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传播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13:18: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网络信息传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构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探讨
摘要:在分析了当今网络信息传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遵循的原则,提出并阐述了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框架和工作流程图。
关键词:网络信息信息安全信息传播保障体系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垃圾信息和不健康信息也在迅速增加,计算机病毒、垃圾邮件、网络攻击、系统漏洞、网络窃密、网络违法犯罪、著作权保护等问题日渐突出,而监管体制机制又相对落后。如何让优秀的、积极的、先进的信息占领网络传播阵地,如何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紧迫课题。然而,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不够完善。本文在分析了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应遵循的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分析研究实际情况,提出并系统地分析了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结构框架及其工作流程图。
一、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遵循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最终目的是“用”,应本着旨在破解网络信息传播存在的难题的目的,向此目标努力,尽可能发挥体系的重要作用,注重体系实施的实际效用。因此,要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网络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措施。
谈论网络信息传播的总体特征
摘要:根据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的“第四媒’——网络传播的概念,网络媒体指的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互联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媒体属于大众媒体的后起之秀。进而还可认为,基于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属于大众传播的一种。其呈现出特有的特征,本文就其特征做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网络传播;特征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信息传播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互联网作为网络环境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互联网成为国际国内信息流的基本载体,是各种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信息平台,也是人与人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
一、高速度
互联网以其同步实时传输功能令所有其他传统媒体望尘莫及。只需轻点鼠标,用户就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链接自己感兴趣的网站,数秒之内便能浏览到所需的网页,同时也可以极迅捷地在网上信息。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互联网能够让用户最快捷地获知天下时事,并能帮助他们最快地做出反应。现在,网民们无需订阅报纸、收看电视,便可以足不出户地从网上得到相同或更多的内容,而且速度更快。原因有二:其一,网上信息的,无需经过常规化的有纸印刷、出版、发行及销售等过程,节省了大量的在途时间。其二,网络信息的数字化传播方式,比传统媒体的模拟化传播方式效率更高,网上任何二个结点之间的物理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随着各种相关软、硬件技术设备的完善,网络传播的速度还会进一步提高。
二、大容量
剖析网络信息传播的总体特性
摘要:根据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的“第四媒”——网络传播的概念,网络媒体指的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互联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媒体属于大众媒体的后起之秀。进而还可认为,基于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属于大众传播的一种。其呈现出特有的特征,本文就其特征做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网络传播;特征
引言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信息传播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互联网作为网络环境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互联网成为国际国内信息流的基本载体,是各种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信息平台,也是人与人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
一、高速度
互联网以其同步实时传输功能令所有其他传统媒体望尘莫及。只需轻点鼠标,用户就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链接自己感兴趣的网站,数秒之内便能浏览到所需的网页,同时也可以极迅捷地在网上信息。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互联网能够让用户最快捷地获知天下时事,并能帮助他们最快地做出反应。现在,网民们无需订阅报纸、收看电视,便可以足不出户地从网上得到相同或更多的内容,而且速度更快。原因有二:其一,网上信息的,无需经过常规化的有纸印刷、出版、发行及销售等过程,节省了大量的在途时间。其二,网络信息的数字化传播方式,比传统媒体的模拟化传播方式效率更高,网上任何二个结点之间的物理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随着各种相关软、硬件技术设备的完善,网络传播的速度还会进一步提高。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论文
摘要:网络平台已成为目前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网络新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网络新闻越来越依赖。网络新闻专题在网络新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新闻的传播、导向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网络新闻专题的概念、分类及功能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网络;网站;新闻专题;信息传播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新闻成为新媒体内容的一部分。在我国,网络新闻的诞生已经有近20的历史,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并且日臻成熟。从最初没有网络新闻,到网络新闻占据新闻传播的主流,网络新闻越来越精确、越来越精致,涉及各行各业,并且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广大媒体工作者的不懈探索。未来网络新闻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发展态势,值得广大研究学者作为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1网络新闻专题的概念
在传统媒体中,新闻专题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组成部分,大部分新闻工作者偏好鲜明的主题加上丰富的内容,充分传播某一事实。在互联网时代,新闻网站需要给予新闻专题足够的重视,新闻专题的设计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网络新闻专题和传统形式的新闻专题的目的是一致的,是对新闻发展与传播、加工与深化的整合。网络新闻专题在现代化媒体时代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表现方式。通常情况下,网络新闻专题会针对某一确定的主题,通过消息分析、调查、评论等多种新闻传达方式,对事件进行描述。主题的选择可以是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社会现象或者新政策措施等。描述方式可以借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途径。网络新闻相对于传统新闻,具有更多样的方式描述新闻内容,对新闻的表达更加连续、全面和直观。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专题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受众手机中都会有关于新闻方面的手机APP,新闻APP中都会对不同的新闻种类进行分类。通常情况下,这些新闻会被分成娱乐、军事、经济、旅游、生活、文化等很多方面,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分类。通过对新闻专题的了解,能够快速把握新闻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偏好。
