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14:45: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数字媒体培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数字媒体培训

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学习框架与实施路径

[摘要]荷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将数字素养列入学校教育的学习领域之一,并将发展学生数字素养和实践技能置于重要位置,以期学生更好地参与当下和未来的(知识)社会。荷兰将数字素养认定为一组关于基本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技能、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媒体素养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它囊括六个学习主题:数据与信息、数字世界的安全与隐私、数字技术的运行与使用、数字交流与合作、数字公民和数字经济。荷兰从数字素养学习框架的顶层设计走向学校的具体实践,数字素养落地生花。

[关键词]荷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数字素养

一、引言

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的数字化为信息化社会创造了无限可能性,数字化发展战略成为全球共识。欧盟提出的欧洲2020(Europe2020)发展战略中,欧洲数字化议程(AdigitalagendaforEurope)强调要增进所有欧洲公民对互联网的使用与普及,特别是要采取行动支持普及数字素养。[1]数字素养教育是21世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旨在让儿童与青年掌握数字素养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够高效地、周密地进行信息处理,以此推动社会经济高效发展且具创新性,走向均衡、健康发展的信息化社会。[2]荷兰作为欧盟成员国提出了《荷兰数字化战略:为荷兰的数字化未来做好准备》(DutchDigitalisationStrategy:GettingtheNetherlandsreadyforthedigitalfuture)。年轻一代要掌握良好的基本的ICT知识与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是荷兰学校教育数字化的战略发展目标。[3]荷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将数字素养列入学校教育的学习领域之一,将发展学生数字素养和实践技能置于重要位置,以期学生更好地为未来做准备。数字素养是几乎所有职业共同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并且数字素养的内涵会随着ICT的发展而动态演进,学生需要具备数字素养来应对社会的日新月异。数字素养,是欧盟自2006年提出支持欧洲公民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各个教育阶段都须重视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4]2012年,荷兰皇家科学院中等教育计算机科学委员会在《中等教育中的数字素养:21世纪的技能和态度》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的中等教育课程对数字素养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委员会建议政府更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72 ̄的国家课程,发展学生的数字素养。2013年,荷兰国家课程发展研究中心代表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部厘清了数字素养的概念:数字素养是一组基本的ICT技能、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媒体素养的知识、技能与态度。[5]2017年,国家课程发展研究中心了数字素养的学习框架,涵盖“基本的ICT技能、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四个实质性领域。2019年,数字素养开发团队《数字素养学习领域》,呈现了进一步完善的数字素养学习框架,阐释了学生在各学段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目标。本研究拟解析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学习框架与实施路径,以期为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提供有益经验。

