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工作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8:28: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务管理工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税务管理工作

基层税务管理工作思考

基层税务管理难度大

当前,基层供电公司税务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难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兼职化、专业乏、流动大。兼职化。基层供电公司大多由电费电价管理岗位兼任税务会计、工程资产管理岗位兼任税务会计、报表管理岗位兼任税务会计等。随着税法不断完善、征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要求日益提高,省电力公司系统的财务人员工作压力较大,一人多岗的现象较为普遍,税务管理工作往往在财务人员兼职岗位中处于末位,并且也往往被误认为工作内容简单、工作很轻松,平时报报税、跑一跑税务局就完事了。专业乏。缺少对税务政策的系统思考和及时更新,将政策转换为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目前,税务管理岗位除了基本都是兼职人员外,且很少是税务专业的行伍出身,税务管理工作局限于日常报税、纳税业务,难以开展财税筹划与研究工作。加之税务政策的更新步伐日趋加快,对税务管理人员提出更高要求,虽没有偷漏税的主观意愿,但由于对税收政策理解的不到位、不全面,仍可能存在税务管理风险。流动大。部分单位的税务管理岗位轮换周期较短,1~2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变动,同时也有税务管理岗位人员向监察审计、集体企业财务部门等流动。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税务管理岗位人员变动相对频繁,用于思考、筹划税务管理工作的时间相对缺乏,导致很难培养出一支专家型的税务管理队伍,也使得税务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整体工作中鲜有亮点、难有作为。

“五步走”做好基层税务管理工作

以人为本,培养“专才”和发展“全才”相结合。一个优秀的税务管理人员,应具备优秀的发现风险、防范风险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重视税务管理对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作用,设置了独立的税务管理岗位,激发税务管理人员熟悉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把经济业务活动和税务管理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税务管理向业务前端延伸,在业务的源头防范税务风险,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对财务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业务学习和案例学习等方式,多渠道拓展财务人员的视野,培养既具备扎实的税务与会计知识的“专才”,又掌握生产、营销等相关领域知识的“全才”。有为,才能有位。税务管理人员只有通过自身的主动作为,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会日益凸显。源泉管控,筑牢税务管理工作基础。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扎实做好税务管理日常基础工作,注重日常涉税事项的备查登记,不但能够给本单位的财税分析工作带来便捷有效的决策支持,而且能在迎接财政、税务机关的检查时,对本单位存在的风险点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对业务招待费、资本公积等涉税事项,通过备查簿登记的方式及时予以记录,这样,等到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则应调增、调减的事项,一目了然,相差无几。此外,注重对业务部门财务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宣贯,指导业务部门规范、正确地取得发票,特别是办公用品等应当取得增值税发票的,不得以普通发票代替。

科学合理,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当前,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税收政策更新交替较为频繁,如何及时准确地理解税收新政,是有效开展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此,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组织税务管理人员通过参加培训、网络学习、个人自学等途径,加快国家税收新政理解执行到位的速度,将现有的财税政策理解到位、执行到位,用好、用足关于电网企业接收客户资产、技术开发费科技项目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安置残疾人加计扣除工资费用、节能专用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等,完备相关手续,务求应享尽享税收优惠,有效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也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节约了宝贵的资金。此外,省公司每年组织开展的税务专题培训,也对税务管理人员用好、用足财税优惠政策,起到有力的指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小处着手,将税收筹划用实于日常纳税管理之中。一是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税收筹划从概念上看似遥不可及,实际却是由很多细微之处构成的,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最大限度降低财务费用。以每月申报缴纳税款为例,平均每月缴纳的各项税费及基金等以1000万元为例,按活期年利率0.5%计算,每推迟一天申报缴纳,将增加利息收入约138元/天,如遇到国庆、春节长假延期申报缴纳,则能增加数千元的利息收入。税务管理人员根据当月纳税申报期限,尽可能采取在规定时限的最后一天缴纳的方式,既保障了企业资金的充裕流动,同时也节约了利息费用。二是积极争取地方财税政策,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财务支持和资金保障。近年来,在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争取到了地方政府财政资金高达数千万元,在获得地方政府支持的同时,也部分缓解了电网建设的资金压力。注重沟通,建立“上、下、左、右”的立体沟通机制。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十分重视沟通在税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与上沟通”就是要在日常税务管理中遇有疑问或重大问题时,及时请示省公司,确保工作方向准确无误。“与下沟通”就是要加强对所属县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的指导,确保将省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一贯到底、执行到位。“与左沟通”就是要加强与省内兄弟单位的沟通,学习和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推进本单位的税务管理工作。“与右沟通”就是要加强与市财政、税务机关的沟通,一方面可邀请财政、税务机关的专家上门授课或答疑,确保财税政策理解到位执行到位,另一方面遇到疑难问题主动与财政、税务机关沟通,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和谐融洽的外部环境。

