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职业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15:12: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数字职业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数字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编写研究

1目前职业教育中全数字化教材普及程度低的原因

第一,开发职业教育全数字化教材,作者技术能力不足。职业教育全数字化教材的内容开发除了文字内容外,动画、视频、互动栏目等才是开发的重要部分。目前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者大多是职业院校的在职教师,他们大多不具备开发全数字化教材的理念和技术。第二,全数字化教材开发成本高。在职教师如果没有相应的课题项目资金,很难完成全数字化教材的开发。中小学全数字化教材开发,具有全国相对统一的教学内容。而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多样,开发出的全数字化教材适用面有限,若传统出版社投资开发全数字化教材,是否盈利未可知,所以不敢贸然推广。第三,移动终端的硬件费用高。如果想以数字化教材取代传统纸质教材,必然需要为学生、教师配备移动终端。目前类似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这类移动终端动辄几百甚至上千元,无论是学校买单还是家长买单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学校和家长都难以接受。第四,作为家长一方,更喜欢传统的纸介质教材的传授模式,一是因为平板电脑有辐射,对孩子的眼睛不好;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处于15~20岁的阶段,自控能力还很弱,用平板电脑上课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以上四点都是大范围推行全数字化教材可能存在的障碍,需要相关部门做很多工作,而且这些工作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

2运用数字化技术创新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的探讨

虽然说未来的教育领域实现全数字化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是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缺乏自觉学习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面对原理复杂的工科课程时,如果教材中仍然采用长篇累牍的文字理论,就很难调动他们的兴趣,更不要说理解其中的道理。在当前的教育背景和教学模式下,半数字化教材是目前的一种创新方式,是走向全数字化教育的一条必经之路。如果说把纸质图书称作旧媒体,将现在综合运用多种声、光、电技术的媒体称为新媒体的话,那么现在应该处于新旧媒体共存融合的全媒体时代中。创新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形式就是将多媒体技术与纸质教材完美融合,也不完全摒弃传统的通过纸质教材教学的方式。这种创新方式,一是解决了全数字化教材开发难度大的问题,纸质教材仍是教材的主要载体,数字化技术只作为必要的补充形式,不需要太难的技术及太多的资金,教师容易操作;二是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三是不使用平板电脑,家长也可以接受。运用数字化技术创新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在教材中嵌入动画、视频。学生可以不使用平板电脑,只用手机扫一扫书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看到一些立体化图片、动画等,有助于学生理解一些晦涩难懂的技术原理。此种方式只需要手机即可,适合职业教育阶段学生普遍拥有手机的情况。例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原理》一书,就是把抽象的机械原理进行立体化,将平面结构转换成动画,使学生快速理解记忆。还可以在教材中嵌入微课视频,在一些需要讲解操作过程又不便课上演示的内容时,插入过程讲解视频,非常直观方便,可以方便学生课上学习及课下复习。第二,教材中加入拓展知识。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也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时代。而教材的篇幅有限,不可能将所有内容囊括其中,当需要在教材中补充一些拓展知识时,也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自动链接书中没有的拓展知识,如图2所示;当书中一些知识需要查询时,同样可以直接用手机扫二维码跳转到网页进行查询。第三,在书中加入“增强现实”技术。AR(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技术即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实时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简单来说就是应用一种摄像头,类似于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摄像头或者谷歌眼镜,将书中的内容立体、多角度呈现,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于职业教育工科的教学。2013年的江苏书展上,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就曾展示过一款《采掘机械与液压传动》,号称国内首部采用AR纸数互动移动阅读技术的图书。将摄像头对准图书上印有黑白挖掘机图像的一页,显示屏上立即出现了立体3D的大红色挖掘机,齿轮不断转动。第四,搭建在线课堂。传统出版社可以将自己现有的教材服务网,改造成师生可以交互的在线课堂。首先,在出版社的教材服务网中针对该本教材,配备丰富的资源库,包括电子课件、习题答案、教学资料等,如图3所示,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教材服务网就提供了可供教师下载的教学资源。同时,加入一个可以在线完成课后习题的板块,可以实现习题在线提交、教师在线阅卷、教师在线答疑、在线评价等功能。

