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管理内容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18:42: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收管理内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税收管理员制度交流材料
税源是税收的基础,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核心和起点,是加强税收管理的关键。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征管基础网络中处于重要位置。抓好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是当前税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落实新征管模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促进税源精细化管理,提高依法治税水平,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税收管理员工作的调查情况看,近年来,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总体上趋于不断规范和加强,但同时在某些方面和某些环节上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与队伍素质的矛盾,专业型与复合型相结合的知识结构还不具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别于传统的粗放管理,要求专业化、高素质的管理员队伍;税务干部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形成科学正确的现代管理理念;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决策和管理的水平还有待于提高;执法的规范性、执法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监督制约、考核激励等管理机制和工作评价机制有待于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深入落实,应当把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积极稳妥,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多管齐下,才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一、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管理员整体素质
素质是基础,素质决定能力。税收管理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管理员制度的推行效果。建立专业性的、有针对性的和长远目标的培训机制,大力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是建立成熟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根本保障。在培训的内容上,要注重强化“两个意识”和提高“三项能力”。“两个意识”即责任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做到管户要全面,管事要细致,服务要热情,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通过积极引导,将责任意识潜移默化到每个税收管理员的头脑,增强使命感。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干部合理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教育干部坚持公正执法、民主执法、正确执法、科学执法,既不能畏惧退缩,又不能简单草率。筑起管理员抵御风险的思想防线,从主观故意和制度建设上减少管理员违法犯罪的可能性,提高干部管理水平,适应新型税收管理员制度的需要。“三项能力”即财务会计核算、统计分析、综合写作三方面能力。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培训,打牢税收、会计、统计、写作(文书制作)等知识基础。鼓励干部自学,积极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考试,向专家型方向发展。造就一支具备现代管理素质,通晓税收业务和政策,熟悉企业经营情况,较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税收管理员队伍。
二、明确细化岗位职责,优化业务流程
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要结合基层管户情况,客观、全面地分析落实管户责任的工作现状,根据“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和辖区内纳税人的实际情况,按照“革除弊端、发挥优势、明确职责、提高水平”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管户责任制度,合理确定管理员的工作量、工作目标。坚持从减轻纳税人负担出发,避免重复管理;从提高准确性的要求出发,管理信息要及时更新;从优质服务纳税人出发,及时进行纳税辅导;从制约权力的要求出发,分离征收、处罚职权;从提高效率的要求出发,以流程的科学性促进职责的明确性和管理的高效率。工作重点是抓好管理职责、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的落实。一是进一步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税收管理员主要从事税源管理、税收信息采集、催报催缴、税收减免调查、日常检查、税法宣传等。具体讲就是要当好税收宣传员、纳税辅导员、信息采集员、纳税评估员、税收监督员。根据职责逐一制定具体的工作规程,特别应解决好下户工作程序和问题处理程序,明确税收管理员下户程序何内容,并以文书为载体规范每项工作,让每个税收管理员都能明确税收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二是制定税收管理员岗位工作标准,做到“五清”:管户基本情况清,经营和财务情况清,运用税收法规、政策清,税收申报入库、欠税情况清,发票购买使用情况清。在此基础上,确定“划片设组、管户到人、管事到位、巡回管理、集中征收、重点稽查”为主要内容的征管机制;三是坚持以属地管理为主,科学划分税收管理责任区。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责任,切实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四是对征、管、查各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制定覆盖所有环节、所有岗位的业务办理和资料传递程序,在系统内部,科室、分局之间建立“无缝隙组织”。要认真清理相关政策、规定,把那些既增加纳税人负担、影响服务效率,又牵扯管理人员精力的流于形式的程序和环节取消,对确实需要的转到事后监督,切实为管理员“减压”。同时,加大对基层倾斜力度,改善管理条件,确保基层有能力、有精力、有财力去开展管理。对外加大管理员制度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企业税务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使原有的经济体系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由于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税收政策也在逐步改进。社会企业强烈的税收管控意识,是引导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各行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税收的项目内容也非常的丰富,为了强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税收制度进行管理。良好的税收管理能力是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必备手段,也是对社会发展负责任的表现。因此缴税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体系,责令专人对企业内部的税收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关键词:缴税企业;税务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缴税企业针对市场经济发展制定完善的税收管理体系是为了能够对企业内部的税收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税收管理体系,我国企业的税收管理体系并不完善,甚至是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和问题。再加上缴税企业对税收意识的不重视,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缺乏对税收制度的管理,导致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因素。
