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本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20:48: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网络基本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网络基本知识

网络管理员履职工作报告

一.政治思想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平时认真参加政治学习,提高了对共产党的认识,拓宽政治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并努力向共产党员学习,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严以律己。

二.工作态度

本人在网络管理这个岗位上工作2年以来,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服从组织安排。在工作上积极肯干,能做到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勤奋好学,不断学习和钻研业务知识,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赢得了组织、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和好评,任职期间,多次荣获公司荣誉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三.学识水平

本人具有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建设、维护,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服务器的搭建与维护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独立承担和解决、完成本专业的一般性工作及企业相关的其它问题。同时不断通过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学识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通过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的网络工程师考试并获得《网络工程师》资格证书;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网络安全工程师考试,获得《网络安全工程师》培训证书。

查看全文

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考试大纲

一、参加对象

报考重庆市国家税务局系统2014年计算机职位的考生,达到国家公务员局规定公共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的,按照每个职位笔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以计划录用人数3倍的比例确定参加专业考试人员。

二、专业科目考试题型

专业科目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总分值100分。

三、专业科目考试范围

(一)IT信息:包括信息化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应用、成果及进展等。

查看全文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意见

一、学科现状分析:

1.师资队伍:初高中教师共37人。其中高中教师13人,初中教师24人。计算机专业教师16人,高中11人,初中5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

2.课堂教学:A类课4节(高中2节,初中2节),B类30节(高中12节,初中18节)C类3节(高中1节,初中2节)。

3.学生学业水平:各校教学设备、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学生的学业质量。城川和山区学生学业质量不平衡,差距很大。20—20第二学期高中期末试卷分析,及格率占98.7%,优秀率占10.9%。初中期末试卷分析,及格率占68%,优秀率占9.3%。达到优秀水平的学生不多,全县各年级优秀率在10%左右。主要问题是:学生基础知识弱,基本概念不清;从试卷上可以看出,学生只注重实际操作,缺乏知识的理解和理论指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感兴趣,由于课时安排(初中每周1课时),使得时间间隔较长,学生很难掌握。高中每周2课时,个别学校课时集中安排,效果比较好。

二、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查看全文

微课设计在计算机个性化教学的应用

摘要:探讨微课开发设计流程、微课的选题、微课教学设计原则、评判标准等内容,阐述如何将上述方案应用到计算机网络微课建设上,并提出计算机网络微课建设的个性化教学方案。

关键词:在线教育;微课;计算机网络;个性化教学

1计算机网络微课建设概述

教师针对课程的难点和重点设计微课教学案例并进行录制,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巩固[1]。国内一些教师针对计算机网络微课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云红艳等提出MOOC理念下“计算机网络原理”精品课程的立体化建设方案,提出了教师进行重点知识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马英英提出微课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认为其可以分析课程难点、重点,方便学生课后反复学练[2]。潘能文则针对实践能力提升,对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3]。也有教师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阐述了计算机网络中职[4]和高职[5]教学中的微课设计。本文将阐述对微课建设的理解和体会,并着重讨论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

2微课建设要点

(1)微型化原则。一般一节微课只针对一个知识点、一个问题点或一个技能点(或重点、难点、疑点)。微课课程时间要短,通常为5~8分钟,最多不超过15分钟。精心设计、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可以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维持学习者注意力,提高学习者效率。(2)讲授的个性化。好的微课应该是教师对知识点个性化的理解、加工处理以及表述。对于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举一反三进行扩展;而对于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化繁为简,达到拨云见日的效果。(3)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微课是为学生服务的,为帮助学生开展自主、个性化学习而设计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学习活动和各项资源的组织都要围绕学习者这个中心进行。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4)选题的实用性。内容的选择要来源于生活或是存在的现实问题,让学习者意识到这节微课有现实的生活基础,并且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以此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学习动机。(5)内容的易懂性。易懂性是指在微课教学设计时要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微课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要选择最适合的表现形式。

查看全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论文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从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优化该课程教学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现状分析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这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质量的发展。另外,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以学科为体系的痕迹明显,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教学要求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从而对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消极影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1.优化课程体系

查看全文

公务员基本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根据灌人社【2014】79号通知要求,为深入实施新一轮“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不断提升我局公务员基本理论水平和基本业务能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组织开展全局公务员基本能力提升主题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发展大局,结合我局公务员队伍素质现状和公务员自身需求,以强化基本知识、提高基本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公务员队伍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我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二、活动对象

