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习计划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12:39: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未来学习计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环境设计实习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认识实习的课程定位需要一套适合专升本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本文针对目前认识实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在教学中围绕就业、升学的具体要求,用有效的课程设计,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不断完善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主动认知;教学设计;就业能力
一、研究的缘起
认识实习是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集中实践课,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全面的认识本专业的行业、职业知识,进而对未来学习和工作做好必要准备。专升本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它的教学时间更短,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问题更为迫切。因此,在进行认识实习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做合理的教学设计,不被有限的学制束缚。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不少专业院校在此课程教学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仍像对待普通本科教学一样,在宝贵的教学时间内花大量时间进行专业知识讲授,忽视专门针对专升本学生择业、就业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走马观花地听了很多,但并不具备有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2.将此课程教学等同于职业技术灌输,甚至直接交给校外实习基地,缺少有序的教学组织,教师未起到积极作用,学生缺失自主研究意识的培养。3.忽视学生个体特征,教学环节并未因材施教,教师的主观意愿和学生的客观条件产生矛盾,导致认识实习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的一次认识实习教学为契机,尝试从就业需求出发,围绕“认识”、“实习”两个核心教学内容,探究适合环境设计专升本学生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行业、认识自己,逐渐养成自主研究问题的习惯,最终提升学生择业、就业的能力。
二、认识实习教学设计
此次认识实习开课于第一学期第16周,共48学时,教学对象是2016级42位学生,前置课程有制图、建筑史、效果图表现技法等。作为一门集中实践课程,认识实习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认识什么”、“实习什么”。因此,本次教学分为“认识”和“实习”两大阶段。针对专升本学制短的特点,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目前行业信息外,还要着重用课程任务(作业)形成线索,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1.认识阶段。“认识”阶段首先用4学时集中讲授环境设计专业的社会行业现状、工作范围及职业、执业的基本知识等,帮助学生对环境设计专业就业有初步认识。由于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学习背景不一,不少学生对本专业具体的工作内容及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缺乏认识;部分学生选择专业时单纯从升学角度出发,对环境设计专业本身并无兴趣。针对这些问题,用8学时带学生到大型环境设计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大型设计单位真实的运行状态,对以后的环境设计工作生活有具体而明确的认识,同时感受优秀企业文化,树立学习目标,进而规范自己在校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在此环节采用教师带队、企业人员全程陪同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知环境设计行业的特点和各项工作内容。在收获行业的整体印象后,学生对各种环境设计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位必备的知识技能还缺少认识,亟需一线设计师对各类必备业务能力进行现身说法,同时也可对行业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做必要解读。采取沙龙的方式对于参与交流的各方都比较轻松,学生不会有课堂教学的紧张感和距离感,因此采用这一方式邀请大型设计院所的设计师帮助学生解惑。设计人员在分享时,不限于知识技能层面,在工作经验、生活经验等方面从多角度给予学生适当引导。此环节鼓励学生在现场与各工种设计师主动交流,尽可能多的了解行业职业现状,并逐渐学会与专业人员交流沟通的方式和态度。此外,大型环境设计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通过沙龙,能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开拓视野。参观大型环境设计企业后,用4学时帮助学生认识各升学类型,随后组织学生集中观摩兄弟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教学成果,为有志于升学的学生树立良好学习目标。在完成上述环节后,学生带着认识回到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每人结合所获得的认识,综合评估自己未来能够胜任的专业职位,同时评估自己是否适合继续深造。在“认识”阶段的最后,要求学生围绕自身特点思考、制订学习计划,每人必须完成一份未来一年半的专业学习计划,利用8学时完成。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少数学生对目前市场上常设的环境设计职位不感兴趣、且没有继续升学的打算,则可以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引导其对环境设计专业相关行业职位或者尚未出现的新型环境设计周边职业做学习计划。这一作业旨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发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更加多元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领域。2.实习阶段。在“认识”阶段,学生对大型综合设计单位的工作流程和各种职位信息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但这些认识总体上仍属被动获得,能否提升学生的求职、求学能力还未可知,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的将是更为具体的问题。首先,社会上为数众多的中小型环境设计单位的工作状态、用人标准,学生并不知晓,课堂有限的时间也不允许他们深入解读每个企业的工作内容和职位要求,但这些信息相较于大企业对专升本学生更具有实际意义,学生毕业后更多的会去到这些中小设计企业。因此在“实习”阶段,还需组织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用课程任务最大程度引导学生主动认知社会需求,将获得的关于环境设计行业、职业的认识切实转化成自己求学、求职的能力。其次,专升本学生在毕业求职环节的能力培养在以往教学中被极大弱化,很多教育者认为学校设有职业规划类课程,足以应对学生毕业时的各种问题。