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专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1 20:56: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跳舞专业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牛仔舞对体育舞蹈学生踝关节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损伤的角度来分析牛仔舞对踝关节的损伤的原因,包括牛仔舞本身项目特点、体育舞蹈竞赛规则及比赛环境等,并提出一系列的预防手段,为教练员及训练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牛仔舞;踝关节运动;损伤预防
一、前言
牛仔舞是拉丁舞其中的一支舞,其起源于美国黑人舞蹈,由“吉特巴”发展而来,最早对牛仔舞的文字记载出自伦敦舞蹈教师VictorSilverter于1944年在欧洲出版的一本介绍牛仔舞的书籍,牛仔舞源于美国,原是美国西部牛仔跳的踢踏舞,20世纪50年代,由于爵士乐的流行,舞者将其完善,但风格不变,仍保持着西部牛仔的刚健、浪漫的气派。牛仔舞旋律欢快、动作以弹跳为主,它的音乐为4/4节拍,1、3为重拍,2、4为轻拍,每分钟42小节。【1】牛仔舞的基本步伐是:屈膝弹动且膝盖保持自然放松,脚掌紧抓地板,胯部的摆荡方向和支撑腿方向一致,摆荡时为左右摆动,即俗称的“钟摆胯”。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2】踝关节,又名距上关节。该关节由胫骨的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叉状关节窝,以及距骨滑车的关节头构成。【3】牛仔舞是靠膝盖有弹性的前后弯曲和踝部控制脚部先掌后跟落地的方式来实现,在练习或比赛中,如技术动作不到位或准备活动不足,都会出现运动员踝关节的损伤。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牛仔舞专项特点,对牛仔舞练习者在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特点进行了探讨,提出预防的一点建议,以期对牛仔舞教学训练起到一定的帮助。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女院体育舞蹈教学效果分析
摘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女子学院体育舞蹈选项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目前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舞蹈表示喜欢并非常有兴趣,但由于教师单体教学及专业素养,学生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对体育舞蹈的认同度不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从而提高体育舞蹈教学效果。
关键词:广东女子学院;体育舞蹈;教学效果;因素;实证性分析
体育舞蹈是集艺术性和竞技性于一身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广东女子学院中赢获学生青睐的热门项目。体育舞蹈教学提出以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为基础,竞赛教学、作品教学与基本教学相结合,以教学实践为检验手段的教学改革模式,为迅速提高学生表演能力和竞技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教学保障,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2009年至今体育舞蹈课程建设在不断完善,在课程组老师的配合支持下,多次对体育舞蹈选项课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体育舞蹈课教学的满意程度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目前,将体育舞蹈教学大纲修订为《体育舞蹈》课程标准,充实了教学内容。在课程组老师的努力下,建立了体育舞蹈课程网站,将体育舞蹈课程的许多教学资源都纳入到课程网站,为学生课后学习体育舞蹈及巩固复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1体育舞蹈教师中存在问题
1.1体育舞蹈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当下女子学院体育舞蹈师资队伍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绝大多数教师的年龄在40岁以上,学历方面以本科以上学历为主,但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还没有,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100%。但这些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缺乏体育舞蹈方面系统、全面的知识技术,而且在体育舞蹈方面的科研能力也较为欠缺,88.89%的教师发表的关于体育舞蹈的论文在3篇以下,高校是我国科研领域的前沿阵地,高校教师是我国科研大军的中坚力量。要改善现今体育舞蹈科研成果不多,科研水平也不高的状况,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科研的积极性。鼓励多出科研成果。
高校舞蹈教育服务社区公共文化研究
摘要:依托四川音乐学院舞蹈教育资源的优势,结合地方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通过整合资源,转变服务方式,重塑品牌等举措,为高校舞蹈教育服务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广阔地发展空间。
关键词:资源共享;公共文化;重塑
一、前言
四川音乐学院,其前身是创建1939年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195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成为当时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六所专业音乐院校之一。作为西南地区最高艺术类学府,其音乐舞蹈专业的学子们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是基本职能之一。四川音乐学院是当地艺术人才的汇聚地,拥有丰富的高素质艺术人才。这些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服务于当地可以实现高效于社会资源共享,互补和共同发展的机遇。本课题从四川音乐学院舞蹈教育资源的优势及服务社会文化建设,构建平台的可行性策略进行研究。
