念与主要类型,作者为旅游景区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不同角度对旅游景区进行了分类;第二章是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成就、经验模式及未来方向,作者对中国旅游景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中国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成就的基础上,整合了中国旅游景区的基本模式并展望了未来前景;第三章是自然资源型旅游景区资源保护与利用模式,作者对国家公园、自然资源、风景名胜、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沙漠公园提出了保护的倡议,并构建了相应的利用模式;第四章是人文资源型旅游景区保护与利用模式,作者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博物馆、红色旅游景区提出了保护,并构建了利用模型的研究;第五章是中国旅游景区典型案例模式,作者对山水景区、人文景区、古城镇景区、度假景区等经典景区做了案例分析,融合了中国特色的景区建设思想。该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在旅游文创皮具产品的设计方面提供了思想和模式构建上的几点思考。
旅游文化产品的特征,明确方向。在《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本书中,作者重点提出了旅游景区的特征,指出了其服务主体性、文化内涵性、经济依存性及地方特色性的四个特征。其中,服务主体性主要是通过提供旅客需要的各种旅游服务,这也是旅游景区服务的一般属性;文化内涵性主要是景区要能够体现地方文化,根据民族之间的人文、自然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特色建设;经济依存性主要是景区发展要能够像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产地实现性主要是旅游景区发展的旅游产品要能够结合本地特色,使每个旅客能真正购买到旅游文化的产品。作者结合旅游景区建设的四个特征,对景区建设的保护、开发模式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旅游文创皮具产品的设计就可以结合以上四个特征,在具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寻找自身特色,积极构建种类丰富、形态各异且独具文化特色的旅游皮具产品。旅游文化产品的文化,体现内涵。在《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旅游景区的发展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思想,五千年的文明大国,要将传统文化融入绝不能肤浅理解,既要“形似”更要“神似”,对传统文化不能简单的套用和照搬,而是要从深层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精翻传统中国文化,挖掘民间特有的传说、民俗等人文资源,把握我国旅游景区构建的文化底蕴,利用丰富的旅游文化来吸引旅客。此外,在旅游景区的建设中,要能够将时尚、人文、情感、景观和消费融入一体,突出景区的主题、不落俗套,比如古城景区的建设。
借用书中思想,旅游文创皮具产品的设计要能够将人文、情感、景观及效益融合在一起,还要注重功能、美观,将装演设计与包装综合结合。这种融合人、物、景的旅游产品设计,直接将艺术化的形象诉诸于人的视觉,吸引旅客的消费。旅游文化产品的材质,体现个性。在《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本书中,作者根据不同景区的特色进行了细致分析,比如作者对人文景区的案例分析,提出了人物、文化、产品的多重融入,要能够大胆地摈弃文化中的糟粕,留下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力求将人文景区打造的更加立体、鲜活。在景区的建设中,作者强调了本地材质的特点,景区建设的材料给人视觉、触觉上的感受,能够瞬间将旅客带入另一个空间,享受古人当时的人文气息。在景区建设上虽然不能遵照原有的风格、建筑进行完安全仿制,但也要与精华部分神韵一致,使旅游能够切实领略到古人的智慧、淳朴等优良传统。
借用书中思想,旅游文创皮具产品的设计更要借用材质本身,利用皮具散发出来的特有地方特色与感情色彩,抓住旅客对文化的内心情感,将本地的现有文化进行创新融入,借用材质、机理的不同给人不同的感受,如皮具独具温和而柔美、冰冷而坚硬的双面性,我们要充分利用材质的这一特征,向旅客表达各种感官信息。在《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保护、成效等视角分析了8类自然景区、5类人文景区。其中的思想、方法及模式值得相关旅游行业建设借鉴,给相关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启示与经验。
作者:原伟 单位:河南省鹤壁市人
旅游经济学教育研究论文
1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材没有得到甄别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早期还处于探索期,国内关于《旅游经济学》的教材为数不多,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开始思考旅游经济的核心问题,另辟蹊径,出现了一些新颖的教材。与《旅游经济学》相关的早期的一些教材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在框架上往往受经济学的影响和限制,过多引入了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在说明旅游经济问题、建立旅游经济理论框架时,通常是从旅游经济的外显要素出发来研究旅游经济或者旅游产业的要素体系[1]。教学人员在为学生选择教材的过程中习惯于参照国内权威出版社的出版信息,而较少地结合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有的理论基础等因素。后续的教学人员则倾向于沿用前面教学人员的做法,因而在教材的选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该类现象在国内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表现尤为突出。
1.2讲解与实践脱轨
