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基础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05:34: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土地管理基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土地管理基础

加快基础测绘推进土地管理工作发展

【摘要】文章从分析基础测绘的作用和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入手,结合钦州市基础测绘的现状情况,提出加快基础测绘实施的具体措施,促进钦州市土地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基础测绘促进钦州市土地管理

现阶段,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迅速,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今后一段时期,上述矛盾还将继续存在,而且有加剧的趋势,因此,科学、合理、持续利用好资源,特别是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基础测绘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既为经济建设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又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测绘的成果数据是各项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及服务功能

基础测绘成果是认识世界、利用自然不可或缺的媒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范围和领域的拓展及延伸,急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土地管理行政管理体系,利用现代技术强化宏观管理,实现科学决策。由于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是服务与被服务、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如果进一步把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基础测绘的技术、成果等优势,不仅能为土地管理提供服务和保障,也能更大范围地发挥基础测绘的作用。

1.1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

查看全文

信息技术下住房和土地管理思路

摘要: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住房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维持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住房和土地的运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展的需求。为了适应时展,需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住房和土地管理中,这指明了住房业和土地信息化管理改革的新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住房;土地管理;新思路

1引言

我国在一段时间内实施了土地公有制,经济体制上实行计划经济体质。土地和住房的使用权直接通过集体决策部门管理,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进行买卖。在这种状况下,住房和土地的流动性比较小,通过人工记录的方法即可满足文件资料的管理需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快速发展,房租用途也多种多样,为土地和住房的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而传统的办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被运用到工作中。这时信息技术下住房和土地管理的新型模式应运而生,为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此,住房和土地管理步入了信息化时代。

2关于住房和土地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2.1顶层设计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基本层面是信息化的规划和实施。而顶层的设计是信息化方案的具体化,是信息化规划和实施的纽带,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而对顶层设计理念的认可度也随着信息化的建设不断提升。最为明显的是住房和土地管理的工作,涉及的行业多,数据量太大,业务流程管理复杂,在对信息共享的要求下,顶层设计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工作的重点。顶层设计的信息化的工作基础是基本业务,主线是信息资源的使用及开放,工作重点则是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的合作。通过对顶层设计原理的应用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分析,从整体出发,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结构的设计。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核心是技术和业务,需要对住房和土地管理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办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进行包含业务框架结构、管理框架结构、技术框架结构等内容的研究,形成住房和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框架。在这个特定的框架下,进行数据及整个系统的建设,来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合作。2.2平台开发的设计理念。伴随着住房和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住房和土地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已经脱离了简单的模式,改为了不同行业间、不同地区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且要保证合作单位的顺利连接,还要灵活的应对有关政策法规的变化。独立、开放、管理和扩展是平台开发模式的特点,其优点是有利于二次的开发,可进行分列式的排布应用。在平台基础上进行相关业务功能模块的开发,参考住房和土地管理相关的业务运用特点进行合理的分配,构建有关业务的功能性系统。系统的用户身份和访问策略应当是统一的,权限管理和信息共享确立了住房和土地管理在各行各业间的业务合作和数据共享。2.3确保数据结构的开放性与标准化。由于我国的地幅辽阔,对住房和土地相关数据管理时,所涉及的数据量庞大、行业范围广、影响人群较多,这些特征都决定了住房和土地管理信息化必须采取开放性和标准化的方针,并且在信息化建设中要严格遵守方针内容,才能实现住房和土地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2.4采用数据为基础,管理为核心,业务职能为导向的信息系统。住房和土地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就是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进行住房和土地管理时,其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数据的管理。因此相关单位应当以住房和土地管理的实际业务工作为基线,将最基础的数据进行进一步优化与整理,从而实现相关业务流程的优化。在住房和土地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其中有一些业务在办理过程中会经常出现重复性工作,还有同一项业务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办理才能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不能有效地为人民服务。因此,这些相关业务应当实现在办理过程中的并行性和协同性,提高办事效率。在以上过程中,应当以数据为基础,业务职能为导向,管理为核心的思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加强基础数据的共享性和流转性,同时,根据相关业务中的实际需求,从而实现相关业务的协同并行。

查看全文

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思考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劳动价值。本文简单阐述了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变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即法律意识薄弱,执法能力低、管理模式欠缺、补偿制度不完善这三个问题,重点从供给侧结构下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制度化管理视角下完善土地管理制度讨论了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变迁;有效策略

