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16:38: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统计学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统计学法

应用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法论文

1“应用统计学”课程建设及采用案例教学法概述

1.1“应用统计学”课程建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使学生系统掌握应用统计方法,并理解其中的统计思想,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除引入案例教学、加强练习思考外,也尝试在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综合指标、时间序列分析、抽样推断、相关与回归分析等方面,引入Excel完成统计计算操作,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采取案例研究、课程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该课程经过近10年的建设,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鲜明的定位,为经济类的本科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主要包括:

(1)稳定、专业化的教学队伍。教学团队中有5名教师,其中4人具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2人具有高级职称。从团队成员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学历、专业化的特点。

(2)先进的教学理念。勤于研究、寓教于乐,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竞争能力为教学特色。团队成员热爱教学和专业工作,勤业敬业。近年来在经济学、管理学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上具有较高的专业造诣。

(3)完善的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具体包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学时分配、课程考核方式、教材及参考书等。

查看全文

论《社会统计学》案例教学中教师定位

摘要:社会统计学案例教学不仅是一种通过科学合理的案例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实现社会统计学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学活动。教师角色定位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了社会统计学案例教学能否有效开展,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社会统计;案例教学;教师角色

统计学是对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推论的一门方法论学科。社会统计学是将统计学用于社会学而产生的一门学科,该课程是社会学专业及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社会统计学以概率论为数学理论工具,介绍一系列可用于描述、整理和解释资料或数据的统计工作和技术。社会统计学是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统计和研究自然社会事物的规律,对事物进行归纳推理。案例教学法始于美国哈佛大学。JohnBoehrer教授对案例教学定义如下: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在某些现实的约束条件下,让学生运用智力和情感,锻炼他们面对复杂问题作出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统计理论的认识,还能锻炼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教师是课程定位认知的导航者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大都是文科生,对数字与数学普遍不是很敏感,数学基础差,数学知识储备有限,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不足。很多学生由于数学难学产生了厌学情绪,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学习动力不足。进入本学期第一次社会统计学课堂,我就了解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初步认识。学生反映,以前就没有学好数学,教材内容多,图表多,公式多而又难,抽象的理论知识,更是让学生对学好该门课程产生了恐惧心理,导致学生没有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认为他们没有学好数学,当然学不好社会统计学课程,学习压力大,没有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对社会统计学与数学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误区,学生对该课程定位的认识不清晰。教师要明确教学体系和课程定位,发挥好“导航”功能,引导学生明确课程定位,帮助学生梳理数学和社会统计学课程的关系,帮助学生区分数理统计学与社会统计学课程的区别与联系,讲授学习好社会统计学的方法,给学生加油,打气,提升学生学好这门课的信心。社会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文科生学习社会统计学课程,该方法能够更好地结合理论和实践开展该课程的学习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需要,设计和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科学合理的案例,利用文献来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为以后学习社会统计学打好基础。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将科研渗透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拉近教与学、理论和实践的距离。

二、教师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导演者

查看全文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健康评估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索情景教学法在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为实训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在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选择2017级高职护理5班和2017级高职护理6班为研究对象。5班为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6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及理论、技能测评,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学习能力培养及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法(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适应于实训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和实训成绩,值得借鉴。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实验教学;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沟通的桥梁,它是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自始至终贯穿于护理实训的整个教学与工作之中。因此,强化学生对于健康评估课程以及实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健康评估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临床诊疗思维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该院于2015年开始实验性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一种从国外引入的先进教学法,是一种将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和情景教学融为一体的、能够将学习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仿真模拟演习教学法[1]。它是将学生放置于工作场景之中,以第一角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将学习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从而把传统课程的单向性、抽象性和被动性转变为立体性、探究性和主动性。该文以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为例,通过对比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级高职护理5、6班为研究对象,5班59名为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6班57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学前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合作、信息素养等4个维度的调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实验组59名分为12组,每组4~5名,实训课前一周教师将依据实训内容设计好的“情景模拟方案”交给各学习小组,各小组对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后自编情景剧,然后在课程结束前20~30min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小组合作模拟表演,表演结束后各小组分别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主要以教师课上讲授理论和示范操作为主,学生观看学习,完成作业和总结。1.3评价。课程结束前后,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主学习意愿量表为主要内容自行设计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内容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合作能力和信息素质等四个维度,并分别进行比较;同时统一命题,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训技能考核,比较两组成绩。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s)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LBL与PBL结合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LBL讲授法,实验组采用LBL与PBL结合教学法。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两种方式评价结合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优秀率和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BL与PBL结合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LBL教学法。

