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统筹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21:10: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务统筹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税务统筹管理

税务管理在企业运营中重要性

摘要:税务管理,是企业经济资产管理的主要方面,它与企业经营趋向、资本、以及资源规划等方面均具有密切联系。基于此,本文结合税务管理的相关理论,着重对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企业经营结构优化配置的目的。

关键词:税务管理;企业运营;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趋向逐步创新,企业资源开发趋向也正向着最优化层面转变,尤其是企业金融管理中的税务管理,更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由此,为了充分把握企业经营资源规划要点,就必须对其实际要点进行归纳。

一、税务管理

税务管理,是指企管理者为了实现经营利益最大化,企业结合我国经济调控管理的相关理论,做好企业经营收益结构调控的方法。一般来说,企业税务管理包括国家税收管理法规、政策的分析与应用,也包括企业结合自身业务,开展缴税业务体系的规范化管理两部分。企业通过税务管理调节,能够避免企业经营期间,由于缴税结构规划不合理出现的资金规划漏洞,对企业整体或者内部员工利益产生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逐步加深,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实践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不仅成为企业金融资本管理的重要分支,也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协调效益与资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税务管理在企业运用中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策略

摘要:税务管理视角下,建筑施工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工作的合理开展,能降低自身税负,并从根本上减少施工项目中支出的成本,由此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要阐述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筹划管理目标,剖析税收筹划实施的合理基础,并从税务管理视角出发探讨了具体的税收筹划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税务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影响的不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形成足够的竞争力并稳固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就必须从成本降低方面入手。而税收筹划是一项有效降低成本的方式,且能保障企业资金的顺利周转,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在遵循税收法律规定的基础上,通过税收筹划工作的合理开展,尽可能地减少税收,帮助企业收获更多的盈利,夯实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一、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筹划管理的目标

(一)降低税务成本

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及事前筹划等手段开展的税务筹划管理,是帮助企业减少税务成本、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合法经济行为。建筑施工企业通过税务筹划管理,不但能减少运营成本、降低税务水平,还能开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建筑施工企业在税务筹划实践中,应以自身特点为根据并结合经营需求,通过对税务筹划管理工作的统筹安排,减少税费支出,增加经济效益。

查看全文

落实两个减负思考

摘要:落实“两个减负”是税务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税法遵从度,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举措。“两个减负”能否落实到位,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不必要的、额外的负担能否切实解决,是衡量当前税务机关工作执行力的重要标准,也是税务机关加强税收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必然途径。本文就进一步落实“两个减负”、优化纳税服务的相关内容做了些思考。

关键字:落实两个减负思考

一、“两个负担”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不必要的负担

1、办税“排队难”。“排队难”是目前各地办税服务厅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办税高峰期这种现象更为加突出,它既给纳税人带来了不便,也影响了税务机关的服务效率。造成“排队难”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部分办税服务厅的硬件设施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办税高峰期,部分办税服务厅受场地大小、硬件设备数量的限制,往往是“有人无机”,临时增加办税窗口的数量会受到限制,通常只能通过延长办税时间,税务人员轮流“上阵”等方式缓解办税窗口的工作压力。二是网络办税服务平台建设有待完善。网络办税平台具有便利、快捷的特点,能够自动采集、传递、汇总、比对、分析数据,对提高税务机关的办税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如扬州地区除了网络申报、网上认证事项外,其他办税事项一般都需要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直接办理,网上办税平台的功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办税服务手段缺乏多样性。“排队难”不仅仅是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所有特有的现象,多数银行也都有这种现象,而银行一般采取人工服务、网络服务、自助服务如自助取(存)款机等多样性的服务手段来缓解广大储户的“排队难”矛盾,而目前国税部门为纳税人提供的办税手段主要有两种:全面的办税服务厅人工服务和部分远程网络服务。