1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变迁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土地要素市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根据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差异,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变迁主要分为五个阶段:1.11949-1977年:建立了整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制度的改革为广大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部分缺乏材料的农民为了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根据自愿与互利的原则在私有资产的前提下开始协作,互。帮互助团结统一。到1978年,通过研究恩格尔系数,表明我国农民生产状况还停留在绝对贫困状态,因此成了必然。1.21978-1993年,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通过不断探索新道路,人们发现实行农户经营才是正确道路。1978年全国范围开始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了《农业法》,其中总则明确巩固了农民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并提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至此制度基本已经正式确立。1.31993-2008年,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时期。为了完善土地承包制度,提高生产率,增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及稳定收入,1993之后国家开始出行一系列相关政策提升土地的利用率以及生产率。2007年《物权法》进一步提高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经济地位,保障劳动人民的利益,维持制度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探索以及发展,调动了农民的劳动干劲和激情,维护了土地利用率,推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1.42008-2013年,土地确权。2008年提出“为农民提供更加充分的土地经营权”的改革目标,一直到2013年为了进一步适应农村土地市场的经济发展需求,国家推行了“土地确权”的实质性策略。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行过程中因农民的产权意识模糊的影响,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引起了劳动力下降、效率降低等问题,“土地确权”的提出有效地解决了此类问题。1.52013年至今,“新”的提出。土地确权的建立解决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所引起的问题,也为“新”的提出建立了基础。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确立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奋斗目标,之后又继续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提出“三权分置”、“三项改革”等,象征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已经跨入了新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2]。

2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意识薄弱,执法能力低。新时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根本策略,法律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得到了体现,大多数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或者干好本职工作加强了对法律知识的重视和学习。但是还存在着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其中就包括土地管理工作者,他们缺乏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来秉公执法的能力,导致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面临着与多问题2.2管理模式欠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已经得到了实质性的实行,但目前为止土地管理模式还延续着以前了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以及策略性,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效率低、质量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土地管理利用率下降。2.3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现阶段,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化已经成为新型的发展趋势,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为工业用地,但因补偿制度的不完善常常会与劳动人民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如今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利益划分不明确,劳动人民不能分辨出是国家利益还是私人企业利益,在征收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第二大问题则是补偿资金偏低,失去土地的劳动人民不能享受到同等的补偿,导致他们对国家土地管理制度产生不满情绪,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地位以及国家与人民的关系。

查看全文

土地管理制度论文

1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针对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涉及到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是加强工作以及改进缺陷不足的重点环节。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并且严格的执行相关土地管理的法规和政策;第二,全面的查清各个地方土地的利用情况,并且对土地的分布状况、总体的质量和数量等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结合实际的情况给予科学性的评价和管理政策;第三,在相关制度的执行过程之中应当进行土地登记,在登记之后才可以授权土地使用证书和土地所有权;第四,建立其科学化的、完善的、健全的统计制度,为土地的规划建设奠定基础;第五,加强土地和用地的管理,加强土地的建设,并且严格的控制出现非农用建设占地的情况,全面的、细致的、严谨的贯彻我国国家制定的政策和规定,依法对划拨土地的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第六,全面并且细致的制定出土地的利用规划,为今后土地的建设和发展打下基础;第七,严格的检查并且监督土地的使用情况,对一些违规使用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并且妥善的处理土地利用过程之中出现的相关纠纷情况。我国当前的土地管理制度是全面的加强并且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一项关键性的政策制度。而国家政府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土地的使用和规划管理,还陆续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我国针对土地管理是从改革开放之后逐步进行的,当前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主要包含有社会主要公有制制度、土地利用管制制度、有偿土地使用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土地登记制度、国有土地农田保护制度等等。总的来讲,土地管理制度对于我国完善土地的使用并且增强利用效率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2土地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

通过上文针对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的项目进行细致并且深入的研究,可以对加强土地管理和完善相关制度的重要性有着全面的掌握。下文将针对当前土地管理制度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力求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对策,以全新的工作思路来对工作的方向进行科学化的引导,促进土地管理水准和效益的不断提升。首先,我国当前的土地管理工作之中土地的产权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最为突出的是城市内部的土地产权不够清晰,土地产权的主体不够清晰,同时针对土地的登记制度也不够健全和科学,针对土地的使用划分和相关的界定也不够科学合理。另外,在当前的土地管理工作之中,针对土地的价格机制建设不够科学化,相关基准的价格不能够真实的、全面的、客观的反映出土地的实际价格水准,另外在地方政府之中也存在有垄断性的行为,这一点对于土地价格也将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在我国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之中,也存在有重大的缺陷。首先,现行的集体性的土地管理制度立法存在有巨大的问题,针对各项权限的规定均存在有较大的缺失,而在部分的法律规定和政策之中,难以体现出农民作为集体式土地主体的所有权,部分地方政府不能够准确的贯彻和执行国家所制定的土地管理制度政策,所以不少村民申请的住宅建设均由于规划方案的缺失而难以得到及时的审批。上述问题都对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阻碍,所以应当加以全面的改进。

