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17:33: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数字艺术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的优势,然后论述了信息技术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具体对策包括学习信息技术,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深入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优化升级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公共艺术课程;信息化资源
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工作逐步展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课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革新性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1]。虽然改革成绩喜人,但是依然存在信息化教学理念滞后、信息技术应用表面化等问题。为此,应加强信息技术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效果,以便更好地实现艺术课程教育目标。
一、信息技术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有着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资源丰富,使教学资源多元化。在信息技术视角下,公共艺术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书本和教师本人,拓展到了网络领域。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大量的课程资源,且形式多样,如视频、图片、音频等,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任何一门公共艺术课程都可以获得丰富且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实现公共艺术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第二,通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更便捷、更畅通,交流空间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学习方式从书本拓展到网络,便于大学生独立选择感兴趣的艺术学习内容[2]。比如,大学生通过电脑、手机、交互性白板、校园网站、数字图书馆等平台与教师进行学习内容上的沟通,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公共艺术教学信息化,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使大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产生学习热情。此外,大学生学习时间碎片化,有了校园网站、数字图书馆、慕课等平台,他们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学习感兴趣的艺术课程内容,便于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实现学习自主[3]。
二、信息技术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信息技术在公共艺术教学的应用
摘要:我国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不断推动高职公共艺术教学进行深度变革。以研究信息技术在高职公共艺术教学应用的优势与功能为切入点,探索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高职生对公共艺术课程学习热情的方法;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推动高职公共艺术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的变革与创新;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职公共艺术课师资质量与教学水平的途径。促使高职公共艺术教学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快速适应教育信息化新生态。
关键词:教学信息化;高职院校;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和主要载体,它是通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教育信息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如今,信息技术所展现的优势在高职教育领域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彰显,将高职公共艺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高职公共艺术教育顺应时代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现状分析
公共艺术教育能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在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同时,启迪智慧,培养健全人格,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然而,目前在我国以培养“技能”为目的的高职院校中,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思想,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流于形式,教学基础普遍薄弱,一系列问题制约着高职公共艺术教学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高职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高职学生文化素养、审美鉴赏能力普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很多来自农村的高职生在他们的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审美教育就很少。不少高职生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只是“副科”,而把他们的学习目标锁定在学好“专业技能”上,热衷于技能考证,英语、计算机一些他们认为“有用”的等级考试,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人文艺术素养的学习意识淡薄。他们选修公共艺术课程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学分,顺利毕业。(二)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学时少,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信息化程度低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普遍采用大班教学,传统方式授课,相对繁琐枯燥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对公共艺术的学习兴趣。公共艺术教学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对艺术知识储备量不多的高职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手段与1至2学分的学时安排,使他们无法系统深刻地理解艺术,导致公共艺术学习缺乏连续性,很难对他们起到太大的素质提升作用。在公共艺术教学过程中也有些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运用E-mail提交作业,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仅局限于电子邮件、文字处理、网页浏览等门槛较低的应用范围,不能有效地支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需求,信息化资源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师资匮乏,教学水平有待提升多数高职院校公共艺术专业教师普遍缺乏,教育部规定的八类课程不能全部开设。职称较高、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艺术类专业教师因为科研与专业课教学压力,往往不愿意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公共艺术课程大多由学校新进人员、青年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较大;优秀的公共艺术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料分散在个别教师手中,存在着信息孤岛和教学资源共享困难的问题,导致公共艺术教学质量普遍不高。
