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22:44: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外汇管理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外汇管理法规特点探究论文
一、从层级上看,外汇管理法规“位卑权重”。从外汇管理法律制度比较成熟的国家来看,它们一般都先由立法机关制定一部基本性的外汇管理法,然后以此为基础,公布实施大量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以使其基础性法律的原则性规定得以落实。如韩国在1961年立法机关就颁布了《外汇管理法》,对该国有关管汇的问题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在这部法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实施,韩国又颁布了《外汇管理施行令》、《外汇管理规定》、《外汇管理业务程序》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使韩国外汇管理法规成为一个由法律、法规、规章三部分组成,条文依次增加,内容逐步详尽的较为完备、权威的体系。而我国则不同,我国外汇管理法规从一开始就以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包括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形式出现,而不象日韩等国那样以国家立法机关通过法律的形式出现。有人认为这是我国外汇管理的一大缺点。笔者认为不然。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必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不断深化。过早地由人大制定法律,法律就会被频频突破,最终会破坏其自身的权威性。因此我们必须防缓步伐,先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作为尝试,等到时机成熟后再制定法律。在此之前,我们要极力维护《条例》的权威,一切外汇管理活动都以它为准则。
二、从方式上看,外汇管理法规“宽严相济”。1996年12月1日,中国正式宣布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要求,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具体表现为:一是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买卖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二是提高居民用汇标准,扩大供汇范围;三是取消尚存的经常性用汇的限制,如取消出入境展览、招商等非贸易非经营性用汇的限制,允许驻华机构及来华人员在境内购买的自用物品、设备、用具等出售后所得的人民币款项兑换成外汇汇出。在放宽经常项目兑换的同时,中国对于资本项目外汇还继续进行严格管理并执行三个基本原则:一是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均需调回境内;二是境内机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项目下外汇收入均应在银行开立外汇专用帐户,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后才能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三是资本项目下的购汇和对外支付,均需经过外汇管理部门的核准,持核准件方可在银行办理售付汇。近年来国际上频频发生的金融危机提醒我们,条件不成熟时过早开放资本项目,不仅不利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也不利于国际资本的安全使用。因此我国在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同时,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管理是完全正确的。
三、从内容上看,外汇管理法规“对事不对人”。从1980年《外汇管理暂行条例》与1996年《外汇管理条例》相比较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外汇管理暂行条例》是根据外汇管理的对象来划分不同章节,确定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而新条例是根据外汇管理的内容来划分不同章节,确定相应的管理方式的。又如,1994年中国实行的结售汇制度没有把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其中,这给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利影响。它们如果要卖出外汇获得人民币资金必须到指定的外汇调剂中心办理。由于外汇调剂中心是外汇管理局的一个职能部门,自身并无人民币资金的收购或卖出,因此很难及时促成调剂。这严重阻碍了外商投资企业流动资金的有效运转,极大地破坏了国民待遇原则。所以1996年7月1日外商投资企业被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1998年12月1日外汇调剂中心最终关闭)。
四、从执行上看,外汇管理法规可操作性日益加强。首先,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协调,管理权力集中有效。外汇管理局是我国唯一的外汇管理部门。它克服了其它国家在外汇管理中存在的由中央银行、财政部、外汇管理局多头管汇、多头批汇、职责不清的局面。其次,我国外汇管理法规不同程度地订有定义条款,它们对相应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的内涵和外延都作出明确规定,使有关规定的使用不易发生偏差。而且法律条文规定逐步具体,语义相对明确,可操作性不断加强,外汇业务是否违规容易界定。再次,相关法规的罚则十分明确。1980年的《外汇管理暂行条例》只规定了一条罚则。1996年的新条例增加到十三条,并且出现了大量援引性条文(刑事责任部分)。起初,新刑法颁布后,因为没有规定相关的刑事责任,造成了刑事处罚的真空,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这一法律性文件后,问题得到了彻底地解决。
五、从体系上看,主体性外汇管理法规“独善其身”。为了进行有效的外汇管理,一个国家需要一整套相互间即有垂直关系,又有相对平行的成体系的法律、法规、规章。主体性法律、法规主要规定外汇及外汇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管汇范围和相应的违规处罚,着重体现垂直性关系。而配套性法律、法规是对外汇的收付、转移所可能涉及到的部门、领域在其业务中与外汇有关的问题所作的规定,主要体现平行性关系。在我国,主体性外汇管理法规较完善。虽然《外汇管理条例》层级低而且抽象、原则,但是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先后颁布了许多相关实施细则和规章。但是配套性法律、法规却很不健全。例如,商业银行在符合主体性法律、法规的条件时可以成为外汇指定银行,商业银行法就有必要对这种特殊商业银行的外汇活动进行规范,或者制定外汇银行法。我国没有此类法律。此外,外汇担保法、外汇投资法、境外投资法等至今都是空缺,严重影响了外汇管理目标全面、顺利地实现。
六、从立法与实践的关系上看,外汇管理法规未能与时俱进。在我国,虽然目前外汇管理法规、规章的数量日益增多,但是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但前瞻性规定匮乏,而且某些规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例如,我国现行外汇管理法规基本上不允许人民币与外币的远期外汇交易,外汇市场主要还是现汇市场,期汇市场远未形成。如此,面对浮动汇率的日常变动所带来的外汇风险,进出口企业,甚至是外汇银行也束手无策。这不仅妨碍了自负盈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广与完善。又如,中央银行利用外汇平准基金调控外汇市场的做法已为各国金融管理的宏观政策所认同,并从法律上加以规定。我国目前在外汇交易中心也设立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场所,适时干预汇市,但这种干预活动并未从法律角度加以确认和规范。
基层外汇局内控监督研究
工作难点
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外汇局工作人员对内控监督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存在着重业务管理、轻风险防范,重制度建设、轻制度落实的问题,内控监督工作仅仅局限于上级局的例行检查和人民银行的内部审计。这导致在日常业务活动中,个别内控管理的方式、方法仍停留在口头传达或约定俗成的阶段,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形成了一定的风险隐患。人员紧缺。一是由于人员紧张难以配备专职内控人员,而当前基层外汇局人员的配备现状,又难以保证兼职内控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及时更新内控业务知识和外汇管理知识。二是专职内控工作人员的缺位难以保证内控工作的独立性。由于兼职的内控人员仍要承担其他具体业务工作,岗位之间无法真正分离,使得不同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工作方式相对滞后。一是基层外汇局缺乏非现场监督手段,难以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二是内控监督工作主要依靠同级人民银行内审部门来进行,但由于外汇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部分基层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并不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因此在开展内控监督检查时,只能对照文件规定进行机械的合规性检查。这样不仅降低了内控监督工作的权威性,而且容易束缚外汇业务的正常开展。三是检查手段仍停留在抽查某一时段发生的业务留存资料上,难以发现隐藏的业务差错和风险。相对于已电子化的外汇业务,检查监督手段显得单薄。制度未及时修订。一是基层外汇局在制定内控制度时,往往只是将上级局的规章制度作文字上的修改,并未真正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细化和调整。二是外汇管理政策变化频繁,外汇业务种类不断丰富,一旦出现不经常发生或未预计到的新业务,原有的内控政策和方法就可能不再适用。这会导致当前工作实际与政策变化衔接不上,在实施内控监督时,产生内控制度与内控监督工作实际之间的差异,最终引起无效内控或内控空白。