2网络新闻专题的分类
网络信息传播心理学教育研究
陈琦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第二版)》(2011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所扩列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具有普适性,它适用于各个历史分期、各个年龄阶段不同的教育心理,而在当下网络信息传播时代,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值得我们展望。
一、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内容
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讲的自然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过程,主要研究学校中教和学两个方面的发展过程与规律的一般科学。广义上讲,教育心理学是各个领域各个年龄阶段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规律。一般而言,它从教育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展开,并且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加以补充。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多层面的多种多样的,其中机体的成熟与成长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方面。除此之外,日常练习和从练习中所总结的经验教训也尤为重要,足够的社会经验和自我反思能力对人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对教育的推进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也认为,一个人从儿童到长大成年,在外在环境与教育的帮助下,低级的心理机制逐渐走向高级,通过教与学的过程,使儿童掌握了相关知识,并且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东西与想法,因而指导未来的教育与实践的发展以及心理的成熟。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教育的推进对心理产生的影响,研究教与学过程中人的心理产生变化的一门一般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本质特征与重要价值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而人是通过环境与教育逐渐成长起来的,没有教育、没有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传授,就不会有独立人格的产生,也不会有高尚品格或者成熟心理的出现,教育心理学的本质是研究教育与心理的关系,研究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人的身心变化,研究儿童的认知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又是如何建立独立准确认知的,研究人的身心变化轨迹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利用自身规律去了解世界,去发现世界。
三、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的影响
网络传播现状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网络传播现状分析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网络传播信息更加自由,便捷,快速,成本也更为低廉,从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现状展开分析,对网络传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探讨。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信息传播手段的诞生,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媒介易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局限性,网络信息传播以一种超常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网络信息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网络传播
了解网络传播之前,我们需要对传播进行科学的定义。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网络传播就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它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和总结,我们倾向于这样定义网络传播: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①全球性,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而不断发展的。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低廉的网络运行成本为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提供了软硬件保障;网络操作的简便化和大量网民的存在又为网络信息浏览提供了人才支持;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相对于其它媒介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更强,信息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实时的、畅通的交流。③超文本链接方式。这是网络传播的独有特征,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以网络地址的形式存在,进行信息传播和接受就是反复切换不同的超文本链接。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创新。
二、网络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网络传播现状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网络传播现状分析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网络传播信息更加自由,便捷,快速,成本也更为低廉,从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现状展开分析,对网络传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探讨。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信息传播手段的诞生,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媒介易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局限性,网络信息传播以一种超常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网络信息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网络传播
了解网络传播之前,我们需要对传播进行科学的定义。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网络传播就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它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和总结,我们倾向于这样定义网络传播: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①全球性,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而不断发展的。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低廉的网络运行成本为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提供了软硬件保障;网络操作的简便化和大量网民的存在又为网络信息浏览提供了人才支持;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相对于其它媒介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更强,信息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实时的、畅通的交流。③超文本链接方式。这是网络传播的独有特征,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以网络地址的形式存在,进行信息传播和接受就是反复切换不同的超文本链接。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创新。
二、网络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网络传播现状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网络传播现状分析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网络传播信息更加自由,便捷,快速,成本也更为低廉,从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现状展开分析,对网络传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探讨。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信息传播手段的诞生,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媒介易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局限性,网络信息传播以一种超常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网络信息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网络传播