多数教学人员在讲授《旅游经济学》的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给出的相关案例,而对于相关理论对于其所在地区即本土的旅游产业、旅游企业、旅游社会问题的映射的思考则相对不足。应用是理论学习的一大境界,虽然《旅游经济学》这一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但是如何将理论学习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也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突破之处。此外,除了与本土旅游发展实践脱离以外,多数教学人员在讲授过程中也往往忽略了案例的推陈出新,不重视去涉猎一些国内外最近出现的旅游经济问题。
1.3师资队伍问题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编撰
随着我国旅游“大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小学科”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教材建设来讲,旅游管理专业教材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而且实现了由多学科生硬对接到学科独立建构的转变。然而面对旅游发展的新形势和旅游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编写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问题,急需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加以改进。
一、教材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数量多,精品少。
随着旅游学科30年的发展,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也经历了从无教材或仅有几本教材(20世纪80年代)到专业系列教材出版(20世纪90年代)再到多种系列教材并存(21世纪以来)的发展阶段。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发展到今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种上,都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从数量上讲,旅游管理专业一般课程都能找到数十本教材,至于其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教材基本上都突破了百本大关。从品种上讲,各种规划教材、新视野教材、创新性教材等等,也开始越来越多,层出不穷。在旅游教材日趋繁荣的背后,纵观30年来旅游教材的质量,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像李天元《旅游学概论》、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等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并不多见。有些教材一出来就无人问津,有些教材用不到一年就要修订,甚至有些质量不高的教材还以不同的名称在多家出版社出版。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水平。
(二)重复多、协调少。
一个学科专业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而这种系统知识又是通过系列教材有序传承的。一套系列教材编多少本、编哪几本,哪本在先、哪本在后,甚至哪一部教材应该编什么,都应该有一个明晰的范畴界定与序位安排,这样才能保证专业教学循序渐进与有效传承。可惜的是,目前出版的许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系列教材,虽然表面上都属于旅游管理专业范畴,但实质内容上并没有按照专业的知识系统在“系统”上做好文章,总给人以想编几本就编几本、想怎么编就怎么编的感觉,从而导致所谓“系列教材”中教材重叠、知识重复的无序与混乱。如旅游资源学与旅游地理学、旅游开发与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开发、旅游市场营销与旅游服务营销、旅游心理学与旅游服务心理等,都存在着体系混乱、内容重叠和知识重复的现象,极不利于教学的科学实施与知识的系统传授。
温泉养生模式酒店管理茶艺课程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传统茶艺课程的教学比较注重茶艺技能的训练,但随着休闲养生和度假旅游的兴起,茶艺在温泉养生和水疗中的运用日新月异。笔者在列举柏联酒店、四季酒店、禅茶和茶灵等品牌的案例说明这一趋势的基础上,从美育教育、回归中华传统文化、健康养生和体验经济等角度对茶艺课程的开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现状
在旅游类职业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是最热门同时也是开设最多的专业之一。根据笔者对全国20所主要旅游职业院校调查的情况来看,这20所院校均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并且其中还有8所院校开设了2个或者2个以上的酒店管理专业;而茶艺课是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开设比较普遍的一门课,根据笔者的调查,在这20所全国主要的旅游类职业院校中,有14所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茶艺课,即茶艺课在这些旅游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比例达到了70%。虽然茶艺课是酒店管理专业开设比较多的一门课,但每所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的课程设置却略有不同。表1中列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职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的课程名称。从名称上可以看出,每个学校的茶艺课有不同方向和内容的侧重点。从笔者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茶艺课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是开设的普遍性。基本上70%的酒店管理专业都会开设茶艺类的课程,关于这一点已经在第一段有所说明。