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21:29: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体育健康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健康促进理念被引入校园,如何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更好的实施健康促进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实行健康促进的意义以及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实施健康促进的特点,并提出了健康促进理念引起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相关改革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健康促进;学校体育;健康教育
一健康促进基本理念的产生及概述
健康促进的理念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被提出的,直到近几十年来人们面对的健康威胁逐渐增多,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健康促进的理念才得以受到重视。健康促进理念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标志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健康促进时代的开端,也使健康促进理念得到不断传播和发展。健康促进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和改善人们健康状况,其面对的对象是整个人群,即全人类,实现的途径是通过不断的健康实践。健康促进是要将一切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的领域以及政策法规整合到一起,共同为人类健康卫生事业服务。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将健康促进作为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人们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播手段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条件,促进人们自觉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的过程。
二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实行健康促进的意义
(一)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是实施健康促进的有效载体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因此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实行健康促进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生活的关键时期,决定了他们是实行健康促进的最佳目标人群,从学生抓起健康教育问题是目前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的可塑性非常高,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容易产生波动,是一类易受影响的人群,所以容易形成不好的健康及行为习惯。学校作为学生主要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是进行健康促进教育的最佳场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体育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未来,是健康促进的重要使命。学校要重视体育健康教育,将体育健康教育作为健康促进实施的有效载体。(二)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不仅是实施健康促进的有效载体,也是健康促进的主要内容。学校要在体育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提出健康促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增加健康促进的内容。学校健康促进,主要是指由学校促进健康,学校要以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健康为最终教学目的,为学生提供完善的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以及成熟的健康知识体系,为学生创造安全健康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健康促进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的健康促进作为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要求学校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也要求学校成为学生获取健康的场所。因此,学校健康教育和学校健康促进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致力于健康知识的传播,树立学生健康的理念,并最终落实到健康的行为。
浅谈体育教育教学的健康教育
一、从多重渠道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1.身体健康教育
体育实践课要成为学生练习的主阵地,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应采取两点关键的措施来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第一要树立大体育课程观,除了开足开齐正规的体育课外,还需积极开展大量的包括大课间活动在内的课外体育活动,这与目前提倡的“阳光体育运动”是完全相符的。第二要学会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同样在体育课上,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更要学会如何去锻炼,在课间大活动、乃至校外都要去锻炼,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受益终身。
2.安全教育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学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何谈锻炼身体呢?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体育教师、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好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要提示学生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注意的事项、解决的办法。如在进行“跳山羊”等器械练习时,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保护的方法。在课外锻炼时更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例如夏季学生在野外游泳,一定要掌握游泳的常识,先做准备活动再下水,不要到深水中去,溺水时知道自救及如何救人的方法。除了运动安全外,还应对学生进行生活安全常识的教育,例如如何防火,防灾,防中毒,防暴力等等,知道急救电话:120、119、110。使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心理健康教育
透析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认识上也越来越深入。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1、特殊的教育目的
它以心理保健、心理适应、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己任以达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之目的。
2、特殊的教育内容和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学校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学生学习心理指导、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个性教育、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卫生指导以及学生的升学就业指导等方面。这些都是按照心理健康的标准,要求学生做一个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个性等方面都正常的“正常人”或“凡人”。除此之外,别无它求。
健康教育对中学体育的重要性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青少年是祖国的新鲜血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身心健康是重中之重。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现在学校的“蛋奶工程”使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现在学校的教育为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经常忽视了体育课的重要性,甚至出现抢占体育课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任务重,缺少锻炼时间,致使青少年各项体能指标持续下将,调查表明城市中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认真研究教材、教法
新课标中指出要注重学生的终身体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打破传统的偏重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模式,多补充一些大众化的体育内容,如健美操、广场舞、太极拳等项目,因地制宜开发一些当地的特色体育。为学生灌输终身受益的体育知识,注重对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的培养,总之,教材的内容要与时俱进,教法要不断创新改进,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三、要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
受遗传以及后天的营养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的体质不同,具有个体的差异性。而我们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平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具有体育的实践能力、娱乐能力和观赏能力,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地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一个适当的机会,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提高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方法
