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调查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03:37: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水文调查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水利水电蓄水竣工验收调查
1工作内容及重点
蓄水前阶段验收作为一个中间验收,建设项目在蓄水前阶段验收其间,尚有未完成工程内容,但其主要的设计工作、开工所需的行政手续均已全部完成,为了明晰整个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该蓄水前阶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内容和重点与项目整体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相近。综合上述法律法规和工作中的经验,竣工验收调查单位接到任务后,应在项目枢纽下闸前完成包括调查单位的现场调查和编制调查报告工作,并获得环保部门的下闸允许(即阶段验收批复)。其中为获得环保部门的下闸许可批复文件,递交调查报告书后的工作还包括现场检查、专家评审、调查报告审查、等待项目批准四个主要环节。技术上,由于导则中缺乏行业指引文件,调查工作中基本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对项目蓄水阶段所要求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影响,进行一一对应的落实情况调查。如有发现未落实的环境保护措施工作,则需要立即向建设单位提出补充或整改意见,引导建设单位完成环保措施,以满足相关环境保护要求,并待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达到环评阶段预期效果后,方能向审批部门递交调查报告,申请蓄水前阶段验收。以下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水利水电项目验收的重点和内容进行介绍:1.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要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利水电》(HJ464-2009)中4.6小节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中4.7小节,在总体上对验收重点进行描述,而项目具体、细化的调查内容,就必须依靠调查人员对项目的熟悉和对审批要求的把握。1.2环评文件及其批复对验收内容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虽说竣工验收工作中,重点是对着环评及批复要求“照单捉药”,但由于分项工程建设的阶段性,某些环保措施不一定达到其建设阶段,比如施工营地仍在用不能进行拆除等,这种情况下,应参考“三同时”原则,对已开工建设的工程内容,必须进行相应配套的环保措施,并评判其运行效果是否达标。总结实际工作,蓄水阶段验收调查时,重点调查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实际建设工程内容包括工程建设内容、规模、地理位置,取土石料场、弃渣场的实际情况及与环评方案相比的变化情况。(2)规划的符合性规划方面主要是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流域发展规划,附有发展改革部门同意开展建设工作的意见作为附件即可。(3)占地由于蓄水前阶段调查并非竣工调查,现阶段未有准确的征占地情况汇总,在后期工作中,也会有部分规划外新征地或者临时征地归还的,因此现阶段验收主要为整体征地占地的合法性,需要出具的文件包括有土地使用证、取弃土场使用合同、施工营地租赁合同等。(4)生态调查、保护和补偿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对所在地的生态影响及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项目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有:下泄低温水的减缓措施、鱼类保护措施和方案、陆生珍稀动植物保护、生态流量的下泄设施和计划、珍稀植物移栽、珍稀动物人工培育和放养等。当以货币形式作为生态补偿时,需要调查补偿资金的落实情况。(5)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6)移民安置环境影响报告及其批复文件中,关注点在于当采用建设安置区形式集中安置移民时,安置区的水土保持、污染治理措施落实情况。因此工作中,除需要调查移民情况、安置方式外,还需要针对移民安置区的水土保持和环境污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当以货币形式补偿时,需调查赔偿资金的落实情况。(7)库底清理1.3其他需调查的工作内容除1.2节中环评及其批复中常见的环保措施要求外,为满足阶段验收调查报告要求,针对水利水电类项目,还需要进行以下内容的调查和汇报:(1)建设过程的环境监测落实情况及其结果汇编(2)监理制度的落实情况(3)风险管理调查(4)环境保护设计(5)污染物处理及排放情况(施工生活营地、作业面、仓库、机修)(6)征地赔偿、林木、青苗赔偿情况(7)文物迁移的方案及其落实情况(8)施工期水土流失监测结果(9)施工对下游的影响(包括下游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影响,下游用水户受影响情况及其处理措施)(10)施工期间,周边居民的投诉反映情况及其处理方案。
2可获得的材料及信息
调查单位进行工程项目整体验收时,必须了解整个水库工程的施工建设内容、过程、步骤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设管理文件,以便获得相关的信息。整体验收其间,可参考(HJ464-2009)中5.1章节内容出列的资料清单进行资料调查,但蓄水阶段的调查中,以上资料清单中的内容可能是未编制(或收集)的,甚至需要调查单位代为提醒建设单位补充部分资料。由于水利水电项目为大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参与设计、施工、建设、管理、安全、质量监管等参建单位多,涉及的大小事项均有记录,文件众多,格式不一,不可能一一研读,加上建设过程文件不一定能及时归档,作为调查单位,并不能只单靠与建设单位接触解决所有文件和材料的获取问题。下文就某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概述项目在下闸蓄水时的工程进度,对下闸蓄水时已有材料进行汇总,为以后同类型项目材料收集工作提供参考。