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11:57: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探究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合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功能探究
【内容摘要】合唱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发挥重要的功能,如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与爱国主义思想情怀,对于大学生思想人格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发挥应有的功能,应该完善合唱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并组织优秀的合唱团队,开展合唱活动。
【关键词】合唱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
合唱艺术是一种常见的声乐表演艺术,具有表现手段丰富、音乐风格多样、讲求和谐均衡的艺术特征,融合了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等。一直以来,合唱都是我国高校中较为常见的音乐艺术活动之一,组织性与艺术性要求较高,受众面广,能较好地抒发感情。无论是热烈奔放还是缠绵的情感,总能让听众的心灵受到震撼。合唱艺术教育因其音乐特性,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团队意识,其作为大学生音乐艺术教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很多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对参与者优秀思想人格的培养有着较显著的推动作用。
一、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中的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本身起步较晚,由于历史原因,有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中断与空白,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重新起步。根据数据调查,截至上世纪末,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校开设了音乐艺术教育课程,课程体系并不局限于单一的音乐欣赏,而是逐渐形成了包括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技巧与音乐鉴赏等内容的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体系。但合唱艺术作为音乐艺术教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多以演出或比赛的形式出现在高校校园生活中。大学生普遍对合唱艺术的关注不足,对合唱艺术教育的专业知识也并不了解,对合唱艺术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也不高。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在课堂上或者生活中接触音乐的机会较多,很多人养成了听音乐、唱歌的喜好。但由于中国应试教育的课程特点与考试的压力,中小学阶段很多音乐艺术教育课时被删减或者被其他课程占据,不少学生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艺术教育,对于音乐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唱艺术,更是接触得少、了解得少。对于合唱艺术教育了解较多并且参与到合唱艺术教育当中去的学生数量十分少。而这些参与合唱艺术的学生中,又有很多是由于学校规定与课程设置的需要,并非主动参与,热情不高。这就造成了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生活中的不受重视,合唱艺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难以得到发挥。
当代合唱艺术教育除了学生兴趣方面的问题,还有高校合唱艺术教育活动开展的问题。虽然,现在高校普遍开设音乐艺术教育专业,拥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但高校音乐教师多专注于自身音乐艺术专业的教学活动,专心于开展本专业学生的合唱艺术教育活动,而无暇顾及高校整体的合唱艺术教育活动。大学生中真正组建的合唱团队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大多数由业余爱好者组建,开展的合唱艺术教育活动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有限。由此可见,合唱艺术活动如果只是由非专业团队来组织开展,而不能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与培训,难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无法扩大影响力,更无法将合唱艺术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进行很好的发挥。虽然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展,取得理想的效果,但合唱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教育策略探究
摘要:信息时代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教育的进程,丰富课堂氛围的多媒体技术就是信息时代的发展产物,其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当代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决定了信息教育是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途径,该文以现代集搜于技术的含义和特征为基础探究依据,通过对我国教育现状利用信息教育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的必要性的分析,最后对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教育的结合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教育;分析
经过了多年的追赶,现阶段我们正处于发展速度飞快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不仅优化了人们的交流沟通、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给现代教育技术带来了改革契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技术,信息教育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开拓了新的教育渠道。例如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让教师的教学素材由传统单一的文字变成了更为直观的图片和音频视频文件,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1.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20世纪初期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计算机等科技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完善,现在处于技术应用的探索阶段。多媒体技术、无线电广播等科技投入教育产生的良好效果促进了“教育技术”这一专业领域的开拓发展。无论是教育技术还是现代教育技术,都不是教育和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指技术与教育的科学融合[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成果优化的实践活动。多媒体技术、传媒技术、教学设计是常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3个技术。1.2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1.2.1非线性化的教育信息组织。相较于线性有序的传统教育信息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同时处理多种教育信息,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创造了教学信息组织非线性化的条件。在完善教学内容的同时助力于学生潜能和智慧的开发[2]。1.2.2数字化的信息处理。