二、川音舞蹈学院专业教育资源优势
舞蹈学院筹建于1998年,现有本科和硕士两个学历教育层次。目前,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讲师及以上职称29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50余名。(一)舞蹈学院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先进的办学理念。舞院多年来倡导以学术治学,坚持抓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专业舞蹈人才。舞院重视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曾获四川省政府颁发的教学成都三等奖;舞蹈学专业被确立为本科高校省级特色专业;课题《舞蹈学专业综合改革》被确立为四川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舞院重视教材建设和,力促学术成果产生,先后出版专著《舞蹈文化》《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等5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等10余篇。(二)硕果累累,竞赛显风采。近年来,舞院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大型艺术赛事获得优异成绩。其中,群舞《羌》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作品银奖;《震撼》获舞蹈诗同年获创作、表演银奖;《万物生》获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瓦尔俄足》获第十届全国舞蹈大赛表演二等奖;《你是一首歌》获第十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作品奖。《遇见日子》、《我想有个家》获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你是我的山》为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以上成果均反映出舞蹈学院在创作,表演,教学的基本水准。(三)舞院专业学生优势。“一专多能”是舞蹈学院培养通识人才的出发点,因此,课程设置丰富而实用。目前我院分别有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三大专业。开设的课程分别有《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剧目排演》《现代舞技法》《芭蕾舞基本功》等这些主修课程必须学扎实,以此保证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表演水平。除此之外,中高段的专业学习还增设了大量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如《舞蹈教学法》《舞蹈艺术概论》《编舞技法》《作品赏析》等,来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毕业生们步入社会不仅能跳舞会跳舞,更能教授舞蹈或创编舞蹈作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是舞院专业学生的优势。另外,依托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平台,舞蹈学院的学生具有极强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先后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地合作”“定点帮扶”“精准扶贫”“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创作时间方面,2019年四川新作品舞蹈比赛《孩子你在哪儿》荣获最佳作品奖。该作品分别由我院李淼璇,苏睿,李迎春三位同学创编完成,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优秀教师教育学习工作总结5则
1
能够成为一名信用的人平易近教师是我一向以来的理想,年夜学我选择了自己所钟爱的师范专业,此刻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不知不觉一年的时刻就这样曩昔了,在这一年里,我在院率领、部门率领及同事们的关心与辅佐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惟憬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在工作立场和勤恳敬业方面。本人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的当真的看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巨匠处事,当真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出勤,有用操作工作时刻,死守岗位,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在工作质量成就、效益和进献方面。本人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小我工作打算,有主次的先后实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下场,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进修了良多工具,也磨炼了自己,经由不懈的全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前进,开创了工作的新场所排场,为学院及部门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进献。
在专业常识、工作能力上。我不怕麻烦,向率领就教、向同事进修、自己试探实践,在很短的时刻内便熟悉了学院的工作,明晰了工作的轨范、标的目的,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楚的工作思绪,能够顺遂的开展工作并谙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为了学院工作的顺遂进行及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我还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做好工作。