摘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型的人才,必须加强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融合。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生长的黄金时期,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显得尤其必要。教师要抓住机体生理结构的认识、健康心理知识的传授、科学行为规范的指导三个方面的融合内容,运用运动感知、挫折抗压、目标锚定、精神熏陶等方法来促进与加强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融合,使初中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教育;融合
当前,我国学校的健康教育课是独立存在的,教材中以单元主题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实际上,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并不局限在单一的课程或者具体的时间,而是表现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这也让健康教育进一步向学科教育浸润和渗透。而体育教学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上的发育,而且有助于学生心理上的发育,是一门与健康教育有着高度重合度与吻合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时,可以尝试着与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
一、初中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的内容
(一)机体生理结构的认识
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是认识自己,不论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是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个体有科学认知的前提下,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时,可以围绕着机体生理结构的认识开展。以田径教学中的跑步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动作分解与技术传授时,需要让学生理解腿部力量该如何释放,跑步过程中机体的发力点在哪里,而发力点往往比较容易引发运动损伤,比如跑步时膝盖就是一个容易出现劳损的部位。对此,不论是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预防教学还是健康教育中的意外防范教学,都是需要学生去认识和掌握的。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可以借助运动项目的运动原理与动作技能等来对学生开展机体生理结构的普及。
中职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分析
中职体育教学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根据国家体育教学的政策,结合教材向学生传授体育动作和体育知识,具备健康、娱乐等特点,以期让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对其开展健康教育,能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第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心理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通过教师开展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自身不良的身体和心理情况,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
当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部分学校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再加上学校的锻炼器材不够完善,有的教师没有制订完善的健康教学规划,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部分学校每星期安排的体育教学课程不多,使得教师不能很好地开展健康教育。为了更好地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根据学生身体情况开展身体健康教育。每个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学生的胖瘦程度也不一致。身体过胖或过瘦,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给学生介绍一些健康的饮食方法,以及哪些食物和动作对人的身体塑形和增肌有帮助,并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相关的体操动作。另外,教师可以采用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交流的方式,回忆和分析以往的饮食规律,了解自身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的问题。教师还可让学生推荐一位代表发言,介绍自身的健康计划。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开展健康教育时,一定要用词妥当,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切不可因为言语过失对一些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第二,以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想意识活动,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他们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角色讲解相关肢体动作,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内容,分析他们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在纠正的过程中对他们开展健康教育。例如,部分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在面对长跑训练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抗拒心理,对此,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角色讲解长跑的技巧。在他们讲完之后,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完善学生的讲解内容,并告诉他们在长跑中应注意哪些健康问题,如出现呼吸紧张时,可以通过慢跑的方式调整呼吸的节奏,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从而为后面的长跑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师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时,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特征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体形为其讲述健康饮食的相关理论以及塑形动作,从而完成新课改的体育教学目标。
作者:贺文倩 单位:甘肃省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论文
摘要:健康教育是关系到青年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大问题,探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健康环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教学;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内涵
长时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十分狭隘的,认为身体没有生病、没有损缺便是健康,更多地把健康与身体、生理健康完全等同起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现代健康观对健康衡量的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目前多数学者同意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安宁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健全)、心理健康(心理没有问题与疾病)、社会健康(个体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只有具备这三种健康者,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中学时期,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同时又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和支配他的社会行为。针对中学生的特点,结合健康的内涵,从教育的因素来理解,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它包含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与健康习惯的教育。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理解,健康教育是指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水平的教育。它以人的健康的整体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使体格和人格相统一,促进人的身体、精神、情感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体育为生活方式的调节手段,注重体育对人的内在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追求精神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中达到挑战生活、驾御生活的目的。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的科学性教育和体育的文化性教育,注重对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创新。
