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规定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18:09: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务管理规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税务管理规定

地税局后勤近年来工作情况汇报

将近年来我局后勤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财务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们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格遵守《XX市地方税务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并积极借鉴外地先进单位的做法,认真学市地税局及XX市地税局财务管理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局的财务管理新模式,使我局的财务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我局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具体包括《XX市地税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XX市地税局财务预算审批管理规定》、《XX市地税局机关财务管理规定》、《XX市地税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XX市地税局财务人员管理制度》、《XX市地税局内部财务审计管理办法》、《XX市地税局财务经费公开办法》等。通过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财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推行财务管理集约化、精细化、规范化。自2003年7月份开始,我局对所属15个基层税务所的经费财务全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基层税务所全部实行“报账制”,由市局计划会计科代为记账。税务经费支出实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细化财务预算,坚持1000元以上支出必须实行事前预算审批制度。结合事前预算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支出的报销程序,凡是没有预算以及超预算的大额经费支出,财务部门一律不予报销。通过细化财务预算,使税务经费支出更加合理、规范,达到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效。

三是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积极推进财务会计电算化、财务信息网络化。自2004年1月开始,在市局财务装备处的指导下,我局对局机关及所属15个基层税务所的经费财务全部实行微机记账,同时微机账与手工账并行运行。今年8月份,我局又新购置了扫描仪,将经费原始凭证扫进财务软件,解决了原始凭证不能进入财务软件的弊端。同时也为实现网上财务监控、网上内部审计提供了可能。

四是加强监控,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实行财务预算事前审批制度,规范报销程序,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我局《内部财务审计管理办法》,加大内部审计工作力度。自2004年开始,我局每年对所属税务所的内部审计率达100%。

查看全文

城镇出租房屋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保障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动房屋租赁市场健康发展,维护社会治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办法》和公安部等六部委、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租房屋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辖区内城镇出租房屋管理工作。

指房屋所有权人作为出租人,本办法所称出租房屋。将其房屋及其附属物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房屋,包括住宅出租房屋、营业性出租房屋及其他出租房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房屋租赁:

(一)房屋所有权人以提供房屋使用权为条件与他人合作、合伙经营。不承担风险而获取收益的

(二)以其他方式变相出租、转租房屋的

查看全文

地税局后勤工作情况汇报

一、财务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们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格遵守《XX市地方税务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并积极借鉴外地先进单位的做法,认真学市地税局及XX市地税局财务管理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局的财务管理新模式,使我局的财务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我局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具体包括《XX市地税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XX市地税局财务预算审批管理规定》、《XX市地税局机关财务管理规定》、《XX市地税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XX市地税局财务人员管理制度》、《XX市地税局内部财务审计管理办法》、《XX市地税局财务经费公开办法》等。通过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财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推行财务管理集约化、精细化、规范化。自20*年7月份开始,我局对所属15个基层税务所的经费财务全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基层税务所全部实行“报账制”,由市局计划会计科代为记账。税务经费支出实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细化财务预算,坚持1000元以上支出必须实行事前预算审批制度。结合事前预算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支出的报销程序,凡是没有预算以及超预算的大额经费支出,财务部门一律不予报销。通过细化财务预算,使税务经费支出更加合理、规范,达到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效。

三是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积极推进财务会计电算化、财务信息网络化。自20*年1月开始,在市局财务装备处的指导下,我局对局机关及所属15个基层税务所的经费财务全部实行微机记账,同时微机账与手工账并行运行。今年8月份,我局又新购置了扫描仪,将经费原始凭证扫进财务软件,解决了原始凭证不能进入财务软件的弊端。同时也为实现网上财务监控、网上内部审计提供了可能。

四是加强监控,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实行财务预算事前审批制度,规范报销程序,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我局《内部财务审计管理办法》,加大内部审计工作力度。自20*年开始,我局每年对所属税务所的内部审计率达100%。

