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01:23: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土地综合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土地综合管理

退化土地综合生态管理论文

当今世界,以荒漠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土地退化,已经成为危及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西部地区,荒漠化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土地退化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中国西部地区探索土地退化防治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新途径,是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退化成因与防治现状

1.土地退化成因

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历史上的西部地区曾经是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的地方,从众多的地名可以得到验证。如,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青色的城市”,包头是“有鹿的地方”,乌鲁木齐是“美丽的牧场”,罗布泊为“汇入多水之湖”。但由于自然环境变迁,特别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原生植被,我国西部出现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以认为,近几十年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激发和加速了退化的进程,成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归纳起来主要是“五滥”——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滥用水资源。

深究土地退化的人为因素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急剧增加。我国一些荒漠绿洲区的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500人,而联合国提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人口密度不应超过每平方公里7人和20人;二是政策误导和决策失误。50—70年代末,我国出现4次大的农业开发,仅草原开垦就达2亿亩,其中1亿多亩被撂荒成为沙地;三是草原管理制度滞后,超载严重,实际载畜量比草场理论载畜量超一倍以上;四是经济利益驱动,滥挖发菜、虫草、干草,破坏植被;五是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落后,水资源无序利用,农业生产广种薄收。

土地退化与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极大地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查看全文

国土部土地综合管理科长岗位竞争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和展示我的工作,并就自己所要竞争的市场科科长岗位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个人能力、个人优势以及市场科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我叫,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年学校毕业进入我局先后在规划科和土地评估所工作。年成立评估所后任所长至今。

市场科是这次我局机构改革中新成立的一个负责我市土地二、三级市场和土地储备的综合性科室,在今后我局的工作中会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市场科科长的这一职位,我相信我能胜任。

第一、我长期从事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多次在大学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在局领导的指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增强了自己的工作和业务水平,提高了管理经验和领导能力。自己所带领的部门也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期间,参加过建局以来的首次土地详查、首次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分等定级土地估价、城区地籍调查的确权工作以及首次定级估价、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并从事国有土地的转让及国有土地使用金的征收等工作。在我参与的这些工作中,我取得和掌握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

第二、任评估所所长期间,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和同志们的刻苦努力下,我能按照领导要求,服从领导安排,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参加业务学习,积极谋划本科室工作思路,带领大家努力和按质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在工作能力和思想、协调和管理能力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所领导的科室也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绩。

查看全文

国土局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县)

为提高我县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协调保障能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意义和任务

综合整治土地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综合生产条件,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以建设促保护,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科学发展。按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重点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滩涂地、荒草地和通过改良为基本农田的一般耕地,计划五年时间全县综合整治土地面积8万亩(基本农田4.5万亩,未利用地3.5万亩),其中:20*年综合整治1.9万亩(基本农田0.9万亩,未利用地1.0万亩)。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安排综合整治任务(详见附表)。

二、整治工作的范围和对象

(一)范围。整治范围包括:全县行政辖区内的“空心村”、拆除后的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滩涂、可通过改良为基本农田的一般耕地。

(二)对象。

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研究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管理的直观体现,更是土地资源管理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土地利用率能否得到提升,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状况。加强项目管理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当中的应用与实践是增强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综合整治成效,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因此,相关部门要明确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际创新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

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用项目管理的意义

1.1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经济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加使得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再加上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土地污染等问题的影响,使得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应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难以切实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对于农民工的需求数量不断提高,这导致大量的农民开始投入到城市建设当中,而农村则缺少劳动力,造成大量的农田荒废,也让大量的土地资源得不到恰当应用,极大降低了土地利用率。有效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光明,通过把项目和土地管理融为一体,能够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优化农村生态环境,降低土地污染等不良问题。同时,项目管理的应用可以动态化地对各项土地资源进行监控,让土地的利用以及再次分配拥有了坚实可靠的依据。1.2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问题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就当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而言,也存在着很多普遍性问题,比如土地流转确权问题、农田划定问题、土地利用问题等。目前农村土地资源的现状已经不容乐观,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土地往往由农户个人承包,或者是归集体所有,使得无论是土地资源缺乏,抵抗风险的能力;土地闲置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受到知识技能等条件的影响,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让土地利用成为难题。上面提及的这些问题让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大幅降低,从而也影响到他们的收入。而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当中,坚持运用市场化的管理与经营策略,能够让农民土地直接参与到项目管理环节,实现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增强土地的利用率,还可以为土地规划的实现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的方法

