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导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06:40: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体育科学导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剖析
[摘要]工商管理专业作为高校众多学科专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它培养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实际需要的管理人才。要建设好工商管理专业,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该有的课程没有,存在内容重复的课程,存在设置不合理的课程。同时,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要求、自身办学条件和学习规律的匹配度不尽如人意。因此,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调整课程模块比例,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进程。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实施的进行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如何对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设置符合时展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工商专业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1]湖南农业大学于1998年由湖南省教委批准设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当年纳入了国家全日制招生计划。经过17年的专业建设,目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已具备一系列的发展优势:师资队伍年轻且学历层次较高,专业建设投入逐年上升,教研科研水平提高较快,教学实习基地初具规模等。[2]可是该专业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其中课程设置的优化就是其中的重点。
一、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一)目前课程设置基本情况。目前,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结构按照学科知识逻辑与技能训练的先行后续关系依次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专业课、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达到毕业要求需学习的课程和相应学分情况如下。通识教育模块中的公共必修课需修62学分,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体育、数学、计算机、创业就业教育、军事理论、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指导、形势与政策。公共选修课需修6.5学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四类。专业课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需修55.5学分,课程包括统计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学、创业管理、管理沟通、企业会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专业导论、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微(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生产管理课程。专业选修课需修15学分,课程包括财经应用文、工商管理专业英语、企业管理咨询、经济法等。实践教学模块需必修25学分,课程包括军训、专业公益劳动、入学教育、英语教学周、社会调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实践、EPR沙盘综合实训、创业管理教学实践、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实践、毕业(教育、实习、论文)、调查报告。素质拓展模块需选修4学分,课程包括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文明道德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个性发展活动、就业创业活动六大类。(二)目前课程设置的可取之处。1.课程设置模块完整,进程有序《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指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3]一个良好的课程结构必须在各模块之间分配合适的比例,才能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才能有效驱动学生更有目的和方向地训练管理技能。[4]根据上述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设置模块完整,进程有序。2.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辅相成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从事管理、理论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5]学校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学中通过相关的实践课程设计和运作,分别在英语教育、计算机教育、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电子商务等多门课程中为学生开设了与理论搭档的实践课程,最后搭配专业实验和社会调查、课程实验与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课程的设计除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3.素质拓展课程特色鲜明大学生素质拓展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能力培养体系,是提高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实现毕业多证上岗的主要途径。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教育,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前基本都能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初级会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另外,素质拓展项目中还包含各种校内、省内、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市场营销大赛、体育运动比赛等活动,以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提升学生引导力、想象力与行动力。(三)目前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1.该有的课程没有根据前面的课程设置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学校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该有的课程没有的情况。公共必修课要求所修学分为62分,占总学分的36.9%,主要包括四大块:政治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和体育教育。从学分的分配上,四大块依次为:14分、15分、14分和4分。由此可见,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和政治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独占鳌头,而计算机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明显被忽视;公共选修课限定在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艺术三个方面,提供了上百门左右的课程供全校所有专业的人选修,公共选修课必修6.5个学分,只占总学分的3.8%。公共课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达到了9.7∶1,选修课的比例偏小同时选择偏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直接照搬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占418个学时,26个学分,可是实验学时只有106个学时,只有少部分的核心课程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专业选修课安排了240个学时,1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8.9%,在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专业选修课增加了48个学时,3个学分。虽然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增加了,可学生可选的范围十分有限,为12门课程选8门,且专业选修课中没有实验课。素质拓展是学校的特色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集中体现,与学生未来的就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课程设置数量充足,可只有4学分,占总学分的2.3%,这个比例明显偏低。2.存在内容重复的课程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还存在可有可无的课程:公共必修课中数学课程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门课程,各个专业对数学知识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可以整合工商管理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集中开设一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会计学原理,是初步介绍会计学相关知识的,与专业基础类课程的企业会计课程存在内容的重复。同样,统计学和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以经济数据为对象,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变量关系,从而为经济和管理决策服务的。这些重复的课程不仅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而且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3.存在设置不合理的课程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中,有些课程完全可以去掉:一个学校的专业特色可以通过专业选修课来体现,目前学校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没有根据学校本身的办学条件和资源创办有特色的课程。专业选修课中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与工商管理专业实际联系并不大,完全可以替换成其他课程;工商管理专业英语应该与公共基础课里的英语课程相融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加强了课程专业性;实践教学中的英语教学周应该与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而不应该再占用课时。
二、具体课程设置的匹配度分析
高校体育教师能力思考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空间远远大于其它学科教师。本文从五个方面就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合理的能力结构。
关键词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知识结构
AbstractAlongwiththe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continuouslythorough,theathleticsismoreandmoreimportantinthefunctioninthe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theathleticsteacher’seducationspacetothestudentisfarlargerthanothercourseteachersfar.Thistextcarriesontheanalysisandstudiesfortheathleticsteacher’sabilitystructureproblemfromfiveaspects.Puttingforwardtheexcellentathleticsteachermusthavetheknowledgestructureoftheintegrityandtheabilitystructureofthereasonable.