但这些课程更多的是帮助学生解决求职过程中的一般问题,并不能从环境设计专业的角度,通过对升学、求职环节中各项专业指标的解读以及对升学、求职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毕业归宿。针对第一个问题,此次教学在“实习”阶段首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中小型环境设计企业运行现状调研。调研地点指定在北京地区环境设计中小企业的聚集区。学生需对所调研企业的区位特点、联系方式、经营范围、职位要求、薪资待遇等信息做详尽的记录,并做汇报。外出调研时间为4学时,在此期间鼓励学生用虚拟求职的方式主动与所调研单位建立联系,获得认知信息。针对第二个问题,教师用4学时讲授个人简历、个人作品集的叙事逻辑和制作方式。简历和作品集是环境设计专业评估人才质量的重要工具,但这些内容的教学在很多学校被忽视,不少学生毕业时做出的简历和作品集内容堪忧,根本不能为自己赢得机会。所以此次教学中也要求学生做此类内容的实践,每人所做简历、作品集要能够对应其调研的企业进行虚拟应聘投递,8学时完成。“实习”环节的两个作业前后递进、相辅相成,构建出一条完整的求职线索。意在用特定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自发地针对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学生必须通过第一个作业掌握到具体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完成第二个作业。
英语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分析
摘要:针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教育评价改革方向,分析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和增值评价在英语教学评价中的必要性,提出改进评价方式的可操作手段——电子档案袋。电子档案袋的优势有:1)可以全面记录学生整个学习过程,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提升学习能力;2)可以全面记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4个维度的英语学科素养发展状况;3)教师、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参照电子档案袋的数据,宏观调控教学策略;4)教育管理部门还可以使用增值评价,实现更公平的教学评价和更均衡的教学资源分配,提高教师和学校的教学信心和教学积极性。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教学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增值评价;电子档案袋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按照这一改革要求,针对课程的教学评价,也应落实“四个评价”。目前,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普遍使用的是结果评价,过程评价正在兴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还在探索阶段。
1“四个评价”在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中的体现
1.1结果评价。从教学评价的角度,结果评价属于终结性评价(summativeassessment),指在课程结束后用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成就和进步而实施的考试形式[1]。课程的期末考试、期中考试都属于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在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学习成就,结果往往会用于某种决策,属于高风险评价。因此,只进行终结性评价有可能会导致学生轻视平时的学习积累,过分关注考前临时突击以便考试过关。而且,终结性评价通常只以分数报告的形式呈现,缺乏详尽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虽然终结性评价也可以形成性地使用[2-4],但评价结果对教学的指导作用非常有限。终结性评价的分数报告可以提供与他人横向比较的信息,却不能提供学生本人纵向比较的信息,学生难以知晓自己的学习进展,教师也无法根据评价反馈指导教学。因此,虽然终结性评价可以用作选拔等的依据,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用有限。1.2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即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不同于侧重报告学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侧重促学效果[5]。形成性评价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收集学习信息,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和计划,循环往复地根据信息改善教学的所有活动总和[4]。形成性评价的促学效果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学生不仅与教师共同协商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成功标准,参与教师设计的课堂讨论和学习任务,还与同伴相互学习[6]。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学生明晰自己下一步要去哪里,现在在哪里,以及下一步要怎么走。在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和学生系统地收集语言活动中的学习证据,使用适当的评价工具,分析评价信息,再提供反馈,以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7]。布莱克等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形成性评价时可以从提问、反馈、同伴/自我评价、形成性地使用终结性评价4个环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4]。提问是形成性评价中非常重要的技巧,高质量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澄清常见的错误认知或模糊概念。要保证学生充分地参与思考问题,教师必须提供足够的等待时间,同时教师要减少“yes”和“no”的问题,多转向“how”和“why”,以激发学生思考的意愿。提供反馈时,教师要注意反馈的形式:反馈要以引发学生思考和进一步学习为准则,纯分数的反馈不一定能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内容,描述性反馈则能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内容本身而不仅仅是评价结果。同时,教师要注意反馈的时机:反馈太早,就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反馈太多,也取代了学生本身的思考。自我反馈和同伴反馈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我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形成性地使用终结性评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终结性评价的作用,引导教师学会实施形成性评价[4]。1.3综合评价。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assessment)在英语课程评价中表现为综合素质的评价,是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教育部于2014年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将综合素质评价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将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概括为6种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和18个要点[8]。