二、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解析

为深入理解荷兰的数字素养学习框架,本文从数字素养的发展愿景、实质性领域、学习主题、学习模块等方面进行解析。(一)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发展愿景。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发展愿景为:在课程中给数字素养一个坚实的位置,为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当下和未来的数字化社会做准备。数字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长为(数字)社会中积极的、负责任的、独立的参与者。[6]数字素养学习框架[7](如图1所示),勾勒出实现数字素养愿景的内核要素与外核的教育总体目标之间的关联。数字素养向外提供机会发展学生关于“思考与行动,与人相处,认识自己,为社会、学习与职业、个人生活做准备”的更广泛的能力,指向总体的育人目标。数字素养的四个实质性领域(基本的ICT技能、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和六个学习主题(数据和信息、数字世界的安全与隐私、数字技术的运行与使用、数字交流与合作、数字公民和数字经济)向内指向数字素养的发展目标,意图培育学生成为具有数字素养的数字公民。如果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批判性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数字技术、数字媒体和其他技术,能够掌握这些技术以获得信息并积极参与当下和未来的(知识)社会,即具有数字素养。[8]图1.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学习框架(二)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实质性领域。数字素养的四个实质性领域相互渗透,互为支撑,旨在学生能够获得数字素养各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学会以批判的方式思考和反思数字技术,学习利用数字技术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创新。[9]1.基本的ICT技能基本的ICT技能是学生掌握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功能,能够利用各种现代数字技术实现数学逻辑运算和信息处理。基本的ICT技能的要素有:(1)掌握ICT的基本概念,识别和理解计算机、互联网、软件应用程序、数字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功能;(2)使用互联网基础设备,识别和连接基本的硬件设施设备,使用设备和程序进行访问、存储和共享信息;(3)有效应用标准办公应用程序、软件应用,如文字处理器、演示软件、图像和视频编辑;(4)具有信息安全与隐私意识,安全使用互联网信息、在线交易,并意识到个人和他人的信息安全和隐私。基本的ICT技能是学生认识、参与数字社会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会使用数字技术,运用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2.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学生能够确定和分析信息的来源,系统地进行数字信息的检索并批判地选择,能够评估信息的可靠性与可用性。信息素养的要素有:(1)确定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2)制定信息检索策略,从可能的信息中选择最具可行性的来源,并能根据实际需要动态调整;(3)获取和选择信息,通过检索获得信息、资料,选择可用的、可靠的信息;(4)信息处理,运用文本、表格等方式对可用信息整理、归类,分析与整合;(5)呈现信息处理的结果;(6)评价,能够对任务过程和最终结果的相关性、有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在数字化资源来源丰富的数字社会中,信息素养强调学生对数字信息具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够使用数字手段实现有用信息的获取、处理与评价。3.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是在社会媒介化的背景下,学生具有媒体意识、媒体智慧,能批判地看待自己、他人的媒体行为;积极地、负责任地使用媒体,涉及安全和隐私的媒体行为能够合乎社会规范。媒体素养的要素有:(1)理解社会的媒体化,洞察媒体对个人、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2)理解媒体的社会功能,意识到媒体在传播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中如何发挥作用;(3)融合媒体素养、ICT基本技能和信息素养,在使用媒体时,能够操作设备、软件和应用程序,保护隐私与安全;(4)创建媒体信息;(5)社会媒体参与和身份意识。在媒体愈来愈融入数字社会底色的背景下,社会媒介化对社会各领域的塑造是多元与深刻的,媒体素养强调学生要具备批判性的媒体意识,负责任地行使媒体行为,智慧地应对复杂变换的社会。4.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学生基于计算机的算法、程序和计算能力,以及ICT技术的支持,从确定问题、收集资料和信息到分析、呈现结果的一种思维过程。计算思维的要素有: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可视化数据;分解问题;将问题抽象化;算法和程序;自动化;仿真与建模和并行化(同时进行多项任务)。计算思维为培养学生的过程思维赋能,强调以计算机算法思维思考,利用数字技术和工具寻求解决方案,最终解决问题。(三)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学习目标建构。数字素养的四个实质性领域勾勒出培育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概念域。基于概念域的蓝图,数字素养囊括的六个学习主题及其学习模块[10],从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程度、认知水平深度、自我意识等方面具体阐释了学生在各学段的知识、技能与态度。1.数据与信息数据与信息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从大量数字资源中收集数据和信息并经过信息处理,筛选出有用的数据和信息。随着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资源愈发丰富,数据和信息的产生、复制、更新、传递、访问量激增。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和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操作,使用数字应用程序访问、获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通过收集、过滤、存储有用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可视化、评价。学习模块包括:(1)从数据到信息,掌握数据的检索、选择、可视化处理,将数据转换为有用信息。(2)学会处理数字数据,以及掌握更大范围、更抽象的数据应用。