2、办税“跑腿烦”。近年来,税务部门通过简化办税流程,大力提倡“一站式“服务、”一窗式”服务、“一户式”、管理、“首问负责制”等服务理念和服务措施,纳税人办税“多头找、多次跑”的现象较以往有了根本性转变,但部分纳税人在办理部分办税事宜时仍有办税“跑腿烦”的抱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办税流程去向不透明。理论上讲,纳税人向办税窗口提供相关资料后,调查、审批等后续流程处理一般在税务部门进行内部循环,纳税人无需多跑腿,只需按约定的时间到指定办税窗口领取办结资料即可。但纳税人由于不清楚涉税事项的具体办理流程去向,为尽快办结,往往频繁的到税务部门打听,或直接拿着资料找相关部门逐一跑腿催办。二是,部分办税事项的流程设置不合理。比如按现行规定,一般纳税人必须在当月月底前持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输发票、废旧物资发票到税务机关先进行认证,次月1—10(节假日按规定延期)还要到办税服务厅再办理申报和报税手续,最后还要到银行办理税款缴纳事项。这样纳税人从办理认证、申报、报税到最后缴纳税款至少要跑三次。虽然部分地区推行了网上认证和网络申报,但是由于报税目前只能到办税服务厅办理,纳税人还是免不了要跑腿。三是税企联系的渠道单一。对于一些涉及纳税人的调查,往往是税务部门层层通知,最后由税收管理员逐一电话联系相关纳税人,如果调查项目较多,或需要纳税人报送书面材料的,通常都是由纳税人跑腿上门报送,这对交通不便利和边远地区的纳税人尤为不便。

查看全文

社保费用征收模式管理研究

一、社会保险费税式征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社会保险费税式征管的必要性

社会保险费征收税式管理是社保费筹资制度发展的必然这既是扩大参保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有效控制参保单位和职工在参保和缴费问题上的逆向选择、防止参保缴费上的道德风险的需要,除此之外还有如下两点。

(1)税式征管是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险各主体之间法律责任的需要。目前,社会保险费征缴环节中的核定制度带来的突出问题是:申报主体、核定主体和征缴主体三方之间的法律责任不明确。参保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少报、漏报社保费现象,还有一些社会保险机构(包括行业垂直管理系统的代办机构)将归集的社保费不按期如实向核定机关和征收机关申报解缴,而是占压(有的跨月份短期占压,有的跨年度长期占压),有的甚至挪用于炒股;有的把社保费作为收入当工资发放等现象。检查机关发现这些问题时,因法律责任难以界定而无法处罚。因为缴费人在缴纳社会保险费之前需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进核定,核定确认的缴费数是征收机关依法征缴的依据,企业未申报的,但又确实是那些代办机构归集的社保费。面对参保人利益受到损害和社保费隐性流失等情况,检查机关无处罚的法律依据,只好不了了之。执法部门在划分上述三者之间的法律责任时,感到有些无奈,即缴费人本应承担的如实申报的责任转嫁给了核定机关和征收机关,核定机关没有足额核定,应核定尽核;征收机关没有足额征收,应收尽收。如果对缴费人不如实申报事实进行处罚也不妥,因为参保单位和个人申报的缴费数是经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盖章认可的,这种认可具有法律效率。如要缴费人承担不如实申报的法律责任,则法律依据不足,因为征收机关以核定机关的核定数为征收依据,企业申报不实,核定机关有责任。实行税式征管后,建立参保单位和缴费个人自行申报制度,征收机关将参保单位和个人申报数作为征收依据。如果参保缴费单位不如实申报,一旦发现,就可以追究申报主体的法律责任。所以,实行税式征管,建立自行申报制度,自核自缴,既有利于明确社会保险费征纳双方的法律责任,又能提高全社会参保缴费的法律责任和意识,还能强化府保险费足额征收,使地税部门和社保部门真正做到各负其责,相互协调。

(2)税式征管是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施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社保基金征缴率的需要。目前社会保险缴费制度安排导致企业申报核定的工资总额与企业的实际工资总额不相符。以湖北省省直统筹为例,社会保险费申报不足核定不足情况普遍存在。没有做到应核尽核,应征尽征,30%费源流失(见表1)。国家政策规定了申报缴费的下限和上限,即参保人申报缴费工资基数按参保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至300%进行保底和封项。社保费实施地税全责征收后,通过实行“双基数”申报,能解决社保费旧征缴办法中基数核定欠规范的问题,并能按企业的实际用工情况和实际工资水平确定企业应缴社保费数额,确保所产生的原始应征数据真实可靠,从而有效抑制目前社保费申报和征缴中出现的费源流失问题。

