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场考察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5 05:29: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土场考察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牧草栽培调查研究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详述了近代中国有关牧草科技的引进及发展概貌。主要内容包括:(1)近代国内外对中国草原和草地的考察和研究;(2)优良牧草品种的引进;(3)优良引进牧草的栽培试验研究;(4)牧草的育种和贮藏试验研究。
在晚清发起的兴农运动中,人们在充分地认识引进国外优良畜种以提高畜牧生产能力的同时,牧草在发展畜牧业中的作用也被有识之士给以高度重视,因而在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同时,也伴随着国外优良牧草种子的引进,一些学者还从发展畜牧业的角度对草原和草地进行调查研究,对牧草进行栽培、选育、贮藏试验,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牧草科技发展的序幕,本文现对中国近代牧草方面科研活动作一综述。
一、近代对中国草原草地的调查研究
中国近代对草原草地的调查研究始自1840年前后。那时的调查活动主要从植物学,而不是从饲料学的角度来进行考察的。起初,一些欧洲人对中国北方的植被进行研究、调查,清末英美两国的植物学者对中国西南和西藏的植物研究尤其着力(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料集》,农业出版社,1992年,第333—334页。)。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东北后,为了更好地利用东北的草地发展畜牧业,对东北和内蒙古进行了广泛详细的有关草地植物资源的综合调查(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中国学者对草原和饲料科学的研究始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不过早期主要是从植物学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其中涉及到草原和牧草方面的调查研究。三十年代后,有关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坡的调查工作才陆续展开。
(一)晚清时欧洲人对中国草地的研究
1830年,俄籍德国人Bunge受帝俄派遣率团到内蒙古、华北等地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俄国人科罗廖夫(1830,1841)、库托佐罗夫(1830—1841)、格瑞斯基(1840)、让佐夫(1840)等亦在内蒙古地区采集植物,编成《贝加尔—达乌里植物区系》一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海德尔研究了蒙古和中国西南地区的植物,并在1930年发表了《中国植物地理和亲缘》一文。美国人威尔逊在1899年至1911年,对华中、四川、西藏东部植物作过考察和研究,并有专著发表;英国人瓦特1911年以后对西藏东部和云南西北部植物作了研究,并发表了许多论文;美国人诺克于20年代在云南设工作站,对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甘肃南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40年代英美学者十余人在云、川、藏等地研究当地的植物,均有。搜集中国牧草资源的则以美国人为主,迈耶尔1905—1918年在新疆、蒙古、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广泛搜集农作物、园艺作物和牧草种质资源。专门搜集牧草种质资源的有汉松(1899)、皮蓬(1911)、斯蒂芬和墨密兰(1934)(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集料》,第333—334页。)。
旅游经济开发区2004工作报告
夯实基础加快发展
不断提升全区综合经济实力
——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wenjun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用“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新思路来指导具体工作,通过全面实施前郭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绿色、民族”三张牌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生态资本,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有机渔业和环保产业,全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查干湖已经成为吉林省渔业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和蒙古族民俗旅游胜地。主要做法是:
一、准确定位,因地制宜确定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开发区成立伊始,我们根据全区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确定了“以建设中国北方最具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生态、绿色、民族为立区特色,坚定不移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旅游业,巩固壮大水产业和农业,加快发展石油工业和环保产业,全面加快开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总体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见成效”的近期工作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内设机构、派驻机构以及党群组织的组建工作,理顺了管理体制,建立了一级财政和一级国库,编制和完善了各类规划,部分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区进入了整体开发建设阶段。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757万元,同比增长83.9%。实现经济总收入27569万元,同比增长132.9%。其中,工业产值12763万元;旅游业收入10500万元,全年实现渔业产值2047万元,粮食产值2259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926万元,本级财政收入464万元;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8个,合同引资额16341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100万元。
二、规划行先,有计划、有目标地科学开发和保护资源
绿色贸易壁垒分析论文
摘要:中国加入WTO将推动农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在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将使中国农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当前,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已不可回避,农业作为一种弱质产业更容易受其影响。本文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入手,对绿色贸易壁垒理论进行概述,接下来,联系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剖析了我国农产品受阻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和国际原因。最后,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绿色贸易壁垒,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绿色产品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探析绿色贸易出口影响