3传统出版社应用数字化技术创新职业

教育教材时应注意的问题传统教材出版单位在应用数字化技术创新职业教育教材编写时,要考虑到各地的地域环境、办学理念、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若处理不好,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会如同摆设,还会制约纸质教材的推广,所以在设计教材的数字化资源嵌入时,要重点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要保证纸质教材内容的完整性。现阶段,数字化技术在纸质教材中的创新应用只能作为补充、拓展形式出现,仍然要保证纸质教材内容的完整性。职业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受经济水平影响,有的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条件较好,教材中的数字化资源可以作为必要的补充,提高教学效率;有的职业学校信息化条件不好,要保证这类学校使用该教材时不会因为不能读取配套的数字化资源而无法完成教学。第二,要提高嵌入教材中的数字化资源的有效性。有的出版社为了迎合数字化浪潮,在图书中放置二维码。但很多时候,读者扫描后发现,图书上的二维码与图书内容完全脱节,或者关联少,甚至二维码直接作为广告植入,这就严重影响了教材的质量和出版社的品牌信誉。所以一定要选择对读者有意义、有作用的资源嵌入,让读者觉得学有所用。第三,要考虑视频的大小、播放流畅程度、图片精细度等。制作数字化资源时,要考虑到使用图3出版社网站的配套教学资源下载者的使用环境,要考虑到没有wifi而只能靠移动信号时资源播放的流畅程度等,这些都会影响读者的体验。目前数字化资源需要放到网络平台供读者读取,网络平台的选择很重要,一般有出版社自有平台或优酷、腾讯视频等公共平台。平台的带宽会影响文件的读取速度,所以要充分考虑在没有wifi情况下的播放流畅程度。第四,分摊开发成本。开发此类教材,数字化资源的内容是主要的。数字化资源的内容制作需要一定的费用,而职业教育教材版本多样,开发的资源适用面有限,回收成本较慢。所以目前职业教育的数字化教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分摊成本,降低风险。出版社可以选择通过校企合作、成本分摊、成果共享等机制实现。或者结合目前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将学校已经完成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教材有机整合。

查看全文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自2006年,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十多年间,职业教育领域由于信息化技术地融入,也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因此,对教育出版来说,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的生产已成为出版者和职业院校教师共同的诉求。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很多出版社都生产出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如在纸质教材中加入二维码,通过智能手机扫描获取多媒体学习资源,以及素材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库(包)等,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师需求,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使教师组织教学的抓手更为丰富、直观。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对数字化资源产品需求程度加深,凸显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应用实效性不足问题,即产品供给和需求存在错位情况。本文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学产品“全媒体出版”理念,并就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1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大量走访院校、发放调查问卷、与教师/学生座谈等方式,调研了解了多所职业院校教师关于目前市场上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的认识,总结造成产品供给与需求错位现状有如下几点原因。

1.1资源散碎,不成体系

从2006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起步至今,十多年来,职业教育经历了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骨干校建设,以及各地方示范校建设。这些建设计划中对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均提出了要求,因而由“以评促建”产生了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但这批资源多是散碎的,未成体系的,没有进行过总体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动画、现场录像视频、微课程等,但因为不成体系,且制作标准不一,相互间难以形成衔接和呼应,因此,当教师在实际使用这些资源时会感到捉襟见肘,从而造成虽有海量资源,但无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局面。

