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毕业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7 01:17: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土木毕业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土木毕业总结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见习个人总结

年月开始,土木工程专业开始了为期五天的毕业实习。

这次实习安排在毕业设计之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毕业设计贯通整个本科四年所有专业知识,将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点第一次完完整整的串联起来,第一次让我们最真实的体会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对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深造具有深远的影响。而这次实习过程中,建筑、结构、施工的老师还有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全程中给予指导,带领我们从实际工程中去认识书本知识的现实存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设计当中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先进设计思想和经验。

这次实习期一共五天:结构和施工四天,建筑一天。

实习的工程项目有:办公楼、枢纽、学院新校区、大学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和学院综合楼、大学建筑馆

结构

一、结构选型

查看全文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及我系的精心组织下,我系*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毕业生的多项工作。土木工程与建筑系*届毕业生共有215人,其中土木工程专业52人、建筑学专业54人、工程预算与管理(高职)专业109人。截至*年7月10日,我系本科就业率达99.*%,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率达98.08%、建筑学专业就业率达100%;高职就业率达到74.31%。*年我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表现出了就业两旺、需求大的良好态势。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特点

1.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年我系毕业生就业表现分布广、涉及面大、受就业单位欢迎的特点。*届毕业生就业分布在21个省市,其中在北京、天津、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有44名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20.47%。在国有大型企业就业有62名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28.84%。如中国第九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中铁十二局集团等。

2.考取硕士研究生、专升本效果明显。*年211人毕业生中,

仅有3人考取硕士研究生、1人专升被录取、考取公务员2人,合计6人;而在*年有3人考取硕士研究生、13人专升本被录取、考取公务员1人,,合计1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91%。比例及人数明显提高。

3.宣传和激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届毕业生赴边疆、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增多,今年赴青海、新疆等西北五省就业毕业生共有9人,这为前三届毕业生的总和。

查看全文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历年本科毕业设计存在学生进入状态慢、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少、学生不注重对土木工程软件的学习、论文抄袭等现象,对此,建议进行教学新模式研究,即努力使毕业设计工作规范化,制订详细实施办法,便于有据有序操作、检查和把关等措施,切实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学术水平。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本科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1],一般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考察,由于“土木工程”专业涉及面广,毕业设计题目众多,可根据毕业设计题目的性质,分为工程设计类、科研专题类、软件开发类、施工技术与管理类四类,结合各自特点,提出相应改革方案和任务书,便于分类指导。

1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实现学生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环节;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2]。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和训练学生的工程制图、理论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方案设计、计算机应用和及外文阅读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一般土木工程的土建工程从设计到施工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熟悉有关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基础。毕业设计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踏实认真、严格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2现存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问题

查看全文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摘要: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并依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指导意见,针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项目成果为导向”,通过对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领域理论模块、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实践教学环节模块等的探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意识,以培养出“应用型技术人才”,进而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OBE理念;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概述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工程人才,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全面改善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而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就是要改革与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OBE术语在美国教育界是十分流行的。美国学者把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1]。通俗而言,OBE就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需要指出的是,OBE强调以下四个问题: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另外,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而在2013年6月,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这意味着在我国工程教育领域,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2]。目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拥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其前身是1985年创办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中专),于1987年开始招收大专,于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历经中专、大专、本科多个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迄今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000多名各种层次的毕业生。本专业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在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投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咨询等单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体现了我校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2构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2.1前期调研工作

查看全文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摘要: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最为重要的学习环节,是工程教育认证考核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文章从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选题,过程控制、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和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工程认证;复杂问题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讲,毕业设计是完成本科学习的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利用大学4年所学基础知识及土木工程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完整的工程设计。因此,毕业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文献综合分析、科学研究素质及技能、独立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可以反映一所学校教师与学生水平高低之外,还直接反映了一所高校整体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毕业设计还是土木工程教育认证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工程教育认证对毕业设计提出特别要求,要求毕业设计选题结合土木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协作精神、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和考核企业或者行业专家参与。