在思惟政治默示、道德素质涵养及职业道德上。本人能够当真贯彻党的根基路线方针政策,经由过程报纸、杂志、书籍积极进修政治理论;遵纪守法,当真进修法令常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自动当真的进修专业常识,工作立场划定礼貌,当真负责。
在曩昔一年的工作,虽说是有了必然的前进和成就,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当真进修各项政策规章轨制,全力使思惟憬悟和工作效率周全进入一个新水平,让自己的营业水平加倍扎实,成为一名优异的教师。
舞蹈教学中柔韧性训练方法
【摘要】灵活性是掌握舞蹈技能的重要前提,这种灵活性需要柔韧性体现出来。柔性训练中需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舞者的柔韧性非常好,在跳舞中身体就更容易协调,困难动作就更容易完成,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舞台效果。所以,柔韧度不仅会影响舞蹈技术能力,还会限制舞蹈的力量、速度以及舞蹈中的身体协调。如果柔韧性不够,甚至会造成肌肉损伤。所以,舞蹈教学中的柔韧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本论文针对舞蹈教学中柔韧性的训练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舞蹈教学;柔韧性;训练方法
人们通常简单地把灵活性称为柔韧性,其实不然。柔指的是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范围内,韧性指的是肌肉和韧带拉伸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力量。要避免关节损伤,就需要有良好的柔软度,才能让动作灵活。关节和韧带的柔韧性是可以训练的,通过不断地伸展,就能增加这些部位的韧性,肌肉的柔韧性会有所加强,让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自然和谐。此时,大脑的指令也不再是僵化的了,而是会从僵化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所以,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注重柔韧性的训练,让学生在这方面的运动范围增加,动作更为伸展,姿态也更为优美。
一、在舞蹈教学中柔韧性训练的腰部训练方法
(一)腰的部位要充分活动
对腰的部位充分活动,将腰部的筋拉开,避免在舞蹈中由于用力过猛而受伤;拉伸的运动要简单一些,中段的肌肉要拉伸开,包括前后腰的肌肉和侧腰的肌肉都要拉开;当腰部还没有活动开,不能做强度的动作,避免伤到腰部。
舞蹈艺术分析论文
一、什么是舞蹈?
舞蹈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清晨,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一群群的中老年人、有的随着锣鼓点在扭"秧歌"、有的跟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跳"迪斯科"、还有的人在优美的旋律中跳着自编的"健身舞";晚间,在剧场可以欣赏到舞蹈或舞剧作品的演出、也可以到舞厅或联欢会去跳交谊舞;节日期间还可以在一些公园等旅游点举力的"游园花会"看到各地的民间舞蹈表演;如果有兴趣和需要、你还可以到各种舞蹈训练班学习芭蕾舞、民间舞、国标舞……来提高自己的舞艺。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舞蹈?我们将怎么回答呢?
用简明的话来说,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和一定的时间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二、舞蹈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有哪些共同性?又有哪些区别?
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大家族,它的成员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但是艺术的反映和表现、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现,而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和审美的反映和表观。所谓审美的反映和表现、就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予以创造性的反映和表观。
幼儿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研究
【摘要】舞蹈不但是一门课程,同时其也是一类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更好地展现人体的美感。在开展幼儿舞蹈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舞蹈美感,开展相应的美感训练教学活动,使得幼儿们可以在学习掌握肢体动作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音乐节奏的韵律。本文主要就幼儿舞蹈教学当中的美感训练进行探究,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以舞蹈美感训练为基准,不断地强化舞蹈动作美感,让幼儿们更好地认识并理解美,真正地落实科学育人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化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舞蹈;舞蹈教学;美感训练
舞蹈可以让人体潜在的形象美以及线条美等更好地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利用舞蹈来陶冶观众们的思想情操,会起到较强的净化效率。舞者利用升华以及净化舞蹈综合性因素等的方式,会让幼儿自身的自信心变得更强,同时还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让其自身的想象力变得更加的丰富。通过开展舞蹈美感训练教学活动,让幼儿们的身体素质变得更强,同时端正幼儿们的学习舞蹈的态度,进一步优化整体舞蹈教学的方案,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加显著。
一、幼儿舞蹈教学的艺术美感特征分析
