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06:31: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特殊教育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特殊教育管理分析与对策
【摘要】特殊教育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是培养融合社会、技能过硬的残疾人高级技能人才和服务于残疾人事业的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实训室的管理水平是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结合我院特殊教育的性质和本人实训室管理实践,本文对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实训室的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高实训室管理水平的办法。
【关键词】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
特殊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形式,直接影响残疾人的教育质量。它以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技能型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而实训室是职业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实训教学在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因此,深入研究发展规律,优化创新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资源,对特殊教育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地位和作用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实训与一般意义上的实验、实习不同,包含但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实验、实习环节,突出了职业能力的训练,具有实习中“学校能控”、实验中“着重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性”的显著特征,形成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最为闪光的特色。实训室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相对集中的场所,是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因此,特殊教育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残疾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流的实训室就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特殊教育高等职业院校。
二、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室)主要管理方法的分析
特殊教育管理中师资专业化探讨
摘要:当前,教师专业化的思想已经成为潮流,在此思想的推动下,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也是越来越得到重视。文章将教师专业化的特殊教特点以及教师专业化一般概念综合起来,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特殊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分别是恪守职业道德、掌握科学系统的知识、具有充分的专业自主权以及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对当今我国特殊教师师资培养的目标及模式,还有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专业化的角度进行了审视,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政策,分别是完善培养目标、增强课程实用性、课程分流和分层、加强培养行动研究能力等等。
关键词: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特教师资培养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在教育发展和改革进程中对师资的培养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当代教育研究中主要的思潮之一就是教师专业化。虽然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可行性还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但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市场需求已经由普及转变成提高质量,所以,为了普及教育而扩招的很多教师,并不具备专业化教师的素质。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制定统一规范的从业标准,实行教师职业专业化以及教师执照上岗。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特殊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在目前特殊教育的起步比较晚,开展师资培养也比较晚,但是在我国落实特殊教育发展规划中,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数量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就是一个关键措施。
一、课程分层
应当分出层次来进行特教师资的培养,要根据障碍类型在特殊教育公共课的基础上在分出更加细化的专业课程,这样可以将课程的可操作性及针对性都很好地增强。公共课室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习的,但是在一段时间以后就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流,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细化的一些专业进行跟深入的学习,从而培养实际工作的重要能力。对于分类问题也是存在争议的,有些人认为分类会造成专业范围狭窄,在学生中出现不了解的情况就会无所适从,即使是了解的多么细致也会在实际教学中遇到很多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所表达的就是希望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具有解决所有特殊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要了解,有很多方面都包含在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范围中,不可能有人能够深入了解所有方面,追求广度的情况下就要牺牲深度。那么教师在没有专长的情况下,可能对所有问题都无所适从。相反教师如果某种障碍类型十分精通就可以负责这方面的教育,在发现其他方面需要时,就可以对别的教师进行求助,通过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方式来实现全纳教育。试想一下,一个团队才能完成的特殊儿童教育,一个教师怎么可能完成。此外,不论对某方面了解的多么深入还是会遇到问题,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认为学习已有知识的意义是不大的。当然,根据传统意义上对儿童的标签来分类并不是我们所强调的分类原则,应该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方面或者障碍类型来进行分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就已经针对某种障碍开设特教师资的培养课程。
二、培养研究能力
特殊教育精细化管理论文
【摘要】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构成板块,教育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特殊教育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因此在教育管理上,就需要立足学校实际,开创精细化管理的新局面,为特殊教育的开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本文首先阐述了特殊教育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实现特殊教育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做出了研究,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一定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精细化管理;重要意义;措施
特殊教育主要是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活动,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对于学校而言,应该对教育管理加强重视,结合学校实情,落实精细化管理,打开特殊教育管理的新局面,争取让特殊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果。