为使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2017年版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均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英语课程改革基于“依托英语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的思路,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4个要素[10]。每个要素又体现为8个维度:语言能力体现为感知与领悟、内化与整合、解释与赏析、交流与创建,文化意识体现为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认同与传播、感悟与鉴别,学习能力体现为主动与进取、监控与调适、选择与获取、合作与探究,思维品质体现为辨识与分类、分析与判断、概括与建构、批判与创新[11]。4个要素间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调发展:语言能力是其他要素发展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其他要素发展的方向,思维品质是其他要素发展的动力,学习能力是其他要素发展的条件。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4大要素的复杂关系和丰富内涵可知,对核心素养的测评不能一蹴而就,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应该体现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同时,根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课程的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形式应多样化,以更好发挥评价促进教与学的重要作用。1.4增值评价。增值评价(value-addedassessment)指使用学生长期的考试成绩来测量学校和教师教学成效的一系列统计方法的总和[12-14]。增值评价是一种更公平的评价方式,基础薄弱的学校和地区更赞成使用该评价方式[15]。增值评价有利于阻止学校对生源的争夺,鼓励落后学校迎头追赶,承认落后学校的进步,推进教育公平[16]。学生的进步情况可以借用增值评价的理念,以便给相关的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英语教学带来真正的影响。对学生个人而言,增值评价利于学生看清自己的进步,也能使由于英语教学资源缺乏、英语教师素养不足等外在原因和缺憾导致成绩落后的学生得到一定的补偿,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对教师和学校而言,不用整天抱怨由于不均衡的生源分配导致学生起点低,无法赶上起点高的班级和学校。由于增值评价的使用,教师和学校愿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帮助学生重拾信心,学会如何学习英语,提高英语交流能力。增值评价也可以形成性地使用,学生短期明显的进步可以记录下来,给予奖励,鼓励学生在意自己的点滴进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学生间的反思和分享也有助于构建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形成性评价的有序开展[4,17]。
2在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中落实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的手段——电子档案袋
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摘要: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科学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对数学基础技能与知识的掌握,而且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使他们初步具备优质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各阶段的教育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模式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个性特质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计划,将学生科学地分为几个合作学习小组,布置相关的教学任务,让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自我探究以及互相合作的模式,对问题答案或者学习目标进行有效研究,进而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本文就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在课前预习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有效保证[1]。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以及衍生的预习效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前掌握即将学习的数学技能与知识,提升其学习综合素养,而且能让他们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标,在课堂学习中有的放矢地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和研究,增强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利用小组合作预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升其预习效率,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教授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前将学生分为几个数学学习小组,为他们布置阶梯形的预习计划和预习目标,让他们在这些目标任务的指引下有效地预习,从而科学地完成预习计划,提升学习素养。
二、在课堂练习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论文写作的动机及启发
研究思路
1959-1990年为第一阶段,研究主要从社会心理视角出发,研究者以Gardner、其学生及其加拿大同事为代表;1991-1999年为第二阶段,研究主要从情景认知视角出发,以教育认知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为代表;2000年以来为第三阶段,研究开始强调动机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转向动机的过程研究,研究者以Drnyei、Ushioda和他们的欧洲同事为代表。在总结动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Heckhausen和Kuhl的行为控制理论,Drnyei和Ottó提出了动态的二语习得动机过程模式(Drnyei2005a,2005b)。该模式涉及两个层面:动机实施顺序和动机影响。动机影响包括各种潜在的、为行为实施过程提供动力的源泉和力量,它分布在动机实施的各个阶段。动机实施顺序包括最初的愿望与要求、目标、计划意向、行为实施、目标实现和评价,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学习行为的激发阶段,包括目标设定、计划意向、计划意向的启动三个环节。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语言方面的主观价值、学习的快乐、工具性收获、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学校和家庭环境、自我调控的程度、学习任务的迫切性、机会和选择、目标的协调性、实施任务的困难、拒绝学习任务的代价等。