小学阶段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字体验,要求学生能做简单的收集、分类和存储数据,形成多元的数字世界、数据的具象感知。中学阶段强调提升学生数据与信息的结构化能力,让学生具备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与批判意识,有意识地将数字技术关切到职业选择和社会发展。2.数字世界的安全与隐私数字世界的安全与隐私要求学生意识到数据共享存在安全隐患与隐私风险,要有意识地增强数字安全、保护数字隐私,能够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或设备被不良使用。网络资源开放共享,用户在使用数字资源、数字技术时产生大量的用户数据,涉及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学生必须意识到数字安全和隐私的重要性,学会负责任地存储、共享数据,能够遵循法律法规,采取恰当的安全措施应对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学习模块分为数字世界中的安全和数字世界中的隐私。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数字安全与隐私的意识,要求学生能使用密码保护账户信息。中学阶段逐步提升学生辨别、防护、应对安全隐患与隐私风险的能力,使学生的信息共享行为合乎法律法规。3.数字技术的运行与使用数字技术的运行与(创新)使用,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数字技术运行的基本原理,能够积极地、创造性地运用数字技术解决问题。人既是技术的使用者又是创造者,学生有必要学习计算机语言和编程,掌握数字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能将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造与创新。同时,学生要意识到数字技术对生理健康的影响,能从社会、经济、伦理等方面批判地审视数字技术。学习模块包括数字技术的交互与创新、控制与创新。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使用数字应用创建简单文本、音频、图像的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计算思维完成简单任务。中学阶段逐步提升学生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强调创新性、编程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利用计算思维解决复杂问题。4.数字交流与合作数字交流与合作要求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批判地使用数字方式进行交流与合作。数字技术的应用形成了人与设备之间的多维联系网络,学生能够掌握数字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概念、原理,有意识地、批判地、负责任地运用数字媒体进行交流与合作。学生深入了解数字交流与合作在不同背景下发挥的作用,在交流与合作中发挥和利用数字技术的创新与价值。学习模块包括:网络、数字交流和数字合作。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字网络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体验数字通信交流,能进行简单的信息、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中学阶段逐步提升对学生创新地利用数字技术组织合作项目、创建数字产品的要求,让学生有意识地建立与维护合作网络,在合作中自我反思,关切数字合作对个人与社会的价值。5.数字公民数字公民是指学生具有数字素养,基于民主社会的自由、平等、团结的基本价值观,以批判的、积极的、负责任的公民身份参与数字社会。学生参与数字社会既有权利也有义务,要秉持基本的价值观,有意识地反思作为数字公民承担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学生能够负责任地使用数字技术、多媒体资源,学习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新,批判地、积极地应对多媒体信息对多元化民主社会的影响。学习模块包括:数字化公民和数字身份。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字身份的认知,使学生能塑造自己的数字形象,识别和尊重他人的数字身份,辨识多媒体信息的真实性。中学阶段强调培育学生数字公民的基本价值观,使学生批判地认识媒体信息具有政治、意识形态等色彩,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成为具有批判意识、负责任的数字公民。6.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要学生能够积极地、批判地利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应用参与经济活动。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经济活动创造了新兴形态和商业模式,如在线支付、数字平台经济、数字化形态的货币。用户数据的经济价值让人们既是新型服务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学生要认识到这些新变化,积极地、批判地参与新兴形态的经济活动,并能够利用与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探索可能的选择方向。学习模块包括参与平台经济和数字营销。小学阶段注重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参与、体验简单的经济活动,了解数字广告的不同类型、用途及个性化特点。中学阶段强调学生能够深入认识数字技术带来的数字营销新形态、新模式,以及用户数据的经济价值;批判地认识数字平台经济活动的机遇、风险,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有意识地将数字技术关切到未来的学习与职业的选择。(四)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分布特点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在学段上垂直分布,在各学习领域中水平统整,各学习领域合力发展学生在数字素养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是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分布特点。荷兰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覆盖九个学习领域:运动与体育、公民、数字素养、英语/现代外语、艺术与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荷兰语、算术与数学,各学习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托。数字素养广泛地分布于其他八个学习领域,与其他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既融合也关联。如数据与信息的模块“从数据到信息”的学习目标也体现在其他学习领域。与之关联的学习领域有:英语/现代外语[11];人与社会[12];荷兰语[13];算术与数学[14]。数字素养的学习目标与其他学习领域(除运动与体育)之间相互关联,既突出数字素养学习领域的主导作用,也形成培育学生数字素养的跨领域学习合力。