3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政策研究

明晰土地产权,加强产权管理。应在法律上对城市土地所有权主体给予清晰地界定,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土地权利中的相互地位和关系,明确前者的控制管理方式渠道、后者的权限范围,以及两者的利益分配。通过政府监察和公众监督对地方政府权力进行约束,使土地配置能够反映国家与地方利益的协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丰富和完善土地相关权利法律体系,对土地使用权的各权力层次进行细化分割和明确规定,形成科学的权力层次体系。适应经济发展和现实需要建立如土地发展权、地上通行权、空间使用权、地役权等土地权权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土地的管理和使用效率。结合全国土地调查,尽快建立全覆盖的土地权属信息资料数据库。建立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土地权属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土地权属变更信息的动态监测。采取措施督促土地使用者及时办理土地使用的相关手续。建立政府授权委托下的土地储备市场运营机制。必须要先理顺土地储备制度主体也即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的角色和定位。土地储备一是要实现政府目标,二是要通过市场运作,必须把目标主体和运营主体分割开来,尤其在利益关系上分割开来,才能实现公共目标和规范市场运作的双赢。应建立政府授权委托下的土地储备市场运营机制,由政府授权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高级经营资质的企业,进行完全市场化运作。建立土地储备监督评估体系。建立一种高度透明的信息机制,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等政府管理的约束指标向社会公开,土地收购或出让、出租项目的信息提前公示,及时出让、出租的结果,建立土地储备相关信息定期的制度,以利于政府、行业组织以及全社会对土地收购储备运行的监督。设置土地储备的绩效评估体系和制度。

查看全文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新时期土地管理越来越多的将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其中,有效提高了土地管理水平。目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初步发展,但在实际建设工作中,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文章主要对新时期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加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1新时期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概述

1.1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在实践工作中掌握信息化技术,从而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在进行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建设工作的关键内容。地理信息技术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空间抽象概括。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采用GIS技术,依靠最先进的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实现了输入、存储、检测、显示以及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够提高土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1]。1.2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土地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性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利用,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意义:(1)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改善了传统土地管理工作中任务繁杂、不易总结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管理工作效率。(2)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与其他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土地管理系统,为土地规划、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大大提高了土地管理质量。通过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改善传统土地管理中的不足,有效提高土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土地管理现代化发展。

2新时期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发展,但在实际建设工作中管理人员水平、信息化认识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影响了土地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首先,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把握不到位,导致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种技术缺陷,使得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忽略对管理队伍的建设,限制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推进。其次,管理人员对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仅仅局限于表面,信息化管理不够深入。最后,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信息化土地管理没有制度约束,在管理工作中缺乏标准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2]。

查看全文

规划建设中与土地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城乡规划问题十分常见。城乡规划中,土地问题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为彰显城乡规划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工作人员应认真分析规划建设中与土地管理有关的影响因素,同时根据现存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土地管理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人地矛盾激化,城乡规划建设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对此,政府部门就要在组织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全方位考量土地管理问题,依据当前实际制定科学的规划。

1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的作用

土地问题是城乡发展中的重要障碍,封建社会中,土地问题是引发战争的重要导火索。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土地问题已经较为普遍。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速也明显加快。为此,城乡规划建设中,就需制定科学的土地管理方案,正确处理城市规划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城乡发展建设中不得破坏原有耕地,而且也不得占用人类活动的空间资源,以推动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和社会建设的稳定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2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查看全文

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的运用

摘要:土地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积极有效的地籍管理能够为土地资源管理应用提供有益参考支持。为此,文章在阐述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关联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从控制测量、土地勘测、内业数据处理等方面具体分析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地籍测量;土地管理;应用

