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培研修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7 04:23: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网培研修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师教育工作意见
2016年,教师教育工作将紧紧围绕国培、省、市教师教育工作总体目标和要求,倾斜农村,突出骨干,全员参与,促进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师德教育、学科培训、岗位培训、名师研修、外出交流及提升教师能力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基础,面向全体教师,整合利用教师教育培训资源,在改革创新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全面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我县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健全和拓宽教师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专业化、研究型、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队伍,为更好地推动推动教育实现更加优质、更具内涵、更为协调、更有品位、更大影响,办人民满意的“更好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二、工作思路
借“国培”之力,整合教育教研科研、研修工作室、校本研修、送教下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网络研修与教师工作坊、中小学毕业班复习研讨、学科教师命题制卷、乡村教师能力提升、论文评选、课题立项、校长论坛、校点负责人,骨干教师、教学改革培训等工作,转变培训方式,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助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专业技术发展,学生成才、教师成功。
三、工作措施
教师研修模式的有效性思考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教师培训成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必然途径。同时,随着教师培训广泛深入开展,广大教师对培训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培训质量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一般性的教师培训已不能满足较高层次骨干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求,骨干教师培训逐渐向更深层次的教师研修转变,并催生着教师研修理念、方式、内容的变革。如何更有效的开展教师研修?如何科学设计受教师欢迎的研修项目?如何实现专业化的研修?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究与思考的。北京大学近两年通过承担教育部委托的“国培计划”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及研修团队的研修项目,对有效开展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做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探究与实践。
一、探求专业化的教师研修
“研修”与“培训”的不同之处在于:培训通常是以教、授为主,要求受训对象在单位时间内掌握需要培训的任务目标,开展的形式多以自上而下“听讲”为主,交流基本是单向的。而研修则是在单位时间里对所确立的主题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深入研究、交换不同意见及想法,交流是双向互动,既有自上而下,又有自下而上,还有上下互动,它的形式是“流动”和多样的。科学和专业的研修应由以下“四性”构成:
1.研修的专业性
研修必须有一定的专业做支撑,这个专业的支撑不是单方面的所谓的专业课程,而是由专业的团队、专业的课程、专业的教学设计、专业的管理、专业的标准等构成。在此基础上,从研修方案、研修课程的设计,到研修过程的组织、实施都是在专业化的过程中进行的,既有科学的依据,又有专业的标准,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在研修方案设计阶段,整体考虑研修方案的专业性构成是十分必要的。在确立了研修主题后,围绕研修主题组建专家团队,设计研修课程。研修课程的设计是整个研修过程中的主要“发光点”,但要形成整体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跟上,也就是说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是相辅相成,课程就像棋子散在棋盘上,教学设计就像棋盘上的线将棋子有序化,有了精彩的课程做引子,教学设计将点穿成面,形成美妙的棋谱,研修开展才能不散、渐进、有序、有效。加上专业的管理和评价,使整个研修在专业的框架下进行和展开。
2.研修的需求性
教师培训模式设计理念及实践原则
【摘要】近年来,教师培训中涌现出一批有效培训模式,其设计理念大致有如下取向:一是追求满足参训教师需求的适应性培训理念;二是指向问题解决的任务驱动式培训理念;三是强调基于教师职场应用的实践性培训理念;四是重视学员互动的参与式培训理念;五是强调资源互补的合作式培训理念;六是基于互联网资源的个性化培训理念。在培训模式上设计中实践这些理念时建议坚持如下原则:一是遵循成人学习特点;二是关注教师常态化研修需要;三是聚焦于教师学习;四是培训课堂可包含多种培训模式;五是多种设计理念可集中体现在同一项目模式建构中。
【关键词】教师;培训模式;理念;设计;原则
