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技能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23:16: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体育技能培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体育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探讨

1研究基本情况概述

1.1研究对象

以上饶职业技术学院20名体育教师为对象,展开主题为“教学技能培训现状”的调查。受访教师的基本情况为:年龄在20-30岁的8人,30-40岁的10人,40岁以上的2人;学历为本科的15人,为硕士研究生的5人;职称为助教的6人,为讲师的12人,为副教授的2人。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两种方式展开调查,其中,编订《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问卷》20份,利用课间或课后时间发放给20位受访教师,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此外,对所有受访教师展开了一对一的访谈,收集他们关于教学技能培训的看法和建议。

2研究过程与结果

查看全文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全面深化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均取得良好的成绩。为了进一步促进体育技能人才培养,高校必须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基础工作,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创新,不断开拓思维,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与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课程建设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体育专业技能型人才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关注。体育教育事业相关的职业以体育教练、体育教师、健身教练等为主,社会对相关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承担起体育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与义务,积极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创新建设。

1体育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的背景

2017年3月16日至18日在长春召开的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巡视员张栋强调:做好新周期全民健身人才技能鉴定工作,要树立新型全民健身人才观,建立科学、清晰的全民健身人才职业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要树立大体育观,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新周期”全民健身人才培养规模和培训质量再上新台阶。国家体育总局近年来一直重视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也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拓创新,构建符合国家发展和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从而培养出具备体育技能、体育素养、职业素养的全面型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投身国家体育事业建设中。

2体育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查看全文

城市社区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研究

[摘要]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传播者,在社会体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随着健身人数、人们从事锻炼的体育项目逐渐增多,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数量、专业等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现象,制约了社会体育的良性发展。对我国城市社区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了解我国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现状,为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社区;游泳;体育指导员;培训

一、我国城市社区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培训所持的态度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包括初级培训和升级培训。初级培训是指导员的岗前培训。本调查所指的培训主要是指升级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渐加快。人民大众对指导员的指导工作更是追求高质量、高水平。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地参加培训工作就很重要。我国城市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培训所持态度由调查可知,在调查的60人中,有52人认为有必要,占86.7%,6人认为没有必要占总数的10.0%,选择其他的2人,占3.3%。数据表明,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培训持非常支持的态度,有必要进行培训,取得高级技术等级,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和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我国城市社区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培训支付费用的情况

对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中,有76.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参加培训是体育主管部门支付培训费用,说明我国体育主管部门贯彻执行了义务培训的要求,承担起了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义务培训的职责。

查看全文

体育职教改制实施意见

加强与体育主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和支持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根据实际对本地体育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增加或置换相应的特殊要求,促进体育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科研发展和师资培养,充分发挥体育部门举办体育职业教育的作用,依托体育行业,办好本地区的体育职业教育。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有关要求,为贯彻落实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应体育事业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的需要,更好地解决运动员的就学和就业问题,现就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体育职业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促进体育事业协调发展

一)对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和各类体育相关职业岗位人才培养将发挥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对体育行业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体育行业就业岗位不断增加,体育行业的新职业、新工种不断涌现,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体育人才。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和体育行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

扩大后备人才队伍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既培养竞技体育需要的高水平运动员,二)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是巩固业余训练。又为社会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国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各级体育运动学校的协调发展,可以为运动员就学、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巩固和发展业余训练的重要保证。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性举措。加强体育职业教育可以为运动员提供新的学习、就业平台,三)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是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提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好地发挥运动员专业技术优势,为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创造更多更有利的条件。

查看全文

教育委急救技能培训工作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红十字会,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

根据市红十字会《关于下发〈关于落实年度市政府实事项目——完成3.5万名红十字救护员和35万名现场急救普及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以及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在原已开展的“护苗计划”——幼儿园保教人员急症救助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的相关培训工作统一纳入市政府的实事项目中进行。全年共将培训中小学教师1500名,幼儿园保教人员35000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1.中小学体育卫生教师(已获得市红十字会现场初级急救师资证书的除外),每校1人,共约1500人。