土地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可再生资源,在社会的进步发展下,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予以了更多的关注,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土地资源利用不够科学合理,不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会制约我国国土工程的发展。地籍测量是土地资源利用的一个关键,将地籍测量引入土地资源管理能够更好地整合利用土地资源信息。为此,本文结合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基本需要,就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一、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架构内容包含土地权属的调查、地籍图的绘制、地籍调查、地籍控制测量等。土地权属调查包含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有,土地所有权是国家和集体的,土地使用权属个体所有。地籍代表的是国家监督管理,也是将土地资源和土地周边附属物进行综合管理的重要手段。地籍测量会应用科学的方式来对土地资源进行测量,在具体实施操作的时候会使用先进的测绘仪器设备来对土地所有权的分界点进行划分,详细记录被调查地块实际情况的测绘工作。在实施地籍测量的时候需要相关人员精准的记录土地上的建筑信息,具体包含地块范围面积、地块面积、财产使用情况。地籍测量中所使用的方式包含控制测量、界址点坐标的确定、白纸成图方法等。

二、地籍测量和土地资源管理的关系

查看全文

县土地管理调控工作会的讲话

同志们:

县政府今天召开的全县土地管理调控工作会议,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严管土地、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责任,严格管理,把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土地管理政策、法律法规和要求落实下去,努力开创我县土地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刚才,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县国土局111局长同志传达了省、市会议精神,通报了我县土地管理工作有关情况。县监察局副局长111同志就在全县开展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工作专项行动做了具体安排,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全县土地管理调控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土地管理和调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是贯彻中央、省、市土地调控重大决策的要求。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和国有资产,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明确提出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更是集中出台了一系列土地管理和调控的新政策,对现行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机制作出了重大调整。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严格管理土地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土地管理已经成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成为上至决策层下至平民百姓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在今年监察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的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中,已先后处理了郑州市、上海市、广东省等省市发生的五起重大土地违法案件,追究责任人员级别高至省部级,这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土地严管形势十分逼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土地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尽快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决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从严从紧管地,依法依规用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法、守土到位。

其次,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是解决我县当前土地违法违规突出问题的需要。近年来,我县的土地管理工作在各级、各部门包括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比较好地发挥了土地资源的基础支撑作用,保证了一大批重点项目的用地需要,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一些乡镇、部门、村组依法管理土地的责任意识淡漠,土地供应秩序几乎处于被动、甚至无序失控的状态。二是农村买卖宅基地,以兴办各种产业为名侵占土地现象比较突出。三是土地以租代征现象不容忽视,未批先占比较严重。四是土地违法行为查处难,土地执法执罚还不到位。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的、局部的,但不可否认,更不可忽视,已经严重干扰了我县土地管理秩序,影响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给我县良好形象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近,全国从上到下都在开展土地违法案件查处专项行动,监察部和国土资源部来陕督查组对我县土地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即使上级不检查,也已到了非下决心整治不可的地步。所以我们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认真领会上级精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忠实履行职责,切实抓好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坚决遏制违法用地现象,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土地管理和调控工作秩序。

第三,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需要。这次中央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调控没有动用历次采用的冻结、停批等行政手段,而是有保有压,对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依法依规优先保障。主要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增长正处在发展高峰期和战略机遇期,对土地的需求量很大。而国家又严把土地“闸门”,土地报批程序十分严格,土地管理已成为一条高压线,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观念,严格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既要严格控制利用土地,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占地,又要确保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用地的需要。从另一个侧面讲,严格控制违法低效用地,就是为了保证重点合法用地需求。所以,我们要集中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依法依规、集约节约的前提下,提高报批时效,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可靠的用地保障。