了解网络传播之前,我们需要对传播进行科学的定义。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网络传播就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它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和总结,我们倾向于这样定义网络传播: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①全球性,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而不断发展的。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低廉的网络运行成本为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提供了软硬件保障;网络操作的简便化和大量网民的存在又为网络信息浏览提供了人才支持;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相对于其它媒介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更强,信息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实时的、畅通的交流。③超文本链接方式。这是网络传播的独有特征,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以网络地址的形式存在,进行信息传播和接受就是反复切换不同的超文本链接。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创新。
二、网络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网络互动性变革营销观念论文
[摘要]网络营销从传统营销来,又与传统营销有着巨大的差别,传统营销既是网络营销的基础又是其发展的起源。本文分别阐述了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及主要方式,进而对二者的优缺点进行了论证,指出只有善于利用他们,正确选择营销方式,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传统营销网络营销信息传播市场营销
网络营销从传统营销来,又与传统营销有着巨大的差别。如何在这巨大的网络市场上开展网络营销、占领市场,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传统营销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市场营销的基础,也是网络营销逐步发展的起源。只有善于利用它们,正确选择营销信息的传播方式,才能使企业发展得更快,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
1.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特点
(1)传播模式相分离
网络空间思想政治传播学思考
【摘要】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当前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而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行为,具有主客体身份的双重性、介体的开放性、场域的虚拟性等传播学特点。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教育客体,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整合传播渠道,净化传播环境等,切实提升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传播学;意识形态
指出,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和普及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当前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一、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学分析
CNNIC第4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高达9.04亿。这也就意味着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必须切实加强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传播学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2],传播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体现,没有传播,人们难以发生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提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效的传播是提升人们思想交流和认识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把握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学特点,才能更好地推进网络空间的治理。(一)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身份的双重性。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是指政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政治观点等,对广大网民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使其形成一定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是相关信息在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而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作用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相较于传统媒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媒体理论认为,“受众完全是消极的,媒体传播什么,受众就接受什么,没有任何主体性”[3]。也就是说,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信息传播主体到客体的单向传播行为。而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这种单向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网络空间中的主客体之间实现互动,信息传播主体由传统的“灌输者”变为“对话者”,信息接受的客体由被动接收变为互动的主体。互联网使主体与客体都成为信息发送与接受的基站,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接受者、传播者。互联网使主客体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信息传播结构的平等性和信息关联无中心化”[4]。因此,网络空间中主客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共同参与网络空间的话语建设,打破了现实社会传播的身份限制。而这种互动性决定了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身份的双重性,也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二)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介体的开放性。互联网像一台时空压缩机,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可以全天候、跨区域地随时交流,地球成为一个“村落”。人们不分种族、国家、职业、社会地位等,都可以在网络空间自由交流。网络空间的信息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互联网宣告“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网络空间信息准入门槛极低,海量的信息和多元观点充斥在网络空间中。互联网传播的开放性也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体之间都获得了空前的能动性,使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充满互动性和沟通性。(三)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场域的虚拟性。相较于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互联网营造了一个虚拟的信息传播场域,即“特指当代的数字化的表达方式、构成方式和超越方式,是现时代数字化的存在方式、发展方式和创造方式”[5]。互联网信息传播场域是由“比特”构成的数字化的电子虚拟空间,与现实的物理空间具有本质性的不同。在现实的伦理秩序中,人们的交流、交往都是以较为真实可靠的特定身份出现。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信息传播的主客体形象、身份及行为都被数字化了,信息传播的全过程成为一种符号化的活动,网络空间的信息交流成为符号之间的互动。网络空间的符号代替特征使之失去了现实空间的确定性与稳定性,人们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来塑造自己(2020•9)XINWENAIHAOZHE的形象和身份。这种虚拟性为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张力,同时也增添了不确定性。
二、互联网信息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