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9 13:45: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统计实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审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审计实训教学作为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具备审计实务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学堂云+BOPPPS模式的实训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审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中。发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实训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较好地培养学生审计实务工作能力。
关键词:学堂云;BOPPPS模式;审计综合模拟实训
2021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教育工作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而优化实训实践教学,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积极应变社会需求,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审计实训教学作为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并胜任审计实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现有审计实训教学模式来看,国内外高校都注重以虚拟仿真模拟等技术手段为基础,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等方法,以提升审计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例如,郭傲霜针对审计实训中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模拟审计场景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1];邓洁提出“三维融合”的方法,将审计案例融入审计实训教学中,以解决审计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脱节的问题[2];王卿丽提出为解决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提出将合作学习方式运用于审计实训教学中[3];彭俊英和陈艳芬针对审计实训中教学内容多、难度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难度高的问题,提出将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审计实训教学中[4]。但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对审计学专业的冲击,审计实训教学中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实验项目数量不断增多,仅依靠教师演示加学生练习的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很难在有限的实训课时内,提升实训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及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
一、我国高校当前审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模式缺少“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导致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不高。现有审计实训教学模式通常以“教”为中心进行设计,重知识轻实践,重学习轻思考,侧重于向学生灌输审计的知识结论、技巧和方法,而忽视了审计思维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减弱了学生参与实训课堂的积极性。现有审计实训的教学环节更多集中在操作演示、发布任务、学生练习等环节,缺少学生全方位参与实训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投入度较低。(二)实训教学过程缺少实时管控,限制了实训课时的有效利用和实训效果的提升。现有审计实训教学通常以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的形式开展,由于学生小组数量较多,教师很难对所有实训小组的所有实训环节进行管控,不能有效掌握实训进度,可能导致部分进度慢的小组拖累整个班级的实训进度,影响实训课时的有效利用。或者部分自觉性差的小组不能完整执行整个实训的所有环节,影响实训课堂的教学效果。(三)实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实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现有审计实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更多集中在课中环节,通常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方法开展,而对课前的教学目标导入和理论知识巩固的关注不足,导致实训教学的理论知识巩固和实训练习之间缺少有机的融合,从而表现出深度不足的问题。现在审计实训教学更多集中在课中环节,向课前环节和课后环节的拓展不足,从而表现出广度不足的问题。
二、学堂云+BOPPPS模式的审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模式
基础护理学实训课混合式教学研究
[摘要]探讨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对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选取某护理学院2护理专业160名护理本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模块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混合式模块化教学;基础护理;实训教学;基础护理
实训教学是学生学习临床护理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重要课程,是一个知识与能力交汇融合的阶段。本研究在模块化教学法的基础上,对基础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制订教学计划,以案例为导入,开展实训教学,以达到“知识—能力”相结合,为高校护理实训教学提供参考。
一、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某大学护理学院大二年级护理专业160名护理本科学生,将1—2班80人设为试验组,3—4班80人设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全日制统招护理专业本科学生;(2)了解本次教学的目的和意义;(3)自愿参与,能按要求完成考核;所有入选学生均为女性,对照组平均年龄19.56岁,试验组平均年龄19.55岁。(二)编写综合实训模块,构建多站式综合技能考核病例。根据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编写基础护理综合实训教案模块,设置各模块内容:1.核对—核对模块—(1)核对医嘱(2)核对操作;2.评估能力—评估模块—(1)现病史(2)既往史(3)操作项目的认知(4)操作禁忌评估(5)生长发育评估;3.沟通能力—护患沟通—(1)操作项目认知(2)配合要点;4.物品准备—准备模块—(1)环境准备(2)患者准备(3)护士准备(4)物品准备;5.分析能力—情境模块—(1)疾病案例(2)基础护理技术操作;6.操作能力—基础护理技术—(1)肌内直射(2)皮下注射(3)皮内注射(4)静脉输液(5)静脉采血(6)氧气吸入(7)吸痰法;7.解决能力—教师引导模块—(1)注意事项(2)不良事件的预防(3)意外事件的处理;8.反思能力—反思模块—(1)反思存在的问题(2)总结分析。构建教学案例:在遵循临床路径、护理工作需求基础上,编写教学案例。案例设置为疾病情况、医疗诊断、医生医嘱、护理实训等教学模块问题。(三)实施实训教学。1.教学的准备。实训教师准备:实训教师根据护理临床发展的前沿知识,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设计护理综合实训教学模块;课前提前1天通知学生授课内容,发放课程案例。学生准备:学生收到授课内容及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在小组内分配任务;通过网络或教材等渠道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预习相关情境及疾病知识、护理技能;小组成员就查阅的各自负责的模块知识、技能进行组内交流,完成预习;将授课内容及案例中各模块存在的问题带入课堂,进行课堂学习。2.技能操作的讲解。(1)课前检查:于每次实验课上课前查看案例完成情况及本次课的预习情况。主要询问案例的准备情况及其中遇到的问题。(2)组织教学: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将本次课主要的学习内容及时间分配情况告知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课堂内容的进行顺序,做好心理准备。