2.1该水电工程项目蓄水前阶段环保竣工验收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有:(1)工程的筹建(水文、地质、文物、矿产勘查,可行性研究及专项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征地,移民安置规划等)(2)工程施工准备(“三通一平”工作、施工工厂设施、生活及办公房屋、场内公路)(3)部分主体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主坝和副坝填筑及库周防渗、导流泄洪洞的建设、生态放水管的敷设、电气及金属结构、水道及厂房工程土建工程)(4)厂企拆迁、移民安置(5)枢纽工程导(截)流验收(6)库底清理(7)库内地形的测量其余工程内容和进度要求可参见《水电站建设工程蓄水验收管理办法(试行)》(水电规计[2007]0009号)。2.2对应上述工程进展,调查单位可采用材料有:(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含附图、附件)及其批复;(2)当地环保部门关于项目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资料;(3)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附图)及批复;(4)初步设计及批复(如有,含附图),其他设计文件(包括六大专项报告:水资源、地质灾害、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施工总布置规划、移民安置规划);(5)征用土地批文及附件;(6)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协议;(7)下游用水户补偿合同;(8)环保措施建设、管理合同,垃圾收运合同;(9)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测、监理合同;(10)主要材料采购合同;(11)生态补偿协议、合同;(12)(蓄水阶段)工程建设报告(或蓄水阶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13)水土保持监测(月/季/年)报告、水土保持监理(月/季/年)报告;(14)环境监测(月/季/年)报告、环境监理(月/季/年)报告;(15)已完成工程的施工总结(主要为公路系统、库底清理);(16)库底清理专项验收意见;(17)征地移民专项阶段验收报告;(18)当地环保部门收集到的居民投诉、意见;(19)应急预案及环境管理体系说明;(20)施工期间施工、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相关视频、照片影像资料。需要说明的是,配合工程下闸蓄水进度需要,下闸蓄水前,应当取得环保部门的阶段验收批复。因此,计算现场调查、报告编制、开展评审会及等待批复的工作时间,按照经验,最晚在下闸计划时间的6个月前,调查单位就必须进入工程现场。因此,调查单位初次进驻时工程施工进度和相关文件材料的编制进度都未达到下闸蓄水要求。同时,蓄水阶段也未编制工程变更总结,调查单位需要就工程实际建设内容与环评阶段建设方案进行一一比对,认真校核。
3验收常见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3.1建设单位施工过程无专人负责环保方面的监管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方法辨析
摘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第一阶段调查是土壤污染调查工作的重要阶段。文章从第一阶段调查应实现的目的分析出发,分别从资料收集、地块生产历史及现状分析、现场踏勘、主要生产工艺与产排污废物、污染处置工艺分析、企业违法行为分析、未来规划用途、特征污染物识别与提出调查建议等方面,阐述了第一阶段调查的程序、技术方法和关键要点,以期不断提高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第一阶段调查;调查方法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以下简称《技术导则》)[1]将建设用地调查划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调查通常也成为“污染识别”,是在不开展采样调查的情况下,通过对资料分析、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等方式,定性识别场地特征污染物的过程。当前《技术导则》对第一阶段调查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的要求总体较为宏观且原则性内容为主,不利于现实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我国现有对土壤环境第一阶段调查方法的研究[2−4]主要集中在程序研究上,对重要步骤应开展的工作深度,以及与第二阶段调查之间的关联性体现不足,现实工作中调查者容易对第一阶段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资料挖掘和分析深度不足,导致出现布点调查阶段点位设置合理性分析不足,分析检测污染物指标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所以应高度重视第一阶段调查工作的开展,做到方法规范、内容全面和深度到位,切实起到对点位布设和污染分析的指导性作用,避免“瞎子摸象”式的调查。
1第一阶段调查目的
若要高质量完成第一阶段调查,必须对该阶段调查目的有深刻认识。《技术导则》中并未明确提出第一阶段调查工作的目的,仅在第一阶段调查的“结论和分析”部分提出:“本阶段调查结论应明确地块内及周围区域有无可能的污染源,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若有可能的污染源,应说明可能的污染类型、污染状况和来源,并应提出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建议”。结合上述表述以及建设用地土壤调查实践经验,第一阶段调查目的应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定性判断场地是否受到污染。结合收集的资料、经验以及现场快速检测等手段,判断调查土壤是否受到污染。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地块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活动可以结束。2)识别场地内可能的污染物类型并对污染特性进行分析。这是第一阶段调查的首要目的,以指导第二阶段土壤环境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检测因子的确定。《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5]中的污染物不能覆盖所有污染因子,需要依据第一阶段污染识别的结果,为第二阶段采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依据,避免污染因子的遗漏或者无关因子不必要监测等问题。3)对布点采样点位的确定提供指引和依据。通过第一阶段调查,应对第二阶段调查的布点方案提出直接意见,以提高点位布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具体任务
