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02:04: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体育舞蹈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体育舞蹈教学

有氧体育舞蹈教学提升身体素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也逐渐受到了重视,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和学校也逐渐探索出了适合小学体育的教学形式,有氧舞蹈凭借自身的特征和优势也被逐渐应用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有氧舞蹈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小学生在体育素质方面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小学生强身健体,所以文章将从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入手,根据中国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简述有氧舞蹈教学的优势和特征,然后分析有氧舞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有氧体育舞蹈的具体教学实践提出有效的策略,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体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有氧体育;舞蹈教学;小学生;身体素养

小学生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利用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应该重视学生在综合素养方面的提高。有氧舞蹈的特点就是动作简单,运动量小,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而体育舞蹈需要通过音乐的节拍来施展优美的动作,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二者相结合更容易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有氧体育舞蹈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通过体育课来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新课改指出的教学方向,体育课上的各项运动均需符合小学生的成长需要,首先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形式比传统的教学形式更加科学,能够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从内心接受体育活动,以此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其次,在体育活动的教学形式上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方针,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活动。基于此,锻炼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坚韧的意志,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立体三维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研究

一、前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基本理念中指出:“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成为现代学生一个必备的能力之一。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方式较单一,对学生吸引力不强,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使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丰富了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创新了体育舞蹈教学的手段,活跃了体育舞蹈教学气氛,提升了体育舞蹈教学的理念,同时对于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笔者学校有目的把教师、学生、信息技术三项内容整合在一起,应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中,去尝试构建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文章通过实验法,对泉州第一中学体育舞蹈选修模块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实践比较研究、调查分析,对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舞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各种数据分析,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为体育舞蹈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参考依据,也为更好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提供了一个可努力的方向。同时,对体育舞蹈教学模式提出若干条建议,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提高体育舞蹈课堂教学效果,构建教与学并重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二)研究方法。1.实验法:从泉州一中两个体育舞蹈选修班中随机抽取60名女生,并随机确定其中30个人为实验组,另30人为对照组。实验时间共18周,每周2节课,共36学时。实验组采用“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条件均相等,进行一个学期的学习,然后进行统计处理。2.文献研究法:访问查阅相关网站、期刊、杂志,获取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3.数理统计法:为避免计算容易出现的差错、误差,对收集的各项数据产生的结果,借助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整合,并根据最终统计数据进行表格的绘制。[1]