(2)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包括任务的细化和实施、持续的综合评估、行为调控三个方面,三者共同构成动态的任务处理系统。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新奇、快乐、目标的重要性、处理问题的潜力、自我和社会形象、努力和成功的一致性、自主性、老师和父母的影响、学习评价、激励机制、课堂目标结构、小组活力、课堂氛围、学校氛围、任务冲突、注意力分散、备用学习计划、成本效益、自我调控能力等。(3)学习行为的评估和反思阶段,主要评价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反思该学习行为对未来学习行为的启示。因此,这一阶段既是对最初计划意向的评价,也是新的学习阶段的起点。动机过程模式对于整体理解动机具有指导意义,也兼顾了动机的微观层面,但各种动机可能相互牵制,也可能受时间或者情景的影响,其实际运行不一定呈直线发展(Drnyei2005a,2005b)。受到“社会学转向”的影响,Drnyei和Ushioda(2011)提出了学习动机三个相互关联、抽象的动态框架:动机—认知—情感,进而提出了包含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动机集合的四大要素,即兴趣、学习者信心十足准备接受任务的动机流程、任务处理过程和未来学习指导。依据他们的解释,兴趣和动机流程实际上大致与学习行为的激发阶段相对应,任务处理过程大致与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相对应,而未来学习指导大致与学习行为的评估和反思阶段相对应。他们从强调动机的过程性转向强调动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但所提出的动机集合要素明显仍具有过程性特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通常包括教学、指导和答辩等环节,大致分写作前准备、写作过程和写作评估几个阶段,而且具备较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特点(王崇义2004;颜静兰,倪薇2005)。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动机研究,Drnyei和Ottó的动机过程模式及Drnyei对动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强调都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性。本文主要参考动机过程模式,兼顾动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特点,采用学生自我报告的调查方法,分析我校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兴趣、写作中的动机变化、写作后的评价和反思。
研究设计
兴趣是首要的动机,与自我效能、自我调控等因素关系密切(Hidi&Boscolo2007;Drnyei&Ushioda2011)。因此,本研究以兴趣为中心,具体探讨以下问题:学生在论文写作前是否有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写作兴趣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导致变化的因素是什么?论文完成之后评价如何,有何成效?动机变量之间以及动机变量与结果评价之间有何关系?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我校124名2007级英语专业学生书面匿名描述了论文写作经历,简述了写作动机、过程和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具体发展变化情况,之后又在学生离校前,通过QQ聊天和发送Email的形式征集了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意见。在对124名学生的回答整理归类时,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或者认为毕业论文只是毕业要求的回答记作1,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带来知识和能力收获或者是有意义的回答记作2。由于本文以兴趣为首要研究动机,因此证书型动机被归入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意义一类。在分析56名学生的回答内容时,以兴趣和态度动机为中心设定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种变量。兴趣状况没有发生变化记作0,无兴趣或者有反向兴趣变化记作1,有兴趣或者有正向兴趣变化记作2;整体否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1,整体肯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2。同时,利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出影响论文写作的动机因素,计算相应频次,然后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和讨论
1.论文写作前后的动机对比根据56名学生反馈的信息,毕业论文写作前有较大兴趣的学生共29名,没兴趣的共27名,有兴趣学生的比例略高于没兴趣学生。写作过程中,有14名学生的兴趣没有发生改变,占25.0%,其中包括9名开始就没兴趣的学生和5名开始就很有兴趣的学生;有22名学生受到了明显负面动机影响,占39.3%;有20名学生受到了明显正面动机影响,占35.7%。写作过程中有略微更多的学生受到了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的决定性作用比较有限。仅有6名学生最初的写作兴趣消失;其余16名学生只是写作兴趣削弱,但对论文写作结果仍然持肯定态度。写作完成后,有18名最初对毕业论文写作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改变了整体看法,这样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增加到了41名,占73.2%。具体结果见表1。在毕业论文写作前,虽然有兴趣的学生比没兴趣的学生仅多3.6%,不存在分布差异(p=0.789>0.05),但Mann-Whitney检验显示两组的兴趣表现强度之间仍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说明学生最初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没有兴趣的假设值得怀疑。在写作过程中,兴趣变化的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95>0.05),但兴趣变化结果对写作评估具有决定性意义。写作结束后,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多出46.4%,在最初的基础上提升了21.4%;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0.05),学生的兴趣和肯定态度明显超过排斥态度,这说明毕业论文写作在整体上对学生没有意义的假设值得推敲。上述研究结果在考察124名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判断时得到了进一步印证。124名学生中,仅有10名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只不过是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没有实质性意义;其余114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兴趣和肯定,总体上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能力水平有着积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卡方检验显示,两组数据分布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虽然较多研究认为英语毕业论文写作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如韦森2009;罗明江,柳辉2010;盛国强,周永模2011),但我们的两次调查结果均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持积极态度,肯定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2.