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档案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1 07:23: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数字档案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数字档案安全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数字档案在其形成、存贮和共享利用等各个环节都会存在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安全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介绍了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手段。
【摘要题】数字信息化
【关键词】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互联网
【正文】
1.数字档案网络化应用的安全问题
数字档案的产生、移交、归档、管理和利用都是基于互联网、专用网和局域网环境下进行。系统的应用模式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即基于浏览器的Browser/Server结构和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Client/Server结构),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网上对档案信息的转换、存贮和访问。在数字档案的归档、管理和服务利用等过程中,档案数据的安全问题往往表现在多个层面。
数字档案馆理性思考论文
【摘要题】数字信息化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研究成为档案界关注的热点。但是,研究的重点大都集中在介绍数字档案馆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技术层面的问题上,对数字档案馆非技术方面的问题及其背后深层次的问题研究不够。而对这些问题如果不给以足够的重视与研究,将会严重影响对数字档案馆的认识,及其建设与运行。我们应当对这些问题给以冷静的理性思考。
1数字档案馆:能不能提高利用率
档案馆作为永久保存国家档案的基地,它一直把自身建成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的信息中心,实现档案信息全社会共享,提高档案利用率作为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在以往的条件下,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数字档案馆的出现为其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途径。数字档案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它能把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存储管理、查询和支布集成在一起,使这些信息得以在网络上传播,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信息”。[1]真正体现“信息数字化,传输网络化,馆藏超时空化,服务有线化,利用者足不出户便可查阅有关的目录、索引和全文,”[2]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数字档案馆为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铺平了道路,使档案信息共享成为可能。然而,数字档案馆的建成并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并不等于就能提高档案利用率。档案馆作为信息部门的“弱势群体”,在建立了数字档案馆后,并不一定就能解决传统档案馆面临的档案利用困境问题。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建国以来所谓的档案利用高潮仅仅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中利用档案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另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编史修志促成的利用高潮。这两次利用高潮可以说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特殊现象。因而,这种档案利用高潮会随着目标的实现而退潮。事实也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规模的编史修志工作的基本完成,档案利用工作再次走入低谷。尽管,档案部门想尽各种办法,丰富馆藏、改善馆藏结构、建立开放档案目录中心、开展创新服务机制等等,但是,档案馆门前依旧是“门可罗雀”,档案利用工作仍然在低谷中徘徊,毫无起色。“我国国家档案馆利用程度不高是不争的事实,接待查阅档案者日均二三人次的省级档案馆,日均不足一次的区、县档案馆决非个别现象”。[3]传统档案馆所面临的档案利用率低下的困境依然会摆在数字档案馆面前,这个问题并不会因数字档案馆的建立而马上解决立刻消失,数字档案馆对此恐怕也无良策。因为数字档案馆虽然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全社会共享,但是,档案信息的共享还需要建立在对这些档案信息的需求之上。如果没有对这些档案信息的需求,档案信息的共享也就没有了意义。档案信息的共享,说到底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异地档案信息的需求之上的。我们清楚一般的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大部分是有关本地区的社会记录,尤其是市(地)级以下的档案馆都是以本地区的利用者为主。试想一下,连本地区,守着家门的利用者都不去利用的档案,异地的利用者还能对其有利用需求?或者说,连对本地的档案都没有利用需求的利用者,还会对本地区没有关系的档案产生利用需求?更何况这些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大部分都是党政机关的文书档案,可以说从内容上是大同小异的,而且与异地的利用者没有多少关系。