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会计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3:39: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收会计制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税收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联及差异透析

内容摘要:会计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以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政策为主体的税制框架的构建和不断拓展,形成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的两大维护经济秩序的法律规范。二者不断地变革、调整和改进,固然满足了市场经济对规范的制度体系的需要,但也客观上导致了会计目标与税收目标的渐行渐远,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差异也逐步的扩大。本文就是在这新一轮的会计改革与税制改革的背景下对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之间的关联及差异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关联差异

会计是税收的微观基础,税收从法律与制度层面影响会计发展。税收法规的权威性要求会计制度不同程度地遵从税法,即在会计制度的安排和会计实务的处理中,要充分体现税收法规要求,优先满足国家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根据会计制度确定的收入和利润直接作为计税依据,基本不允许会计与税收的背离,这种形式下税收制度对会计制度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国家主导了会计信息的提供和使用,这体现了会计制度对税收制度的内在遵从。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又要相对独立发展,税收法规不影响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提供,不影响会计信息的独立、公允和完整,仅在纳税事项发生差异时,根据税法规定作相应的纳税调整论文下载。

研究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关联及差异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减少会计改革与税制改革中的制度变迁成本,巩固改革成果。在我国三十余年的改革进程中,制度变迁多属于自上而下的人为选择,往往单项制度安排虽然高效,但与其他制度安排冲突而导致制度结构低效。会计制度和税收准则作为经济制度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同样存在制度摩擦,因此加强税收制度与会计准则的耦合,才能减少税收征纳双方的制度变迁成本,充分发挥制度的应有功能。

其次,有利于减少差异带来的效率低下和税收流失。在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由于两种制度差异的存在,可能会造成同一纳税人的同一经济业务受不同制度管辖,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相互牵制降低税收征管效率。为避免效率损失,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在实践中应该相对协调。另外,一些纳税人倾向于利用差异带来的漏洞少纳或者不纳税,造成税款流失,这更加强了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协调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刍议会计与税法的关系

一、税会关系及其模式选择

1.会计与税收的基本关系

税收和会计是经济体系中的两个重要分支,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会计工作能为税收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税收工作的开展要以会计核算的数据为依托,税收征纳的处理结果会及时反馈给企业会计,能为企业的利润计算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会计制度是以会计目标作为支撑的,会计目标的制定又能影响到会计制度的处理程序以及核算原则。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工作逐步强调谨慎原则,会计工作的业务处理程序和方法偏重于对经济实质的重视,但是目前还有许多措施与税收的目标原则相抵触。税收是国家依据法律条文对纳税人进行征税的行为,是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法规的制定,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起了导向和调控的作用,是一种强制执行的政策,纳税人缺乏自我选择权。

2.税会关系模式与协作思路

由于微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理论存在差异,所以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存在统一与分离两种基本模式。税会模式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它强调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统一,税会职能侧重于为政府部门提供控制与管理服务,政府部门强制执行相应的会计准则;但是以微观经济模式建立的税会模式,强调二者的分离,而我国的税会关系一般表现为分离的模式。要正确处理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必须实事求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相一致。目前,我国的税收监管体系尚不完善,会计制度的确立应该遵守“会计信息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原则,另外,制度制定应该实事求是,充分利用税收工作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同时要充分发挥税收的反馈作用,指导企业的会计工作,进一步实现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良好协作。

二、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业务差异分析

查看全文

高校涉税风险及控制措施

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转变,随之而来的是高校社会职能的变化,不再单纯的以教育服务为主,而是更加多元化。这里的多元化是指培养学生的方式越来越多,收入途径也在不断扩展。而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涉税风险也是人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现阶段高校的主要涉税风险入手,阐述了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涉税风险的调控原则,最后就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的涉税风险控制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高校;涉税风险;控制措施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在2019年初开始实施,对高校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尤其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其影响是非常重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广泛,涉税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对高校税收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涉税风险控制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需要财税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不断完善,来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