作者:李锋张尚琼

查看全文

储备粮管理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研究

1企业概况

储备粮管理公司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主要职责:(一)认真执行省级储备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实施细则。(二)根据省级储备粮储存品质和储存年限等情况提出储备粮轮换计划上报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经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后,由公司具体组织实施。(三)负责定期组织省级储备粮库存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承储库点提出整改意见。根据公司主要职责确定其经营范围如下:根据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计划负责省级储备粮的收购、储存、轮换、调销以及代中央保管专项储备粮;结合储备粮油的轮换开展相关的粮油、饲料原料的销售。

2公司税务管理的现状

储备粮管理公司是属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印花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内设四部一室机构,财务部负责公司税务管理工作。

3公司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思想认识不到位当前,我公司负责管理XX亿省级储备粮,由全省129个库点承储,为了确保省级储备粮食质量良好,数量真实,实行三年一轮换。在轮换过程中涉及增值税发票管理。因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粮食储备企业销售粮食是免征增值税。每年公司内部审计发现部份粮食储备企业认为粮食储备企业销售粮食是免征增值税的就可以不要加强发票管理,想开就开反正是免税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储备粮因为是政策性粮食,其入库成本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收购成本价和企业收购农户手中的粮食收购码单和过磅单以及检验单确认的数量来确认储备粮的入库成本,所以进货时无增值税进项发票,保管三年后根据储备粮的保管质量决定轮换,在对储备粮进行推陈入新轮换过程中,一方面对粮食购销企业可以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另一方面对粮食加工企业又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单位开票人员有点无所适从,单位领导也不重视增值税开票管理工作,认为对企业经济效益不产生影响也就不严格要求了。3.2内部发票管理存在不足近年来,粮食购销企业转型升级,主要精力用来做好储备粮管理,增加保管费补贴收入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对商品粮收购销售反而经营少了,涉税事项相对来说少了。在签订经济合同时没有考虑含税不含税的价格会有些什么不同。许多粮食储备企业普遍存在对增值税发票内部监控手段不足,财务部会计兼报税人员,出纳兼打印发票,对发票管理力度不够,监控缺乏,没有形成完整的发票管理制度,发票的领票、开票、验旧等大多是一人所为。3.3信息渠道不畅通粮食储备企业端的涉税信息不完整,主要一是企业本身对关联方的涉税信息未申报,导致税务端的信息不系统,收集的管理信息、发票信息、检查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没有分类归集、统筹运用,第三方涉税信息不充分,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金融机构的信息、运输部门的信息以及网络收集的信息不齐全。二是税务信息不共享。目前,适用于粮食储备企业税收管理系统主要有防伪税控税收管理系统,形成信息“孤岛”,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共享。三是平台不统一,各部门的软件不兼容,数据标准不统一,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应用平台。运用计算机、大数据进行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的手段还需完善。

查看全文

浅谈“营改增”对税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1“营改增”对高校税务管理的影响

1.1纳税人资格的认定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颁布实施之后,高校的特色性质使得其在纳税人资格认定上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从高校的性质来看,高校即非经济性质的企业,也非国家事业单位,并且其有一典型特征,即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对高校纳税人资格认定时,应本着从简会计核算、减轻税负的视角,选择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2013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明确了小规模纳税人的资格认证条件,即年累计应税服务额超过500万元且经常发生应税服务的,应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资格。但实际上,高校作为公益二级事业单位,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模式,使其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存在不利影响,加大了高校税负,不利于高校发挥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1.2对税负的影响

在实施“营改增”前,高校税负主要涉及营业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税种。以横向科研项目为例,首先签订服务合同应缴纳印花税,再根据技术服务合同,按应税技术服务收入的5%计算缴纳营业税及相关附加税费。在“营改增”后,高校科研技术服务收入将不再缴纳营业税,而应该按照6%或者3%计算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税制下体现的是“道道征收,全额征税”的重复征税,而增值税税制下体现的是“环环征收,层层抵扣”,改革使得税收征管服务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国际惯例。

1.3对发票管理的影响

查看全文

税务稽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因作者要求已删除!