局机关在编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以下简称“公务员”)。

三、活动内容

查看全文

数字媒体技术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研究型的课堂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出勤率、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借助MOOC平台对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和创新技术平台的建设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教师提出涵盖知识点和基本技术的应用问题,并借助MOOC平台将教师从基本知识点的讲授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所学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解决典型问题所需的基本技术算法库,构建学生进一步创新的技术平台,为学生工程实践及创新创业服务。

关键词:研究型课堂;数字媒体技术;MOOC;创新技术平台

1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2010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创新。将科学研究实质性地纳入教学过程,实现优势科研成果、科研资源向教学的转化,达到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完美有机结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乃是当前研究型大学高等教育面临的共性课题[1]。2011年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成果表明,研究型的课堂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出勤率、主动性和学习能力[2]。而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广泛采用的基于问题的教学(学习)模式,也激发和推动了学生的创新能力[3]。科学研究的核心在于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驱动的研究型课堂可能达到教学科研有机结合。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专业。如何在这个新兴专业课堂的教学中,融合科学、技术甚至艺术,培养具有创新技术能力的卓越工程人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极具挑战性的特色课题。自2012年以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简称MOOC)备受瞩目,人们为此将2012年称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之年。网络教育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从教学内容、决策、方法、步骤等多方面改变传统教学被动灌输局面,提倡交互式、多样式、选择式等主观学习模式。在现有课程教学中,往往通过“翻转课堂”的模式结合MOOC课程的内容[4]。从而,教师在传统课堂(非网络教学/开课)上的角色从“讲授者”转换为“解惑者”。千百年来的实践表明,合格的师者应该兼具“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在风起云涌的MOOC新时代,研究如何在高校教育的课堂中师者同时做到传科学之道,授技术之业、解学者之惑,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即是在此方面做一探索。当前国内研究型课程(体系)的建设,一般强调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衔接与一体化[5]。从宏观层面,国内诸多高校建立从本科生入学伊始就进入特色班,实施“本科-研究生”贯通培养体系以及"TMTE"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班、西南交通大学的“茅以升”班以及我校的“钱令希”班等[6]。从微观层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尝试建立适合于推免生的本科-研究生教育衔接课程[7],在我院亦有个别课程尝试;东华大学建立本硕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推进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实验教学一体化[8]。以上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在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才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然而,这些教学模式往往是针对培养高水平研究人员,中心在于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改革[9]。面向应用型具有创新思维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如何在课程中结合科学研究的思维与方法,并形成支持创新的技术平台,尚未有很好的探索与研究。数字媒体专业培养方面,早在上世纪末国外高校将其列为一个专业开设,并取得了突出成果。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也是国外数字媒体教育的主要成功因素之一,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数字媒体实验室,不断以较大项目作为科研学习的推动[10]。国内各高校,如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对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逐步形成各自特色的体系[11]。大连理工大学在2010年设立、2013年正式获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来,我们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也做了相应的探索,目前正形成技术开发与艺术创意相融的培养模式与体系[12-13]。无论国内国外,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一般都面向网络游戏、数字媒体创意等,着重强调开发技术或者工具的培养。然而,面向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任务,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更多科学素养的培养,加强运用科学方法解决数字媒体产业实际工程应用问题能力的塑造,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自2012年以来,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MOOC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以由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成立的EDX为例,目前已经拥有超过90万的注册者,拥有近30所教育机构,包括清华、北大、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等6所亚洲高校在内的15所全球名校。借助在线教育平台这一契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将全面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试点,进一步拓展在线教育模式,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14]。大量开放的在线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取得的最新发展成果,这些课程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可以被任何人所接触使用。现有的实体课程,面临MOOC在线课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目前尝试主要集中在利用MOOC课程进行“翻转课堂”[15]。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学习基本知识点,完成课程作业,而教师主要承担作业辅导、答疑以及组织小组讨论等。此外,也有基于MOOC平台的微课程建设实践,教师将知识点打散,制作短时间的学习视频进行分享[4]。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有益的尝试能够利用MOOC平台提供的资源优势,然而教师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研究型大学具有的丰富研究积累和解决问题经验的教师资源,无法在这种模式下得以体现。本文借助MOOC平台讲授数字媒体技术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教师提出涵盖知识点和基本技术的应用问题,在带领学生利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并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解决典型问题所需的基本技术算法库,构建学生进一步创新的技术平台。从而,师者真正做到“传科学之道、授技术之业,解学者之惑”。

