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2 16:02: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水泥实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水泥实训总结

教学资源库微课资源设计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改革实践入手,以《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建设为例,对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移动教学资源库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通过以微课为代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优化课程内容,一定程度改善了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方法,探索出高职实践课程教学的优化应用方案。

关键词:建筑材料与检测;微课;移动教学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数字学习的进步,泛在学习教学氛围浓厚,微课教学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改革的亮点和热点,专业教师和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都积极加入了相关课程的微课制作,并将不断的将微课运用于课程移动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实际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如何制作微课方面出现了研究热潮,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微课在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中的实际教学应用评价研究,目前关于微课在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学科实训教学实际应用的评价研究非常少。通过制作课程微课并进行教学研究,评价在相关学科实际教学中应用效果,探究微课在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中的创作原则,分析出课程微课在教学资源库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可以找改善教学队伍建设和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效率以及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方式。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思考加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实施的背景、内涵、路径研究与实践,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衔接。对接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培养培训模式、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培养、校企合作路径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是土建类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专业课程,建筑材料课程对于学生在工作中严格合理的把握建筑材料的选材标准有重要意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理论内容是基于数学、物理、材料、力学、化学、检测学等基础学科理论知识[1]。《建筑材料》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土建类专业基础课,实验实训是该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能将抽象的基础理论化为具体验证,同时培养初步的动手实践实验操作能力,为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实践基础。工程实践中,建筑材料品种众多,涉及的材料种类和性质繁杂,因而在高职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较广,知识点分散,记忆点较多。跟其他的基础理论课不同,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的概念性和实践性更强,逻辑性较弱,实训内容更多的来源于理论知识结构和知识来源,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实践[2]。因而以微课为代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起到特殊的作用。本文从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改革实践入手,以《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建设为例,图1微课的选题来源对微课在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移动教学资源库构建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基于泛在学习理念的高职移动教学资源库构建通过结合移动教学资源库优化课程内容,能够一定程度更新《建筑材料与检测》传统实训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边教学、边总结、边改进,得出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案,探索出移动教学资源库在高职课程授课中的最佳应用方案。

1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的选题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主要是以课程视频拍摄为主要任务,将视频作为理论和实践知识传播载体,通过对各个章节的重难点和易错点进行深入简出的解释和阐述,同时扩展知识层面。针对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将传统课本知识章节进行重新组合和拆解,将原有课程内容按照实际工程检测———见证取样分类重组为以下6大模块:混凝土、砂浆试块性能、钢材性能及砖砌块性能检测模块,水泥、砂石、掺合料性能检测模块,混凝土配合比砂浆配合比及外加剂性能检测模块、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模块、土工及无机结合料检测模块、防水材料性能检测模块等。每一模块中根据实际工程检测需求和检测检验试验难度确定重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对课本中的不同试验制作相关实验实训微课资源,例如,第四章混凝土:混凝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作为混凝土基础原材料组成的水泥、砂、石等的品质好坏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深远影响。本章微课团队根据重难点共选择水泥、砂、石拍摄了数个微课,包含了建设用砂粗细程度的评定、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混凝土用石子强度的评定方法、水泥的凝结时间的测定、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检验(ISO法)等。以其中小节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微课为例,其选题意图如图1所示:表观密度是混凝土用石子质量性能重要评定指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空隙率计算的必要数据。但在实验实践中很多同学没有掌握正确的检验方法和试验结果评定方法。本部分内容试验操作实践性较强。针对以上原因来制作微课,在实验室内实地操作完成录制,帮助学生理清试验思路、掌握检验方法,提高学生对试验技能学习的兴趣。2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的教学目标以混凝土用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广口瓶法微课为例,微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表观密度测定的概念及检验意义、试验条件及仪器设备、试验结果进行评定;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移动教学资源库微课资源的建设引导学生理解规范标准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参与动手试验、主动探究的自主精神;情感目标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和试验数据处理的职业素养。