查看全文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及改革

当前中国土地管理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建立至今这段时期,正值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经济取得奇迹般的增长。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1年中国GDP总量为47.16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占全球的份额由1979年的0.98%增至2011年的8.4%。与此同时,中国步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中3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增至2011年51.27%,城镇人口数千年以来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中国土地管理工作始终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理应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13亿人口吃饭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对待,“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这是中国土地管理要处理好的第一要务;另一方面,“发展才是硬道理”,工业化、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土地是工业化、城镇化的物质载体,各项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其中包括耕地,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是我国今天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需要认真研究和破解的两难问题,处理好这一对矛盾,是对中国土地管理制度和中国人民智慧与能力的严峻考验。当今中国土地管理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学术界对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反思和对现行制度设计及其执行效率的质疑。中国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实际上耕地面积逐年急剧减少,1996—2011年15年间减少1.24亿亩,减幅为6.4%。1996—2005年各类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达178.36万公顷,占这段时期耕地减少总量的15.26%。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际上城乡建设用地逐年扩展,1996—2009年13年间扩展3.8万平方公里,增幅为13.3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政策期望农村人口减少伴随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实际上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和农村人地逆向变化,2005年城市用地人口弹性系数为2.09(合理限1.12),1997-2008年12年农村人口减少13%,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4%。出台闲置土地管理办法,实际上大量闲置土地依然存在,2011年底全国闲置土地17.9万亩,2011年全国未开工房地产用地为21.3万公顷,和未竣工房地产用地45.5万公顷,按1.5容积率计,可建32亿平方米和68亿平方米的房屋。村庄用地无法流转,全国闲置村庄用地达7万平方公里(1亿亩)。在中国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际上开发区用地无序扩张,2009年全国开发区用地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已超过全国存量城市建设用地3.40万平方公里,土地低效利用,2008年全国每亿GDP占用2281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9倍。1992年中央和地方分税制施行以后,突显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卖地机制”,造成城市化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2.9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1.6%。地方政府存在巨大的金融分险,2011年土地金融达11万亿元,为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3倍,为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1.6倍。面对上述总总政策执行中事以愿为的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是有关制度与政策设计出了问题,还是由于政府执行力有误而违背其设计初衷,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面临着严峻挑战,对其改革的讨论自然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取向存在三种不同意见:(1)实行土地管理的市场决定制。充分发挥土地市场在土地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发挥辅导作用。(2)实行土地管理的委托制。中央政府作为委托人将全国大部分土地下放给地方政府(作为人)代管,地方政府每年向中央政府交纳“土地占有税”。(3)实行土地管理中央集权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土地管理系统实行单线、垂直、封闭式管理。作者认为上述三种改革取向各有利弊,但以在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框架内实行改革为上。以下就是本人关于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内容的思考。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未来改革取向