查看全文

涉税渎职的税务证言

本文作者:袁森庚工作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党校

第一,证人必须是了解案件情况的人。这是证人的基本特征。第二,证人是必须能够辨别是非,能够正确表达意思的人。③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言词能否成为证人证言,证人的资格是基本要件。如果证人的资格存在缺陷,其言词就无法成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人证言。而证人的资格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了解案件情况。正如有的学者所强调的,证人证言是待证事实的直接感知人或直接体验人在诉讼程序中针对待证事实所作的陈述。证人证言的本质特征是陈述主体了解案情事实,而了解的唯一途径是对案情的亲自感知、亲自体验。④即一个不了解案情事实,对案情没有亲自感知、亲自体验的人是不能成为证人的。在谷某玩忽职守罪案件中,所有6位证人都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其意思。证人资格的这一要求没有问题。但是否都是了解案件情况的人,值得我们考量。而我们认为,在上述6位证人中,从他们的证词中就可以得知,⑤证人李某等人就明显不具有证人资格,他们的言词就不能作为本案的证据。法院的判决书认定,李某的证言证实:“税收管理员到监管的企业主要检查企业的生产、销售、库存以及财务状况。对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省局和市局对其都有相应的规定和管理办法。”另一证人李某的证言证实:“对重点监控企业的税收管理员应到企业经常实地查看,进行日常监控,主要查看经营场所、生产经营情况、企业帐目等,这种情况由科室负责。”两位李某的这些言词只是说明了税收管理员日常检查的主要内容与文件依据、重点监控企业的监控职责等内容,而并没有证明案件事实。从二李的言词中可以推知他并不知道案件事实,即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内容。在另一案件,王某玩忽职守罪案件中,⑥证人曹某、徐某、李某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对案件任何一方面的事实他没有亲身感知和体验,并不了解本案的案情的人,自然是没有证人资格的人,其言词就不成其为证人证言和定案的证据。

对证言内容的要求,有的学者提出,证言必须是以人的感知、体验或经历的客观叙述为原则,其中不应包括证人对具体事实的评论意见或推测内容。⑦证人应当陈述直接感知的事实。对此相关法律文件也有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7条规定,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6条也规定,证人应当陈述其亲历的具体事实。证人根据其经历所作的判断、推测或者评论,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对此,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证人不得使用推测、或者评论性的语言,也不得对事实发表意见。这可以说是基本的意见证据规则。⑧对照上述证言内容的要求,在谷某玩忽职守罪案件中,司法机关所采用的税务人员的证人证言也存在引用证据的错误。有的证人的言词就是一种评论意见,而非对亲历的具体事实的陈述。本案6位证人的证言,除上述李某的证言明显具有这样的特征之外,邱某以及刑某的言词也同样具有评论性特征。法院的判决书认定,证人邱某证言证实:“管理员对辖区内的重点税源企业,应该每个月到公司去二次到三次,对重点监控企业至少要十天检查一次,必须要2人或者2人以上才行。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发票开具是否属实、账目情况进行日常的监控和检查。鑫丰源公司在我们科的监管范围内,该公司的税务主管员是谷某,张某带领谷某到该公司检查过,但他们没有向其汇报过这个公司的经营情况及对这个公司的检查情况。之所以鑫丰源公司出现向其它企业开出虚假的销售发票的情况,是我们管理上的漏洞,说明我们对所管辖的企业监管力度不够。”在这一证人证言中,“管理员对辖区内的重点税源企业,应该每个月到公司去二次到三次,对重点监控企业至少要十天检查一次,……。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发票开具是否属实、帐目情况进行日常的监控和检查。……,之所以鑫丰源公司出现向其它企业开出虚假的销售发票的情况,是我们管理上的漏洞,说明我们对所管辖的企业监管力度不够。”这三句话就是典型的评论,而非对案件事实本身的叙述。因为对于重点税源企业和重点监控企业税收管理员每月应检查多少次,检查哪些事项等内容,这不是案件事实,而是税务机关内部管理规定。这样的内部管理规定在税务机关早已有之。司法机关采用邱某的证言无非是要推出谷某也应当这样履行职责。而这样的结论本应由司法机关通过调查税务机关内部管理规定,结合谷某的岗位进行推论,而无需从一个税务人员的言词中推出。对鑫丰源公司的监管是否有漏洞,如果存在监管漏洞是谁的责任等结论,这样的判定更是司法机关的职责,不能由一位证人代为履行这样的职责。司法机关把证人的评论都作为证人证言而采用,不能不说这是在证据的引用方面存在的明显错误。法院的判决书同时还认定,证人刑某证言证实:“作为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是对辖区内的企业的日常监控和检查,了解企业经营的基本情况,对企业的税前、税中、税后的辅导,企业有异常情况的上报。要求税收管理员每个月到重点税源企业去一次,每个月到重点监控企业、敏感企业去二到三次,去检查企业的经营状况包括账目和发票使用情况等,这些情况领导多次在大会上讲过和要求过,我们的岗位目标职责也是这样要求的,鑫丰源公司是谷某负责进行监管的,其协助谷某工作。”从刑某的这一言词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也是一种评论性言词。而且这样的评论与邱某的评论还存在某些不一致。例如,邱某说,管理员对辖区内的重点税源企业,应该每个月到公司去“二次到三次”,而刑某说是去“一次”。邱某说,对重点监控企业至少要十天检查一次,而刑某说是去二到三次。司法机关采用这样评论性的言词证据不但不符合证人证言的法律要求,而且也经常导致证明的内容不准确。因此,这样的言词也同样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