3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

查看全文

建材化学分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3+2教学做”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是指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建材化学分析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要求,用项目教学代替学科性灌输式的教学改革。形式上不再分理论课和实践课,项目的教学全过程在具有职业岗位情境的实训室通过教学做一体来完成。图(1)教师提出工作任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理实一体教学做完成工作任务,由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组评、自评,教师利用多媒体总结学生工作思路,并提出新思路和引入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用职业岗位上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教学练做,彻底改变了之前的授课方式。例如:课前将学生分为8人一组的生产班组,由对该课程感兴趣的同学担任生产班组长,在教师具体指导下,各小组进行课前实验方案设计,并选择一定的实验方法,依据方法的标准准备实验器材,找出预实验中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课堂上,为了完成项目的工作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技能操作、动脑思考、口头讨论,教中做、做中学,将技能知识和理论知识融入到工作任务中。这样的授课改革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行为能力,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期中教学检查的学生问卷调查中显示,这种“3+2”教学做一体的授课方式很受欢迎。

教学方法

项目课程的教学组织过程中各项目的工作任务均以认知相应的实训场地作为起始,培养学生营造规范、整洁的工作环境和科学的工作素养。继而学习相应的测试仪器并完成仪器操作技能的训练,同时理论实践相融解决工作任务的问题、难题,然后拟定实验实施方案,完成测试工作。第一次课的教学首先向同学们介绍建材化学分析项目课程性质、定位标准,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入手,让学生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工作岗位及工学结合的课程特色。从知识能力、职业素养多方面让学生认识课程的设计和培养目标。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知晓课程的过程考核方式。然后让学生们例举出质量优劣的建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国外罕见的特大建筑事故。如:巴黎的夏尔─戴高乐飞机场倒塌事故,是因为部分水泥质量低劣,拱顶穿孔造成混凝土质量逐渐退化所致。还要向同学展望建材的发展前景,如:奇特功能水泥、透明水泥及其功能的研发等。拉近学生与该课程的距离。另外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到施工工地实验室,参观建材检测工作岗位化验人员的工作过程(如:路面建材实验室中化验员如何对路基材料石灰石的化学分析等)。通过范例,让学生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工作岗位,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充满着信心,开始建材化学分析课程的学习。课后,让学生写出对第一次课的感想,写出自己存在的疑惑。教师通过第一次课后的作业批改,了解学生的心态,做到有的放矢的教与学。基本技能的教与学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建材化学分析实践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根据本课程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使学生会操作常规分析仪器、设备,学会化学成分检测方法,必须完成若干个学习型工作任务(见表1中项目一、项目二)。学习型工作任务教学做的教与学过程:第一步,借助多媒体演讲仪器及操作技能、检测原理;第二步,教师边讲边演示给学生,同时设计问题与学生互动;第三步,指导学生教学练做完成学习型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团队的合作,增强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例如:检测水泥化学成分Cl-含量的教学做,必须先教会学生掌握沉淀滴定方法和操作技能,再教会学生配制、标定标准溶液以及检测Cl-的方法原理及要点。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要求自行选用或设计检测方案并完成工作任务。3.3建材化学组分检测的教学做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设计若干个综合任务(如表2中项目三)。例如高效减水剂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即混凝土外加剂原材料的检验的教学做:在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互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鼓励学生运用口头、书面、讨论各种形式进行交流。在学生之间营造积极活跃的气氛,培养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放弃错误观点,接受科学合理的解释。

构建网络平台辅助教学

建立建材化学分析项目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建材化学分析教学的网络学习平台。将该项目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习题库以及建材化学分析相关的网站,以网络的形式提供给学生,用于增大教学信息量,便于学生复习和归纳课堂所讲授的内容,起到助教辅学的作用。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录像等。课件内容精练、形象直观,可明显提升教与学效果,通过ppt、flash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理论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积极利用电子书籍、期刊、数字图书馆等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让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拓展得以实现。

本课程以项目为基础,通过工作任务驱动使学生先感知后认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围绕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进行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通。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职业技能,进行工作任务的策划、设计、实施与评价。训练学生有序的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2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法,能够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融入企业、服务于社会。是目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

