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管控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13:22: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务稽查管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税务稽查环境调研报告
税务稽查执法环境,是指与税收稽查工作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税收稽查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税务稽查执法与落实税务决定的难易程度。税收稽查执法环境是税收稽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依法稽查的运行状态和结果。全面推进依法稽查,推进税务稽查现代化,必须营造良好的税务稽查执法环境。
一、税务稽查执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外部环境来说:
1、经济环境。(一)近年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的改制、出让等变革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展开,这种变革对于国有资产的盘活、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及让企事业单位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真正主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所有权,由“公”改为“私”,企业所缴纳的税收,已经和私有后的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的个人收益或者分红直接挂钩,他们对于国家税收的态度,也从“无所谓”,变成了“很计较”。这必然给税收征收管理,增加了难度;(二)随着中国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兑现,中国银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口径不断扩大,这使得原本竞争白热化的中国银行金融业更加步履维艰。银行金融业为了生存与发展,放松甚至放任对企业开户与资金的管理,这使得开户门槛低、多头开户、异地异城开户,成为常见现象。这造成税务稽查部门难以通过银行金融业对企业资金流向进行核查监控;(三)我国目前虽然出台了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办法,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够严格,在经济生活中,部分企业在业务往来中大量使用现金,造成纸币“满天飞”,现金控制不住,使税务稽查部门无法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四)大量私有企业,在建账建制方面,应建不建、能建不建,或者通过代账公司不真实记账,造成账目不能反映实际经营情况。凡此种种不正常的现象,都不利于税务稽查机关正确掌握纳税人的计税依据,极大地增加了税务稽查工作难度。
2、法治环境。(一)缺乏完备的税收法律体系,突出表现在没有一部税收基本法来统领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二)税务稽查执法依据存在不合理以及级次较低。目前,税务稽查部门的执法依据多是一些条例、规定、通知、办法,级次明显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务稽查的刚性,同时,国家税务总局与各地省级税务局出台的对税法的解释性文件,虽然并不是行政法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各地税务稽查部门的执法必须依据的规范,这种做法,在提高行政效率方面,确实是有积极的意义,但从税务法制规范化、现代化的角度来审视,是不科学的,未经法定程序,由行政机关根据工作便利的需要,自行解释法律规范,很难保证这些解释不会背离立法原旨,也难以保证多头解释不会相互冲突,不会造成执法混乱;(三)某些司法部门,以及在这些部门工作的执法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研究学习不够,在执法中,对于涉税案件证据的采集、对于税收工作的特点,还非常陌生,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就会出现“众口众辞”,争论不休,案件久拖不决,使涉税违法犯罪难以受到及时打击,。同时,由于司法办案人员税法知识欠缺,对由税务稽查人员检查的税源的案件,不熟悉相关法规,不懂得会计核算的要求,常以“证据不充分”而“不予立案”或者“不予追究”,致使有些涉税犯罪未受到应有的打击,涉税犯罪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案件越查越多,案值越来越大;(四)现行《税收征管法》及《刑法》对保护依法征税作了不少规定,但是确保税务稽查机关强制执法与制裁的手段仍显不足。比如新《征管法》只规定了对金融单位的处罚,对由此造成的税收流失的追征没有具体规定,缺乏更进一步的有力制裁。扣押物资遭拒绝,税务机关只能请求其他部门协助。
3、文化环境。我国是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国家,两千多年来,税收的权威性,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税收的遵从度,一直是比较好的。但是,必须看到:(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生活在不断地发生深刻变化,随之相适应的,是人们的思想,也在积极的以及消极的方面,都发生着逐步的变化。一些人认为,只要能赚到钱,就是能人。涉税违法犯罪,不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相反,在处罚的时候,还能够得到一些人的同情;(二)一直以来,国家都宣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取之于民”很透明,而如何“用之于民”,却很不透明,广大纳税人,对于国家税收是如何使用的,基本无从知晓,对于国家税收是如何使用在为纳税人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与纳税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上,广大纳税人基本没有知情权和话语权。在此情形下,一些纳税人认为国家税收,主要是用于供养各级国家机关与庞大的相关工作人员群体,也就在所难免。所以“用之于民”的不透明,给“取之于民”的税收征收管理稽查工作,都造成了相当的消极影响;(三)社会救济制度的不完善,社会福利部门的管理缺位,是严峻的社会现实。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救济,常常还需要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的自救或者相互募捐。这造成了在有些情况下,一些人认为,税务部门放松税收的高压线,给一些纳税人以税收方面的照顾,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税务稽查执法环境探讨