一、高校的涉税风险

涉税风险主要指的是高校的税务风险,高校的税务风险多种多样,造成这些风险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5],比如,高校的经营管理模式,还有关于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等。(一)税收政策风险。在当前的高校财务管理中,政府为了鼓励高校教育发展,提出了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这些财务政策的提出大部分都比较形式化,在具体实施时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政策不断更新,因此一些税收政策只适合在短期内实行。如果税收政策只是以书面通知的形式下发,而不是给予一定的具体指导,会造成财务人员对税收政策理解的不全面,从而提升了高校的涉税风险。新政府会计制度从颁布到具体实施,需要有一个长时间的磨合过程,这一时间段,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比较高,因此,需要对此加以关注,以此来加强对高校涉税风险的控制[1]。(二)高校的业务管理风险。高校是目前的纳税主体,尤其是在高校教育改革以后,高校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收入来源有所增加。高校和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促进了高校教育向多元化发展,为产学研联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在“营改增”全面改革以后,高校由原先的开具营业税发票,转变为开具增值税发票,所以高校要不断完善增值税发展管理制度,使其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关于高校的发票管理,应该杜绝虚开增值税发票情况的发生,这样不仅会增加高校的税务风险,还会增加高校的税务负担,所以财务人员要做好发票的真假辨别工作,使发票抵税更加正规,以此来降低发票管理的风险。在高校的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先开发票后付款的情况,发票开具以后需要在次月进行纳税申报,如果对方企业付款不及时,就需要高校预先垫付款项。这不仅会给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带来困难,如果款项长时间不能收回,还会产生坏账的风险,这也是造成高校涉税风险的重要因素。(三)有关于会计核算方面的风险。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高校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但是无论高校教育向哪些发面扩展,其教育服务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由于高校职能的变化,造成税务风险的原因也越来越多样化。首先,在现阶段的高校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和税收业务之间存在偏差,由此而引起的税务风险。高校的收入来源是比较丰富的,高校和企业合作可以增加技术开发收入。在有些收入中,高校可以申请税收减免,因此,高校的财务人员需要根据收入的性质,来判定其具体的税务缴纳情况,如果只是依靠发票开具情况,来缴纳税款,会使会计核算和税收业务衔接不到位,从而产生涉税风险。其次,会计核算基础不匹配而造成的税务风险。无论是高校还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先开具发票后付款的情况,如果对方企业需要在跨年以后支付款项,会造成高校实际账目与税收金额的不同,这也是产生税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高校的具体职责进行了划分,高校的财务管理也逐渐向责权发生制过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会计核算更加规范,财务管理也更加合理。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涉税风险的调控原则

查看全文

新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分析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法规和会计制度的目标是不完全一致的,新会计制度的出台说明了这一点。在我国,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和1994年税制改革前,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上标准基本相同。但随着现行税制的确立和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使得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差异逐步扩大,新会计制度更是加大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两者的主要差异入手,分析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协调问题。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关系

1.目的

我国的税法和会计制度都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但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税法是为了保证国家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依据公平税负、方便征管的要求,对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所约束和控制。而企业会计制度是为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规范内容

税法与财务会计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不同的对象。税法规范了国家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体现解决的是财富如何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分配问题,具有强制和无偿性。而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所以,相关与可靠是会计制度规范的目标。因此,税法与财务会计制度不可能完全相同,必然存在差异。

查看全文

税法与会计制度所得税处理差异及协调

一、税法与会计制度概述

税收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政府为了保障社会公众的需求,依据自身的政治权利,无偿地向社会公众收取的一定的收入。税收本质上体现的是政府对社会产品的一种分配关系,目的是促进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由此可见,税收是政府“看得见的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工具。税法是一个法学概念,是国家制定的用来协调政府和纳税人两者在征纳税角度关系的法律规范概括性说法。目前,我国共有十八个税种,税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各个税种的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税收优惠、违章处理等各个税收要素的概念。这些税种和要素相关的规定为我国税收的完善提供了保障。会计是以凭证作为依据,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具有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特征。现代会计主要是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形成的,其价值核算是通过货币度量的,以复式记账法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经济活动。会计制度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制定的用来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进行约束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二、税法和会计制度的关系