(3)导入案例:依据本次要讲授的操作情况,将含有该操作的案例导入课堂,该案例无须复杂,含有本操作即可。学生先对案例进行了解与分析,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前的评估,老师补充。(4)实验物品的熟悉:以病床为单位准备用物。3.教学方法。(1)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模式教学,每8人1组,分为10组,每2组为1个授课班,采取教师课上操作示范,教师示范后学生以4人为1组模仿教师操作进行练习。(2)试验组:采用模块化教学,每8人为1组,分为10组,每2组为1个授课班,授课前,教师将授课病例交由组长,由组长通知组内成员对病例内容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将相应授课案例进行分解模块,按照临床护理工作,逐层进行引导,讲解每一个模块遵循的要点,各小组按照课前预习进行实训操作,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指导,由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及讲解。(3)讨论评价:模拟后,老师和其他学生可提出疑问,小组学生给予解答。各组分别选派代表说出本组的评价和修改意见。最后是教师评价并总结本次情景模拟的成功及改进之处,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或质疑其他组员的想法。(四)评价指标。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采用张喜琰等编制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工具,该量表包括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等4维度,共计30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表明自主学习能力越强。(五)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百分比),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健康评估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索情景教学法在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为实训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在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选择2017级高职护理5班和2017级高职护理6班为研究对象。5班为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6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及理论、技能测评,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学习能力培养及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法(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适应于实训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和实训成绩,值得借鉴。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实验教学;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沟通的桥梁,它是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自始至终贯穿于护理实训的整个教学与工作之中。因此,强化学生对于健康评估课程以及实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健康评估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临床诊疗思维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该院于2015年开始实验性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一种从国外引入的先进教学法,是一种将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和情景教学融为一体的、能够将学习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仿真模拟演习教学法[1]。它是将学生放置于工作场景之中,以第一角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将学习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从而把传统课程的单向性、抽象性和被动性转变为立体性、探究性和主动性。该文以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为例,通过对比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级高职护理5、6班为研究对象,5班59名为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6班57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学前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合作、信息素养等4个维度的调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实验组59名分为12组,每组4~5名,实训课前一周教师将依据实训内容设计好的“情景模拟方案”交给各学习小组,各小组对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后自编情景剧,然后在课程结束前20~30min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小组合作模拟表演,表演结束后各小组分别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主要以教师课上讲授理论和示范操作为主,学生观看学习,完成作业和总结。1.3评价。课程结束前后,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主学习意愿量表为主要内容自行设计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内容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合作能力和信息素质等四个维度,并分别进行比较;同时统一命题,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训技能考核,比较两组成绩。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s)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研究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职业教育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同时,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与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紧密衔接,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调培养扎实的护理实践技能。因此,本课程实训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质量应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至关重要。同伴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同伴积极主动地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及技能,在课堂内外让学生成为“教学指导者”,通过共同学习、相互交流锻炼学生互动与学习能力,提高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促进核心能力的提升[1-3]。线下实训教学有真实的学习场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而线上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两者联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4]。本研究将同伴合作学习方法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融合,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将我校2020级7个三年制大专护理班按顺序编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中抽取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第1个班级为对照组,共115人;第2个班级为试验组,共117人。两组所用实训教材、实训带教教师均一致,年龄、性别构成、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入校成绩、上学期成绩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开展的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鼻饲技术等22学时的实训内容为教学项目。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模式,即课上教师统一讲解示教,学生按学号顺序平均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训练,教师观察并指导操作;下课前教师进行实训小结并布置实训报告书写任务,内容包括班级、组长及组员学号和姓名、实训项目及学时、操作目的、操作前准备、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总结及反思。试验组采用基于同伴合作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课程思政与高职护理实训教学研究