三、结论与分析

(一)实验法。1.实验对象:从泉州一中两个体育舞蹈选修班中随机抽取60名女生,并随机确定其中30个人为实验组,30人为对照组,无人中途退出。2.实验时间:2017—2018学年度中上学期共计18周,每周2学时体育舞蹈选修课,共有36学时。3.实验条件的控制(1)确保实验对象抽取的随机性,从同一年段的体育舞蹈选修班中女生随机抽取。(2)实验前对受试对象的体育舞蹈技能水平(体育舞蹈考试成绩与比赛成绩)、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并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3)为了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是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对学生的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选用高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七项评分标准里的指标来测量:(4)组织期末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考核,考核内容为规定动作的创编套路。由2名外校体育舞蹈教师做裁判,满分100分,分别从姿态(15分)、音乐节奏(15分)、表现力(15分)、舞蹈编排(15分)、动作完成质量(20分)、规定动作(20分)6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后取其均值作为该学生成绩。(5)实验前后的体育舞蹈技能测试数据由泉州一中、泉州六中两名专业体育舞蹈教师统计处理。(6)实验组采用新的“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中没有运用信息技术),其他授课条件均相等(教师、任务、授课舞种“伦巴”、授课节数、授课要求、授课进度等方面均保持相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课程授课均由笔者担任。4.实验前的测试为了避免试验对象组间的非同质性,在实验前对受试对象的体育舞蹈技能水平(体育舞蹈考试成绩、比赛成绩)、形态、机能、体育健康水平测试成绩等指标进行测试、并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5.实验班分组为了保证各组组内的异质性,将试验前所测得的指标的测试结果,对照评分标准进行统计整理,将他们均衡地分为6个组,每组5个受试对象,这样能够有效保证分组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6.实验后的测试实验结束后,为了检验试验施加因素的实验效应,对两组成员的形态、机能、素质、技能水平进行再测试。结果运用SPSS12.0进行数理分析。(二)实验结果。1.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的各项测试结果指标参照《中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成员身体形态测试指标(身高、体重);成员身体机能测试指标(肺活量);成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50米、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2]测试数据统计后进行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P>0.05,是大概率事件,差异不显著,即认为实验组成员与对照组成员没有显著差。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接受体育舞蹈学习能力的调查(实验前同时对两个组学生进行了简单体育舞蹈动作的教学,并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现场考试评分,计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记评)。对实验前实验与对照两组成员体育舞蹈专项技能单项考核成绩和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考核总成绩与测试后数据统计进行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P>0.05,是大概率事件,差异不显著,即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认为实验组成员与对照组成员在实验前有较好匹配,对非实验因素进行较好调控。2.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考核单项成绩和考核总成绩测试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其一实验组与对照组成员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考核五个单项成绩(姿态、基本功、规定动作、舞蹈编排、完成质量)考测试成绩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P<0.01)成绩;其二体育舞蹈单项技能中音乐节奏这项测试成绩呈现出不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班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其三从表(5)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考核总成绩,测试后数据统计进行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P<0.01,因此可以拒绝假设,是小概率事件,成绩差异非常显著,即认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的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考核总成绩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考核总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考核总成绩。经过统计结果表明,为期36学时新的“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的教学后,实验组成员的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考核单项成绩和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考核总成绩明显好于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的对照组成员。(三)分析与讨论。1.构建“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1)教师方面其一,组建学生或者家长的体育舞蹈学习QQ群、微信的师生群,成立辅助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信息技术平台。其二,课前教师利用网络上的相关视频、图片、音像资料等信息资源制作成完整的课件,或者教师自己把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课的重难点和学习注意事项拍摄成视频,提前几天在学习QQ群、微信群,让学生在课前对本次课内容有所了解,可以提前自主预习、自主体验,自主学习,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为将到来的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作好铺垫。其三,教师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教师事先准备的AP、手提电脑或手机的视频播放,为课堂教学额外提供丰富有效的学习途径,减轻了教师反复解释、不断讲解的负担,解放教师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指导、提升、拓展学生学习质量。其四,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平台查询资料,自主完成学练,延伸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终生自主学习锻炼的能力。其五,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剪辑软件制作不同速度的音乐,供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配乐练习,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也可剪辑制作不同的富有激情的表演音乐,供学生表演展示使用,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其获取成就感,树立信心。