查看全文

税务分局户籍管理工作总结

户籍管理工作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户籍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分局税收征管工作质量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完成,我们户籍组始终把户籍管理作为全组工作的重心。2004年,我们户籍组在分局总支和科室领导的正确带领下,紧紧围绕省局、市局及分局的工作中心,依靠兄弟科室、组的大力支持和全组同志的共同努力,认真抓好各项税收征管工作,并重点抓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电子定税、电子申报、户籍清理等工作,使分局的户籍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规范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

4月中旬开始,我们根据市局关于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严格按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规定的内容、标准、程序,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评定对象2002年、2003年两个年度纳税信用状况的综合评定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建立专班,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市局关于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下发以后,我们首先组织全组人员和相关科室部分业务骨干集中学习了总局下发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和省局、市局关于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分局总支和科长的领导下,全组二十几名成员和从各业务科室抽调的6名业务骨干组成了专门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专班,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明确责任,严格标准,确保综合考评结果真实准确。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是对评定对象2002年、2003年两个年度纳税信用状况的综合评定,涉及我局企业337户,占现有企业总户数的50%,每一个企业涉及的考核指标都有五大类22个,工作量非常大。为了确保考评结果的真实和准确,我们把五大类22个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考评专班的每一个人,明确提出谁主管谁考核,谁考核谁打分,谁打分谁负责;我们要求每一个考评人员必须从机内和机外广泛搜集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纳税评估、稽查等日常征管信息,严格把握扣分标准,所有扣分项目都要求必须事实清楚,扣分适当,既不可多扣,也不得少扣;我们还从组内抽出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的黄丹、张桂秀同志对考核结果进行复审,从而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准确。经过对337户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逐户认真评定,2002年实得分在95分以上的有101户,60分以上95分以下的有236户;2003年实得分在95分以上的有75户,60分以上95分以下的有262户。三、认真核对,综合分析,初步确定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在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对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的考核内容逐户逐项进行核对,确定等级。考评分在95分以上,但对具有两年内新发生欠缴税款情形的;不能依法报送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纳税资料的;或者评定期前两年有税务行政处罚记录情形的,一律从A级中剔除。考评分在60分以上95分以下,但两年内有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且受到税务行政处罚的,一律定为C级。经过对纳税人日常征管信息搜集、整理与核对分析,2002年被评为A级的有10户,B级319户,C级8户;2003年被评为A级的有10户,B级298户,C级29户。按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对办理税务登记不满两年的330户纳税人,一律定为B级。

二、完善电子定税,巩固定税成果

去年,我们结合分局个体税收征管的实际,积极推行了计算机定税这一新的管理办法,使个体税收初步实现了公平、公正,促进了增值税起征点政策的有效落实。今年,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电子定税工作。一是抓好新开业个体户电子定税资料的收集、房租费用的核定及经营面积的测量、核实等工作。我们对每个新开业的属于电子定税范围的个体户实地采集经营地址、所属行业、经营面积、房租费用等情况,并进行严格核查,由纳税人和核查人员分别在核查表上签字,以确保采集数据的公平、公正、真实可靠。2004年共采集电子定税数据657户,通过电子定税程序计算后,585户未达起征点,72户达到了起征点,并按月缴纳税款。二是向纳税人宣传新的税收政策和电子定税方法,每月对电子定税情况进行公示。我们在日常户籍管理工作中积极向纳税人宣传电子定税的方法,电子定税工作得到了纳税人的广泛支持和理解。为了保证电子定税工作更加公正、公开、透明,税负更加公平、合理,每月初我们把上月的电子定税情况打印出来,并在分局和每个站的公示栏上进行公示,杜绝了人情税、关系税的发生。三是不定期的检查电子定税工作,确保纳税人房租费用、面积测量和定税的准确。为了防止电子定税工作中出现“暗箱操作”,保证电子定税工作的真正公开、透明,成立了包括科长、书记、组长、站长在内的电子定税工作检查小组,不定期地对辖区的个体户定税情况进行抽查、检查,每月抽查面不低于20%。首先到纳税户实地测量纳税人的经营面积、查看房租合同,看经营面积是否准确,误差是否超过0.1平方米,房租费用是否真实,对纳税人提供的房租费用明显偏低或偏高的是否进行了合理地核定,行业是否正确等。其次检查电子定税计算是否准确,行业系数、面积系数、房租系数适用是否正确。最后检查定税文书送达是否到位,受送达人是否在文书上签字等。定税公平了,个体户自觉申报纳税的意识也提高了,个体申报率由去年的95%上升到了99.5%。

