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管理方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16:23: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收管理方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税收标准化管理论文
关键词:税收标准化;ISO质量管理体系;能级管理
近年来,各地税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在税收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引入了规范化管理、流程再造、ISO质量管理、系统科学等先进理念,建立或实施岗位责任制、规范化管理制度、税收质量管理体系、税收执法责任制、能级管理等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学习各地税收管理工作中的先进经验,2004年初以来我们组织人员先后到国内二十多家基层税务机关学习考察。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的同时,结合自身实践,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基层税务机关如何将总局提出的“科学化、精细化”的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内容作一深入探讨。
一、当前基层税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剖析
1.科学理念支撑缺乏,理论基础薄弱。其一,理论没有落脚点。基层税务机关负责一线税收管理工作,往往在工作中关注税收实务多,对理论研究少;而专家学者或上级税务机关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和设想往往又没有和实务相对接、验证,其管理理念和方法要在一线的税收实践中运用并接受检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必须将管理科学的先进理念紧密结合一线税收管理工作实际,才能推进税收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其二,理解运用有偏差。基层税务机关科研人才相对短缺,在工作中往往不能全面了解管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只是根据专家学者的某一观点或仅仅是这一观点的片断解释作为“法宝”,以此指导工作实践。比如只关注“流程再造”、“ISO质量管理体系”等,认为只要搞好这一项工作,税收管理工作就会“一劳永逸”或“高枕无忧”了。其三,理念更新无延续。税收工作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往往将新开展的一项工作认为是对以前工作的否定,比如一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就要完全放弃以前管理方式。任何一种管理理论和观点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仅仅依靠一种理论观点就想把基层繁杂多变的税收管理工作指导好,显然是不可能的。
2.相互有机整合缺少,质效提升缓慢。各地税务机关大胆创新,相继推行了税收执法责任制、ISO质量管理体系、岗责体系、能级管理、规范化管理制度等大工程,但是在多数单位未能将这些工作有机整合,而是形成了一个个孤立的体系,工作中就出现了重复、交叉和矛盾的地方,让一线税务干部重复操作,疲于应付,影响了工作质效的提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其一,上级布置或推行工作,牵头组织部门不一样,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许多工作推行时,往往都是对本部门业务内容规定和要求制定得很细致,涉及到其他部门的工作,虽然也会写进文件中,但主办部门终究不能将不属于自己管理的业务整合起来进行详细的规定,不能从全局工作考虑妥善安排处理。其二,部门布置工作的时候为了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往往每一次都要形成一个具体的工作规程或体系,如纳税评估工作有纳税评估体系、税收管理员要健全一套制度、纳税服务要健全一套体系、货运发票管理也要有自己的一套规程等等,这些工作落实到基层只能是一线的同志去完成,如果基层税务机关不能将这些规程或体系有机融合,就会有“夹生饭”,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工作忙乱、效率低下。其三,少数税务机关盲目跟风,哪个名词好、哪个名词新,就采取“拿来主义”。别人搞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我也搞;别人推行能级管理,我也推,其结果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而半途而废或者草草收场的现象。
3.管理手段缺位,软件开发低效。1994年国地税分设以来,以国家“金税工程”为核心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地税务机关纷纷开发了大大小小很多业务软件,有征管综合信息系统,有其他的小型单项业务软件,有些单位仅各种类型的税源管理软件就有多个。软件推广使用为税收工作提供了方便,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一是软件开发缺乏统一规划,软件开发平台、使用语言不一致,数据不能共享,信息资料利用效能低下。其二是部分软件不能根据基层税收管理实际开发,由上级税务机关牵头组织开发的业务软件更多的是便于上级机关的汇总、考核等,不能反映基层税收管理工作和基层税干开展工作的需求。其三,软件界面各异,有些不便于基层人员操作,同样的业务需要在不同的软件重复操作等。另外,更有一些单位以软件开发为工作创新,成了“政绩工程”,不论是否切合实际或具有推广价值,就盲目投资组织开发,甚至有些地方的工作评比就是看各单位开发的软件数量,其结果只能是经费宽松、有资金投入软件开发的单位更能在评比中获得更好的名次,但是没什么推广价值,造成了很大的重复投资和浪费。
电力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摘要】税收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来说,在日常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到各种税收风险,不仅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还可能会给企业的发展以及信誉等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做好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研究,不断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提高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策略
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展开,电力企业在税务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适应新的税收法律和政策。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税收法律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税收管理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地加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律的学习,熟悉相关的税收管理办法。在电力企业内部应当加强对税收管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税收管理意识,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税收管理水平。
一、电力企业在税务管理中面临的风险