2.1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宣传范围。影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因此得不到各级部门以及广大农民的重视,影响到了土地整治的效果。而在施行项目管理方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宣传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加大在宣传工作当中的投入力度,有效增强宣传影响力,扩大宣传范围。第一,做好对各级政府的土地整治宣传,尤其是基层人民政府,这是因为基层政府是项目管理的实施主体,所以在宣传土地综合整治的各项工作和政策的过程中需要调整好宣传重心,让基层政府能够在项目申报方面增强热情,提高主动性,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基层政府在项目实施当中的监督协调作用。第二,增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于农村土地整治的认识程度,强化对项目管理的重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也成为土地管理工作当中的重点与难点,所以能否做好农村土地的整治项目管理关系巨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对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在项目管理方面投入资金、技术等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在政策方面给予引导和支撑,为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和动态化的监管目标达成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在社会范围内掀起土地整治的宣传,将各项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进行有效的渗透与传播,提高群众参与项目管理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2.2运用现代手段,完善整治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必须提高对项目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效确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规划,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前进的方向。与此同时,要加强对现代科技的应用,合理科学地将多元化的现代技术应用到土地综合整治的项目信息监管系统当中,让项目管理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第一,相关部门要进行积极的联合,构建协调沟通机制,有效进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对土地整治当中的各个项目安排进行规划,从而进一步明确土地综合整治的任务,为各项工作的实施指明前进方向。而规划需要由总体规划和子规划构成,子规划的确定是从总体规划当中划分而来的,明确各项任务划分,保证工作执行质量。第二,各个部门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提供监督管理的信息根据,并在信息平台的约束和指导之下,对各个项目的管理和实施提供规范与标准。2.3规范资金应用,强化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资金的管理和应用必须将其作为专账进行管理,同时实现专款专用。在资金管理当中,需要做到:第一,项目承担单位单独建立台账,并单独就农村土地整治的各项资金进行核算。第二,制定严格的项目预算,应严格执行项目预算和资金规划,严禁出现私自调整和修改预算的问题,同时也避免超预算开支问题的发生,在确保资金合理利用的同时,保障资金的安全。第三,把握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项目,确保资金的使用有的放矢,确保资金利用率,最大化地减少成本支出。第四,针对那些私自挪用、虚假上报等违法违纪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第五,项目承担单位要根据合同以及有关的规定及时拨付工程款。第六,地方政府要注意拓宽筹资渠道,将大量投资吸引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当中,并有效建立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社会参与度。2.4完善监管考核,健全管理体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需要具备强有力的监管和考核机制给予约束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项目管理得到规范。第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省级项目监管部门需要负责对整个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状况展开全方位的跟踪,检查监督各项工作和计划的执行情况,监督资金利用以及项目推进的发展现况,并及时将检查的结果通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这样可以让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的实施现状,了解到各地的项目进展进度,从而更好地调整自身的整治方略,确保整治效率与质量。与此同时省级项目监管部门需要根据项目计划的审查结果给出相应的资金预算,并认真审核上报资金分配计划。在这一过程当中还需要关注上年度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发展的相关情况,及时了解当前项目实施现状。第二,完善资金分配约束机制,实施差异化管理。做好全面的项目资金预算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优化资金分配调整的重点。省级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资金分配约束机制,在项目立项之前下放资金分配的计划,使得各个地区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项目的安排,节约资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确保土地整治和项目实践的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够确保监管部门展开动态化的监管和调控。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要避免资金闲置问题的发生,这就需要做好及时的跟踪管理,在严格审核以及各方协调之下适当调整资金预算。2.5成立组织机构,增强机构保障。项目管理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当中的实践应用,让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村土地流转的目标得以实现,而项目管理实践当中想积极地推进各项工作,就要坚持从农村土地利用和农村发展的实际特征出发,考虑到当地农业发展规律,遵循项目管理流程,在国土资源平台的支持之下,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项目统筹,实现各级和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在组织机构确立之后,还需要对各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行责任划分,做好人员、资金、项目等的合理分配,拓宽沟通互动渠道,保证信息的动态共享,最大化地发挥机构的职能,确保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长效实施。由于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机构职能发挥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需要定期对专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业务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强化其责任理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土地整治管理。

