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推广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22:20: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传播推广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体间性教育理念图书馆文化传播探究
1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职能
1.1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职能
图书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收藏、整理、提供信息载体的信息服务、教育、文化传播功能的有机整体[5]。图书馆文化传播职能是指图书馆通过不同的工作方式,把馆藏文化、图书馆文化及其社会文化现象扩散至读者和社会的过程,从而发挥自身的功用和效能[6]。高校馆的文化传播职能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通过面向学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传播文化;二是通过文献收藏借阅传承人类文化。文献收藏借阅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不再赘述。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包含影响人的思想、增进人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体现了教育理念,表现出了教育的行为。
1.2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职能
高校馆作为独立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意识,赋予高校馆主体性的地位。高校馆文化具有传承性、自律性、自觉性和动态性,高校馆的文化传播自觉性决定了图书馆本身的主体性。主体论意义上的高校馆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在方法方式上的机械化、程序化造成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中文化品质内涵的缺失以及人文关怀的失落,缺乏以人为本的文化向度,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多为单向式传递及对象化处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觉能动性。20世纪90年代末,教育领域逐渐以后现代主义视角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对主体性教育进行修正[7]。主体间性的依据在于人的生存本身,作为存在的关系是一种“我—你”关系。人与他物的关系不再被认定是“主体—客体”二元对立关系,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消解了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片面性[8]。馆员与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两方主体,实践主体间性的“我—你”关系,以图书馆资源为中介,通过文化教育活动来实现高校馆的文化传播职能。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的图书馆文化传播重视馆员这一主体的教育引导作用,同时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精神成长。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沿承并超越主体性教育理念是高校馆文化传播职能的价值取向与诉求。
2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学生社团参与图书馆文化传播实践探索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路径探索
摘要: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挑战。伴随着互联网下半场的来临,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怎么在现有环境下闯出信息包围成为研究重点。文章在总结现有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归纳目前传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互联网下半场视角,尝试找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下半场;民族文化传播;数字博物馆;新媒体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模式一直备受关注。新媒体为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新的传播渠道,少数民族文化得以更好的展现在受众面前。而随着互联网“下半场”脚步的来临,现有的传播模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问题,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路径也必须做出相应改变。
1现有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模式
1)建立民族村寨,打造文旅品牌。大多数少数民族文化景观多处于未开发或小部分开发状态,而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模式中,建立民族村寨,打造民族村寨旅游,构成民族品牌是较为主流的模式。例如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和岜莎苗寨等为首的苗族村寨,黔南州瑶山瑶寨、广西勾蓝瑶寨为代表的瑶族村寨,铜仁寨沙侗寨等。这种密集型的民族村寨通过展现民族特色服饰、饮食、舞蹈、建筑,打造一个微型的民族景观园,从而形成以民族为内容的旅游品牌,增加少数民族文化的曝光率同时也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益,促进当地的社会发展。2)建立新媒体平台,打造草根网红。随着媒体的更新迭代,它的开放性、互动性、社交性、时效性等主要特点不断拓展延伸使得其传播力与影响力越来越强大,从表现方法、传播手段等各方面逐渐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播环境。而新媒体平台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主体转变,话语阶层范围扩大,每个民族成员都成为了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主体,这种主体繁荣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增添了活力来源。新媒体平台天然的便捷性、开放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解读权力下放催生了大批草根网红。通过他们的自媒体镜头展现了民族文化的部分内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和文化独特性等方面,促使民族文化短时间内获得了较大的影响。
2现有传播过程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学传播旅游文化论文