三、抓好电子申报,提高个体申报率

查看全文

税务分局户籍管理工作总结

户籍管理工作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户籍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分局税收征管工作质量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完成,我们户籍组始终把户籍管理作为全组工作的重心。2004年,我们户籍组在分局总支和科室领导的正确带领下,紧紧围绕省局、市局及分局的工作中心,依靠兄弟科室、组的大力支持和全组同志的共同努力,认真抓好各项税收征管工作,并重点抓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电子定税、电子申报、户籍清理等工作,使分局的户籍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规范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

4月中旬开始,我们根据市局关于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严格按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规定的内容、标准、程序,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评定对象2002年、2003年两个年度纳税信用状况的综合评定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建立专班,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市局关于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下发以后,我们首先组织全组人员和相关科室部分业务骨干集中学习了总局下发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和省局、市局关于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分局总支和科长的领导下,全组二十几名成员和从各业务科室抽调的6名业务骨干组成了专门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专班,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明确责任,严格标准,确保综合考评结果真实准确。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是对评定对象2002年、2003年两个年度纳税信用状况的综合评定,涉及我局企业337户,占现有企业总户数的50%,每一个企业涉及的考核指标都有五大类22个,工作量非常大。为了确保考评结果的真实和准确,我们把五大类22个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考评专班的每一个人,明确提出谁主管谁考核,谁考核谁打分,谁打分谁负责;我们要求每一个考评人员必须从机内和机外广泛搜集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纳税评估、稽查等日常征管信息,严格把握扣分标准,所有扣分项目都要求必须事实清楚,扣分适当,既不可多扣,也不得少扣;我们还从组内抽出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的黄丹、张桂秀同志对考核结果进行复审,从而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准确。经过对337户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逐户认真评定,2002年实得分在95分以上的有101户,60分以上95分以下的有236户;2003年实得分在95分以上的有75户,60分以上95分以下的有262户。三、认真核对,综合分析,初步确定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在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对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的考核内容逐户逐项进行核对,确定等级。考评分在95分以上,但对具有两年内新发生欠缴税款情形的;不能依法报送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纳税资料的;或者评定期前两年有税务行政处罚记录情形的,一律从A级中剔除。考评分在60分以上95分以下,但两年内有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且受到税务行政处罚的,一律定为C级。经过对纳税人日常征管信息搜集、整理与核对分析,2002年被评为A级的有10户,B级319户,C级8户;2003年被评为A级的有10户,B级298户,C级29户。按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对办理税务登记不满两年的330户纳税人,一律定为B级。

二、完善电子定税,巩固定税成果

去年,我们结合分局个体税收征管的实际,积极推行了计算机定税这一新的管理办法,使个体税收初步实现了公平、公正,促进了增值税起征点政策的有效落实。今年,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电子定税工作。一是抓好新开业个体户电子定税资料的收集、房租费用的核定及经营面积的测量、核实等工作。我们对每个新开业的属于电子定税范围的个体户实地采集经营地址、所属行业、经营面积、房租费用等情况,并进行严格核查,由纳税人和核查人员分别在核查表上签字,以确保采集数据的公平、公正、真实可靠。2004年共采集电子定税数据657户,通过电子定税程序计算后,585户未达起征点,72户达到了起征点,并按月缴纳税款。二是向纳税人宣传新的税收政策和电子定税方法,每月对电子定税情况进行公示。我们在日常户籍管理工作中积极向纳税人宣传电子定税的方法,电子定税工作得到了纳税人的广泛支持和理解。为了保证电子定税工作更加公正、公开、透明,税负更加公平、合理,每月初我们把上月的电子定税情况打印出来,并在分局和每个站的公示栏上进行公示,杜绝了人情税、关系税的发生。三是不定期的检查电子定税工作,确保纳税人房租费用、面积测量和定税的准确。为了防止电子定税工作中出现“暗箱操作”,保证电子定税工作的真正公开、透明,成立了包括科长、书记、组长、站长在内的电子定税工作检查小组,不定期地对辖区的个体户定税情况进行抽查、检查,每月抽查面不低于20%。首先到纳税户实地测量纳税人的经营面积、查看房租合同,看经营面积是否准确,误差是否超过0.1平方米,房租费用是否真实,对纳税人提供的房租费用明显偏低或偏高的是否进行了合理地核定,行业是否正确等。其次检查电子定税计算是否准确,行业系数、面积系数、房租系数适用是否正确。最后检查定税文书送达是否到位,受送达人是否在文书上签字等。定税公平了,个体户自觉申报纳税的意识也提高了,个体申报率由去年的95%上升到了99.5%。