摘要:环境,是指人们所在的周围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状况和人为条件。税务稽查执法环境,是指与税收稽查工作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税收稽查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税务稽查执法与落实税务决定的难易程度。税收稽查执法环境是税收稽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依法稽查的运行状态和结果。全面推进依法稽查,推进税务稽查现代化,必须营造良好的税务稽查执法环境。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税务稽查实践来看,我们的执法环境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还表现得比较突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字:税务稽查执法环境探讨
一、税务稽查执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外部环境来说:
1、经济环境。(一)近年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的改制、出让等变革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展开,这种变革对于国有资产的盘活、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及让企事业单位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真正主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所有权,由“公”改为“私”,企业所缴纳的税收,已经和私有后的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的个人收益或者分红直接挂钩,他们对于国家税收的态度,也从“无所谓”,变成了“很计较”。这必然给税收征收管理,增加了难度;(二)随着中国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兑现,中国银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口径不断扩大,这使得原本竞争白热化的中国银行金融业更加步履维艰。银行金融业为了生存与发展,放松甚至放任对企业开户与资金的管理,这使得开户门槛低、多头开户、异地异城开户,成为常见现象。这造成税务稽查部门难以通过银行金融业对企业资金流向进行核查监控;(三)我国目前虽然出台了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办法,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够严格,在经济生活中,部分企业在业务往来中大量使用现金,造成纸币“满天飞”,现金控制不住,使税务稽查部门无法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四)大量私有企业,在建帐建制方面,应建不建、能建不建,或者通过代帐公司不真实记帐,造成帐目不能反映实际经营情况。凡此种种不正常的现象,都不利于税务稽查机关正确掌握纳税人的计税依据,极大地增加了税务稽查工作难度。
2、法治环境。(一)缺乏完备的税收法律体系,突出表现在没有一部税收基本法来统领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二)税务稽查执法依据存在不合理以及级次较低。目前,税务稽查部门的执法依据多是一些条例、规定、通知、办法,级次明显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务稽查依据的刚性,同时,国家税务总局与各地省级税务局出台的对税法的解释性文件,虽然并不是行政法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各地税务稽查部门的执法必须依据的规范,这种做法,在提高行政效率方面,确实是有积极的意义,但从税务法制规范化、现代化的角度来审视,是不科学的,未经法定程序,由行政机关根据工作便利的需要,自行解释法律规范,这是很难保证这些解释不会背离立法原旨,也难以保证多头解释不会相互冲突,不会造成执法混乱;(三)某些司法部门,以及在这些部门工作的执法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研究学习不够,在执法中,对于涉税案件证据的采集、对于税收工作的特点,还非常陌生,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就会出现“众口众辞”,争论不休,案件久拖不决,使涉税违法犯罪难以受到及时打击,。同时,由于司法办案人员税法知识欠缺,对由税务稽查人员检查的税源的案件,不熟悉相关法规,不懂得会计核算的要求,常以“证据不充分”,而“不予立案”或者“不予追究”,致使有些涉税犯罪未受到应有的打击,涉税犯罪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案件越查越多,案值越来越大;(四)现行《税收征管法》(主席令【2001】第049号)及《刑法》对保护依法征税作了不少规定,但是确保税务稽查机关强制执法与制裁的手段仍显不足。比如新征管法只规定了对金融单位的处罚,对由此造成的税收流失的追征没有具体规定,缺乏更进一步的有力制裁。扣押物资遭拒绝,税务机关只能请求其他部门协助。
税务稽查环境调研报告
环境,是指人们所在的周围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状况和人为条件。税务稽查执法环境,是指与税收稽查工作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税收稽查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税务稽查执法与落实税务决定的难易程度。税收稽查执法环境是税收稽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依法稽查的运行状态和结果。全面推进依法稽查,推进税务稽查现代化,必须营造良好的税务稽查执法环境。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税务稽查实践来看,我们的执法环境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还表现得比较突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税务稽查执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外部环境来说:
1、经济环境。(一)近年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的改制、出让等变革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展开,这种变革对于国有资产的盘活、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及让企事业单位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真正主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所有权,由“公”改为“私”,企业所缴纳的税收,已经和私有后的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的个人收益或者分红直接挂钩,他们对于国家税收的态度,也从“无所谓”,变成了“很计较”。这必然给税收征收管理,增加了难度;(二)随着中国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兑现,中国银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口径不断扩大,这使得原本竞争白热化的中国银行金融业更加步履维艰。银行金融业为了生存与发展,放松甚至放任对企业开户与资金的管理,这使得开户门槛低、多头开户、异地异城开户,成为常见现象。这造成税务稽查部门难以通过银行金融业对企业资金流向进行核查监控;(三)我国目前虽然出台了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办法,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够严格,在经济生活中,部分企业在业务往来中大量使用现金,造成纸币“满天飞”,现金控制不住,使税务稽查部门无法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四)大量私有企业,在建帐建制方面,应建不建、能建不建,或者通过代帐公司不真实记帐,造成帐目不能反映实际经营情况。凡此种种不正常的现象,都不利于税务稽查机关正确掌握纳税人的计税依据,极大地增加了税务稽查工作难度。