1.政策变化的风险。电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容易面临着政策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最终体现在税务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在我国电力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在税务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最终导致税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例如近年来营改增等税收改革,电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对增值税的了解比较少,在物资采购方面如果不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就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同时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等变化,也会给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当税收政策出现变化时,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也需要随之调整,但是部分电力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对于新的税法理解不透彻,掌握不全面,就可能会给电力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出现漏税、逃税等问题。2.税务管理方法上的风险。对于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来说,其过程是动态性的,需要电力企业的运行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特别是在税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多的个人主观判断,由此也会带来不同的税务处理方法,这些方法是否符合电力企业经营的实际,是否有利于维护电力企业的长远利益,需要进行科学规划。这就需要在税务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与电力企业未来趋势的预测和评估,了解社会用电情况,从而在税务管理的过程中选择最优的方法,切实地维护电力企业的合法利益。3.税收管理观念落后。在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经营日益多元化,特别是在业务表现方面越来越多的资产交易性业务出现在了企业的日常工作中。部分电力企业在税收管理方法理念等方面比较落后,在税收管理的过程中其方法比较单一,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加强对税收管理方法的创新。部分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税收管理的重要性,认为税收规划不重要,将精力主要放在电力营销方面,都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部分电力企业在税收管理的过程中,其方法不够灵活,难以突出税务管理工作的价值,导致企业的税收成本不降反增。特别是部分电力企业在税收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快速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在税收管理方面能力不足,都会影响到税收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的策略
企业税务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使原有的经济体系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由于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税收政策也在逐步改进。社会企业强烈的税收管控意识,是引导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各行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税收的项目内容也非常的丰富,为了强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税收制度进行管理。良好的税收管理能力是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必备手段,也是对社会发展负责任的表现。因此缴税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体系,责令专人对企业内部的税收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关键词:缴税企业;税务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缴税企业针对市场经济发展制定完善的税收管理体系是为了能够对企业内部的税收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税收管理体系,我国企业的税收管理体系并不完善,甚至是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和问题。再加上缴税企业对税收意识的不重视,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缺乏对税收制度的管理,导致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因素。
一、缴税企业内部税收管理体系的意义
在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企业要是想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加强对税收管理工作,加强相关企业人员的税收意识,制定严格的税收管理体系。税收是我国国情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强对社会企业的税收管控,有利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但目前为止我国的税收管理体系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的税收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因此需要缴税企业在企业内部对税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首先,在对企业内部进行税收管理工作之前要对企业员工进行税收管理意识的宣传,使全体员工能够认识到税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同时要明确税收管理的目标内容,保障企业内部能够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体系,并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顺利地开展税收的相关管理工作,企业在内部实行严格的税收管理工作是保障企业能够规避相应风险的重要途径,企业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缴纳税务项目的筹划工作,税务筹划工作是企业在遵守纳税法规的前提下,不作出损害国家经济利益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合理的途径降低缴纳税款数额的有效方式,企业在遵守国家税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内部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对相关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行为是符合国家税务法律法规规定的合法行为,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开支的一项重要手段。最后,为了更好地运用税收管理体系对企业内部的税收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社会企业的领导层在加强对员工和自身的税收管理意识之外,还要引进更加专业的税收管理人员对企业税收管理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创新,使税收管理制度更加的完善,才能使税收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的管理职责,从而更加有效地降低企业纳税的成本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在激烈市场行业中的竞争能力。要想在企业内部提高税收管理工作的效率,就要对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进行科学的规划,优化整个生产系统的产业模式,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税务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管理阶层的职业道德素养,利用税收管理体系对企业内部进行税务的监管和控制,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税收管理水平。[1]