其六,教师把学生考试、表演、比赛等拍摄成视频,保留作为教学研究资料,丰富教学研究资源,促进体育舞蹈课程建设。其七,教师通过互联网等平台,不断了解体育舞蹈新动向,学习体育舞蹈新知识技术,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同时把最新的体育舞蹈信息传递给学生,共同学习进步。(2)学生方面其一,课前学生可以在体育舞蹈学习QQ群、微信群的信息平台上观看教师的教学课件、拍摄的教学视频,或者查阅互联网上的相关视频、图片、音像资料等信息,提前自主预习、自主体验,自主学习,直观了解了本次课堂体育舞蹈课的要点,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将到来体育舞蹈课程作铺垫。其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为学生自主学习体育舞蹈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同时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利用DV、手机拍摄下自己练习动作,观看自己拍摄的视频,再和教学视频进行动作比对,有利于小组合作讨论,寻找不足,及时纠正,提高动作质量。其三,课后拍摄下自己的练习动作在QQ群、微信群,让教师、同学分析讨论,帮助提高自己的体育舞蹈水平,或者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深入学习该技术动作及相关的技术与理论资料,丰富提高学习效果。课前、课中、课后形成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的交叉联系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3)信息技术方面组建体育舞蹈学习QQ群、微信群,其一,教师体育舞蹈的教学课件、教学文章、教学视频等,以最直观、形象、明确方式呈现给学生所要教学的体育舞蹈知识和技能。其二,师生、生生在网络上讨论互动,有利于教学信息、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的反馈,有利于教师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整以及学生学习的改进。其三,师生可以随时相关网站体育舞蹈的最新资讯链接。超越时空,随时随地以最快的速度呈现,便捷有效。其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各种快慢教学音乐、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丰富了教学手段。2.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1)有利于丰富体育舞蹈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自学的习惯与能力,促进学生体育舞蹈技术的掌握。互联网、视频、课件、图片、音乐等信息技术丰富了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手段,同样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一个平台。[3]首先,学生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预先预习。课中或课后对于学习较慢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观看教师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按教师教学的要求去反复练习提高。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动作的学习有个参考,可以随时检查自己技术动作的学习掌握情况,以便学生们之间、小组之间共同讨论,找出明显的不足,不断改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最后还适用于课后学生的复习练习,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拍摄,展示出自己学习的结果,这样信息回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及时纠正动作,同时利用网上的信息自主学习,长此以往,使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学会学习,培养终生学习能力。(2)有利于构建教与学并重的新型体育舞蹈教学模式,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在体育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导下,泉州第一中学体育舞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的立体化课程网站,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意开发学生的认知主体能力,呈现出教与学并重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体育舞蹈的教学模式,不仅对传统体育舞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改变,还是一种推进,它可以使体育舞蹈教学更具有现代感与信息感,能够突出体育舞蹈特色,有助于丰富体育舞蹈教材教法,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形成,有利于构建新型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四)结论与建议。1.结论。首先,统计结果表明,经过为期36学时的“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体育舞蹈的教学模式”教学后,实验班成员的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考核单项成绩、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考核总成绩明显好于采用常规教学的对照班。研究表明“立体三维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常规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说明在中学体育舞蹈教学中采用“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体育舞蹈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可借鉴的。其次,“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原理应用于体育舞蹈教学中,是对常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改进: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动性、自主性、互动性,独立性得到不同程度发展;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有效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养成。2.建议。第一,“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符合当前普通中学新课标中体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要求,通过运用于体育舞蹈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理论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建议在其他体育技术课的教学中进行检验和尝试运用。第二,“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立体三维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师教学主导能力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同时建议教师经常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体育舞蹈技术与信息技术培训,逐渐提高教师体育舞蹈技能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