查看全文

高职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教学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提高学生对混凝土和钢筋等常见土木工程材料的实践运用能力,文章提出了II型混凝土轨枕制作这一教学任务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设计

一、引言

随着便携上网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学生可以轻松获取所需问题的答案。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越发显得枯燥乏味,尤其是对于活泼好动的高职学生,课堂上学生睡觉玩手机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屡禁不止。身为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顺应时展趋势,将手机和网络由被动学习的阻碍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助力,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深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探索,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解决这一教学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型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由教师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学习任务,学生基于对任务的理解,充分运用已学知识,提出问题,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分组协作,达成任务。在学习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提供导向性的针对辅导,及在浩如烟海的网络知识库中为学生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学生这一学习的真正主体也确实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导。在这种多维、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目标明确且循序渐进的学习状态之中,会在没有感受到学习压力之下自主完成课程知识及技能的积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课程主要讲授水泥、混凝土、钢筋等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具有知识点庞杂且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对于实践经验不足且普遍不擅长记忆背诵的高职学生来说,该课程显得知识点过多、枯燥乏味,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且多年来,因受本科教材的影响,其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偏重于材料组成原理分析而不是工程实践应用技术,这也与高职学生未来实际就业方向的需求不符。针对这一教学实际问题,笔者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铁道工程专业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高职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设计李超1李杨2(1.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02.锦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锦州121000)《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

(一)设计依据。学习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首先和最为关键的步骤。任务设计内容应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学情特点,拟合就业方向。任务工作量应饱满,难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原则。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大多入职土建工程施工员、测量员、监理员等施工现场一线作业技术人员。受学历所限,他们几乎不可能直接进入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从事材料研发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应立足于现实,以从事施工现场一线技术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常用工程材料实践应用技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教材中过于偏向材料组成及原理分析的内容则应适当删减,节省下来的学时应投入到实训教学,以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以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因具有理实一体化教学条件,故《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已实现在一体化实训室授课,且以往多届的实训教学时间均已超过了课堂教学时间,实训条件完善,经验成熟。经过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行业调研、毕业生座谈并结合已有实训条件,笔者设计了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铁道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任务驱动教学的学习任务,即II型混凝土轨枕制作。(二)任务设计。学习土木工程材料应用技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应用具体工程材料制作实际构件。混凝土轨枕是铁路现场最为常见的小型混凝土构件,其尺寸小,制作难度相对较低,适于学生动手制作。尽管其尺寸不大,但制作过程中需合理运用水泥、混凝土和钢筋等常见工程材料,掌握正确的施工操作方法方可成功制作。II型混凝土轨枕作为我国铁路现场目前保有量最大的混凝土轨枕,在后续《铁路轨道》等专业课程中也会详细学习,提前掌握其制作会为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在II型混凝土轨枕制作这一学习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主动掌握施工图绘制及识读、模板加工及固定、钢筋下料及绑扎、混凝土浇捣及养护等实践技能,并最终通过对制作的混凝土轨枕与正规厂家生产轨枕的对比,获取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直观评价,从而加深学习印象。

查看全文

建筑材料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摘要:从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内涵出发,对项目化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体系构建,最后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分析了《建筑材料》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应用,达到了提高学生主动性,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性,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等效果。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建筑材料;课程改革

1概述

总所周知,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特别困难。那么,就业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都比较实际,希望应聘者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希望招聘到的人拿过来就可以用,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就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高校只有不断的去适应社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毕业时达到用人单位的选聘标准。而对于每一门课程来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应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亲自动手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本文对工程管理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提出项目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希望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改革学科化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建立以应用能力为本位、以专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新体系,找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2项目化教学的涵义

“项目化教学”是在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其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基本思路是打破原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按照教学目标,将课程综合的化分成若干个操作性强的设计项目,然后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同时融入“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等于一体,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或“理论+案例”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通过从各企业、公司中特别选取出来的项目给学生下发任务,让学生的实践与企业紧密相连,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强化应用能力。因此,“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实训能力,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查看全文