2.全体幼儿园保教人员(含各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下同),共约35000人。

二、组织办法

查看全文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思考

摘要:高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正因如此,高校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应该得到不断地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应更加重视,只有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更加有意义,教师的自身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因此,对学生的教育才能达到要求。本文就是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能够准确地把握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并及时提出相应的策略,改善继续教育的不良状况,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关键字: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探究

1.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1.1关于教学技能的培训较少。目前,各大高校对体育教师的培训种类五花八门,然而,这些形形色色的培训项目并没有得到的充分的利用,而且,也并不是完全的针对教师教学技能的专门培训。虽然各大高校都进行了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但是实际上培训的次数少之又少,教师学不到教学中用到的实际技能,也就不能够对学生进行足够的教育,这种泛泛而谈的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使得教师对继续教育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力度,同时具有针对性,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师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学到专业的技能,才能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1.2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深度不够。教师在学校中也应该继续学习,继续深造,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和知识传授,然而,现在的教师在面对继续教育时,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往往具有功利性,有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培训就只是得到相应的证书,在培训过程中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学习新的知识,当没有证书或者职称的诱惑时,教师就会排斥这种自认为没有意义的培训教育。还有的教师认为体育教育本身就没什么专业性,在实际教学中用到的很少,所以,就不愿意继续进行自我提升教育。这种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深度不够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师的自身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体育教育状况也很难得到改善,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该重视,深刻理解继续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这才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的素质。1.3继续教育的内容全面性针对性较差。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程度以及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也将会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时,其内容应该更加全面并且针对性要强。比如说,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体育课上,学生只是随便跑几圈,然后经过教师同意就自由活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学生也只会越来越觉得体育课没有意义,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应该培训具体的内容,比如打太极、舞蹈等一些具有意义的针对性强的活动项目,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得到身体的锻炼,陶冶情操,在学习中放松心情,同时可以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所以说,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要全面,针对性要强。

2.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2.1通过继续教育适应世界教育发展大潮流。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教育事业也在稳步提升,而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也在逐步凸显出来,在世界大发展潮流中教师的继续教育得到了重视,比如说,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就提出了教师继续学习的策略并且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了完善,而美国的教育中则会每年定期拨放经费用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可见国外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国是人口大国,要想国家强盛,教育事业就不能忽视,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不仅仅能够锻炼身体,还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国家的面貌,国家在蒸蒸日上,各方面都在向上发展,通过继续教育适应世界教育发展大潮流是不可懈怠的事情。2.2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成长的需求。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师资队伍力量,一流的学校其师资力量雄厚,竞争力强,也便会更加得到学生的青睐,要想提高师资力量,不仅要吸纳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更重要的是让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地在教学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尤其是那些年龄大的体育教师,一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现代的教育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又由于体育教师平时接触的知识面窄,使得体育教师师资队伍能力参差不齐,思想观念不一致等问题,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水平,通过继续教育实现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2.3深化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需求。国家在不断地改革,同样体育教育事业也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进行创新改革,而体育教育事业要想顺利改革,就需要体育教师提升素质,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师的能力水平等都需要不断地改革提升,这些都离不开体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同时继续教育也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需求,教师教育一体化包括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等内容,这些都是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新需求,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理念,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显然,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需求。

查看全文

小议体教结合形成特色体育的方式

1、整合资源,开拓创新,努力培育区域体育特色

一是,加强资源整合,发展体育特色项目。根据金山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我们通过加强与上海沙排运动管理中心、上海马术运动管理中心、瑞欧帆船俱乐部等单位的沟通合作,逐步发展了沙排、马术、0P级帆船等特色项目,同时将富有民间特色的毽球等群众性体育项目逐步发展为金山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完善业余训练体系建设,根据项目发展需要,在举重等8个业训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射箭、射击、游泳等16个业训项目,进一步完善体育项目布点,带动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校体育项目的发展。同时按照“传统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工作思路,扶持学校积极创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2年有19所学校被评为金山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二是,引进社会资源,形成区域体育特色。根据不同地区特色,将区域内的体育活动引进学校,巳逐步形成漕泾地区的柔力球、廊下地区的打莲湘、吕巷地区的小白龙、松隐地区的太极、张堰地区的健康操、亭林地区的腰鼓等具有区域特点的体育特色。