查看全文

高校体育舞蹈形体教学分析

1高校体育舞蹈形体教学的意义分析

首先,想要更好地满足当前高校体育舞蹈形体课的教学要求,不但要求高校大学生要有较强的身体素质,也要求学生间进行密切配合,由此才能为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在实际开展体育舞蹈形体教学中,因体育舞蹈动作节奏有快慢不同,因此在实际训练中就会有极大的张力。如果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达到标准要求,那么是难以确保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动作,而且整体教学效果也难以进一步提升,只有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摆在第一位,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为高校体育舞蹈形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也能为凸显艺术美提供保障,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以及帮助之下,大学生的形体也将会更加完美。其次,对于高校体育舞蹈形体教学的目标,就是增强学生身体综合素质视为重点,为高校大学生未来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实际的形体课程设计中,不但要针对大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姿态训练内容,也要确保学生在参与到舞蹈动作训练中,也要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借助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来锻炼和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进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各个神经系统,真正为大学生体态美训练提供有力保障。

2高校体育舞蹈形体教学中开展体态美训练的有效策略

2.1有效运用感觉训练方法开展教学。对于实际的形体训练中,其基本的办法就是感觉训练的方法,学生想要让身体形成或保持完美形态,那么就应在形体训练中注重自身感知觉的训练,对于实际形体训练中,应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体育舞蹈基础水平进行评价,之后再针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基本功训练,由此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体育舞蹈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高校学生的体育舞蹈基础也将有所提升,这对接下来体态美训练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奠定有利基础。例如,在基本站姿训练中,要对学生开展头部、颈部、手臂和腰腿的感知以及知觉的相互协调训练活动;而且在站立时其状态应保持两脚平放在地,膝盖不能弯曲,并保持收腹提臀,夹紧手臂、腹部和腰部肌肉的姿势,以这样的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以及控制力;而且在实际的体态美训练中,也要注意的是脊椎在训练中应一直保持挺直,头部保持微抬,身体的重心为前移。运用主要的训练技能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气质,也能对学生姿态进行改善,真正对学生进行体态美训练。2.2运用形体训练方法开展教学。对于人的基本形态是以先天形成与后天塑造两个部分,对于日常生活中,学生时常会忽视对自身形体的训练和控制,时常会存在不良姿态,包括驼背、罗圈腿以及脊柱侧弯等现象,对于这些不良姿态,一旦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疾病,对学生将来生活与学习都会带来影响,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应重视参与到体育舞蹈体态心理活动中,并注重学生自身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体态训练,由此才能为大学生体态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实际的形态控制训练当中,就应运用单人把杆的形式进行形体训练,也可以通过两人合作的形式开展双人姿态训练,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灵活性的提升;优美的站姿就包含头正、肩平、腿并拢以及身体重心前倾等形式,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的体态更加优美,并让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体态习惯,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未来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3对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开展锻炼。在身体基本素质锻炼中,其方法包括两种,主要以单人训练与双人配合训练的形式为主,这些都是形体训练中关键的部分。对于实际的身体基本素质训练中,就是针对学生肩膀、腰腹部、腿部等开展集中式的锻炼,其锻炼内容是相对比较复杂化的,因此在开展训活动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训练计划,由此防止在体态美训练中造成学生渗透损失等问题,真正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首先,对于头部与颈部训练,就是要求应以低、抬、歪头等动作来锻炼,由此来提升学生头部灵活性,训练中应保障身体始终保持直立,双手要交叉后抱头并向地面进行拉伸,其目的就在于拉长颈后侧方的肌肉;其颈部顺直放松,以单手抱头侧方,在以向左、向右拉伸的动作进行练习,由此使得正反两面来放松颈部的两侧肌肉,实现肌肉拉伸训练。其次,对肩部开展训练,主要就是增强肩膀、压肩膀、展开肩膀,从而形成一体前后转肩的动作,由此能够提升肩膀柔韧性和灵活性,使得肩膀的关节能够放松平衡,完成动作更加舒展优美,这对胸部线条的训练也有极大的帮助。再次,开展腰部训练活动,主要就是以膝盖直立站,将髋关节为中心,上身以前屈动作为主,运用双手扶地或是双手抱腿的动作来进行训练;其侧腰的训练就是双手交叉,将手臂进行垂直上拉,之后向腰部一侧弯曲拉伸运动;而对于后腰的训练,就是让身体向后仰头做下腰拉伸训练。最后,对腿部开展训练,就是锻炼腿部柔韧性,以压腿或是踢腿等动作开开展训练;锻炼腿部的肌肉线条,应运用擦地动作来完成;而腿部直立的力量训练,应运用直膝直立半脚掌进行上下训练的形式来开展,这对提升大学生体态美有一定意义。

在当前高校舞蹈形体教学活动中,其重点就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形体美,也能促进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以及气质的提升,对于当前高校教育中,对舞蹈形体课的教学虽然有着较高的重视度,可是依然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部分,因此就需要广大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应转变以往的体育舞蹈形体教学形式,优化体态美训练的方法,从而为增强学生整体素养奠定坚实基础,也为高校大学生未来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与群众体育研究

1研究目的

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以规范学生体育舞蹈风格,扎实基本功。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舞蹈比赛为重要的教学训练方向。随着体育舞蹈事业在我国的发展,除了少数的从事专业竞技体育舞蹈比赛的运动员之外,大多数的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还是会从事与群众性体育舞蹈相关的工作。因此,分析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与群众体育舞蹈之间的联系,便于认清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为完善体育舞蹈教学、以及学生补充体育舞蹈学习内容,是很重要的。

2研究方法

2.1学校体育舞蹈教育的涵义与特点

1990年在北京舞蹈学院的社教系成立了国际标准舞专业。陆续全国多所体育专业及艺术专业院校也分别开设了这门专业。这也使国际标准舞的专业化培养走上了更宽广的道路。体育舞蹈进入院校后,有了更为系统的训练方法,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重要优秀的参赛选手。在国际性的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体育舞蹈教育突出的是专业性,在这个过程中。规范了学生的动作、体态,以及对技术技巧的掌握。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着重的是学生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是对专业训练的着重认识,掌握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及表现力。个人技能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提高。

2.2群众体育舞蹈的特点

查看全文

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现阶段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大学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以及解决当前大学体育舞蹈教学问题,就成为当前大学体育舞蹈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该文主要就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以及突出的问题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优化方法应用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促进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舞蹈;现状

大学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因素的影响,在当前还存在着一些教学问题,阻碍了大学体育舞蹈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大学体育舞蹈教学加强研究,能为提高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起到支持作用。在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环境下,只有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才能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1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以及突出问题分析