2、法治环境。(一)缺乏完备的税收法律体系,突出表现在没有一部税收基本法来统领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二)税务稽查执法依据存在不合理以及级次较低。目前,税务稽查部门的执法依据多是一些条例、规定、通知、办法,级次明显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务稽查依据的刚性,同时,国家税务总局与各地省级税务局出台的对税法的解释性文件,虽然并不是行政法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各地税务稽查部门的执法必须依据的规范,这种做法,在提高行政效率方面,确实是有积极的意义,但从税务法制规范化、现代化的角度来审视,是不科学的,未经法定程序,由行政机关根据工作便利的需要,自行解释法律规范,这是很难保证这些解释不会背离立法原旨,也难以保证多头解释不会相互冲突,不会造成执法混乱;(三)某些司法部门,以及在这些部门工作的执法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研究学习不够,在执法中,对于涉税案件证据的采集、对于税收工作的特点,还非常陌生,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就会出现“众口众辞”,争论不休,案件久拖不决,使涉税违法犯罪难以受到及时打击,。同时,由于司法办案人员税法知识欠缺,对由税务稽查人员检查的税源的案件,不熟悉相关法规,不懂得会计核算的要求,常以“证据不充分”,而“不予立案”或者“不予追究”,致使有些涉税犯罪未受到应有的打击,涉税犯罪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案件越查越多,案值越来越大;(四)现行《税收征管法》(主席令【2001】第049号)及《刑法》对保护依法征税作了不少规定,但是确保税务稽查机关强制执法与制裁的手段仍显不足。比如新征管法只规定了对金融单位的处罚,对由此造成的税收流失的追征没有具体规定,缺乏更进一步的有力制裁。扣押物资遭拒绝,税务机关只能请求其他部门协助。
3、文化环境。我国是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国家,两千多年来,税收的权威性,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税收的遵从度,一直是比较好的。但是,必须看到:(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生活在不断地发生深刻变化,随之相适应的,是人们的思想,也在积极的以及消极的方面,都发生着逐步的变化。一些人认为,只要能赚到钱,就是能人。涉税违法犯罪,不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相反,在处罚的时候,还能够得到一些人的同情;(二)一直以来,国家都宣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取之于民”很透明,而如何“用之于民”,却很不透明,广大纳税人,对于国家税收是如何使用的,基本无从知晓,对于国家税收是如何使用在为纳税人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与纳税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上,广大纳税人基本没有知情权和话语权。在此情形下,一些纳税人认为国家税收,主要是用于供养各级国家机关与庞大的相关工作人员群体,也就在所难免。所以“用之于民”的不透明,给“取之于民”的税收征收管理稽查工作,都造成了相当的消极影响;(三)社会救济制度的不完善,社会福利部门的管理缺位,还是严峻的社会现实。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救济,常常还需要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的自救或者相互募捐。这造成了在有些情况下,一些人认为,税务部门放松税收的高压线,给一些纳税人以税收方面的照顾,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税务稽查职能经验交流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税收法律、法规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税务稽查职能作用是维护税法刚性,协调经济发展,保证税收征管秩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的有效武器。近年,市地税稽查局采取”征管建议制”、”征、管、查协调制”、”案件交互评审制”、”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等措施,始终坚持把”以查促管,以查促查,严格执法,规范程序”作为税务稽查的中心工作来展开,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税收征管环境,发挥了其应尽的职能作用。
一、主要做法
(一)以查促管,积极促进征管基础精细化管理
1、建立征管建议制度。税务稽查的根本目的是”外查内促”,针对税务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建议税务征管部门改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指导,相互制约的格局。为此,我局根据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制定了《征管建议作业指导书》,要求检查人员对查处的案件都要进行认真剖析,发现税收征管特别是行业税收管理上的一些薄弱环节,以及征管部门平常不易发现的一些深层次的潜在问题,及时通过《征管建议书》或重大案情通报等形式向管理部门通报,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征管措施的稽查建议,促进管理部门加强税源控管。比如,针对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管理存在漏洞,提出了加强项目管理和以票控税的稽查建议,针对金融保险行业建议管理部门加强营业税的征收管理以及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工作等,管理部门采纳建议后,通过完善征管措施,有效地堵住了税收漏洞,从而充分发挥了税务稽查对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促进作用。
2、健全征、管、查协调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每季一次)召开由分管领导、稽查、征收、管理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上季案件查处情况,存在的税收问题、税收征管的改进建议和措施等多方面的稽查信息;以便管理部门充分利用稽查成果,及时调整有关工作思路,研究加强管理的措施,确保稽查、管理的协调一致,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建立”征、管、查”信息资料传递制度,设置了统一的信息传递程序,使纳税申报资料、税收征管资料、税务稽查资料在各部门之间相互传递,真正保证了税务稽查与各环节的衔接,更好地发挥了税务稽查的职能作用,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的和谐发展。