摘要:中国加入WTO将推动农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在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将使中国农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当前,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已不可回避,农业作为一种弱质产业更容易受其影响。本文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入手,对绿色贸易壁垒理论进行概述,接下来,联系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剖析了我国农产品受阻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和国际原因。最后,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绿色贸易壁垒,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绿色产品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论绿色贸易对农产品出口影响
摘要:中国加入WTO将推动农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在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将使中国农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当前,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已不可回避,农业作为一种弱质产业更容易受其影响。本文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入手,对绿色贸易壁垒理论进行概述,接下来,联系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剖析了我国农产品受阻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和国际原因。最后,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绿色贸易壁垒,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绿色产品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报告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报告
陕西高职高专教育考察团
2005年5月26日,陕西省高职高专教育学会组织部分高校校长及教务长,对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考察和学习。在学会秘书长张广良向番禺职院领导说明考察内容后,番禺职院党委书记、院长焦兆平以及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人详细介绍了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情况,并与考察团一行26人进行了座谈,随后考察团参观了学院的实验实训基地。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院概况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名番禺理工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广州市番禺区,占地2180亩,校舍建筑面积16.3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200余万元,图书馆面积11000平方米,藏书近64万册,中外期刊1500多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300人。设有软件学院、工商管理系、财经系、旅游管理系、应用外语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机械与电子系、基础部等一院六系一部,并建有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语言教学中心、电工培训考证中心、模具加工中心以及电算化会计模拟室、外贸文秘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玩具制作实训室、珠宝实训室、金工车间、青年旅馆、青萝陶吧等45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和94个校外实训基地。设有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与实务、工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律事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文秘、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产品造型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环境艺术设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玩具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初等教育等28个专业。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和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是国家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2003年就业率为99.14%,名列高职高专第一位;2004年就业率为99.73%,位居全省所有本专科院校第一位。
二、主要经验
国外旅游情况考察报告
一、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察报告
为了扩大交流、开阔视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旅游管理和经营理念,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由市旅游局朱至珍局长带队,市府办公厅、宁波市旅游局、江东区政府、宁海县政府,镇海、北仑、鄞州区旅游局、东钱湖管委会经发局、市人事局外专局等有关单位领导组成的宁波市旅游考察团一行11人,于10月底前后专程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交流。
期间,代表团访问了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黄金海岸、凯恩斯、悉尼、堪培拉、墨尔本和新西兰的惠灵顿、罗托鲁阿、奥克兰等城市,分别与澳大利亚的昆土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旅游局进行了交流,还拜会了国家旅游局驻悉尼办事处。澳新所到之处,考察团不仅目睹了澳新两国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领路了极具风格的特色旅游景观和异域文化风情,也体验了发达完善的城市旅游和颇具个性的度假旅游,感受了两国同行先进的发展理念和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澳新之旅还给我们强烈的启发,旅游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载体。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迷人的自然风景赋予这两个位于大洋洲的岛国旅游胜地的美誉。旅游业在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变成了能够不断给其带来滚滚财源的大产业。
澳大利亚旅游业2002年达到708亿澳元的收入,旅游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4.5%,已超过了传统的农牧业和采矿业。过去十年来,澳大利亚的旅游业一直强劲增长,2002年其入境游客达484.12万人次,旅游创汇超过170亿澳元,成为最大的服务贸易创汇产业,占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总出口比重的11.2%。按澳大利亚会计年度统计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其入境游客增长9%。以悉尼为例,每天有45.8万入境游客和88.6万国内游客在悉尼过夜,游客年消费总额为203亿澳元,全悉尼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2.5万人,间接就业达119万人。位于澳大利亚东部的黄金海岸,是典型的以旅游为中心产业的城市,这个城市的最大“资本”便是长达42公里海岸线上的金色沙滩,全市约50万人口,80%从事旅游服务行业,该市原属布里斯班市的一个区,从50年代开始发展旅游,真正进入快速发展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现已成为南半球最大的旅游城市和世界闻名的海滨度假胜地。