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技术,其技术核心就是利用计算机可以同时处理图片、文字、声音的特点使得教学素材从传统的文字和简陋的图片转变为丰富多彩的音频教学、视频教学和PPT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主要归功于数字压缩技术和信号处理数字化[3]。1.2.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相较于古老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信息传递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所广泛应用的信息教育的信息传递打破了传统的形式限制、速度限制和距离限制,为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形式提供了基础传播工具。1.2.4系列化的学习资源。信息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系统现代教育环境的建立,多媒体化、现代化、系列化的现代教材体系丰富了人们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阶段、学习条件等学习需求,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在学校学习”的壁垒,而且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学习终身化[4]。
2利用信息教育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的必要性
课堂探究式教育的应用
1.探究式教学的概述
1.1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一个全新概念,简单的说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领导者一直是教师,其对课堂教学有着绝对的管理权,左右着课堂教学的发展。而探究式教学从本质上改变了这一点,在教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后,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研究,充分的凸显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对我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是我国教育教学中一次重大的改革,对我国教育教学今后的发展起着推动性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1.2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与传统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教学方式新颖,突出学生地位。探究式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一次创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手段新等多个方面。在探究式教育的课堂上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反而成了课堂的主体,突出了学生的地位,更加的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合理性。(2)发问式教学,探究式思考。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探究式教学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突出以“问”为主,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不再直接的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答案,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便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如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而在教育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所学知识都是经过自己探究得来,从一个侧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2.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
院系教师教育改革探究
[摘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是目前和未来一定时期我国教师教育改革重心所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师教育队伍建设,造就一流师资。
[关键词]教师教育;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质量
Abstract:It''''simportantworkforChina''''steachereducationtodevelopthereformofteachereducation.Thereformofteachereducationmustbeguidedbyscientificdevelopingview,deepenall-roundlythereformofteachereducation,advancethereformoftrainingmodel,promotetheprofessionalizationofteachereducation,deepenthereformofcurriculumandteaching,improveteachingquality,optimizetheteacherteamandcultivatefirst-classteachers.
Keywords:teachereducation;thescientificdevelopingview;deepenthereform;quality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政府、学术界与高校等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以开放的教师培养体制为主的改革理念已经在政府和学界达成了初步的共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理念也在高等教育长期的改革实践中,至少在制度层面得到了落实……所有这些成绩,是每个了解中国教师教育历史和改革发展现状的人有目共睹的。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我国教师教育仍面临不少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在教师教育活动实际开展的院系层面。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至少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如何深化改革的观念上远未达成统一,实际的改革力度也不够大,不少高校的教师教育改革尚处在观望或酝酿阶段。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相分离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不少院校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模式,难以满足教师新素质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会影响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阻碍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前期改革的成就。有鉴于此,本文把院系层面的教师教育改革作为目前和未来一定时期教师教育改革重心应该是合理的。继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深化改革?
探究幼儿艺术科学教育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创造性地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篇章。艺术与科学,在幼儿教育中,是被看作成迥然相异的两种文化、两门学科,它们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目的、内容和方法,如何在幼儿教育中通过提高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来改变现代科学对整个教育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简述