1.2成体系的教学资源库(包),体量庞大,且与纸质教材内容对应度低

查看全文

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

摘要: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应用推广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问题,本文基于电子商务模式,对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特征以及运作机制进行整体性研究,探寻数字资源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并对建设过程中的创新及突破提出建议,以期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数字资源;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应用推广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集成,为了扩大受教育范围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满足多种层次、多种用户的需求,提高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能力,从教育部到各地、地方职业院校推动建设了一批精品资源共享库、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等平台。目前,教育部设立的建设专项对数字资源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逐步健全,资源开发和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已形成由1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1个学习平台和7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构成的资源库建设体系,实现了对高职19个专业大类的全覆盖[1]。数字资源的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丰富成果,促进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我们也看到,在资源的应用、共享、维护和更新等方面仍缺乏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一)建设模式多样,封闭运行为主。目前,职业院校独立建设、联合建设、校企建设的数字资源平台呈现多样性,有专门针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也有专门针对某一专业或者课程的资源平台。数字资源平台建设的资源标准不统一,存在重复建设问题,而且资源共享一般限于部分用户,没有实现资源的广泛共享。(二)建设主体单一,缺乏职教特色。职业院校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要求必须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推进校企联合育人,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数字资源建设的整体也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设主体也应当包含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等部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并实现其应用性、职业性、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的特点。从实践来看,数字资源建设的主体还比较单一,多是图书馆或者教学单位。这直接导致资源建设的内容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用性,建设特色不明显。(三)重在资源建设,更新维护不够。目前,数字资源的建设一般依托于国家和地方扶持的项目,在领导重视、经费支持、建设团队的努力配合下完成项目验收。项目结项后,由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造成数字资源建设和推广陷入困境。资源建设的平台缺少监管和维护,资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存在建设、应用“两张皮”的现象,平台用户也越来越少,数字资源平台形存实亡。(四)权益保护缺失,供需对接错位。数字资源在网络上的传播难免会引起知识产权问题。目前,大部分数字资源是免费提供的,有权限的用户可以不经过资源制作者的授权而轻松下载资源,随意使用,在网络广泛流传,造成对数字资源制作者的版权侵害;没有权限的用户对缺乏合理参照的版权购买费用望而却步。缺乏版权保护机制,侵害资源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影响资源创作者的积极性,并进而导致供给方与需求方关系的扭曲,资源建设无法实现滚动发展。综上所述,为保证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持续有成效的发展,有必要对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的运营模式及运作机制进行研究,对数字资源共享中各类主体角色的定位、协作进行整体性分析,探索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建设的创新途径,优化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应用推广模式,为数字资源利用最优化提供策略支持,促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电子商务模式特征分析

电子商务,简单地说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商品的交易活动。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可以理解为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运用于企业生产、销售、售后等各个环节,形成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是一种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一种活动。当传统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在人员流与信息流共同作用下,才能达到商流的最终目标,这样才称得上是完整的电子商务活动。一般说来,电子商务活动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实际上在具体的商务活动中还应当存在人员流和信用流,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中买卖双方无须见面的情况下。根据相关文献,整理电子商务流程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人员流是指围绕商务活动所进行的人员流动。在物流交换阶段,人员流非常频繁,商品的交换必须以人员的相应流动为代价,商流、物流、信息流合而为一。信用流代表商务活动中信誉的传播。信誉的传播主要是为了达成对方的信任,从而顺利实现交易。电子商务流程在电子商务链中的分布显现了电子商务研究和应用的重心,6个环节缺一不可,在商务链中合理流动才能保证电子商务的顺利实现。电子商务模式根据参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B2B、B2C、C2B、C2C、O2O模式等,但不管哪一种模式都是以实现盈利为目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主要由商城、供给方、消费方3种角色构成。电子商务模式的运营需要相应的网络技术平台(商城)作为支撑,供给方将商品信息呈现在平台上,消费者在网上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筛选。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电子商务平台激励供给方,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服务消费方,以较低价格、更便捷方式买到质量更好的商品;平台通过定规则、建渠道、做推广的方式,从中通过收费、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实现自身盈利,实现三方共赢。