2010年“国培计划”全面启动以来,国家先后组织遴选了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机构和远程培训项目机构,创建了“国培计划”专家库,研制了《“国培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出台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培训专家工作组,研制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数学、化学学科教学)》以及一系列项目管理规范性文件,积累了海量资源,从而使教师培训走向优质高效。培训中,学员得到实惠,培训体系得到健全,经费得到持续投入。虽然如此,有些项目在实施中还存在问题:在时间设计上对学员工学矛盾关照不够,导致参训率不够高;学员需求调研环节缺失,导致培训与学员需求脱节;不同岗位学员混合编班导致学员需求各异甚至矛盾,使主题式课程设计困难;培训因师设课,导致方案设计缺少逻辑性、系统性;培训团队结构不合理,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偏少或域外师资缺失,导致培训脱离实践或学术视野不开阔;培训跟踪指导环节薄弱,学员学用转化不畅;……究其原因,有学员需求调查、培训时间安排、培训课程设计、培训团队组建、课程模式选用、训后跟踪指导等项目实施环节流程缺失问题,也有各环节设计与实施不合理问题,而这些都与教师培训模式设计有关。培训模式是一系列行为、策略的组合,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作指导,反映着合理的思维方法,是相对稳定、科学的操作范式,反映着项目实施流程和有效教学的要求,表现为培训组织模式和培训教学形式,能使培训中的教与学有效便捷。综上,培训模式设计与实践问题,已成为培训质效提升的瓶颈。对教师培训模式开展系统研究,有助于理解把握培训模式设计理念,发现模式设计问题,进而规避培训风险和误区。有鉴于此,笔者着眼于模式特色和典型性,从中国知网和其他可及文献中选择样本,对我国近十年来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设计理念和实践原则进行分析和思考,兹略述如下:
一、教师培训模式设计的理念取向
教师培训专业化需理论自觉和实践创新,培训模式设计须以成人学习学、教师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依据。有效培训模式是科学理论实践化结果,理念是教师培训模式设计的灵魂。通过对近十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培训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设计大致遵循如下理念:1.追求满足参训教师需求的适应性培训理念。该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着做事的逻辑,与陶行知“教要根据学的法子,学要根据做的法子”思路一致,也与奥苏泊尔有效教学思想相容。借助于训前调查了解学员已知、未知和所需,能使课程设计更具针对性。有研究(胡来宝,2016)提出“以课领训”的培训模式,强调质疑、课堂、理论、思考、实践五位一体,要求训前深入了解教师需求,以便因材施教。有研究(杨智,2017)提到“三需导向”教师培训模式,也把满足学员专业发展需求作为其重要导向(还涉及国家教育政策落实需求、教育自身发展需求),强调结合实际诊断学员需求,然后确定目标、组织内容、实施教学、评价效果,并将反馈修订环节贯穿于课程设计始终。关于学员需求如何调研,有研究(孟繁胜等,2013)针对“因学定教:培训内容关照学员需求”,提出三种调研方式:一是结合目标任务对学员进行训前需求调研,以做好方案预设,使培训更具适应性。二是重视训中座谈,由培训专家借助与学员交流了解授课效果、学员意见建议和需求变化,以便于微调课程。三是训后走访,了解学员学以致用的情况及需求,相机指导并积累经验。2.指向问题解决的任务驱动式培训理念。教师学习指向问题解决和行为改进。教师基于实践经验,在理论指导下直面和解决所遇问题,并通过实践反思和表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与发展。借此教师探寻自身生命意义,丰富情感体验,磨炼意志品格,强化自我价值感。任务驱动式培训借助问题解决任务驱动教师研修。有关研究(解书等,2014)介绍了任务驱动式教师高端培训模式,项目组以学科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为主题,对学员进行课例开发培训,然后由学员用培训生成的课例资源借助网络培训其他教师。模式中先“研”后“训”,“研”为“训”而来,旨在开发培训课程、锤炼培训师资。助力名师、专家型教师发展的高端项目,常以课题研究任务驱动学员进修,即以“研”拉动“训”,“训”为“研”而作。有研究(吕立杰,2019)介绍过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项目模式。项目实施时要求学员训前反思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并在理论导师指导下选择关键性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然后借助集中面授学习理论、收集资料,明确研究思路并开题,再在“影子培训”、返岗实践的环节开展行动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最后参加结业答辩。期间,学员要准备结题报告、,开设名师论坛、公开课、示范课,要带徒弟、巡回指导……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学员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项目研修。3.强调基于教师职场应用的实践性培训理念。所学知识只有被用于实践并取得明显成效,才能真正被学习者吸收内化。教师学习具有实践指向性,要求基于职场环境,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反思、检验、内化所学知识。培训实践场域有多种设计方式:一是以学员任职校为实践场域,便于培训效能转化。有研究(孙惠利,2017)提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培训模式,强调重视高师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学员任职校密切结合:高师院校提供理论引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行政支持,学员任职校提供学员发展的实践场域——为其实践所学、强化培训效能提供机会和反馈,助推理论向实践转化。