三是,共享体育资源,建立校际体育联盟。2011年,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关系指导下,亭林中学等学校形成了足球联盟,制定了金山区校园足球联盟章程,在华东理工大学的指导下,定期开展足球活动、足球比赛,交流足球教育心得,围绕“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责任共担、特色共建”的原则,有效促进这些学校足球活动的发展。目前,金山区逐步形成了漕泾小学等5所学校的田径联盟、山阳中学等4所学校的毽球联盟、金山中学等3所学校的排球联盟等,有效推进了区域体育活动发展。

四是,培养优秀人才,推出“一条龙”体系。针对学校普遍反映的学生体育人才招生和输送难的问题,金山区根据各所学校体育发展的特色和需求,推出了体育“一条龙”体系,在田径、排球(含沙排)、足球、毽球、围棋、曲棍球等6个项目上,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相互衔接的“一条龙”业余训练体系,使一个项目能够做到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有效衔接,既提高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又避免了优秀后备人才的流失。在“一条龙”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一条龙”课程体系、训练(联赛)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断创新学校体育特色在积极推进学校体育“一校一品”创建工作中,鼓励学校根据区体育运动布点或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建设要求,打造学校体育特色。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断创新学校体育特色

查看全文

大学生体育教育调查研究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莆田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匿名自愿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3份,回收率为97.7%。其中,医学类学生143人(48.8%),非医学类学生150人(51.2%)。1.2调查方法。由经培训的本科生担任调查员,对莆田学院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级、CPR相关知识(现场安全评估、呼救方法、体位摆放、气道开放、人工呼吸知识、胸外按压知识等),填写完毕后由调查员当场回收。1.3统计学方法问卷回收后统一编码,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X2检验检查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

2结果与分析

2.1非医学类学生培训前后。莆田学院非医学类学生专业培训前后对CPR的掌握情况见表1。调查结果提示,在经过一轮相关知识操作培训后,非医学类学生的认知情况有所提高,在调查项目中评估现场安全、呼救方法、体位摆放、气道开放、人工呼吸方法、人工呼吸频率、胸外按压方法、胸外按压频率、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之比等对CPR的掌握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317,52.738,47.604,54.095,63.273,123.431,62.063,75.145,46.091)。2.2专业差异。莆田学院医学类学生与非医学类学生经专业培训后对CPR的掌握情况见表2。数据结果提示,在调查的项目中,体位摆放、气道开放、胸外按压方法、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之比等对CPR的掌握情况有统计学意义(X2=33.733,23.625,26.054,75.322),而评估现场安全、呼救方法、人工呼吸方法、人工呼吸频率、胸外按压频率等对CPR的掌握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模拟设施和技能竞赛可以有效地促进CPR教学质量。在回收的293份问卷调查中整理相关关键问题,有271名学生认为模拟设施可以促进CPR教学(占调查总人数的92.5%),有254名学生认为技能竞赛可以促进CPR教学(占调查总人数的86.7%),有213名学生认为技能竞赛提高学习积极性(占调查总人数的72.7%),有246名学生认为技能竞赛促进课外练习(占调查总人数的84.0%)。