即使那些所谓利用率高的土地、房产、婚姻、公证等档案,也只是与当地的利用者有关系,与异地的利用者没有一点关系。而且利用者在利用这些档案时,多数是在利用它的凭证作用,但数字档案在目前是很难起到它的凭证作用的。因而这些档案根本就不可能吸引异地的档案利用者利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大部分档案馆都建成了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的利用问题仍旧不可能解决,数字档案馆同样会陷入传统档案馆面临的尴尬局面中。很显然,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运行,只是运用新技术解决了档案的快速检索与异地查阅,只是更新了档案利用的手段,它并没有改变档案信息的内容和档案的凭证性基本作用。当然,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对于国家级和部分省级档案馆以及一些其他馆保存的珍贵档案来说可能会增加一些利用者,但相对于庞大的大部分市(地)级以下的档案馆来说,增加的这些利用者就显得微不足道,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此,我们对数字档案馆在提高档案利用率的作用方面要有清楚的认识,在投资建设数字档案馆时应做出理智慎重的选择。同时,也应该看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仍然任重道远。
2数字档案馆:要不要成本效益观
工程设计数字档案论文
工程设计档案作为设计单位在工作进程中留存的原始记录,既有生产经营资料的共性,又有应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资料的特性。它的产生是设计人员运用基础资料、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实践经验进行集体创作的综合技术成果,工程设计档案中技术文件和技术图纸是设计单位数量最大、价值最高的部分。工程设计档案作为可供开发利用的设计技术资料,对内可参考复用,对外可供技术交流。虽然从整体上说,工程档案利用过程中必须要克服技术封锁、保护主义,变封闭性为开放性,面向施工、监理等社会单位,面向技术市场,面向设计和生产设计第一线,要及时准确、方便有效地提供档案资料[1]。但在实际中,基于知识产权、企业竞争及保密的需要,对工程设计数字档案进行保密也是普遍的做法。因此,在工程设计数字档案利用中,如何防范各种可能的泄密问题也是工程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工程设计数字档案保密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目前广大设计单位都在逐步开展数字化工作,形成了完整工程设计档案数字资料库,通过开发专门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作为平台,提供给单位内、外部利用者。高效传输途径和方便的利用界面为利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使工程设计档案最大化地发挥了其价值。数字化的方式从本质上说并没有改变工程档案的基本属性。工程设计档案属于创新型的成果,对于设计单位抢占市场至关重要。工程设计档案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结构安全的直接体现,对于社会稳定也具有积极的价值。随着数字化进程推进,在工程设计档案方便利用的过程中,其泄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新的载体环境下,“传统的保密措施已经无法满足档案信息的保密性要求,必须综合应用各种保密措施,即通过技术、管理、行政手段,实现信源、信号、信息三个环节的保护,借以达到工程设计数字档案利用过程的保密要求”[2]。因此,工程设计档案的保密工作依然面临严峻形势。
二、工程设计数字档案利用过程中出现影响保密的行为
1.数字档案对外利用,存在图文制作外包和数字文件直接交付情况。(1)图文制作外包。工程设计档案是伴随着建设项目开展而产生的,其最大的使用价值就是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提供凭证和参考。在实践中,由于每个工程项目设计资料数量巨大,设计院的图文制作能力已无法满足日趋多样的利用需求,设计单位普遍采用分包方式将图文制作交给专门的图文制作公司。在图文分包中,传统的做法是直接以档案原件交与签约的图文制作公司制作复制件提供利用。但是伴随着工程设计档案的数字化工作的推进,目前广大设计院都已实现了数字文件直接打印来提供复制件,这将使数字档案利用失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虽然目前设计院与图文制作公司一般都是会签订保密协议,但首先,图文制作公司作为一个营利单位,是对广大客户开放的,其缺乏可以完全保密的工作环境;其次,图文制作公司内部工作人员普遍没有接触过保密相关的知识和培训,保密意识薄弱,无法真正做到保密;最后,设计单位与图文制作公司在数字文件的传递过程普遍都是直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如QQ、微信、邮箱等)来传输文件,这种做法意味着将数字档案直接放在了网络上,对数字文件的安全是极大的危害,极有可能会导致保密档案在传输过程中被他人截获和查看。(2)数字文件直接交付。随着数字档案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各方的认可,设计院直接以电子文件形式交付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如在项目工程紧急的情况下,直接提供电子文件给业主进行招标工作、给造价部门计算造价、给施工单位施工等。虽然这种做法在设计行业,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且将数字档案直接提供给这些单位也是合理合法的,完全不违背保密要求,但因为设计单位与相关单位并没有构建一个安全合理的文件传递渠道,文件传递时也是直接采用即时通讯软件,未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在传递过程中文件被截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尤其是作为造价计算或招投标依据时,如果事先被其中一些投标单位了解到完整施工图,知道项目的整体预算,对其他的投标单位在信息掌握上是极不公平的,这可能直接导致整个招标工作的失败。2.数字档案对内利用,管理系统保密权限设置不当。