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对学生写作前兴趣和写作后评价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二者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意义(r=0.143,双侧p=0.294)。这说明写作过程对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态度和兴趣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论文写作过程在意义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论文写作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动机因素?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兴趣和意义建构?就毕业论文写作的个人看法而言,56名学生通过Email反馈的文字内容反映了以下多方面问题:(1)找到并理解所需资料或者获取有效信息,(2)论文写作的计划,(3)对所选择论文话题的兴趣,(4)指导老师的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评价,(5)毕业论文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关系,(6)学校或者院系论文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7)找工作的情况,(8)各种考试,(9)同学和朋友们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10)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11)顶岗实习,(12)对英语写作的态度,(13)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写作的关系。这些问题分别简写为13项变量: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顶岗实习、写作态度和课程设置。从当前相关研究来看,这些变量具有较高的可信性。经对比,它们与胡卫星、蔡金亭(2010)所探讨的影响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18个可测项目的语义之间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变量的丰富性和情境性强于文莉、谢荷峰(2010)所探讨的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需要说明的是,依据Drnyei和Ottó的动机过程模式,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标和计划、写作态度等应该属于论文写作前动机因素,但因为它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持续发生作用,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所以在此作为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来讨论。研究根据这13项变量在学生反馈中被提到的频次,使用SPSS17.0计算秩均值,并对变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经Friedman检验,这13项变量在总体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对论文写作有不同影响。根据计算所得的秩均值,排在前十位的变量依次为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但是,这些自我报告的变量次序不一定反映了它们的实际影响,很可能只是反映了相关变量在被调查对象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议题设置倾向。总体而言,各变量之间虽然有显著性差异,但Spearman检验显示部分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相互之间有交互影响。具体结果见表3。经Spearman检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资料信息与话题兴趣之间呈正相关(r=0.269),指导老师和同学之间呈正相关(r=0.285),顶岗实习和找工作之间呈正相关(r=0.328),网络资源和目标计划之间呈正相关(r=0.265)。这些相关数据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资料的难度和丰富与话题兴趣之间相互促进,同指导老师的交流和生生交流之间也相互促进,顶岗实习与找工作之间相互传递精神压力,目标计划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之间相互促进。因此,切实解决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找到难度合适的学术资源或者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信息,如何在管理上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如何建立和促进资源共享,如何疏导已经找到工作和尚未找到工作学生的精神压力,如何发展学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和利用网络资源等,将有效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主决策能力,促进正面动机效应,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兴趣、写作投入程度和写作水平。同样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话题兴趣与毕业要求、找工作两项变量之间都呈负相关(r=-0.298,r=-0.326),毕业要求和目标计划之间也呈负相关(r=-0.276)。这说明在毕业论文与学位证获得等工具性目标挂钩时,学生对于论文话题的兴趣、提前计划的可能性和对于论文的期望值反而会降低,而且找工作也会影响学生的论文期望值和写作兴趣,进一步体现了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机制对学生内在动机的消极影响。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找工作与考试、网络资源之间呈正相关(r=0.868,r=0.377),这说明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忙于考试,而且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依赖获取便捷的网络资源。毕业要求和资料信息之间呈负相关(r=-0.427),这说明越是强调论文写作的工具性目标,学生就越是捡方便的做,付出的努力反而越少。因此,如何消除或者尽量减少毕业要求、找工作和考试所带来的负面动机效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这是改革毕业论文写作、提高论文水平的重要议题。部分变量和56名学生的最终评价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资料信息、话题兴趣呈一定正相关(r=0.291,r=0.283),说明资料信息越充分和有用,学生对话题越有兴趣,他们最终对毕业论文的反应可能越肯定。在同一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找工作、考试呈一定负相关(r=-0.284,r=-0.284),进一步说明了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和考试,就越是否定和贬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这与王崇义(2004)、文莉和谢荷峰(2010)等对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一致。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与院校的论文管理呈中度负相关(r=-0.411),说明院校的论文管理越不合理,学生越是反感和抵触毕业论文写作。由此可见,充分发挥资料信息和话题的正面动机效应,设法降低找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的负面动机效应,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问题探索