2、社会保险费税式管理的可行性

查看全文

社保费税式征管可性性探究论文

【关键词】社会保险费税式征管必要性可行性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税式征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推行社会保险费税式管理提出了建议。

一、社会保险费税式征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社会保险费税式征管的必要性

社会保险费征收税式管理是社保费筹资制度发展的必然这既是扩大参保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有效控制参保单位和职工在参保和缴费问题上的逆向选择、防止参保缴费上的道德风险的需要,除此之外还有如下两点。

(1)税式征管是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险各主体之间法律责任的需要。目前,社会保险费征缴环节中的核定制度带来的突出问题是:申报主体、核定主体和征缴主体三方之间的法律责任不明确。参保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少报、漏报社保费现象,还有一些社会保险机构(包括行业垂直管理系统的代办机构)将归集的社保费不按期如实向核定机关和征收机关申报解缴,而是占压(有的跨月份短期占压,有的跨年度长期占压),有的甚至挪用于炒股;有的把社保费作为收入当工资发放等现象。检查机关发现这些问题时,因法律责任难以界定而无法处罚。因为缴费人在缴纳社会保险费之前需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进核定,核定确认的缴费数是征收机关依法征缴的依据,企业未申报的,但又确实是那些代办机构归集的社保费。面对参保人利益受到损害和社保费隐性流失等情况,检查机关无处罚的法律依据,只好不了了之。执法部门在划分上述三者之间的法律责任时,感到有些无奈,即缴费人本应承担的如实申报的责任转嫁给了核定机关和征收机关,核定机关没有足额核定,应核定尽核;征收机关没有足额征收,应收尽收。如果对缴费人不如实申报事实进行处罚也不妥,因为参保单位和个人申报的缴费数是经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盖章认可的,这种认可具有法律效率。如要缴费人承担不如实申报的法律责任,则法律依据不足,因为征收机关以核定机关的核定数为征收依据,企业申报不实,核定机关有责任。实行税式征管后,建立参保单位和缴费个人自行申报制度,征收机关将参保单位和个人申报数作为征收依据。如果参保缴费单位不如实申报,一旦发现,就可以追究申报主体的法律责任。所以,实行税式征管,建立自行申报制度,自核自缴,既有利于明确社会保险费征纳双方的法律责任,又能提高全社会参保缴费的法律责任和意识,还能强化府保险费足额征收,使地税部门和社保部门真正做到各负其责,相互协调。

查看全文

物流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工作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一体化进行的加快,新兴的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了当前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但是,随着“营改增”税收政策实施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流企业的税务负担,同时也使得物流企业的税务风险增高。因此,为了保证物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应当要重视税务风险的管理及防范。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物流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就物流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及原因,提出相应的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物流企业;税务风险;原因;防范

随着网上购物以及电商的发展,物流行业随之兴起。但是,在物流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在我国税收政策调整和变化下,物流企业的税务风险越来越突出,不仅不利于物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当前物流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及防范尤其必要。

一、物流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物流企业的税务风险具体指的是企业在进行涉税行为时,未能够按照国家相关的税收政策执行导致企业利益损失的风险。所以要想有效规避这一风险,企业必须要重视税务风险的管理。物流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因为税务风险管理也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使得财务管理模式、流程以及制度更加优化、更加完善,从而有效提高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其次,有利于降低物流企业税务风险,由于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流企业的税务负担和税务风险,如果物流企业不加强税务风险的管理,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反之,物流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及时地掌握和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进行科学决策,并做好相关的税务统筹工作,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税务风险,而且还有利于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最后,有利于保证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通过加强税务风险管理,避免了许多违法违规的行为发生,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物流企业的税务风险及生成原因