学校改进项目多采用这种模式,以中小学为教师实践和发展基地,开展教师培训、主题教研、课题研究等。二是在培训中创设职场型实践环境,以便教师在实践中成长。有研究(秦文等,2018)提出“学员课堂”模式:由学员组成集体课堂,作为其课堂教学实践及教学行为打磨优化的职场型实践环境。该模式涉及选课(学员自主分组选择课题和教学内容并设计教学)、聊课(学员在全班范围交流讨论选课内容)、磨课(组内学员微格试讲、研究打磨课堂)、上课(学员现场教学,其他学员观摩)、思课(高校教师、授课教师、一线普通教师和其他学员共同评课、反思)五个环节,关注专业引领尤其是学员合作探究,致力于学员教学行为改进。三是实践导师任职校和学员任职校共同构成学员研修实践场域。有研究(王北生等,2014)介绍了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五环节实施模式:集中研修(25天)—影子教师实践(30天)——返岗实践研修(10天)——集中研修(25天)——后期跟踪指导(至少6个月)。在实践研修环节,学员要参加“影子培训”,如影随形地跟随实践导师学习,要参加实践观摩、考察、讲课大赛以及备课工作坊活动。在返岗研修阶段,要结合第一阶段准备的研修课题和实践研修中发现的问题,确定校本研修主题,并结合与顶岗实习生研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来撰写主题研修报告,同时发现新问题去参加第四阶段的集中研修。该模式中实践场域的建构将学员置于真实教育教学情境,通过对教育教学行为的观察思考和实践,使学员更易将所学用于实践,更易体验和感悟导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领略其实践智慧,优化自身心智模式。4.重视学员互动的参与式培训理念。成人在学习中有追求平等交流的特性,互动参与性培训能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从互动主体看,互动参与有几种取向:一是学员与培训机构间互动。有研究(陈志其,2015)提到“菜单式”培训模式:学员根据培训机构课程菜单选修课程,培训机构也可据学员需求为其量身定制课程方案。还有研究(李茜,2015)提出协商培训的模式,在明确“抽取代表—协商约定—实践探究—展示反思”培训流程基础上,按照随机性、目的性等原则抽取教师代表与培训机构对话,协商确定培训内容和方法等。二是学员与培训专家间互动。主要是学员提问、专家答疑、培训专家向学员了解授课效果和征求意见。在有关研究(叶立军等,2017)提出的PET合作模式中,高校教师(Professor)借助相关理论对中小学教师(Teacher)学员教学实践行为问题进行分析,并与中小学优秀教师(Expert)、学员进行研讨,以使学员认识到问题症结和解决的必要性,进而积极参与研修。三是学员间互动。重在借助头脑风暴、智慧分享等方式,围绕相关主题交换、创生思想观点。有研究(张赛园,2015)介绍了“世界咖啡”汇谈模式:汇谈前选出“桌长”,并布置轻松自由的环境,将学员按每组4—8人分成若干小组;还要设定负责调控程序和总结交流的2名主持人,组织小组多轮循环汇谈,保证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最后是集体汇谈、交流总结。学员在平等自由的交流中主体性得到尊重,参训动机得到激发,智力和经验资源得到挖掘——每个人既可为知识信息的吸收学习者,也可为经验观点的输出分享者。5.强调资源互补的合作式培训理念。能吸引学员参训的优质培训需要高水平师资、高质量课程、高效能管理。盘活资源须走资源互补的合作发展道路,合作有多种方式:一是培训机构间合作。即由两个以上培训机构借助各自优势资源合作实施培训项目。前文提到的“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模式”就建基于机构合作——高校负责学员理论培训和科研指导,优质中小学负责影子培训、参观考察、同课异构等实践研修,网培机构负责在线资源支撑服务,地方教科研机构负责学员返岗实践管理。机构间优势互补,优化了项目实施。“国培计划”对高等学校、具备资质的公办民办教师培训机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协同申报项目的要求,也体现了机构资源整合的思路。二是培训机构与学员任职校间合作。有研究(杨国英等,2019)提出“校研训科”一体管理机制,强调培训、教研、科研、电教等机构与学员任职校合作,优势互补地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学员任职校总结教师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形成研究课题;教研部门提供教学方法论指导;培训部门帮助夯实理论基础;科研部门侧重挖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背后深层次理论——这些信息最后都反馈给一线学校,助推问题解决。该模式打造了优秀教师研修“生态圈”,有利于学员全方位立体化培养。三是学员任职校间合作。有研究(张翔等,2016)提出“多校联培”校本培训模式:组织区域内多所学校建成培训联盟,以学科研修共同体为基本培训单位,联盟校各学科首席教师着眼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轮流主持课程活动,借助“同课异构”等方式,以一校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这种多校合作、分学科以先进带一般的策略,可整合区域学科优质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6.基于互联网资源的个性化培训理念。成人学习具有自我导向性特点。网络研修平台以其资源丰富性、远程交互性方便学员突破时空限制进行选择性、个性化学习,从而使网络化研修成为工学矛盾突出的学员所倚重的一种研修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培训的作用和地位愈加彰显。网络培训有多种实践形式:一是以私播课开展在线培训。有研究(黄建锋,2017)介绍了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也称“私播课”)的培训模式。私播课对符合条件者开放、给予个性化指导、支持线上互动与测试。它为学员提供了线上优质资源、强化了培训体验过程、关照了学员个性化需求,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二是将“翻转课堂”引入培训。