查看全文

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普及,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资越来越大,尤其是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许多高职院校设立了线上课堂,提供了一系列的网络教育资源库。本文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其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做出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和意见。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体系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顺应时展潮流,教育体制也不断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应用技术操作为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等特点,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与学生数量不成正比等问题严重了其发展速度。这个问题造成的后果就是传统方式下的教育手段跟不上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从而导致了教育成果不明显、教学质量不佳等。为解决这一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借助线上课堂进行数字化教学的探索和改革,也就是说要让传统教学模式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建设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

一、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特点

高职数字化资源体系有特征鲜明的职业性,是以将来就业为导向,以现代校企合作为基础,在学校、企业的共同指导下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实行的过程中,学生是体系中的主体,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是教学的基础,还要求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比如学生自发自主学习、同学间互帮互助组间学习、教师授课学习、传统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模式学习等等。

二、教学资源数字化的主要建设内容

查看全文

教育信息化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对策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改变:人才培养观念、教学方式、实践活动、管理模式等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必然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技术;信息素养;信息化融合

随着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及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作为现代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因此,需要加快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推进质量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的融合。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国外职业教育信息化状况

美国的职业信息教育处于领先地位,其把发达的信息技术注入到职业教育中,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更是把网络信息化渗透到千家万户,建立远程网络社区,教师在网络社区里进行远程培训指导,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1];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备受关注,并成为各国效仿的对象。其在2016年提出了“职业教育4.0”倡议,主要目的是推进数字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利用开放的教育资源、大数据,提出多种多样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澳大利亚职业院校探索建立雇主数据库,给学生提供工作场所,提前体验企业的各种工作;瑞士引导师生群体熟练掌握信息化技能,建设了数字化实验室、远程协作等信息化教室,编著了信息化的立体式教材,采用了信息化学习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深度融合[2]。

查看全文

数字化职校教学论文

一、数字化教学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一)推行数字化教学方式是提高职教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在国家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作为高等教育补充的职业教育不仅肩负着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更关系到地方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特色。然而职校的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成绩较差,普遍不适应‘书本—课堂’这一教育模式,我们无法短期内解决职校的生源素质问题,但我们可以去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去适应学生,让他们更有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字化教学因其利用数字化幻灯、投影、音频、视频、网上教学资源等多媒体教学材料开展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具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符合职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习兴趣;同时,数字化教学在扩大课堂容量、弥补职校实训实习基地不足、教学模式改进、师资培养及教学管理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数字化教学在职校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化教学在职校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辅助教学、技能训练、教学模式、师资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下面就我校教师教学中的数字化应用情况做一简单概括。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由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计算机课程flash制作的教学中,在悠扬的音乐旋律中,几片叶子飘飘晃晃的从树上落下来……,在此过程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阐释“落叶归根”的真谛,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自然而然的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运用“flash”软件,制作优美的落叶画面?2.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经常会有理论性较强的概念性知识需要学生掌握,而我们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这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通过利用视频、flash等动感较强的数字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功能,将抽象的概念或重难点形象、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如“血管”这一教学内容是畜牧兽医专业课《畜禽解剖生理》中非常重要且又非常抽象、学生难以掌握的部分,在讲到及特色时,教师通过提问“我们肉眼可见的手上血管中流动是静脉血还是静脉血?”引导学生思考、谈论,接着通过播放‘动脉血—心房心室—静脉血’的小动画,形象、直观的总结出了动物体内血液流动的大途径。由此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3.数字化在实验、实训课中的应用利用传统方式难以完成的可视性差的实验通过数字化模拟或者其他手段再现场景,并形象的演示实验过程或结果。纵观全球置业教育发展我们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许多欧美国家职业教育的主流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国内职业教育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虽远未达到普及地步,但已经在数控机床、模具、汽修、机械制作、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中得到了应用,将抽象、难懂或看不见的东西通过模拟再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突破了难点,达成了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实训费用。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查看全文