一、研究意义
翻译界对于旅游文化翻译的探讨历来不绝于耳,比如探讨旅游翻译技巧、存在的问题等。同时,学界关于翻译教学的讨论也是由来已久。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不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就不可能掌握所学的语言。[1]但是翻译教学与旅游文化的传播似乎一直被认为是两个互不相干、各自独立的学科,两者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同样,温州的旅游文化及其闻名全国的秀美山水在国际上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如果要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扬,翻译便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但翻译教学对于旅游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尚未引起重视,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翻译教学与旅游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的结合值得进一步研究。翻译教学是高等院校英语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温州本土也有多所高等院校。有些院校的翻译课程教学中,传统的翻译课程教学模式中的翻译内容是为翻译理论而设定的,服务于翻译教学,而非服务于实际社会文化生活。对温州本土高校的翻译课程教师或者学者来说,翻译教学与温州旅游文化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温州旅游文化传播与翻译课程教学的联系性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此探讨翻译教学与促进温州本土旅游文化的传播的应用研究,即将翻译教学与温州本土旅游文化的传播这一社会功能相结合,具有诸多意义。
1.将温州本土旅游文化作为翻译教学的内容,向学生提供了最直观、最真实的翻译素材。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挖掘本土旅游文化内容,使之与翻译教学相辅相成。这些真实项目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实现了“工学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赋予翻译教学一定的历史使命与责任。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翻译教学中师生如果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其教学也将更趋针对性与实用性,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功能,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3.更好地促进温州旅游文化的高质高效传播。目前旅游市场的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温州的城市形象,也影响了温州旅游文化的推广与传播。高校翻译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有目的分阶段地翻译温州旅游文化内容。有了足够的人员、时间,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与修改,翻译质量才有保证,才能更好更有效果地促进旅游文化的传播。只有本着“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教学与现实才能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二、温州旅游文化翻译与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互联网+时代电视文化传播研究
当前,我国正处于科技迅猛发展的新阶段,各类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用与以往相比得到了明显改善,我国已正式迈入“互联网+”新时代。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电视文化”的新概念被正式提出,推动我国电视领域进入了创新发展快车道。对此,电视节目应与时俱进地优化文化传播模式,重新摸索、谨慎确定电视文化传播品牌在树立影响力等方面的定位,同时采取话语权渗透、提高审美价值等可行措施,生动诠释电视媒体对内传播、对外输出的社会责任,塑造优质的电视台自主品牌,驱动我国电视文化节目质量稳步提升。
“互联网+”时代电视文化品牌建构的概念
目前,互联网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电视文化传播的广度、深度,将以往“电视节目+互联网”的传播形式转变升级为“互联网+电视节目”,并以科技创新拓展多路径为跳板,推出了互联网整合媒体的新发展思维,这也为电视文化传播提出了更为多元的思路。当今时代,电视媒体、电视节目市场的创新升级迫在眉睫。电视节目的争相效仿、国外版权的引进,已成为我国电视节目文化广泛传播的推手。与此同时,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的互相渗透、有机融合,也促使互联网思维深入到电视台节目创作、媒体运营、媒体管理等工作中,增加了电视节目的互动性,使得电视节目更加平民化、生活化。然而,在社会趋向商业化发展及电视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一些电视媒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使相关的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破坏了我国电视媒体的良好形象,也给当代年轻人灌输了消极思想。“互联网+”本质为新型经济发展形态。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的推广使用除丰富电视节目文化传播的具体内容、传输渠道外,也深刻改变了电视节目文化传播的传播对象、传播机制、传播媒介、传播反馈等重要因素,即由电视受众升级为网络用户、由电视节目制片人升级为网络产品经理、由电视屏幕升级为网络多屏、由单向滞后反馈升级为双向实时互动等[1]。在这种电视领域发展新态势下,电视节目文化传播也需要及时更新发展理念,通过采取可行性应对措施,强化我国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和文化传播影响力,引领当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优化电视文化节目品格,助力我国电视文化传播领域早日取得发展新成就。
“互联网+”时代电视文化品牌的树立
