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应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11:34: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土地供应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土地供应管理

土地供应与管理方案

为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充分发挥土地收购储备职能,实现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产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要求,结合我县项目开发建设安排和土地利用状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贯彻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证经济建设需求的前提下,采取适度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以供应引导需求,努力盘活存量,严格控制增量,力求建设项目用地70%来自于收购储备土地,推动土地利用向规范、节约、集约、高效的方向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遵循的原则

(一)闲置土地一律进入县政府土地储备库,建设用地实行集中统一供应。

(二)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查看全文

城市土地供应登记管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中心区土地管治,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科学合理供应土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城市中心区的土地供应登记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土地供应管理工作平台。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市中心区建设步伐,合理调控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土地报批、供应、使用周期,实现城市中心区土地供应登记集中统一管理,为全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土地资源保障能力。

(一)坚持“集中统一,强化管理,有利于统一调控土地资源”的原则。为加速阿康一体化建设进程,推进城市中心区建设步伐,营造良好的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环境,城市中心区的土地供应、登记,由市人民政府统一调控管理,集中配置使用,。

(二)坚持“依法公正、阳光操作,有利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推进廉政建设”的原则。城市中心区的土地供应登记纳入市人民政府的统一管理平台,确保依法、公开、公正、阳光操作,坚决制止和打击土地市场中存在的非法交易、暗箱交易行为,堵塞土地出让收益存在的漏洞,从制度上、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土地供应中的腐败行为。

(三)坚持“便捷高效,规范服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城市中心区土地供应登记的集中统一管理,实现在一个平台上运作,减少环节、便捷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能力,树立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良好形象。

查看全文

年度土地供应工作计划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土地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产效益,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有土地市场管理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土地利用状况,制定本年度土地供应计划。

一、编制计划的指导思想

在保证经济建设需求的前提下,采取适度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供应引导需求,盘活存量,控制增量,实行土地定性管理,定量供应,推动土地利用向规范、集约、高效的方向发展,通过加大政府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力度,编制实施土地年度供应计划,进一步发挥土地资产效益,规范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

二、编制计划遵循的原则

根据国家关于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我县城市总体规划,遵循以下原则编制年度土地供应计划:

(一)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对农用地转用实行占补平衡。

查看全文

加强土地供应调控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切实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严肃性,规范土地市场秩序,防止楼市动荡造成风险,现就清理各类园区用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清理违规设立的各类园区。凡是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设立的园区,不管什么名称,都必须进行认真清理。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设立的园区,必须撤消,并追究批准者的责任。各地不得为迎合设立园区而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立的园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提供土地。未经依法批准用地的,要依法查处,追究责任。

二、严禁违法下放土地审批权。各类园区用地必须纳入当地政府的统一计划,统一供应、统一市场管理。经营性用地也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严格控制各类园区的商品房开发。严禁以科技、教育等产业优惠政策名义取得土地后用于商品房开发。要严肃查处此类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

三、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商品房开发。严禁任何单位、个人与乡村签订协议圈占土地。对于签订这种协议,要求办理用地手续的,要进行认真清理,所签协议一律无效。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以此规避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有关规定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办理用地手续。凡是通过炒卖各种协议、立项批准书、规划许可证后变相取得土地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律不予承认,不得办理用地手续。

四、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特别是住宅和写字楼用地的供应量,优化土地供应布局和结构,防止楼市动荡带来风险。停止别墅类用地的土地供应。过量供应的地方,要认真进行清理。普通住宅价格上涨过快的地方,可以适当增加当地居民购买并居住的普通住宅的土地供应,但也要把握市场吸纳能力,严格控制总量。供地方式要公开、公平、公正,保证土地市场的稳定、公开、安全运行。

查看全文

土地储备制度发展工作报告

一、背景与概况

(一)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是市、县政府为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而进行的积极探索。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转变后,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积极转变用地观念,加大了对各类存量土地挖潜的力度。在农村,治理“空心村”,探索利用农村存量土地的新路子。在城市,改造旧城、处置国企土地资产、消化闲置土地,探索利用城市存量土地的新路子,在探索过程中,土地储备制度应运而生。

(二)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是市、县政府在经历了土地市场跌宕起伏后,顺应土地制度和市场基本规律,政府和市场有效结合,配置土地资源的制度创新。各级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经验是逐步积累的。在土地市场早期发展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和制度上的漏洞,出现了如前所述的总量失控、资产流失等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因总量失控,形成了大量闲置土地。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以下简称中央11号文件)部署开展建设用地大清查,共查出174万亩的闲置土地。为解决上述问题,加强土地市场调控,一些市、县政府开始探索建立土地储备制度。

(三)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是市、县政府适应法律政策要求,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寻求建设用地空间的理性选择。中央11号文件和新《土地管理法》加强了对新增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促进了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中央11号文件要求,冻结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一年,经国务院批准,又延续到1998年底。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一方面,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实施用途管制、占补平衡和土地有偿使用费中央地方三七分成的措施,使新增建设用地的数量大为减少,占用耕地的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将利用存量土地的权利和收益交给地方。市、县政府为解决冻结期间建设用地需求,降低用地成本、提高土地收益,加大了存量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力度。由于利用存量土地涉及到众多土地使用人重大利益调整,很多现实的问题(安置补偿、债权债务清理、土地收益分配等)需要解决,土地储备制度满足了这些条件,所以得到了普遍认同。