一、缴税企业内部税收管理体系的意义
在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企业要是想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加强对税收管理工作,加强相关企业人员的税收意识,制定严格的税收管理体系。税收是我国国情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强对社会企业的税收管控,有利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但目前为止我国的税收管理体系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的税收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因此需要缴税企业在企业内部对税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首先,在对企业内部进行税收管理工作之前要对企业员工进行税收管理意识的宣传,使全体员工能够认识到税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同时要明确税收管理的目标内容,保障企业内部能够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体系,并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顺利地开展税收的相关管理工作,企业在内部实行严格的税收管理工作是保障企业能够规避相应风险的重要途径,企业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缴纳税务项目的筹划工作,税务筹划工作是企业在遵守纳税法规的前提下,不作出损害国家经济利益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合理的途径降低缴纳税款数额的有效方式,企业在遵守国家税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内部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对相关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行为是符合国家税务法律法规规定的合法行为,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开支的一项重要手段。最后,为了更好地运用税收管理体系对企业内部的税收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社会企业的领导层在加强对员工和自身的税收管理意识之外,还要引进更加专业的税收管理人员对企业税收管理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创新,使税收管理制度更加的完善,才能使税收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的管理职责,从而更加有效地降低企业纳税的成本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在激烈市场行业中的竞争能力。要想在企业内部提高税收管理工作的效率,就要对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进行科学的规划,优化整个生产系统的产业模式,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税务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管理阶层的职业道德素养,利用税收管理体系对企业内部进行税务的监管和控制,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税收管理水平。[1]
二、社会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论析税收管理员管理形式特点
摘要:《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的颁布为各地税务机关规范税收管理员的责任提供了依据,把税收管理员推到了税收管理的前沿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对税收专管员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但又与其有本质的区别。通过对税务管理员制度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可以提高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
关键词:税收管理员税收征收管理模式
2005年3月,家税务总局下发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正式走到了税收管理的前台。税收管理员制度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税收征管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是强化税源管理的关键昕在。本文拟从税收管理员制度历史发展沿革、运行现状透视的角度,对该制度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思考。
一、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历史沿革
提及税收管理员,不可避免地就使人联想起税收专管员.二者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但更多的是前者对后者的扬弃。
1.“一员到户,各税统管,集征、管、查于一身”的征管模式与税收专管员制度
税务管理员制度税源管理关键论文
[论文摘要]《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的颁布为各地税务机关规范税收管理员的责任提供了依据,把税收管理员推到了税收管理的前沿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对税收专管员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但又与其有本质的区别。通过对税务管理员制度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可以提高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
[论文关键词]税收管理员税收征收管理模式
2005年3月,家税务总局下发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正式走到了税收管理的前台。税收管理员制度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税收征管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是强化税源管理的关键昕在。本文拟从税收管理员制度历史发展沿革、运行现状透视的角度,对该制度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思考。
一、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历史沿革
提及税收管理员,不可避免地就使人联想起税收专管员.二者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但更多的是前者对后者的扬弃。