“互联网+”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互联网+”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战略。近年来,“互联网+商品”变成了天猫,“互联网+货币”变成了支付宝,“互联网+手机”变成了APP,“互联网+汽车”变成了专车。“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它的最终战略目标就是实现传统企业全面互联网化。那么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互联网+”又意味着什么呢?“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本科毕业生由于其先天实践不足的短板,对于企业来说,性价比不高,在当今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降本增效压力巨大,这就给了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人力资本低的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很大的竞争机会,也意味着职业教育学校迎来了发展机遇。“互联网+”高速发力期和职业教育学校机遇期相重合,对职业教育学校来说是机会更是挑战,职业教育学校必须顺应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勇于革新,主动加压,自我改造,打造“互联网+职业教育”新模式,才能避免传统职业教育的不足,跟上时代步伐,利用“互联网+”,壮大自身,提高实力,不被时代淘汰,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互联网+职业教育”就是采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技术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更加有效的信息化职业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手段将全面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化的巨大变革中,形成网络教学平台、软件、视频、资源等诸多全新概念。“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一是通过培训让学生扎实具备从事某个职业的技巧,掌握某个职业最新的技术,跟上某个职业最前沿的发展趋势;二是让企业能够找到不需企业内部再培训、引入就能工作、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能够帮企业跟上新技术变革不被淘汰的职业人员。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1.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学习的主动吸纳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2.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将围绕互联网展开。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拓展和补充。

3.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和交互性。由于互联网的使用,特别是利用电子技术手段将课程进行碎片化处理后,以数字化形态上传到互联网数据库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想学习的知识,实现学习的自由化。

查看全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举措。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就兵团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兵团;职业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兵团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在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但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基础条件,提高建设水平。

一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一)全球化进程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影响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愈演愈烈,但归根结底是知识、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以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要素,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本国竞争力,世界各国纷纷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通过信息化带动教育改革创新。[1]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教育信息化发展必须走在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前列,成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动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实践需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和战略眼光。

查看全文

五统筹如何争强职业教育

摘要:5G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能使千行百业创新升级和“云改数转”,5G基站建设分布覆盖城区、农村的屋顶、地面、山顶等各种场景。5G基站建设一般共享中国铁塔抱杆和电源设施,基站天面设施常暴露于高空,极容易遭受雷击事故,侵害5G基站通信设施。作业现场监理工程师对5G基站电子设备防雷与接地系统经过长期研究和工程实验,掌握基站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规范,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及安全风险隐患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严格按照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履行监理工程师法定职责,确保5G无线通信基站电子设备的工程质量和运行安全,为5G网络与通信技术融合,服务地方数字经济发展。

关键词:5G基站;AAU;BBU;电子设备;防雷与接地;技术方案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5G网络的超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广域覆盖和超大连接助力各行各业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目前,通信运营商5G基站建设一般共用中国铁塔的塔桅和电源设施。光缆传输线路、RRU/AAU天馈线、BBU基带设备、动环监控、避雷针、接地网等多个专业相对独立设计和施工,对5G基站建设中电子设备的防雷与接地系统缺乏统一规划、系统设计,容易导致各专业防雷与接地系统相互影响,甚至“引雷入室”,对5G无线基站通信与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监理工程师从设计会审阶段开始直到工程竣工验收期间严格防雷与接地系统工程质量控制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5G基站平稳运行。15G基站分布场景及典型案例分析5G网络采用分布式基站建设,前期部署采用4G与5G非独立混合组网(NSA)模式进行快速覆盖。5G基站将原4G基站的LTE天线与射频拉远单元RRU集成为有源天线单元AAU设备,AAU设备和基带单元BBU设备之间采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并通过单模光纤连接,传输速率可达25Gbps,射频单元通过长距离拉远实现5G站点信息的高速、低时延、广域连续覆盖。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共用中国铁塔的抱杆设施,5G天面安装条件受到限制而采用增高架设措施。5G基站铁塔由避雷针、塔体、雷电流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组成,整个铁塔本质上是高耸于地面的独立避雷针、引雷体和接闪器,通信铁塔结构如图1所示。5G基站天馈线安装在室外屋顶、平地、山坡、森林区域等多种应用场景,高耸暴露于野外高空,形成类似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质量不高,适应能力不强,类型特征不明显。表现在:专业布局不够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差距;专业与产业匹配度不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学校特色不明显,同质化发展;社会参与度不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深等。为此,浙江省衢州市提出了“五统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思路。