储气库环境保护验收要点分析
地下储气库是一类包含了输气管线的线性工程,集注站场的化工工程、地下储气库建设的采掘工程为一体的综合性建设项目。其中,占国内外地下储气库工程类型比重较多的利用既有枯竭气藏的储气库项目,视其线性工程的比例,一般列入交通运输管线类项目进行环保验收管理。
1工程背景
1.1地下储气库工程
世界上第一个地下储气库工程于1915年在加拿大建成[1],其中利用枯竭气藏作为储气空间是应用最广泛的储气方式,约占储气库工程总量的3/4。地下储气库的建设目的是为了适应高耗气地区的用气储存需要和实现调峰功能,以提高供气效率,缓解供气管线输气能力不足的压力,并使枯竭气藏存储空间得到利用。1969年,大庆油田利用枯竭气藏建造了萨尔图1号地下储气库,是我国第一个地下储气库工程。至本世纪初,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为缓解天然气供气紧张状况,各地开始大量建设地下储气库工程。根据资料预测,至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耗量将达到1600亿立方米,需建设的大型地下储气库达30座以上[2]。
1.2文96地下储气库工程
中原油田文96地下储气库项目是榆林-济南天然气管线的配套工程。该储气库整体位于河南省境内,储气空间利用既有文96气藏,包括文96主块、文92-47块两大板块,储气地层属砂岩类。除利用既有枯竭气藏空间外,其新建工程还包括集注站、井场、输气干线、集输管线等内容。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为了减少矿山建设和生产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工作的规范化,需要对开采矿山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1矿山地质背景
1.1地层岩性
举例煤矿区位于太行山中南段的泽州盆地北端,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矿区南部出露大面积下石盒子组地层,上石盒子组地层在井田内零星出露,矿区中部、北部大部分区域被黄土覆盖。矿区处于太行山复背斜与沁水复向斜之间,位于华北板块山西板内造山带沁水板拗太行块隆西侧、晋获褶断带西北侧。
1.2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处于沁水盆地中段东部,属高平—晋城盆地三姑泉域水文地质单元,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主要存在碳酸盐岩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碎屑岩类裂隙、松散岩类孔隙3个含水岩组。
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导作用
1前言
煤矿开采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矿产业最关心的问题,由于很多不可预测或者人为的因素造成了很多煤矿事故的发生,这些年来,我国的煤矿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因为井下水和瓦斯引发的事故发生率最高,不仅给我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也阻碍了煤矿事业的发展。那么,在煤矿生产中,如何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采用地质测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开采煤矿之前,就可以对矿区进行全方位的测量,以便掌握矿区的地质条件,同时也了解地下水和瓦斯的分布情况,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灾害的发生,保证了煤矿生产的安全。为了有效安全地实施煤炭资源的开采,就不得不依靠精准的地质资料和测量数据实施前期开拓开采设计方案拟定。因此,一直以来地质测量工作都受到了煤矿生产企业的关注,但是想要真正的发挥这项工作的优势,一定要保证每一项测量数据都正确无误,确切的测量数据能准确指导煤矿安全生产。所以,煤矿企业应重视在测量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2地质测量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
2.1地质测量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
煤矿生产中,为了有效处理地质繁杂多变这个问题,就要做好地质勘查和测量工作,这不但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步,并且也是实施每一项开采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就实践来说,地质测量与资料预报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井下生产是一项地下施工的艰苦工作,危险性大,不确定因素多,特别是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给巷道的掘进、煤炭的回采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给安全工作提出一道难解的课题,也是需要我们必须破解的问题。为处理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准确的地质预测预报资料。准确的地质预测预报资料是煤矿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好的“预防”工具。因为其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预防性工具,这就需要运用地质勘探技术和测量技术来探测、研究矿区的水文地质、煤系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所以,应用地质测量,使现场地质状况的分析和测量加大,能够为企业施工提供准确的水文、断层等异常地质结构状况,使企业在施工中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组织措施来确保煤矿的安全施工。在实际操作中,煤矿施工企业要严格依据先探后掘和有疑必探的原则,加强与有关技术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准确的地质预测预报资料为基础将有效的安全作业防范措施拟定出来,并结合应用锚杆喷浆、挂网锚索和超前支护等支护形式,让煤矿安全生产获得有效保障。