KeywordAthleticsteacher’sabilitystructureknowledgestructure
一、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
(一)教育特点。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训练等活动中不仅以传授技术、技能、知识。运用教学训练方法直接影响学生。而且以仪表、个性、品德等表现间接影响学生,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摘要:全面分析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推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重视,健身、养生已经成为社会上社会群体的重要健康运行方式.城市乡村、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体育组织及相关领域中,健身指导、健身服务、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体育产业的经营与管理、健身项目的开发与推广等工作,具备这方面能力的人才,需求量激增.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体育院校就开始设立社会体育专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水平、课程的设置、目标的定位、专业特色发展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但各高等院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专业目标建设、理论和实践学时分配、硬件设施等方面还相对滞后,专业方向比较粗放,办学特色不明,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质量的追求相脱节,就业竞争力不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很大挑战与困境[1].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数据显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已经成为“15个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2].教育部牵头进行了社会体育专业标准的起草工作.随着国务院支持就业相关政策的出台,要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除了具有体育相关知识、大众健身指导的技能外,还必须掌握我国传统的中医保健康复理论和方法,参照传统的养生导引术[3]、“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以及传统中医康复理疗方法,以此更进一步提高和推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1现状调查
1.1主要开设课程
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有:人体解剖学72学时、人体生理学72学时、社会体育概论36学时、体育管理导论36学时、社区体育导论36学时、体育保健学72学时、体育心理学36学时、健康教育学72学时、球类72学时、田径72学时、健美操72学时、形体舞蹈72学时、武术72学时、社会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36学时、运动营养学36学时、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72学时、体育科学研究方法36学时、社会体育管理36学时、人体保健与康复36学时、社会体育指导36学时、新兴健身项目36学时、休闲体育项目36学时、运动康复技术72学时等.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与本专业相关的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中学体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而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环节,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教师应该通过设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育;素质教育;综合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就提出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现已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广泛的重视。那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必须转变体育教育观念
我国体育教育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证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所以学校领导层、教师层和其他机构都应该转变教学观念。1.必须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转变体育的单一功能即是对人体进行生物改造功能,它只重视体育的育体功能。体育的多功能则是指体育具有健身、娱乐、教育、调节社会感情、促进人际交往、促进人的社会化等功能。它与素质教育的内容像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社会交往素质是相吻合的。因此,学校体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教育观念转变。2.由被动体育向主动体育方向转变。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动体育是指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命令式”的教学方式。被动体育的这种“单向观念”和“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让教师讲得多、统得多、包得多;在教学中教师发令,学生容易陷入死板、缺乏活性的地步,无法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和创新意识,它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主动体育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它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使体育教学朝着健康、生动、活泼的方向发展的一种教学观念。只有由被动体育向主动体育的方向转变,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和展现,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真正的主体,使个性得到自然发展。因此,“主动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其重要的作用。3.要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适应社会良好的总称。”这一定义对体育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偏离素质教育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现代文明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高考体检的全面合格率大幅度下降。因此,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依然是我们中学学校体育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势在必行,是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思想的一大改革,它将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起到重要作用,“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它是中学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设定正确的目标体系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规复问题探讨
摘要:人文教育贯穿教育整个教育过程,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是重要的实践元素。大学体育中的人文教育是符合教育一般规律的体现,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本文在分析大学体育中规复人文教育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人文教育规复的内容,并提出了人文教育规复的路径,旨在促进大学体育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意识,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体育人文教育;规复
1人文教育规复原因
第一,本源性。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主体是人,从人的方面看,人有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精神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使人像动物一样不断从事各种活动,寻找获取自己所需的物质。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不断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体育是人的体育,体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本源在于追求安全、健康、愉悦等,这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在运动中的体现。因此,人的需要成为体育存在、发展的原动力。第二,规定性。从近代以来,我国就开始设置规定体育课程的教学,如今大学体育课程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可以明显看出,大学体育课程不仅注重大学生体格的锻炼,同时也注重大学生品德素养的培养,可见,大学体育教育中人文教育问题是体育的规定性使然。第三,偏颇性。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体育技能的教与学,而忽视体育理论、体育精神的传承,只注重硬件的积累而忽视软件的建设。
2人文教育规复内容
道德方面。素质教育中提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人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的要求,合理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比如,体育活动中的爱国情怀、公平原则、合作精神、顽强品质等等,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审美方面。审美教育是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一个方面。在大学体育运动中,学生之间会相互观赏、互动,体验美的享受。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有地到高,不断进步的过程。大学体育课堂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体育运动、体育比赛等途径有计划、有步骤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美育人,促使大学生审美享受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人文素质。人性方面。大学体育人文教育内容包括人性的教育,如人际关系的教育、相互尊重的教育等。在体育比赛活动中,既要拼搏奋斗,诚实守信,也要注重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还要尊重比赛对手,这是对人性的综合历练和考验。自爱、爱人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探讨