从上述谷某玩忽职守案可以看出,司法机关在处理涉税渎职犯罪案件时,常常大量采用其他税务工作人员的言词作为案件的证据。而证人证言的内容却不是证明某一税务工作人员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而是通过评论性言词“证明”某一税务工作人员的职责及其履行职责的方式。例如,证人李某的证言证实税收管理员到监管的企业主要检查企业的生产、销售、库存以及财务状况;邱某证言证实对管理员对辖区内的重点税源企业,应该每个月到公司去二次到三次,对重点监控企业至少要十天检查一次,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发票开具是否属实、帐目情况进行日常的监控和检查等。这样的言词内容都是对税管员管理职责及其履职方式的评述。通过这些评述性言词,从而推出某一税务工作人员并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这样的职责而存在渎职行为。我们认为,这样的证明方式并不恰当和科学。首先,某一税务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及其履职的方式,并不是由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证人证言所确定,而是在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中早已有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实施税收执法责任制以后,根据一个税务局应当完成的工作任务,在局内分设若干工作岗位,把该局的所有工作任务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并明确了每一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及其履职方式,每一个岗位的岗位职责都不一样。因而,判定某一税务工作人员是否渎职,就必须依据其岗位职责,而非税务工作人员的言词证据。其次,判定某一税务工作人员的职责及其是否履行或者正确履行职责属于司法机关的职责范围。如果采用税务工作人员的证言来确定的话,就等于司法机关把自己部分判定权让渡给了以证人身份参与案件的税务工作人员。根据这一分析,司法机关在处理涉税渎职犯罪案件时,也应当把税务工作人员评论性的言词从案件的证据中予以排除。结语根据上述分析,司法机关在处理涉税渎职犯罪案件时,为了达到处理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在证据的采信和案件结论的证明方式方面应关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于税务工作人员能否作为案件证人的判定,只能选择对案情了解的税务工作人员作为证人,应当排除不了解案件事实的税务工作人员。二是对证人证言内容的采信,只能采信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本身的言词。对被告人的工作职责以及履职的方式、应当遵循的工作程序等内容,司法机关只能根据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内部管理制度予以确定。三是对于案件结论证明方式,应当是司法机关依据被告人的工作职责、履职的方式、工作程序,再根据被告人的行为表现,运用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判定被告人是否存在渎职行为,并以此作为基础判定其是否构成渎职犯罪。而不能依据税务工作人员的言词来证明被告人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及其履职方式,甚至直接运用税务工作人员的言词证明被告人存在渎职行为。

查看全文

财务负责人任职工作总结

年4月我加入集团公司,被委派到本公司财务部,切身感受到异样的工作氛围:工作忙、节奏快、时间紧、压力大。

回顾这一年多的时间,经历的大事历历在目,虽然有点疲惫,但同事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让我兴奋不已,我只有加倍努力地工作来融入到这个另人心潮澎湃的团队。

现对所做的工作作简要总结。

1、加入之前就知道本公司有上市的宏伟蓝图,让我迫切想参与这一过程,参与ipo的运作,但我也知道这过程的艰辛和曲折,以及对财务人员的历练和磨练,亲身经历了才知道过程的痛苦和得失的取舍。在集团领导的配合和支持下,组织参与了外部审计、以及券商律师的会审和咨询顾问,受益匪浅,明白了与规范的差距,明白了未来的道路和方向。事实上,虽然公司成长很快,但出现的问题很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是一如既往还是革故创新,英明的公司领导给我们做出果断明智的选择。高投的介入,几次尽职调查的配合,我们将更坚守信念,沿着设定的目标和方向继续前行。

2、核算基础薄弱,核算力量单薄,是母线公司前行的阻力,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招聘了一些人员充实了财务力量,聘请了外部审计人员现场诊断,针对病因找出解决的根本。在新生力量的支持下,在我以及其他领导的指导下,改变了母线公司账务不清的现象,对历年来的帐套进行了梳理,对客户往来彻底的清理,对仓库材料全面的盘点,对供应商往来全面的核对,对所有帐套进行了全面核查和调整,了解和熟悉了公司所有情况,得出了母线公司的真实净资产。全新建立2010年新帐套,更改过去核算不健全不完善、要数据没有数据、要核查没办法核查的现象。