2目前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形式化倾向严重。在我国大部分中学里,尽管也在进行健康体育的改革和实践,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其实很多的中学体育锻炼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过是形式的东西,走走过场罢了,从前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案、备课方法却还在原版套用。对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检查考核工作没有科学规范的体系和标准是主要的问题。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评价也仅仅从一些中学体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作为评价的依据,没有到基层和教学第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真正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工作依据。同时,中学体育健康观念的对象过于单一化,缺乏全面性,没有真正全方位地转变中学体育健康教学思想。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得到了重视,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兴趣的培养;而健康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对此,笔者根据多年教育经验,就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建议,深化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体育;健康教育;方法
体育这门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体能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与学生健康息息相关。新课程改革后,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打破传统教学形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但是怎样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关联,成为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
1科学规划体育与健康教育形式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创新型教育;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立足于理论与实践、过程与形式、情感与价值3方面作为教学目标。而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首先,从教学设计入手,科学规划体育与健康教学形式作为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教师教学规划过程中突破传统、双向教学,引导学生多样化发展,进而展开教学设计、系统规划教学内容。1.1教学内容规划。在设计体育教学时,教师结合新课程教育内容要求,将提纲教材作为基础,在理论与实践提升上,注重体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某些体育项目历史发展阶段、成就、今后发展形势等,甚至延伸至其他学科内容中;在过程与形式上,教师将体育与健康项目研究作用、方法、途径、问题解决思路等列入体育教学中;在情感与价值上,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倡导和谐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进行体育竞赛等,健康发展,将其作为教学内容。1.2教学活动规划。在理论与实践上,根据体育概念中的内在联系与动作掌握程度,同时结合学生当下学习情况,科学合理的融入教学活动中。过程与形式,教师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展示空间,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可以小组展示,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同学间相互改正错误;在交流、互动中掌握动作技能。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结合体育教学,谈一谈怎样自主学习;在情感与价值上,以学生兴趣激发为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体育教学中,学会合作学习,进而培养自己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创新、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和思想意识;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实践机会。例如,到社区内普及体育知识、服务群众、宣传体育精神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笔者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凸显新课程目标具有统一性、协调性。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活动与三个目标相连接。因为,三个目标包涵了新课程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关键部分以及重点内容;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的整体性;基于中学学生角度看,完善的人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基础,完善的人格是一项综合体。但如果中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也是不可行的,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立足于三个目标与教学融合,科学规划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实现教学创新
大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摘要: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对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间接导致不同社会问题出现。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必须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学生实际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大学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作用;融合;水平
大学生是我国高文化社会群体,其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后期阶段,整体患病率不高。但是,在心理健康方面分析,发现其现状不容乐观。个别大学生因为学业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集体的认同感等与自我认知的局限性照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其今后更好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1]。大学是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重要场所,只有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才能促进大学乃至社会长久发展。体育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兼顾思想教育和身体教育,发挥体育教学最大化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影响
当下大学中有大量独生子女,受到家庭宠爱,社会经验不足,自身心理较脆弱,情绪容易波动。在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成绩,没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课程专注于身体健康锻炼,也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实际上,体育运动对学生有多方面影响。1.1认识上,大学体育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在田径、篮球等运动中,学生需针对外界变化迅速反应,该过程中,学生需针对自身认知及经验协调身体完成动作,长期发展下来,学生自身知觉能力得到大大提高[2]。1.2通过体育运动,学生发泄不良情绪,享受成功,自身情绪体验良好,可以避免负面情绪对学生造成严重危害。1.3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很好完成任务,对自身能力有全面认知,可提高自信心。1.4大多数体育活动需学生彼此合作完成,因此,开展体育教育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精神,提高其合作能力。1.5在体育运动中,学生自身身体机能得到收缩、扩张,自身机体机能大大增强,可预防一些由于缺乏运动引发的疾病发生[3]。
2.大学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中日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比较研究论文
随着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都进行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教学。各国在方向上的认识及其起源、内容、实施途径、师资来源和效果均有各自的特点。
一、认识及起源的比较
二次大战后,日本受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健康教育思想的影响,日本人认识到:“身体教育主要是促进身体发育的系统教育,而健康教育是关于身体保养的系统教育,两者在以身体当对象上是共同的,都是为了保持健康。因此,应该同时作为体育科学的内容”[1],出于这种认识,日本战后第一部《学习指导纲确》明确把学校体育的名称从战前的“体育”、“教练”改成“保健体育”。
在以后的历次《学习指导纲要》中也一直非常重视健康教育。
在我国,虽然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青少年的健康。但我因学校体育始终十分强调体育的培养。重视主动锻炼身体而轻视对身体的合理保养及健康指导。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体育”就是“身体训练”加道德教育。健康教育被认为是医药卫生部门的事,这种认识和状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未。一种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追求综合教学效果的新体育教育思想形成以后,[2],人们才认识到:“体育锻炼主要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健康教育主要是维护健康,保护体能发展。”[3],中日两国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认识不同,在两国提出的体育目标中得到最好的证明。中国在1985年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特别强调运动技术的掌握;而日本在1977年的体育目标中则注重学生运动兴趣,学习运动的方法,提高运动和活动能力,对运动技术的要求很少提出,同时重视学生对健康生活的理解和保护指导。
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内容的比较
- 上一篇:后勤综合管理范文
- 下一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