新西兰是一个美丽的岛国,作为英联邦国家,它没有照搬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采取大规模工业化的发展模式,而是立足本国实际,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同样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这当中旅游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2年旅游总产出达到164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0%,旅游业也是该国最大的创汇产业之一,入境旅游总量2002年达到196万,几乎达到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全国就业市场的10%由旅游业来承担,有1.5万家企业直接经营旅游业。根据新西兰旅游研究委员会今年上半年公布的2003-2009年旅游发展预测报告,新西兰入境旅游人数将在2008年比现在增加70%。
赴浙闽学习考察报告
学习××:营造一个氛围、形成四个热潮
省委、省政府组织赴浙闽学习考察,对于深入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开创“富民强省、二次创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认真听、看、问、访、议,我们确实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受到深刻的思想解放教育。时间虽很短,收获却极大。深深感到浙闽的发展速度激励人。浙江从1996年开始,全省gdp和人均gdp在全国位次由1978年第12位和14位上升到第4位。福建到2001年全省gdp由1979年居全国第22位上升到第11位。温州、宁波、厦门等地年增长速度都在两位数以上,提前实现了小康。这些地方的跨越式发展令人振奋。浙闽的现代观念启迪人。两地思想解放走在了全国前面,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我们落后的原因,关键是思想解放程度没人家高,抢抓机遇意识没人家强,市场经济路数没人家宽,自主、自强、自立创业精神没人家足。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首先必须在思想解放、意识转化、观念创新、精神塑造等方面下功夫。浙闽的创业精神教育人。两地创造经济腾飞的奇迹,得益于他们的勤奋和智慧,更得益于他们不甘平庸、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的精神。温州人靠四个“千万”打天下,“风风火火闯九州”,“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温州人已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特殊的群体。“温州”两字成为一种品牌、一种文化、一种无形资产。他们的这种创业精神同我们相当一些人存在的小富即安、小得即满、老守田园,守着资源“金碗”要饭吃的精神状态形成强烈反差。浙闽的发展远景鞭策人。两地坚持与时俱进,在经济遥遥领先全国情况下,仍提出了加快发展的目标。浙江确定了提前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加快建设“数字浙江”、“信用浙江”、“绿色浙江”,努力成为经济强省、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文化大省。福建提出了新世纪构建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的三条战略通道总体构想,积极推进“数字福建”工程建设。厦门确定了四个翻番、上四个台阶、实现四个协调发展的目标。温州提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性轻工城、打造“信用温州”、“金名片”。发达地区乘势猛进,形势咄咄逼人。这些都警示我们,必须从“自己同自己比有进步”的陶醉中解脱出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赶超意识,别人迈一步,我们必须迈三步、五步。只有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才能缩短与发达地区距离。
考察学习使我们思想受到巨大冲击和启迪,学到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浙闽两省经验、做法移植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进一步开创“二次创业”的新局面。我们要以发展经济为主旨,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体,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线,当前要着力在全市营造一个氛围,形成四个热潮——
营造一个氛围:就是营造学浙江、学福建的浓厚氛围。我们将在市级班子初步学习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召开全市干部大会介绍两省经验,落实省委省政府学习浙闽的部署。向各基层单位、国有和民营企业、广大干部群众传达省里的考察报告。在学习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浙闽在加快发展中究竟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浙闽对照我们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如何从实际出发借鉴浙闽经验;如何扩大与浙闽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市各新闻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传播浙闽发展情况和经验,报道各级各界、各行各业学习浙闽经验典型,发表有见地、有份量的言论。通过学习宣传,把浙闽经验消化到全市每个部门、单位和企业,贯彻到党政机关每个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推动××的各项工作有一个新的气象、新的提高。
形成四个热潮:第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热潮。我们与两省经济的差距,归根到底就在于思想解放的差距。省九次党代会后、特别是有芳书记视察××后,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初步在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民营经济、开展招商引资、改善发展环境等方面统一了思想,更新了观念。这次考察后,要继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继续把解放思想作为全市上下、党内党外工作的一条主线,贯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始终。结合学习贯彻“531”讲话,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在全市干部中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强烈意识和观念,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统一起来、精神振作起来,聚精会神抓发展,大胆改革促发展,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敢担风险支持发展。用发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用发展标准考核干部、衡量政绩,用发展检验一切工作。解放思想要有的放矢,把民营经济确定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扭转根深蒂固的“轻商”观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教育个体私营业者摆脱自卑心理障碍,增强加快发展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要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坚定实施“旅贸牵动”战略;摆脱靠单一所有制发展外经贸思想束缚,积极把民营经济推向出口创汇主战场;突破“互市”贸易狭隘意识,努力实现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第二,坚持调整结构、培育主体,形成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经济主体少、小、弱。