三、抓好电子申报,提高个体申报率

查看全文

国税局税务管理工作计划

2012年全市国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以管理创新为载体,以优化纳税服务和强化税收征管为核心,以提高税源管理、队伍管理和行政管理效能为重点,努力提高收入质量,推进依法行政,落实税收政策,激发队伍活力,深化反腐倡廉,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全市国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围绕这一思路,全市国税系统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组织税收收入,提供财力支持

(一)严格落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组织收入原则,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收入质量评价体系。

(二)完善组织收入工作长效机制。强化督导考核,完善和落实领导包片、部门包点的收入督导机制,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牢牢把握主动权。

(三)强化税收预测和控管。加强经济运行情况监测,提高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监控水平。

查看全文

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措施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地点分散,各地税收环境差异大、税务风险点多,加之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税务管理管控难度大、问题多、企业效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以“提前准备、扎实调研、统一规划、全面宣贯、持续管控”为指导思想,为施工企业提出了风险可控、税负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税务管理;降本增效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一是税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税务人员对新税制了解程度不深,导致相关工作水平较低;二是缺乏税务风险预警机制,未建立动态的税务风险识别、分析、评估体系,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三是未建立完善的内部监控机制,影响监督工作的效率;四是未能建立税务管理绩效考评机制,阻碍了税务筹划工作的顺利实施。(二)增值税政策把握不清一是片面追求进项发票高税率,导致产生增值税大额进项留抵,占用原本已十分紧张的生产资金;二是采购缺少增值税询价比价程序,对相关政策不了解,增值税比价掌握不到位,导致企业效益流失。(三)研发管理水平不高一是研发管理制度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的研发费核算与实际不匹配,施工企业往往重视施工忽略研发管理;二是研发立项不合理,立项工作缺乏严谨性;三是施工成本与研发费用难以划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科研人员交叉进行生产和研发活动,施工成本与科研费用的划分带来一定困难。

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一)精熟政策法规,强化税务风险识别。(1)不断学习税务理论知识。施工企业应将国家政策、上级要求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制定下发增值税、科技研发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同时将集中培训和分片指导相结合,充分进行税务知识宣贯,不断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储备和实务操作能力。(2)不断完善内部管控机制。一是坚持抓好源头卡控,突出重点项目税收筹划,紧密联系现场,开展税务交底,从源头上加强税务管理;二是坚持抓好过程管控,核查项目税务交底落实情况,针对经济业务三流不一致、劳务分包工程发票差额抵减不充分等问题及时进行纠偏,并借助共享中心全面强化税务规范管理;三是坚持抓好考核评价,将采购比价合理性、税收筹划有效性、分包抵减充分性、税收风险可控性等纳入绩效考核指标。(3)不断提升风险防控水平。一是持续发挥合同管理监控作用,一定金额以上的合同由法律部门进行审批,税务管理人员对发票类型、税率及比价工作进行把关,未审批不允许挂账付款,从采购源头上防范税务风险;二是持续抓好管理责任分解落实,明确业务经办人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负责,对供应商开具的发票严格进行查询鉴定,对出现发票丢失、逾期未认证、供应商走逃失联等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发现问题发票,业务经办人须在第一时间与供应商及财务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做好账务处理,避免出现税务风险;三是持续借助外部力量做好风险防控,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专业优势,辅助剖析风险产生原因,促进风险管理机制完善。(二)坚持依法合规,做好重点环节工作。(1)做好劳务成本税务管控。一是合同采用清包工模式,要求准入劳务队必须资信齐全,按照不含税价进行投标,选用简易计税模式;二是对劳务队管理人员进行增值税业务培训,指导帮扶其办理纳税业务;三是合同约定先开票再付款,保证及时抵扣进项税额、抵减劳务分包金额;四是规范包括劳务分包、管线迁改、临时电力、爆破工程等分包发票台账,充分进行差额抵减,减少项目资金流出。(2)做好机械作业费用管控。与出租方机械作业合同,可选择由出租方配备操作人员,选择简易计税方式按照3%开具“建筑服务”发票,同时使用分包差额抵减,减少项目资金流出。(3)做好材料供应商优中选优。一般计税项目要结合自身资金情况及物资采购比价原则,在综合考虑运输成本、供应保障等因素的前提下,选择最优供应商。(三)规范研发管理,加强费用归集核算。(1)坚持科学计划引领。一是严格做好项目立项,公司科技中心以新上项目为重点,在建项目为补充,以立项工作为龙头,尽可能选出可立项的优质课题;二是严格做好课题论证,由技术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对所立课题的创新性等指标进行充分论证、明确研发内容目标,确保科研项目可行性;三是严格项目动态管理,对执行过程中预算金额和研发时间出现变动的课题,由项目提交报告作出说明,财务部门和技术中心进行联合审查后对立项情况进行调整,实现预算金额与时间期限双匹配。(2)做实费用归集基础。一是狠抓基础资料完善,使用“研发支出”等专项科目对研发投入进行费用归集,满足专账核算管理要求;确保费用紧贴课题,足额列支,资料完整上报;二是加强二次汇总把关,公司负责对研发项目各项资料进行审查,结合计划执行情况,从科研进度、时间安排、费用预算等多个角度,对立项预算进行整体把控,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要求;三是坚持优中选优做好筛选,对归集的所有费用进行细致筛选,选用最为符合条件的研发项目用于加计扣除。(3)强化奖惩激励约束。一是设置专项奖励,对科技成果、费用归集等设置专项考核,及时兑现,鼓励先进,以促进相关工作的扎实开展;二是强化惩处措施,未按要求上报科研课题进展情况及相关基础资料的项目,相应扣减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工资等。施工企业的税务管理贯穿于项目生产经营的全周期,针对如何推动税务管理的降本增效工作,文中提及的对策和措施只是一些基础性业务,施工企业仍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借鉴先进企业税务管理经验,加强理论与实践学习,逐步提升施工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为税务管理“降本增效”而不断努力。