1.1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大学体育舞蹈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有了很大的进步,高校对体育舞蹈的教学重视度也在加大。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增设了体育舞蹈课程,在大学公共体育课中也增设了体育舞蹈选修课。在当时的发展中,受到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体育舞蹈方面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1]。但在之后的几年中,随着高校的体育舞蹈培训班的迅速进步发展,有的学校已经将体育舞蹈课程作为必修课,尤其在近些年国家对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也加大了重视度,这就使得体育舞蹈课程逐步丰富化。大学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以及参与体育的意识有着培养作用,能通过体育舞蹈将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呈现,对体育的社会效应也能有效扩大化。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对学校的体育改革也有着促进作用,能对学生的审美情趣有效激发,对大学生情操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在当前的大学体育舞蹈教学方面,已经注重教学的系统化以及科学化。

查看全文

诠释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摘要:体育舞蹈是一门新型的体育课程,:通过对他的教学本质、功能和特点进行研究发现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素质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体育舞蹈被高校列为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提高;大学生素质

体育舞蹈是融艺术、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的体育项目,他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舞蹈教学在高校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他不但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在培养大学身心健康方面也起着很大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结合大学生和体育舞蹈项目的特点,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兴趣和爱好,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1.体育舞蹈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1.1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体育舞蹈是一门肢体与大脑紧密结合的运动,二者缺一不可。在学习和表演体育舞蹈的过程中,需要身、心和脑全方位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众所周知,左大脑与右大脑所负责的心理活动各不相同,若能使其做到协同与共同配合,无疑会提高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实践证明,从事体育舞蹈运动能提高人的左右大脑协调能力,所以,大学生在进行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中大脑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查看全文

中职学校体育舞蹈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从促进中职学校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帮助中职学校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增强中职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增强中职学校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4个方面对中职学校体育舞蹈教学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从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进行教学、灵活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体育舞蹈教学创新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从创新思想观念、融入中国元素对其创新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舞蹈;教学价值;创新;发展

体育舞蹈传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却十分迅速,当前全国范围内的许多高校都已经开展了体育舞蹈课程,并且教学效果也较显著,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极具意义。但是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尽管说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的开展较好,但是在中职学校的普及程度还不高。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与普通高中生、普通大学生相比,这一群体较为特殊,他们可以说是从中考中“分流”出来的一部分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来讲较差,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存在着诸如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纪律懒散等问题。同时,许多学生还存在着自卑心理,他们不重视,甚至是有点排斥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对自身文化素养方面的提升缺乏重视。与此同时,中职学校也更偏向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而更侧重于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与普通高中、普通高校相比,就业针对性更强,这也是中职学校基础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的主要原因,因为对基础课程教学重视的不够,自然也就制约了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因而,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需要积极开展学生感兴趣,且能够促进学生文化素质提升的课程,而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恰恰能够满足这一诉求。

1中职学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价值分析

1.1促进中职学校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体育舞蹈是起源于民间的运动项目,人们在平时生活劳动的过程中,喜欢使用一些肢体语言再配上相应的音乐来达到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目的,因而便形成了体育舞蹈所特有的多种舞蹈类型。中职学校学生通过学习体育课程,能够结合自身的理解与灵感,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以创编出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毋庸置疑,这一创编的过程,对激发中职学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1.2帮助中职学校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体育舞蹈,它作为一种含舞蹈、艺术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蕴含着形体美、服饰美、仪态美等不同形式的美,体育舞蹈所富含的美学价值,学生通过运动得以感受,不但能够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还能够促进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养成,让他们能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且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这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1.3增强中职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体育舞蹈具有体育运动及舞蹈的双重属性,中职学校学生通过学习体育舞蹈课程,通过体育舞蹈实践课,通过运动来帮助他们消除多余的脂肪,起到一个健美修身的作用,使其肌肉组织能够更具活力及弹性。但是要想获得持续性的健美修身的效果,则必须要做到坚持,要能够持之以恒的进行锻炼。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在课余的闲暇时间里面,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体育舞蹈来进行身体锻炼,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可谓一举两得。1.4增强中职学校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体育舞蹈是一项至少两个人一起才能够完成的运动项目,必须要舞伴之间或者说是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默契配合,才能够较好的完成。因此,这一运动过程就给学生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中职学校学生他们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身心都能够得到放松,可以有效增强中职学校学生的沟通意识及交往意识。对一些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的学生来说,他们通过体育舞蹈课程的学习,也能够慢慢学会与人相处与交流,拉近同教师、同学生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学生通过体育舞蹈课程的学习,还可以起到一个提高自身社会交际能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情商的提高,这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中职学校体育舞蹈教学创新方法分析