1毕业设计中存在问题

1.1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选题缺乏实际工程背景。很多高校由于毕业生较多,社会资源有限,在学生提供的毕业设计题目中,要么是上一届学生重题,要么一个题目做简单条件修改,或者单纯计算分析,缺乏工程背景,题目显得空洞。而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真题真做,通过参与实际工程设计,实践,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1.2毕业设计时间无法保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由学习、分析、应用的过程,每一项工程设计,如桥梁道路、房屋建筑、隧道等都是综合性的工程,设计需要有足够时间保证。但是,不同的学校由于各种原因,毕业设计时长不同,有八周、十周、十二周等,十分随意,加上临近毕业季,学生找工作、实习、应考等耽误一些时间,实际真正进行设计的时间只有不足两个月的时间,有的甚至只有一个月时间,设计匆忙,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为此,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认证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一般不低于14周时间。1.3过程管理缺失。现在开设土木工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是2000年开办的专业,虽然有完善教学培养方案,但就毕业设计一般都缺少完善的过程管理体系,过程控制主要是以指导老师要求为准,不同老师要求不同,质量标准也不同。过程节点没有组织认真的检查和考核,答辩流于形式。1.4教师工程背景欠缺。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是关键。土木工程专业指导教师的工程背景对于毕业生的论文设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复杂工程问题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所涉及的问题以及诸多因素,有时候不是单纯的依靠的土木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可以解决,每一个工程所遇到的问题都不相同,需要在实践中去提炼、总结经验。教师解决实际工程能力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时具有高屋建瓴的作用。当前很多老师都是研究生毕业就转到教师岗位,缺乏在实际工程中锻炼的机会,实践经验有待提高。1.5没有持续改进的措施。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完美,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也设计如此,需要有持续改进的措施,以提高下一届的毕业毕业设计质量。

2改革措施

查看全文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研究

摘要:工程性缺失和实践教学薄弱是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毕业设计可以说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能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同时,毕业设计的完成,是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系统梳理、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必不可缺的环节,也决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拟用10年(2010-2020)时间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卓越计划”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它定位了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人才,以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强、工程性质明显,在当前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中,高校一般都会安排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总结阶段,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这个阶段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手段。

一现阶段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毕业设计的认识、毕业设计安排、选题和指导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一,部分高校、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性,由于毕业设计和学生找工作或考研复试时间相冲突,所以大都对毕业设计流于应付的态度,指导教师对此也是听之任之,忽略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管。其二,毕业设计选题过于单一化,常常是多人一题,并且,设计选题往往还与工程实践脱节。其三,部分指导老师缺乏土木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指导仅凭个人理解,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难免片面甚至脱离实际工程设计要求。

二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目标及关键问题

查看全文

高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思考

摘要: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本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工作实践,分析了现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现状及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卓越计划;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2010年6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提出了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作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1]。作为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地方高校,要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除了按照“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理念进行“卓越班”试点探索外,更应该基于“卓越计划”的特点,按照“卓越计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中最后的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实现“卓越计划”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为使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增强实践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社会需要,就必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一、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监督管理不到位。毕业设计应是严格的、规范化的过程。无论是学校的宏观教学环节管理还是学院的过程管理,对毕业设计环节均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要求和管理办法。但是,近年来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将考研率、就业率作为高校考核的指标加以强调,致使学校相应的主管部门为了保证上述指标的实现,对学校制定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未能严格执行,对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未能严格管理。许多指导教师认为毕业生找工作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大事,因此,对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培训等有利于就业的活动富于“同情心”,对毕业设计中与指导教师少有见面的学生疏于管理。最后答辩阶段,即便学生一问三不知,教师仍然“不忍心”给出不及格的分数,即使进入二辩、三辩,学生也只是在文档上做做表面文章。上述原因,导致毕业设计质量呈现下滑趋势。2.教师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够,部分指导教师工程教育能力缺乏。毕业设计期间,教师依然有一定的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要完成,这两项指标均与教师的业绩考核息息相关。相比较而言,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不足,对学生宽容迁就、把关不严。此外,部分学历高、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大都是毕业后直接从校园走进课堂,由于没有从事实际工程的经历,自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所以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无论是对规范的应用还是关键点的把握都凸显出自身工程教育能力的不足。3.就业、考研压力大,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大四的下半学期中进行。对于学生而言,这个时期是他们进入毕业设计的关键阶段。然而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找到了工作就什么都会有。所以,他们不重视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对将来工作的“打基础”作用,而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在各种各样招聘会的单位面试上,导致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均不足。具体表现在:对教师各阶段安排的任务,全然不针对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做相应的思考,而是直接在网上下载一个拼拼凑凑,更有甚者,直接抄袭别人的成果。一些已经签约的学生,由于有些企业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就到应聘单位实习,导致学生往往在时间过半后才回校开始做毕业设计,时间的不足使得他们只能草草应付了事。部分考研的同学面临复试准备、调剂学校等方面的问题,也难以将精力放在认真做毕业设计上。