摘要: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护理实训教学研究,以期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训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训教学;高职;护理
实训教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重操作、轻素质”的现象[1-3],这与人才培养方案不符合。课程思政是一种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4]。因此,课题组尝试以思政案例(思政元素+临床案例)为载体,将课程思政纳入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中,进行实证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江西卫生职业学院2019级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4个班242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122人(男13人,女109人),对照组120人(男11人,女109人),年龄17~21岁(平均19.95岁),均为我院统招全日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干预前的职业素养、知识水平和能力情况方面无差异(P>0.05)。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中西医结合临床1班60名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另一组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并用调查问卷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操作成绩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在提高诊断学体格检查成绩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诊断学体格检查实训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操作能力、促进多素质全面发展,提高实训学习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诊断学;体格检查
诊断学是医学基础学科之一,是将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技能融为一体的学科,对于医学生来说,诊断学的学习是将基础理论进阶到临床实践的必经过程[1],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其教学效果除直接影响学生们对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影响到后期学习内、外、妇、儿等各分支学科的理解与掌握,甚则可直接影响今后临床实践工作的基本理论及技能水平,所以学好诊断学是每位医学院校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否成为合格医生的基本功。诊断学学习过程中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部分,是医学基础知识学习期间较为核心且重点的部分。翻转课堂亦称颠倒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这种以知识积累为目的的互动教学的模式,既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翻转课堂模式尤其适用于目前互联网的大时代,根据老师预留的问题,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超星、知网以及校内资源进行自主搜索学习,而老师则在学习的重点内容方面提早进行灌输,让学生在满足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以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翻转课堂目前在各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西医结合临床1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式,在知晓本研究的基础上以自愿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均30名学生,均来自全日制本科学生。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平时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每10人一组,并推选出一名组长。实验组采取翻转课堂模式授课,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授课,两组的均由相同的教师任教,授课内容、教学课时和实训环境都相同,具有可比性。
工匠精神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摘要:文章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九江市卫生学校2021级护理专业的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前、后通过问卷星上传调查问卷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评,收集资料并比较差异。实训课程结束后,试验组的职业认同高于对照组,且各项得分较教学前升高。可见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中职护生的职业认同,为其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文章作者希望通过探讨工匠精神融入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使广大护生毕业后愿意进入临床护理行业,培养其讲奉献、爱岗敬业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医疗行业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护理实训教学;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指职业认同是个体从自身工作经历中渐渐发现并认同自我职业角色的过程;“状态”是指职业认同是当前个体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1]护生职业认同就是指护理专业学生对自己现在的护生身份和即将从事的护士职业的情感体验与认可程度,它是影响护生将来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基础。[2]目前国内外关于护生职业认同的研究并不多,且大多研究的是大专和本科护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中职护生的研究较少。研究结果大多提示护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生职业认同受年龄、性别、学历、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表现为:低年级护生职业认同水平较高;男生低于女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护生职业认同水平越低;父母文化程度高的护生比父母文化程度低的护生职业认同水平高。[3]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低,会导致部分护生毕业后拒绝进入临床护理行业,有些即使成为护士,也无法适应护理工作,遇到困难就直接离职甚至转行。国家推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致力发展社区、乡镇及农村医疗体系,护理人才必不可少。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博士曾指出:截至2015年,我国护士理想的学历构成应为:中职50%,高职30%,本科以上20%。[4]可见,中职生占主要地位,而大多数的高学历护理工作者并不愿意进入乡镇卫生院工作,中职护理人才将成为基层护理工作的主力军。而他们的职业认同低,不仅会降低其在校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其将来的择业。