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单一性地将一些带有专业性的表演技能传授给学生,其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强化学生艺术表演能力为主。让幼儿可以把舞蹈动作和自身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培养幼儿们的想象能力。利用这些实效性较强的专业素质教育方式,使得舞蹈艺术表演的美感变得更加的强烈。幼儿们在这类艺术性教学活动当中,也会学习并了解到更多力量型的技术动作。但是这种教学目的并不是舞蹈教育的初衷,对此,幼儿舞蹈教师还应当深度地分析幼儿自身的发展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以学生们自身的风格为基准,让幼儿思想情感可以和具体动作特性达到一体的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对于舞蹈教学的理解认知能力,全方位地培养幼儿们的审美标准以及综合素养水准。需要不断完善学生艺术表演形式,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质能力,让幼儿可以在展现舞蹈动作的过程中,发挥出其表演的魅力。在强化艺术课程教学时期,需要遵守潜移默化以及鼓励创新等原则,使得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变得更强,同时其还应当构建更具系统性的舞蹈理论知识体系,让幼儿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舞蹈艺术的美感,最大限度地提升舞蹈自身的生命力以及创造价值,引导幼儿不断地创新实践的教学方式。
二、幼儿舞蹈教学中美感训练措施
儿童体育舞蹈能力评价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运动训练学和舞蹈训练学原理,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根据儿童的身心发育特征和体育舞蹈教学实践,对儿童舞蹈能力所涵盖的内容进行分析,分别从身体形态、舞蹈基本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心理素质、技术素质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释,目的是为儿童舞蹈的教学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儿童舞蹈;舞蹈能力;内容效度
体育舞蹈是一项集音乐、舞蹈、体育等为一体的艺术类运动项目。作为一门艺术类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有着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和技术要领,青少年作为学习体育舞蹈的主要群体,不仅要能体验舞蹈带给自身的快乐,也要能忍受学习舞蹈过程中的艰辛。培养一定的舞蹈能力是跳好体育舞蹈的基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儿童舞蹈能力评价指标的内容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山东体育学院图书馆收藏的专著、期刊、论文等相关资料,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并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整理、筛选、归纳、分析,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1.2.2专家访谈法。以在体育舞蹈教学和竞赛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教练员和专家为访谈对象,针对儿童舞蹈教学和儿童舞蹈能力的内容进行咨询。1.2.3逻辑分析法。收集相关资料结合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2相关概念界定
幼儿园音乐感觉培养实现素质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如何让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分组教学,因人施教,加强音乐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针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教学的新尝试,只有在学前专业音乐教学中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未来的幼儿教师们掌握更新的音乐理论和实践技能。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音乐能力;教育研究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引发人们重新认识音乐教育的功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能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换句话说,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只有在学前专业音乐教学中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未来的幼儿教师们掌握更新的音乐理论和实践技能。
一、音乐教育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不考虑幼儿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没有给孩子思维、想象、理解、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孩子对音乐活动逐渐失去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离开了教师的示范,孩子就显得茫然失措。
如何解决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这一普遍现象,是我们高校学前音乐教育应该重视的问题。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性在每个孩子的自然本性中都存在,人的音乐才能高低取决于内在的音乐性有没有被充分地发掘出来。我们身边的无数事实也充分证明了人的音乐能力,尤其是早期儿童音乐能力的普遍存在。儿童对音乐的领悟能力、接受能力、表现能力都明显超过成人。为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从过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到如今加强技能方面的培养,作了重大的调整。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技能教学模式不同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音乐教育专业是一对一的授课模式,而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成本上却无法做到。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是我们针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教学的新尝试,采用的方法是有分有合,用小组“合”的方法解决共性问题,用个别“分”的方法解决个性问题、因人施教,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一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教学效果显著。只有幼儿教师的音乐能力加强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能力。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一、琼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形成