3、认真落实涉税案件公告制度。近几年,我局加大涉税案件公告公示工作的力度,对涉税违法大案、要案,在办税服务厅等公共场所及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产生震摄效果,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目的。如对申庄房地产公司偷税案、五建公司偷税案、红太阳超市偷税案等大要案处理、处罚情况进行公告,对进一步宣传稽查成果,树立地税稽查形象,扩大社会影响面,提高纳税人的税法自觉遵从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强化税务稽查
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实施以来,我市征管、稽查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征管、稽查质量和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经济形式的发展,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税收征管、稽查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税收征收管理及税务稽查的概念、意义及其作用
(一)税收征收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以法律、行政法规,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其基本职能是满足国家的基本财政需要和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调控。税收征收管理是国家以法律为依据,根据税收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对税收参与社会分配活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控制,以保证税收职能作用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政府通过税收满足自身需求,促进经济合理化的一种活动。税收征收管理是税务管理的核心,在整个税务管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对于完成税收收入计划,保证财政收入和实现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及监督,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⒈税收征收管理,可以使税收法律得到贯彻实施。
⒉税收征收管理可以实现税收财政职能。
浅论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
浅论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
小规模纳税人在增值税纳税人中占了绝大部分,例如在广东省珠海市国税局管理的业户中,85%为小规模纳税人。实行集中征收,尤其是实现邮寄申报、电子电话申报后,征纳双方沟通机会相对减少,征管难度加大。如何完善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征管,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管全难,管好更难
要管好小规模纳税人难度很大,要管全难,要管好更难。小规模纳税人规模小、税少、分散,实行集中申报征收,税务人员从管户转变为管事后,不可能常到辖区内调查了解情况,如果没有群众举报,没有工商部门提供信息,漏管户就难以发现。而对于在管户,要管好也并非易事,对纳税人申报的销售额是否属实,难以有效控制。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至关重要,国税部门近几年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上。如果把太多的资源放在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上,一怕顾此失彼,影响对一般纳税人的管理;二怕征收成本过高。
建账难,建真账更难
虽然从1997年6月起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凡有固定场所的个体私营业户,都必须按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设置账簿,凭合法有效的凭证,如实记载经济业务事项,正确核算盈亏。但从目前看,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小规模纳税人对建账有抵触心理,认为手续繁、费时间,自己建账无从入手,委托他人建账要花钱;更重要的是购货要取得有效凭证会增加购货成本,如实记账会大大增加税款支出,还是无账经营,看不见摸不着划算。二是建账的小规模企业大都建假账。小规模纳税人坐收坐支,记假账并非难事,如果真实记账,则是老实人吃亏,隐报销售收入,少缴的税就是自己的。从珠海国税局管辖的1997年就已陆续试行复式建账的758户个体工商业户来看,建账后申报的税收比定额征收的税收,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税源联动管理调研报告
当前,**省各级国税机关正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全面有序地推进税源联动管理工作。如何有效推进税源联动工作是各级税务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当前税源联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做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当前在税源联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理念滞后。在税源管理工作中,往往机械地以实现税收的多少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非重点税源。“重点税源重点管理”。而事实上重点税源和重点户并不完全一致,重点户不一定是重点税源,而是税收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点或问题易发点的纳税企业。我们将更多的征管力量和注意力都放在了纳税大户的重点管理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部分重点户、非重点税源、某些行业和重要部位及环节的管理,造成税源管理“头重脚轻”,征管基础薄弱,给一些蓄意偷逃税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存在很大的隐患。如果企业采用偷逃税手段控制缴纳税款的数额,从而达不到税务机关认定的重点税源标准,税务机关没有及时发现其偷逃税行为而对其不实行重点管理,就很可能导致偷逃税行为一直得以延续下去。从分局发现的数起涉税案件来看,作为重点税源重点管理的企业出现问题的很少,恰恰是容易被忽视的属非重点税源成长型企业出现了虚进、虚开增值税发票偷逃国家税款的犯罪活动,就是征管基础不实,税源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