因此,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认同对护理队伍的壮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护理实训课是护生学习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重要课程,这些技能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必备的,不当的护理操作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可能会加重病人的病情。这就要求护生具有爱岗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品质,而这些正好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一致。因此,在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是增强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必然选择。在中职院校中开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其服务水平,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工匠精神融入护理实训教学能帮助护生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职业认同则直接影响护生毕业后是否选择成为一名护士。那么,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对护生的职业认同有何影响?本文以九江市卫生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学生为对象,探讨工匠精神融入护理实训教学对中职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我校2021级护理专业的两个班(每个班50名)共100名学生,通过抓阄决定其中一个班为试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两个班的授课教师和总学时相同,且学生在校平均成绩、性别比例、年龄构成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项目化教学在国际贸易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国际贸易实训是应用经济领域内实操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近年来,各大高校在谋求转型的过程中纷纷展开了对这门学科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项目化教学以其“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在多门应用型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该文将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引入到国际贸易实训的教学研究中,并借助Simtrade实训平台将这一教学方法系统地加以应用,更从前期的实践教学中总结出应用提升的方法和渠道。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国际贸易实训;Simtrade实训平台
1项目化教学的涵义
项目化教学就是以一个“任务”为驱动通过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实践教学和培训的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学生围绕目标来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在其中扮演监督员、辅导员和总结人员的角色协助学生圆满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充分掌握。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建设性将充分的得到发挥,而教师将从传统的讲授教学活动中脱离,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1)教师活动采用项目化教学,教师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对整个教学方法有深刻的认识,更要对所操作项目有全盘的掌握。期初,向学生说明项目的目标、具体完成任务的要求、预期的困难等,引导学生进入项目执行阶段;中期,则主要围绕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好辅助和指导工作;后期,对学生的项目进行效果测评和总结分析,便于帮助学生从项目中获取知识,并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最为关键的就是实现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一部可供学生随时查阅的百科全书或者滔滔不绝的传道者,而要退居次要位置,成为为学生的向导和顾问。2)学生活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贯穿始终,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和最终的评价等都由学生全权负责。学生可以独立的完成一项任务,也可以在团队合作中扮演某个角色承担某一部分的工作,但无论是哪种模式,都要对整个项目的全过程进行了解,并为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在这样一路摸索一路总结的过程中最终实现项目化教学的终极目标——对项目背后隐藏的知识进行挖掘和消化。项目化教学起初理论的提出是在构建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且多用于工科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但其后很多应用型学科在实践教学的活动中也逐渐意识到项目化教学对于传统教学的革新,因此也在近年加以尝试和应用。国际贸易实务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学科,因而项目化教学引入到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实践中也就势在必行。
2国际贸易实训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1)校外实训条件受限国际贸易的学习需要与企业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对接才有实际的意义,无论是贸易磋商、合同签订,还是报关报检、外汇核销,单纯地依靠教师讲授决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然而,云南省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贸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处于滞后的状态,尤其是我校处于滇中地区,不具备口岸带来的地缘优势。玉溪市内专门开展对外贸易业务的企业屈指可数,在为数不多的外贸企业中,其从业经验、标准规范都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硬伤。此外,相关的海关、银行、检验检疫机构等配套服务自然也大大受限。因此,受外贸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学生想要进入企业和相关部门进行实习也就变得较为困难,寻找能替代或者弥补校外实训的方法也就迫在眉睫。2)校内实训软件种类繁多,实训教学方法与软件设计不匹配近年来,受制于校外实训的条件,很多高校纷纷青睐于校内模拟的实训平台和软件。目前,国内包括Simtrade、TDT、亿学等在线或离线应用总计多达100多种,种类繁多,而且偏重不一,这为学校在选择合适的软件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此外,即使是采购了合适的外贸实训软件,很多学校由于没有相应的师资,不重视教学方法的更新,使得软件的作用大大折损。由此,探索一套科学合理并与软件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就成了现阶段解决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一条路径。
情景模拟教学在外科实训课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情景模拟教学对外科实训课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中医学院2018级影像技术本科班97名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授课组与情景模拟授课组,其中传统授课组48名,情景模拟授课组49名。传统授课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情景模拟授课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与传统授课组相比,情景模拟授课组的同学分析解决问题、学习主动性、团队合作评分及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临床操作能力四项内容的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学生在带教形式和带教内容两方面教学满意度均显高于传统授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在外科实训课中应用,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外科实训课;情景模拟;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