3讨论

CPR作为现场应急急救的措施,在一些发达国家全民普及,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心脏、呼吸骤停引起的死亡,给抢救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从表1数据可以清楚看出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于CPR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表1数据同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后,非医学类学生对CPR的认知操作技能有所提高。近年来,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意外伤亡事故时有发生,要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不能只是阻止大学生活动,而应当教授应急急救技能,以减少突发事故产生的伤亡。在我国难以全民普及急救培训的形势下,先行在大学生这一源源不断的生力军里培训CPR等急救知识是必要且刻不容缓的任务,因为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公众,他们几年内都将进入社会各行各业,影响其周围的群众,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急救培训和教育,可以起到“培训一人,影响一片”的效果。[6]调查结果显示,随着CPR相关知识培训的开展,不管是医学类还是非医学类学生对CPR相关知识操作的认知程度都有所提高。分析表2中体位摆放、气道开放、胸外按压方法、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之比在两类学生之间仍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面对突发的意外事故,非医学类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差,加之上述各项需要专业性的手法操作,这就让他们在动手时瞻前顾后,导致操作不合格,对于医学类学生,有一定的医学相关知识,面对突发事件可以冷静思考,从容应对。而评估现场安全、呼救方法、人工呼吸方法、人工呼吸频率、胸外按压频率在医学类及非医学类学生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这几个步骤不需要专业特殊的手法,记住要点后多加练习就能达到合格操作水平。为了CPR教学更有质量地开展,一般会采用多种多样教学形式。调查结果表明,模拟设施以及技能竞赛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形象生动的现场模拟,提高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而技能竞赛的开展,则可激发学生积极性,间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将CPR纳入大学生体育教育,促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不但能提高大学生应对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自信心与自救互救能力,降低高校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意外事件伤亡发生率,而且有益于丰富校园文化和提升大学生的全面素质[7]。不仅如此,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高,接受急救知识能力强,提高大学生的CPR认知水平对提高全民急救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帮助,也响应了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开展群众卫生救护训练的通知”。

查看全文

运动员保障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在体育界,运动员是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人才群体,直接承担着完成“为国争光”这一艰巨任务,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运动员的保障工作不仅是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保证之一。我们的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荣誉,长期从事着挑战人体极限的竞技体育运动,顽强拼搏,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退役后由于运动伤残困扰、受教育时间不足等原因导致他们在社会竞争中面临不少的困难,理应得到国家、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对于运动员,我们必须要从制度上保障他们在役期间和退役后的基本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此,我们对省乃至我国运动员保障工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国运动员保障工作体系建设的现状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和关心优秀运动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总书记、总理曾就退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做出过重要的批示。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委的支持配合下,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运动员保障方面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升和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在做好就业安置工作方面,针对退役运动员就业渠道不畅的问题,相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经济补偿办法》,首次明确对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实行经济补偿,还扩大了运动员免试上大学的范围,并提出建立和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和就业培训制度,为退役运动员政策性安置与自主择业相结合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退役运动员就业的新途径。

在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今年3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该指导意见分别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拓宽运动员培养输送渠道;发挥国家队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示范作用,抓好运动队的文化学习;完善并落实各项激励和保障政策;构建和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社会扶持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实效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实现了若干政策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一是突出解决理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体制机制问题;二是突出解决运动员保障政策系统化问题;三是突出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政策的落实问题。该指导意见的出台,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了广大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了广大运动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文化教育和保障的利益问题,是推进建设体育强国,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有利于不断改革和完善举国体制、促进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也将成为备战伦敦奥运会的激励因素。

在规范运动员的聘用管理方面,针对运动员聘用工作中存在的政策不统一、审批部门不一致、操作不规范等问题,2007年,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体育总局与原人事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体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制度层面明确了运动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同年,体育总局、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原人事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制定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该《办法》对运动员的试训、招聘、在训、停训以及退役等运动生涯的各个环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明确运动员实行聘用合同制,运动员招聘工作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执行,并由各级人事行政部门统一办理有关聘用手续。

查看全文

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09年社区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发挥社区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的两大功能,确立“人文化、数字化、多元化、优质化”社区教育发展目标,把握“丰富内涵,创新载体、提升层次,打造品牌”社区教育发展主线,努力构建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型社区教育体系,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教育的满意度,以创建省级社区教育为契机,配合社区学院,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大力开展各项社区教育工作构建和谐莘塍发挥应有作用。

二、工作任务

1、加强社区学校规范化建设,为社区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围绕市社区建设总体思路,在社区学院的指导下,本着适应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校作用要求下,规范化、特色化建设好社区学校。

2、努力开展以提高社区成员文化素质的培训活动。要利用社区学校和辖区内的其他教育资源共同开展以健康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老年教育、法制教育、人口教育、科普教育、新党员培训以及文体活动。

3、大力开展以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充分利用社区教育中心基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如办公自动化、公共英语、会计从业资格、电子电工知识等。力争使学习社区居民参与率达4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