查看全文

纳税服务工作汇报

今天召开这个座谈会,是想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问题。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很好,既谈了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认识,反映了当前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又提出了许多加强税源管理和优化纳税服务的建议。对于大家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总局有关司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以不断提高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水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优化纳税服务,切实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纳税服务既是税务机关依法应履行的义务,又是税务机关加强税收管理的一项措施。作为执法机关,税务部门要依法征税、严格管理,同时税务部门也承担着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职责,要为纳税人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做好纳税服务,是加强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改善税务部门形象的重要措施,是落实“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工作宗旨的体现,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全国文明单位评比和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评选上,可以看出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工作是比较满意的。2005年全国评选的1003家文明单位中,就有110多家来自税务系统,占总数的11%;在1100多家创建精神文明的先进单位中,税务机关占13%。在每年各地党委政府行风评议活动中,绝大多数国税局、地税局都名列前茅。这是各地党委政府对税务部门的鼓励,是广大纳税人对税务工作的肯定。当然,纳税服务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如“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仍然较为常见,有些地方甚至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我们要正视问题,看到差距,正确处理依法治税和纳税服务的关系、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的关系,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将纳税服务工作做得更好。

第一,要坚持秉公执法,依法征管。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努力践行“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务工作宗旨,依法治税、秉公执法、文明执法,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诚心诚意地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基本要求,就是希望税务机关能够秉公执法,公平税负。所以,依法征管,文明执法,这是我们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进一步优化办税程序,加强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辅导,为纳税人提供必要的办税条件,方便纳税人及时、足额纳税。要运用信息化等先进的手段,使纳税人各种办税事项更加便捷、成本更低。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地税局法治建设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科学技术和动力支撑,两者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

税收事业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实现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达到预定目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科学,用求实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传承几十年税收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努力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主观性,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要用与时俱进的思维观念去谋划有利于地税事业发展的新思想、新办法、新措施,做到改造主观认识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统筹兼顾,科学谋略,积极促进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地税“二次创业”。

在新时代、新环境。本这与时俱进的精神,我们要运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全面加强地税系统法治建设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建立一个税收稳定增长的机制

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杠杆,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税务部门承担着两项重要的职责,一是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调节宏观经济,引导投资方向,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促进保护生态、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科技装备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扶持弱势群体,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需要税务部门加强税收征管,大力组织税收收入,为国家财政提供资金保障,这是税收的基本职能,也是税收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依法征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使税收收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稳定增收,既是税收工作的原则,也是税收工作发展的希望所在。“杀鸡取卵”,只图眼前暂时的收获,不顾长远利益,最终是对“税本”的破坏。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着力推进四项建设,提高地税工作的承载力