1、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教育也经历了从单纯科学知识的传授、注重科学教育方法到强调“提高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现代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现代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
幼儿正是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身心的发展尚未成熟、完善。因此,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当是科学启蒙的教育,让孩子开始接触科学。通过科学教育,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并掌握一些初步的技能,积累科学经验,培养创造力,、为以后的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幼师教育的后现代实践策略探究
摘要:从后现代幼儿教育观出发,指出幼儿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讨论了后现代学前教育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多元阅读、情境知识和影像策略建构反思型、过程型、解构型后现代幼儿教师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育后现代多元阅读情境知识影像
一、引言
新《纲要》更强调用“情境化”、“活动化”、“过程化”、“经验化”的教育内容去影响幼儿,强调幼儿自身的自主“建构”。这些观念无不反映了新《纲要》多元的理论基础和后现代主义的深刻影响,同时也要求教师尽快地从以往注重静态、描述性、习得性知识的传授,向让幼儿自主获得过程性、行动性、活动性和建构性知识转变。那么,幼儿教师教育如何适应新《纲要》的要求呢?应该从后现代幼儿教育观出发,应用情景知识、多元阅读和影像参与的幼儿教师培养策略能加快幼儿教师反思和解构能力的形成,促进他们历史地、情境地探究幼儿知识的“过程化”和“经验化”体验。
二、后现代幼儿教育观
在现代思维中,人们用单一的、线形的、永恒的逻辑、公式、原则和普遍规律来说明和解释世界,进而形成了决定论、均衡论、中心论、统一性、渐进性、连续性等思维范式。而后现代思维强调事物、现象的不稳定性、多样性、偶然性、突变性、开放性,通过相互作用、结构转换等进行概念重构和创新。后现代思维是以不确定性、情景性、政治性、自我建构为其主要特征。
德育教育探究论文
一、实现管理之间对话和跨越的两种途径
发展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既然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社会和人的发展,那么德育视景中把对管理的关注点由静态的探究和分析转向动态的逐管理之间的对话和跨越,可以说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杜威指出:“没有一种学科,它自身自然地或者不顾及学习者的发展阶段,就具有固有的教育价值。”德育作为一门学科,要想获得自身的教育价值,就得以人为切入点并与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紧密相联。从这一点上说,德育在目标和内容等方面的管理性,无非都源于接受主体的道德认知发展的管理性。为此,在德育视景中探讨实现逐管理之间对话和跨越的问题,实质上是在探讨人的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过渡何以可能的问题。在德育教育中,理性认知和实践是道德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实践是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道德功能的发挥和意义的展现离不开道德实践层上“怎样做”的问题。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是个体自然本能的展开,也不是单纯环境强化的产物,而是个体与社会道德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问题上,马克思强调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不懂得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实践意义,也就不可能确实把握人的道德发展的源泉和机制。杜威的名言“教育即生活”更充分地回答了个体社会道德体验对道德发展的意义。柯尔伯格认为道德的发展乃源于社会冲突情景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除此之外,哈贝马斯还提出“商谈(话语)伦理”主张通过交往行为过程中的对话和相互理解来达到实现道德发展的目的。所有这些,尽管名目繁多、形色各异,但都充分肯定了道德实践对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说,社会实践构成了道德发展的“助推器”,没有实践活动的介入与推动,道德的阶段性发展也就不会实现,从而本文所提到的管理之间的对话与跨越也就无从谈起。
二、德育中管理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人们在道德教育中惯于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整体性灌输,却很少关注人,尤其是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管理性。这种“人本缺失”的德育观,过于青睐德育在目标、内容、评估和对象要求等方面的整齐划一,却忽略了接受主体在认知方面的可能性和如何根据人的认知与成长规律来对以上内容做相应调整的可能性。在这里,德育教育中的管理性让位于“千人一面”式的强整体性,结果竟是这样,德育视景中对管理性探究的搁浅和缺失,使德育实效性的发挥大打折扣。
在德育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劳伦斯?柯尔伯格看来,人的道德成长势必要经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有阶段的连续过程。道德教育是要以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为前提和基础的,关注人的德育成长的富有“管理性”的逐次阶段推进是德育教育不容忽视的心理学视角。很显然,德育是分阶段、分管理的,任何带有整体主义倾向的千篇一律式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而管理性的要义主要是解决在教育的不同阶段上,如何使德育目标、内容、评估和对象要求等方面和人的认知与成长规律相互匹配的问题。如此看来,突出和强调管理性在德育视景中的地位和意义对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推动德育发展来说便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育“形式”探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藤野先生»的分析实例比较了语文教育从“内容”探究与从“形式”探究的区别,进一步肯定了语文教育应侧重“形式”探究,“形式”探究在语文教学上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育;“形式”探究;科学化
语文科到底教什么?是教“形式”还是“内容”?这也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当中模糊而充满争议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早已经阐释得很透彻了.“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因此我们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探究,”“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叶圣陶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着眼于内容的弊端.反观当下的中小学教材,仍然流于这样的弊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全册为例,大部分以内容为主题的方式构建单元.八年级上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战争”、“爱”、“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科学精神”、“文言文”、“自然山水”为主题构建单元;八年级下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人生历程”、“散文诗”、“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民俗”、“古诗文”、“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题构建单元.