1.“一员到户,各税统管,集征、管、查于一身”的征管模式与税收专管员制度
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
一、我国目前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管理体制不科学不系统。通过不断的对我国现阶段税收管理体制的研究和分析,了解我国当前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有利于我国对税收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利用和管理税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民收入的平衡。税收管理体制是用来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管理权限的制度。在过去的一个时期,税收管理制度也经过了一系列的变革,但是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体制。在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务管理体制。其中明确将税种划分为地方税、中央税以及地方和中央共享税。但是在此次公布的新条例中对于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和权限的划分却并没有提出来。2001年,国务院在《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的通知》中规定,各地不得出台所得税优惠政策。(二)税收管理体制法制性弱。我国对于税收管理权限的划分也并不系统。更多的是在一些规章或者是制度中得到体现,并没有法律来进行约束。因此,应该在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权限方面设立明确的法律条例,保证权限的划分有法可依。同时保证税收管理权限的执行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从而保证依法而行。对于国家而言,税收是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保证税收并兼顾人民的利益和市场经济情况,需要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来作为依据。目前我国对于税收的权限管理更多的是体现在国务院颁发的一些行政法规中。这与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是不相匹配的。在税收中的立法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可以更多借鉴西方的一些成功经验来完善我国的税收法律。(三)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十分有限。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对于税收的管理权限非常有限。对于税种的开征和停征的权限属于中央;对于一些税种的税率,地方政府的权限也受到了约束。税率的调整必须在中央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变动,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税收的税率地方政府是无权进行变更的。对于一些税种的减免,地方政府的权限更小。更多的情况是在中央规定的条例中进行。但是规定条例比较的混乱,不利于顺利的执行。地方政府对于税收的管理权限过小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逐年增加,这说明“费挤兑”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同时地方政府需要承担的职责很大,而地方政府并不能发行公债,导致一些地方的财政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四)税收管理权限内容庞杂。税权主要包括税收立法权、税收行政权和税收司法权。目前我国的税权表面上看划分得很清楚,实则比较混乱。立法权应该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而并不是国务院。即使国务院被授予权利立法,那也只是为了解燃眉之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国务院下属的部委是没有权利立法的,除立法权以外的其他权限常出现在税收和其他法规当中,可见其不具有法律效力和正规性。
二、我国目前税收管理体制问题形成原因
(一)税收管理体制与税收结构模式不配套。现阶段,我国的征税制度具有“一刀切”的特点,我国的一般纳税人是年收入在50万,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或者年收入在80万,经营零售和批发的两大主体,而50万以下以及80万以下的相关行业主体为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不能全面适应我国现阶段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税收管理体制与税收结构模式之间存在矛盾。(二)税收权力划分存在问题。税收的权利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央的税收权利和地方上的税收权利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我国地方政府的税收权限完全在中央对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范围之内。中央和地方上的税收权利一方面存在着分界不明的现象,另一方面还存在着权力划分不均的现象。地方上的税收权利受到过多的限制,对于我国一些特定地区或者在某些特定时期之内,高度集权的中央税收权利的实施不适合当地的税收情况,而当地政府业务过多权利放宽或加紧税收权利,也可能造成人民负担或造成偷税、减税的现象出现。(三)权责不统一,缺乏有力监督机制。当下,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税收管理方面分别应当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拥有什么样的职能、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和承担什么样的义务,我国既没有明文规定,又缺乏具体的操作方式。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国仍实施“一刀切”的纳锐人识别标准,导致税收不全、税收过少、偷税、逃税等现象的发生,而在这种不良现象的背后,无法指定具体的单位或工作人员去承担相应的违背我国税收政策的后果。权责的不明确和法律的漏洞,造成税收活动过程中缺乏有力的监督,导致各种“不做为”现象的发生。
三、我国税收管理体制改革方向
(一)建立科学系统的税收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系统的税收管理体制,能够明确集权和分权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集权和分权在税收管理方面分别应当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拥有什么样的职能、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和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划定出中央各部门以及省级以下的地方上的相关税收管理部门的权限范围,将税收分配在中央和地方上的具体细则理顺,确保省级以下从事税收管理工作的相关政府部门或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证我国税收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将税收管理权限的具体原则性的内容明确纳入我国的宪法规定,并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说明,确保税收管理权限的严格执行。第二,以宪法为依据,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同时,专门制定出一套具有强制性作用的税收管理体制。第三,明确指出中央税收权力和地方税收权力的具体实施方向,理清不同税收管理权力的权限关系。(二)推动税收管理体制立法工作。