“品牌”作为电视媒体在市场上长期占据关键地位的有效法宝,是我国电视媒体节目文化直观、具象的表现形式,也代表着我国文化传播载体的形象。以凤凰卫视为例,其凭借自身地缘优势,实现了多元文化专属性品牌内核的打造,通过形象塑造等元素的整合应用,树立了优质电视文化品牌。我国电视媒体在具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同样具备一定的商品属性,需要承担起宣传思想、传播文化、弘扬精神及引导舆论的使命。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电视媒体应保持前瞻视角,秉持审时度势这一根本原则,找准自身品牌定位,推出富有鲜明特色、立场坚定的品牌,符合当前互联网社会的实际需要,达到“双赢”的发展目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推进,媒介融合日趋加深。APP、视频网站等新兴网络媒介平台进入市场,开始瓜分电视媒体在市场中的占比。但传统电视媒体的实力、经验、节目制作能力较强,且其运营模式、运转体系极为规范,各类高质量电视节目屡见不鲜,同时也是我国引导舆论方向的主战场。反观商业化的视频网站,即使其拥有多样传播路径、可准确定位用户需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等核心优势,但由于节目制作不精、自制水准有限等问题,其文化传播品牌的建立任重道远。现阶段,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呈现出“娱乐化”的发展势头,网络自制节目层出不穷。而电视节目需要高效执行文化传播任务,所以应及时塑造个性化、独创性品牌。此外,为应对碎片化发展的当代文化传播环境,电视媒体还应合理纠偏,把引导年轻人“价值观”作为文化传播侧重点[2]。青年观众不单单是节目受众,也是消费主力军。电视媒体在制作节目时,可通过加入互联网新思维,接轨新时代,与互联网协同创建专属文化品牌。以浙江卫视为例,其作为我国电视优秀媒体之一,遵循主流文化、积极向上的传播理念,注重在节目中引进具有深厚内涵的文化因素,成功打造出了“文化”这一极具辨识度的电视品牌标签。
“网台融合”下电视文化品牌的建立
旅游文化传播策略分析
摘要:在旅游和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文化传播成为推动城市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河源市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这些宝贵的文化是河源市旅游文化传播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然而,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与其他文化旅游强市相比,河源市的旅游文化传播能力处于劣势。在未来,河源市需在旅游文化传播过程中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河源市全域旅游发展优势,更好地传递河源市旅游文化的声音。
关键词:旅游文化;文化传播;河源市
旅游文化被人所塑造,并且传播于人,服务于人。旅游文化包括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人文文化、历史文化等多方位的文化,旅游文化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旅游文化传播的根本意义在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的乐趣需求。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粤港澳大湾区与湘赣两省沟通的重要纽带。随着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的高速增长,旅游业已经成为河源市的支柱型产业。但是,在旅游文化传播方面,河源市仍存在较大的不足。为实现河源市全域旅游发展的中远期目标,河源市必须加大旅游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促进旅游地文化的营销和推广。为了更好地研究河源市旅游文化宣传的现状,为业界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本文将从“旅游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深入探究河源市旅游文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一、河源市旅游文化资源概述
(一)客家文化资源
河源市是客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客家古邑”,拥有极其厚重的客家历史文化积淀。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河源市的客家文化逐渐形成了地域文化特征明显的特质文化符号。河源市境内的客家文化主要是客家传统舞蹈、客家传统戏剧、客家传统音乐、客家传统技艺、客家传统民俗等。其中不乏国家和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忠信花灯、紫金花朝戏、客家山歌、木雕工艺、龙川杂技、八音锣鼓、凤凰灯舞等[1]。
融合媒介对民俗文化传播的创新
摘要:随着信息媒介的日新月异,手机等移动终端备受青睐,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共享与透明机制,使得媒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传播形式可以共同服务于同一个对象,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渠道,各类媒介呈现大融合的趋势。多元一体化的传播趋势在丰赡文化传播手段的同时,对文化自身的发展和更新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媒介融合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其对东北民俗文化的创新和推动作用,意在为东北乃至各类民俗文化传播路径的推演提供前期阐述和逻辑分析。
关键词:融合媒介;民俗文化;文化传播
在当代研究中,融合媒介多是指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传播技术不断发展,各种媒介逐渐打破壁垒,完成不同传播渠道、媒介形态、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融合媒介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多渠道且快速的趋势,在电子媒介的依托下,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准确传达给受众,并用丰富的手段来准确表达出所要传达的信息。它以数字化为渠道,摒弃了诸多传统媒介存在的弊端,形成了一种具有显著优势的传播渠道链。随着媒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以手机、移动电脑等终端的“第六媒体”集音频、视频、文字于互联网平台上,使得各种媒体不再局限于单一且传统的传播渠道之下,各种媒体呈现大融合的趋势[1]。在传统媒介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次的前提下,民俗文化也随着传统媒介的渗透具有更大的可能性映入大众的视野。媒介融合不仅成为文化传播的有力武器,更成为民俗文化由小众走向大众、由民族走向国际的一种重要助推器。因此,本文依托互联网时代融合媒介的大环境,立足东北民俗文化传播经历的显著变革,探索信息时代下融合媒介对东北民俗文化传播的创新与推动作用。