(一)税收和会计的关系。税收与会计在经济管理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相互独立主要是税收和会计服务于不同的对象。税收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它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社会公众对产品的需求。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目标是将企业相关财务信息提供给会计信息的使用人,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相互影响是指会计和税收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一方面,会计为税收提供微观经济数据,即会计利润总额,税收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整得到的;另一方面,税款的缴纳尤其是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又会降低企业的净利润。(二)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关系。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律主要包含1993年11月26日通过的,并于1994年1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务队伍的壮大,将税收提高到法律层次成为税务发展的必然,所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在2007年颁布,并于次年开始实行。除了法律之外,我国会计制度的规范还需要更多法律相关条款共同作用,以完善我国会计制度,为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在2006年被财政部公布,次年开始实行。这些准则主要是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的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符合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包含了对企业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会计处理方法的说明。另外,我国财政部已经了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简称“新收入准则”)进行修改的通知,该准则已经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在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中实行。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体系分别从税收和会计角度规范了企业在计算缴纳税收和完善财务信息方面的标准和制度。从两者过去的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一致”和“分离”这两种模式。由于两者在服务对象上的不同导致两种制度在目的上也是不同的,在制定这两种制度时所遵循的原则当然也是不同的,目的和原则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主要业务处理存在差异。另外,由于税收与会计相互影响,所以《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体系就必须要相互协调,以使税收与会计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所得税法与现行会计制度的主要差异