随着我国建设发展不断推进,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业主单位对设计成果也提出了越加严格的要求,提出设计要高质量、高效率。设计单位为满足内部员工能高效利用工程设计档案,专门开发图档管理系统。设计单位将其所有设计成果数字文件按年度、设计部门编号的分类原则一一存放到系统中供利用者使用。随着系统平台的建立,工程设计档案的利用率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随着利用途径的越加快捷,保密权限设置的不尽合理也为档案的保密要求带来一定的冲击。(1)数字档案密级设置不当。工程数字档案只有合理设置密级,才能既高效又安全地提供利用。在给工程设计数字档案设置密级的问题上,设计单位往往因为没有明确的密级设置标准,加之没有专业的密级设置人员,基本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笼统地将数字档案分为“秘密”“机密”“绝密”。这种做法将直接导致设计单位只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数字档案进行保密管理,主要为地形图。而对其他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保存优势的档案及可能影响社会安全的大型工程结构资料等数字档案并没有进行保密管理。而且在文件设密时经常出现“一密定终生”的现象,没有及时就密级级别、保密年限进行重新鉴定,导致大量数字档案实际密级级别与单位内部保密清单中的状态不一致,严重影响工程设计数字档案的保密管理。(2)利用人员权限设置不当。工程设计档案数字化后,其主要的利用平台就是设计单位的图档管理系统,所以合理地控制系统利用可以有效解决数字档案保密管理的问题,其中控制利用账户的权限显得尤为重要。但设计单位目前对利用账户的权限设置,主要是以群体来分类设置,一级权限为可以下载、查看全部数字档案,分配给最高管理层和档案管理员;二级权限是可以查看全部数字档案并下载本人参与设计的图纸,分配给项目参与设计人员;三级权限是可以查看全部数字档案,分配给普通设计人员。这种粗放的权限设置,严重违背了保密档案的“最小授权原则”,无疑将对保密工程设计数字档案造成巨大危害,保密设置时应尽量细化到单个用户、单份文件[3]。3.数字档案对内利用,无安全可信的传递渠道。图档管理系统的成功上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员工内部的利用问题。设计人员可以方便地通过图档管理系统用户界面,快速找到所需项目的相关图纸并进行查看。但是在查看文件时,因为后台存储文件量巨大,经常会出现打开延时现象,甚至在使用CAD源文件时出现无法打开的情况。设计人员因为大部分时间都需要进行设计工作,无法在电脑前过长时间关注,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单位原则上是同意由档案室工作人员下载图片格式的文件来提供给设计人员使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计人员的设计效率,也充分体现档案工作者服务至上的精神。但在文件传递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稳定安全的传递途径,虽然设计院目前一般都存在内网即时通讯软件,作为传递途径相对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因为这类软件目前只有PC端,没有移动设备端。设计人员经常需要配合施工方业主方工作,在电脑前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所以为了及时提供电子档案,普遍采用的方式是采用即时通讯软件(QQ、微信、邮箱等)传输或直接用U盘拷贝。这种传递方式对保密文件的管理是存在巨大隐患的。首先,采用第三方的即时通讯软件(QQ、微信、邮箱等),文件需要存放在第三方临时服务器中,文件保密要求得不到保证;其次,用U盘直接拷贝文件,常会出现保管不善导致U盘丢失的情况,这样保密数字档案将直接失密,即使是已删除文件的U盘,利用磁记忆技术仍然可以恢复信息。
三、工程设计数字档案利用过程保密管理的措施
数字档案安全管理论文
1数字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基于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人为风险
除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特性的档案数据风险,数字档案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要加以重视的一项风险因素。由于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是近些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在档案数字化进程中,从电子文件的形成到归档保存,都应该有严格规范的程序管理、科学统一的标准体系和业务管理制度,而现实上却并非如此。一般来说,档案数据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样就造成了档案管理人员的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还由于防范数字档案风险的成本较高,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很难为了提高数字档案的安全性投入过高的资金。此外,因为档案管理系统是多用户、多管理的系统,如果管理不善或者管理人员的操作失误,很可能导致数字档案载体的损害及误删除、误覆盖、恶意篡改、越权访问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基于自然灾害的档案数据风险
对于那些突发的灾难,如火灾、雷电、水灾、飓风、地震等,一旦发生,其破坏程度非常高,范围广,而且几乎没有预见性,很难进行预防,因此,无论是对实体档案还是数字档案来说,其破坏程度都是难以估量、极具毁灭性的。
2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策略
提够特色的数字档案馆服务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部分数字档案馆已经构建了个性化服务平台,建立多种不同形式的个性化服务栏目,如建立用户界面、信息推送、文献资源共享等。为此,档案馆界形成了一个探讨个性化服务理念的大讨论,同时档案馆根据国情和馆情况,正在积极运行不同形式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用全新的理念冲击了传统服务的思想束博,以推进个性化服务有的放矢的开展下去,并产生其影响.
