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实训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10:49: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数控实训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数控实训报告

数控实训小结报告

刚到工作地点,我便被要求去看一个工作安全方面的录像,录像里详尽的播放了许多工种的工作要求,像电焊气焊,热处理等。看着许多因不按要求操作机器而发生的事故,再加上师傅告诉我的以前发生的类似事件,我真的有点害怕。师傅看出了这一点,就告诉我,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掌握要领,是不会发生事故的,于是我明白了,规范的操作,是安全的重要保证!

听完了师傅的动员课,便去一楼听师傅讲解有关工业安全方面的知识。看着发下来的资料,我才明白工业安全的重要性,工业安全知识是工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必备知识,对于草拟或一个企业的安全条例,减少工业污染,防火防爆等方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如果不掌握的话,不但会被人斥为无知,有时还会发生重大事故。看完资料,师傅就向我讲解了有关防火的各种知识,展示了四种常用的灭火器,有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和高效阻燃灭火器。其中1211灭火器里面含有氯氟烃,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现在已经禁止使用,干粉灭火器是使用较广泛的,对于易燃液体、油漆、电器设备的火灾,都可以用它来扑灭,但由于灭火后有残渣,故不适用于精密机械或仪器的灭火,而且其冷却功能有限,不能迅速降低燃烧物的表面温度,容易复燃。二氧化碳灭火器弥补了干粉灭火器的缺点,大量适用于精密仪器的灭火,而且随着液态二氧化碳的蒸发,燃烧物体的表面温度也会迅速降低。高效阻燃灭火器是近年来开发的比较好的灭火器,它可以在表面形成一层阻燃膜,阻止燃烧,彻底隔绝火源,而且由于这层膜是蛋白质,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故可用于发生火灾时候的逃命——用灭火器把液体喷在皮肤上和头发上,就可在短时间内避免被火烧伤。看完了灭火器,我又观察了砂轮,了解了它的使用方法,并拆卸了较小的砂轮,量取它的直径,再根据铭牌上的数据,计算了砂轮的线速度。这时已经快下班了。

1.薄板加工

薄板加工算是金工工作里比较危险的了,因为操作工具都是些很锋利的东西,操作对象是一片金属板,要在这片金属板上划线,然后用剪刀剪裁,时刻都有划烂手的可能。但由于作品比较有趣,是一个铁皮盒子,大家的热情还是很高的。但做起来就不是那样了,划线难,剪裁更难,一不小心剪错了,真是欲哭无泪。但是看到自己剪的完美的配件,又有一种成就感。当自己做的铁盒装配成时,真是百感交集。金工工作的目的可能也在此,让我们体会到成功与付出的关系。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就是铁盒合上时,你可不要小看这一关,这一关最困难了,前面所有的失误都会对这一关产生影响,能不能合上,是对铁盒的最重要的判定。

2.车工

第二天我曾操作了数控车床,就是通过编程来控制车床进行加工。通过数控车床的操作及编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数字化控制的方便、准确、快捷,只要输入正确的程序,车床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而非数控的车床就没有这么轻松了,我就开始进行了车工的工作。首先我熟悉车床的各个组成部分,车床主要由变速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丝杠、光杠和操纵杆组成。车床是通过各个手柄来进行操作的,师傅又向我讲解了各个手柄的作用,然后就让我加工一个两边是球形,中间是圆柱的一个工件。师傅先初步示范了一下操作方法,并加工了一部分,然后就让我开始加工。车床加工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选择正确的刀,一开始我要把所给圆柱的端面车平,就要用偏车刀来加工,然后就是切槽和加工球面,这时就要换用切槽刀。切槽刀的刀头宽度较小,有一条主切削刀和两条副切削刀,它的刀头较小,容易折断,故应用小切削用量。切槽的时候采用左右借刀法。切完槽,就要加工球面了,这对我这种从来没有真正使用过车床的人来说,真是个考验。我不停的转动横向和纵向的控制手柄,小心翼翼的加工,搞了整整一个下午,还算满意,不过比起师傅拿给我看的样本还是差了不少,而且在加工的时候我的手还被飞出来的热的铁屑烫伤了,不管怎么说,一句话,还是不熟练。

查看全文

数控加工技术实践课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数控类实训属于高校机械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数控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此类课程主要通过学生操作机床设备实现成品加工。本文以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数控加工实践课为例,从师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的联系、考核模式的调整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数控加工技术实践课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本科;数控加工技术;实践课;教学改革