建筑材料实验室建设研究

摘要:民营高职院校建筑材料实验室的建设和功能定位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对民营高职院校建筑材料实验室的现状进行研究,在建筑材料实验室科学、高效管理是保证教学及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筑材料实验室建设与学生技能培养结合建成开放性实验室,适应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社会提优质服务创新管理制度的方法。

关键词:民营高校;材料实验室;建设;学生培养;服务

高校实验教学是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场所,不仅能让学生有选择地验证课堂所学的知识,训练基本操作技能,而且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自主设计实验、质疑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民营高职院校建筑材料实验场所是学校能够自主支配的实训资源,同校外实训基地相比有强大的优势,充分发挥校内实训资源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民营高职院校更应加大校内建筑材料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完善实验室条件,以满足建筑类高职教育对学生技能培养的要求,促进实验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深入挖掘建筑材料实验室的综合功能,使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协调、统一,方可促进民营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

1民营高职院校建筑材料实验室建设现状及发展

对于民营高职院校来说,建筑材料实验室既是学生建筑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建筑工程专业群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更是促进民营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根本内涵。为此,民营高职院校实验室、实训室建设要把握住高职教育在教育类别上的职业性,坚持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建筑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以满足建筑岗位需要为目标,以满足建筑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为质量标准。近几年,民营高职院校建筑材料实验室得到了快速发展,实验室数量逐渐增多,有的民营高职院校建筑材料实验室还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办成了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建筑材料实验室的空间和资源,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进行实验活动,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法,是当前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也要看到,现在大多数民营高职院校的建筑材料实验室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上,具体涉及到学生实验管理、样品管理、数据整理和检测报告管理等。原因是重视不够,实验室存在硬件设施不足、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和管理制度落后、不科学的现象,大大制约了实验教学甚至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实验室的健康发展。民营高职院校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从观念、人资、硬件、政策、制度等方面进行建筑材料实验室的改革,提出建筑材料实验室建设新思路,进行建筑材料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科学规划,为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和提高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实验室建设与学生技能培养

查看全文

高校仪器设备采购与管理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现有高校仪器设备采购与管理的弊端,建立仪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Equipmentlifecyclemanagement,ELCM)模式下的采购与管理模型,可帮助解决传统设备的一些管理弊端,充分考虑仪器设备的长期综合利用,全面评价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设备采购;ELCM

1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赖芸就对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角度,对设备采购管理进行探索,分别分析了设备的准备期管理、采购期管理、使用期管理、处置期管理,最后提出了加强采购管理措施的建议,旨在提高采购效益,保障供应,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山东大学宋玉厚通过分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来研究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他认为该管理模式可以较好的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资金使用效益,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管理途径和手段。2014年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张永彩分析了如今高校设备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在高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视角下的采购管理优势。基于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ELCM)理论的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尚处于初级阶段:(1)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ELCM)理论认识不够清楚。目前相关研究尚停留在对全生命周期管理(LCM)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的总结提升阶段,对于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ELCM)的研究较少,尤其对高校设备ELCM研究就更少了。(2)全生命周期理论LCM与高校设备项目特性的结合的研究也尚未发现。任何管理模式都有最优的适用范围和对象,高校设备采购的特性可能会决定适用的管理模式。离开高校设备的特性基础泛泛而谈管理模式,效果与后果殊难预料。(3)全生命周期理论LCM在高校设备采购与管理中的运用研究刚刚开始,目前在江西还是空白,没有实践应用案例。(4)ELCM要求设备采购与管理与ELCM模式下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长远规划相配套。