有研究(周进军,2017)介绍了该做法:要求学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自主学习相关培训内容,再与培训讲师及其他学员交流,这样既便于学员精确表达学后困惑、讲师按需施训,又便于学员通过交流取长补短。三是在网络化学习基础上融入线下实践环节,推进混合式培训。有关研究(钟庆文等,2018)将培训设计为学习前阶段(培训教师将授课目标、内容提供给学员,学员自主选择学习)、学习中阶段(培训教师集中授课,帮助学员进行意义建构,产生互动体验)和学习后阶段(着眼于问题解决,帮助学员提高实践能力)三阶段,培训涉及网络平台、集中培训课堂、校本实践三种环境,需要学员组建网络学习社群,进行线上学习、集中培训和线下校本实践,进而形成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有效的网络培训要求重视学员能力发展、真实情境、专业导学等方面需求,关注混合式学习、半结构化课程、专业发展共同体等要素影响,充分利用“新学习空间”“新学习支持工具”“新评价技术”等互联网环境,借助生成性资源助推课程持续发展和学生主动参与,争取先学后教、多学少教。
二、教师培训模式设计理念的实践原则
教育局继续教育方案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关于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教师[2011]16号)和《20122013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指导方案》(皖教秘师[2012]2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第三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践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以省、市、县(区)、校四级培训体系为支撑,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完善制度机制,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大培训”格局和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我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实施原则
1.提升素质,服务学生。坚持服务于中小学教育,服务于学生有效学习,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宗旨,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综合素养,着力解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2.加强统筹,分级负责。坚持市级统筹,以培训规划、能力建设和质量管理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业务指导,健全管理网络。高中教师培训以市为主,初中和小学教师培训以县(区)为主,完善省、市、县(区)、校四级培训体系。
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补偿培训实施
摘要: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担了四川省教育厅的“国培计划”幼师项目(2020)———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补偿培训。本次培训从项目需求分析、课程设置到项目实施都做了精心的部署和安排。通过总结此次培训的行之有效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可以为后期实施相关培训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补偿培训;幼师国培项目;培训
课程具有“国”字特质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自2010年实施以来,经历了从“国培1.0”到“国培2.0”再到现在“国培3.0”的迭代历程。“十年磨一剑。”每一次更新演进都是对前一阶段问题的总结和改进,以使得具有“国家意志”的“国培计划”真正起到培育“大国良师”,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1]。而要实施“国培计划”绝非易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教育部门、财政部门、送培单位、培训单位、教师、专家、工作人员等)的整体联动。现如今,“国培计划”已由以前的直接分配到承训单位改变为由承训单位自行选择项目进行申报,通过招、投、评标的方式,遴选出更加符合条件的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四川幼专”)承担了四川省教育厅的“国培计划”幼师项目(2020)———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补偿培训。此项培训是“国培3.0”时代提出来的,在此之前叫做“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从“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到“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补偿培训”的更替,体现出国家对专业幼儿教师培养的重视,以使具有非学前教育专业的转岗教师在保教知识和保教能力上,通过一定的培训能有所改变和提升[2]。这也对承训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四川幼专从项目申报到项目实施都进行了详尽的部署和安排,精准实施培训,提高培训实效。
一、培训项目需求分析