1.重新确立政府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土地管理主体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1998年8月29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我国现行法律明确指出,国务院是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行使主体(而非所有主体),是典型机制下的执行主体。实际上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由国务院直接行使土地所有权是不现实的,于是国务院要用分级机制,委托省、地(市)、县、乡各级政府行使土地所有权。从法律上讲,各地方政府不具有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的资格,但具有代表国务院行使具体的土地管理职能。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现行土地产权与管理制度,使得我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集所有、经营和管理三者于一身,在职能或权益上表现出重叠特征,但三者的利益并不重合,这就是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种种弊端之根源所在。由于中央政府考虑的是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而地方政府行为则多强调地方局部和当前利益,这就是常说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理目标函数不一致。现实生活中保护耕地是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而地方政府则以发展经济为其目标,这也就是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执行结果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根源之所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正是因为所有、经营和管理三种权益的重叠和冲突,在土地管理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经营者利益为导向,所有者的权益被忽略,管理者的职能被弱化。按照委托—制运作分析,委托人(中央政府)追求土地所有权益最大化,而人(各级地方政府)却寻求在满足一定所有权益要求的条件下实现自我收益的最大化。可是这两个最大化的不重叠,其目标与政策导向是不一致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最终必将以损失土地所有者权益而告终。这就是许多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无法按设计初衷得以执行或采取所谓的“下有对策”限度内执行,甚至冠以实行“差别化管理”的真实原因。重新确立政府角色定位,除去要确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利边界以外,主要突显政府的管理者功能,要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土地管理主体的作用。具体改革指向是政府不参与土地经营活动,将土地经营权交给国务院授权的国有地产经营公司负责经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可以通过开征不动产税来解决。实践证明,政府经营土地制度,实际上使政府扮演了“经营者”的角色,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就决定了政府管理者功能的缺失。尤其是自1992年分税制建立以来,政府作为土地经营者的角色得到进一步强化,现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弊端导向是土地出让面积愈多,政府获得土地出让金愈多,地方财政收入越丰,最终形成了一个以出让土地为中心的有地就有钱,要钱就卖地,土地经营至上的怪圈,而使政府作为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形同虚设。这种制度安排使市场秩序混乱,管理过程不透明和企业行为扭曲,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为热衷于以权谋私的政府官员提供寻租机会。土地管理部门不参与土地经营活动,其建立初期就已经明确。当时国务院机构改革办公室对土地管理部门的定位就是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的执法部门和监督部门,同时是国有土地产权代表,承担着保护国家土地资源,防治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不参与土地经营活动。2.尽快出台土地根本法律,构建良好的土地管理的法制环境至今我国仅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常常遇到该法与《草原法》《森林法》《农业法》《土地承包法》《渔业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如何协调和衔接问题,在操作层面上未得到解决导致土地管理政策受制于现行土地法律框架而无法执行。究其原因就是土地上位法律缺失所造成的。作为土地管理客体的土地,既包括城市土地,又包括农村土地;既包括农用6地,又包括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既包括耕地,又包括林地、草地和水地。这里所指的土地是广义的概念,不同时代的学者和相关法律由于其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使“土地”这一核心概念及其特征的认识极不统一,见仁见智,这就造成我国土地立法上存在核心概念上的“硬伤”。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是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之后颁布的《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均采用此种土地概念,其弊端将土地母概念及其子概念混为一谈,试想管理客体尚未明晰、权利边界尚未划定的土地管理制度在实践中如何执行?于是就出现了《土地管理法》在规定对林地、草原、水面、滩涂确权时,应按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也就不奇怪了。在《土地管理法》86条款中仅有4条款涉及城市土地,实难据其对城市土地实行科学管理。试问《土地管理法》中“土地”两字是指什么土地?依其既不能管理城市土地,又不能管理非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由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土地管理法》的法律作用仅限于耕地,难怪有人称谓《土地管理法》为“农业土地管理法”或“耕地管理法”。有限的法律效率的《土地管理法》怎能肩负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重任,又为管理全部土地提供法律保障?土地是由各类用地包括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所组成。各类用地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关系。既然是土地管理法就要管理农用地又要管理建设用地了。只管理农用地不管理建设用地,农用地是无法管理好的。为了明确土地管理制度的法律边界,必须明晰土地管理的客体,构建良好的土地管理法律环境,尽快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这是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呼唤,也是多年来中国政府和学术界为之努力的至今尚未实现的目标。据我所知,1986年《土地管理法》文本在向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议时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正式颁布却增加“管理”两字。1986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抓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998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已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初稿)。2010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总理提出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的调整范围,弥补《土地管理法》的不足。回顾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和《土地管理法》实施20多年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制定并明确公民在土地上的权利和义务,调整土地关系包括公法和私法关系,协调土地民事权利与土地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出台包括土地上多种权利关系的根本大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是非常必要也是势在必行。必须以广义“土地”概念作为土地立法基础,全面系统地设定各类土地权利及其法律地位,为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3.实施土地权利登记,切实保护土地权人的权益孟子曰:“仁政必自经界始”。我国《民法通则》采用登记要件主义,买卖契约虽有效成立,标的物所有权并不当然移转,其所有权的移转必须以登记为要件。