二、社会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个体税收管理精细化分析论文
随着个体税收定额起征点调整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相继出台,个体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2005年底,全国个体私营业达到2463.9万户,就业人数达10724.6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0.7万人,接纳高校毕业生就业35.6万人。总产值达到9805.5亿元,销售总额26239.6亿元,占全国商品销售总额的16%.全国个体工商户缴纳各项工商税收1385.7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4.6%。强有力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和市场繁荣。党中央国务院一向给予高度关注,视为安定社会的稳压器、解压阀。但是个体私营业的蓬勃发展也给税收征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国家税务机关如何做到征管有序保障有力,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以计算机管理为依托,以税控为手段,以全面提高个税征管质量和执法水平为目标,融岗责体系、操作规程、业务考核、责任追究为一体,实现管理、控制、预防三者有机结合的精细化管理体系,业以成为时代要求。
一、个体税收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1、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促进个体税收管理手段精细化。近几年来,各级税务机关运用金税工程、ctais工程实行电子办税,切身感受到电子办税是国家税收实现公平正义、便捷高效的最佳载体,是税收管理精细化的依托。对个体税收管理尤为显得重要。由于财力与技术受限,计算机配备、网络、数据通信建设目前还处在“饥饿”状态。实践证明,推行个体税收精细化管理,将信息技术引入税源监控。首先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税收工作效率和水平,开发、推广、使用统一、高效的税收征管软件;其次要加快建立同工商、地税、公安等部门的信息交换,扩大信息采集渠道,丰富信息采集资源,并确保采集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数据结构的合理性。同时要优化个体税收监控管理工作流程和监控分析方法,逐步提升监控管理层次,扩大监控视野。对此,税务机关一要按需向个体税收征管岗位配备计算机及其相关的设备,完善网络、保障数据通信。实现操作层和管理层的数据连接。二要改进个体税收业务操作软件,在征管信息系统软件中针对个体税收管理特点设置涵盖户籍管理、税源管理、征收管理、日常管理、稽查查补、统计查询、数据采集、监控管理、绩效考评等多个模块,通过参数化控制做到集中管理,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三要建立个体税收电子办税平台,为个体业户纳税申报、涉税管理提供网上服务,也为采集数据提供更多的捷径。四要在征管信息系统软件中开发个体税收精细化管理电子监管与自动考评功能,对各岗位、各责任人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工作要求、时效要求等进行全程跟踪,实行动态管理,考评结果自动生成。五强化税控手段,对个体纳税人全面推行使用税控机经营。着力开发功能配套软件使之与金税工程、ctais工程挂接畅通,实现精炼、集成、高效的电子税务。
2、健全个体税收征管岗责体系,促进评价考核精细化。按照职责分明、责权统一、监督制约的原则,认真制定个体税收征收、管理、稽查、政策法规各部门相关人员的职责。一是对机关税政管理和征管法规部门及基层征管查单位、个人,都要按质量认证标准制定工作职责,使职责细化、准确、明了、全面。解决好每个单位、每个人在执行处理个体税收征管业务时“要干什么”这一问题。二是对执法质量设计量化考评办法,促进个体税收征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解决“干得如何”这一问题。三是对个体税收征管不称职、失职行为设计可操作性责任追究办法,解决“干不好怎么办”的问题。为保证岗责体系顺畅运行,要认真设计好个体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工作规程、考核办法。职责的内涵应体现权、责、利相结合,岗责、酬薪细则要明晰。还应加大考评力度和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责任追究的力度。
3、实行个体业户分类管理,促进管理对象精细化。就是针对不同情况的个体纳税人实施不同的管理。也就是对个体纳税人按税源大小、行业特点、经营方式结合《纳税信誉等级制度》采取不同的征管查办法分级、分类管理。在发票控管、征收方式、税源监控、税管办法、纳税检查、纳税服务等方面予以区别对待。这样税务部门既能集中精力解决重点工作、突破难点问题,提高对重点税源、重点纳税户的税源监控力度,提升个体税收征管查水平,又能促进个体业户诚信纳税、依法办税氛围的形成。但是要做好分类管理这项工作,组织方式和操作方法非常重要。国地税要加强协作、设定指标、分税监控、日常考核,实现优化管理的目标。
4、业务重组、优化整合,促进个体税收管理内容精细化。当前税务机关应切实将以业务重组流程再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简化办税程序、优化资源配置、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办事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个体税收业务整合再造,变以职能划分的结构设置为以流程为导向的业务结构设置,初步建立“一窗到位的服务、一站到底的流程”的个体税收征管新体系。
企业涉外税收报告
大企业专业化管理是无锡市国家税务局今年国际(涉外)税收工作的一项新内容,这是我局为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和实施企业分类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着力统筹国际税收事项管理和涉外企业税收管理,强化税收征管,全面提升国际税收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一项新举措。从2003年起,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涉外大企业管理已初显成效。
一、试行大企业管理的初衷
1、将分类管理新理念运用到税收征管中,解决“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无锡国税外商投资企业的征管户数有2900多户,2003年完成涉外税收收入45.79亿元,今年的指导性计划是55亿元,占全市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中70%的税收收入是由5%的大企业贡献的,大企业在税收贡献中的突出位置不言而喻。而在日常税收征管中一贯的做法是不分大小,同样对待,“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对大企业情况了解不够、税源变化监控不力、纳税服务不到位等状况。2002年国税总局在上海国际税收会议上提出了分类管理的新理念,对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大企业管理的现实性思考。经过多次讨论,以分类管理理念为引导的大企业专业化管理在无锡国税国际税收工作中实行,把大企业管理放在突出位置,进行专业化管理,集中最优势资源对大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和最优化服务,把大企业管住管好,是我们的初衷之一。