1整合多样化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新理念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媒体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种便利条件。主要集中在丰富门户网站、社群平台、短视频平台、KOL传播阵地、直播等传播渠道;同时,颠覆并重构传播理念,从单一形式的传统展示向多种形式共存的多样化传播转变。一方面,面对当前东北民俗文化传播的现状,要创建多种平台并行传播的模式,选择契合的传播平台,搭建专属传播阵地。东北民俗文化应先从自身文化内容入手,寻求其中积极向上且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内容,深入挖掘和解构重塑,再将东北民俗文化中能够与信息技术产生联系的文化相互契合,制作系列民俗故事动画、有声读物、绘本漫画等传播载体。在宣传民俗文化契合点的同时,不依赖单一的媒体形式,而是依托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搭建专属“二微一抖”等传播平台,进行优质内容生产和投放,通过契合当下受众接受度的传播媒介,实现东北民俗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使东北民俗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文化、受众、经济等多重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融合媒介网状化、公开化、多样化、快捷化、整合性、互适性的特点,可以创新东北民俗文化传播理念,赋予文化传播以新时代的内涵。在电子媒介的依托下,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准确传达给受众,并用丰富的手段准确表达出所要传达的信息,东北民俗文化传播困境往往是其囿于传统观念和文化定位,不敢做出跨越性创新变革而越发故步自封,民俗文化应该顺应趋势,在发展的过程中革新,在革新的过程中完善,去除传统传播渠道单一的弊端,实现渠道的融合。挖掘东北民俗文化中的主题和特色,进行文化传播内容整理,为不同传播平台提供对应的内容支撑,真正做到传播优质内容。
2促进多形式内容开发,推动优质内容生产
我国软实力与政治文化传播透视论文
论文摘要:在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为世界瞩目的今天,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和硬实力的增长相协调相促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软实力的增强有赖于广泛的传播,尤其是政治文化传播。在众多跨文化传播内容中,政治文化传播对于软实力的提升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当代中国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经济是基拙,政治是保障。
论文关键词:软实力跨文化传播政治文化传播
一、软实力
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概念,按照他的观点,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正如约瑟夫·奈所言,“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软实力”的一系列研究,在提升各级主体综合实力问题上启迪着人们的新思维。
“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
“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积极响应,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并认真谋划提升自己的“软实力”。
文化张力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策略
摘要:海外孔子学院在语言文化教学、语言文化交流活动、三巡、各类语言信息服务四个维度上体现出强大的文化张力,孔子学院的运营发展应该深入草根,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彰显中华文化的张力。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当代兼顾传统、注重双向交流、区分传播层次、注重传播方式方法、紧紧依托汉字、制定本土化文化大纲等,都应该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孔子学院;文化张力;中华文化;传播策略;教学
历史语言学的既有研究表明,在语言接触过程中政治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语言对政治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语言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语言的兴盛与衰落反映了国家的兴盛与衰落,其国际地位与话语权直接映射国家“硬实力”,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和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汉语热”就是典型的例证。“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世界各大国在天时地利人和之际无不尽己所能成立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将自己的语言文化推向世界,这些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如法语联盟、歌德学院、英国文化协会、塞万提斯学院等)都不遗余力地将语言推广与文化传播作为首要目标,并借此提升国家软实力,扩充文化势力范围。从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到孔子学院总部,再到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简称语言合作中心),汉语教育事业主管部门名称的更迭体现了国家对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视,更体现了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在内涵及外延方面的发展变化。
一、国际汉语教学发展趋势及文化张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汉语教学在2005年世界汉语大会召开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海外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呈蓬勃发展之势。截至目前,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万多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①,全球158个国家(地区)共设立了535所孔子学院和1134个孔子课堂[亚洲36国(地区)有孔子学院127所,孔子课堂113个;非洲46国有孔子学院61所,孔子课堂44个;欧洲43国(地区)有孔子学院184所,孔子课堂323个;美洲26国有孔子学院143所,孔子课堂558个;大洋洲7国有孔子学院20所,孔子课堂96个]②,注册学员超过230万人。如果再加上其他机构组织或个人学习者,据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经达到1个亿①。在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国家硬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策略或措施推动汉语走向世界,加快汉语成为强势语言,进一步加大中华文化的辐射圈和影响力。汉语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平台是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就是汉语。自诞生之日起,孔子学院便以汉语教学为主要工作,以文化传播为根本任务,以语言教学为主体媒介传播中华文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方式完全不同于文化输入的硬着陆,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传播让中华文化更具有张力。新时期,如何以孔子学院为工作平台,采取多种手段增强孔子学院的文化张力应该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最重要的策略。张力,本来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受到拉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②。孔子学院的文化张力,是指中华文化本身借助孔子学院形成的魅力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力所带来的其他发展。孔子学院的文化张力来源于语言教学及其衍生活动所演绎的生活故事,这些生活故事大大增强了文化影响的范围和强度,让借助于孔子学院这一平台的中华文化散发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二、孔子学院的文化张力