我们可以看到八年级上册中除了第五单元文言文外,其他全部是根据内容组织单元的.八年级下册有三个单元是根据内容组织的,另三个单元是根据形式组织的.而以形式组织的单元,主要是为了把“文言文”单独列出来,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文”和第六单元“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总体而言,以内容组织单元是当下语文教材的主要建构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叶圣陶先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劳力多而收获少”,“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这样的结果是语文单元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联系,学习的语文知识不系统,随意而混乱,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种构建单元的方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育科学化.当下的语文教材不仅在构建单元上以内容分类,在课后问题的设置上亦多囿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即使是看似拓展性的讨论题,也是从“内容”到“内容”的延伸.以«藤野先生»为例,我们仔细研读«藤野先生»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是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1.标题是«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显而易见,该问题是着眼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该题提供了三种理解.但是提供的三种理解的逻辑都是混乱的,仿佛在说“因为‘标题是«藤野先生»’,所以判断‘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毫不顾忌文章结构的内在章法,无视语文的科学性.况且此问题设置的目的也不明朗,不知道希望学生理解什么.第二题是让学生体味课文中的几句话,回答问题.其设置的问题有“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还是着眼于课文的思想感情,仍是内容层面的理解.第三题是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背景.第四题是选作题,其中第一小题是“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可视为是一道小型的写作题,然而编者也并为此提供任何“形式”上的指导,只是让学生“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这题的第二小题出得最好,是让学生将鲁迅写过的三位老师进行对比,但可惜的是教学目的也只是“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却不能从鲁迅写三位老师的笔法不同上去比较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藤野先生»这篇课文课后一共设置四题,却未有一题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形式”角度理解课文.只着眼于课文内容的解读,其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根本没有学会读文章的方法,当读到其他文章的时候仍然茫然无措.就像这样,学生学习了第一课鲁迅的“藤野先生”,但到了学习第二课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第一课所学的算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了.而学习到的课文的主旨,鲁迅先生的思想,了解到的时代背景和鲁迅的个人经历,恐怕更多的是老师讲解给学生听的罢了,而不是学生真正思考的结果.但倘若善从“形式”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况却会大有不同,会令理解逐层分明,每往前一步都会逼近文章的核心,最终会豁然开朗.从“形式”角度来阅读文章,我们首先是确认文体,再根据该文体的相关理解去观注文章的各个方面,就能逐渐了解作者的用意,明白文章的得失.我们仍以阅读«藤野先生»为例.在此要特别说明一下,以下分析所要使用的“形式”方面的知识系统来源于夏丏尊与叶圣陶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中的“文话”,其“文话”讲的就是一般的文章理法.先从“文章的分类”上切入,我们可以把«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定性为记叙文.阅读记叙文之前我们要考虑的文章理解方法其实很多,如“叙述的顺序”、“材料的判别和取舍”、“观点的一致与移动”、“抒情的方式”、“记叙与描写”、“人物描写”等等,这里我们以“材料的判别和取舍”来说明,从这个角度去琢磨这篇课文,必然产生以下的思考:1.藤野先生一生应有很多事迹,而作者选取记叙的是哪些事情,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2.文章写藤野先生,可是课文前五段只字未提藤野先生,只写了自己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幻灯片”事件也与藤野先生无关,这样的材料于文章是累赘还是有深意?通过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记叙藤野先生的事情有“订正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以及“帮助申诉考试受辱事件”,进一步发现所记叙的这几件事情都是与“我”发生关联的事件,材料的选取是从“藤野先生对我的意义”角度来考虑的,是围绕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这个中心剪裁的.而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并非无端的,进一步思考,就能理解他“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情怀.那么课文的前五段与幻灯片事件这些材料是否可以删掉呢?
通过思考,我们知道不可以,因为这些材料是交代当时弱国之下的“我”的生存与精神的处境,藤野先生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若在其他学生身上或是平常状态下,意义恐怕并非那么重大.但对于处于生存与精神困境之下的“我”意义却非凡.这样一步步思考,我们就能体悟出藤野先生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高贵品质以及对学术的至诚之心;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感情.这些思考都是从“形式”入手深发开来的.其中的问题是环环相扣的,其间有着有机的联系.“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是以上问题设置的关键点,而“作者记叙的是哪些事情”是为这个关键点提供思考的材料基础.但是有些老师往往会这样设置问题:“课文写了藤野先生哪几件事?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怎样的特征?”这就是从“内容”层面设置问题,其问题是封闭性的,回答了问题之后,思考就终结了.即使再设置其他问题理解课文的其他方面,问题与问题之间也是断裂的,相互之间不能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思考并不能逐步深入.另外,我们从“形式”切入理解课文,不仅能够深入把握文章内涵,其系统性、规律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迁移到类似课文的理解当中去,比如从“材料的判别和取舍”上来分析理解胡适的«我的母亲»也同样适用,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作者“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因为除了“言传”,“身教”的影响更深远,我们就能理解作者最后抒发的感情“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作者:朱亭曲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