查看全文

数字化转型期纸媒人力资源管理挑战及策略

摘要:纸媒面临形式日益严峻,当今纸媒数字化转型让相关人士看到了纸媒继续生存取得突破的切入口。纸媒数字化转型离不开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本文就数字化转型期纸媒人力资源管理展开研究,就数字化媒体转型存在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关键词:数字化转型;纸媒;人力资源;策略P.2摘要:纸媒面临形式日益严峻,当今纸媒数字化转型让相关人士看到了纸媒继续生存取得突破的切入口。纸媒数字化转型离不开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本文就数字化转型期纸媒人力资源管理展开研究,就数字化媒体转型存在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纸媒;人力资源;策略

风光一时的报纸行业已经一去不复返,当前报纸在营销、传播、受众、收入等方面均进入瓶颈期,新媒体给传统报业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从整个行业来看,报业竞争格局基本确定,当前仅存一些传统“豪强”仍旧在维持其生存空间,报业生存空间已经被压缩到最小。数字化转型是报业最佳出路,但由于缺乏科学借鉴对象,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实施科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为纸媒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一、纸媒数字化转型

纸媒数字化转型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纸媒在新媒体环境下促进其由传统方式向数字化方式转变,从而使得纸媒可适应信息时代特点。纸媒数字化转型是在新媒体时代与时代背景相关的转型方式,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纸媒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新媒体飞速发展导致传统纸媒行业营业收入、市场等受到极大冲击。纸媒行业逐渐意识到新媒体在未来媒体行业具备的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因此数字化转型是纸媒下一阶段发展必然选择。纸媒数字化转型是新媒体引导传统媒体实现转型的一种市场发展模式,因此纸媒数字化转型首先需建立新媒体运作思维,并对传统管理体制与组织架构进行改编,从而满足数字化行业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化运作方式重新构造其信息采集方式,建立专属数字化平台。不仅如此,纸媒数字化转型还需改变其传统营销模式,采用新媒体营销模式推销自己。纸媒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纸媒人力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其转型需求,基于此需要实施适应纸媒数字化转型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为纸媒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纸媒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查看全文

媒体艺术设计课堂文化内涵研究

摘要:为了做好新疆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教师应在教学期间,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利用文化氛围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新疆高职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如何在课堂文化内涵的建设中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情,也是每一位新疆高职教师需要面对的。本文选择就新时代新疆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阐述课堂文化的相关定义、包括课堂文化的内涵、新时代课堂文化内涵定义,为后续内容深入阐述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阐述课堂文化的几大教学目标,在依据教学目标基础上,给予新时代新疆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的建设有效建议,力求为新疆高职院校以及教师提供理论参考资料。

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把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作为依托而发展,以作为迅捷的速度以及妨碍,去传递和反馈更多容量的信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高职院校主要专业之一,此专业把传统艺术作为基础,把计算机技术作为依托,把具有严谨性设计艺术与数字技术有效结合,构建一个多个学科融合的专业,如融合数学学科、传媒以及音乐学科、文学、美术等学科。由此可见,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不仅涵盖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包含教学文化、知识素养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需注重课堂文化建设,注重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挥文化价值,确保技能培训与文化教学完美统一。

一、课堂文化相关定义阐述

(一)课堂文化内涵。课堂文化上作为一种特殊性、具有聚合性的文化,其也体现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情境的丰富性以及精神气象。课堂文化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对人的关怀,倡导心与心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只有在具有课堂文化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才能够更加的放松、更加的开放。此外,课堂文化也要展现出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个性,进而强化内在黏贴力与凝聚力,促使学生人格的形成。学校的教学风气、风貌,以及每个班级的氛围、团结性等,也可以利用课堂文化去体现。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认知课堂文化价值,注重课堂文化构建。(二)新时代课堂文化内涵。新课堂文化出现就是教育改革的体现。新课改文化倡导和谐教学氛围,注重师生的平等性,否定以往陈旧和过时的文化,强调教师和学生互动,一起去探讨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究、去重新的认知,进而不断的完善自身不足,自主的去提高自身,促进生命的发展。与此同时,新课堂文化,重视学生的发展,展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全过程,重视体验,并重新的探究相关基本理论[1]。

二、新时代新疆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原则

查看全文

农业广电教育媒体资源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积极探索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媒体资源发展的新途径,为中国农业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下称中央农广校)是一个通过远程教育对农民实施培训的教育机构,是国家级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教学中枢和媒体制作传播中心。20世纪80年代,限于当时的条件,农广校的教学技术媒体主要是文字教材、广播、电视、录音磁带和幻灯片,学员主要通过收听广播电视教学节目和自学文字教材来学习,并由教学班组织辅导和听录音授课。90年代初期,我国城乡影碟机逐渐普及,VCD和DVD成为我国农业远程教育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农广校开始大力推广VCD和DVD教学与培训方式。到了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卫星网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中国远程教育的新的变革,农广校系统添置了大批计算机、卫星地面接收站等设备设施,增强了利用互联网获取和传输信息的能力,不断探索应用数字技术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的加大,国家投资新建了国家级农业媒体教育资源管理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中心,搭建了以多种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内容,以媒体资源库系统建设开发为硬件支撑,以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渠道为主要途径,对农业教育培训进行高效管理,对基层办学提供便捷服务的运行平台,一个涵盖报纸、书本、杂志、录音录像带、光盘、互联网、卫星网等多种媒体的农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

一、农业远程教育发展模式选择

中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发展农业远程教育极有意义。远程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使任何地方的农民学员方便快捷地获取最好的教育资源,极大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推动各地农业农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中国农业远程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中国农村基础薄弱,大多数基层农广校缺乏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资源,在地方电台、电视台也没有教学节目播出时段,但从长远看,这都不会影响远程教育优势和效益的发挥[1]。发展农业远程教育,存在一个发展模式选择的问题。考虑到中国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广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家庭条件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农业远程教育应该采用数字技术与非数字技术恰当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综合利用VCD光盘、有线电视、卫星网、互联网等手段,采取以下两种不同的教育发送和传输的模式[2]:

1.主流模式

卫星传输数字化教育发送技术,适用于中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采用主流模式的地区可以采取的扩展数字化教育应用的技术方案为:CD-ROM光盘刻录和发送方案;各类局域网应用方案;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多媒体数据广播系统方案和电话拨号接入或其他公众电信网回传方案。

2.替代模式

查看全文

媒体经济管理论文

一、媒体经济管理服务性功能发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数字媒体。伴随媒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已经进入全球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在数字媒体发展过程中,虽然在不断引进国外管理理念,但是,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没有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媒体技术与媒体艺术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缺少专业的艺术性人才等等。然而,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将会在众多媒体经济中脱颖而出,因此,人们应充分认识到数字媒体发展的重要性,以不断加快数字媒体的发展进程。

(二)经济报纸。在媒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报纸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在经济报纸服务于读者过程中,虽然已经能够满足读者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但是,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够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例如,记者在选题过程中,不能依据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报道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并且报道的内容视角狭窄,信息量较少等等,此外,在经济类报纸中,娱乐新闻占据的比重逐渐增多,导致经济类内容的报道相对较少。

二、完善媒体经济管理服务功能的对策

(一)数字媒体

1.重视科技。现阶段,在数字媒体发展过程中,虽然我国也在不断完善科学技术,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这就要求在数字媒体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不断加快数字媒体的发展进程。

查看全文

动态广告设计领域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具有普适性、交互性、虚拟性以及易变性等特征。在动态广告领域,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能够显著提升数字化动态广告的视觉冲击力,体现广告作品的创意,简化艺术创作的流程,增强与受众人群的互动,降低广告创作成本。在概括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之后,对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态广告领域的实践要点进行探究,提出强化数字媒体艺术实践的若干途径,以期为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态广告领域的推广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动态广告;实施;途径

现阶段,全球经济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①。众多新兴的科学技术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尤其是动态广告行业。动态广告是一种更加形象、丰富、直观以及更加动感的广告形式,其继承并发扬平面广告设计的视觉审美,遵循海报的形式美法则,表现为静态的形式(二维平面)下动态的效果,由静态延伸到动、静结合。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广泛运用,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对动态广告作品进行创作、深度加工,能够显著提升数字化动态广告作品的质量与传播效果。数字媒体艺术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形式层面,都能够赋予动态广告更好的创意和更深的内涵,增加受众人群的情感体验。同时,随着数字化动态广告的推广,其丰富的形式和新颖的创意,能够反作用于数字媒体艺术,推动其创新和发展,实现广告行业和艺术行业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是以数字科学技术为基础和支撑,采用数字化的数据形式、图像、声音等为载体,同时结合通讯技术以及其他先进科技,实现对信息的加工、传播,是一种具有视觉冲击、独具特性以及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普适性。数字媒体艺术对技术条件的要求不高,甚至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完成以前复杂的工作,例如拍摄、美化、修图、涂鸦、制图、合成等工作,不仅具有更加完美的创作效果,还具有更高的创作效率,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和掌握,具有非常好的普适性。其二,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非常注重和受众人群的互动,采用多账户的方式和受众人群进行交流与沟通,让人们能够实现和艺术的互动,如通过数字化网络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沉浸在数字化展厅中,能显著提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和感知度①。其三,虚拟性。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艺术,创建虚拟的角色、场景、模型等,并采用数字技术使虚拟场景更加鲜活、生动②。其四,易变性。易变性指的是利用数字媒体艺术能够对数据进行修改,例如,采用RGB数值能够对绘画作品的颜色进行控制、修改和调整,创作者在进行数字动态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对画面进行方便、随意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创作效果。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态广告领域的实施特点

查看全文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创新性研究

摘要:数字媒体具有的简便快捷交互等特征使得其在当代社会迅速盛行起来,而以创造力和灵动性为培养目的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通过数字媒体的先进技术更能将艺术设计做到更简便更大胆。作为新兴的科技产业,数字媒体和传统的艺术设计的巨大的时间差使得民办高校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无法将其二者快速科学的结合。因此,民办高校在教学方式上需要启动改革,而由于缺乏经验和借鉴方向,意图一次性改革成功进展得相当困难。因此,构建出科学的教学模式,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探讨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创新;变革