高档数控机床的开发与应用是“中国制造2025”中最为重要的发展领域,随着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控制与之结合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制造设备中。根据市场调研发现,一线数控操作工学历普遍较低,接受新工艺、学习新设备的能力较差;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都不愿意在一线操作机床。企业迫切需要既有学历又有操作能力的一线工人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数控加工人才迫在眉睫。

一、数控加工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以数控编程为理论基础,开设数控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实训课程。学生进行为期两至三周的实训,在实训教学中存在以下典型问题。(一)师资情况。数控教学方面师资不足。经过调研和比较,学校数控设备数量充足;但数控理论教师人数与设备数量之比为3:7;实践教师人数与设备数量之比为1:7;另外教授《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的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技能不足;而实践课老师虽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不系统、不完善。(二)学生情况。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不扎实、理实一体课中实践环节较少、对数控机床不熟悉等情况都给实践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三)实训情况。目前实践课教学采用整周停课实训方式,实训过程中因师资关系,设备开出率较低,每10-12名学生共用一台设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实际操作时间较少;《数控编程与操作》、《机械加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理论知识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但理论课教师实践操作经验较少,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很少考虑实践操作内容;学生操作数控机床时理论知识无法灵活运用,理论与实践脱节;与此同时教师教学任务重,无时间和精力外出调研和培训;实践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无法适应创新性高校人才培养。(四)考核形式。目前实训课采用集中考核制。即:实践结束后,学生上交一份实习报告,根据实习报告的质量来评定学生实践课成绩。实际上实践课主要考核的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应与理论课考核有所不同,但因师资和实训学时的影响,无法真实的反映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二、数控加工实践教学改革的举措

查看全文

机电技术群建设与质量提升探索

摘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通知》精神,对照《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加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建设质量与成效、特色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成效;质量提升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对照《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的要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成立创建组织机构,明确创建目标,分解创建任务,确保创建工作按规按序实施,并于2017年4月顺利通过省现代化专业群评估验收。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情况

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由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和电气运行与控制等3个专业组成,其中机电技术应用核心专业分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和机电产品维修两个专业方向。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566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164.14万元,拥有校企合作企业18个。专业群现有中专在校生686人,其中专业机电技术应用核心专业在校生393人,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专业方向278人,机电产品维修方向115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校生195人;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在校生98人。专业群共有专职专业教师28名,兼职教师8名,其中硕士学位10人,高级教师18名,省特级教师1人,具有双师素养教师比例达到100%。三年来(2014、2015、2016年)专业群毕业生950人,双证获得率39.16℅,毕业生就业率96.74℅,对口就业率72.42℅。该专业群现有6门专业平台课程,7门课程资源被评为市精品课程。组织专业教师编写出版了5部校本教材;完成省级课题5项,连云港市级课题7项。根据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十三五”发展规划》,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坚持科学发展的基本思想,整体设计,邀请省、市现代加工制造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引入鹰游纺机、黄海机械等企业参与,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核心专业建设,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实训实习基地、专业文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内涵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定位在立足连云港、服务沿海地区、辐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区的省级现代化专业群。

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质量成效

查看全文

数控车床实习课堂管理方法

一、课堂管理的概念

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课堂是一个小型社会,集学习生活、情感生活、人格社会化过程、互动竞争生活于一体。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是组织教学。

二、数控车床实习课堂管理方法

参加数控车床实习的学生是需要经过学习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才能进行操作实习的,如数控车床编程基础知识、数车加工工艺知识、数车编程仿真加工等等,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先学习一些相关的安全操作及安全生产知识。虽然这些学生有些课前准备的知识,但在数控车床实习中还是不能独立有秩序地进行数控车床实习,还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课堂管理的方法有哪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数车实习课前、课堂结束时的组织

在每次上实习课之前,最好先让学生集合。集合后可以检查学生的考勤情况、讲解并派发当天的实习任务,提示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安全操作、安全生产知识等等。在临近课堂结束前,也要让学生集合。集合后可以总结当天实习情况,可以先让学生代表总结,接着教师总结,总结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当天的实习情况,如表扬当天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或批评表现差的学生、简单讲解分析实习任务的加工方法、学生的安全操作问题、实习室的卫生情况、机床的保养情况等等。