二、运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优势提升高职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热情
高校美育通识课程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对H大学美育通识课程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如何发挥综合性高校学科优势,如何进行美育课程顶层设计,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美育发展路径,以期为高校美育通识课程改革提供可行方案,为提高美育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文科;美育;通识课程
高校美育的重要抓手是美育课程建设,美育通识课程区别于艺术类专业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美育通识课程通过理论学习、赏析、体验、参与、展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审美启迪教育,提高其艺术素养,使其从中收获人生启示、精神价值和人格感悟,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美育工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规定“高等教育阶段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美育作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如何弥补学生成长中的美育缺失,提高艺术修养?如何让美育通识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课程思政如何融入美育教育?如何解决美育课程评价问题?成为各高校美育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1]。
一、美育通识课程调研分析
H大学是省部共建综合性大学,拥有12个学科门类(含交叉学科),86个本科专业,在校生34600余人。学生在4年内至少要修读15学分通识课程,内容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价值观念、世界文化与国际视野、技术进步与科学精神、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艺术鉴赏与审美情操、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八大类,其中,美育通识课程要求必须修满2学分。作者以H大学美育通识选修课程开设现状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一)整体情况
艺术公选课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公共艺术课程现已在全国高大校普遍开设,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艺术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并不适合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斟酌,教师选择最合适的教法进行教、学生选择最优的学法进行学、师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艺术;南广;公选课;教学方法
一、艺术公选课开设之意义
艺术是什么?“arts”一词起源于拉丁词“ars”,意思为艺术、技艺或工艺之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普遍对艺术的定义,但共识是,艺术是通过技巧和想象力有意识地创造出美丽或有意义的东西,它是主观的,艺术的定义在历史和不同的文化中都有所改变。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公选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①南广学院作为一所传媒艺术类本科独立学院,依托中国传媒大学特色学科专业优势,共设有文化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院、摄影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传媒技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10个二级学院。截至2016年4月,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已超1.2万人,其中艺术类生源约占70%。因此艺术公选课的开设对于南广学院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南广艺术公选课当下存在的问题
艺术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是综合教育组成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统计了2015-2016、2016-2017学年共四学期的公选课情况。2015-2016第一学期开设74门课程,其中与艺术相关课程18门,占比23﹪;2015-2016第二学期开设70门课程,其中与艺术相关课程19门,占比27﹪;2016-2017第一期开设100门课程,其中与艺术相关课程14门,占比14﹪;2016-2017第二学期开设84门课程,其中与艺术相关课程13门,占比15﹪;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公选课开设总数是在逐年上升,但是艺术公选课开设的数量和比例确是在下降。(一)公选课地位尴尬。南广学院定位为传媒类应用型大学,努力打造成为国内传媒与文化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项目合作基地、行业培训与社会服务基地。因此学校课程设置首先是以职业培养、应用性为宗旨。公选课程因其自身特点、地位对学生学业的直接影响力不够显著,其作用更多体现在隐性方面,所以造成在主观意识上不够重视公选课程。(二)缺乏专业公选课教学和管理团队。南广学院艺术类公选课的开设者均为专业课教师兼职,并不是专职公选课教师,教学目标、授课内容、方式,教材几乎采用同专业课一样的规格,很难保证“兼职”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没有相应的教学部门进行管理和指导,很难保证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成效。
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探索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是顺应信息化时代而产生和发展的特殊专业,从处理对象、操作平台到结果形式都区别于由工业革命而来的传统设计艺术专业,基于数媒专业的艺术性与计算机科技和新媒体环境关系紧密,所以在高校培养上,艺术学方面的教学体系也应独立于其他艺术专业存在。同时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的大环境下,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不断攀升,所以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适当思考目前传统的艺术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复合培养方式,勇于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符合新兴产业市场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教学体系;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艺术是较为新兴的专业学科,因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涵盖着计算机、设计艺术、广播电视、传播、网络多媒体、新媒体等多个领域,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多学科融合型专业。