一数字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数字媒体是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而逐渐兴起并走向繁盛的领域,数字媒体主要是以代码的形式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存储、运输、显示等过程,形成实物,最终形成大众眼中的以文字、图像、声音等作为信息载体的感觉媒体。数字媒体可根据用途的不同而一次分为逻辑媒体、实物媒体和感觉媒体,这三类在数字媒体中扮演着信息载体的角色,且相互依存,缺一不可。[1]也可根据表现方式分为通过电子书传播、通过互联网传播和通过手机传播的媒体。同传统媒体相比,数字媒体传播信息的多样化、海量化、交互性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特征变化

(一)“互动性”成为艺术设计最突显的一个特征。在当今数字媒体盛行之下,由于数字媒体通过二进制模式将初始信息进行转换、输出,信息的传递更为简便和迅速,信息传递模式由以往的从设计者到制造者也有所改变,单向传播已经无法满足沟通的需求,如今更多的人都逐渐转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以互联网为中间的信息暂存载体,信息传播途径从人—人转变成了人—机—人,且由于互联网的暂存作用,信息传播由单向转变成了更为全面和便捷的双向传播。信息传播的便捷和双向使得艺术设计过程中更为快速透彻地解决问题,制造者在设计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成了主动参与者。(二)数字媒体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以往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大多数是通过纸笔作图而展现出来的。在表现形式上局限在了二维平面上,较绘画不同,艺术设计无法通过二维图纸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且无法预知方案的可行性,而且通过手绘的设计方案无法迅速地解决改动问题,繁琐的图纸在面临修改时进度相当缓慢。数字媒体扩大了视觉传达的范围,在时空领域上完全扩宽了艺术设计的发展空间。[2]三维、四维绘图的发展为艺术设计开辟了新的天地。艺术设计通过增强立体感而增强了其灵动性,并能在多个角度审视设计方案确定其可行性。(三)艺术设计手段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新的艺术设计思维。艺术也是一门技术,需要有娴熟的绘画功底、操作能力等。在传统媒体时期,艺术的发展全靠手工绘图、制作,且每项程序都对操作者有着很高的技术和设备的精准工作,繁琐的修改和技术的限制一度遏制了设计者创作思维的迸发。而在当今的数字媒体时代,通过各种电脑软件作图,虚拟合成、精确的数字计算等,艺术设计有了更为强大的设施支持。设计者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依靠强大的电脑程序,将想象付诸于实践,将所想通过电脑三维立体构图展现出现,再通过数字技术判断其设计的可行性,数字媒体的发展为设计者带来了福音,为其拓展强大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后盾。

查看全文

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

【摘要】数字媒体具有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信息渠道丰富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专业教学过程中。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种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策略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以数码扫描仪、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为代表的计算机设备,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后来,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今在高等院校教学中,数字媒体艺术也得到了师生的普遍喜爱。

1.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现状

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广泛地应用高校教学过程中。当前,最常见的数字媒体涉及云数据、网络、智能移动设备等方面,通过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作为载体传递信息资讯,数字媒体艺术打破了传统的例如报纸、印刷、书刊、广播电视等媒介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数字媒体最突出的特点是打破了对时空和时间的要求,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获取信息量更加丰富。正因为如此,数字媒体在当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数字媒体突破了传统教育艺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都带给师生更好的体验。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助力,数字媒体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打开了崭新的一页。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集艺术创作与数字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艺术素养以及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而完成数字艺术创作过程。同时,学生在数字媒体艺术学习过程中还应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以满足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目前,我国各高校已经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每年大概有16万人左右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从事着网络媒体、游戏电视、电影数字、动漫工业设计等领域,可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诞生于2006年,在我国高校中诞生的周期不长,属于一个新兴专业。但是随着国内数字媒体领域对人才的需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设院校数量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1600多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相关专业,涉及游戏、网络、动漫、CG、影视、传媒等多个方向,在校学生已经突70万人。

2.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探究

查看全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研究

摘要: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加强教学质量的优化势在必行。而为了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对教学进行优化,创新教学思路和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以网页设计为例,简单分析如何展开教学优化,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页设计;教学优化;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也逐渐兴起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以时展为导向而不断改革教学、优化教学,是当前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以网页设计教学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如何优化教学,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简单展望。