我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土地确权是明晰产权主体和所有权归属,定界是确定土地权利边界四至,登记是土地权利的法律保障,发证是土地登记的法律文件。土地权利登记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关系产权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进展不尽如人意。以2003年为例,全国有519.2万个村民小组,共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110万本,仅占村民小组的21.2%,土地登记覆盖率极低。这种现象与“重确权轻定界”的认识误区有关,甚至于形成“产权不明晰无法登记——未经登记的土地权利无法保障”的怪圈,打破这一怪圈的有效途径就是适时开展土地权利登记,借助登记推进明晰产权,否则产权永远是模糊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在中国模糊产权之所以得以存在,就是没有认真开展土地权利登记工作。这里必须指出,定界是登记的基础和依据,定界就是要确定每宗地的边界线上界址点的坐标之后,该宗地在空间上才是唯一的,也就不会发生土地边界纠纷。当农民就像城市居民一样拿到属于自己的土地证书,保证土地权利合理流转,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才有可能实现,否则,充其量属于理论探讨。2011年我国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有关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定界登记发证的文件,要求充分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以大比例尺地籍图件为基础,查清农村每一宗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这是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只有通过宗地定界才能实现土地确权的实体化、物质化。如同我国公布钓鱼岛基点坐标和临海基线用以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土地权利具体体现在法律层面和经济层面,前者可称为土地法律权利即土地归谁所有,归谁使用;后者称为土地经济权利(土地物质权利),即谁占有哪里和多少土地,谁使用哪里和多少土地。定界体现土地权利的初始界定,是法律上保护土地权利的要件。以登记的要件来判断土地权利的归属,而不依占有,这已为我国土地制度史和国际经验所证实。我国《物权法》的颁布执行催生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问世,预计明年6月份将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有望解决目前存在多部门(农业、林业、渔业部门等)按地类发证,按地类经营和分散多头管理问题。4.转变土地管理思路,努力提高制度安排效率人类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呈多元化特点,土地物质具有多样性和发散性,两者之间的有赖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就宏观配置而言,政府与市场是土地资源配置的两个重要手段和路径,两者互补,不可替代,因为客观上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在我国土地管理实践中,只重视政府作用,认为政府是万能的,而忽视市场作用,没有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这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效率低下的根本症结。微观配置而言,应当对于现行土地管理思路进行反思,为什么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设计的制度目标与实践后果反差如此之大?不得不对现行土地管理思路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质疑。如耕地保护只强调耕地数量,忽视耕地质量,更没有考虑耕地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替代性,结果导致耕地数量还会减少,耕地质量也随之降低;建设用地管理只强调外延扩展,几乎不考虑内涵挖潜,“年年指标不够用,年年指标用不完”,导致城市用地规模一味地向外扩展,呈现“摊大饼”之势,制度设计导向低成本的大量占用耕地;对于土地用途管制的源头——城市用地管制束手无策,对于与城市用地存在消长关系的耕地则采取最严格的保护,难免有本末倒置之嫌,耕地保护后果背离初衷则不言而喻;城市用地随着城市人口增加而扩展,却没有估计进城的农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又怎么管理而使其流动起来,导致农村人口在减少,而农村建设用地面积却在增加;又如为了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明知基层土地图数不符,却采取约束性指标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分解,明知规划实施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问题,却采用确定性的用地指标加以规划控制;明知数年前编制的静态性规划却要据以控制数年之后的动态性用地计划,导致这种规划永远逃脱不了频繁地修改的命运,到底是规划编制方法不科学,还是规划思路出了问题?凡此种种还可以列举更多实例足以说明,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土地管理思路有失偏颇,在中国土地管理实践中出现了如诺斯所说的“制度悖论”,“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本着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所选择的某种制度,其变迁的结果却偏离了资源有效配置的方向,反过来成为限制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发展的根源”。关于土地管理思路的转变与改革问题,应当注意两点:其一是树立制度设计总效果思想。当在各自为改进决策的前提下,对各种制度格局进行选择时,必须记住,将导致某些决策的改善的现行制度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决策的恶化。在设计和选择制度结构时,应当改善执行制度总的效果,以得大于失的行为和制度才是应当追求的。设计和选择耕地保护的制度和决策时,应当考虑对建设用地管理制度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相反也同理。其二是树立土地需求概念的更新认识。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属于引致需求或称为次生需求,也就是说,人类需要土地不是土地本身,而是土地功能。土地功能是与其本底特性密切相关,我们常把由土地质量特性和人类社会干预所决定的土地功能的过程称为土地利用。人类需要耕地,本质上是需要耕地的养育功能即耕地能够生产粮食;同样地,人类需要建设用地,本质上讲是需要建设用地的承载功能即承载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于土地功能的需求本质上就包含数量和质量两层含义。对于耕地来讲,在其上生产的粮食总产量是耕地面积(A)与单位耕地产量(B)的函数即V=f(A,B),换句话说,只要实现规划的粮食总产量就说明满足了人类对耕地的需求。这就是不同时期耕地面积未变,被养活的人口却增加了的原因所在。建设用地也是同样道理,相同面积的建设用地由于选择不同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却承载着不同的建筑面积。仅土地三维立体利用就可增加大量的建设用地,据有关研究表明,全国城市平均容积率提高10%,就可增加40×108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按容积率1.5计算,可增加27万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又如北京市建成区10米深以上地下空间资源量为13.9亿立方米,可提供6.4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相当于北京市存量建筑面积。土地管理思路的转变具体体现为:(1)土地用途管制的指导思想因以作为源头的城市土地用途管制为主,不能本末倒置,才能缓解耕地保护的压力。(2)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的实质是保护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这才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也只有这样才能给耕地保护政策带来转机和活力。(3)建设用地内涵外延并举管理,破解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保”难题。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和土地利用方式,采取经济手段,加大处置闲置土地的力度,推进城市存量土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4)实行土地资源、资产与资本三位一体管理,显化土地的潜在价值,实施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同价”的目标,推进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建立,提升市场在土地配置中的基础作用。(5)城乡建设用地与城乡人口增减挂钩,缓解城乡人地关系,推进闲置村庄用地流转利用,实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现存农村闲置宅基地并将其视为破解“双保”的关键性措施。(6)转变土地利用观念,树立由二维平面转变为三维立体的土地利用观,开发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间。