主要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兼具计算机技术操作和较强艺术设计能力,同时在新媒体领域坚持创新,对互联网发展趋势有一定敏感度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基于专业背景和要求的复杂度,使得当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更为稀缺,为此各高校争先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据麦克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院校新增专业榜单显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开办量常年位居首位,同时在高校综合满意度较高的“绿色专业”中位居前五,且连续3年保持榜单前列。但与高校其他传统专业成熟的教育经验相较来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就目前的教学体系并不能够完美综合各学科之间的差异,依据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学科偏向,其中较为明显的是计算机技术与设计艺术两大门类,电脑操作类的技术课程由专业的计算机技术教师授课,设计艺术类的艺术创作课程由传统艺术学类教师授课,两者之间在教育体系上相对独立,学生在完成两种课程教学之后难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最后在择业阶段不乏出现毕业生去从事设计类或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工作,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社会人才则更多由从事广播电视、动画、网络技术等其他领域转型而来,从而造成专业毕业生的人才资源浪费问题。所以就当前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尝试探索其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艺术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性是显而易见的,数字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是以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塑造和传播的一种手段。通俗的说是将需要传播的内容可视化、艺术化、交互化。通过艺术处理的传播内容能够快速适应高速发展的数字化平台,同时也能以更加生动的形象在新的平台上传播和互动,所以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性表现就是从内容的塑造过程中体现出来。脱离艺术,新媒体的内容创作将很难区别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也会大打折扣。反过来,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创作在脱离具体内容处理之后,则作为单纯的艺术形式存在,即数字艺术,例如日本的TeamLab数字艺术博物馆中,在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内由520台电脑和470台工程投影机的共同运行下,呈现出虚拟的光影世界,在如幻如梦虚拟场境中,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到数字艺术所带来从未感受到的震撼。然而,纯粹的数字艺术在大众的视听过程中时间较短,且缺少内容信息的输出和反馈,所以只能作为小众的娱乐展示,不能进入大众的普遍日常。随着数字平台的发展,“互联网+”概念的全面普及,以及中国即将引来第五代通信网络商用时代的大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内容和范围无限扩张,所呈现的艺术形式随之变得丰富而特殊。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由过去的文字、图片到二维、三维动画、VR沉浸式虚拟环境,再至将来5G技术下全息投影时代的到来,无一能够脱离艺术性的处理。但跟传统艺术专业中的绘画、雕塑和设计类专业相比,数字媒体艺术所创作和处理的对象以及呈现的平台都有所不同。所以在高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一个必要且特殊的过程。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艺术类课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平面设计对手绘艺术的应用及创新展示
摘要:所谓的手绘即手工绘画的简称,是创作者通过专业的艺术设计通过手工绘画的表现方式来展示出来,这个手工绘画的作品即手绘。当下,手绘艺术受到广泛运用,由于其艺术形式简洁明了且取材多样、表现力丰富直观,因此备受市场用户的青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就有手绘艺术课程,成为学生进行专业手绘技能学习的重要渠道,同时手绘艺术在现代商业市场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手绘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领域独具特色且应用广泛,这也使得高校手绘艺术课程成为设计院校的重点改革课程之一。
关键词:现代平面设计;手绘艺术;应用;创新
依照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手绘艺术课程教学将采用模块化方法,在课程设置以及内容、侧重点等方面都进行创新,这对于手绘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将大大提升学习热情,切身投入到手绘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来,本文以手绘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多种应用以及手绘艺术课程在模块化教学的创新内容展开论述,由此为手绘艺术提供更多的理论及实践参考。
一、手绘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领域的特点
1.创意记录更便捷。由于计算机办公的普及,平面设计已然成为了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的重要方式。现代的平面设计都是借助了PS/AI等设计软件来实现的,但是归根结底,平面设计作品的初稿来自手绘创作。平面设计作品,特别是有创意需求的产品设计需要创作者的灵感,这个时候手绘的灵活性以及便捷性就显现出来。尽管信息化时代中,设计软件极为高效,但是手绘在最初的创意设计过程中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手绘创作更容易激发创意和灵感,从而更容易被设计师所捕捉,为设计初稿提供雏形。2.创意设计更灵活。现代平面软件的设计作品更为精准,如长度、宽度以及像素等可以自由设置。但是就创意角度来说,手绘艺术形式则更具有灵活的优势,手绘创作不追求数据的精准,更加重视源于真实的生活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正是这种艺术创作的真实性使得手绘艺术能够轻易打破平面设计的创意瓶颈,令平面设计作品更具创意特色。3.创意风格独一无二。现代平面设计主要是以电脑软件为载体,并且很多企业中的平面设计都会套用相应的模板,如产品宣传模板以及节日主题模板设计等。这就使得电脑平面设计的很多作品往往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特点,缺乏创新性,从而导致所设计出来的作品没有特色,满足了商业化需求但是难以引发消费者的共鸣。而手绘作品则具备鲜明的艺术特色,无论是在线条还是在色彩的运用上,都彰显出创作者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难以被复制,当被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就会更易被用户所认可和记忆,让人眼前一亮。
二、现代平面设计中对手绘艺术的应用
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策略的思考