培训前,项目组通过问卷星(https://www.wjx.cn/re-port/99923268.aspx?sat=1)发放设置好的问卷,问卷涉及到培训目的、培训课程设置、培训需求等方面。问卷填写70人,回收问卷70人,回收率为100%。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教龄在3年以下的学员占28.57%;3—5年的占10%;6—10年的占22.86%;10年以上的占38.57%。在这70人中,32人有过系统学习学前教育知识的经历,占45.71%;38人没有系统学习过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知识,超过了本次培训学员的半数,这也对培训的高效实施提出了挑战。从培训目的上看,98.57%的学员想通过此次培训在专业上获得更好的成长,仅有1.43%的学员是为了完成园长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任务。在培训课程设置上,35.71%的学员认为应开设与幼儿园作息制度和一日各环节相关的课程;32.86%的学员认为应开设幼小衔接相关的课程;17.14%的学员认为应开设保育知识相关的课程;14.29%的学员认为应开设幼儿园安全工作方面的课程(见图1)。在培训需求上,60%以上的学员认为游戏活动、教育活动、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家园合作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学员在这些方面的培训需求更大(见图2),这与图1显示的学员在培训课程设置方面的诉求相呼应。
二、培训项目课程设置
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半年工作总结
教师半年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转眼间2006年工作已接近尾声.回顾下半年工作,我们按照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点,根据本县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结合新形势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新要求,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师训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做以简要总结:
一、进一步深化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和行动研究能力,将新课程理念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同时进一步深化校本培训,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发挥校本研修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功能,7月份,由我部牵头,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联合向全县广大教师提出了以《新课程怎样教》一书为专题,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的“四个一”研修形式的新一轮全员培训。
1、制定方案及细则,加强培训管理
培训初,为了确保研修活动扎实有序地开展,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修计划,明确了研修目的、内容,并针对研修的具体要求制定了详细的考核细则,对各项研修指标做以细化、量化,以此作为我们考核各校及各校考核教师的依据,从而确保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乡村幼儿园教师研修模式探讨
摘要:乡村幼儿园教师研修出现的种种问题,急需我们对研修模式进一步改善,在运城幼师高专多年国培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炼出集“教、学、研、思”一体化的“四段式”研修模式。采用四阶段研修模式,可以提高研修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切实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于教师在课程设置及跟踪服务指导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乡村幼儿园教师;“四段式”研修模式;实践
目前学前教育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而数量巨大的高质量幼儿教师缺口成为了制约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实现“幼有所育”?如何给每一位幼儿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如何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如何在发展不均衡、发展不充分、矛盾突出的乡村幼儿园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目前学前教育特别要关注的问题。国家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供了多元化机会与途径,“国培计划”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形式,任务急、期望高,但教师是否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培训目标是培训机构应该思考的问题,其中培训的研修模式及具体的管理机制相关问题亟待探索解决。运城幼师高专从2011年,一直承担幼儿园管理者及教师的国家级培训,在多年的培训探索中,已经积累了丰厚及成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教、学、研、思”四段式一体化研修模式。
一、乡村幼儿园教师培训中亟待解决问题剖析