2.2地质测量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保障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方式分析
在新课程教育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同样需要跟随教育发展脚步进行改革,以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立足点,培养出更多专业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为其今后发展能有更多选择提供可能。其中,语文作为高职学校必学科目,育人思想、导人行为都是该学科所需承担的教育目的,并对学生今后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奠定良好基础有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联合其专业课程和职业能力来确定教学重点,围绕培养职业型人才来进行课堂设计,帮助学生能掌握更多实用技能,进入社会中可以快速适应工作步伐,努力实现从边缘性人物转变为个性化人才,积极参与到社会发展建设中,成为有用之人。基于此,笔者现为如何借助课堂教学平台实现高职语文改革提供相应策略,如下所示。
一、构建职业化语文课程教学体系
现阶段,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表示高职语文教学课堂,需充分彰显出职业特色和职业文化内涵,利用学科核心教学内容来构建出能体现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更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人员刚需,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推动人才进步有积极影响。我国新课程教育在应试教育中得到确切执行,高职教育改革同样是不可或缺,但高职院校教育重点在于培养职业人才,与其他应试教育(如基础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侧重点有所偏差。基于高职教育特点为前提,语文教学需满足整体教育需求,适当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明确定位来制定职业化课程体系,达到预期教学目的[1]。为此,高职学校及教师在规划课程和设计课堂时,需明确职业教学理念,始终贯穿职业素养教育,不断完善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职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例如,对于高职学校中的理工类专业,涉及职业岗位方面的教学多是各类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内容,如岗位上常见设计方案说明、制作招投标书,那就要求学生需具备良好的应用写作能力;管理类专业所对应的社会岗位,需要与各种阶层人员沟通,那么要求学生需具备良好的语言交流表达能力和沟通水平。教师在开展高职语文教学时,需考虑到专业特色来综合整理《应用写作》《大学语文》相关内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材,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提供教育基础。与此同时,教师需一并重视学生物质层面的学习和文化精神层面的渗透教育,即重点教学工程技艺的同时,侧重点需注意其人文素质培养,如路桥专业的路桥文化、水利专业的水文化、建筑专业的建筑文化、园林专业的园林文化等。教师需找到精神文化和工程技艺之间的相关性和结合点来选择教学内容,既能体现专业特色,又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学技能,实现专业教学与人文教育齐头并进,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二、实施高职语文模块化教学
高职语文课本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古代诗词、现代散文、国内外名著等内容,文化底蕴深厚,涉及内容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因此,教师可借助丰富的教材内容来执行模块化教学方案,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和培养职业能力来进行教学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具体模块划分格式可参照以下四大板块进行:(一)名篇赏析板块:作为一个底蕴深厚的历史大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流传至今,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章更是在社会发展变革中层出不穷,教师可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优秀且具有代表性的诗词篇章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培养其人文素养,同时探索其与职业素养间的联系,借助文章背后所蕴含的哲理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为今后参与到社会工作能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2]。如屈原代表作《离骚》,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诗歌赏析中,了解到作者身世和著作背景,烽烟四起的战火让这个爱国诗人遇到挫折也不轻言放弃。此时,学生通过在教师所建立的情境课堂中增加情感体验,被屈原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再如,苏轼所著《赤壁赋》,诗词中不仅仅让人看到月下美景,综合作者心境变化去探索人生真理,对生活产生向往之意,保持高涨情绪去追求理想。此外,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加上现实生活中的电子产品、各款游戏容易让人沉溺,教师可借助开展优美诗词鉴赏、优秀网络读物推荐等活动去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丰富其情感体验,树立良好品质。