查看全文

科学发展观税收征管论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税务部门作为国家的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执法部门,在税收征管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税收征管的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提高依法治税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税收征管中,就是要依法治税、公正执法。依法治税是税收征管的核心,只有依法治税,才能实现税收征管的公正与公平。依法治税包括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两个方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依法纳税与依法征税还远未落到实处,税收执法工作中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对称:1、强调依法纳税和忽视依法征税不对称。从税收法律角度讲,税收执法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和纳税人依法纳税。税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依法征税的权力,纳税人依照法律履行纳税义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分强调纳税人依法纳税的义务,相对忽视税务部门依法行政,致使在权力行使过程中,个别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行为不合法、程序不规范、执法不透明、监督不到位,影响了纳税人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税收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性。2、执法素质低与执法要求高的不对称。在执法部门中,不少税务干部缺少系统的税收法律知识。由于税务执法缺少必要的权责体系,造成内部管理权力滥用,纵向越权和横向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少数税务干部还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现象,超越权力、滥用权力,影响了税收法律法规效力,阻碍了税收执法质量的提高。3、纳税人权力萎缩与征税人权力膨胀的不对称。由于缺乏对执法人员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税收执法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盲目性。一些税务机关在管理过程中要求纳税人履行义务多,保护纳税人权益少,行使职权多,承担责任少,硬性管理多,主动服务少,对执法监督纳税人仍然缺少知情权,不能得到良好的尊重。纳税人很难对税务人员和税务机关实施有效制约。4、税法的严肃性与技术性不高的不对称。一方面,我国目前缺乏一整套税收法律体系,许多税法过于原则,细则不细,缺少操作性强的单项性法规,给税务机关执法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缺少统一的税务行政组织法。一些地方政府作出与税法相抵触的土规定,一些税务机关擅自在税法和细则之外制定红头文件,严重影响了税法的严肃性。因此,要解决上述的种种问题,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提高征管水平和收入质量,就要树立起依法治税、公正执法的税收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税收持续稳定增长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税收增长上,就是要保持税收增长适应经济的发展,实现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税收增长既取决于加强征管,更取决于经济的增长。近年来,我国税收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这有税务部门加强征管挖潜增收的因素,也存在一些虚收的因素,在实际的征管中,经济税收观的理念还远未树立起来,各地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经济税源与税收任务相矛盾的情况。有的地方经济税源丰富,而税收的计划任务却不怎么重,往往到了年底,完成了计划任务后,税务部门就暂停收税了,实现的税源也就截留到下年征收,这实际上是对国家的一种损失;而大部分的情况是税源紧缺,多数地方为了要完成税收计划任务,现实的做法是一切为了组织收入,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寅吃卯粮,往往忽视了涵养税源。这种做法势必对对纳税人造成了损害,不要说涵养税源,反而是破坏了税源的增长。长此下去,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必然成为一名空话。为了避免税收增长出现大的起伏,就应当保持税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既要做到应收尽收,把实现的税源一分不少地收上来,又要注意涵养税源,保证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税收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税收征管工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征纳关系的要求。和谐的征纳关系不仅可以为纳税人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激发企业生机和活力,而且能够有效增强企业自觉纳税意识,从而带来稳定可靠的税收收入,实现经济与税收的良性互动。但是,就当前的征纳关系来看,尽管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税收征管基础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纳税服务也有了不断的提高的情况下,征纳关系有了和谐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思想观念上的错位,影响了税企关系的和谐。一方面,部分纳税人,对税收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依法纳税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以种种借口偷逃税款;另一方面,部分税收征管干部在思想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能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为企业搞好服务,而满足于传统的“单纯管理”的错误观念。税企双方思想观念上的错位,直接影响到税企关系的和谐。2、执法行为上的越位,加剧了税企之间的矛盾。公平正义是和谐征纳关系的应有内容,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狠抓各项制度落实,税务系统广大征管人员执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个别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或表现为对税收程序的不尊重,或表现为对执法处罚结果自由裁量权使用上的随意性,影响了纳税人之间的公平正义,使部分纳税人对构建和谐税企关系缺乏足够的信心。3、纳税服务的不到位,加深了税企之间的隔阂。有的税务干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服务意识不强,缺少沟通意识,不能用税收法律法规及时进行宣传解说,导致纳税人对政策理解不全面而发生矛盾。有的只把纳税人当作被动的执法对象,只强调纳税人依法纳税的义务,却忽视了其获得优质服务的权利,因此失去了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4、企业对纳税存在着抵触情绪和偷漏税的侥幸心理。一方面,鉴于税收无偿性和强制性的本质,企业在纳税的时候,心理上或多或少有不情愿的成分,而且,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迅猛发展,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本质从侧面表现为对纳税存在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信用缺失现象,这在税收上也有所表现。一些企业和公民纳税意识淡薄,偷、逃、欠税屡禁不止,大大小小的涉税案件时有发生,造成了国家的税收流失。上述种种的问题,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