一、精细化管理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
特殊学生在我国人数不少,这些孩子在生理或心理上存在某些障碍,和普通孩子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学习上,会显现出较大的差异。比如智障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很低,往往只有几岁的智力水平。再比如自闭学生,他们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难以和外界沟通,而且情绪上波动很大。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来说,教育活动的困难程度就很高了,无法像对待普通学生一样对其展开教学,在教育管理上,也无法像对待普通学生那样。所以,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要开展精细化的教育管理,立足实际,对特殊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教育管理。实施精细化教育管理,对于特殊教育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精细化管理可以让特殊教育有的放矢,效果更加显著。特殊教育面对的是特殊学生,正因为他们异于常人的特点,才更加需要精细化的教育管理,这样才能对他们实现无微不至的教育管理,弱化生理和心理上的教育障碍。其次,精细化管理可以让特殊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特殊教育涉及到诸多方面,而教育管理活动也非常繁复。在以往的管理中,工作比较冗杂,这样下来的效果就并不是很好。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特殊教育管理的类别化、流程化和细致化,可以让特殊教育管理的效果更佳,从而让特殊教育展现出新局面。
二、以校为本的特殊教育精细化管理措施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刍议
当前,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并取得一些成绩。但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仍然不够,有些应用流于形式化、表面化,传统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碰撞产生的矛盾明显增加,传统管理模式仍是主流,信息化管理较为滞后。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创新,转变观念,认清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价值,让其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现代化。
1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是对特殊教育学校发展总目标的总的管理,学校管理者(主要是校长)要围绕着这个总目标开展一系列的学校管理活动,具体来说,学校管理是对学校工作中的全部因素(包含人、财、物、环境等)进行统筹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控制等的整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具有不同于普通学校管理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正在提速,学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特殊教育管理的复杂性、时效性、时代性等,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要有信息技术的介入,要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管理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为主要特征,代表着先进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者决策者需要对学校管理进行重新认识,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学校各项工作,主要是教职工信息、学生信息、学校各种活动信息以及学校物质信息、科研信息等诸多项工作。综上分析,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工作中具有“信息收集全面—处理准确—传送快捷—分析科学”等核心优势,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管理须臾离不开它,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符合和标志,标志着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因此,以信息技术融入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是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模式的最新方向。
2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构建特教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从本质意义上说,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系统是“人-机-对话”系统。这一系统是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点的系统。系统平台的建立依据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媒技术为主。这一系统的构成也并不复杂,它由软、硬件两部分构成。软件部分,顾名思义是常用的各种与特殊教育管理相关的管理软件,如系统的、管理的软件以及其他软件等。硬件部分,更容易理解一些,硬件由各类服务器、网络管理、终端平台等组建而成。这一系统功能强大,实用性强,能够实现学校的全局化管理和局部化操作,从而减轻学校相关管理者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涉及教学管理、党务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多个方面,每个小的系统管理是学校管理系统平台上的子系统,子系统可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从而更好的完成部门系统管理工作。就学校人事管理而言,可以购买、开发并使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学校人事管理只要是对教职工的管理,这里包含教师静态的基本档案信息(如年龄、参工时间、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原始学历、家庭情况等)和动态的成长档案信息(如,职称晋升、荣誉获取、年度考核、进修培训、任教情况、业务成绩等)。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快捷对以上内容进行登记、分类、查询、输出等。如工作中需要查找某位教师的信息,管理者直接打开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获取,省去了查找纸质原始档案的麻烦,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另外班主任管理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学生基本信息、考核、奖惩、出勤等情况,系统能对以上信息进行查找、统计、排序、输出等,该系统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水平和能力。除此之外,图书室管理系统、康复培训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党团队管理平台、财产管理系统以及工资合算发放系统等子系统对特殊教育学校整体管理系统化形成了保障。
3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发展特殊教育的意见
经市府同意,现将《人民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办发〔〕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结合实际,一并贯彻执行。
1.特殊教育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级人民府、市府有关部门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下大决心,花大气力,采取切实举措,积极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改变残疾人命运,促进社会公平。要加大特殊教育工作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特殊教育及尊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舆论氛围,为特殊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特殊教育布局。各地要加大投入,力争使每所特殊教育学校在年前达到级标准化建设要求。按照各类残疾儿童的分布情况及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趋势,科学合理的做好特殊教育发展规划,满足各类残疾儿童受教育的需求。