查看全文

中职学校体育舞蹈教学论文

1微课的优势

微课在教育界中应用甚广,主要的优势性如下。1.1资源容量大,适合作为教学资源。微课是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而衍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它的课程内容从编辑、存储到共享给师生学习,都是利用互联网的,尤其是它的存储都是在互联网中,因此可存储的空间非常巨大。而中职学校体育舞蹈教学更多需要音频、教学视频等内容辅助,这些容量较大的教学资源可以放在微课中,不仅读取方便,而且可以随时存放,无需担心资源容量有限的问题。1.2微课教学内容简练。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注意力集中往往只能保持12min左右,微课一大优势就是它的教学视频往往都在10~15min左右,在这个时间内,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能够相对认真,注意力都会集中在学习体育舞蹈动作中,学习的效率更高;同时,视频时长较短也要求教师需要提炼教学内容,因此,在微课视频中,教师会把最主要和关键的舞蹈动作放在视频中,减少一些无谓的教学情节和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要点。1.3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微课教学视频时长短,因此每个教学内容往往只能突出一个重点,而这恰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传统课堂教学时长较长,课堂重点多,导致学生很难理清教学主题,跟上教学进度。而微课的教学视频的重点内容明确,同时也是教师经过浓缩提炼而成的知识整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又避免过于杂乱的知识学生无法全部记忆的缺点。

2微课在中职体育舞蹈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在中职体育舞蹈课堂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目标、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以及课后练习。2.1建立新型教学目标。传统的中职学校体育舞蹈教学还是以理论课堂为主,实践时间较少,而体育舞蹈是一种动身性的课程,如果按照传统中将理论化知识体系讲解,在进行少量的舞蹈实践,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舞蹈知识的理解,而且这样就达不到学生对舞蹈技能的掌握。然而,现实中舞蹈教学要加大舞蹈实践的时间和力度并不现实,因此就需要由微课帮助教师将教学目标重新设立。新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将舞蹈知识体系融入教学实践中,通过舞蹈动作展现知识点,用知识点解析舞蹈动作。而微课视频就可以很好地弥补教师无法太多地教授学生舞蹈动作这一缺陷,可以让教师将舞蹈记录下来,分解动作要点,并让学生观看,加深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印象,以更好地吸收舞蹈动作知识点,还可以随时依照视频进行训练。2.2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体育舞蹈也是有专业性差异的,有一些学生并没有舞蹈功底,而一些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舞蹈能力。然而,传统的中职学校体育舞蹈教学是很难兼顾所有学生的,因为学生众多,教师的教学安排是统一的,很难为了学生的差异性而延缓教学进度。因此,微课就可以弥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无法被分别对待的问题。教师在利用微课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之间大致的学习进度而为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课程方案指导,例如学习功底较差的学生可以先着重练习基本功,观看的教学内容以基础和简单动作要点解析为主;而已经具有基本舞蹈能力和音乐能力的学生则可以适当拓展学习,让学生学习一些更加专业的动作,或者拓展关于体育舞蹈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2.3注重课后练习。微课不仅包含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频,还可以用来布置课后练习和作业。这对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体育舞蹈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没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加深印象,很容易遗忘学习过的动作和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在记录一段舞蹈教学视频后,让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练习,提高课后练习的实际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微课课程的课后练习增加一些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完成的动力,例如可以让学生举办一场体育舞蹈比赛,互相切磋,了解彼此学习的情况等。

3微课在中职学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微课在中职学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应用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备课阶段,二是师生互动间的应用,下面对此详细论述。3.1教师备课阶段的应用。备课阶段是教学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它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的课前准备一定要将课堂内容规划好,条例清晰且重难点突出。同时,备课阶段还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要让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同时还要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微课教学中也要注重课前准备阶段,这样的微课内容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微课视频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先梳理清晰,将视频教学的内容合理安排。因此微课教学视频比较短,因此教师必须要尽快突出此次教学重点,将大部分时间放在重点上,将其讲述清楚,方便学生理解。同时,教学视频可以允许教师有更大的空间进行舞蹈动作讲解,因此教师还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安排进去。3.2师生互动间的应用。微课教学还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于教师交流中,教师就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和学习进度等,方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例如,在微课视频拍摄中,教师可以邀请舞蹈完成度较高的学生一起进行舞蹈动作的解析,以学生的角度对舞蹈动作要点进行讲解,这样更能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尽可能了解他们对微课内容的想法和学习的心得,与教师及时沟通交流,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存在疑惑的地方更加仔细地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