一、何谓数字档案馆个性化服务
所谓数字档案馆个性化服务,是指数字档案馆利用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诸多信息技术,获取并分析各个用户的背景、习惯、偏好和要求,从而为不同用户提供充分满足其个体信息需要的一种集成性服务。即服务时空的个性化,在用户希望的时间和地点为用户提供服务;服务方式的个性化,能根据用户的个人爱好和特点来展开服务;服务内容个性化,所提供的服务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数字档案馆个性化服务的基本流程:用户首次进入系统页面,系统提示注册登录,注册完毕后进入定制页面内容部分,用户可以选择符合自己喜好的界面、字体和常用数据库、搜索引擎,以及网站的业务信息等服务栏目。选择完毕后,程序将把提交的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用户再次登录访问该站点时,系统会从网站服务器数据库中获取个人的定制信息,形成满足用户要求的浏览器页面。
目前,部分数字档案馆已经构建了个性化服务平台,建立多种不同形式的个性化服务栏目,如建立用户界面、信息推送、文献资源共享等。为此,档案馆界形成了一个探讨个性化服务理念的大讨论,同时档案馆根据国情和馆情况,正在积极运行不同形式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用全新的理念冲击了传统服务的思想束博,以推进个性化服务有的放矢的开展下去,并产生其影响。需要指出的是,个性化服务是建立在信息资源上的知识服务系统,是知识的再生与积累,是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的过程,需要具备综合知识人员支撑此项工程的实施。
二、数字档案馆为什么要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数字档案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标志着数字档案馆正在利用网上平台扩展自己的专业性服务,是实施高层次个性化服务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数字档案馆用户个体档案信息需求存在差异。目前在档案馆(指传统档案馆)利用档案的主要有三种人,以研究为主要目的的学者、以工作查考为主要目的的机构工作人员、以个人查证为目的的普通市民。这三种类型的人群也是数字档案馆的真实用户,他们对档案信息需求的目的不同,一部分用户的需求趋向专深和特殊。用户个体的差异使其档案信息需求具有非常明显的个性化特色,表现出对各种档案信息类型的关注与渴求。另一方面,数字档案馆用户档案信息需求心理、行为显现个性化。正是个性心理、行为的千差万别直接影响着个体对档案信息的鉴别、选择和占有,体现了个体档案信息需求的个性化特征。
网络化下海洋数字档案管理透视论文
摘要: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海洋数字档案的使用正改变着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信息安全与保密方面,对海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海洋数字档案的特点、网络环境下海洋数字档案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从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海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网络应用
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数字化建设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海洋档案的管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正面临着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档案理论界对于电子文件是否应该转化为档案材料也从争论转为接受,这一革新要求我们改变原有对文件档案的理解,顺应技术发展趋势,更好地进行海洋档案管理工作。
1海洋数字档案的概念和特点
在1996年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美国的《档案与博物信息》编辑D.比尔曼以《虚拟档案》为题,第一次提出了与物理档案(Physicalarchive)和实态档案库(Physicalrepositoriesofarchives)相对应的虚拟档案(Virtualarchives)。国际档案理事会对数字档案的定义是:通常以代码形式记录于载体,如磁盘、磁带或穿孔卡带之上的文件档案,它的内容只能通过机器来利用,并根据来源原则来组织安排。以此类推,海洋数字档案就是以代码数字形式记录于载体,如磁盘、磁带或穿孔卡带之上的海洋方面的文件档案。数字档案改变了传统的档案载体形式与档案工作意识。数字档案的载体与传统档案的载体有很大区别,包括存贮电子文件、信件、图纸、报表所形成的软盘、光盘、硬盘和磁带等。数字档案中的信息资料不以传统的笔墨纸张等直观的形象出现,而是通过二进制代码以数字形式存贮,成为肉眼不可直接识读的记录符号。档案信息传输平台数字化,当档案信息在完成数字化后以数字形式存在时,数字网络系统就将成为其主要的传输平台,为档案信息的快速流动提供可能,通常是以网站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海洋数字档案也有着与其他数字档案相同的特性。
2网络环境下海洋数字档案的安全隐患
数字档案馆建设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数字档案馆是数字信息时代档案传递和利用的新途径。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相比有着极大的优越性,然而它也存在着不少缺陷。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中面临着诸多不容乐观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本文提出了数字档案馆建设所面临的10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问题
【正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数字档案馆的研究和建设成为我国档案界关注的热点。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相比,有着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海量的存储、便捷的检索、快速的传输、高度的开放、信息的共享等优点,使传统的档案馆望尘莫及。然而,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有的甚至可能是致命的缺陷。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字档案馆存在的缺陷,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的难点和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解决。如果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掉以轻心,必将给未来的档案事业留下巨大而无法弥补的遗憾。
1数字档案的凭证价值问题
档案的基本价值有两方面,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而尤以凭证价值最为重要,虽然,“目前人们对数字化档案具有参考价值这一点已无疑义,然而,由于一系列技术和立法问题还未解决,数字化档案目前还不具备法律凭证效力”[1]这无疑使数字档案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确认数字档案的凭证价值就成为数字档案馆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难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数字档案凭证价值问题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数字档案馆是数字信息时代档案传递和利用的新途径。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相比有着极大的优越性,然而它也存在着不少缺陷。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中面临着诸多不容乐观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本文提出了数字档案馆建设所面临的10个方面的问题。