(二)口语表达与交际板块:高职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与运用是重点教学内容之一,通过高效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其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优化其专业水平和提高职业基础素养有积极影响,也对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在人际交往或是工作沟通方面奠定基础。教师在开展学生口语交际锻炼时,日常教学中可采取情景对话或案例教学模式来设计课堂,让学生在实际演练中逐步提升语言应用素质。首先,因为高职学校的受众群体,不仅仅有当地学生,也有外地的参与学习。因此,需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强调其在课堂、日常交流中说普通话,并写规范字,提高汉字正确应用和普通话准确口述的熟练程度。其次,可借助“书法大赛”“作文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营造浓厚文化氛围,让学生能积极并主动参与活动中。最后,定期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并进行测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三)应用文写作板块: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必学内容之一,对学生今后因工作需求撰写相关文案奠定写作基础,同时通过文章梳理找出逻辑漏洞,便于锻炼其缜密思维和提高逻辑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项目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对提高其技巧灵活应用水平有积极影响。例如,教师在进行《策划书》写作章节教学时,利用项目教学、范文引导、写作常见错误解析等方法,指导学生正确掌握《策划书》的书写格式、写作要领和语言表达,课堂尾声布置任务或者模拟活动来让学生自主撰写一份完整的《策划书》,评估其掌握程度,及时指出不足之处,便于巩固学生知识记忆和提高掌握水平。(四)专业相结合模块: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兴产业或是传统行业携手并进,趋向于纵深方向持续进步。高职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时,需考虑学生专业情况,开发出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板块,彰显教学特色的同时锻炼学生职业素养。如对于导游专业学生,教学时可适当添加导游词写作技巧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上台演讲解说词,将老师和同学视为游客,提前锻炼其职业素养;营销专业学生可添加营销策划书写作和推销时表达技巧等方面教学内容,课堂中让学生现学现用进行模拟演练,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提高其专业和学科综合水平。
三、创新高职语文教学方式
岩溶地监测方案
为准确掌握全区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的最新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建立全区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资源数据库和综合治理信息平台,满足岩溶地区的综合治理,促进生态修复提供准确、详实的动态信息,按照《关于开展省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区的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与任务
(一)检测目标
全面查清我区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动态变化原因,更新石漠化土地基础信息数据库,编制并提交石漠化监测图斑因子与图形调查成果数据,为国家及地方制定石漠化综合防治政策和有关规划,推进全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科学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任务
1、按照国家统一的技术规定,结合区特点,以镇为基本单位,调查的石漠化土地的面积、程度、分布情况。
工艺美术设计对建筑设计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类设计实践发展方面也与之相比也获得显著提升,针对此情景应当将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放在开展工作的首要位置。建筑设计和工艺美术是具有统一性的,是展现社会经济实际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结果。同时,也是一种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表达方式,并且在建筑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从了解工艺美术设计为起点,然后在通过了解建筑设计的进步和创新进行深入了解,继而有效结合实际现状为创新工艺美术设计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设计;工艺美术;应用分析
建筑是人类创造伟大奇迹和最古老艺术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建筑设计也可以较好的展现工艺美术设计推动现代化建筑设计的进步。继而将设计作为彰显艺术和技术的重要载体,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规范化设计。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人们也会将自身意志融入其中,呈现在自然界之上。人类经常会将之前的传统建筑设计和现代化的建筑设计放置于同于位置作为构建人类文明建设发展的急促。其中,传统建筑设计主要作用是将之前的设计经验进行较好的结合,为创新建筑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方面提供帮助。继而,彰显不同建筑风格中的创造性,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同时,在技术、社会环境等经济层面也要根据实际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并将其作为适合促进时展的重要手段。
1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设计概述