二、“卓越计划”背景下提升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查看全文

少数民族土木工程毕业实习研究

[摘要]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相关对策:如做好实习前期准备工作,实习内容多样化,提高指导教师素质,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善毕业实习成绩评定方法,加强毕业实习过程管理等。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土木工程;毕业实习;质量保证措施

新疆历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共有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据2010年第六次全疆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人口中,汉族人口8746148人,占总人口的40.1%,各少数民族人口13067186人,占总人口的59.9%。为了保证新疆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有大量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在全疆立项,急需大量土木工程行业高素质少数民族工程人员。因而,在新疆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一直是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高度关注的教研课题,也是新疆土木工程界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反映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针对土木工程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质量保障措施,从而确保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存在的问题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是在第7学期和第8学期之间的暑期进行,共4周时间左右。实习的主要形式是仍采取一种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和学校推荐实习单位相结合的形式,使得在实习阶段学生相当自由、管理比较松散、教师无法有效监督,实践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首先,由于在校生较少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工地负责人不可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亲自参与生产实践过程,动手机会很少,学生所参与较多的仅仅是放线等辅助工作,只能是听、看、问,很难达到实际动手的实习目标。其次,指导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完全满足综合实习要求。毕业实习应该要求指导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程阅历,不少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实习的指导质量。再次,学校毕业实习经费投入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实习的质量。由于在校大学生较多,多数学校不能为学生安排专业对口、适合就业的毕业实习单位,需要学生自己根据将来的工作意向去找单位实习,如此安排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实习的积极性[1]。同时,联系实习工地的工作难度大。建筑企业流动性大,人员组成变化快,这使得学校与施工企业很难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实习要考虑交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位置偏僻或交通不方便的工地不予考虑。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施工阶段,如基坑开挖、主体施工、内外粉刷、水电安装等,存在周期长,操作工艺重复的特点,而实习时间有限,这样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学生只是接触到施工的某个阶段,而不能接触到整个施工过程,很难达到毕业综合实习的目的。最后,毕业实习评价体系不完善。在实习期间,一般要求学生写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然后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纪律表现和实习报告的完成质量等综合评定实习成绩。这样考核缺乏针对性,很难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全面监控,管理流于形式,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