3、严格的制度是企业管理先进和规范的前提,公司在不断改革,组织机构在不断调整,业务流程要不断更新,已有的制度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为建立规范的业务制度,确立合理的业务流程,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减少各部门工作扯皮的现象,为改变过去财务基础管理薄弱、管理意识不强,参与制定了一系列财经制度,包括财务核算基础管理规定、财务档案管理规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规定、个人往来核算管理规定、质量成本核算管理规定、成本核算管理规定、财务发票审核管理规定,资金计划管理规定。对于业务内控制度的完备,详细拟定了销售收款制度、采购付款制度、生产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融资担保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有严格的制度,还需要很好的执行力,财务对照制度规定,严格执行,不徇私情,虽然这一举措激化了和其他部门的矛盾,引起了有些人员的不理解,但我相信,一切为了公司的宗旨和原则不变,财务人员的耐心和解释到位,公司的管理会大步向前的。

查看全文

保险业务员性质管理论文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保险业飞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允许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一时之间,“拉保险”的人增多,他们以某某保险公司的名义出现,有的称是保险公司的员工;有的保险公司也公开招聘业务员,待遇优厚。那么,保险业务员是不是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保险业务员出了问题由谁负责任等一系列问题都产生了,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基础,是弄清楚保险业务员的性质。

什么是保险业务员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保险谈起。《保险法》第2条规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这里出现了两个名词,即“投保人”和“保险人”。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那么,“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是怎么撮合在一起的呢?一般是靠“拉保险”的人撮合的。这个“拉保险”的人,就是人们常说的保险业务员。

保险业务员,又称保险展业人员,是保险行业个人人的通称。依据《保险法》第25条和《保险人管理规定(试行)》第2条的规定,保险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个人人就是人们常说的保险业务员、保险展业人员。个人人在经营中,自己没有独立经营场所,完全在保险公司提供的经营场所内从事经营活动,它与保险公司之间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他们缴纳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保险公司依据《保险法》第136条的规定对他们进行管理。

要成为保险业务员,首先要经保监会考试,取得人资格即取得《保险人从业人员基本资格证书》,之后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保险公司颁发给《保险人从业人员展业证书》,他们才能开始保险工作。

查看全文

地税局一窗式服务实施方案

按照《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推行“一窗式”服务的通知》(纳服便函[2012]06号)和《市地方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建设规范》(地税发[2012]42号)文件精神,为全面提高纳税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现结合地税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内涵和原则

“一窗式”服务是指税务机关在一个办税服务窗口可以为纳税人办理多项涉税事的一种服务方式,即以方便纳税人为目标,适当组合以往分项目、单职责窗口的工作内容,实行办税服务厅的“一窗多能”,由一个窗口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上级相关规定及程序,完成全部应受理的事项工作,实现“一窗受理、全程办结”,更好地为纳税人创造人文化的办税环境,同时促进干部队伍素质的建设,全面提高纳税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推行“一窗式”服务的基本原则:满足纳税人办税需要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务实创新原则;协调配合原则。

二、推行实施范围

在镇、镇两个办税服务厅同步推行“一窗式”办税服务,由办税服务厅按照县局明确的岗位设置、业务范围及工作职责,为纳税人在办理各个涉税环节事项时提供“一窗式”办税服务。

查看全文

区委企业审计监督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我区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区审计局作为审计监督的主体要认真履法,依照审计程序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税务、工商、银行、司法等有关部门(单位)应给予积极配合。

区审计局发出审计通知后,相关部门(单位)不得以调账检查为由临时跟进,妨碍审计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所指企业是指在我区行政区域内的非国有企业和经济组织。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的审计监督包括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和审计调查等。