3.积极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加快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各地要积极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确定1—3所随班就读试点学校,搞好小学和初中随班就读工作的衔接,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切实解决随班就读存在的师资配备不充分、经费保障不到位、资源教室缺乏及教育教学管理缺失等突出问题。
4.健全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要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科学研究。严格执行自年起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特教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学校同年级生均公用经费的6—10倍拨付的标准。做好特殊教育资助工作,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或辍学。合理确定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并逐步配足配齐,保证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积极鼓励教师终身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确保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和特殊岗位补助津贴足额发放,对普通学校承担随班就读任务的教师给予一定补助。
5.强化特殊教育管理与指导,不断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完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各级教育行部门要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资源教师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划,定期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及从事普通幼儿园、中小学实施随班就读工作的骨干资源教师进行特殊教育技能全员培训。强化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指导,深入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研究,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质量。
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在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剧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当下,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督促特殊教育不仅做到“量”的增加,扩大“面”的覆盖,更注重“质”的提升,是当前特殊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借助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省际区域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设计研究》的实施,开展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目标、要点两个方面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思考。
一、目前特殊教育质量评价的常见认识和做法
目前,特殊教育质量评价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概而言之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现象。
(一)特校普教化,把普校评价思路和方法直接运用到特校
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通过考试指标来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甚至组织特教学校统一参加当地中小学考试。因此,特教学校便注重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教师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同样将其列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这一行为,本质上反映了教育行政部门对特殊教育管理简单化的思维,忽略了特殊教育中最主要的学生本位。让特校教师疲于应付各种考试、检查,无力去开发和研究适应学生特殊需要的课程,个别化教育也大都无暇实施。
(二)普特隔离,特校闭门造车
建校周年大庆发言提纲
书记贺信:值此两校建校周年之际,特致信向两校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地祝贺!市启音学校、市盲童学校在年的办学历程中,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秉承"一切为了残疾孩子,为了残疾孩子的一切"的办学目标,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形成了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以及各具特色的办学风格,逐步发展成为在国内颇具影响的特殊教育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残疾学生,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是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重视、对残疾儿童少年关怀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平安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希望两校广大干部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以不懈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的特殊教育学校,推动我市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健康、快速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残而志坚、残而有为的高素质人才。
市长贺信:值此两校共庆周年华诞盛举之际,谨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祝贺!六秩春秋勤耕耘,教书育人写华章。建校年来,你们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挖掘个性潜能,培育自强精神,掌握一技之长,回归社会主流"的办学宗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育人环境,逐步形成了自身优势和特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受到特殊培养的特殊孩子走向社会,正常生活。正是大家艰苦创业、无私忘我的奉献,才使我市特殊教育事业不断走向辉煌。喜看今日奋发图强跻身先进行列,展望未来与时俱进再创名校新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你们以校庆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继续努力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残疾学生学习基础文化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摇篮,办成全省一流的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为我市特殊教育事业、为社会弱势群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厅长贺信:建校年来,你们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求实奋进,严谨治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进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身残志坚、残而不废、自强自立的有用之才,为全省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殊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提高残疾人素质的重要途径。希望你们以周年校庆为契机,继承优良办学传统,牢固树立现代特殊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发展,再接再厉,让残疾少年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为促进我省特殊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优异的成绩和更大的贡献!