1.五个统筹

(1)统筹专业布点,服务地方经济制定路线图,明确统筹原则,重点围绕同一市域内专业布点数不超过3个和一所职业院校专业数控制在5~8个的原则,结合区域主导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引导学校主动强干削枝,优化专业结构,全面统筹专业布点。全市中职院校由原56个专业形成的107个专业布点调整为48个专业82个专业布点,基本实现学校间主体专业的错位发展格局。(2)统筹优质师资,发挥辐射效应在做实专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围绕职业学校教师“进得了课堂、开得了培训、服务得了企业”的定位,加大职业教育师资统筹。由衢职院牵头开展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师资协同研修活动,邀请劳模工匠进校园成为职业院校“产业教授”,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开展组团联企活动,借助名师、特级教师、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探索建立中职学校师资校校间、校企间、校地间的流动共享机制,发挥优质师资的带动、辐射和共享功能。(3)统筹招生工作,畅通生源渠道尝试将省级示范、骨干、品牌、优势特色专业招生指标数跨县(市、区)进行招生,发挥特色优势专业在招生统筹中的杠杆作用,稳步推进招生统筹,让学生享受多样化、选择性、高质量的职业教育。(4)统筹实训资源,释放设备红利整合现有职校的实训基地和设备,实现对外开放,资源共享。如衢职院和衢州中专利用“区位”优势,互通护理类和机电类实训资源;创建衢州市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聚焦职业教育的实训需求,促进衢州乃至周边地区对实训资源的共享。(5)统筹就业服务,做好人才输送拟定衢州市职业院校本地就业奖励办法,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毕业生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留衢就业,如江山中专开展的“暖企在行动就业在江山”的专场招聘会。聚焦就业回流群体,引导学生“回流就业、服务家乡”。近三年来,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保持在60%左右。

2.五个适应

查看全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职教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多年,尤其是在面临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等既有问题时,高职专升本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亟待提速、增效。除了应当秉承“必须”“够用”原则适当调整专业设置外,充分利用任务型教学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亦是重要策略。只有多措并举、综合施治才能实现高职专升本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实践化改革,培养高水平实用人才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高职;专升本;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专升本”是专门针对专科教育中的优秀成员进一步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专业设置,不仅是对高校职业教育资源更加充分和深入的利用,而且非常有助于提升高职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节点上,高职专升本更加符合各行业对兼具研究能力与实践操作专业人才的要求,更加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等级应用型人才的强烈渴望。

1高职专升本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职专升本的教学时限设置一般只有两年,对某些专业而言或许恰到好处,但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来说则有所不足。这是由于该专业兼具数字专业教学与艺术设计专业两类科目与内容,是跨专业教育较典型的代表之一,不少地方高职院校此类专业所收学生中的多数来自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少数才是来自多媒体等数字媒体关联专业。因此,学生要面临的是两类专业融合后大部分课目的学习,现有教学时间明显局促,师生都会承受教学时间短而学习任务重的客观压力。另外,专科阶段的课程主要针对程序类、软件类设置,在艺术设计、审美鉴赏等人文类项目教学方面存在显著不足。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固然不能脱离数字专业的基础铺垫,但更需要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创意。既有课程设置已然存在缺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2传统教学模式与客观需求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客观存在的局限造成不少数字媒体艺术专升本教学不得不加快进度,教师往往采取一次性大批量灌输理论知识和相对简单演示实践操作的方法开展教学。这种模式固然有助于迅速推进教学内容,但也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强而实践弱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全社会迫切需要实用型人才的当下,仅有理论不仅无法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人才价值,更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人力资源市场竞争。可以说,传统教学模式与客观需求间的差距正在成为制约高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专升本实现人才培育根本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2高职专升本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