政策建议
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实现专人专岗,提升内控独立性。一是应充分认识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坚持业务发展、内控监督两手抓,增加基层外汇局人员配备,实现内控专人专岗,以此促进内控监督工作目的的真正实现。二是加强日常管理,促使内控监督常态化,并及时纠正业务操作中的不当行为,避免“习惯成自然”,以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建立全面、系统的内控监督管理体系。一是按照“操作与控制分离、管理与监督分离”的原则,健全内控监督体系。建议总、分局实行垂直领导和向下派驻的内部监督体制,确保监督检查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制定内控监督工作指南,明确各项外汇业务监督检查的重点、方式方法及存在的风险点,为内控监督人员提供操作依据。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对管理制度、审批程序、授权分责、职务分离、操作规程、岗位责任等情况实行全面监控。在基层外汇局树立“制度先行、内控优先”的理念。基层外汇局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及时建立、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内控制度,并实现内控监督体系在业务部门之间的整合。一是可采取定期自查的方式,对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及风险易发点的工作情况进行梳理,及时消除漏洞和隐患;二是加强与同级人民银行内审部门的沟通协调,交流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风险隐患,以便于人民银行内审部门深入了解外汇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特性,避免因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之间认识差异而导致对正常业务工作的束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内控人员业务素质。一是要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结合外汇政策的调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计划、不间断地对业务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加大内控业务、内控结果分析和外汇业务等的培训力度,保证内控人员与时俱进,提升其对政策把握的准确性,从根本上保证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完整性。二是在人员配备上要数量充足,实行岗位定期轮岗制度,促使工作人员对外汇业务的全面了解,提升人员业务素质。
本文作者:周效荣刘雅萍工作单位:外汇局敦煌市支局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探究
摘要:随着近几年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各国间资金流动愈加频繁,外汇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使各国汇率不断波动,而汇率频繁波动会使我国商业银行不断面临外汇风险。本文对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主要来源,并对目前国内银行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解决方法,希望为银行的实际操作与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来源
(一)外汇资本金面临的外汇风险
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是维持其日常基本运营活动的保障之一,也是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条件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外汇资本金规模的增大,银行的外汇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在银行资本金在没有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审批条件下,是不允许私自结汇或者转换币种的,所以当汇率不断波动时,银行以外币表示的资本金的价值也将不断变化,导致银行一直存在外汇风险,甚至会影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比如,当人民币大幅升值时,将银行外币资本金转化成以本币表示的金额时将会大幅缩水,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随之降低。
(二)资产负债外汇敞口头寸面临的外汇风险
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弹性已逐步显现。汇率的不确定性对涉外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产生了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系统风险不容低估。本文分析了涉外企业在规避汇率风险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指出在现有的条件下,涉外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实施,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加强经营管理,以合理规避外汇风险。
【关键词】新汇制;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
2005年7月,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标志着我国的汇率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弹性已逐步显现。总体上来看,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呈现小幅上扬态势,对欧元汇率略有下跌。2008年我国将会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波幅将进一步加大。对于从事涉外经营活动的经济主体来说,汇率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企业的决策难度,对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产生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市场风险不容低估。
一、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汇改后,一些涉外企业已经认识到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寻求规避风险的措施,但整体来说,涉外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涉外企业对汇率风险管理的认知不足,无法全面有效地防范汇率风险
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弹性已逐步显现。汇率的不确定性对涉外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产生了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市场风险不容低估。本文分析了涉外企业在规避汇率风险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指出在现有的条件下,涉外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实施,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加强经营管理,以合理规避外汇风险。
关键词:新汇制;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
2005年7月,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标志着我国的汇率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弹性已逐步显现。总体上来看,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呈现小幅上扬态势,对欧元汇率略有下跌。2008年我国将会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波幅将进一步加大。对于从事涉外经营活动的经济主体来说,汇率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企业的决策难度,对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产生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市场风险不容低估。
一、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汇改后,一些涉外企业已经认识到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寻求规避风险的措施,但整体来说,涉外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涉外企业对汇率风险管理的认知不足,无法全面有效地防范汇率风险