第二个是开设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一部分酒店管理专业把茶艺课设置为专业基础课或者鉴赏类课程,开设课时为36学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茶文化和茶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茶艺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不做考证要求;另一部分比较重视茶艺技能训练的学校开设了一门以上与茶文化和茶艺有关的课程,其中一部分是实训课程,并且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茶艺技能,比如会采购和储存茶叶并能鉴别其品质,能按标准冲泡10种不同种类的茶叶等,同时鼓励学生考取茶艺师、评茶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二、茶艺在养生旅游及温泉SPA行业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酒店管理运营环境中,茶艺和茶道的运用更多的体现在宾客进店时为客人冲泡一杯迎宾茶,客人用餐、休息或者娱乐时为宾客提供茶艺服务或茶艺表演,客人购买茶产品时为客人进行茶文化和产品的介绍等。也有很多酒店把茶元素运用在酒店环境的装潢设计中,或者在酒店设立专门进行茶艺和茶道表演的场地。但是相较于传统的酒店运营模式,在酒店水疗和温泉SPA行业,在目前新兴的休闲养生和度假旅游模式的驱动下,茶艺和茶道的运用已经以全新的方式渗透到了服务的很多细节和流程当中,也有不少高端酒店设计了以茶文化和茶体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目的是为了使客户得到全面的体验,并且茶产品已经不限于茶叶、茶饼和茶具这些传统的品种。下面以两个酒店品牌和两个产品品牌为例对这一情况进行说明。案例一:柏联酒店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其利用酒店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为客户提供了柏联茶山朝圣之旅,提供了普洱茶溯源、朝圣、品茶、收藏和制茶等环节的原生态茶文化体验。
住在景迈柏联酒店的宾客可以去茶山寻找千年古茶树,在原住民的指导下学习采摘普洱茶,到柏联普洱茶庄亲自动手压制一块属于自己的普洱茶饼,并且品尝用本地有机食材制作的茶餐,景迈柏联的茶SPA也位于茶园之中。案例二: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四季酒店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其SPA中心设计了独特的龙井翡翠春茶浴:以1kg(约六万片)的茶叶放入泡池中作为泡浴亮点,配合浴前的绿茶黑玄石足浴,在顾客身体散发淡淡茶香的时候,进行龙井茶春花全身磨砂,同时配合御品茶叶热敷裹身排毒疗程,最后用龙井精华香薰精油进行深层按摩放松。案例三:CHASolutions,诞生于云南的禅茶品牌,认为禅是“心语”,茶是“物质的灵芽”,水是“链接心与灵的媒介”,倡导利用水和茶进行身体与心灵的连接。提供茶叶、茶具、茶饮、茶点和茶礼等产品和禅茶水疗服务。在其水疗疗程中使用云南的天然温泉水,面部疗程以茶油卸妆,以白茶洁面和去角质,以能量玉石进行面部按摩,最后以红茶精华敷面和纯茶籽油肩部放松结束,并从品牌研发的24款养生茶和搭配的有机素食茶点中根据节气宜忌选择一款供给客人在疗程结束后享用。案例四:法国娇兰集团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LaurentBoillot曾两次到访云南省的原生态区,后来他与德国生物学家马悠博士及其中国妻子(两人作为环境守护者,积极保护名为中国“绿肺”的区域)的邂逅,让他产生了保护普洱茶生产地的良好生态系统的想法。他构思并创建了一个将美容SPA、奢侈品、体验文化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的中法品牌茶灵。茶灵品牌的诞生,目的是致力于保护茶文化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遗产,重点关注茶树的可持续和环保生产,茶树作物在整个种植过程中不使用杀虫剂和化肥,同时确保原材料的有机认证。茶灵使用普洱茶抗衰老和抗氧化的特性作为产品的核心,在宣传茶文化和品茶制茶传统的同时,也推广传统按摩技法和冥想课程。
乡村旅游前景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通识教育中的旅行安全教育思考
摘要:文章从教育模式、学科属性、教育内容等方面探讨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旅行安全教育。研究认为:通识教育中旅行安全教育的教学对象具有学生与游客的双重主体身份,旅游客体应选取常见旅游资源,将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相结合进行隐性教育为主的安全教育,构建以生命财产安全为主体的多元安全观,并尽可能以第一视角进行课程讲授。未来的课程模式可考虑切块链条模式,扶持跨学科“金课”,课程内容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并结合教育实践,进一步改进课程建设。
关键词:通识教育;旅行安全;旅游文化;选修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一般认为,我国本土通识教育源于1995年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试点改革[1],由此而论,中国本土通识教育实践已有20多年历史。由于我国教育结构和教育形态的特殊性,高中紧张、大学宽松的客观现状,加之大学所在地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等因素,实际上当前中国学生在大学期间会更加主动、独立地出游,与此相关的旅行安全问题,也应成为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旅行安全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到其综合素质的养成。在旅游人数众多、安全隐患四伏、旅行安全教育普及率低的情况下设置旅行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通识教育中开展旅行安全教育,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通识教育中旅行安全教育概论