2研究内容

2.1基于MOOC平台的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建设。当前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些主干课程,如多媒体技术、交互设计以及计算机视觉等,均可以在网络的在线平台上找到知名大学和知名教授的在线课程。在本文中,主要研究以MOOC平台为基础的在线授课模式,以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强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供多元化学习工具,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同时,将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MOOC平台的重要作用。遵循混合授课思想,尝试翻转课堂模式,发挥网络教学的特性以及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从选课到结课为周期载体,重点为学生讲授必要的实践、理论课程之间有机知识关联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以主动的方式学习,为后续的工程应用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2.2数字媒体技术基本应用问题(案例)库建设。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课程和应用型课程是前导和后续关系,而应用型课程间也存在前导或后续关系。而且,这些课程又可分成一些重叠的课程群,如图像处理基础、多媒体技术导论和计算机视觉等,这些课程群间的知识点相互重叠、互补而且有序,需要统一进行协调。本文的一个重要创新点是,我们还将立足于多年来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积累,建立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基本应用问题(案例)库,涵盖数字媒体技术相互关联的课程知识点,并从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角度对课程内容优化和协作。通过各课程间的知识点协作,让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基本应用问题,最终使每位学生在毕业时都能完成一个自己满意的成型系统或作品。因此,每一课程群的应用问题(案例),以及这些案例需要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别由哪些课程来讲授,达到何种程度等,均由各授课教师联合讨论来确定,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2.3数字媒体技术创新技术平台建设。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经过几年努力,在硬件上数字媒体技术系已经组建2个本科生专业实验室:数字媒体专业基础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将主要用于数字媒体制作,以及素描、速写、色彩等设计方面的基础训练。创新实验室是数字媒体课程中解决基本应用问题的重要硬件支撑平台。在硬件平台支持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近三年来获得各类奖项12项,其中包括苹果公司2012年度全球设计大奖。然而,在不同课程中尽管低于基本技术和算法都进行了讲授,学生也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却没有形成进行科技创新所需的共有的算法(软件)平台。本文的研究,就是整合MOOC课程提供的在线资源、教师以前的科研积累、学生在解决案例时开发的优秀算法,形成数字媒体技术创新所需的公共算法(技术)共享平台。在软硬创新平台支持下,针对主要的科技竞赛(如微软ImaginCup,ACMSiggraph创新比赛)、教师的科研项目(团队每位成员都有国家项目支持)、以及企业商业平台(AppleStore,Win-dowsStore)等,鼓励学生应用在解决基本案例学习得到的科学方法,结合基本的技术提出创新的思想和方法,形成创新成果。

查看全文

微课提高中职教学效率探索

一、前言

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教育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与学活动也由“单向传输”向“双向传输”转变。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更加注重学习的个性化和教学的差异化,使当下教育更加公平高效。如今大力提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依托于当下的“互联网+”模式。翻转课堂赋予学生更多自由,课堂外即可完成知识传授,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教室内则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方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而课堂外的知识传授就是运用微课的形式来进行。

二、中职网络微课教育特点分析、设计流程

在欠发达地区,由于条件限制,使得优质教学资源无法得到很好的共享,无法惠及相关专业的所有学生。即使这样,我们依旧有解决的方案。现在的学生基本上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络教育不便的缺陷。在设计微课程时,微课应尽量精简,主要以PPT、精短视频为主。平台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还可在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同时进行师生交流。为此,我们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把握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任务安排。下面是“Photoshop图层认识”课的设计流程。(一)课前———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传授知识1.提取核心知识点:分析Photoshop图层的重难点,提炼出学生在课前需掌握哪些关键知识点,点到即止,以引导为主。易混淆概念:图层对于新生来说,自学图层概念,既抽象又难懂,较难准确理解图层含义。而学习PS,图层是最关键的基础,运用好图层可以提高操作效率、预防致命性的错误。在设计课程时,应帮助学生简单明了地建立图层的概念,明白图层的用途及其重要性。我们将知识点提炼如下:(1)可以把图层想象成一张张重叠在一起的“透明的纸”;(2)可任意移动“纸”的位置。重要习惯养成:分图层操作准确掌握图层的工作原理后,要求学生进行分图层的操作,将一张由小鸟、大树、山坡、太阳组合而成的图画,分解成独立的四张图画,通过重新组合、排序,合成所给定的效果图,从而形成分图层操作的初印象。2.使用软件制作微课:利用软件将教学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微课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1)基本知识架构———图片呈现(软件:PPT2010)。简单的基本知识架构主要以理论为主,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使用PPT软件进行设计。(2)抽象的概念、操作技巧———视频呈现(软件:Flash、PPT2010、Camtasiastudio)。图层的概念比较抽象,可通过Flash软件或者PPT2010制作动画,用动画的形式来呈现。若用文字来描述操作步骤,晦涩难懂又不直观,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热情。使用Camtasiastudio软件将实操技巧进行录屏,配上舒缓的音乐、通俗易懂的字幕解说,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新课的操作技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3)完善整体框架,生成二维码(软件:炫课)。将动画、微视频等音频资料嵌入到基本知识框架中,完善整体框架。为了方便在微信平台传阅,用炫课软件将课件生成二维码。3.上传至公众号:将微课资源(PPT、二维码)上传至公众号,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主动学习。(二)课中———知识内化1.简单回顾知识点,学生代表演示。通过2名学生演示,再一次回顾操作关键点、易错点。2.完成阶梯型练习。将任务分成两个阶梯:简单任务、复杂任务。简单的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统一点评。通过简单的练习进一步掌握基础技巧知识。复杂的题目通过小组协作完成,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更深入地掌握本技巧的学习。由学生投票选出最优秀的小组作品。(三)课后———知识延伸1.在公众号中上传一组图片,解析他们的关键步骤,由学生提出其他解决方案,拓展知识。2.在公众号上出一份民意调查报告,根据报告分析本课的优缺点,结合学生的评价,进一步修改微课内容。