查看全文

高职数控机床课程改革论文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重在培养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其教育方针。本课程是专业培养的最后课程,前导课程比较多,具有实践性强、理论教学难度大、知识面涉及广、师资培养和设备投资多的特点,而且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尤其电方面的知识对于机械学院的学生来说理解掌握难度较大。传统的课程标准是基于学科体系架构设计的,设置单独的实验实训环节,教师作为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以讲授为主,学生学习是集体化和被动的。这样,即使教师的水平再高,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虚拟实验室、先进故障检测诊断设备和实验教学用数控系统平台等,也难以真正改变理论与实训教学相脱节的现状,难以充分发挥实训设备和校企合作的作用,常会造成学非所用、学非所需、边学边忘、知识与能力割裂的状况。另外,由于数控系统品牌多,技术发展迅速,不同数控系统机床在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存在不小差异,传统教学体系一般只以一种数控系统为主进行教学设计,缺乏方法能力的培养,难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的需求脱节。传统的课程标准已不能满足新形式下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本课程就是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设计课程标准体系,开发融合“教学做”为一体的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课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论研究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源自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其核心思想是从职业需要的角度出发,紧随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需求,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强调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深度融合,以岗位涵盖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理论实践学习过程、岗位工作过程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结合起来,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学生能够在逼真的企业环境中做到边学边用,体现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征。由院系领导、专业教师和教育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与企业专家进行基于职业的深入分析,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并提炼出专业的岗位群、能力群和一级典型任务群,建立校企合作下的课程体系群,并给出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性质、目标、地位和理念等,实现专业与行业之间的对接,落实专业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企业和实践方面专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经多维度的企业调研,对岗位群及其成长历程和发展方向进行研讨,对课程相关岗位工作过程、岗位需求和岗位技能等进行分析,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进行针对工作任务的行动领域分析,获取一系列二级典型工作任务;由教育和企业专家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整理和提炼,形成若干个内部各任务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教师团队和企业人员进行学习领域的分析设计,也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得到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学习情境的载体可以是项目、任务、案例、产品和工艺等。情境及其内部各载体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每个学习情境和情境下的各载体都有相应的能力目标。这一环节将实现课程与企业间对接,落实职业能力。由教师团队和企业人员进行学习领域的分析设计和学习情境的设计开发,然后进行基于任务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实施和推动改革,课程实施中要进行教学条件和教学模式开发、改进和革新,要对重要资料和经验等进行保存,并向专业委员会和课程负责人等及时反馈相关信息用于课程调整或进一步改革。这一环节主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与执行,落实培养。学习情境的开发包括5个方面,教学组织有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开放教学、协作教学和设计教学等形式,教学组织的具体实施体现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应具有多样性。课时安排指对每个学习情境和情境下每个项目所占课时的分配。课程评价指在学生完成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环节后给出的最后评价,采用百分制,主要依据平时项目完成的鉴定结果分、期末笔试分和学期综合表现等。教学支持指课程实施所要具备的软硬条件,包括教材、网络教学、实训设备、图文视频等资源,投影仪、幻灯机、网络、虚拟平台和计算机等教学工具,逼真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工厂和校外实训基地等环境,课程专家、理论教师、实训教师和助讲组成的教学团队,校企合作的互惠和资源共享。教学模式是实施教学的核心,分五个方面,针对每个学习项目,都要对学习者、学习需求和学习内容进行分析,然后以“六步法”的工作过程为引线进行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指学习者所需的问题情景、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设计,要考虑学校场地和宿舍、社会和家庭等因素。学习活动设计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和教师指导等设计。过程控制是针对任务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的教学控制,可以是观察、口头提问和书面问卷等,以一个或多个工作过程为单位进行鉴定,最后给出任务的综合评价结果。

三、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本课程的改革就是基于上述的思路逐步推进和完善的。

查看全文

CK6136型数控机床维修探讨

摘要: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能够根据已编辑好的程序,控制机床的各动作部件,实现机床运转和产品加工的自动化控制过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等模块一体化的加工设备,因而其维修是一项复杂、技术性要求高的工作。笔者阐述了对数控机床维修者的能力要求,通过分析CK6136型数控机床的两个实例,详细介绍了故障发生与排除的全过程,仅供参考。案例证明,提升机床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机床故障的尽早排除,最终提高机床的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数控机床;故障;维修

随着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机床在制造类企业中日益普及,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1]。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数控机床又经常会发生故障,需要机床使用者掌握必要的维修技巧和方法,使得机床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工作,从而使机床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下面结合实例从数控机床使用者和维修者的能力要求来谈谈数控机床的故障排除与维修技巧。