1.1形式之辨:模式之“选”。尽管课程层面无力解决选择宏观教育模式的问题,但还是有必要讨论一下,现有的教育模式与旅行安全教育的匹配性问题。就旅行安全教育而言,其模式之“选”,无论何种模式,实际上选的是必修还是选修。原因很简单,若是必修,则是公共基础课,实现的是不同学生的基础性、普及性教育,必修之下无论何种模式学生都要学,属于因教育需求而设课;若是选修,则走的是自由选修之路,实现的是以感兴趣、要学分的学生群体为主,属于课程等待学生,这种情况下实现的是兴趣的扩展、内容的深化,达到由表及里的效果。在当前的教育现实下,受师资条件、教学质量要求等限制,自由选修成为事实性选择,但却未必是科学性和符合教育现状的需求性选择,从教育受众而言也没有实现通识教育所承载的“forall”面向所有人的目的[1]。另一方面,通识之“通”,其主旨意趣有贯通之意,意在疏通文理、融合学科专业界限,若要达到此目的,则应在方法论、价值观等基础方面发力,教育传递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但很显然,既定学科之下要实现这种跨学科、跨思维的圆融贯通,是何其难也。仅凭旅行安全的单兵作战,并不能形成有效的通识系统,分科划类之下的自由选修,也不利于知识生态的养成。此外,旅行安全教育,其既要区别于传统安全讲座,又要实现人文素养的熏染,通识之下的多目的承载,也使得旅行安全教育并不容易。总之,旅行安全教育,无论何种模式,将其置于公共基础课的范畴才有利于其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在整个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要明确其在课程系统中的定位和意义,再进一步设置其内容才更科学合理。但从师资、现状而言,这些条件在当前都无法达到,以至于教学极有可能变为形式性教学或泛知识化教学,达不到通识教育应有之要义。1.2学科之争:旅游,还是安全。谈及旅游学科,首先想到的旅游管理,其核心课程涉及旅游学原理、旅游行为学、旅游目的地管理学、休闲服务管理学、服务业经济学等内容,旅游管理的一级学科是管理学,其管理学、社会科学意味浓厚[2-3];而安全学科,往往发端于工程安全,又逐渐上升到安全科学,以至于目前其一级学科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在我国研究生招生中仍被列入工学之内,其核心课程可围绕安全学、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等方面展开,包含设备安全、社会工程安全、系统安全、人体安全等内容[4-5]。两学科在管理学视角有交叉,但在研究对象、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二者的共同点却较容易识别:第一,都属于交叉学科;第二,在我国的学科建设时间都相对较短;第三,学科视角下具有统摄指导作用的系统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仍不成熟。尽管如此,二者目前都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旅行则连学科都算不上。谈旅行安全教育,就要思考一个逻辑:是采用旅游的视角讲安全,还是利用安全学的原理来讲旅游?前者倾向于旅游管理,典型的成果如郑向敏著的《旅游安全学》,但其课程内容却偏重于旅游安全行政管理、旅游企业安全管理、旅游保险和旅游风险管理[6-7]。后者倾向于采用安全学原理来解决、解释旅游安全问题,由于安全学科与工程的紧密性和安全与旅游的跨学科性,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案例积累、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简单模拟等手段研究旅游安全问题,其焦点也主要在旅行者专项旅游活动安全、旅游安全实证案例、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源于工程视角的安全学诸多原理目前在旅游安全研究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8-9]。无论是采用已有约20年经验的旅游安全学,还是采用安全学原理,这种偏重于一隅的观点都不合理。理由如下:其一,现有的旅游安全学偏重于旅游管理,经营单位、管理单位的主体意味浓厚,与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不匹配;其二,诸如“安全学原理”之类的安全专业课程,理论、工程内容丰富,但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并不能弥合课程体系中人文类课程的缺失;其三,以上两种选择,偏重于任何一方的教育都会落入专业教育的圈套,在教学实践中就可能沦为专业课的翻版,达不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其四,旅行安全集合了旅游与安全两种元素,其跨学科特征更加显著,用一个学科难以全面概括其内涵,交叉学科也使得其不可能独立存在于某一个学科范畴;其五,通识教育为基础性、广泛性、融通性教育,在通识教育中教育内容的通识特性要明显高于专业特性,这是由受众的广泛性和多元性所决定的,已有的教学经验是基于专业教育构建的,并不完全满足通识教育的需求。由此而论,旅行安全教育为交叉学科的跨学科通识教育,单一学科及现有的专业课教育模式并不适用于旅行安全教育,基于现实需求,已有学科基础的内容重构方为较为适宜的途径。1.3通专之辩:旅游,还是旅行。旅游与旅行之辩,时至今日尚无定论。早在1975年,国内外关于旅游的定义就多达43种,张凌云认为,旅游的本质特征包括:空间位置暂时移动性,目的性,旅游资源支撑性,客源地、媒介、目的地的完整空间性,经济、文化、社会系统的整体性等,同时其认为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是构成旅游定义的关键[10]。文风认为,旅游和旅行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逐渐分野,但二者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旅行的关键在于“行”的移动性,而旅游的关键在于“游”的观览性,二者的判定取决于主体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11]。徐菊凤认为,从词源、词义、常识而言,旅行包含旅游,旅行又可分为广义、中义、狭义三层,其中狭义和中义的旅行与旅游没有本质区别[12-13]。史甜甜等认为,旅游并不属于舶来品,但在不同时期其意蕴并不相同,改革开放以来增加了经济性和整体性,旅游的概念也走向多元化发展[14]。刘德谦通过词源学、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旅游”包含旅行和游览[15]。关于旅游与旅行之辩,笔者认为:(1)上述争议一般为学科研究中的争议,将这一部分争议引入到旅行安全的教育中,有舍本逐末之感,而且以学科十数年悬而未决的内容引入课堂,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可能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2)通识教育视角下,往往为常识性、大众性视角,那么以包容度更广的旅行与安全搭配,要比旅游安全的范畴更广,有利于内容的多元重构。(3)不可否认的是,政府乃至国际组织统计中的旅游活动,往往与经济性密不可分,即使众多学者认为“不赚钱”是旅游的约束条件之一[16],但经济消费却与旅游密切相关。