琼台两岸原住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文化历史如同其部族的发展进步一样年代久远,海南岛和台湾岛地理地貌相似,中部山区,四面环海,而中央山脉错综复杂,交通极不便利,也直接造成了不同地区部族之间基本没有往来,各自延续其自身特点发展,直接导致其语言、民族音乐文化表现形式也同样延续着早期原汁原味的各自特点:音乐具有群体性;音乐表现形式与原始宗教活动文化交融相辅;音乐结构原始纯朴,韵味具有原生态的特性等。音乐是文化娱乐活动的象征和表现,是情绪和内心思想的一种宣泄和释放,是维系部族团结力量的手段和方法,也是代替文字表现内心事务的方式,在琼台两岸原住少数民族生活中,从老人到小孩儿,几乎无人不会唱歌跳舞。故此,琼台两岸少数民族音乐具有原生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重大价值,挖掘、收集、整理琼台两岸原生态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对其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科研价值。
二、高校对民族音乐发展的作用
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除维护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村落与传统节日外,原生态的艺术体系概念发扬传承主要依赖于民族地区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琼台两岸原住民的音乐课程主要集中设置于大专院校。与原生态音乐文化研究相同,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步进入高校教学培养计划中,真正的形成教学课程。但是,由于各大专院校教师人才来源的地域不同、学源专业各异、科研方向不一,以致在教学过程中,方法、手段及其内容也不均衡。大致具有几个特点:首先,地处民族地区,有民族音乐教学传统的大专院校开设课程相对较早,因为这些院校的教学目的或宗旨是保存发扬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面向民族地区,服务于地方社会,所以在传统民族音乐方面的课程设置包含了民族音乐学、民族民间舞、民谣研究等诸多方向。同时,高校艺术专业也经常举办或参与各类民族音乐演出和比赛,这都是良好的培养手段和方式,在演出和比赛中即检验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促进了是高校艺术专业及地方艺术团体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同时,高校中部分教学科研人员,在该方向的深入研究也为两岸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除了演出表演形式外,高校中的本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中不乏人才,对这个方向领域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研究,甚至最终形成了毕业论文的科研成果,对两岸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三、旅游发展与文化交流
近年来,民族音乐、少数民族文化热潮不断兴起,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除了美丽的海滨景色,更多吸引国内外游客兴趣之处,就在于海南少数民族特色的原滋原味的民族文化,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海南东部及中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了许多黎村苗寨、民俗文化村,其主要的旅游项目就在于其原生态的文化环境,区别于钢筋水泥、高楼商厦、现代而忙碌的城市氛围,给人以回归历史和自然,古典韵雅之美,具有民族特色风土人情和载歌载舞的精彩表演,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津津乐道,其中极具特色的竹竿舞、打柴舞等黎苗族舞蹈,《久久不见久久见》等经典的黎族民歌,已经是许多到过海南朋友们耳熟能详的歌舞曲目,这也对海南黎苗族历史文化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通过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推动国际旅游岛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台湾少数民族风情更是大陆游客情有独钟的旅游目标,高山族等原住民族的民俗文化,歌舞风情给人们展示了台湾特色的文化传承之美,而其风俗特点和音乐形态表现与海南又极其相似,这更印证了琼台两岸同宗同源,相亲相连的历史特征,而近年来,琼台两岸的文化交流也比较频繁,像海南一年一度的黎苗族节日“三月三”,同样也是台湾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促使两岸同胞共同欢庆,也每年定期文化交流盛会。2005年,在海南五指山市举行的“琼台两岸相亲相爱共庆‘三月三’晚会”,更是近年来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一次两岸交流盛会,海南、台湾两岸的演员代表,各自拿出了最具特色的歌舞节目,深情表演,欢歌笑语,场面祥和融洽,情意浓浓,为了留住五指山那一刻两岸共同欢庆节日的美好时光,把当时的演出广场命名为“三月三广场”,两岸同胞共同奠基纪念石碑,共同摘下了亲情树,从此,每年“三月三”这里都会举行少数民族节日盛会,不但传承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更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