[摘要]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和表现形式。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普遍存在选题重复而缺乏创新、研究视域狭窄、论文行文不规范等问题,原因在于:一是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较弱,其论文写作能力较差;二是学生考研、找工作的时间与论文写作时间冲突;三是指导教师精力不足,非教学负担过重。就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四点对策以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一是教师应启发学生在实践中选题,体现选题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二是学生应夯实基础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科研和写作能力;三是学校应减轻指导教师的非教学负担,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四是学院应细化论文写作规范,加大论文的管理力度。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质量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训练、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本科学生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1]近年来,学术不端的事件频发,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本研究将对P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归因,从而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以期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P学院2018—2020届的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先对历届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统计、分类、分析,再分析面向2020届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问卷结果,并结合对其的访谈,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选题重复且缺乏创新
体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更加重视着体育,体育的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当前,社会各界人士对体育课程改革缺乏重视性,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我们要想达到体育教育的实践成果就要借助体育课程改革让体育更好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缺乏重视性;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由于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尚未成熟,同时国家也非常重视。总之,为了能够让更好的体育教育服务于社会,不断的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和质量,我们就要从体育课程改革入手,结合基本理念的实践下让体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众多问题迫在眉睫,结合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的发展起来。同时,务必要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视。
一、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教师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师资培养制度的多元化,教师教育质量的高层次化和教师教育过程的终身化。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而当前我国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不断的发展的、一体化的,同时伴随着体育课程的改革。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多元化的情境下,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体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之一,从而国力的盛衰强弱越来越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并且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多少。在21世纪世界将会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技术革命,所谓全面发展时期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联合国教科文组在其专题报告中认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培养新世纪的高质量人才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要求,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面临着!都需要调整和课程改革的教育任务,而我国在如此紧迫的信息时代下,加上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全面影响给现代教育行业的各科老师提出了严峻挑战以及提升教学质量的机遇。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与时代相接轨的课程改革才能培养出顺应时展的人。
二、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小议体育旅游消费现状与策略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逻辑归纳等方法,对成都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旅游消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成都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旅游消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成都市城镇居民体育旅游消费意识
体育旅游是以休闲度假、观光探险、健康娱乐为目的,在一定自然环境中,从事以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和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迫切,体育旅游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消费时尚,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形式,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城镇居民体育旅游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期为更好地发展成都市体育旅游,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笔者按照地理位置,在成都市选取15个点来做调查,共发放1450份问卷,以保证整个成都市城区都覆盖到。
本科高校女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江苏地区本科高校女生体育锻炼的认知、动机、兴趣、态度和行为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全面了解本科高校女生体育锻炼特点,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改善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提高她们的体质健康水平。结果表明:江苏地区本科高校女生体育锻炼认知存在偏差;体育锻炼内在动机不足;体育锻炼兴趣差异明显;体育锻炼态度有待转变;体育锻炼行为有待加强。
关键词:江苏地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
《世界青少年健康报告》指出,全球达到推荐的体育锻炼标准的青少年还不到四分之一。我国近年来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发现,学生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并且呈现低龄化倾向,肥胖检出率和女生低体重率持续增高等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这问题已引起了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关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从江苏的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6所普通本科院校抽取每个学校每年级15名女生。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收集与课题所需的各类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与体育锻炼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类、分析。1.2.2问卷调查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采用纸质问卷方式,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60份,有效问卷339份,有效回收率94%。1.2.3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高职音乐公选课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格外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下的“人才需求”。而音乐课作为美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了重要的责任。本文将把高职院校音乐公选课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对其进行建设和探索,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音乐公选课程教育水平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高职;音乐公选课;教学改革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格外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下的“人才需求”。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德育——立德树人、智育——技能大赛、体育——竞技比赛、劳育——顶岗实习等方面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但恰恰在美育这个环节上,还缺少一个抓手。而音乐课,作为美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当承担“抓手”的责任。如何让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如何让音乐课成为“学生有兴趣”、“社会能认同”的公共学科,成为了摆在高职教育研究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开设音乐公选课的重要性
2014年、2018年在同北京大学师生两次座谈会上,都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要求。《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更是提出,坚持立德树人,要在坚守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加强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所以无论是从培养大学生的角度,还是着眼于国家公民的层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都是国家的重要课题。作为德育和美育重要实现途径,高校音乐公选课重任在肩。
二、音乐公选课教学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