查看全文

怎样完成央行国库职责的调整工作的探索

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就是通过办理预算收、支业务,实现国家的财政预算计划,并为财、税等征收机关提供金融服务。随着财政、税务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新的办法和措施不断出台并实施。为适应和更好地服务于财税改革,人民银行在制度建设、核算系统、清算方式及渠道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配套支持工作。但是,由于财税体制的变化,特别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是对财政收支体制的一次全面革新,使人民银行在经理国库中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央行由监督为重转向服务为主。因此,本文着重探讨新形势下央行经理国库职能转变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新时期央行经理国库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1、《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实施,是对财政收支体制的一次全面革新,意义重大。此次改革方案的实施,使人民银行在国库会计核算管理规定方面作了较大幅度的改动。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国库的监督放松了即对财政支出的监督由监督款项内容转为监督票面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第十一条“国库的主要权限”(四)规定“监督财政存款的开户和财政库款的支拨”,具体监督内容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总行两个办法的变化看出。200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库会计核算管理与操作的规定》中要求,国库在对财政机关的拨款凭证进行审核时,有十二条审核内容,其中凭证票面方面的内容有八条,款项用途及去向是否符合财经制度等规定有三条。即每笔款项既要票面填写合规,用途也要符合财经纪律的要求,两者必须同时具备,任一条件不符合,国库有拒绝支付的权利。这是国库真正体现监督职能的表现之一。而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经过修改后的《国库会计管理规定(试行)》中,关于库款支拨的审核内容为十一条,主要针对实施改革后国库变实拨资金为清算资金方式,故全部为对凭证票面内容的审查核对。但目前情况下,全国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都在试点阶段,既有实拨资金又有清算资金,两种方式并存,新规定对实拨资金的审核实质就放松了监督。二是国库必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人民银行负责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资金清算,主要是接受支付指令、审核清算凭证与支付指令的一致性,并在当日规定的时间点内将资金准确清算给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凭证的审核、岗位间传递和清算任务,与原先实拨资金形式下最迟不得超过下一个工作日拨付的规定有了更为精确的服务要求。

2、近年来,税务系统逐步开始搞“城市征管改革”试点,实行“统一登记、属地管理、集中征收、强化征管、重点稽查”模式。退库范围几经多次变动,取消了灵活性较强的代征、代扣手续费提退等退库业务。改革带来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监督弱化。目前的退库业务均成了政策性退库,凡发生的退库业务政策性强,手续明确,即使不符合规定以手续提供不全或票面不规范为多。与以往较灵活的代征、代扣手续费退库相比,可以说是审核手续是否齐全与审查该不该退之别。征收机关在退库业务中对国库收回了“笑脸”。二是服务需求提升。国税系统撤并机构后,部分原来在异地征收机关分支机构的纳税户,划分在市直征收机关管辖,其所缴纳的增值税实行中央、省、市、县四级分成体制。按目前国库会计核算规定和惯例,税收只能从最基层收款国库为入库报解基础,采用“自下而上报解制”。这样异地纳税户需到市直征收机关申报、纳税,市直征收机关需到异地取票、对账,形成了征收机关和纳税户的双重交叉矛盾和不便利。市环保部门负责征收的设在县(区)的市营企业的排污费也存在上述问题。而地税部门内部的任务统计与征收机关不对应于一个收款国库,同样造成对账与任务统计牵扯等不便。这些新情况,无疑给人民银行的现行业务运行模式提出了挑战,向国库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以上情况不难看出,国库最直接、最主动的对外监督主要是对预算支出的审查。但财税改革后,支与不支、退与不退,只是票面合规及手续齐全否,完善手续后支付只是时间问题,国库对款项的内容没有拒付权利。至此,国库的监督职能因预算支出的变化,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二、新时期如何做好央行经理国库职能的转换工作

查看全文

纳税信用等级监控措施

一、评定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的类别,应按照《河南省地方税务局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参考标准》(附件一)进行打分、核准;评定纳税信用等级;

二、各省辖市局纳税信誉等级评审管理委员会可根据当地实际需要,适当增础和调整评定要素指标评定标准和评分分值。

三、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考核评定采用百分制,其评定标准和评分分值为:考评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为A级;考核分在76分至89分的为B级;考核分在60分至75分的为C级;考核分在59分(含59分)以下的为D级。

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由主管税务机关评审管理委员会负责评定,一般以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考评年度。评定工作在次年第一季度终了前完成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可将其核定为D级纳税人;实施D级管理:(一)一年内无正当理由连续三个月不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的;(二)一年内同时具有按期纳税申报率在85%以下、纳税申报准确率在70%以下、按期应纳税款人库率在80%以下情况的;(三)二年内有偷、逃,骗。抗税行为,且已构成犯罪嫌疑的;(四)一年树经查实有造反《会计法》行为,且受到财政机关行政处罚的;(五)一年内有严重违反发票管理规定以及其它税收法律;法规的违法、违纪行为,且受到主管税务机关行政处罚的;(六)一年内纳税人有利用虚假手段达到逃避管理;偷逃税款巳的行为的;(七)一年内有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地税机关的管理、检查、处理行为的;本条所称一年内是指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申请之日起向前推算一年。

四、纳税人经营期不足两年或在两年内(指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申请之日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被评定为A类信用等级。(一)未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和专职办税员的;(二)在两年前发生的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事件,至申请提交之日起仍未结案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