【关键词】LBL;PBL;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

病理生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研究病理过程中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揭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阐明疾病本质,为防治疾病提供依据的学科。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同时涉及各种临床问题,而在基础学习阶段学生尚未进行临床实习,“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理论知识抽象、难懂,记忆困难,学习压力大。因此,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在LBL教学基础上,引入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针对情景问题开展讨论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为了使以上两种教学方法扬长避短,开展了两种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5年9—12月,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2个班学生,共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名学生。对照组学生男12名,女38名,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3±0.4)岁。实验组学生男15名,女35名,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1.5±0.7)岁。两组学生高考录取均为普通本科高校2表第一志愿招生,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同步教学班,授课教师和基础课学习内容相同。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高考成绩、医学基础课学习内容和授课教师资历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1.2.1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LBL和PBL结合教学法。两组学生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第8版本科国家规划教材,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两组学生的教学设计相同,课程包括总论部分8章,各论部分4章,总学时共48学时。实验班在总论部分“酸碱平衡紊乱”和各论部分“心力衰竭”这两章内容组织两次PBL教学法,每次教学时数6学时,其他章节与对照班的教学模式相同,由相同的教师采用LBL教学法教学。1.2.2PBL教学实施。1)课前准备:教师针对这两章教学内容、知识点设计临床情景案例,将案例置于生动真实的情景中增加学习趣味性和生动性。课前将实验组学生分成8~10人/组,以小组讨论形式组织PBL教学。2)小组合作:讨论时组长主持,每个案例分幕发放,通过交流讨论、问题探讨、成果分享、绘制机制流程图等环节培养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3)总结与评价:学生全面总结案例,教师适当补充,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评等环节反馈教学效果。1.2.3教学效果评价。评价方式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部分,主观评价为学生问卷调查和自评互评量表信息反馈,客观评价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两组学生的授课教师、考试试卷和教师阅卷方面均无差异。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查看全文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的实施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两个班级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讲授法教学,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得分、教学质量评价得分以及教学前后内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能力得分,并使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估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教学效果评价中沟通能力、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注意事项、文案书写五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质量中教师态度、教学能力、师生沟通、内容掌握、总体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前,两组学生内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两组学生内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能力得分均高于教学前,且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案例教学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度、案例分析能力,且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内科学;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满意度

内科学是医学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涉及面较广、整体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被认为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学科[1]。因此,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病因以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防治等方面的内容,还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这就对学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目前,医学专业教学多采用讲授法授课,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加之内科学知识繁杂、内容记忆难度高等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学效果并不甚理想。而案例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在加强理解、加深记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有目的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散自主思维,有效思考,从而进一步加深印象,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为日后步入工作打好基础[3]。本研究选择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两个班级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9~24岁,平均(22.28±0.54)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8~24岁,平均(22.25±0.55)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了解研究内容,并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贵州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在校大学生;②以往两个班级综合成绩相似。排除标准:无法按照要求完成学习。

查看全文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内科进行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应用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和综合成绩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护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提高,并提升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

作为医学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科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更多实践经验,这就需要内科护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临床紧密衔接,使课程更具实践性与综合性,从而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及实操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具备较强的创新与批判性思维,从而使临床护理问题能够得以合理判断与解决[1]。而作为内科护理学实际教学的重要部分,临床实习教学是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将内科理论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生转为正式护士后的重要过渡环节[2]。

目前护理教学多采取教师主导的带教方式,这种方式无法有效发挥护生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护生临床创新思维培养和护生今后职业发展及正式进入临床后护理质量的提高[3]。基于此,本文以2018年9月-2019年12月内科实习的护生60名为研究对象,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分享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内科进行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名;护生均为女性。其中试验组学历大专20名,本科10名;年龄18~22岁,平均(20.1±0.5)岁。对照组学历大专22名,本科8名;年龄18~23岁,平均(20.1±0.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⑴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予以教学内容讲解,学生仅负责记好相关笔记即可。⑵试验组应用案例教学法:①由教师在课堂前结合教学大纲涉及内容及授课要求,选取典型相关案例,并提前向护生予以展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告知护生提前做好预习;②由教师按照护生情况分成多个小组,每组4~5人,并选好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对案例及所涉及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与解决;③在课堂上,应先由每组护生对本次课程涉及的案例的问题予以总结,并由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完善。此外,教师还应负责整理、汇总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并发放给学生,以强化学生理解。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表1两组护生学习成绩比较(x±s,分)组别n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综合成绩试验组3092.63±4.5593.65±3.9693.14±4.31对照组3085.26±5.3586.59±4.6285.93±4.98t5.7486.3555.996P0.0000.0000.000绩、学习能力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①护生学习成绩分为理论及实操两部分,每一部分满分为100分,综合成绩取二者平均值;②学习能力经我院自制问卷统计,共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六项,每项满分为5分,分值越高表明学习能力越佳;③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经自制问卷评定,共包括满意课程设计、有助接受与理解、有助掌握知识内容、有助提高临床护理能力四项,按是与否回答。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查看全文