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我们要牢固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就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本途径的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就是扩大就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观念,认真学习两省经验、特别是温州经验,采取超常措施,从扩张数量和提高水平两个方面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企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要多路并举,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与国有经济的退出结合,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与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结合,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要坚持“先发展、后规范”。在实现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同时,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水平,使他们逐步从小规模、作坊式生产和家族化管理向投资多元化、生产专业化、市场国际化方向发展。坚持“先发展后规范”。特别注意培养、扶持一批正泰、德力西、传化、银鹭式的无区域的民营企业,使之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注意引进个体私营老板,同时培养造就自己的个体私营老板。组织选派优秀青年到发达地区打工锻炼,在实践中增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才干,为××培养造就一大批民营企业家。
防沙治沙治理工作讲话
在全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7年6月14日)郭永祥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前不久召开了全国防沙治沙大会,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沙治沙大会精神,做好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这是我省召开的第一次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专题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并为全省防沙治沙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省林业厅组织环保、畜牧、气象、水利等方面的专家分赴阿坝州、甘孜州,历时近一个月,行程数千公里,对川西北沙化土地状况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考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刚才,省林科院王金锡研究员代表考察队作了川西北沙化问题科学考察报告,若尔盖县、筠连县分别介绍了他们开展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的情况,永昌同志就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作了全面安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土地沙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增强做好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土地沙化是世界性的环境灾害,全球约有9亿人受到威胁。我国是世界上沙化土地分布广、面积大的国家之一,沙化土地分布于包括我省在内的30个省区市。到*4年,全国沙化土地达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虽然我国土地沙化趋势总体上得到遏制,但局部地区仍在继续扩展。严重的土地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沙化也是我省面临的一个严重生态问题。目前,我省有沙化土地91.43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9%,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0.5%。我省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北地区,涉及甘孜、阿坝州的31个县,沙化土地达74.5万公顷,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81.5%。我省沙化土地占全省幅员面积的比重和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比重虽然不高,但由于我省特别是川西北地区生态区位特殊,而且沙化扩展和蔓延的趋势严重,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大局都会带来重大影响。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紧急行动起来,切实加强防治工作。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土地沙化给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若尔盖县沙化已使30个村庄和30公里公路受到危害,每年经济损失达871万元。个别地方的冬春季节,一连数日黄沙漫天。风沙加剧的时候,农牧民的房顶一夜之间就被压上厚厚的一层沙土,有的住房和牲口棚甚至被压坏,还有的公路被覆盖,导致交通中断。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农牧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增收更是十分困难,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而且由于可用于放牧的草场越来越少,争夺畜草的纠纷增多,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沙进人退,作为农牧业生产基础的耕地和草场资源损失越来越大。目前,川西北地区基本失去生产力或生产力极低的中度到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达23.12万公顷,相当于我省内地两个中等县的幅员面积。如果这种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农牧民群众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不仅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而且会最终影响到全省可持续发展大局。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是独特的生态区位赋予我省的重大使命。我省沙化土地虽然发生在局部,但是危害在全局。首先,川西北地区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两大母亲河重要的水源地。如若尔盖湿地每年为黄河上游提供30%左右的水量,有黄河“蓄水池”之称。土地沙化引起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直接威胁到两大母亲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其次,川西北地区地处高海拔地区,在季风的作用下,沙尘输送距离更远、扩散范围更宽。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川西北地区沙化是我国北方日趋严重的沙尘暴的启动源之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乃至首都北京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再次,川西北沙化土地还侵蚀沼泽湿地和河流,造成沼泽湿地的丧失和河流的改道甚至消失。若尔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泥炭资源远景地质储量约占全国泥炭资源总量的41%,在全世界湿地保护工作中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已经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关注。