2现有设备采购与管理弊端

目前我国实施各项教育工程如“985工程”,高校购置设备采购规模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了教育的投入,迎来了各高校设备的购置高峰期。但是,巨大的设备投入逐渐暴露高校设备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我们通过调查分析,不采用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ELCM)模式下的采购与管理弊端主要有:(1)设备采购需与ELCM模式下的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长远规划相配套。许多大型仪器采购后设备与现有实训设施不匹配,又要重新改水电、拆门、拆窗等,隐性安装成本高,也不符合专业建设需要,甚至出现了设备闲置不用,仅仅是用于“摆样子”、“撑门面”的现象,这些都造成设备资产的隐性流失。(2)往往重视虑采购单价,对未来的设备维护、维修和运行成本考虑较少,这样,在采购中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重视不够,往往过两到三年就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资金不够充裕时,往往会一味地降低设备采购价格,造成设备质量差,维修成本高,甚至出现设备故障后长时间“趴窝”的情况,也会造成大量的浪费。(3)把设备采购和设备使用、维护割裂开来,容易造成设备采购时对使用和维护考虑不足,在后期的设备使用与维护中使用成本和维修费用较高,由于设备的使用针对性差,也容易造成设备使用率低下等问题。当前高校仪器资金投入大,少则数百万、多则上亿元的进行采购,多数高校强调的是一次性采购成本,采购资金的浪费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凸显。我们从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ELCM)出发,综合考虑设备的采购成本和维护、维修成本,并按照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设备采购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大大提高设备采购资金利用效益。

查看全文

中国石拱桥教学管理论文

[内容]

上课班级:湖北省宜都市枝城中学初二(五)班。

教学构想: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渗透学生的课外生活,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点写事物的特征这一训练重点,切实训练学生的说明能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实地观察枝城长江大桥、白水桥(石拱桥)以及自己身边形形色色的桥。仔细回忆自己见过的各种桥。

2.在观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桥的特点并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查看全文

大学生实培计划培养体系的构建

摘要:北京市教委推行“北京市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其中“实培计划”让学生到实验室、企业、科研院所实践锻炼,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优势发挥”。文章着重分析了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实施“实培计划”的特点与优势,有效构建工作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三个子项目有机结合,时间、内容、环境一体化的无机材料卓越工程师特色的“实培计划”培养体系,揭示了“实培计划”对促进学生实践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无机材料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实培计划

一、背景

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重点打造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实培计划”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不断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共享、合作交流,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打造规模更大、水平更高的高校实践创新教育平台,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创业就业创造条件[1]。“实培计划”包括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开放共享项目三部分。本专业从2015年开始参与多项“实培项目”,在卓越工程师背景下,逐渐建立和完善无机材料卓越工程师的大学生“实培计划”培养体系。

二、“实培计划”的构建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正是符合国家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划的重大改革项目[2]。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材料模块)2012年加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从2015年开始构建和逐渐完善工作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三个子项目有机结合,时间、内容、环境三维一体化的“实培计划”。一体化的“实培计划”体系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培养目标划分为多个不同子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图为无机材料专业“实培计划”培养体系内容与目标(见下页)。1.工作实习。工作实习是本专业的重要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和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达成毕业要求、实现培养目标必需的教学过程。通过工作实习,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意识,提高运用所学工程原理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了解行业标准、法律法规、工程伦理,培养社会责任和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意识。本专业实行“卓越培养计划”前,学院统一安排工作实习的内容,时间为2周,虽然比认识实习增加了学时,但是材料的生产流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大量操作参数模型的集成与优化,学生到企业实习受实际生产、安全等限制而不能真正动手操作以全面理解工艺参数变化对产品的影响,因此学生依然是走马观花,无法深入到实际生产中,工程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无机材料专业实行“卓越培养计划”后,修订工作实习教学大纲,与北京市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形成“校内教学—企业学习实训—与企业交流探讨—师生共同总结”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工程实践时间,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无机材料的开发、设计与研制,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工程实践能力。2014年—2018年期间,本专业共计90人次分别到水泥厂、节能科技公司、建材研究院等多家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校外实训基地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条件,注重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习期间学生实习任务明确、具体,分别进入不同研究团队,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学生实习期间理论联系实践,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习工作中遇到的工程问题;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明确人员配合的重要性;提高了纪律观念,加强了对个人的自我约束力。2.科研训练。学生进行为期1个月的工作实习后,对专业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能力有一定提升,但是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在此基础上,专业继续依托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研究。2015年—2018年共计34人次参与9项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周期为1年,类型包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社会调研,每个项目由3—5名学生参加,项目来源于学校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共同科研项目,学生能够深入到企业实地去了解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充分掌握并深入理解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团队的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融入科研团队,深入工厂一线,勤动手,善思考,结合在校期间的理论基础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应用问题,有利于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并提出问题,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组长负责整个项目团队的组织联络及任务分配,其他组员能够各司其职,配合良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3.毕业设计。“实培计划”还包含“毕业设计支持计划项目”,该项目提倡校企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提升参与学生的技术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2015年—2018年共申报7项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毕业设计(创业类)支持计划项目。校内导师主要在设计理论和论文规范方面给予指导,更多的是校外导师结合实际工程问题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了针对工程问题的设计必须遵守规范和标准。例如“粒化高炉矿渣品质活性评价指标研究与标准化应用”项目作为《水泥胶砂抗海水侵蚀试验方法》国标探索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的复演性、灵敏性,该项目的实施为新标准的制定奠定实验基础,学生了解了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查看全文