摘要:从视觉艺术的概念、“走出去”战略的提出谈起,探讨分析了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的方法、策略,探讨了科技、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国视觉艺术教育可持续化发展的方法。主张采用校、政、企合作方式推进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强调将视觉艺术与数字媒体结合起来、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方式,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使教育方法“走出去”,以促进学生创作国际一流的设计作品,使中国的视觉艺术“走出去”。
关键词: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数字媒体;中外合作
办学视觉艺术是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供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语言。其艺术形式既包括二维的平面作品、三维的雕塑、建筑艺术、环境艺术等静态、固体艺术,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艺术“、动漫”艺术等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视觉艺术是眼睛看的到、或用手摸的到的艺术,强调作品的真实性“。走出去”战略研究是针对我国的国情设定的方针政策。最早在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随后该战略渗透、融入到不同的专业文化领域,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视觉艺术“走出去”是“中国走出去战略”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学校教育”成为中国的视觉艺术“走出去”的重要策略与途径。
1校、政、企联合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
视觉艺术教育要立足于民间、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民间艺术走出去。可以采用学校、政府、企业、个人联合的方式,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走出去。政府要加大对传统艺术、民间艺术教育的扶持力度,从体制、观念上解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枷锁,充分挖掘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潜力,提高高等院校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宣传教育的积极性,让学生熟悉、了解、并能传承中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让中国传统艺术、民间视觉艺术在国际竞争中充分释放能量。比如:中国传统手工艺品藁城宫灯是中国民间艺术“走出去”的典型代表,它经过现代工艺改良发展而形成现代化规模,以造型优美、易于保存等特点驰名中外。然后,也有许多特色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正在日益消失。如随着机械化发展,农村玉米、小麦都采用联合收割方式,玉米皮、小麦秸被机器打碎、破坏,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民间视觉艺术草编艺术的传承。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该类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从而使更多百姓愿意收集这些生态素材,进行艺术创作,政府通过与高校、农村地区的群众合作,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校方可以和政府一道深入民间艺术浓厚的区域进行考察、学习、实践,来加强学生对民间视觉艺术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民间艺术学习的热情,促进中国特色的视觉艺术走向世界。教育单位可以放开学校教师的用人条件,聘请民间艺人走入学校,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视觉艺术课堂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开设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与实际应用对接的专业课程。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专家请进校园,为视觉艺术注入新血液。另外,视觉艺术教育要走向市场,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让视觉艺术学生直观的、从三维角度来理解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教育通过实战课题设计项目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而促进中国视觉艺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2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教育
高校学生艺术团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学生艺术团作为推动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越来越受到当代高校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东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积极探索“艺术+”高校学生艺术团建设方案。本文就学生艺术团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探讨,以期寻找文化体制改革完善下的学生艺术团创新探索之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实现艺术教育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高校学生艺术团;艺术教育;“艺术+”
1高校学生艺术团艺术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
艺术是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精神工具,为人们带来美的体验。发展高校艺术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意义。国家出台了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方针和意见,为我国艺术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全面发展从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的自我完善的重要策略。发展美育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的内在精神力量。建设高校学生艺术团,施行美育传播艺术,传承优质艺术文化,有助于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为大学生提供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施展美的舞台,为高校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做出贡献。
2东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发展综述