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独特的地理区位、特殊的地质条件、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也有草原鼠兔危害等生物因素,还有经济社会因素和不恰当的人为活动因素。对于我省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据考察分析认为,不恰当的人为活动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一是超载过牧。仅以若尔盖县为例,其草场理论载畜量为186.5万个羊单位,*5年实际载畜量达到328万个羊单位,超载率高达76%。二是滥采乱挖。阿坝州若尔盖、红原、阿坝等县是虫草、贝母主产地,每年采收季节数万人在草地上采挖药材,草地被挖得千疮百孔,局部地方甚至寸草不存。三是破坏湿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增加草场面积,若尔盖县、阿坝县在沼泽里开沟放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板结硬化,并迅速向沙漠化发展。四是机制缺陷。草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得到及时推行,牧民保护草地的积极性不高,草地长期处于放牧无界、使用无偿、破坏无妨的状态。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川西北土地沙化的趋势,就必须减少人为破坏,把人为活动控制在合理的程度和范围之内。当前,我们正处在防沙治沙工作十分关键的时期。从我省土地沙化现状和演变趋势看,一方面,川西北沙区主要是露沙地,沙化的潜在危险性很大,近十年来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增长很快,沙区呈现出扩展和恶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沙化土地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重度和极重度居次,具备抢救性治理的条件。如果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就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扭转局面,并最终治住沙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错失良机,导致沙化不可逆转,犯下不可改正的错误。从机遇和条件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各级政府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防沙治沙的物质条件正在改善;社会各界对生态建设更加关注和支持,防沙治沙具备坚实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沙区农牧民群众深受沙化之苦,改变面貌的愿望强烈,是我们搞好防沙治沙最坚定、最强大、最持久的力量源泉。除土地沙化外,石漠化也是我省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据*5年监测结果,全省有石漠化土地77万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73万公顷,涉及10个市州46个县市区,集中分布在川南和川西南地区。石漠化是另一种形式的土地退化,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目前,石漠化问题已引起国家重视,从今年起将在包括我省在内的8个省区市启动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全省各级政府特别是沙区和石漠化地区的政府,一定要清醒认识土地沙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以对人民、对国家、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作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事来谋划,作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内容来部署,作为解决沙区和石漠化地区民生问题的实事来推进,抓住目前难得的机遇,用好各种有利因素,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使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二、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防沙治沙、综合防沙治沙、依法防沙治沙”的方针,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注重改善生态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注重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注重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加快沙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逐步缩小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差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做出积极贡献。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尽快使仍在扩展的土地沙化趋势得到遏制,尽快使沙化地区的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尽快使沙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10年,我省土地沙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力争使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不再增加,中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不再增加;到2020年,全省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中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0%以上;到2030年,全省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全面治理,林草植被显著增加,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针对我省沙化土地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不恰当的人为活动因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封禁保护。川西北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防沙治沙应首先着眼于“防”,特别是充分发挥自然修复的作用,加强封禁保护。这是最现实也是最经济的措施之一。在我省近年来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中,这个措施已经显现出巨大效力。川西北地区各级防沙治沙规划,要划定封禁范围,明确四至界限。在划定的封禁范围内,禁止一切破坏植被的活动。在牧区,要继续推行轮牧、休牧和围封禁牧制度,推行舍饲圈养和集中育肥。在生态状况极其恶劣、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地方,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要妥善安排好因封禁保护受到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使他们退得出、稳得住,能逐步致富。(二)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超载过牧、乱采滥挖等过度的人畜活动,是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要从源头上控制土地沙化,就必须调整牧区产业结构,减少资源和环境荷载,以调促防,以转促治。要引导牧区群众改变传统放牧习惯,通过大户集中养殖、增加圈养比例、改变畜牧品种、建设人工牧草基地等措施,提高畜牧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牧畜的商品化率。合理利用草场资源,以草定畜,控制超载过牧。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发展沙区设施农业,切实改变一些地方滥开乱垦、粗放经营的做法。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替代能源,减轻沙区生活用能对植被资源的依赖,防止滥樵滥采破坏沙区植被。