3结束语

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探析

摘要:对于农村来说,土地资源是农民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近年来耕地保护与土地需求、人口增长、生态环境恶化等矛盾的突出,如何解决好农村土地问题是目前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管理为主题,探析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

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一直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管理越来越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但由于各地区管理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地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情况差异性等原因,我国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1.1土地综合整治的建设周期长及涉及部门多且不可预见因素多。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前期勘察定位、规划设计到工程招投标、项目施工、检查验收、竣工财务决算与审计以及工程后期管护等,都需要一段相当长时间才能完成。项目完成后的土地使用监管以及在建设期间的土地综合整治和“打非治违”等,也需要不间断地进行。此外,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还涉及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安监部门、电力部门、质监部门等多个部门,在自然资源相关的职能部门中,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也有所不同。综上可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具有建设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等特点和因素,而这些特点和因素会给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与实施带来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特别是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各部门权责的划分和改变,在不可预见的自然气候影响下造成的土地性质改变等,都需要综合考虑。目前,相关的自然资源职能部门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因建设周期长监管不到位,因涉及部门多存在管理职责交叉,协调困难,对于不可预见因素缺乏必要的应急措施等问题。1.2相关人员变动快与纵横协调难及投入资金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时间长,条件艰苦,特别是许多测绘工作,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以及沙河湿地边缘地带等进行测绘和定位。对于特殊的地带,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才能胜任。由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的特殊性,所以导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相关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变动较快,人员流动性较大。其次,由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且是多部门协作完成的系统工程,对于目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管理过程来说,还存在纵横协调难等问题。第一,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工作协调机制不完善,使得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第二,上下级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以及权责不统一,上下级部门之间信息下达与反馈机制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等;第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投资资金大,从整个拆迁补偿、征地补偿以及项目建设和后期管理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运作,而投资大的特点也是目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遇到的较大困难之一,特别是在项目建设融资以及后期项目维护资金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资金保障机制和融资机制。

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管理的对策

2.1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应急机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是服务于三农,因此所有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建设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展开。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按照土地综合整治的相关流程开展项目建设,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还要以各级党委政府为主导,国土资源部门为重要平台,完善相关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组织机构,细划各部门职责,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完善各部门主要领导职责以及确立领导负责制。此外,针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周期长、不可预见因素多等问题,自然资源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切合本地区实际,创新性制定应对策略,对于不可预见的因素要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也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反馈,以问题为导向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2.2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与落实责任及控制关键节点。首先,针对纵横协调难等问题,由各级政府牵头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统筹规划、项目和资金,借助于信息化手段等,畅通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按照各部门职责统筹资源,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特别是对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启动、建设、收尾、验收、管护等环节,各部门之间需要按照组织协调机制共同配合,完成整个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其次,要严格控制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的各个节点,对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文明施工控制、资金财务管理控制、土地确权控制等节点,要严格把握好。合理统筹资源,控制质量和进度,并对建设过程中的所有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完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特别是审批资料、建设监控的影音、图片等资料以及验收资料等。对于流动性大等问题,第一,及时完善各种保障机制,即对于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与参与人员,要完善后勤保障机制,特别是一些条件艰苦的,在政策上可以适当倾斜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第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培训、人才引进等措施,不断对本部门具有潜质的专业人员以及引进人才,进行岗前、在岗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身心素质和工作技能,使他们有能力胜任当前工作。