首先,解决课程设置与需求相吻合问题。受训教师更趋向于体验式课程,期望课程更具有针对性,例如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班级的组织管理、户外游戏活动的展开,具体如何开展探索性主题活动,关注幼儿身心发展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幼儿家长观念的转变及实际操作方法,面对班级中学生量大教师少,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幼儿园教育实际中,对幼儿的观察评析欠缺,不能正确解决幼儿行为表现问题,对幼儿后续发展的指导过于被动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幼儿教师对于参与实践活动及观摩现场教学有更高的关注度和需求度。其次,解决培训后期跟踪服务问题。提供在线交流平台———承担国培的院校能及时公布前沿教育信息,并且能够直接与专家在线咨询,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如何将所学理念应用于实践以及解决科研课题研究”的问题;帮助受训教师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到幼儿园实地查看受训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技能是否转换为教育教学行为,培训院校组织教师定期到一线幼儿园进行实践指导,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针对普遍问题,可举办相应讲座;优质幼儿园教师深入农村幼儿园进行现场指导,提供“保姆式”服务。
二、“教、学、研、思”四段式一体化模式研究及各阶段任务
参加网络研修学习工作汇报
今年月至月其间,我参加了不同层次的网络研修学习,月份参加的是国家网络培训,为期一个月,紧接着是市网络的研修学习,在这期间的十月份,区教研室还举办了全区各科的网络教学研究。现就半年来的网络研修学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1.相关数据统计
在“国培计划”网络研修学习中,学时累计达1280分钟,完成作业10余篇,发帖跟帖70多条,在学习平台的“培训总结”中完成1篇课堂实录,1篇教学设计、1篇教育叙事、1篇学结,学习成绩为98.6分。在教师网络研修学习中,学时累计达2516分钟,完成作业9篇,发帖跟帖68条,班级发起沙龙讨论6次,上传班级资源4个,班级日志1篇。在10月14日全区地理教师网络教学研讨中,学习150分钟,参与回答问题一次。
2.培训突出成果
本次培训中,我看了很多教育专家的视频资料,听了很多名师的讲座,另外我班学员上传了相当多数量的资源,与大家共享。这样使得我和班内的很多学员通过网络培训学习在专业文化素养上得到了提高,并学以致用,将专家的指导及时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实践中显示出专家培训指导作出的及时的思想追随和行为跟进,增强了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校长培训模式的点滴思索
校长是学校的领军人物,提升校长的素质,不仅是校长个体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需要,更是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几年来,我们潜心研究,大胆实践,探索出领导干部的培训模式,培养了一支适合我县教育需要的学习型、专家型的校长队伍。
1、论坛交流模式
以论坛的形式为校长们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激活校长内力,发掘校长潜力,整合校长动力。其模式的运行结构为:切中问题(重点、热点、难点)——群体释疑——对话交流——多元分享。我们先后开展了“百题知识竞赛”、“创新教育”主题辩论大赛、领导干部“百人论坛”、校长“网上论坛”等活动。特别是校长“网上论坛”,切中校长工作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论坛内容全县开放,达到资源共享。通过论坛交流,丰富了校长的理论知识,为校长科学管理学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梯次研修模式
我们坚持对全县中小学校长按岗位、按需求,分类、分层次、分专题进行培训。其模式运行结构为:专家引领——对比反思——理解内化——躬身实践。我们举办了校长、村小校长、后勤校长、初中教学校长、小学教学校长、教导主任等研修班。先后聘请全国小学教育专家窦桂梅、吉林二实验陈福校长;省学院干训办林森主任等领导和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各位校长认真思考,消化理解,运用实践。在梯次研修中,击中问题,内容具体,针对性强,效果颇佳。使领导干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理念,收获了经验,有效地促进校长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名校带培模式
教育部强化老师培训工作意见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现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1.教育大计。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地各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教师培训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机会较少,教师培训制度有待完善,支持保障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教育规划纲要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紧迫要求。
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2.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师资保障。
完善培训制度,要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原则。统筹城乡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突破。
二、紧紧围绕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