2对策

查看全文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土木工程技术+BIM信息技术

交叉融合的智慧建造将成为土木工程新工科建设的生力军随着信息技术在土建行业中的不断渗透,不久的将来,土木工程技术+BIM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智慧建造将取代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成为引领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中的风向标。BIM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缩写,是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设计、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IM技术在国外起步较早,2012年在北美使用BIM技术的投资回报率已经高达62%,此外,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陆续推行BIM技术。当前在国内建筑业,已经不仅仅是设计院、咨询公司等对BIM技术进行探索。施工方、业主方等对BIM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比如中建集团公司已经开始在集团内部广泛推动BIM实施;万科、万达等房地产领军企业也在实施BIM应用。2018年两会期间,就有土木行业的政协委员关注到我国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人才需求旺盛,而高校培养却“缺位”的现象,并主张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增“BIM技术”课程。尤其在做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时,BIM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建造金茂大厦项目时尚未引进BIM技术,建模需要进行模型实体拼装,拼装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去修改,费时费力,也造成资源浪费。而BIM技术可以实现虚拟拼装,现在很多大型工程项目在招标时即要求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全部采用BIM技术,设计师通过BIM技术表达设计意图,结构和机电工程师可实现虚拟拼装并进行碰撞检查,施工工程师可应用BIM技术控制建造进度及进行造价管理。BIM技术能实现所见即所得,高效且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BIM技术的行业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作为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其培养掌握BIM技术应用的人才数量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掌握BIM信息技术技能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已是大势所趋,也符合新工科建设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工科专业升级和改造的途径。随着我国住建部对BIM技术在建筑业各个领域的不断推广,各大建筑企业和设计院所急需掌握BIM技术的三维协同设计、智能建造等人才,建筑类高校作为培养建筑类人才的摇篮,研究土木工程技术+BIM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培养模式显得尤为迫切。目前,我国一些设置土木类专业的高校,有关BIM技术的教学,或是设置了一些选修,或是穿插在一些教学内容里,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土木类专业教学评估中也并未将相关课程设置纳入相关评估指标体系当中。北京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从2015级起,逐步探索了BIM信息技术入课,从最初的BIM建模基础教学,到2018级开设的BIM三维协同设计、BIM5D项目管理、BIM工程项目综合训练等课程,培养学生在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基础上,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具备三维建筑结构机电协同设计、智能建造(施工模拟、进度管理)及造价管理等技能,成为新工科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的受益者。同时,鼓励20参加过BIM毕设大赛的毕业生,结合BIM技术完成施工组织毕业设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体验BIM技术智能建造带给行业的便利,为行业输送用得上的复合型人才。

二、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路线图建设研究,关注学生个性化职涯规划,积极探索

BIM技术入课当代社会发展对开拓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迫使培养专业人才的高校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职涯发展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贯彻全人教育、适合教育理念,我们的工程教育理念应该由“学工程”转向“做工程”,教学模式应该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学习。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课程地图或专业路线图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立下的“承诺书”,是围绕学生核心能力养成,着眼其成长成才和未来职涯发展的学习路径的“私人订制”,让每一个学习者都有机会和权利根据个人需要、兴趣和特长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期望的专属修课路径、职涯规划,以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避免走弯路。课程乃至整个大学学程,勾画出的是大学生本科学业期内清晰的学习路径。土木工程专业以“学生本位”、“行业所需”为出发点,研究住建部土木工程专业认证(评估)各项指标,通过规划相关专业必修、选修课程,使学生毕业后具备未来就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以就业企业及岗位需求、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分析等信息回馈,作为适时调整修订课程设置的依据。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既能很简单、清楚地了解未来将从事的职业生涯,需取得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继续深造学习等所需学习的相关课程,并适时地加以检验、预测及修正,使学生得以“个性化学习”,真正培养行业所需核心能力之专业人才,达到“毕业即可就业,就业即可上手”的教育目标。基于这样的思想,2016年土木工程专业开始了专业路线图建设课题研究,一年多来,经过多次调研总结,基本搭建了我校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路线图框架,其课程按照2+1+1模式设置,即2年专业平台+1年专业模块及拓展+1年综合实践,预计2018级开始按照路线图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具体来讲,从2018级起,土木工程专业按一级学科招生,并在一级学科中渗透信息技术,积极探索BIM入课,研究BIM技术与专业课程如何衔接和结合,设置BIM三维协同设计、BIM5D项目管理等专业模块,同时开设专业拓展,可跨方向拓展,也可兼顾考研深造拓展,提供学生三年级时进行选择。以这种模式招收的学生,入学后两年内,在大土木学科范围内进行专业基础教育,学习土木工程技术基础及BIM基础课程,三年级由学生结合行业发展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模块,进入相应专业方向并掌握相关的BIM信息技术应用。由于搭建共同的学科基础,学生在大土木学科内的基础学习可以获得更为宽广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BIM信息技术应用进行专业模块选择,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完成其个体素质的塑造,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同时,在一级学科范围内完成的基础课程学习,具备扎实的力学基础,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学生拓宽职涯路径,也有利于学生深造学习。