(一)目的差异。所得税法的目的是保证一个国家取得财政收入,规范税收分配秩序,并通过确定合理、公平的税负水平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会计准则的目的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者分为内部信息使用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以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进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尤其是2018年,分企业实行新收入准则,主要是遵循财政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的要求。这也导致了我国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目的进一步出现差异。(二)原则差异。税法原则是指在税收立法原则中必须遵循的准则,主要是从实际出发,公平、民主决策,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等原则。所得税法当然也遵循税法的相关立法原则。税收的原则区别于所得税法的立法原则,仅指的是其在核算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而且这些原则并没有在具体的所得税法或其实施条例中明确提出,而是隐含在对具体业务处理的规定中。虽然税务原则只是隐藏在具体核算过程中,但是税法原则的刚性却并不低于会计原则。会计权责发生制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现了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应具备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的特征。由此可见,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原则都主要是从其目的出发制定的,但是税法主要是确保国家利益的实现,保障国家法律的强制性。会计主要是从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出发的,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可以在未来会计期间被企业应用,这体现了会计的“决策有用观”。所以,两者的原则自然也存在很多不同。例如,所得税法的从实际出发原则和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从实际出发强调收入何时发生就何时确认,但是权责发生制强调收入属于本期的,即使在以后期间实现,本期也要确认收入。(三)主要业务处理的差异。1.收入方面。(1)收入分类差异。会计制度要求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企业净资产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没有关系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它界定收入的特征是指“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而非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就被界定为利得。收入具体分为销售商品产生的收入、为他人进行劳务而取得的收入和转让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三类。而税法对收入的界定是按收入形式来分的,主要有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收入。货币性收入是指能确定的收入,非货币性收入则无法确定。税法上收入的具体细分除了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为他人进行劳务取得的收入之外还包含转让财产收入、进行权益性投资取得的收入等各项收入,可见税法定义的收入除了形式上和会计不同之外,分类上要比会计更细。(2)一般收入确认差异。会计上对于收入的确认要符合收入确认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涉及是否签订商品销售合同,购货方是否承担或享有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继续管理权和商品的控制权是否已经发生改变;商品的详细价值是否能准确地计算;销售方的成本是否能被完全的计算;经济收益是否已经进入企业等五项。新收入准则还将“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一项改为了“企业已将商品的控制权转移给购货方”。而所得税法对于收入的确认规则却只包含前四项。可见,所得税法的收入确认的要求并不会像会计准则那样要求“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是由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服务的对象、目标的不同造成的。2.扣除方面。税法上可以扣除的项目应该遵循权责发生制、流入与流出配比、相关性、确定性和合理性原则,具体含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而会计上费用的确认则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可能使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强调日常经营形成的,非日常经营形成的就确认为一项损失。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有关扣除方面的差异,主要包含税法少扣会计多扣、税法多扣会计少扣和税法上据实扣除三个方面,由于据实扣除时所得税法与会计制度不会存在差异,这里不再赘述。因此,所得税法与会计制度在扣除处理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限额扣除差异。限额扣除实际上是一个所得税法的概念,而在会计制度方面,只要是符合会计制度对于费用的五个确认条件,并且是企业日常业务中形成的就可以确认为费用,会计制度对于上述8个限额扣除项目是可以全部扣除的。但是所得税法要求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可以在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4%、2%和8%的范围内限额扣除;业务招待费支出通过将实际发生额的60%与当年销售收入0.5%比较,择其小者扣除。其中,职工教育经费超出扣除标准时可以在以后会计期间结转扣除,应当视为暂时性差异,可以通过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调整,其他为永久性差异。(2)加计扣除差异。关于加计扣除,这里主要以“三新”研究开发费用为例进行说明。会计上把企业研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对两个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也是有差异的,对于研究阶段的支出无论多少全部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开发阶段的支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该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该费用化。但是,所得税法并没有这样的阶段划分,它对加计扣除进行了如下规定:企业为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而发生的费用,最终没有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实际发生额扣除的基础上,可以按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研发最终形成无形资产的,可以在缴税之前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3.资产方面。会计上对于资产的定义主要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所得税法认为资产是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资产。另外,会计上后续计量对于资产按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入账,而所得税法则是以公允价值(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入账,这两者是存在差异的。这说明所得税法除了因为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与会计不同产生差异外,也并不会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承认企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从而使两者之间产生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其实是一种暂时性差异,会随着时间被调整为一致,这也就是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好处。资产还会产生的一种差异是时间性差异,例如预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当期收到以后期间的账款。但税务机关按照实际发生原则来征税,会在当期将该预收账款应交的税款收回。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时间性差异。

查看全文

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论文

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自会计改革以来一直没有中断过讨论,随着改革的深入,要求更全面、更明确地回答这些问题。

一、财务、会计、税收:处理企业、国家以及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切合点

要说明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作出回答。

财务、会计和税务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出发,他们可视为处理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三个切合点。改革开放之前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乃至于将来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后,这个结论也同样是成立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三是也就有不同的结合方式。

改革开放以前,基本经济成份是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方式是通过指令性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也采取和类似于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分配制来说,国家作为社会总产品分配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实行对社会总产品的统一分配,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基金,从而实现社会再生。其中,财务制度通过规定资金投入、资产计价、成本补偿、收益确定、利润分配、基金形成等标准,成为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据。财务制度也是国家税收的基础,财务制度所划定的补偿标准和收益确认标准,是确定税基的依据。而会计制度则是按照复式记账要求,根据财务制度和税法所规定的分配标准规范企业的会计科目、报告格式以及反映和核算内容。这时的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薄记制度。

实践证明,以上分配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务制度、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定位,弊病甚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分配权力高度集中。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以及发展基金的分配比例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没有自主权,大到基建项目,小到更新改造,乃至职工福利设施,都是政府部门决定的。第二,分配过程缺乏制约。社会总产品有多少用于补偿基金,有多少用于消费基金,又有多少用于发展基金,服务于国家计划和预算,而没有考虑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根据国家计划和平衡预算的需要,可以调整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可以推迟确认损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决定财政,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运行机制。在这种体制中,只有纵向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看不到相互制衡。