市人大副主任对全市特教事业发展提出三点希望:
(1)加强领导,统筹发展。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贯彻《残疾人保障法》、《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加强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领导,统筹规划和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完善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康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等特殊教育体系,巩固已经形成的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格局,确保特殊教育事业继续领先全省,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2)加大投入,建设新校。各级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要依法逐步增加特殊教育经费,不断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要确保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高于普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要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发放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的特殊岗位补助津贴,要继续组织发动社会各界为特殊教育办实事办好事。要做大做强我市特殊教育,举全市之力,在朝阳地区新建一所占地90亩、在校学生达人、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全国示范性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
(聋校)学生拒绝使用助听器原因分析
[摘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十几年中,有不少学生、家长向我咨询,反映助听器不能帮助孩子对语音的接受,有些学生不喜欢佩戴助听器,下课时常常将助听器拿下,更有一些孩子,在上课时,虽然戴着助听器,但已将电池偷偷去掉。不少学生表示外面的声音太吵,使其不愿意佩戴助听器。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生;助听器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学生佩戴的助听器不能正常使用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适配的助听器
(一)助听器验配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难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选配适合的助听器是保证听力损失者可以进行有效听力补偿的首要条件。但是如何能够使每个听力损失者都佩戴到适合的助听器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助听器验配是一个非常专业性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听力障碍者即使佩戴了助听器,也会因为其“质量”问题而难以满足“需要”的问题,这是我们在助听器佩戴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地方特殊教育论文
一、盐城市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成绩
(一)盐城市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1959年盐城创办了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盐城市聋哑学校(原盐城县聋哑学校),揭开了盐城现代意义上制度化特殊教育的历史。1975年、1978年又相继创办了滨海、射阳两所聋哑学校。90年代前后,其它各县(市、区)也纷纷创办聋哑和培智学校(班)。同时为了让更多的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盐城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实验研究工作。21世纪初期为整合特殊教育资源,大多数县(市、区)的聋哑学校或与当地培智学校合并,或扩大招生范围,并更名为特殊教育学校,招收听障、智障儿童少年入学就读。射阳特校同时兼收视障儿童少年。盐城市残联于1991年5月创办了市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中心,并于2010年在市康复中心的基础上创办了盐城市仁爱小学,为中、重度听障、智障、自闭症、脑瘫等少年儿童提供小学教育;市残联于2007年创办了盐城市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解决了残疾学生中等职业教育的难题。截至2013年3月,全市共有特教学校11所,其中市残联直属学校2所,县(市、区)所属学校9所。从特教种类上看,全市拥有聋人学校1所,培智学校1所,兼收听障和智障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学校6所,兼收听障、视障和智障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学校3所。其中在特教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1555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878人,合计2433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以上。
(二)盐城市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成绩
经过多年的努力,盐城特教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残疾儿童的入学率逐步提升,残疾人接受教育的层次逐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特殊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初步构建了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盐城在解放初期就十分重视残疾人教育,特别是盐城建市以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残疾人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文件精神,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努力保障残障儿童少年接受特殊教育的权利。1994年出台了《盐城市关于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实施意见》,1998年盐城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特殊教育的意见》(盐政办发〔1998〕106号),随后相继出台了《盐城市残疾人事业“十五”发展纲要》《盐城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关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盐城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注重发展特殊教育,完善特教体系。到2015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其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全免费比例达50%以上,2020年达95%以上。盐城市一系列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和地方政策措施的出台,保障了特殊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运行。截至目前,盐城市的特殊教育在结构布局上实现了大市区和县(市、区)的全覆盖。在教育种类上,从单一的聋教育发展为盲教育、聋教育、弱智教育等多种类别;在办学形式上,实现了特教学校、随班就读、特教班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在办学层次上,完成了由单纯的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延伸。可以说,一个种类齐全、布局合理、形式多样、上下延伸的特殊教育体系业已初步形成,全市特殊儿童的受教育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经过多年的努力,滨海、东台、大丰等6所学校相继创建成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其他特校也成为江苏省特殊教育合格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现状及对策
摘要: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吉林省特殊教育学校的一线教师为调查对象,从基本情况、培训需求、培训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吉林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需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培训特教师资的对策:重视培训前的需求调研,合理组织安排培训过程,做好培训评估总结工作。[
关键词:教师培训;吉林省;特殊教育学校
2016年教育部颁布了《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把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尤其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职后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几年,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吉林省主要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各市地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以及校本培训等途径,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了更好地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培训工作,确保培训的实效性,本课题组以调查收集资料为主,对吉林省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培训需求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择吉林省特殊教育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使用问卷星发放问卷,回收问卷465份,其中有效问卷436份。(二)研究方法。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吉林省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现状调查问卷》收集资料。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特殊教育教师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情况。(三)数据处理。数据收集后,利用问卷星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