为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东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自2004年重组至今,历经三个阶段的递进式发展,阐释了当代高校学生艺术团在文化体制改革完善下的创新探索之路。2.1第一阶段:与思政教育高度结合,艺术团雏形初现。(2004-2008年)2004年,东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正式成立。随之东华大学学生艺术团重新组建,团员由各院系非艺术专业的200多名在校本科学生组成,设立合唱队、舞蹈队、古筝队、民族打击乐队、戏剧表演队、键盘队、礼仪队、国标舞队、舞台人物造型队、民乐室内乐队等,由艺教中心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指导。2005年,艺教中心结合思政教育创作并举办,由师生献演的大型晚会《走,到黄河去!》,切实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青春奋发、不懈进取的风采,荣获2007年教育部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2.2第二阶段:搭起学生与艺术间桥梁,创立“艺术与我”。品牌(2008-2014年)2008年东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创立“艺术与我”品牌,成功创作了多台富有精神文化内涵和较高艺术水准的主题晚会。这一品牌,通过鼓乐、合唱、舞蹈、钢琴、民乐、戏剧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推出一批形式多样、内容鲜活、展现当代大学生风貌的艺术作品,成为东华大学独具校园文化特色的标志性晚会品牌。2.3第三阶段:积极探索推陈出新,艺术团实现爆发式蜕变。(2015年至今)2015年起,东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规整艺术团队,以小型化多样化、多模式多渠道的管理教学及艺术实践活动推动艺术团快速健康发展。艺教中心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和师资,整合组建合唱团、西乐团、民乐团、戏剧团、舞蹈团五大团队,推动艺术教育广度和深度建设。将艺术团的综合性晚会拓展为连续性、多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主题活动、专场演出、艺术快闪、民乐音画等多种传播模式,推动校园艺术人文氛围建设。大胆采用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模式,驱动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2015年,艺教中心教师首次联合服装学院教师创立“琴筝雅裳文化传习基地”,成为校园文化品牌项目。2017年,东华大学民乐团作为国家汉办派出的巡演团,赴肯尼亚多所大学巡回演出,获得高校师生和在肯华人华侨代表的一致赞赏。2018年,东华大学合唱团在学校及校友基金会资助下,赴匈牙利参加第十二届康特姆斯国际合唱音乐节,凭借出色表现荣获金奖。东华大学艺术团充分借鉴优秀高校学生艺术团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成功打造成为学校对外展示的平台,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成为校园建设、人才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高校线上英语教学可行性探讨
摘要:我国艺术类高校在教学内容上普遍采取“文化课”和“艺术课”双向维度并行的模式,相比同等学历的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在文化课方面要求水平较低、艺术课所占比例较高,“文化课”让位于“艺术课”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在教学模式上不可过度借鉴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应突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与协同性。以艺术类高校学生英语教学而言,应突出艺术类“专业英语”(EnglishforSpecialPurpose:ESP)而综合性的“基础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EGP)。但结合现状分析,我国艺术类高校英语师资大多为EGP教师,无法凸显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的特色。本文立足“互联网+”背景下探讨艺术类高校学生线上英语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其可行性及具体表现,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艺术类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艺术英语;线上教学;可行性;ESP“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衍生出许多全新的教学方法,旨在借助互联网资源、途径、理念等优势,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其中,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的方法改进,不仅涉及到“英语学科”本身的教育规律,同时也要符合艺术类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而“线上教学”(Teachingonline)具有很强的融合性、自主性、灵活性,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学习主体的需求,也为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有助于打造符合艺术类高校学生特点的“特色学习”模式。
一、高等教育英语线上教学优势及可行性分析
(一)英语线上教学优势分析。宏观上,英语线上学习的优势可理解为互联网技术所衍生的学习优势,对于英语这一“语言类”学科而言,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身临其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根本价值在于交流、沟通使用,对于英语实践环境具有迫切性需求。但在我国教育空间中,英语是“第二语言”,仅在课堂、校园及有限的师生互动空间中,很难实现高质量的语言实践环境打造。“线上教学”突破了英语教学的物理空间限制,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英语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利用各类社交软件建立英语“学习群”,随时随地展开对学生的指导、问题解答,又例如基于“云课堂”或“慕课”形式,充分利用国内外院校的英语教学资源,以弥补自身在物理空间中教学水平的不足。第二,节约成本。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获取的资金支持也不断增加,但整体上仍然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这导致资金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结合现状,大部分高校都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上,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完善等,而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为学生构建英语学习环境、丰富教学资源———尤其对于艺术类高校教育而言,其核心教育价值体现在“艺术课程”方面,英语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远不及艺术专业的硬件投资、软件配置。“线上教学”模式下,师生都可以便捷地获取教学和学习资源,且绝大部分资源都是免费供应的,能够满足综合艺术类高校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要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第三,以学定教。“在线教学”是游离于艺术类高校学生正常英语课程之外的形式,在实施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完全可以满足“以学定教”的要求。例如,根据艺术类高校学生的专业特征(舞蹈、声乐、绘画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作为教材教学的辅助部分,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挥ESP优势,并借助专业知识来提高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和认同感。(二)英语线上教学可行性分析。第一,线上教学操作能力的可行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作为高等人才的艺术类本科师资、学生都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在计算机、网络、软件等方面的运用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额外地培训辅导,即可轻松地驾驭“线上教学”的工具使用。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方面的广泛渗透,教育研究部门、市场机构、第三方平台等提供了大量可供用于教学使用的平台和资源,例如“微信”作为智能手机的主要终端应用,可提供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支持,教师可以非常便捷地构建“微信课堂”。第二,线上教学资源满足的可行性。互联网具有开源、共享的特征,容纳了海量的英语教学资源,其中不乏专门针对艺术类专业的英语教学内容,通过收集、归纳、整合等处理,能够快速地形成支撑艺术类高校学生线上教学需要的系统性课程。以“慕课”形式为例,在“中国大学MOOC”为代表的慕课平台带动下,国内知名大学纷纷推出一系列精品课程,其中“英语”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板块,这位英语线上教学提供了资源可行性支持。第三,线上教学意愿需求的可行性。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已经普遍进入“00后”时代,这一代人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到大的生活、学习经历中,广泛地接触到互联网,因此对线上教学具有很高的认可度,自身也具备很强的“线上学习”(Learningonline)能力,相对于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英语线上教学对于他们而言可以成为“常态”。