相对而言,旅行在当前语境中淡化了消费性,短途游、周边游、户外游、免费游等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的出游也属于大学生游览活动的主要形式,这个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同属于本课程讨论的范围。(4)反之若以旅游安全而论,则其管理学、经济性、专业意味浓厚,容易演变成已有的“旅游安全学”。因此,在内容方面,淡化旅游与旅行的学理之辩,而以包容性更强的旅行安全为题,要比旅游安全的适用面更广,也更适合于通识教育。1.4内容之选:重理论,还是重实践。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出,通识教育视角下,旅行安全教育并不适用于某一学科专业的纯理论分析,为提高教学效果,应以实践类内容为主。而且通识教育视角下更应该将学生视为普通游客,而非旅游从业人员,教学对象不仅是学生,更应该是游客。对教学对象而言,应从范围的广度上关注所有游客中的学生群体,并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群体中的游客,这种教学对象的定位和逻辑决定了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深度。在内容上重实践而轻理论,有助于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实现基础性的教育。因此,在内容整合重构中,应以案例、身边人、身边事为切入点,由表及里,重视科学思维但不应盲目迷信于已有研究中的“知识”。对于已有的专业性研究,注意适当吸纳已有的研究和成果到通识教育中来,吸收的内容以引导、启发为主。由于内容上重实践而轻理论,实际上就造成学习的深度不够。通识教育深入程度不够的问题属于通识教育中的通病,目前尚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仅有旅行安全,其专业味道还是过于浓厚,而且与旅行者向往新鲜精神刺激的追求也不相符。因此,在课程中又引入旅游文化,通过文化与安全的搭配,实现贯通文理、交叉融合的效果,即综合确定课程为“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文化本身学科内容也较为庞杂,此时旅行安全容易沦为“小甜点”。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需在课程设计环节进一步优化内容,并增加实践、实例。
2旅行安全教育的逻辑、内容、实践及效果
旅游资源与文化保护论文
1案例分析与研究
1.1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案例俄罗斯对本国古代宗教文明小城镇——苏仕达的开发、意大利对其南部阿玛尔菲海岸最漂亮的小镇——波西塔诺进行的整体规划。我国四川九寨沟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及正在规划的黑河新生乡的鄂伦春族聚居区等。
1.2对于怎么样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1)保证民族文化艺术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和环境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比如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乡鄂伦春族聚居区,该村和周围的一些村子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习俗。而正在研究当中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的哈拉新村,民间也还普遍保持着传统的种种民俗,乡村里还自发组织的民间歌舞、民族节日等活动。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也会使更多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层出不穷。
(2)提高对民族特色文化的自知、自识、自尊、自重的意识民众的文化品位、认识水平、时尚潮流是需要正确地引导的。由于受城市建筑现代化的影响,很多居民都想拆掉传统的土木结构房屋改建钢筋水泥房,认为这才是进步的。事实说明,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最为迫切的就是对民族特色文化的自知、自识、自尊、自重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减少“文化灾难”。
(3)采取多元性的方法进行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规划编制思考
1贵州旅游扶贫的背景
贵州省是我国率先提出旅游扶贫的省份之一,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长期观测点,其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工作,被称为“贵州模式”[1]。
2贵州贞丰县规划案例介绍
2.1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概况
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于2015年12月31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5]322号)批复成立,是全省首个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东北部,核心区以双乳峰、三岔河和北盘江大峡谷为中心,共20km2。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的目标是以山地旅游为主导,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扶贫开发,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健康养生、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会议会展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试验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成为引领贞丰县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到2020年,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山地文化旅游休闲养生胜地。
2.2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实施规划要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