(三)积极开展工程治理。国家投入我省的防沙治沙工程主要有若尔盖试点项目,以及与防沙治沙关系直接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对这些工程一定要精心组织,加强管理,确保效益。在我省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省政府也将挤出一部分资金,在甘孜、阿坝各选择一个县进行防沙治沙试点。在立足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川西北沙化地区纳入全国防沙治沙工程范围和重点治理区域,尽快启动实施;将川西北纳入国家重点生态治理保护地区,参照“三江源”保护建设模式,加大投入建设力度,实行综合治理。各地特别是沙化重点地区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项目资金,探索有效的防治模式,建设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为主要功能的生态保护系统,形成有效的生态屏障,实现人进沙退的治理目标。(四)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把生态改善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沙区的光、热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精深加工业,特别要扶持发展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沙产业项目。川西北高原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有广袤的草原、连绵的雪山、独特的民族风情。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及相关产业,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五)强化科技支撑。防沙治沙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必须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把科技进步贯穿于防沙治沙的全过程。认真吸取在沼泽里开沟放水加剧土地沙化的教训,采用科学的防沙治沙方法,提高防沙治沙效果。规划的制定要科学,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和各地实际。规划的实施要科学,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办事,防止人为决策失当。加强科学研究和推广示范,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防沙治沙新技术,引进和推广适宜沙区的植物新品种。建立健全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区和示范点。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特别是农牧民群众的技术培训,使广大农牧民群众掌握防沙治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六)建立健全法规体系。结合我省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防沙治沙法》,完善防沙治沙法规体系,把防沙治沙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省里要尽快研究制定《*省〈防沙治沙法〉实施条例》和《*省湿地保护条例》,建立健全沙化监测和预警制度以及土地沙化责任追究制度。民族自治地方要将防沙治沙作为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重要内容。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明确执法责任,坚持严格执法,加大对破坏沙区植被、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相关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保护植被的意识和履行防沙治沙义务的自觉性。(七)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省省情,能够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积极性的体制机制。落实和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制定、实施“谁承包、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措施,允许治理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认真执行防沙治沙税收优惠政策,继续通过财政贴息等途径加大对防沙治沙的信贷支持。保障治理者合法权益,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沙区森林资源给予合理补偿,对治理后的沙化土地被征占用或划定为自然保护区、封禁保护区的给予经济补偿。有关方面要积极研究设立省级生态补偿基金,同时争取把我省纳入国家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石漠化治理工作,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和编制规划,制定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突出重点,尽快把石漠化扩展的势头控制下来,并使具备治理条件的石漠化土地逐步得到治理。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工程,采取造林种草、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把石漠化治理与改善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与发展山区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参与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宜宾市近年来在石漠化地区大力发展岩桂等乡土树种,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认真推行“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石漠化治理,治理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和流转,切实保障治理者的合法权益。国家今年将在我省启动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凡有工程建设任务的地方,一定要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为全省的治理工作提供经验。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沙化和石漠化地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上的决策部署上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切实把这件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一要认真落实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政府负责制。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负总责,并纳入目标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这次会上,省政府已与防沙治沙重点地区的甘孜、阿坝、凉山州政府签订责任书,这3个州政府也要与沙区县政府签订责任书。沙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防沙治沙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各地政府要根据国家和省上的部署,认真编制本地区的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并分解到年度、细化到项目、落实到地块,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完成。