案例教学法在血液科教学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在血液科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在血液科实习的本科医学生66名;按照抽签的形式将66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学生33名,对照组医学生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医学生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的优秀率,及学生好评率。结果观察组33名医学生的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学生的好评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对比传统教学法优势明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血液科;临床教学

血液科是内科中较为重要的科室,涉及较多的专业技术试验,是内科的主要分支[1]。血液内科的教学工作也较为复杂,教学难度较大,教学内容也十分抽象,不益于学生的理解,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述为主,属于灌输式教育,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2]。传统的教学模式违背了医学重视实践的教学模式,不被学生们所接受,本文主要研究在血液科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我校特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66名在血液科进行实习的医学生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对象,运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取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在血液科进行实习的66名学生,按照抽签的形式进行平均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学生33名,对照组学生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33名学生中男性学生14名,女性学生19名;年龄22~23岁,平均年龄(21.4±0.5)岁,观察组33名学生中,男性学生17名,女性学生16名,年龄22~23岁,平均年龄(22.0±0.5)岁,两组医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查看全文

统计学案例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兴起,给应用统计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提高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教学质量问题受到了很多高校的关注。文章在剖析了现阶段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的客观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依托案例的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模式,这一方法改革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应用统计;教学改革

当今,我们正处在数据的海洋和云端里。难以数计的数码探测仪被安装在工业设备、汽车、电子仪表、集装箱里。这些数码探测仪可以实时测量和传递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上千万的摄像头,数亿部的智能电话,几十亿次的网页搜索和社交网络上的对话产生巨大的数据。如何存取、交换、分析和利用海量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如何对数据信息进行专业化的处理,已经成为应用统计学专业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统计学升级为一级学科,也给应用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对我们而言,既存在巨大的机遇,又存在着挑战。机遇在于整个社会对于应用统计学的重要性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社会对于应用统计学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应用统计学专业已经从原来的“冷门”专业逐渐向“热门”专业转变;挑战在于社会对应用统计学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于是,提高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教学质量问题受到了很多高校的关注。

一、现阶段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存在的弊端

近年来,就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效果来看,为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虽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作出了许多的努力,但是,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在于:(一)理论教学环节不到位,实践教学环节基本没有。根据对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的调查,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他们感到自己学习过程中,很多对相应的理论不理解,对于应用来说,不知道怎么入手。由于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它的思维方式和高等数学的不再一样,很多情况都是在一定的概率含义下才能理解,因此,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里接受新的思想,进而产生新的求知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学生来说,统计学专业的课程,是难学的,这就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不只是光把课本的知识讲完就完成工作了,要做到授人以渔,要理论联系实际。而能帮助加深理解、锻炼能力的实践环节,在大多数高校里基本没有。(二)传统教育环境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现行的教材具有传统性和封闭性,没有很好地渗透现代教学理念,注重理论而忽略应用,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在传统教材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很苍白。课上都是老师一言堂,基本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学生都是被动的参与教师的讲课,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很多情况下,都是老师在压着学生去学,考不及格就不能毕业,都是老师经常讲的一句话。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三)教学内容缺乏直观性、形象性和应用性。目前的教学内容过于重视计算技巧、解题方法的训练,缺乏直观性、形象性、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与实际应用领域衔接的内容较少,致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中后期时,感觉只记得一些公式和定理,与教师首次所说的统计学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不符,激情一落千丈。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没能将统计的思想贯穿其中,没能把抽象的符号转化为形象的思维,让学生感到这只是一些枯燥的符号,而不是有实际意义的或充满生机的“生命”。基于目前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提出了依托案例的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现代的案例教学法在国内推广较晚,该法目前仍未受到普遍的重视。案例教学是我国工商行政代表团于1979年访问美国后介绍到国内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案例教学法的功效日益为我国管理教育界所认同。1986年国家经委在大连培训中心举办了首期案例教学培训班,并诞生一本专门的学术刊物《管理案例教学研究》。1987年我国出版第一本有关管理案例的专著《管理案例学》(国家教委管理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依据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资讯系统统计,国内最早有关案例教学法的文章是《成人教育》于1983年第6期刊登的谢敬中的《案例教学法简介》。这些资讯系统收录了25年内约有1400多篇有关案例教学法的文章。主要涵盖了法律教学、企业管理、中医教学、经济数学、计算机语言教学、导游专业、证券投资、财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等诸多专业及课程。

二、应用统计学专业中实行案例教学法的一些途径

查看全文

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训的价值

[摘要]为了探究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训中的应用价值,抽取当地卫校儿科护理学学生126例,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儿科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活动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试卷考核的方式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满意度为95.23%(60/63),对照组学生的满意度为71.43%(45/63),观察组学生的满意度更高;关于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比,观察组学生的成绩为(81.65±13.01)分,对照组学生的成绩为(71.48±11.56)分,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上述各项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由此可知,在常规的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护理知识掌握能力,不仅提升了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习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探索能力等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儿科护理;实训;效果;比较