查看全文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原则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原则。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大力进行土地复垦,适度进行土地开发”的方针,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土地开发整理新机制,严格保护耕地,高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二)总体思路。

1.坚持土地开发整理面向支持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向提高单产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面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2.确保项目规模效益,确保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增收,确保经济社会发展。

3.实现由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转变,由中小项目向重大项目转变,由粗放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单纯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向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转变,由单纯依靠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转变。4.坚持国家、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市、县(区)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新增耕地为主,确保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查看全文

综合开发PPP项目困境破解路径

摘要:对片区综合开发内容进行分析,总结PPP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认识到片区综合开发PPP项目中所面临的问题,核心目的是通过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有效的破解方案,以提高片区综合开发的有效性,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的稳步运行提供支持。

关键词:片区综合开发;PPP项目;困境

1片区综合开发PPP项目概述

1.1片区综合开发PPP项目的服务内容

通过对片区综合开发PPP项目的分析可知,其作为项目区域内开发建设的管理重点,在土地资源整合、基础项目建设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完善中,确定针对性的服务内容。一般情况下,片区综合开发PPP项目的服务内容包括:①规划咨询服务,结合区域发展状况,为区域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空间规划等,规划项目一定要符合政府审定要求;②土地整理投资,土地整理投资包括土地整理、拆迁补偿、配套设施等项目投资;③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根据区域经济的产业特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对土地竞争、供水、供电、网络等基础项目的建设、维护作为重点,增强各项维护及管理的效果;④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及维护,按照项目规划要求,进行区域公园、广场、文体、医疗等公益项目的科学建设,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为行业的稳步运行及创新发展提供参考;⑤产业招商发展服务,通过自身优势进行产业招商,以实现招商宣传、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的目的;⑥区域运营管理,对于政府部门,在授权范围确定中,需要对社会资本进行一体化的运营管理,为区域经济以及社会的协调运转提供参考[1]。

1.2片区综合开发

查看全文

新土地管理法理论探索

摘要:即将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这对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更好地制定落实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接下来各地政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梳理征地补偿制度变迁和典型地方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本质、制定原理、优越性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本质是政府垄断价格,其具有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实现同地同价、趋向弹性化和考虑了土地增值分配的优越性的优点,同时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不同地同价”隐患、土地价值不明晰、结果科学性存疑和与现实情况不兼容等。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4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政府更好落实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征地补偿;土地制度改革;失地农民;地方实践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创造出了一次又一的“经济奇迹”,其迸发出的经济活力前所未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土地制度改革不仅拉开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阀门,还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深刻变革。1987年9月,深圳市分别以协议、招标和拍卖方式出让5块土地,敲响了土地使用权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交易的第一钟。此后,中国城市中出现了土地征收、土地出让的热潮。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出让金在1993-2016年间由300亿元飙升到3.56万亿元,增长了119倍[1]。虽然被征土地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载体、高额的土地出让金为城市发展注入了资金活力,但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大量的农用地被征收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二是大量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征地制度不完善伴随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征地程序不公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农民的权益,据统计,农用地征收中农民的补偿费只占土地出让收益的3%~16%之间[2]66-72,由征地诱发的社会冲突不仅在频率上日渐增加,在规模、激烈程度上也呈现扩大、加深的趋势。各界对调整现行征地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新《土地管理法》应运而生。新规表明,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地补偿新标准首次以“价格”的形式正式出现在土地管理法中,意味着我国征地补偿向市场化方向迈进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基于以上大背景,本文从新《土地管理法》中的征地补偿新标准入手进行理论探索,在梳理建国以来征地补偿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分析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本质,探讨区片综合地价的优越性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解决措施。