一、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体,但是该专业的教师并没有结合时展的需求和本专业的优势来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落后,无法更加准确地展现出数字媒体艺术、网页设计的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通常都会与传统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相差无几,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认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的网页设计课程是与计算机专业的网页设计没什么差别,只要学习之后就可以独立完成网页设计与制作。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没有创新,使得学生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下形成了错误的学习观和知识体系。

二、教学改革的目的

查看全文

欧洲数字人文教育现状及启示

1欧洲数字人文教育概况

欧洲语言资源与技术研究基础设施(EuropeanResearchInfrastructureforLanguageResourcesandTechnology,CLARINERIC)及艺术与人文数字研究基础设施(DigitalResearchInfrastructurefortheArtsandHumanities,DARIAH-EU)合作建立的数字人文课程注册门户[3]是欧洲数字人文模块、课程和项目的开放在线门户网站,为学生、研究人员、教师和机构在数字人文方面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通过对该网站的数字人文课程情况进行调研,可以大致了解欧洲数字人文教育概况。该网站显示,截至2018年2月28日,在网站中注册的数字人文课程总共有153个。这些课程包括了本科、硕士、博士的整个阶段。其中面向本科生的有39个,面向硕士生(含研究硕士)的有69个,面向博士生的有5个。此外,还开设了28个学分课程、4个暑期学校课程、一个继续教育课程、4个模块(Module)课程。1.1国家分布。从分布的国家来看,德国(29)、荷兰(27)、瑞士欧洲数字人文教育现状及其启示魏清华(兰州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00)[摘要]信息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普及,催生了信息科学与传统人文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数字人文”。欧洲的数字人文教育体系较为完善。以数字人文课程注册门户数据为基础,从国家、学科、技术3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并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为例,对欧洲的数字人文教育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数字人文教育的一些建议。[关键词]数字人文人文计算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分类号]G258.6139(18)、意大利(15)、法国(12)所占比例较高,共开展了101门数字人文课程,占课程总数的66%。虽然在数量上德国、荷兰、瑞士、意大利、法国占课程总数的一半以上,但在国家分布上仍然比较广泛,为众多国家和地区所认可。1.2学科分布。按照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数字人文课程涉及的学科排名前八位的分别为:数字人文理论与方法艺术与文化研究、语言学与语言研究、计算机科学、文学和语言研究、历史、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人类语言技术;除此以外,还涉及社会科学、考古学、哲学、民族学、音乐学等众多学科。由此可见,计算机科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是数字人文课程的主要阵地,其次是历史学、考古学、传播与媒体、社会科学、音乐学等。可见,数字人文课程的学科分布非常广泛,并呈现较强的学科交叉性。1.3技术分布信息技术是数字人文研究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按照数字人文课程所涉及的信息技术进行分类统计,编码、信息检索、文本挖掘、关联开放数据、元数据保存、搜索技术、聚类分析、实体识别、扫描、机器学习等是数字人文课程的主要技术构成。