为了探究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抽取当地卫校儿科护理学学生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当地卫校儿科护理学学生126例,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学生的年龄为18~21岁,平均年龄为(19.14±0.03)岁,男性有6例,女性有57例;观察组学生的年龄为17~21岁,平均年龄为(19.18±0.11)岁,男性有7例,女性有56例。对学生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各项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儿科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项目教学法具体如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为学生制定学习项目,调整实训的教学内容,结合临床经验适当对过时的实训护理方法进行删减,如约束法、更换尿布法等等,增加新的项目如小儿沐浴、小儿抚触等等。设置现实场景,制定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为学生补充相对应的学习资料,完善教学设备,营造优良的实践环境【1~2】。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试卷考核的形式,两组学生采用同样的儿科护理学试题,采用100分制。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采用我院自主研发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学过程评价作评估。采用100分制,分数越高则护理满意度越高。分级评分如下: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70~79分),基本满意(60~69分),不满意(0~5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总人数×100%。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的形式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t-test分析(T值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ANOVAfollowedbyDunnett’stes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结果

查看全文

统计学教学方法论文

一、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对于统计学来说,其主要内容是学习统计的方法。由于该科目的学习内容属于较为实用的理论知识,因此,要针对这一点向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学习思想的灌输。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统计学,并非是一项纯粹的理论学习,它在现实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而学会统计学,再学习本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的时候,就会倍感轻松。改变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态度,让学生明白,来到高职院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种生存的技能,而并非是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而学习统计。

二、让统计学的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如何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要看教师如何引导教学。例如一个事件的统计,通过不同的方法统计计算的结果一定是不相同的,而最终事件得出的结论应当是相同的。让学生明白各种统计方法的计算方式,是为了让学生在应对各种各样的事件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而并非是要学生做过多的无用之功。统计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应当注重课堂与学生的互动,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在课堂上是听讲的,千万不要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课后。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热情本就不高,如果把问题留在课下,期待于学生在课下解决,那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当堂解决。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该问题的答案或结论是什么。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朝着答案的方向去进行思考。在讲述理统计学的理论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出实际例子,让学生清楚明白的学习统计学的统计方法。

三、实施项目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统计学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统计学所讲讲述的内容。在统计学的教学内容中,主要是讲述统计方法统计计算等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形成小组式学习,4-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在这个教学方法中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力,这在统计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当一个统计方法学习完毕之后,就可以实施这种项目教学法。启动一个统计项目。由两到三个小组负责一个统计项目的统计工作,他们相互之间不会做出任何交流,只有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他们采取的统计方法就可以区分出来。只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即可。每个小组使用的方法不同,他们所用的统计时间也不相同,所以,找出该事件中用时最短的一个小组,就说明他们所用的统计方法是最为恰当的。对于统计工作来说,统计的方法不同,计算得出的结果不同,但是针对同一事件统计出的结论是相同的。因此对于统计学的教学来说,统计方法的使用是没有对错之分的,真正值得区分的是统计方法是否得当。而让学生理解是否恰当的巧妙途径,就是让学生亲自验证这些统计方法是否真的适用于统计此类事件。学生通过接受项目,对项目事件进行讨论及分析,可以正确判断该事件统计工作适用于哪种统计方法,一旦确定了统计方法后,只需要注意数据计算过程中的准确性就可以了。那么这样的项目训练既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统计的计算方法,也可以让学生熟悉该类事件的数据特点。只要根据特点去讨论分析使用统计方法,那么对于统计学的教学就可以轻松很多。当学生最终将统计学课程学习完毕后,可以让学生负责一个综合性的事件统计。运用统计学的各种统计方法对事件中需要统计的项目进行统计。当然还是以小组套论的形式进行,在综合事件中,统计事件多种多样,而适用的统计方法也是不尽相同,因此,这个测试是对于统计学教学结果的最好验证。学生将该综合事件中的统计事件合理应用统计方法进行统计者,则视为运用统计学精到学生,给予成绩为优秀;对于该综合实践中运用统计方法并不得当,但最终得出正确结论者,则视为不能灵活应用统计学,给予该学生成绩为良好;对于使用统计方法得当,而未能得出准确结论者,则视为对统计学的内容未完全领会,对于数据计算等不能精准给予答案,给予这样的学生成绩为及格;而未能完成统计工作的,并且对统计方法混乱不知所用者,则视为对统计学内容未完成学习任务,给予成绩为差。如此,项目教学法就完成了。该方法的使用不仅仅可以让教师知道学生是否理解所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还可以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让学生遇到问题时尽可能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