可口可乐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
摘要: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投放广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可口可乐一直在广告中致力于文化的融合和跨文化传播的表达。在中国市场的广告中,可口可乐品牌增加了中国文化元素,实施本土化的传播策略。
关键词:可口可乐;广告;跨文化传播
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其品牌价值目前已超过700亿美元,可谓是“全世界饮料市场的先锋”。可口可乐之所以能成为国际饮料业的佼佼者,一方面凭借的是独特的口感,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出色的广告宣传。在国际市场投放广告,实际上推行的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跨国公司通常会在掌握跨文化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在全球各地推行有效的本土化广告策略,以提升品牌形象,达到促销的目的,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也不例外。
1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由国际标准化向本土化转变
可口可乐公司自创立品牌开始,就非常重视广告宣传。考察可口可乐多年来的广告史,从早期的美国亚特兰大版本到如今的奥运会广告系列,不难发现该品牌的广告策略由国际标准化逐渐向本土化转变。根据不同的市场,可口可乐采取不同的营销宣传手段,将全球化与本土化巧妙融合。在欧洲市场与亚洲市场,可口可乐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作适当改变,实施本土化广告策略,来满足不同国家(地区)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比如在美国,可口可乐代表着自由、个性解放的“美国梦”,但显然不符合英国人保守的文化性格,所以在进入英国市场时,可口可乐广告则更多地体现英国文化元素。又如,某年春节,可口可乐在台湾投放了一条具有中国风的电视广告:红色的春联、红瓦红墙的闽南建筑、春节传统菜肴、亲朋好友同饮可乐。广告画面既弥漫着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又融入了可口可乐的“世界性主题”。
2可口可乐广告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在网络传播的建议
摘要:以信息化环境为背景,探讨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的融合与传播。对于武强年画和茶文化之间的结合,从文化内涵、艺术性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明确认识到两者结合的必要性。随之总结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传播现状,总结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存在的不足以及存在的挑战,最后提出创新传播形式、设计文化周边产品、创新工艺传授形式、开发新媒体文化产业四点建议,为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结合创造了条件,以期能够在新媒体网络传播中获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武强年画;茶文化;新媒体;网络传播
年画从形式与内容上是中国画的一种,也是民族美术艺术的重要形式,表现出不同地区民俗风情与宗教信仰。年画以生活为背景产生,对于群众而言也是一种精神寄托。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年画传播受到极大影响。武强年画代表了河北武强县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民间独有的绘画体裁。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武强年画的艺术魅力,其在新媒体网络传播中的渠道也开始创新,而且与茶文化结合,通过不同文化与艺术之间的碰撞,让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发挥新媒体网络在武强年画、茶文化结合传播方面的优势,从而加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1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结合
武强年画最早是在元代前出现,直至清道光二十九年才有了正式“年画”的定义,其间明代初期的武强年画设计、镌刻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当发展到清代康熙和嘉庆年间,进入到武强年画发展鼎盛阶段,到了2005年武强年画更是被列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因其是在民间产生,所有具有非常浓厚的民间特色。武强年画创作背景非常简约,而且不拘小节,选材也是以民间习俗为主,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武强年画工艺最为显著的特色是采用木版套色水印,构图饱满度非常均匀,装饰和色彩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武强年画色调多以大红大绿为主,整体感觉非常的明快、舒畅,可作为节日装饰,烘托热烈氛围,也有一些比较素雅的山水墨画,可作为家居装饰。新媒体网络传播背景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武强年画,纷纷拓宽传播渠道。而且将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结合,不仅使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影响力也得到提升。武强年画和茶文化从性质上,都属于需要传播的文化载体,但区别在于载体形式不同。通过新媒体网络在传播、传承方面的优势,可以将这两种文化载体整合,例如用武强年画宣传茶文化,或者是在茶产品包装上绘制武强年画,增强文化内涵,利用新媒体网络还可以拓宽宣传范围,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夯实基础。
2新媒体网络下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的传播现状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文化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