查看全文

管理税源的调研报告

一、现阶段税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税源管理工作在地域上存在差异性。总体上说,经济发达地区一般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同一地区中,经济发展中心地区一般好于边缘地区。

2、税源管理工作在手段上存在差异性。一般说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地区,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税源个体大,在税源总量中的比重大,且分布集中,税务机关运用信息化参与税收管理的层次和水平也比较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边缘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税源个体小,在税源总量中的比重小,且分布零散,管理工作面广量大,税源管理工作基本上仍处于人工操作阶段,税务机关专业管理力量难以全面监控。

3、税源管理工作在力量上存在差异性。一般来说,各级税务领导机关对不同规模的税源管理工作,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表现在税务管理人员的数量、能力、结构、装备配置上,经济发展中心地区的管理力量要普遍强于经济发展边缘地区,这一点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配置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同时,经济发展中心地区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相对来讲比较优越,税务人员思想上比较乐于在大城市、大机关、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工作。

4、税源管理工作在对象上存在差异性。从现阶段税源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对主要经济区域及重点税源行业、企业的管理工作,各级税务机关在税务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投入上比较集中,而对一般税源行业、企业的管理相对有差距。税务人员比较愿意从事对企事业单位的税收管理工作,而不太愿意从事个体税收、零散税源的税收管理工作。

二、影响现阶段税源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成因分析

查看全文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部分企业的经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促进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企业必须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管理工作,构建并且不断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形势也愈加严峻,加上企业的发展也日趋多元化,因此,企业为了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必须要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管理。税收问题不仅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对其社会效益以及企业自身的声誉产生重要影响。无论是传统型企业还是现代化企业,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规避税务风险,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一、目前存在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税务风险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它们经营企业的主要目的和最终目的,因此,这就会造成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过分重视生产以及销售,而忽视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都不是专业的税务管理人才,缺乏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也没有经过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培训,此外,他们也就不会深入地去了解国家最新出台的一些企业税收政策,这就会造成他们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如果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未能及时更新,企业也就不会严格地根据税法来执行相关工作,那么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也就会落后。更加严重的是,由于管理理念的滞后和税法知识相对薄弱,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做出偷税漏税的行为,这将严重损害我们国家的利益。(二)没有设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有许多的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或者是建立并健全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机构和专业岗位。有些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是让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完成的,还有一些企业则是通过外聘的形式,把本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安排给一些企业税务相关机构。与此同时,企业对于涉税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和培训力度也不足,不仅没有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去学习纳税申报、税务自查以及税务评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就连国家出台的最新法律法规也没有督促工作人员去学习,此外,企业而且也通过考核或者建立奖惩机制来提升涉税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这是非常不利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的。

二、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