三、结合

BIM技术,推进毕业设计协同训练改革,培养学生工程协同意识工科专业课程设计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效果非常好,北京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开设的课程设计主要有: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钢框架结构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工程造价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分别训练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设计、基础设计、以及工程造价与施工组织管理技能,为学生毕业设计做好了准备,也为学生将来在结构设计、造价、施工技术与管理等岗位就业打好了基础。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各核心课程开设的课程设计任务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学生经过每门核心课程设计实训后获得相关技能,并在毕业设计中能得到综合应用,但是综合性不够强,工程协同意识得不到有效训练。而实际工程中结构设计、造价、施组都是围绕同一个工程的协同工作,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而言,掌握同一个工程的结构设计、造价和施组技能,对学生理解一个工程的不同岗位工种之间的协同工作非常重要。结合土建行业对BIM技术的应用需求以及培养学生工程协同能力综合训练两个方面,土木工程专业将着力研究结合BIM技术的毕业设计协同训练改革,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围绕同一个工程,结合BIM技术进行相对完整的设计协同训练。具体方案为:①选题为结构设计的学生,除完成必须的结构设计手算计算工作量以外,需根据已有建筑方案创建BIM建筑结构模型,并将结构模型导入PKPM进行结构分析并输出结构施工图,达到建筑、结构设计协同训练目的。在此基础上,部分优秀学生可训练将BIM结构模型导入navisworks等软件进行施工模拟或将BIM结构模型导入广联达算量软件,进行土建算量,补充模型进行钢筋算量,并导入计价软件完成计价,以达到对优秀学生进行结构设计、施工或计价协同训练目的。②选题为施工组织设计的学生,除完成必须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之外,需根据建筑结构施工图创建BIM建筑结构模型,并将结构模型导入navis-works或BIM5D等软件进行施工进度模拟或将BIM结构模型导入广联达算量软件,进行土建算量,补充模型进行钢筋算量,并导入计价软件完成计价,以达到施工、计价协同训练的目标。③选题为造价的学生,除完成必须的造价手算工作之外,需根据建筑结构施工图创建BIM建筑结构模型,将BIM结构模型模型导入广联达算量软件,进行土建算量,补充模型进行钢筋算量,并将BIM结构模型导入navisworks或BIM5D等软件进行施工进度模拟以达到计价、施工协同训练的目标。如果说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是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的强有力的支柱,那么结合BIM技术、课程设计训练两个强有力的后盾,改革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将使学生真正做到“两条腿”走路,势必更稳健地迈进行业大门,也更适应行业对掌握BIM信息技术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需求。

查看全文

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信息化的发展,当前具备BIM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为了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土木工程毕业生,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土木工程BIM技术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了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具有借鉴意义,也有助于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企业。

关键词:BIM技术;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欧美等国家大力发展智能建造技术,并逐渐建立了结构体系以及标准,我国的智能建造技术起步较晚,但随着BIM技术推广,大力推动了我国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抓住新工科建设机遇,紧跟国家新工科建设要求,智能建造专业应运而生[1]。在我国未来新经济体系下的建筑行业推进过程中,智能建造人才将面临巨大的需求,在新工科建设下对智能建造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对推进智能建造技术蓬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多种因素,目前BIM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与实际岗位需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后备基地,如何进一步提高BIM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探究的新课题[2]。

一、土木工程BIM技术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一)必要性

BIM技术并不是指一个特定的软件,是包括基于BIM的绿色建筑分析、结构设计、建筑设计、设备设计、项目管理、项目招标控制、三维算量与清单计价、工程虚拟施工等各项技术。BIM技术是为满足信息化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并制定BIM的相关标准,并对BIM技术进行推广[3-4]。目前,在我国的建设行业,业主方和政府都在积极推动和应用BIM技术。高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必然要担起土木工程行业BIM技术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的重担并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土木工程专业教育面临教育转型问题,需要根据土木工程行业BIM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从传统的单纯性软件技能教育,转向以建筑工程信息系统大数据为核心的土木工程管理教育模式[5]。结合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使BIM技术与土木工程行业深入融合,并实现与国际接轨。这就需要及时调整土木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课堂教学到实践环节,进行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6]。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