在我国建筑行业更新发展氛围下,建筑越来越注重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且,工艺美术方面也是设计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艺美术的艺术形态与其美术类型相比,稳定性比较高。因此,在现阶段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巧妙应用工艺美术的创新思想,既可以较好凸显日常实际生活状态,也能较好地发挥工程性的作用和特点。同时,也能较好的彰显艺术在人们日常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对于创新建筑设计水平方面和突破艺术作品局限性方面也都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对于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都要呈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能较好展现不同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艺术水平。同时,还要注重对建筑设计方面进行创新和构思,有效将设计理念中地启蒙意义进行合理运用。通过创新工艺美术设计理念和思想后,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既可以较好的诠释技术和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审美价值在相互渗透过程中融合为一体。在对建筑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凸显建筑艺术形象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等为主。同时,在其中还要有效增加融入其他设计元素,进行符合时展的创新和渲染。以及,充分运用工艺美术配色中的设计理念来增添色彩,其中设计理念可从简单大方、和谐统一、灵动活泼等效果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呈现完美的视觉效果,以及构成新型人文景观、心理认知、归属感等。此外,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有效对工艺美术进行创新优化,这样既可以展现建筑设计的本体特征,也能将各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进行展现,继而为建筑设计提供丰富的色彩和素材资源,也能较好将工艺美术的内涵也作用进行展现。
2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设计的重要性与意义
规范建筑市场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建筑市场各类经营活动行为,保证建设活动合法、有序、规范的进行,最大限度维护和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法》及有关的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就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为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法依规管理建筑行业各项事务,保障我县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县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行为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委、经贸委、外经委、国土、规划、建设、房管、城管、环保、消防、气象(防雷)、人防、国投、工业园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抽调有关人员组成检查督查组。
三、工作目标
野外教学实践报告
一、实习目的意义
(一)野外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学是一门与自然和社会密切想关的科学,资源专业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有很多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所以,不论是地理专业还是资源专业的学生,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与研究。从学科的角度,要求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实践,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掌握区域考察与研究的技能和技巧。因此,野外实习是地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加深对地理学基本原理和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综合分析能力,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野外考察是获取科学研究资料的重要途径
所谓科学研究,简言之就是有目的的探究,通常是以用发现的事实修正现有结论为目的而进行的大量调查和实验。因此,收集和占有资料、特别是第一手科学资料的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研究者学术水平的提高,只有资料丰富才能提高科学的生产能力。地理资料包括的方面很多,除了文字资料外,地图、航空照片、卫星照片(TM磁带)、幻灯片、录像磁带等也是地理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搜集资料有很多方面,诸如教师讲课、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文献阅读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既要收集室内文字图件资料,博览群书,选读文献,尤其是外国文献原著,经常做笔记、卡片,充分利用前人的劳动成果,作为我们从事研究的基础,又要有拓宽和纵深,学会从实践中获得资料的基本技能。因此,坚持做科学的野外考察去收集第一手资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三)野外实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环节之一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9水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