这是符合当代土地产权制度发展由地表产权向土地立体产权演变趋势。5.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降低制度执行成本学术层面上讲,土地管理制度可分解为地籍管理制度、地权管理制度、地价管理制度和地用管理制度,前者可理解为后者四项制度的综合,也就是说,土地管理母系统是由地籍、地权、地价和地用四个子系统所构成,系统内存在着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关系和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关系,系统外存在土地管理系统与周围环境系统之间关系。同理,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不仅与地籍、地权、地价和地用四项管理制度相关,而且与内部和外部环境中相关制度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赖于土地信息管理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考核制度改革等,因篇幅限制,择其要者加以表述。关于土地管理信息制度改革。土地管理信息是土地管理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土地管理的重要资源,是实现土地管理有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职能的重要手段。回顾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实践不难发现,许多不可思议的问题的主导成因不是制度设计本身而是土地本底信息扭曲、虚假、失真、不对称所造成的,基层土地地籍信息不实、不准,存在图数不相符的问题,却偏要以精确的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以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又如中国大陆地区基本农田面积大于耕地面积,却偏要在规划中保持基本农田保护率不降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许减少,在这种地籍信息状况下,基本农田配置上山和下水也就不足为奇了。依据失真的信息作出的任何土地利用决策就不可能逃脱失效的命运,为了处理信息失真和不对称,后续土地管理活动必然付出高昂的制度成本。信息失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源与信宿之间的矛盾。要有效地防止失真,确保传输信息的真实可靠,除了改善获取和传输的技术条件外,最重要的是根据发送者(地方政府)与接受者(中央政府)各自的客观状况,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他们的目标不一致的矛盾。如有可能,建立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专业性的权威机构——中国土地调查局,以全国“一张图”为平台,建立集全国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变化、土地本底等多元信息,独立地完成土地数量、质量、权属、利用等本底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更新等项业务,及时地为土地利用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的图件和数据。关于财税制度改革。1994年我国大陆地区实行财政制度改革导致在其后中央政府逐步大幅度集中各地财力,同时默许地方政府大量收取财政外资金收入,包括来自“土地财政”的大量收入,以缓解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和财力紧张的困境。在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框架下,地方政府以低补偿的形式大量征收农村土地,低价储备后高价转让给开发商,获得大量的土地转让收入,同时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的方式取得大量的银行贷款来投入城市建设,由此形成“征地——土地收入——银行贷款——城市建设——征地”不断滚动开发循环怪圈,现在这这种势头有增无减。以2009年为例,全国与土地相关税收收入达3077.03亿元,其中房产税804.64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820.97亿元,土地增值税719.43亿元,耕地占用税632.99亿元;全国土地出让收入1.6万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48.8%,约占当年的GDP的5%;全国地方融资贷款却高达7.66亿元。虽然政府的土地财政增值发挥了正面的推动作用,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其弊端日益凸显。问题出在地方,而根子却在国家的制度安排上。当今中国的土地财政已成为保护耕地政策不能得到落实的主要原因;由于其与民争利,成为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透支未来,孕育着政府信用危机和财政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金融制度的改革方向首先应当是把土地经营职能从土地管理部门分解出去,成立独立的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由其经营国有土地,参与市场运作,通过转让、出让、联营、入股等途径,使这部分国有土地保值增值。同时向国家财政上交土地收益,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专注于管理,保证其职能不错位,避免与民争利。建立财产税(物业税)制度,保证地方政府从存量土地获取稳定的税源,摆脱对增量土地的依赖,从根本上改变外延扩张的增长方式和土地粗放利用方式。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改变现行的“软约束”的规划体制,将各级土地利用规划上升为法律,由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颁布,政府没有修改规划的权力,只有实施规划的义务,从根本上管住城市用地增长边界和堵住城市用地外延扩张,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从土地利用源头上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真正把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政策落到实处。

本文作者:王万茂工作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查看全文

改革土地管理模式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其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为促进土地管理模式改革,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应运用新的管理模式,以此扭转现阶段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此,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模式无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着手,对改革土地管理模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效策略展开分析,旨在为日后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土地管理模式;土地改革;农业经济发展

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建立和深化,逐渐促进农业发展。但是现如今,农业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完善和处理。根据相关人员对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的调查,需要对土地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此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升农业与经济的匹配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模式无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1.1土地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土地管理模式的运用需要借助政府的行政手段进行,以此保护土地管理模式运用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土地管理和保护责任都会在政府行政过程中得到体现。但是此种管理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会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对其进行弥补和完善。首先,现阶段的土地管理部门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其在决策过程中,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和干扰,会影响土地管理的专业性,管理效果得以弱化,致使土地管理方式不健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无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其次,土地管理部门的行政区域划分不明确,使其在进行决策时会出现界限混乱的情况,造成法律法规无法深入规范管理模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