查看全文

体育舞蹈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学生这个群体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有必要在学生成长中为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而言,为学生开展体育舞蹈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使学生的动作灵活,富有感染力与表现力,更能够丰富学生情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健心、健脑、健身作用,进而培养学生舞蹈动作表现能力。然而,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导致体育舞蹈教学质量不高。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动作表现能力的体育舞蹈教学现状,论述动作表现能力的体育舞蹈教学不足因素,提出动作表现能力的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动作表现能力;体育舞蹈教学;改革

体育舞蹈是一个兼容体育特性与艺术特性的体育艺术,学生学习体育舞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艺术涵养,还能够起到健身的作用。因此,自学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以来,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并且推动了学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快速发展。而以培养学生动作表现能力为导向的体育舞蹈教学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变革,有助于创新教师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兴趣。动作表现能力是决定学生体育舞蹈技能的关键因素,稳定、良好的动作表现能力,能确保学生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动作表现能力培养,引领学生将自身情感、思想、认知融入到体育舞蹈演绎中,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艺术感染能力,进而提升体育舞蹈教学质量。

一、动作表现能力的体育舞蹈教学现状

体育舞蹈表现能力是指舞蹈者在艺术表演中运用自身外在形态动作,将舞蹈者自身艺术情感呈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在此过程中,舞蹈者可以运用形态动作、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传递舞蹈的内涵,给予观众一场视觉盛宴,使观众更好的感受舞蹈者的态度、情感,进而与舞蹈演绎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教育领域发展的今天,舞蹈被纳入到体育课程中,虽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竞技运动项目,但学生在舞蹈演绎中,不能够只依靠舞蹈技能提升自身动作表现能力,而需要注重自身情感表达与舞蹈技能的相融合进行表达舞蹈内涵,进而才能够确保学生舞蹈动作更具说服力、感染力。然而,据相关调查而知,在体育舞蹈教学开展中,68%的学生不理解舞蹈工作表现能力,在体育舞蹈学习中较为注重舞蹈技能与动作的掌握,导致体育舞蹈在演绎中缺乏情感,不能够与台下观众形成共鸣。同时,缺乏情感的融入,也是很多优秀舞蹈学生,不能够在体育舞蹈演绎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原因。

二、动作表现能力的体育舞蹈教学不足因素

查看全文

体育舞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提要】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教育发展迎来机遇。为丰富教学内容,体育舞蹈等一批新兴体育项目被引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来。受限于传统教学理念,体育舞蹈教学开展不力。信息时代为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便利,依托网络平台,实施体育舞蹈翻转课堂教学,助推体育舞蹈项目发展成为时代需求。

【关键词】体育舞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体育舞蹈是新兴体育项目,舞种多样,即可提升气质,塑造形体,又可强体健身。项目团体和个人皆可参加,通过参加运动,既可交际沟通获得友谊,亦可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又可攻坚克难磨练意志。体育舞蹈趣味性强,观赏性足,受到许多人的喜爱,许多中小学也将体育舞蹈引入到了体育课程教学当中。但当前体育舞蹈课程在学校开展的并不好,许多学校沿用了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传统教学方法保守刻板缺乏变化,不利于体育舞蹈等课程的有效开展,体育教学过程求新求变尤为必要。“翻转课堂”强调充分利用网络和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课堂视频学习,讲解课堂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后学习,并通过学生的自学来促进学习,这能有效地提升体育舞蹈教育教学的效果。

一、“翻转课堂”概念阐释

“翻转课堂”是时下新兴的教育教学方法,它依托互联网,借助多媒体设备,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多渠道互动,实现学生的多途径学习。学生课下主动学习,带着问题回归课堂,提升了教学效率。课堂的核心是放学后学习,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态度、习惯、兴趣、能力等,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点。

二、中小学体育舞蹈发展瓶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