一、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研究简况

目前学术界对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内涵,国内学者侧重于其价格构成分析,认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主要由农用地质量价格、社会保障价格、粮食安全价格和生态安全价格组成(朱道林,2005;张裕凤等,2009;吴焕发,2010)[3-5],这符合农用地的价值内涵[6]。在评价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上,学者们有共识也有分歧。学者们认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具有提高征地补偿、实现同地同价、维护失地农民权利、提高制度运行效率和严谨性的优点(寿程杰,赵水阳,2009;许传刚,2013)[7-8]。同时,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得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存在土地补偿与安置补偿费比例难以明细、区片层级过多级差过大、地方政府和农民不满“不同地同价”等问题(孙立峰,2010;孙宏艳,2011)[9-10]。也有学者从制度创新角度出发,指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存在混淆土地真实价格、有效性存疑、与原征地补偿制度难兼容和与宏观经济制度相悖等问题(李明月,史京文,2010;左静,2016)[11-12]。区片划分和区片价测是制定区片综合地价的两个步骤。关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分区和测算,学者们运用的方法并不统一,采用叠加法、集对分析法、因素定级法、工业基准地价剥离法、社会保障法和收益还原加权法的都有(程文仕,2009;鲍海君,曾蓉等,2011;张志,龚建等,2016)[13-15]。学者们还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部分地区存在分区过细的现象(叶艳妹,孙帅,2011)[16],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的关键(田燕,杨喜会等,2018)[17]。通过以上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众多学者对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在价格的构成、其优劣势和测算方法上给了详细解答,但上述研究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没有对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本质进行阐述,也没有对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在实施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本文和既有文献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背景不同,本文是基于《新土地管理法》中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目前在这一背景下的相关研究寥寥无几,背景不同导致其蕴涵的概念、测算指标、方法皆有所差异;二是梳理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变迁的历史,并简要分析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典型模式;三是从级差地租和区位地租等经济学理论出发,分析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本质和制定原理;四是通过已经公布最新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省市,并结合以往的实施情况,深入分析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优越性和可能存在问题,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政府在未来制定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学术界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征地补偿的制度变迁和地方模式简析

查看全文

国土资源违法防控意见

随着国土资源管理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我区“防违、控违、拆违”工作为雏形,以镇乡(街道、开发区)为管理单元的土地违法行为综合防控机制,得到了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肯定与推广。为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责任主体,镇乡(街道、开发区)为管理单元,以联合执法为主要手段的区域联合防控国土资源管理新模式”,切实加大对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防控和查处力度,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建立全区镇乡(街道、开发区)土地违法行为综合防控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建立镇乡(街道、开发区)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综合防控机制重要意义的认识

建立镇乡(街道、开发区)综合防控机制是落实政府国土资源管理责任的客观要求。《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下发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从严从紧的管理政策,把有效预防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生作为落实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7〕71号)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执法监管责任,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15号令)明确规定了违法用地超过一定数量,土地管理混乱的地区,要追究有关地方政府负责人责任。建立综合防控机制,将起到保护土地资源和防止违法用地挤占正常用地指标等多重作用。

建立镇乡(街道、开发区)综合防控机制是解决目前我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经过连续几年的治理整顿以及卫星遥感检查等专项执法行动,我区资源管理秩序总体趋好。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时有发生,部分地方和局部区域仍然存在违法行为多发、高发以及发现不及时、制止不得力等问题;一些企业主以及个人乱占滥用耕地甚至基本农田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少数干部以及村级组织土地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为谋求一时的发展和在任政绩,仍有违法违规用地的行为;农村私人擅自占地建房以及利用产业结构调整违法用地的倾向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引发大量的土地信访,而且影响到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造成了执法成本的增加和社会财富的浪费。

建立镇乡(街道、开发区)综合防控机制是实施“环境立区”战略的需要。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拉开了我区实施“环境立区”战略的序幕,但个别地区的国土资源管理混乱,已成为“环境立区”的主要障碍。实行综合防控,是当前加强基层土地管理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联合执法的优势,变事后被动查处为事前主动防范,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现在初始阶段、扼制在萌芽状态,有效降低发案率。各单位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在保护资源中求发展,在长效管理中抓效益,在积极预防中促和谐,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切实加强对建立镇乡(街道、开发区)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综合防控机制的组织领导

查看全文

农业综合开发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业综合开发行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国家和省人民政府为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对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活动。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开发县管理制度。

第三条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开发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并将农业综合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开发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