外科学总论是医学生学习中连接基础与临床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医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外科实训课是外科学总论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外科实训课主要内容是学习无菌术,辨识常用的手术器械以及掌握最基本的外科操作技能等。通过外科实训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强化自身的无菌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并且锻炼临床思辨能力,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情景模拟是指被训练者置身于模拟的真实工作场景,按指定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该方法具有更直观、更生动形象等特点[2]。因此,将情景模拟引入外科实训课教学,让学生更直观真实体验工作性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人文精神。本研究选取医学影像技术班为对象,探究情景模拟在外科实训课教学中的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级医学影像技术本科班97名(男24名,女7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男女先分层,后按随机随表分为传统授课组和情景模拟授课组。传统授课组共48名(男12名,女36名),平均(20.18±1.41)岁。情景模拟授课组49名(男12名,女37名),平均(20.49±1.36)岁。本次研究经过我校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学生的一般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传统授课组课前通过学习通发送相关视频,课上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述及相关操作演示。之后同学分组进行练习,老师进行指正或者解答同学疑问。情景模拟授课组:课前通过学习通发送相关视频,课上教师进行简略得当的讲述及相关操作演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质疑能力。演示结束后,学生分组练习。小组内部进行角色分工,进行操作演示,结束后小组内进行问题分析。之后,以2小组为单位,按评分表细则进行组间评价。组间评价结束后,小组间进行问答,按问题质量和回答情况,教师给予不同的打分。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答疑。
护生临床决策能力提升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提高在校护生临床决策能力。方法在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6级26、27班中随机抽取27班作为对照组,以常态化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26班作为实验组,以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结果开展《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前两组护生临床决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同教学模式开展《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后两组护生临床决策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在校护生临床决策能力。
【关键词】:本科护生;临床决策能力;工作坊;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临床决策能力是一名合格护士必备的岗位胜任能力之一[1]。然而,作为临床护士的主要后备力量—在校护生,其在校期间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和单纯的操作训练为主,尚缺少综合应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经历和经验,临床决策能力较低[2]。因此,为增强护生的岗位胜任力,提高在校护生临床护理思维及临床决策能力至关重要。工作坊教学模式是一种协作的、建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参与者在导师的适度指导下,积极调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并通过与同伴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促进自身知识的建构[3]。该研究将该教学组织形式融入到护理教育过程中,希望能够吸引护生参与教学、引发其思考、促进互动、推动成长,从而有效锻炼和提升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决策能力[4]。现将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工作坊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做如下介绍。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锦州医科大学大三护理本科生,即2016级26、27班学生。在学生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通过抽签决定27班30名护生为对照组,26班31名护生为实验组。1.2方法。实验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工作坊教学模式分为准备、实施、评价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教师须在课前确定教学主题及教学内容,并将学生分为5~6人一组,每组选一位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组织及分工。每次上课先由教师介绍教学案例,并结合案例选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虚拟仿真、集体分享、团体讨论、头脑风暴等[5]。实施阶段各组结合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按照护理程序首先对案例或情景进行分析,并在得出成员一致认可护理诊断的基础上,制定护理计划,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同时,为每组安排一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评价阶段包括小组汇报和指导教师点评,其中指导教师点评包括对小组汇报点评及工作坊教学模式过程中小组的整个护理过程及团队协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点评。对照组则采用常态化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即将理论和实践完全分开进行练习:首先学生各自完成教师提供的案例分析题目,然后由任课教师为大家讲解案例并提供参考答案;实践课则是根据课表安排,到实训室练习静脉输液技术、心肺复苏术等临床常用护理技术。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生分别于开展《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前、后进行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现状调查。调查前向学生讲解问卷测量的目的,请学生按要求自行完成问卷。问卷调查采取集中发放,匿名填写,问卷填写时间不超过60min,当场回收。两次共发放问卷122份,回收有效问卷122份,有效回收率100%。1.3问卷调查。护生临床决策能力测量问卷:采用由叶旭春[6]编制的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测量问卷,其包含A、B两套测试题,其中A、B两套测试题在题量、测量目标、题型分布、记分方法等方面完全一致,该研究应用A套测试题进行测试。该问卷包括4个病例和5个临床情境,通过模拟病例或临床情境测量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问卷总分125分,共五个维度,分别是发现问题能力37分、确定目标能力10分、决断方案能力42分、实施决策能力25分、评价反馈能力11分。该研究中,将问卷总分及各维度满分均标准化为100分,进而按此标准化比值分别对学生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标准化。问卷复本信度为0.89,内容效度为0.94。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先分别比较以不同教学模式开展《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前、后两组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差异,进而探索应用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对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其中学生年龄、成绩及临床决策能力得分均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学生性别、生源地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