农村家庭教育探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乡教育均衡化的难题更加突出。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与城镇学生家长差距越来越大。
一、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1.期望值高
受“分数第一”的错误思想影响,不少家长只注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每当孩子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首先关心的就是“你考了第几名”。曾经有位学生发出无奈的感叹,“作业几时无?把笔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去,只恐名次为敌,今夜又无眠。提神弄笔墨,此苦向谁言?”学生长期的压抑,高分低能的学生群体的增多,不是我们的期望。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而农村的好些家长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考上好大学作为孩子成才的衡量标准,使得农村学生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2.过度溺爱
独生子女已成现代家庭的宝贝,不少家长错误地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家长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而忽视对孩子感恩意识和做人等方面的教育。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几个大人照顾着一个孩子,哪能舍得让孩子受一点委屈!这种娇生惯养下成长的孩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调查数据显示:18.27%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庭劳动,47.78%的学生只参加每周一小时以下的家务劳动。正因为如此,52.12%的学生不会洗衣、做饭,61.75%的学生经常需要家长帮助整理房间。
班主任小学急救教育探究
摘要:处在小学期间的学生们,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使其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而其认知的匮乏也使其很难真正认识到自己或他人的身体状况,所以如何让儿童们学会规避风险,以及在没有监护人在场或医护人员没有到来之前进行急救,有效避免早期伤害,争取到伤病救治的黄金时间等都成为急救教育探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在心理学视域下探究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小学急救教育实施途径。
关键词:急救教育;班主任;小学安全教育
1急救教育定义及现状
急救主要是指院前急救,即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务人员或在场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救护,以维持病人基本生命特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1]急救教育包括教授正常人体知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急性创伤处理及常见病急救等。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高达70万,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其中学生群体在这个统计中占有很大比例。[2]处在小学期间的学生们,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使其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而其认知的匮乏也使其很难真正认识到自己或他人的身体状况,所以如何让儿童们学会规避风险,以及在没有监护人在场或医护人员没有到来之前进行急救,有效避免早期伤害,争取到伤病救治的黄金时间等都成为急救教育探究的重点课题。当前关于校园急救课程的实施以及与此相关的文献,基本都是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从防火防盗运动安全等多方面讲起,以理论课程或讲座为主,由体育教师或兼职的安全教师进行教学,用板报征文等形式树立安全意识,但都很少触及专业的急救知识,无论是理论课时还是实践课时都非常少,尤其忽视培养学生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心理素质。本文针对当前安全教育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小学急救教育,以期为推动急救知识在校园中的普及作出探索。
2班主任为主体的急救教育工作优势
2.1班主任高权威性优势。小学的急救课程并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具体规定的教师,但由于知识较为专业,一般都是由体育课教师或兼职的安全教师参加培训进而对学生进行教学,或邀请专业的医护急救人员对学生进行讲解。但对于学生而言,辅科教师和外邀专家并不具备班主任的高权威性。小学阶段的儿童对于班主任教师有非常强的依赖和信任感,这种状态不仅强于其他教师,甚至强过其父母。所以同样的知识,由班主任强调和其他人强调,在学生的记忆里留下的形式是不同的,前者明显因更加重视和期待表扬而显得深刻。高权威性还体现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儿童意外伤害最常发生的地点是家里,发生率为43.2%。[3]这就意味急救教育同样需要家长的参与和督促,在教师触及不到的地方予以补足。而与家长的沟通中,最便利也最能引起家长重视的就是班主任的发言。这一环节能让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并达到其应有的效果。2.2班主任高针对性优势。急救知识技能较难为小学生接受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自身,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经验少,分辨能力差,对于危险的预见能力较低,很多知识记住了也很难真正应用,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对安全隐患进行指导,而熟悉学生衣食住行和常见意外,又能及时进行提醒和指导的只有班主任。要想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需将急救教学融入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使其成为一项顺其自然的技能。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身体状况,所以其需要侧重掌握的知识点并不一样,而仅依靠单纯的照本宣科教学显然不足以满足学生们的需要。班主任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以及日常与学生们的接触,对于自己班级学生的基本状况已非常了解,且相比专业的急救人员,班主任更清楚处在当下年龄阶段的学生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运用和指导对应的急救知识时就更加的具有针对性。2.3班主任高实效性优势。高时效性主要体现在班主任第一线工作者的身份上。情景性记忆要比文字性记忆更加深刻,而及时复习的记忆又要比延时复习的记忆更加深刻,所以反复及时的对学生们进行急救教学显然效果最佳。与授课时举例子或宣传栏相比,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和锻炼更能加深其理解和认识。时效性的另一个表现在班主任的工作性质上,班主任需要及时了解国家安全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并认真贯彻国家及地方政府宣传的安全知识及相关通知,所以相比一般教师,班主任更能全面的把握社会信息和与此相关的急救知识,并在开展并组织学生进行演练或应对突发事件时更得心应手容易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