2、适应税收征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的需求,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疏于管理,淡化责任”在近年的税收工作中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如何加强税源税基监控、提高征管水平,保证国家税收足额按时入库,成为新形势下税收征管必须研究的问题。过去的粗放型、低层面的税收征管显然无法适应新的征管形势,尤其是大企业,对税收、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成为我们税收征管的重中之重,通过深入企业、强化分析、实时监控、纳税评估等征管手段,提高征管工作质量。我们试图通过实行大企业管理,探索一条税收征管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的路子。
3、强化服务意识,解决“管事制”下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服务纳税人、服务经济也是我们税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管事制”下我们对纳税人的服务往往浮于表面,对企业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加强对大企业的纳税服务,为其提供个性化、贴近式服务能够更好地加强税企沟通,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4、适应无锡外向型经济发展,解决国际税收事项管理与涉外税收管理统筹发展的问题。无锡地处“长三角”经济开发区、沿江开发区,近年来招商引资热势不减,外商投资蓬勃发展,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抢滩落户,日资高地、韩资板块应运而生,世界500强企业在无锡设立了50家公司。这些大企业大多具有跨区域经营、整体规模大、内部结构复杂、信息化程度高、兼有专门税收筹划等特点,我们的国际税收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在涉外税收中尝试大企业管理,就是要探索一条集日常征管、审计、反避税等多项外税特色工作于一体的立体式管理方法,着力统筹国际税收事项管理与涉外税收管理,强化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国际税收管理和服务水平。
强化税收管理执行措施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影响税收管理员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提出目标管理、团队作业、质量循环管理和强化责任感来提升税收管理员的执行力。
关键字:税收管理员执行力目标管理团队作业质量循环管理责任感
所谓税收管理员的执行力,是指税收管理员贯彻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完成预定工作目标的操作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税收管理员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提出目标管理、团队作业、质量循环管理和强化责任感来提升税收管理员的执行力。
一、当前影响税收管理员执行力的主要因素
1.职务内容多,管理的重点不明确。目前基层税收管理员承担的职务内容非常多,户籍管理、资格认定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管理、税款征收管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纳税服务以及上级布置的各类事项性工作,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税务部门几乎所有的工作事项和涉税行政责任都向基层管理员倾泄。同时,基层单位税收管理员普遍紧缺,动辄人均管理几百户纳税人,同一业务重复处理量也很大。因此,我们经常发现税收管理员手上同时在处理十来件毫不相干的不同事情,不知道该以哪一件事情为重,最后应付了事,影响了执行力。
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信息化管理的手段难推进。以信息化为依托的税源管理是我们的发展方向。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偏单一,在征管一线的一部分税收管理人员已无法满足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要求,虽然后续培训不断在加强,但管理员队伍年龄趋于老化,缺乏工作的激情和热情,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无功无过心态的人仍然存在,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为随波逐流,应付心理强。目前税收管理员中能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税源分析并进行纳税评估的不多,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查账的,仅占税收管理员总数的40%;两者都不具备的占20%;余下的40%税收业务水平都不高,多数人不具备应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税收管理工作的能力。
国税局税收专业化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税务系统企业所得税管理与反避税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应在继续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全面推行专业化管理。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不仅是对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为贯彻落实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笔者结合实际,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充分认识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专业化管理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税收管理的最大效能。在这三者中,科学化强调探索和掌握管理规律,是加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精细化强调管理要精确、细致和深入,是加强管理的具体要求;而专业化强调根据纳税人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管理,是加强管理的基本方法。离开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很难实现。
其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强化各类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纳税主体个性化差异日益明显。从我市来看,全市59592户纳税人中,国有企业560户,集体企业1676户,股份制企业5490户,“三资”企业1602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264户。这些纳税人不仅所属行业、经济性质、纳税能力不尽相同,而且在内部控制、会计核算和税法遵从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比如,世界跨国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的近40户“三资”企业,普遍采用erp系统进行内控和核算,而国内的一些小企业一般采用手工核算,有的新办企业则请人代账。管理对象的明显差异,必然要求税务部门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科学划分管理对象,准确把握管理规律,分别制订管理办法,有效配置管理资源,合理调配管理力量,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则,极易出现“大户管不透、中户管不细、小户管不住”等现象。