二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部门,需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林业部门作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加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为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发展和改革部门要把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农业部门要采取改田改土、良种良法等农业综合措施,改变传统耕作习惯,减少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产出率。畜牧部门要指导、组织农牧民建设人工草场,调整畜牧结构,控制载畜量,发展现代畜牧业。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沙化和石漠化地区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推广现代节水技术,搞好水土保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国土部门要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指导,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和业务支持。环保部门要切实做好沙区和石漠化地区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定环保措施,加大环保力度,防止造成新的环境破坏。财政部门要加大对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资金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干旱、沙尘暴等气候趋势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对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提出建议,搞好气象服务。三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切实加强国土荒漠化的警示教育,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宣传,增强全民的生态安全意识。进一步发挥沙区和石漠化地区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性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作用。对在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大力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浓厚氛围。同志们,搞好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搞好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为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谢谢大家。
韩国新农村运动及日韩农协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韩国新农村运动及日韩农协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5月12日至5月26日,我有幸随鸿举市长率领的市政府代表团访问了加拿大、日本、韩国。特别是韩国新村运动及日韩农协的做法,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现将日韩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韩国新村运动及日韩两国农协发展总体概况
访问期间,我随团先后访问了日本广岛农协、韩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农协),考察了日本广岛安佐南区塑料大棚栽培、韩国现代农业,拜会了两国农协高管人士并与之进行了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韩国新村运动及日本、韩国农协发展的认识。
韩国新村运动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并延续至今,是韩国在城乡失衡的背景下由政府实施的一个实验性项目。韩国新村运动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历程,70年代主要是精神启发、创新经营、改善环境和帮扶贫困;80年代主要是对农业机械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政府与民间的互动共助;90年代主要是发展国家级服务组织,对农民福利进行改革;21世纪以来主要是发展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近来又发起了第二轮新农村运动--泛国民的“城市关爱农村”运动,核心是推进“一社一村”结对子,组织一个企业或学校对口一个村,帮助农村进行宣传、采购其农副产品,组织城市义工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开展农业旅游观光活动。韩国的新村运动主要实施了三类工程项目,即改善生活环境条件项目、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项目、精神启蒙项目。新村运动实施初期,改善生活环境条件项目主要包括换房顶、修院墙、绿化荒山、整修村内小巷以及建公共澡堂、公共洗衣处、公共饮水设施等,发展生产和提高收入项目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建设改造、合作耕种、发展养殖业和牧业、普及农业新技术和高产优质品种、建立新村工厂、发展非农产业等,精神启蒙主要是指通过机制的建立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韩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40%的村不通汽车,80%的农户不通电,80%的农民住茅草房。经过40多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基本上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有效解决了城乡发展失衡问题。这一运动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关注,“新村运动”已列入《大不列颠大辞典》,称之为“汉江奇迹”。据介绍,韩国新村运动已成为韩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原创: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到2004年,人均国民收入由70年代初的70美元,发展到2004年的14000美元,增长了200倍,城乡居民收入为1:0.84,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日韩两国都建有非政府组织性质的农协。日本ja农协是由集结人出资、自主性的非盈利法人组织,在全国拥有872个分支机构。农协向入会农民收取会费,年终按投资分配利润并接受会员监督。其职能主要包括:一是统一为入会农民购进农药、农用器材等农业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二是进行经济指导性工作;三是开展以金融为主的信用、储蓄贷款以及农业保险、医疗服务等。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确保安全放心的国产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二是发挥区域农业“指挥塔”作用;三是开展支持区域合作的有关活动;四是提供城乡交流所带来的农业价值;五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韩国农协成立于1961年,目前大约有24000名成员及1327个分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服务机构。它不仅组织农产品销售,而且在器材购买、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流通化以及农业信用合作社等领域有广泛的业务,在韩国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通过农协进行的市场份额占整个韩国农业流通的40%,由农协为主组建的农业银行目前在韩国整个金融界排名第一。韩国农协发展贯穿于新村运动全过程,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平均化、农业机械化升级改良、农业产业化机构改革以及农民福利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为突出的是,通过农协的作用推进了农村合作社事业,根除了农民承受不了高利贷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