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弹性已逐步显现。汇率的不确定性对涉外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产生了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市场风险不容低估。本文分析了涉外企业在规避汇率风险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指出在现有的条件下,涉外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实施,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加强经营管理,以合理规避外汇风险。
关键词:新汇制;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
2005年7月,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标志着我国的汇率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弹性已逐步显现。总体上来看,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呈现小幅上扬态势,对欧元汇率略有下跌。2008年我国将会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波幅将进一步加大。对于从事涉外经营活动的经济主体来说,汇率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企业的决策难度,对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产生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市场风险不容低估。
一、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汇改后,一些涉外企业已经认识到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寻求规避风险的措施,但整体来说,涉外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涉外企业对汇率风险管理的认知不足,无法全面有效地防范汇率风险
人民币升值利用外资影响论文
摘要:人民币升值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社会舆论的焦点。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挑战,带来机遇本文对这些影响做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并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影响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出口企业应对挑战,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出口影响对策
一、中国外贸易现状
近年来,随着外贸进出口逐年攀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的贸易体,而且马上要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这种带有浓重的“重商注意”色彩的贸易增长方式开始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外贸战略的潜在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进出口格局不协调
目前,我国出口增速还是大于进口增速,贸易顺差不断加大,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在经济政治领域背负了沉重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外,长期的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商品的出口,发达国家为弥补自己国家的逆差会在技术环境等方面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市场或直接对我国商品进行反倾销,引发贸易摩擦等等。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论文
一、中国外贸易现状
近年来,随着外贸进出口逐年攀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的贸易体,而且马上要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这种带有浓重的“重商注意”色彩的贸易增长方式开始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外贸战略的潜在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进出口格局不协调
目前,我国出口增速还是大于进口增速,贸易顺差不断加大,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在经济政治领域背负了沉重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外,长期的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商品的出口,发达国家为弥补自己国家的逆差会在技术环境等方面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市场或直接对我国商品进行反倾销,引发贸易摩擦等等。
2.外贸依存度高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站GDP的比重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3倍,也远远高于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当前中国内需较弱,一旦外需出现波动,经济可能出现问题。
论出口企业发展影响
摘要:人民币升值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社会舆论的焦点。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挑战,带来机遇本文对这些影响做了1些初步的分析,并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影响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出口企业应对挑战,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出口影响对策
1、中国外贸易现状
近年来,随着外贸进出口逐年攀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3大的贸易体,而且马上要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体。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这种带有浓重的“重商注意”色彩的贸易增长方式开始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外贸战略的潜在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进出口格局不协调
目前,我国出口增速还是大于进口增速,贸易顺差不断加大,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在经济政治领域背负了沉重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外,长期的贸易顺差在1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商品的出口,发达国家为弥补自己国家的逆差会在技术环境等方面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市场或直接对我国商品进行反倾销,引发贸易摩擦等等。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论文
[摘要]人民币升值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社会舆论的焦点。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挑战,带来机遇本文对这些影响做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并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影响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出口企业应对挑战,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出口影响对策
一、中国外贸易现状
近年来,随着外贸进出口逐年攀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的贸易体,而且马上要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这种带有浓重的“重商注意”色彩的贸易增长方式开始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外贸战略的潜在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进出口格局不协调
目前,我国出口增速还是大于进口增速,贸易顺差不断加大,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在经济政治领域背负了沉重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外,长期的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商品的出口,发达国家为弥补自己国家的逆差会在技术环境等方面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市场或直接对我国商品进行反倾销,引发贸易摩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