查看全文

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分析论文

【摘要】会计制度与税法服务于两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在目的、内容、制定机构、处理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主要从收入、费用两方面比较两者在处理方法上的差异。根据差异表现,提出两者差异的协调方法。

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会计要素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方面构成,其中前三个会计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三者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后三个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是利润表的构成要素,三者关系是:收入-费用=利润,这里的“利润”是指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会计所得,而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又称税法所得)时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税法规定,当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有关税收法规不一致时,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税收法规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会计上计算的会计所得必须是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必要的纳税调整后的余额,才能作为应纳税所得额,两者关系可表述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所得±纳税调整项目金额”。下面笔者就从利润表的构成要素,即收入、费用等方面来分析会计和税法的差异表现。

一、会计制度和税法的主要差异表现

(一)收入方面的差异

1.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差异

新会计准则对收入重新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对于收入的确认时间,新会计准则也提出了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收入准则规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额。而税法对于销售商品的应税收入确认与会计规定基本一致,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例如有的企业发生分期收款业务时,税法规定可以按交付产品或商品开出发货票的日期确认收入,也可按合同约定的购买人应付价款的日期确定销售收入的实现。但应该注意到,有的企业在实际发生分期收款业务时不是按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按交付产品或者商品开出发货票日期确认收入,而是按收到价款的日期确认收入,这样可以起到推迟交税的目的,从而影响到国家税收收入的及时性。

查看全文

建筑业会计制度和增值税管理

近年来,我国针对建筑业制定了一系列会计制度与税收政策,通过营改增手段有效提高了企业税收环节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促进我国税收制度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结构性改革。建筑业会计制度与税收政策的变化使得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更加成熟,但从实际应用现状来看,我国建筑业财务管理仍有充足的改进空间,由何广涛编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 2020 年出版的《建筑业增值税管理与会计实务(第 2 版)》一书,详细解读建筑业的有关税收政策,为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增值税政策的施行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作者还探讨了对于税收制度改革的相关思考,详细介绍建筑企业税会处理的实务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书共包括八个章节,第一章简单介绍建筑行业的特点及经营流程,全面分析建筑业会计制度。第二章阐述增值税基本原理,解析建筑业的增值税政策,并详细论述企业进项税额以及发票管理。第三章介绍建筑业增值税管理的新思维,从价税分离、空间管理和时间管理三个维度进行构建。第四章介绍建筑企业收入成本确认,简单介绍现行会计制度下如何处理建造合同,并详细分析三种成本确认模式。第五章通过分析建筑业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以及企业账务处理流程,对增值税会计处理的三个关键作出解答。第六章与第七章分别介绍项目部和公司总部的税会处理,介绍税制转换、合同成本与收入、费用类进项、资产类进项、工程质保金等业务的税会处理相关内容。第八章为特殊业务的税会处理,包括以物抵债、PPP 模式、EPC 模式、园林绿化等业务,并阐述我国税率调整的税会处理。

营改增后,新的税收制度、会计制度与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未完全适应,且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涉及范围较广、工程周期较长,导致诸多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建筑业的税务管理难以规范化,建筑企业承包的工程项目却可能遍布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相关政策制度都有所区别,导致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的财会税收管理较为混乱,难以采取统一标准,且建筑工程项目工作人员多为临时组建,业务水平有限,极易在项目财税管理过程中发生失误,从而引发税务风险。第二,建筑企业的增值税管理较为复杂,由于工程项目周期较长,各项税额的汇报与缴纳工作量较为庞大,且各项目的管理难以统一,导致企业会计核算准确率受到影响。入增值税时代后,建筑企业若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优化其会计制度与增值税管理尤为关键,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筑企业应提升财税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明细权责。