有关港口认知见习汇报

收获挺大的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学习更多的东西,整个实训周结束了通过这周的学习认知。一种乐趣,也感受到实践教学的作用,实践教学可以使我更加把知识渗透到脑海中,同时也更为有意义,可以激起我信心与兴趣,当然,这过程中我也发现到自己的缺乏之处,还有很多知识是需要我再继续努力学习,不过这是好事,可以通过不时的发现而来不断的改善,这对于我来讲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这次的实训周很有意义,期待下一次的实习!

星期五,年月号。这一天我港航班全体同学戴上了平安帽、坐上了校车前往观赏码头,大伙对这次的观赏港口认知实习都感到很兴奋,动身之前叽叽喳喳谈论个不停。原本是下周五的计划,提前到今天去参观,心情有些兴奋,对真实的港口充溢了好奇心。

预先在网上了解了一下大概的情况:区濒临南海,观赏区的时候。座落在狮子洋畔,地处,紧靠,西望莲花山,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一衣带水。新沙一期工程已建成10个3.5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目前10个泊位包括煤矿泊位三个,集装箱泊位三个,散粮泊位一个,汽车滚装码头一个,杂物和通用泊位共两个,采用的机械设备为目前国内、国际最先进。

路途有点遥远,由于区位于。所以在车上大家都选择睡觉或是听歌,终于一路奔走了一个多小时,校车接近了堆场外围,这时大家都差不多醒来了个个都瞪大着眼睛外车窗外看,虽然车还要再开多二十多分钟才干真正到达港口办公楼,但是窗外已经看到各种各样的公司名称,有中粮的中远的粮食等等,也有看到海关大楼、检验检疫机构等等,同时我也看到类似于集装箱堆场,后来我看明白了原来那些堆得一层层的集装箱是海关所抽查的箱子。校车逐渐接近港区了一些码头设备逐渐进入我眼帘,个个伸长了脖子外窗外看,因为外围有集装箱,所以我看到小叉车,然后就是集卡,远远看去,还看到大型设备,例如堆取料机、门座式吊机还有抓斗等等。同时我也关注到颠簸的小路边缘是小铁轨,说实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前往港区的小路并不好走,行驶途中不时的有卡车相对而过。校车颠簸了一阵子之后,终于快到达闸口了这之前我看到中粮粮食有限公司的招牌,同时看到一辆油罐车,车罐身上面写着,仅供装运食用油,那时候看到那黑乎乎的车身,心里不由得噔了一下,难以想象。