2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现状调研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CollegeLondon,KCL)的数字人文研究具有悠久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在艺术和人文学科中应用计算方法和工具的大学之一。2002年,数字人文系正式成立。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DepartmentofDigitalHumanities,DDH)是英国文化、媒介与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科研评估研究能力(researchpowerintheResearchExcellenceFrame⁃work)排名第一的专业,专业涵盖本科到博士,此外还建立有数字人文实验室(DigitalLab)。因此,笔者以伦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其数字人文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数据和资料主要来源于伦敦国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数字人文部网站[4]、《伦敦国王学院2018年本科生指南》[5]、《伦敦国王学院2017年研究生指南》[6]。KCL数字人文系总共开设了7门学位课程,其中1门本科课程,5门硕士课程以及1门博士课程(见表1)。课程采用学分制,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别,每种类别下分别由多个课程模块组成。除Dissertation(学位论文)以外,总共82个课程模块,其中必修课程模块25个,选修课程模块57个。必修课程为必须取得学分的课程,选修课程为学院提供的与学位相关的课程以供学生自主选修,大部分模块为15、20个学分不等,学生需要修满所要求的学分。博士阶段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无学分限制。此外,数字内容管理(DigitalCuration)为两年制硕士课程,其一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另外一年在柏林洪堡大学。2.1本科生(BA)课程。“数字文化(DigitalCulture)”本科阶段的课程,主要是包含数字化和互联网各个方面的知识,以及数字文化如何影响社会变化。课程为期三年,共有360学分,其中必修课占67%,选修课占33%。该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为:(1)分析数字文化的主要方面,如社交媒体如何运作以及互联网如何影响行业等;(2)学习信息技术的历史、数字经济的本质、新媒体的理论和数字时代的政治;(3)提供有关数字文化研究的技术培训,包括从社交媒体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网页设计及技术、数据呈现和数字保存等方面。2.2硕士研究生(MA)课程。数字人文部在硕士阶段共开设了5门课程,这5门课程的侧重点各有不同:(1)“数字人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和提高参与者对与数字媒介人类文化研究相关主题的认识和理解,旨在从学术、文化遗产和商业世界的角度,对人类文化研究的数字理论与实践有所了解;(2)“大数据与社会、文化”为学生提供了认知和理解大数据在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析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大数据,并通过汇集领域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他们提供从事大数据职业的背景;(3)“数字内容管理”属于为期两年的联合培养硕士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具有大量数字信息和知识的组织和企业中的领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战略,技术和实践技能,为其在数字信息和资产管理提供指导;(4)“数字社会、文化”的目标是提高参与者对数字技术在当代文化中的作用,包括表演艺术、电信、信息技术、哲学、法律和教育等活动领域。该课程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质,借鉴了艺术与人文学科、法学、物理科学与工程、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的课程设置,旨在针对不同的参与者,为那些非技术背景的人提供技术见解,并为没有系统地思考数字文化的人提供文化观点;(5)“数字资产媒介管理”是为了应对数字资产和媒体管理专业人士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开设的课程,让学生更加认识到数字媒体和数字资产的价值。2.3硕士研究生(MA)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程整体呈现出较高的重合性。从课程模块名称上看,这些重合性较高的课程关键词主要有:文化遗产(CulturalHeritage)、数字生态系统(DigitalEcosystems)、数字文化(DigitalCulture)、数字媒体(DigitalMedia)、数字营销(Digi⁃talMarketing)、数字出版(DigitalPublishing)、数字文本(DigitalTexts)、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ContentIn⁃dustries)、数字资产(DigitalAsset)、元数据(Metada⁃ta)、开放文化(OpenCulture)、数字文化(DigitalCul⁃ture)、网络技术(WebTechnologies)、APP、地图(Maps)等。

3启示

欧洲数字人文相关研究与教育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而国内数字人文的相关研究刚刚兴起,尤其应注重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已有成果,促进数字人文的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3.1构建数字人文知识结构体系。McCartyW在《人文计算》[7]一文中,绘制了一幅人文计算知识结构图。这幅图包括中间的学科中心MethodologicalCommons(如文本分析、数据库设计、数值分析、音乐检索与分析)、上半部分的类属研究(如文学与语言学、哲学研究、神学与宗教研究、历史研究)、下半部分的宏观扩展研究领域(如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历史学)3个部分。在学科中心与类属研究的中间有双向箭头彼此连接,代表数字人文学科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的动态交互性。该图总结了近40年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重心,清晰地展示了计算技术被包含在人文学宏观领域的归属关系。[8]开展数字人文知识结构的研究,有助于界定数字人文的学科界限,了解其学科属性,从而也可以为构建数字人文教育体系提供参考。3.2依托图书情报学科开展数字人文教育。从目前情况看,虽然国内有部分高校文科学院已经在数字人文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但从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其开展的主体仍然为图书情报学科领域[9]。如2011年成立的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依托信息管理等学科优势,整合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力量,通过召开论坛、开展数字人文项目、、申报基金等工作积极推动数字人文教育。此外,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也积极涉足数字人文领域,如北京大学图书馆通过组建数字人文课题小组、举办“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启动“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作坊”、主编印制《北京大学数字人文指南》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国内数字人文的发展,也突显了高校图书馆在数字人文领域的作用和贡献。3.3开展丰富多样的数字人文培训。在国内数字人文课程体系还未建立的情况下,可以专题培训、研讨会的形式开展数字人文培训和研讨。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举办的“数字人文跨学科论坛”、《清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数字人文与清史研究”学术工作坊、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徐力恒启动的“数字人文研究技能与方法读书会”、国际数字人文组织联盟(ADHO)举办的“数字人文国际会议”、北京大学举办的“数字人文论坛”等活动是目前数字人文培训的典型案例。3.4整合数字人文课。程对现有数字人文网络课程资源、MOOC资源进行系统收集和分类整理,构建数字人文课程列表,然后利用各类媒体(如微信、微博、学术论坛)进行广泛宣传,让有学习需求的人员能够更方便地找到所需课程和资料。同时,也应鼓励那些有条件的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及工具开设数字人文公开课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