从本科学习到研究生学习的转变中,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过渡是否紧密合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质量。从本科学习到研究生学习是一种由“教授指导型学习”转化为“自主发现型学习”的过程,两种学习模式的差异体现出本硕衔接教育问题的必要性。本文根据我国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育现状,结合课题组近几年来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从以下三个方向展开论述:第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人群定位,包括本科学生后续教育的跟进以及研究生的始业教育问题;第二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探究,包括教学计划和培养办法的制定衔接,教育时事的掌握、教师自身与时俱进的提升;第三是以学校为主体展开的研究,涉及到学校的教学计划、教育方法的制定和实施衔接等。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迪业界关注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衔接;始业教育;自我定位
本文针对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讨,目的在于提升高校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顺利渡过本硕衔接这一特殊阶段,为之后的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一、研究背景
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研究生招生数量以每年约28%的速度递增,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而艺术设计类的招生增长更为迅速。扩招利弊兼备,一方面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而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不足、教学质量滑坡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另外传统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缺少相应的社会实践,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等问题更加凸出。为更好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高等院校不仅要研究培育先进的教学培养模式,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和管理制度,也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环境的特殊性,重视本科教育过渡到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制订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措施,完善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尤其是对于招生规模庞大、学生个性鲜明的艺术设计类研究生而言更为重要。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两个重要的阶段,本硕衔接的连贯性也同样重要。由于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各有所长,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各不相同。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学生,在由本科的基础学习进入到研究性阶段的衔接过程中,尤其在考研、读研前后这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心理行为、学习计划和预期目标等都会产生一些变化和问题。例如考研前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无甚了解,目标迷茫,读研时对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盲目,缺乏动力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近几年我们通过对近百名艺术设计类研究新生进行了调查访谈,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考研之后和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初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学习目标不明晰、学习动力不足、学业规划方向不明确等,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就教师本体而言,对于本科、硕士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新政策、新现象甚至也不甚了解等情况,都会直接对教师的培养方法、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质量以致教师的自我成长等产生阻碍和不良影响,因此,做好本硕衔接教育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职语文教育相关问题探讨
内容摘要:我国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给中等职业教学带来了挑战和契机,其语文教育在开展深度课改的构成中集中体现了实用性不足,学生兴趣点分散、课堂缺乏开放度和互动性等问题,使得这门学科在中职学习阶段没有得到学生们应有的重视,表面问题在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习动力问题,深层问题是能否满足教育主体的社交沟通需求,以及个体生命中对精神需求的持续探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尝试探讨如何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以及对该学科包含的社会性教学意义提出笔者的一些愚见。