二、抓住统筹兼顾这个关键,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查看全文

税务征管与科学发展观思考论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税务部门作为国家的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执法部门,在税收征管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税收征管的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提高依法治税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税收征管中,就是要依法治税、公正执法。依法治税是税收征管的核心,只有依法治税,才能实现税收征管的公正与公平。依法治税包括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两个方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依法纳税与依法征税还远未落到实处,税收执法工作中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对称:1、强调依法纳税和忽视依法征税不对称。从税收法律角度讲,税收执法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和纳税人依法纳税。税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依法征税的权力,纳税人依照法律履行纳税义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分强调纳税人依法纳税的义务,相对忽视税务部门依法行政,致使在权力行使过程中,个别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行为不合法、程序不规范、执法不透明、监督不到位,影响了纳税人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税收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性。2、执法素质低与执法要求高的不对称。在执法部门中,不少税务干部缺少系统的税收法律知识。由于税务执法缺少必要的权责体系,造成内部管理权力滥用,纵向越权和横向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少数税务干部还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现象,超越权力、滥用权力,影响了税收法律法规效力,阻碍了税收执法质量的提高。3、纳税人权力萎缩与征税人权力膨胀的不对称。由于缺乏对执法人员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税收执法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盲目性。一些税务机关在管理过程中要求纳税人履行义务多,保护纳税人权益少,行使职权多,承担责任少,硬性管理多,主动服务少,对执法监督纳税人仍然缺少知情权,不能得到良好的尊重。纳税人很难对税务人员和税务机关实施有效制约。4、税法的严肃性与技术性不高的不对称。一方面,我国目前缺乏一整套税收法律体系,许多税法过于原则,细则不细,缺少操作性强的单项性法规,给税务机关执法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缺少统一的税务行政组织法。一些地方政府作出与税法相抵触的土规定,一些税务机关擅自在税法和细则之外制定红头文件,严重影响了税法的严肃性。因此,要解决上述的种种问题,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提高征管水平和收入质量,就要树立起依法治税、公正执法的税收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税收持续稳定增长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税收增长上,就是要保持税收增长适应经济的发展,实现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税收增长既取决于加强征管,更取决于经济的增长。近年来,我国税收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这有税务部门加强征管挖潜增收的因素,也存在一些虚收的因素,在实际的征管中,经济税收观的理念还远未树立起来,各地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经济税源与税收任务相矛盾的情况。有的地方经济税源丰富,而税收的计划任务却不怎么重,往往到了年底,完成了计划任务后,税务部门就暂停收税了,实现的税源也就截留到下年征收,这实际上是对国家的一种损失;而大部分的情况是税源紧缺,多数地方为了要完成税收计划任务,现实的做法是一切为了组织收入,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寅吃卯粮,往往忽视了涵养税源。这种做法势必对对纳税人造成了损害,不要说涵养税源,反而是破坏了税源的增长。长此下去,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必然成为一名空话。为了避免税收增长出现大的起伏,就应当保持税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既要做到应收尽收,把实现的税源一分不少地收上来,又要注意涵养税源,保证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税收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税收征管工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征纳关系的要求。和谐的征纳关系不仅可以为纳税人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激发企业生机和活力,而且能够有效增强企业自觉纳税意识,从而带来稳定可靠的税收收入,实现经济与税收的良性互动。但是,就当前的征纳关系来看,尽管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税收征管基础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纳税服务也有了不断的提高的情况下,征纳关系有了和谐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思想观念上的错位,影响了税企关系的和谐。一方面,部分纳税人,对税收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依法纳税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以种种借口偷逃税款;另一方面,部分税收征管干部在思想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能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为企业搞好服务,而满足于传统的“单纯管理”的错误观念。税企双方思想观念上的错位,直接影响到税企关系的和谐。2、执法行为上的越位,加剧了税企之间的矛盾。公平正义是和谐征纳关系的应有内容,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狠抓各项制度落实,税务系统广大征管人员执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个别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或表现为对税收程序的不尊重,或表现为对执法处罚结果自由裁量权使用上的随意性,影响了纳税人之间的公平正义,使部分纳税人对构建和谐税企关系缺乏足够的信心。3、纳税服务的不到位,加深了税企之间的隔阂。有的税务干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服务意识不强,缺少沟通意识,不能用税收法律法规及时进行宣传解说,导致纳税人对政策理解不全面而发生矛盾。有的只把纳税人当作被动的执法对象,只强调纳税人依法纳税的义务,却忽视了其获得优质服务的权利,因此失去了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4、企业对纳税存在着抵触情绪和偷漏税的侥幸心理。一方面,鉴于税收无偿性和强制性的本质,企业在纳税的时候,心理上或多或少有不情愿的成分,而且,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迅猛发展,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本质从侧面表现为对纳税存在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信用缺失现象,这在税收上也有所表现。一些企业和公民纳税意识淡薄,偷、逃、欠税屡禁不止,大大小小的涉税案件时有发生,造成了国家的税收流失。上述种种的问题,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

二、抓住统筹兼顾这个关键,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