(二)内部税源监控手段能力有限。目前税源监控的常用手段主要有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以及税控装置等。税务登记目前仅停留在开业登记等形式上,至于登记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如何利用税务登记的信息资料实施税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仍相当薄弱。纳税申报目前更多地侧重于按时申报的管理,而对于申报质量的管理在深度和广度上离税源监控的要求还相差较远。以票控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税源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发票管理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制度上和管理上的漏洞,它的作用仍具体表现在对欠税企业的控制上,大大降低了其应有的作用。纳税评估是税源监控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税源管理资源的有限性,对于纳税人的评估难以做到及时和全面,而且纳税评估主要依据在于申报资料,在当今大量“会计失真”的情况下,这种评估在税源监控方面的作用可想而知。税务稽查是税源监控的最后防线,由于体制的影响、执法措施不力等因素,其作用也就相对弱化。“金税工程”的全面推行,在防范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骗税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税控装置的推行并不能完全解决偷逃税的问题。
(三)外部协调配合不力。从外部来看,涉及税源管理工作最紧密的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只局限于信息的传递,而没有实现相互间的信息共享,部门间的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传递制度、工作分析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只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部门间协调配合的作用。不能最大程度地综合利用各自的信息资源,解决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户数不相一致的问题。有的企业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而没有及时办理税务登记证,有的企业注销了营业执照不及时注销税务登记证等等,都直接影响到税源管理的实际要求和税收征管质量。
(四)计算机平台依托作用不够。目前征管软件功能尚不健全、网络不稳定以及中心服务器主机受性能限制,难以满足税收征管业务的正常开展。税收征管软件包括预警监控系统多少存在功能不全且信息分析处理质量不高等问题,给日常征管工作带来了困难。同时,网络不稳定和中心服务器受主机性能限制,导致运行不顺畅,特别是日常征管数据处理面广量大,交换频繁,查询速度缓慢,有时在查询高峰期出现“死机”现象,难以保证征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纳税服务工作汇报
今天召开这个座谈会,是想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问题。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很好,既谈了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认识,反映了当前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又提出了许多加强税源管理和优化纳税服务的建议。对于大家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总局有关司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以不断提高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水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优化纳税服务,切实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纳税服务既是税务机关依法应履行的义务,又是税务机关加强税收管理的一项措施。作为执法机关,税务部门要依法征税、严格管理,同时税务部门也承担着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职责,要为纳税人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做好纳税服务,是加强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改善税务部门形象的重要措施,是落实“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工作宗旨的体现,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全国文明单位评比和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评选上,可以看出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工作是比较满意的。2005年全国评选的1003家文明单位中,就有110多家来自税务系统,占总数的11%;在1100多家创建精神文明的先进单位中,税务机关占13%。在每年各地党委政府行风评议活动中,绝大多数国税局、地税局都名列前茅。这是各地党委政府对税务部门的鼓励,是广大纳税人对税务工作的肯定。当然,纳税服务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如“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仍然较为常见,有些地方甚至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我们要正视问题,看到差距,正确处理依法治税和纳税服务的关系、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的关系,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将纳税服务工作做得更好。
第一,要坚持秉公执法,依法征管。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努力践行“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务工作宗旨,依法治税、秉公执法、文明执法,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诚心诚意地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基本要求,就是希望税务机关能够秉公执法,公平税负。所以,依法征管,文明执法,这是我们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进一步优化办税程序,加强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辅导,为纳税人提供必要的办税条件,方便纳税人及时、足额纳税。要运用信息化等先进的手段,使纳税人各种办税事项更加便捷、成本更低。
税源管理调研报告