再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随着近几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纳税户数不断增多,税收管理员工作量明显加大;同时,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涉税事务日趋繁杂,不少税收管理员因事务性工作缠身,很少有时间、有精力对重点税源企业、税收风险企业的税收征管难题进行研究,影响了税源管理质效;此外,同类企业分散管理,极易出现“力度不同、标准不一、效果各异”的现象。比如,7月份对商业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滞留票专项核查,由于商业企业分布在全市200多个税收责任区,基本上所有税收管理员都要集中精力忙于这一工作,影响了其他工作,最终也不能达到规范统一的效果,出现了“人人都来做、最终做不好”的现象。因此,在人少事多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征管效率,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二、准确把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深刻内涵
国税局专业化管理经验材料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税务系统企业所得税管理与反避税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应在继续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全面推行专业化管理。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不仅是对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为贯彻落实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笔者结合实际,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充分认识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专业化管理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税收管理的最大效能。在这三者中,科学化强调探索和掌握管理规律,是加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精细化强调管理要精确、细致和深入,是加强管理的具体要求;而专业化强调根据纳税人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管理,是加强管理的基本方法。离开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很难实现。
其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强化各类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纳税主体个性化差异日益明显。从我市来看,全市59592户纳税人中,国有企业560户,集体企业1676户,股份制企业5490户,“三资”企业1602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264户。这些纳税人不仅所属行业、经济性质、纳税能力不尽相同,而且在内部控制、会计核算和税法遵从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比如,世界跨国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的近40户“三资”企业,普遍采用erp系统进行内控和核算,而国内的一些小企业一般采用手工核算,有的新办企业则请人代账。管理对象的明显差异,必然要求税务部门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科学划分管理对象,准确把握管理规律,分别制订管理办法,有效配置管理资源,合理调配管理力量,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则,极易出现“大户管不透、中户管不细、小户管不住”等现象。
再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随着近几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纳税户数不断增多,税收管理员工作量明显加大;同时,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涉税事务日趋繁杂,不少税收管理员因事务性工作缠身,很少有时间、有精力对重点税源企业、税收风险企业的税收征管难题进行研究,影响了税源管理质效;此外,同类企业分散管理,极易出现“力度不同、标准不一、效果各异”的现象。比如,7月份对商业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滞留票专项核查,由于商业企业分布在全市200多个税收责任区,基本上所有税收管理员都要集中精力忙于这一工作,影响了其他工作,最终也不能达到规范统一的效果,出现了“人人都来做、最终做不好”的现象。因此,在人少事多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征管效率,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二、准确把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深刻内涵
国税局强化税收管理的交流材料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税务系统企业所得税管理与反避税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应在继续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全面推行专业化管理。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不仅是对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为贯彻落实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笔者结合实际,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充分认识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专业化管理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税收管理的最大效能。在这三者中,科学化强调探索和掌握管理规律,是加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精细化强调管理要精确、细致和深入,是加强管理的具体要求;而专业化强调根据纳税人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管理,是加强管理的基本方法。离开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很难实现。
其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强化各类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纳税主体个性化差异日益明显。从我市来看,全市59592户纳税人中,国有企业560户,集体企业1676户,股份制企业5490户,“三资”企业1602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264户。这些纳税人不仅所属行业、经济性质、纳税能力不尽相同,而且在内部控制、会计核算和税法遵从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比如,世界跨国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的近40户“三资”企业,普遍采用erp系统进行内控和核算,而国内的一些小企业一般采用手工核算,有的新办企业则请人代账。管理对象的明显差异,必然要求税务部门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科学划分管理对象,准确把握管理规律,分别制订管理办法,有效配置管理资源,合理调配管理力量,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则,极易出现“大户管不透、中户管不细、小户管不住”等现象。