税收的全面实施和落实,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我国的税收种类繁多,税收标准不一。为保证我国税收政策能够及时、有效的实施,制定相关的具体法律法规尤为重要。通过强制性的法律实施,避免地方上出现的非法性质的税收竞争,消除各个地方之间存在的税收壁垒,保证我国统一性税收政策的有效实施。(三)中央适当下发税收管理权限。中央适当下放税收管理权限,主要包括三个权利的下放:第一,关于对省级人大税收立法权的下放。其中应当注意:在给予地方上具有一定权限的税收立法权时,应当严格规范其立法程序,保证地方税收立法的科学性,防止权利的滥用;第二,对地方税收实施的政策调整权的下放针对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营业税等地方性的税种,在经过全国人大立法之后,通知地方统一实施,地方相关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限调整相关的税收政策,从而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三,地方减少或免除部分税收权的下放,在对地方进行部分税收的政策调整权下放时,其部分减免税收权也同时下放至地方。这三个方面的税收管理权的下放,一方面保证了税收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调动纳税人的积极性,进而引入先进的企业,推动地区的发展,调节我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税收管理员提供纳税服务论文
论文摘要2005年3月底,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的文件。同年7月,国税总局局长谢旭人在召开的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了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在新的征管模式下,税收管理员的大力推行,将为完善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强化税源管理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税收征管制度的改革出发,通过对税收管理员与税务专管员制度的比较,详细阐述了新时期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征管体制税收管理员税务专管员税源管理
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分片、分业管理税源的工作人员,其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各类税源的日常动态监控和细化分析,提出初步性工作意见或建议,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强化税源管理、夯实管理基础、落实管理责任、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的历史沿革
从建国到现在,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同时为了满足税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我国的税收征管模式也在不断推进。以现行税法的颁布为界限可将其变革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1994年以前税收征管体制的变革
国税处两制度落实论文
论文摘要:从3个方面介绍了太原市国家税务局国际税务管理处推行领导干部管户制度和税收管理员主管协管制度的措施及效益。
论文关键词:领导干部管户制度税收管理员主管协管制度分类管理模式
推行领导干部管户制度和税收管理员主管协管制度(以下简称“两个制度”)是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破解科学管理“三大难题”的重要举措。2008年,太原市国家税务局国际税务管理处立足实际,把握方向,精心组织,在探索中落实,在落实创新,较好地落实了“两个制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一,分析形势,把握现状,明确思路,找准方向。我处所辖涉外企业345户,注册地遍及6个城区,分布较为分散,区域特征不明显。2005年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后,我处根据管户特点,在税源管理上引入了分类管理模式,将纳税人划分为13个行业37个类型,将税收管理员分为5个税源小组.根据管户数量、税源规模,按行业实行分类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方式,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税收管理员工作。
太原市国家税务局的“两个制度”下发后.我处多次组织大家进行学习、讨论,对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同顾总结。大家认为,国际处在探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上,以加强税源控管、实现科学管理为目标的方向是清晰的,按行业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是正确的,是符合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要求的,这些都为推行“两个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制约税收管理深人发展的问题:一是税源管理小组南科室指定,组长和人员的管理尚处摸索巾还未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二是税收管理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执法风险;三是税收管理员零缺位1=作调整不规范,缺位时临时指定或自由组合,具有临时性、不同定性,给税收管理员的考核和责任追究造成困难;四是处领导忙于日常事务,到企业渊研_T作没有J+J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难以达到全面、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分析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在全处推行“两个制度”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主管、协管共同管户.可以促进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能力,提升税源管理水平;领导干部管户,可以掌握第一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利于指导丁作,准确决策。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我们确定了在全处推行“两个制度”的工作思路:以继续实行税源分类管理为前提,以明确职责为基础,以加强考核管理为保证,协同推进“两个制度”的落实。
改进税收管理员制度设想和手段探讨论文
摘要:税收管理员制度施行以来,税收管理员在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得以强化,有力地推进了依法治税工作,税收征管的质量、效率、税源控管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在税收管理员制度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还存在分类不够细化、管理幅度过大、缺乏奖优惩劣机制等问题。本文结合对吉林省国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的实证分析,就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构想和手段做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税收管理员制度问题构想手段