**年5月,全国首次强化税源管理工作专业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税务总局谢旭人局长指出: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和核心,是反映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最终落脚点。这些年,经过不断探索,税务系统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34字税收征管模式,其中增加的"强化管理",既是对税收征管的总要求,也是对应于征管查分工,强调要加强税源管理。依法治税、依法征管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搞清税源。从广义上讲,征和查也是管理。关键要有强有力的税源管理、强有力的税务稽查。有了这两条,税款征收就很容易了。强化税源管理不是权宜之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必须常抓不懈。因此,谢局长对抓好税源管理工作提出了“强化税收经济分析、抓好户籍管理、扎实推进企业的纳税评估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税控器具的运用和发票管理、重视税种分析与总体分析的有机结合”五项要求。
笔者长期在镇、县两级国税机关从事业务工作,基层国税机关在税源管理方面离总局领导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强化税源管理的新路子,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现结合工作实践试作粗浅的分析并根据基层税收工作的实际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基层国税机关税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与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税收管理员制度应进一步完善
基层国税机关是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具体执行机关,税收管理员是各项税收政策的具体落实者和执行者,税收管理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税源管理的水平。
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以来,“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笔者通过走访基层税干,实地调研、分析税收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后发现,由于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的限制,在税收管理员队伍中还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部分税收管理员不思进取,思想涣散,业务水平低,对工作敷衍塞责,怕承担责任,得过且过,缺乏工作激情。二是有的税收管理员虽有工作积极性,但业务技能和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工作要求,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由于对责任区纳税人缺少必要的层级管理和有效监督,造成部分税收管理员“专管员”意识较浓,将责任区视为自己的“领地”,影响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省地税税收工作概况及汇报
税收计划执行情况:2008年,全省地税系统克服冰雪灾害和金融危机等困难,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各项收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各税种、各级次、各市州全面实现增收。收入总量不断壮大,全系统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
依法治税:2008年,湖南省地税局加强税法宣传,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务稽查,深入推进依法治税工作,进一步优化税收工作秩序和环境。税收宣传声势浩大。围绕“税收?发展?民生”,开展了“和谐地税三湘行”等10大主题活动,其中3项被总局评为优秀项目。建立了全省首批税收教育基地,于来山常务副省长到会作重要讲话,在全省播放了210期“纳税最光荣”电台节目,湖南地税网站建成30多个主栏目,全年点击825.6万次。税收执法更加规范。认真落实《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制定全系统规范税收自由裁量权执行基准并在全省率先推行,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有力规范了各级具体行政行为。税务稽查扎实有力。对制售假和非法代开进行了专项整治,重点查办大要案件6件,全省共收缴假115.52万份;全年重点检查纳税户3582户,查处500万元以上大案27件,一批大要案在媒体公开曝光,较好发挥了税务稽查的震慑作用。
税收征管:税源监控日趋严密。积极推行税管员制度,实施户籍管理,深化纳税评估,试点运行税源监控平台、推行国地税联合办证。省级税收征管有序。努力打造省级税收工作品牌,加强系统业务指导,准确掌握税源底子,严把税款申报入库关,实施有效检查,强化各项管理,省级税收收入质量不断提高。费金征缴步入正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年内先后制定出台了教育两费、工会经费等4个管理办法,规范了收费操作流程,提高了费金征缴水平。征管质量不断提高。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编制《地管征管操作实务》;规范印制,严格代开管理,优化“四奖”管理办法,启用财务管理软件,强化以票控税;做好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评定A类纳税人503户,按照科学定税、规范管理、部门配合的要求加强个体税收管理。
税政管理:突出加强房地产、饮食服务业的企业所得税征管,加强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全省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申报人数名列全国第八,大力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落实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新政,强化外籍人员建档管理。建立营业税发展趋势分析制度,按月掌握营业税收入完成动态;针对上半年冰雪灾害和下半年房市低迷特殊情况,在调查测算基础上,先后出台了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地支持和促进了经济发展;开展税收调查,做好税收数据采集基础工作,推广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软件,加强新税法的培训辅导宣传。
科技兴税:全省大集中系统2008年7月在常德上线,在全省全面推广,上线运行。强化大集中运维管理,编印用户手册,组织人员培训。在株洲成功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网上电子申报缴税,大力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
纳税服务:在全省开展“服务促和谐、满意在地税”主题活动,积极联系走访纳税户,认真开展问卷调查,深入了解纳税人服务需求,讲服务争满意成为广大税务干部的自觉行动;深入开展“基层评机关、纳税人评税官”、优质服务零差错、模范样板机关创建等九大活动,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一些地方的党委、人大、政府专门行文推广地税的做法和经验。积极推广多元申报纳税方式,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拓展12366咨询热线功能,完善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制度,进一步优化了纳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