增值税会计核算是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企业应加强对于财会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提升其增值税会计核算能力,并清楚划分工作人员的具体权责,避免因项目过多以或者各项税额核算的大量工作导致税务管理出现混乱,财务人员增值税会计核算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税收核算精确率,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第二,建筑企业应明确增值税核算内容以及缴纳义务,并做好发票管理工作。增值税的核算内容极为复杂,很容易发生失误,建筑企业应明确划分核算内容,使财务人员的核算内容更加清晰,同时建筑企业也应增强对于增值税税额与收入确认的相关决策,通过税收抵减等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三,建筑企业可以简化其财税申报与核算的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建筑企业的财税管理涉及多个项目,核算内容相对较多,因此企业可通过合并报税、日常核算等方式加强增值税会计处理效率,税额无误后及时向上回报,同时企业增值税缴纳需经过层层核算,在明确其职责的基础上,税务管理人员的核算与缴纳应更加及时,减少因环节过多导致的失误。进入增值税时代后,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就备受重视,因科目繁多、账目复杂导致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易发生失误,因此,企业增值税管理的优化十分重要,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核算精准性。在《建筑业增值税管理与会计实务(第 2 版)》一书的指导下,我国建筑业会计制度与增值税政策的优化建议将更加实用,可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作者:张延泰 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查看全文

有关民办高校税收制度探讨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税收管理

论文摘要:随着民办高校的不断兴起,税收管理的相对滞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给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政策困境,笔者就税收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明确会计制度、确定合理回报,然后遵循《民办教育促进法》精神,制订具体税收政策等建议。

0引言

民办高校的的兴起,对弥补国家办学资金不足,解决不少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顺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推动下,更是迎来了民办教育的春天。许多民办高校对《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所确立的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欢欣鼓舞,对税收优惠政策充满期待,但整整五年过去了,至今没有具体的政策,税收政策管理中存在的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1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国家对民办高校缺乏统一的税收政策,税收管理明显滞后民办高校在我国已有三十年发展历史,是一个集公益性与一定产业属性的经济实体,其单位性质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界定为“民办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属于非营利的公益事业单位。《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依法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制定”,但整整五年过去了,至今此政策内容几乎空白,税收政策明显滞后于民办高校的发展,至今国家对民办高校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税收政策,也没有一套全国相对统一的税收具体实施的条款。

查看全文

小议所得课税与会计的演进

一、税收与会计关系溯源及所得课税的产生

财政与会计的关系是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基础。西方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家庭生产制度在此前占据着统治地位,那时对簿记的认识与对簿记工作的要求基本停留在简单的算账层面。欧洲中世纪国家封建君主及封建领主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并将这些收入监控起来,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财政与会计的管算系统。在维护与确认财产权的问题变得突出之后,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强化专门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其中“专门性财政机关、书面的财政记录和较为周密的会计与审计方法发展起来以后对经济权力的掌握才成为可能。”而要保证国库充裕,国用不匮,关键在于税收。

(一)税收与会计的历史渊源

18世纪后30年,随着公司制度的确立,近代公司逐步取代家族生产而居主导地位。随着大机器生产及其分工的发展,经营成本问题日益复杂,逐步将簿记的视野扩大到管理层面,同时成本的社会属性也日益明显,对外关系到政府税收等方面的利益。对于诸如折旧计提、费用分摊等,都须确定合理的方法,形成了相关理论。随着成本管理进一步完善,人们已将管理问题与簿记密切联系到一起,围绕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研究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簿记理论结构,而且奠定了法定性审计的基础。为基于簿记的税收分配的完善与普及奠定了科学的计量基础,因此也深刻地影响到经济个体收益分配方式的变化,极大地深化了税收分配与会计之间的关系。

(二)近代税收与会计关系演进过程的特点

一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经济管理力度的加强,以及西方税收与会计的经济学说突破,使西方各国税收与会计审计制度迅速发展;二是随着公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企业会计成为会计制度的主体,在近代税制发展的影响下,初步形成税收、会计、审计各方面之间的新型关系;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与会计关系理论基本形成,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近代经济体系的建立对税收与会计关系有着直接影响,同时科学会计方法的推广,也受益于税收制度要求的提高和税收与会计理论的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