再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随着近几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纳税户数不断增多,税收管理员工作量明显加大;同时,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涉税事务日趋繁杂,不少税收管理员因事务性工作缠身,很少有时间、有精力对重点税源企业、税收风险企业的税收征管难题进行研究,影响了税源管理质效;此外,同类企业分散管理,极易出现“力度不同、标准不一、效果各异”的现象。比如,7月份对商业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滞留票专项核查,由于商业企业分布在全市200多个税收责任区,基本上所有税收管理员都要集中精力忙于这一工作,影响了其他工作,最终也不能达到规范统一的效果,出现了“人人都来做、最终做不好”的现象。因此,在人少事多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征管效率,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二、准确把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深刻内涵
地税局提升管理水平学习体会
市局举办这次中心所长培训班,抽出这么长时间和这么大的精力提高基层中心所长的综合素质,对于加强基层建设,指导基层推行税源管理模式创新,有着深远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培训班的能力拓展训练、数据平台和大集中平台应用操作培训和上机演练,让我耳目一新,深受启发。特别是张理建教授关于信息管税的论述和各位老师关于软件功能的操作技能培训,使我对税收信息化引领税收管理模式的转变有了全新的认识。
近年来,省局、市局相继推出了大集中核心征管软件、180平台、税收稽查软件、数据管理平台软件等等,税收信息化支撑税收征管的作用日益显现。在税收管理工作中,通过各税收软件可在第一时间掌控单位收入进度、户源管理、税源管理、发票管理、执法考核、异常数据等相关信息,为有的放矢加强税收管理提供了极大便利。但,由于自身对软件各模块功能理解不透、操作不熟等原因,软件的功用还没有得到系统地发掘,造成部分软件资源的闲置,通过本次学习使我进一步对软件操作有了较为深入系统地了解,为下一步在单位实施以税收信息化为引领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树立了信心。
结合基层工作实践,下面就如何加强基层税收信息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要更新税收信息化管理理念。正如孔庆俊局长所讲,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就是管理的信息化。对新形势下的税收工作来讲,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竞争力,就没有管理手段的革新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也就没有管理的现代化。无论税收征管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执法岗位的监督,还是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以及从源头和机制上预防与惩治腐败,都离不开税收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这就需要税务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税收信息化管理高度重视,坚持税收信息化管理引领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全新观念,充分利用高科技尤其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税收管理提供现代化手段,同时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上有所创新,使之与现代化手段相适应,实现人机的最佳结合,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以较高的税收管理水平促进税收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切实发挥出信息技术对税收的管理、支撑、服务、效率的作用。税收信息化软件不仅是税收管理的现代化工具,同时又是税收管理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基层税收管理者来讲,要依托税收信息化最新成果,实现过程管理与软件应用的深入融合;对于基层税收管理员来讲,实现岗位业务与软件操作比对的有效衔接。
二是要提高基层税干信息化素质和软件操作能力。税收信息化管理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最终决定因素是人,税收管理信息化首先是人的观念的信息化。本次培训班结束后,我将认真传达本次培训精神,对本次培训班各位老师的“抛砖引玉”,组织税干进行深入细致地学习。结合实际工作,静下心来,对数据查询操作、比对操作、分析操作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进行归纳整理,加强对已推出的各软件学习、操作和演练。在单位内举办“学软件、重应用、讲奉献”的岗位技能比武活动,引领税干进一步学习税收业务、强化软件操作、实现业务水平和软件操作应用的高度统一,建立一支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现代化税收干部队伍。建立税务干部信息能力评估制度,促进税干自觉学习、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信息化培训,定期组织操作实务演练交流活动,搭造相互学习交流工作平台,造就尽可能多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成立专题项目组,开展信息比对、纳税分析、预警分析,理顺征管流程,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水平。借以引导税干学软件、用软件,增强相互沟通、密切协作意识,实现征管流程的自我完善和业务管理的自我提升,使借助税收信息化提高税收征管质效成为每名税干的自觉行动。
三是要优化基层税收征管资源配置。人类历史上的每次重大变革都是以生产工具的革新为引擎的,税收信息化也应如此。随着税收信息化软件的日臻成熟,对征管流程、人员素质、资源的配置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当前推进的税收管理专业化新模式,对基层征管资源的配置要求日益强烈,作为基层中心所所长,我将和单位业务骨干一起研究在本单位推行信息管税和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有效形式,对税收执法、征收、稽查、服务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合理搭配人员,让纳税评估分析、数据比对分析和实地核实等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建立数据质量评审小组,对重点税源、大项目管理、行业税源、重点税种逐一进行评审,查找日常税收征管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征管力量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对180平台、预警管理系统、查账软件、综治软件等查询出来的异常数据信息及市局各科室派发的预警任务,明确专人实行跟踪管理,追根溯源,不留尾巴,提高每名税干的税收信息化执行力,促进基层中心所税收征管质效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