三、总结

通过对比,就“Photoshop图层认识”这节课来分析,传统课堂中,只有70%的学生可以掌握图层。翻转课堂中,即使没有老师现场解说,100%的学生都能准确掌握图层的工作原理,还不占用课堂时间,节省了30%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操演练,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巩固学生的技巧。

查看全文

网络营销项目式教学论文

一、引言

项目式教学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有机地结合,把教学内容打散,重组成一系列完整的项目,以任务为导向来安排课堂教学,实现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目标。项目式教学法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而不再强调以“教师”为课堂中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无论在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环境,还是在教学过程、教学手段上,项目式教学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同时它也有自己的缺陷,为了让项目更够顺利实施,教师需要先讲授任务涉及的基本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完成任务,因此教学时间变长了。怎样才能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既解决知识点的传授又能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实践?我们认为可以将知识传递环节放在课外实现,课上直接通过任务来实现知识的内化。在信息传递十分便捷的当今社会,在学生熟练运用网络工具的前提下,课前实现相关学习内容的了解是可行的。这样一来,就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学生直接通过项目来解决问题,实现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在此转变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将发生改变,由“主角”转变为“导演”,组织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建议和进行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平等和谐,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探究。这种颠覆传统的“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学习方式被称为“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应用在项目式教学中。

二、翻转课堂概述

1.翻转课堂的理解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微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之所以称为“翻转课堂”,是因为实现了三个角度的翻转。第一,翻转了教学方式,推翻了原来“填鸭式”和“一刀切”的模式。该方式迎合当代学生个性化的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第二,翻转了教学结构,“课前知识传授—课中吸收内化”,最有效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第三,翻转了师生角色,即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角”,而教师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导演”,组织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和指导学生课堂学习。

2.翻转课堂的现状研究

查看全文

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设计探讨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全面覆盖,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的数量和种类增长迅猛。从办公到娱乐、从网购到外卖、从社交到出行,还有即时通信、地图导航、移动支付、电子商务、手游和网约车等App已经成为“必需品”,全面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并因此汇集了大量的个人信息,App也逐渐成为承载网络应用和信息数据的重要载体。App在引领用户数字生活、助推消费提质升级、支撑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App暴露出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泄露与滥用个人信息等安全问题凸显,App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现已普遍遭受质疑。App安全不仅事关个体的隐私权利保护,产业的健康发展,更影响到国家的全球数字竞争力。因此,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App检测人才队伍已成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和国家网络安全的核心需求。

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概述

为做好App检测人才培养工作,本文探讨对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展开一系列科学、合理、规范的设计,以填补国内在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方面的空白,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资质认证事业打下充分的理论基础。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是对App的安全性开展全方位测试,以发现App所有可能被攻击者利用的安全隐患,并指导App运营者进行修复的人员的技术能力的专业认证,是对App检测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察和认证。通过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的持证人员主要从事App检测相关工作,具有App检测准备、App检测执行、App检测综合分析评估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设计内容

1.课程框架

通过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的持证人员主要从事APP检测相关工作,具有App检测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因此,在整个App检测人员能力认证的课程体系结构中,共包括安全App检测基础、App检测技术和App检测实践这三个分类,如表所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