(四)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是市、县政府变现土地资产,破解国有企业改革难题的重要手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改革最大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人向哪里去”。尽管困难和破产企业拥有大量土地资产,但由于当时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自发交易又有教训,土地如何变现?困难和破产企业的资金需求如何解决?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难题。在财政“分灶吃饭”,大多数市、县财政紧张,政府不能向银行贷款,商业银行一般又不给这些企业贷款的情况下,通过收购企业土地,再以土地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取得贷款,成为变现土地资产、解决企业资金困难的最有效手段,这是市、县政府成立土地储备机构的一个重要动机。

(五)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是市、县政府推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市场方式配置土地的现实需要。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的力度。市、县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落实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从源头上防止土地出让领域的腐败行为的要求,积极推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制度。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的先决条件是政府手中要有土地,土地出让要集中统一,多年来由于这两个条件不具备,推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土地储备制度的出现,为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提供了条件,成为市、县政府建立这一制度的推动力。

查看全文

都市圈土地供应制度改革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重庆都市圈土地供应制度改革和供应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现实土地供应机制进行修正和创新的建议,建言积极推行土地整治储备制度,从而优化城市土地供应模式。

关键词:土地供应制度整治储备制度

据重庆市国土局披露,重庆市区到2010年总的用地指标是5万公顷,但目前已用去了4.5万公顷。重庆市都市圈内用地已经非常紧张。然而,重庆市都市圈内土地使用却极不合理,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土地供应制度存在缺陷。

重庆市土地供应制度改革中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土地具有保值增值及投资的功能,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通过市场,实现土地产权转移。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作用,促进城市总体规划有效实施,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土地供应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全面行政划拨、无偿无期使用土地到部分有偿使用土地使用权的改革;行政划拨用地之外的土地使用权有偿有期的土地批租;土地的资产化运作。与这三个阶段所对应的市场化进程表现为:土地市场开放;土地市场的培育与完善;土地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重庆市土地供应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变革土地无偿无限期使用为有偿有限期使用,使土地资产属性真正得以实现;促进了土地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调整了城市空间布局。

查看全文

加强土地储备出让工作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土地储备出让管理,规范交易行为,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3号)、《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77号)、《土地储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综〔〕17号)等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土地储备出让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健全土地储备出让工作机制

市土地储备供应委员会(调整后的人员名单附后)负责组织领导我市土地储备和出让供应工作,研究解决土地储备和出让供应中的重大事项。市金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市土地储备供应中心(以下简称市土地储备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储备和出让供应工作。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予以配合。

二、加强土地储备计划管理

市土地储备机构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市场供需情况等,共同编制全市土地储备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查看全文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利用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昆明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昆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储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土地储备,是指依照本办法规定,将需要盘活的土地以收回、收购、置换或征用、划拨等方式,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予以储存,通过前期开发整理后,根据市场需求和土地年度供应计划,以出让、划拨等形式配置土地资源的行为。

第四条本市的土地储备工作,在昆明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昆明市人民政府土地储备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市土地储备委员会办公室为常设办事机构,设在昆明市国土资源局,与昆明市土地储备中心为两块牌子一个机构。市土地储备中心在市土地储备委员会的领导、监督和管理下,代表市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土地储备工作,并负责对储备的土地进行前期整理和开发。

第五条市土地储备中心应根据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供求的实际状况,编制年度土地储备计划。

查看全文

土地储备工作计划

为增强政府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调控和保障能力。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有效调控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根据《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国土资规【2017】1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市政府安排,组织编制《市2020年度土地储备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精神为指导,围绕2020年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强化政府在土地储备开发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确定年度土地储备规模,在总量、结构、布局、时序等方面做出统筹安排,优先储备空闲、低效利用盘活现有存量建设用地,加大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确保建设用地的统一供应,切实保障重大项目,卫生工程、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和生态建设用地及新型城镇化和安置区项目建设用地的需求,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资金支持。

二、编制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原则。

原则上纳入城市2020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项目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不得用一级、二级林地、存在污染文物遗存、矿产压覆、洪涝隐患、地质灾害风险等情况的土地,在按照有关规定由相关单位完成核查,评估和治理之前,不得纳入2020年度土地储备计划。

查看全文

县年度土地供应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贯彻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证经济建设需求的前提下,采取适度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以供应引导需求,努力盘活存量,严格控制增量,力求建设项目用地70%来自于收购储备土地,推动土地利用向规范、节约、集约、高效的方向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遵循的原则

(一)闲置土地一律进入县政府土地储备库,建设用地实行集中统一供应。

(二)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三)城市建设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鼓励联建,搞成片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土地资源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浪费。禁止“扒皮式”开发,限制一家一户小面积自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