班主任联系了区人事部的一位负责人,待我停在办公楼下后,就开始由负责人帮我通关并引导我开始观赏码头,由于我坐在后面,而负责人是前面解说,所以听到东西比较少,不过班主任则在后面给我解说,首先看到应急疏散通道,发生紧急事件的时候所走得疏散平安通道,区有两个堆场,一个是外贸堆场,一个是内贸堆场,而此时在两旁看到内贸堆场,而堆场里面都是排着编号的有煤炭、有矿砂也有铁矿石等等,前面的负责人告诉我说这些煤炭都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然后这些散货都是由抓斗跟门座式起重机进行装卸船的路的两旁,都是一排排喷洒水管,据负责人介绍,水管一直在喷洒着水,目的为了清洗过路的车以及降低堆场温度,由于煤炭在高温下容易自燃,所以必需采取措施,降低煤炭损耗,接着。即使如此,经过一堆堆煤炭的时候,仍可看到有一小局部煤炭在自燃并冒着白烟,除了通过喷洒水来减少自燃损耗还可以利用机械翻滚煤堆的方法降低温度,但是总结觉得这些方法的效果都不是很显著,而且挺费工夫的思考应该还有其他比较好的方法来解决自燃这个问题的时候,班主任提出了让我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网上查找了相关资料,但似乎国内外的港口码头对解决此问题都无更好的对策。

防止温度或水份过度积聚,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主要途径是隔绝空气、水份与煤碳的接触。并采取测温、喷水等预防措施。煤堆的场地以水泥地面最为理想,地面不宜铺垫空隙度较大的炉渣等物,以防空气由此进入煤堆而增加自燃的危险。场地四周应设有排水沟与煤泥沉淀池,以便排除积水及回收煤泥。煤堆的地势最好比四周稍高一些,以保证排水的通畅,减少水量积聚。尽量在较低的温度下贮存煤炭,避开中午烈日下进行堆煤,以减少热量的携带。粉煤单独贮存时可以用推土机一层一层地压紧,尽量减少煤堆里的空气,这样也就不易引起自燃。煤堆的存放时间应根据煤质牌号而定,一般无烟煤和贫煤的存放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以不超过4个月为宜。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和褐煤的堆存时间以不逾越一个月为宜。煤堆局部采煤后,应防止煤堆顶部出现凸起的面积过大,以减少雨水的聚积及阳光的照射。临时未用的煤堆,有条件的话,煤堆上可铺放一层粘土,夏季也可在煤堆上喷洒一层石灰水以减少煤堆的吸热。煤堆旁应布置足够的水喷淋装置,以便煤堆自燃或外表温度异常上升时降温,水喷淋系统用水可采用电厂处置后的工业废水,以节约水资源。应该强调,采用水喷淋降温是防止煤堆自燃的下策,如果喷水量不足,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另外,有条件的话,应在煤场煤堆中布置测温元件,以便及时控制煤堆的自燃问题。

查看全文

铁路既有建筑改造加固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铁路技术的发展,如何对待和妥当处理既有建筑是房建设计者的难题。通过利用闲置既有建筑改造为实训基地,对既有建筑进行了结构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了加固设计,总结了建筑加固的施工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为后续铁路建筑改造加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铁路既有建筑;闲置;改造;加固设计

1工程概况

徐州北站加冰所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建成投产),建有制冰车间及冰库、办公楼、锅炉房、配电室、库房、加冰台等。其中办公楼、锅炉房、配电室、库房为砖混结构,办公楼、配电室还在使用。制冰车间及冰库,总建筑面积为2738m2,建设时间为1990年,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采用预制桩基础,地上一层,屋盖为钢筋混凝土桁架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按照“区域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深化专业管理与集中统一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综合利用闲置资源,提升相关专业培训能力和办学条件,根据铁路局建设意见拟利用徐州北站加冰所改造成徐州北车务实训基地,建成后可承担调车组人员、接发列车人员、车号人员岗位资格性培训、适应性培训、实作技能训练,并兼顾承办专业技能大赛。改造后平面图详见图1。

2改造方案

按照业主的要求最大限度降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最大限度利用闲置土地和闲置房屋,减少拆迁工程量,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原则进行改造。根据实际调查及建设单位实际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利用既有加冰所制冰车间拆除南侧低矮部分改造为实训教室、图片展览室、实物展示厅、工具室。该既有建筑由于采用盐水制冰工艺,对结构腐蚀较大,又闲置多年,拆除设备后未做必要的维护,且大部分柱子,部分梁、板出现顺筋裂缝及钢筋暴露、严重锈蚀现象。根据规范规定对既有结构进行改建、扩建或加固修复时,需重新设计,既有结构设计前,应根据现行国家规范进行检测[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