关键词:社会竞争力;心理素质;艺术魅力;职业生涯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学习主要存在学生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大等问题,部分原因是生僻词和晦涩难懂的古言内容比重较大,还有老师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们无法理解学习语文知识与自己的人生规划有怎样的联系。因此,中职语文的教学问题要以学生们各自的发展情况为主线进行引导式的推进解决。首先要明确进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这部分学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遭遇中考失利或者长期存在学习问题的,他们的出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继续进入升学系统;另一种是快速获取社会竞争力,解决后期就业问题。语文的教学目标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相一致,老师在课堂上帮助不同目标的学生自主培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动力去学习,也就会自觉地通过各种渠道找寻有助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资源,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拓展自己的认知结构,甚至在自身的努力下改变以往对这门学科的错误认知。老师能够在备课的时候就从学生的心理成长层面剖析更适合学生性格特征的教育方式,使得教学双方在语文教育中共同成长和受益。
一.增设社会实践类课题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语言的最大价值在于沟通互动,对于处在封闭式学院环境中的中职学生们来说,沟通的对象应当不仅限于校园内部环境中找寻,而是要扩大到社会生活范围。根据相关调查,中职学校学习阶段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超过1/3以上的人数会在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这意味着学生们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有必要的,比如说在企事业单位内的邮件沟通文书该怎样撰写,播放一段企业内部会议视频并分组编辑会议纪要,部门之间通知类文件的书写格式训练等具有职场工作性质的文书。学生们在课外还可以自行寻找运用到汉语言知识的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分享和讨论其包含的文学要点。另外,学生未来的择业问题也会对各阶段的语文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职学校的学生里,也有一部分人群会在未来直接或间接从事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在着重培养沟通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要兼顾心理素质的提升。尤其是今后有强烈意愿去直接参与到少儿教育事业的中职生,更需要在目前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树立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坚定信念。从平衡身心的自我和谐发展出发,最终由己及人地推动青少年文化教育事业进步。
二.从了解汉语文化渊源的必要性出发,深化语文教育
移动学习环境下成人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摘要:移动环境下的学习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时空因素对学习的限制越来越小。这种变化十分适合成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性强,效率高,执行力强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记忆力差,放不下身段,缺少集中学习时间等问题。互联网学习的一系列优势适合成人英语学习扬长避短,如资源丰富,针对性强和个性化特点显著;沟通途径多样,不受场地限制,时间灵活性也明显增强等。总而言之,加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仍是成人英语学习者好英语的必要条件。充分借助和利用现有的微信公众平台、云盘,是移动学习的优选工具。灵活运用学习网站和学习软件是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移动环境;成人英语;自主学习
随着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同样也受到教育领域的关注,成为当前学习的新模式。移动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的便携移动设备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全民英语水平体现了该国国际化的水准,但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基础教育领域,也体现在成人教育的方面。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英语教学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成人教育中的发展速度和实际效果却不如基础教育那样显著。如果能有效地提高成人教育的英语水平,必然会使我国国民的英语普及率得到显著提升。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成人英语自学状况,结合当下移动学习的趋势,对成人英语自主学习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新方法、新策略做初步探索。
一、成人英语自主学习状况分析
成人教育中的英语学习,较多时候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学习的目标。相较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学习英语而言有着诸多的不同特点,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总体来讲,成人学习英语尤其强调自主学习,以下将对这些状况做具体分析。就优势而言,首先,成人的英语学习往往目的性比较明确,积极性较高。成人英语学习者往往是带着工作和业务的实际需求,或是要针对现实中某些实际问题而开启学习英语的过程的。为了能够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希望在求职升职中更具竞争力,想要在社会交际方面有更广泛的信息渠道等,使得他们在主观上已经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英语知识能力和交流水平在他们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必要性。因此,在客观上促使他们比未成年学生具有更多的求知欲望和更强的学习针对性。其次,成人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效率更高。成年人大多都是在职学习,并不能像在校学生那样每天将最主要、最完整、最具集中的时间用于学习。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工作上。因此,成人学习英语的时间往往是业余时间,甚至是休息时间。如此,若想完成他们既定的学习计划,他们就不得不在效率上做筹划,考虑如何在短促的、零散的和不规律的时间里,掌握必要的词汇,熟悉必要的语法句型,练习必要的听说能力。可以说,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时间虽不多,但其单位时间的知识摄取量却不少。最后,成人英语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计划执行能力和自律性。成人学习者意志特征比较明显,他们可以主观上做到不受外界的纷纷扰扰,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并自觉实施。成人学习者具备成熟的思维和行为规则,能够对事情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自身有着较强的自律性,能够逼迫自己投入到学习中。