二、艺术类高校学生英语线上教学展开模式
艺术类高校线上英语教学探讨
摘要:我国艺术类高校在教学内容上普遍采取“文化课”和“艺术课”双向维度并行的模式,相比同等学历的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在文化课方面要求水平较低、艺术课所占比例较高,“文化课”让位于“艺术课”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在教学模式上不可过度借鉴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应突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与协同性。以艺术类高校学生英语教学而言,应突出艺术类“专业英语”(EnglishforSpecialPurpose:ESP)而综合性的“基础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EGP)。但结合现状分析,我国艺术类高校英语师资大多为EGP教师,无法凸显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的特色。本文立足“互联网+”背景下探讨艺术类高校学生线上英语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其可行性及具体表现,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艺术类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艺术英语;线上教学;可行性;ESP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衍生出许多全新的教学方法,旨在借助互联网资源、途径、理念等优势,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其中,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的方法改进,不仅涉及到“英语学科”本身的教育规律,同时也要符合艺术类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而“线上教学”(Teachingonline)具有很强的融合性、自主性、灵活性,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学习主体的需求,也为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有助于打造符合艺术类高校学生特点的“特色学习”模式。
一、高等教育英语线上教学优势及可行性分析
(一)英语线上教学优势分析。宏观上,英语线上学习的优势可理解为互联网技术所衍生的学习优势,对于英语这一“语言类”学科而言,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身临其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根本价值在于交流、沟通使用,对于英语实践环境具有迫切性需求。但在我国教育空间中,英语是“第二语言”,仅在课堂、校园及有限的师生互动空间中,很难实现高质量的语言实践环境打造。“线上教学”突破了英语教学的物理空间限制,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英语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利用各类社交软件建立英语“学习群”,随时随地展开对学生的指导、问题解答,又例如基于“云课堂”或“慕课”形式,充分利用国内外院校的英语教学资源,以弥补自身在物理空间中教学水平的不足。第二,节约成本。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获取的资金支持也不断增加,但整体上仍然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这导致资金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结合现状,大部分高校都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上,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完善等,而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为学生构建英语学习环境、丰富教学资源———尤其对于艺术类高校教育而言,其核心教育价值体现在“艺术课程”方面,英语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远不及艺术专业的硬件投资、软件配置。“线上教学”模式下,师生都可以便捷地获取教学和学习资源,且绝大部分资源都是免费供应的,能够满足综合艺术类高校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要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第三,以学定教。“在线教学”是游离于艺术类高校学生正常英语课程之外的形式,在实施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完全可以满足“以学定教”的要求。例如,根据艺术类高校学生的专业特征(舞蹈、声乐、绘画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作为教材教学的辅助部分,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挥ESP优势,并借助专业知识来提高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和认同感。(二)英语线上教学可行性分析。第一,线上教学操作能力的可行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作为高等人才的艺术类本科师资、学生都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在计算机、网络、软件等方面的运用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额外地培训辅导,即可轻松地驾驭“线上教学”的工具使用。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方面的广泛渗透,教育研究部门、市场机构、第三方平台等提供了大量可供用于教学使用的平台和资源,例如“微信”作为智能手机的主要终端应用,可提供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支持,教师可以非常便捷地构建“微信课堂”。第二,线上教学资源满足的可行性。互联网具有开源、共享的特征,容纳了海量的英语教学资源,其中不乏专门针对艺术类专业的英语教学内容,通过收集、归纳、整合等处理,能够快速地形成支撑艺术类高校学生线上教学需要的系统性课程。以“慕课”形式为例,在“中国大学MOOC”为代表的慕课平台带动下,国内知名大学纷纷推出一系列精品课程,其中“英语”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板块,这位英语线上教学提供了资源可行性支持。第三,线上教学意愿需求的可行性。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已经普遍进入“00后”时代,这一代人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到大的生活、学习经历中,广泛地接触到互联网,因此对线上教学具有很高的认可度,自身也具备很强的“线上学习”(Learningonline)能力,相对于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英语线上教学对于他们而言可以成为“常态”。
二、艺术类高校学生英语线上教学展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