【摘要题】数字信息化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问题
【正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数字档案馆的研究和建设成为我国档案界关注的热点。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相比,有着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海量的存储、便捷的检索、快速的传输、高度的开放、信息的共享等优点,使传统的档案馆望尘莫及。然而,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有的甚至可能是致命的缺陷。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字档案馆存在的缺陷,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的难点和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解决。如果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掉以轻心,必将给未来的档案事业留下巨大而无法弥补的遗憾。
1数字档案的凭证价值问题
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6篇
第一篇: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初探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档案十分重视,因为对文书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相应的对比能够在今后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帮助。我国向来重视对于文书档案的保护和管理,因此在开展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传统的手段开展工作,在目前信息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管理工作的需要。目前档案管理工作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因此在开展相应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这样才能够在管理的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本文旨在对档案信息化管理背景下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为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管理;文书档案管理;探讨与研究
文书档案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记录,是重要的资料和资源。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档案管理的需要,因为现代社会的文书档案十分复杂,要想对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应当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对文书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不断提升文书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文书档案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如果在对文书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就会不利于先关工作的开展,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本文对档案信息化管理背景下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文书档案的凭证作用
我市档案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思路
年我市档案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投身到市委提出的“两年”和实施“六大行动计划”活动之中,认真贯彻落实省“两办”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全市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得到了新发展、新进步。
一、推进依法治档工作,健全档案法制建设
1、深化档案执法检查。会同市人大对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了一次执法检查,检查中,先要求涉及到的有关市直部门开展自查,月份对市国土局、规划局、水利局、经济开发区等4个部门进行了抽查,重点检查了档案工作机制、档案员配备情况、档案室及硬件设施配置、案卷质量和安全保管、档案利用等情况。通过检查,提高有关部门对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的档案管理水平,提高依法治档的自觉性。
2、规范档案行政许可审批。坚持依法管理档案,进一步强化档案行政许可工作。积极配合政府法制机构依法制订、修订、清理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档案业务技术标准。根据要求,完善、规范了档案行政许可办理指南。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年共有1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通过。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督、指导服务工作,对田螺山基建工程、高铁指挥部、交通系统“平改立”道口工程、全民健身中心工程、水利局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千库保安”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进行监督、指导。
3、加强基层档案工作。分别召开了全市档案工作会议、乡镇(街道)档案工作例会和市直机关档案协作片组长会议,对今年全市档案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落实。制订下发了乡镇(街道)档案目标管理工作考核意见。根据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任务与要求,重新制订了乡镇(街道)档案工作考核实施意见,以此作为乡镇(街道)档案工作规范化的依据。
4、深化档案目标管理工作。抓好全市各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的基础管理工作,加强日常的监督、指导,严格履行年检制度;继续开展档案目标管理活动,通过升级达标、认证等活动促进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深化“三农”档案工作,着力抓好村级档案工作的省级示范性和规范化创建工作。根据年初确定的档案目标管理、认证和创建省规范化(示范化)档案室的目标、任务,今年共创建省行政村、社区规范化档案室12家,示范化3家。省级示范化数字档案室创建1家。档案目标管理认定达标省级8家,宁波一级3家,认证11家,新组建综合档案室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