1数控机床维修者的能力要求

1)数控机床维修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维修者要有广泛的专业知识面,要有良好的技能培训,要有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的能力、机床操作能力、维修经验积累,还需要有一定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敬业精神。2)数控机床维修要遵循故障排除的操作规程。首先是调查故障现场,充分掌握故障信息;然后深入研究掌握的故障信息,明确故障的复杂程度,并列举出故障的全部可疑点;接着进一步分析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最后将故障排除并整理相关的资料,写出维修报告。3)数控机床维修必须具备一定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包括直观检查法、功能测试法、参数检查法、PLC检查法、部件替换法及隔离法等。图1数控机床故障排除流程示意图4)数控机床维修要学会用流程图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图1所示。

2故障排除实例

查看全文

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化研究

摘要: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对应课程进行模块化构建,有助于高效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本文主要结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论述课程教学改革的设计思路以及具体措施,为高职“1+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提供参考。

关键词:1+X;数控技术;多轴数控加工;课程模块化

1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中的“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作为第三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公布,教学制度的改革首当其冲是对于课程的改革。我院作为多轴数控加工1+X证书的试点院校,基于多轴数控加工培训考核内容,创新实践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中融入“1+X证书”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结构、内容、实施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积极探索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2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背景下,原有课程体系不足以支撑其与相关职业技能证书之间的衔接,必需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课程体系的重新建立则要对接新的课程标准,与专业特性、技能培养目标(主要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要求的核心技能)相结合。课程模块化既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解决传统教材内容碎片化、与行业发展割裂化的问题,也便于将行业新标准、发展新工艺、科技新技术融入教学过程有效实现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技能拓展齐头并进。这就迫使校企双方深度融合、结合第三方社会评价组织,协力探索对接和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2]根据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分布,分析数控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立足于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课证融通”整合重构其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及具体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如图1。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能力依次提升,高级别技能要求中涵盖低级别技能。以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中级)为例,证书考核内容如图2。

查看全文

工程教育改革的cad/cam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要:CAD/CAM教学实践平台作为以培养应用型工程专业人才为目的的工程训练平台重要子平台,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以在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训练平台上构建CAD/CAM教学实践平台为例阐述平台构建方法,探讨平台对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程训练;CAD/CAM;教学实践;平台工程

教育改革强调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强调通过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工程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专业的基本理论,通过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等工程设计方法的训练,获得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和开发设计的初步能力[2,3].目前,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正在以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契机,加快培养适应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吉安市“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建设需要的大批应用型人才,促进学校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形成高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努力探索并构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CAD/CAM教学实践平台作为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训练平台的重要子平台,主要服务于机械类专业学生,并兼顾电子、医疗器械工程等专业学生,通过整合现有CAD/CAM相关课程源和设备构建而成.通过平台下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工程教育中强调的四个环节,使学生掌握CAD/CAM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CAD/CAM系统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初步具备CAD/CAM开发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以满足现代生产对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1构建CAD/CAM教学实践平台的必要性

CAD/CAM技术是计算机、机械、材料等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的产物,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该课程体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1形势发展的需要

查看全文

中等职业学校验收整改意见报告

一、整改任务

1、于20*年底前完成校园、校舍建设任务;

2、加强实验、实训设备方面的建设。

二、整改措施及成效

(一)加大校园校舍建设力度

针对县职教中心校园校舍建设的实际情况,决定将原永生小学校舍全部划归县职教中心,移地新建县职教中心,原计划新建4600m2的教学楼因国家气象部门的有关规定而未能按原设计规划进行建设,为两期工程进行建设。即:一期工程为新建3320m2,已于20*年底基本完工,预计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为待*县气象对比观测站异地新建后再建1280m2。

查看全文

数控加工实践课程改革论文

1数控加工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

对于工科类学生来讲,数控加工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体,更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数控加工实践课所设置的教学内容完全由学生自主、动手、动脑独立操作完成指定任务,对于初次接触工程实践的学生来讲,这门课比较难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因此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拥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严谨认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在实践中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团队协作精神。

2确定科学实践课程改革方法

2.1建立完善实训预习报告制度

一份明确的预习报告,可以详细的指出本实践课程所要涉及的预备知识、前期准备工作、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目的。由于学生的层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建立预习报告制度的学习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拉平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对数控实训做到有备而来。

2.2建立预设问题的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