就其弊端而言,首先,成人英语学习者的机械记忆能力下降,尤其是在单词学习方面,成为最大的阻碍。其中有一种叫做“语言石化现象”不容忽视,简单来说,英语学习者在其学习多年后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前的情况,甚至仍然犯着同样的错误且错误永远的存在他们的话语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语言石化现象。其次,成人英语学习者的自尊心心理作祟,影响其在听说方面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由于在日常教学行为中缺乏有针对性的创设情境教学,加之母语使用的固化程度的干扰,当成人学习者想运用英语说话造句时,就不可避免的产生抑制作用。比方说单词的发音,由于多年来一直得不到纠正,担心怕读错丢面子,日积月累下来给他们造成了心理障碍,影响了学习的速度和效果。最后,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工学矛盾突出,成人学习者的群体中绝大多数是业余学习,顾名思义,工作以外的时间来学习,但由于工作时间大多不固定,常常是“计划没有变化快”,给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更为严重的是,他们还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希望得到单位的认可和领导的赏识的同时又要承担着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往往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学习者都出现了半途而废的现象。
高中英语教学学法指导论文
内容提要: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让学生会学是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同样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要使学法指导进行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勤记笔记及时复习反复练习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归纳指导法对比指导法解答说理法启迪思维法讨论活动法
关键词:学法英语高中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的重要性。
目前,全国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和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我们今天知道的东西,到明天就会过时。如果我们停止学习,就会停滞不前。”许多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生产的主要要素,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有现有的知识,而应该是不断创新的知识。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目标。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还应把“教会学生学”作为已任,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当前全国上下均在努力探索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同时必须提高教学效率,这就更体现了科学学习的重要性,学法指导则显得更为重要。
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为他们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适用的学好英语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教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高中英语学法训练论文
摘要: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教师们来说,研究学法比研究教法更重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不但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于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法英语高中
一、开展高中英语学法指导的迫切性。
在英语教学中,人们研究教法居多,学法指导研究较少,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目前,全国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和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我们今天知道的东西,到明天就会过时。如果我们停止学习,就会停滞不前。”许多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生产的主要要素,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有现有的知识,而应该是不断创新的知识。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目标。所以,课堂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堂学来的方法,进行终身学习。
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为他们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适用的学好英语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教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但在外语学习方面,虽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跟在老师后面跑,外语学习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对他们展开,他们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此较简单的重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已必不可少。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论文
[摘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现代语言教学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教师可通过改善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和动机,创设发展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引导自主学习等措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Abstract:Tocultivatelearners''''abilityforautonomouslearningisnotonlytheinevitablerequirementofcurrentsituationofcollegeEnglishteaching,thetheoryoflife-longlearningandthetheoryofmodernlanguagesteachingbutalsotheguaranteeofimprovingtheefficiencyofEnglishteaching.Inorderto
developlearners''''abilityforautonomouslearning,Englishteachersshouldimprovelearners''''learningsurroundings,developtheirmotivation,usecreativeteachingmethodsandmakefulluseofmultimediatechniqueandnetworkresources.
Keywords:Englishteaching;autonomouslearning;abilitycultivation
一、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