税收管理员是指税务机关从事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的税收行政执法人员。为推进依法治税,切实加强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自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起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以来,税收管理员在税收管理中的作用得到了强化,“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税收征管的质量、效率、税源控管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税收管理员制度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由于经营形式的多元化、税源管理日趋复杂,以及受传统管理理念、税收管理员素质、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地适应当前税收征管工作,笔者结合对吉林省国税局2008年度税收征管审计调查的有关情况,就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想法。
一、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管理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较为繁杂
在基层税务部门,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工作包括了户籍管理、催报催缴、欠税管理、纳税评估、税法宣传、发票管理、金税专票协查、税控装置管理、信息采集等内容,几乎覆盖了除受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违章处罚、减免税和税务稽查以外的面向纳税人的所有涉税事宜。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增加,使税收管理员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造成税源管理的重点不突出,税收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影响了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以吉林省国税局为例,该局虽然制定了《税收管理员工作制度》,但由于工作绩效考核尚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基层税务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转变。
中国财政税收管理制度革新方针探索
财政税收管理作为我国财政税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对于充分调动财政税收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促进财政税收征管水平提高,确保国家财政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及作用。但是,当前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甚至对财政税收发展产生了阻碍,严重地影响制约了我国财政税收事业的顺利推进。因此,改革、完善与创新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基本能保障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逐步缓解国家财政的困难与压力。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工作开展不平衡、缺乏有效机制保障,财政税收管理普遍存在着不够规范、前清后乱、上清下乱、差距大、举报多、上访频繁等突出问题和困难。当前,反映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工作的问题和原因比较多,较为突出的问题及原因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不够合理、监督监管不够到位、民主管理不够完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资金效益有待提高等方面。
(一)财税管理难以控制
在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下,管理人员受业务、行政双重管理体制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对有关财政税收管理的难以有效控制和管理,甚至有的不能坚持原则,不把法律法规放在心上。加上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许多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缺乏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往往会造成一些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二)监督监管不够到位
充分调动税收工作人员在税源制度中的主观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税收管理员制度税源管理
论文摘要: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正式下发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国税发〔2005〕40号),标志着我国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正式运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税务人员行为,促进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基础工作制度。本文从税收管理员制度的由来谈起,结合实际工作,针对目前税收管理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在税源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提出了建议。使税收管理员在“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实践中,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实现管事与和管户的协调统一。
1税收管理员在税源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税收管理员是随着我国税制改革和经济的发展,由税收专管员演化而来的,但不是过去税收专管员的简单回归,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它是对专管员的扬弃。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多样化和经济利益复杂化,税源的急剧扩大和税源状况的复杂性决定了税收管理员不可能像专管员那样各税统管,必须有分工有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而税收管理员制度本身就是为了强化税源管理的一项举措。以前,专管员只要带几张卡片,一支笔就能采集到纳税人的各项资料,税源信息的整理通过手工也大都能够完成,而现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把税收管理员从大量重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资源共享、数据分析提高了税收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使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
其次,税收管理员制度对税源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是专管员制度条件下,专管员所不可能实现的。一方面,税收管理员掌握着纳税人的第一手资料信息,了解税务登记事项的真实性和涉税信息的变化,在人机结合的税源管理体系下,把最真的、最全的、最新的、最有用的信息录入电脑网络,为以后各项税收工作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在税源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涉税信息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