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08:54: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水库管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水库管理论文

水库自压供水设计管理论文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逐渐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水资源更加危急,为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各级水利部门选择的共同突破点就是大、中、小型水库灌区防渗配套建设,特别是对有自压条件的中、小型水库灌区实施管灌、喷灌、微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水方法,建设自压供水水厂,解决人畜及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达到节约用水、合理科学用水的目的。如何成功将水源工程与用水系统联接,满足供水系统压力要求,是水库自压供水的一个技术难题。该技术引起了费县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几年来抽出专门工程技术人员,从事中、小型水库自压节水灌溉技术和水库自压供水水厂技术开发研究,现已建成自压供水工程8处,发展大棚瓜菜滴灌、管灌2khm2,粮田喷灌1.5khm2,年增粮食920万kg,建自压供水水厂2处,解决吃水人口2.5万人,年供水能力182万m3,年增经济效益1652万元,年节约燃料动力费84万元,该系列课题多次获市、县科技进步奖,在自压供水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仅就首部系统取水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1引水工程形式分析

1.1从水库放水洞引水

该县水库放水洞多采用有压涵管、有压涵洞、无压涵洞等几种形式,为充分利用水库水位压力发展自压供水,不同形式放水洞的水库自压引水应采取不同的工程技术措施。

1.1.1有压涵管或有压涵洞自压供水

从水库放水洞有压涵管或有压涵洞引水进行自压供水,应以不影响水库调洪和其它方面的供水,且压力不超过原设计压力为原则,把放水洞出口进行改造,安装三通管进行供水分流,并分别安装闸阀或阀门,以满足不同的供水要求。

查看全文

水库管理思考管理论文

一、引言

水库是由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和自然构造的资源部分组成的水利工程设施。工程部分是指各种水工建筑物及其配套设备。资源部分是水、水库岸坡及其流域。

水库管理工作是水库的利用与管理,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是指发挥它的功能和效益,管理是为了确保水库的安全及延长其寿命。

我国的水利工作正处于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阶段。作为水利工作重要内容的水库管理工作,必须跟上这个转变,逐步实现水库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水利是面对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和短缺,做好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高效的利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作应增加科技含量,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二、传统水库管理

查看全文

水库汛限水位浮动管理论文

一、基本情况

引滦枢纽所属潘家口水库是一座大型砼重力坝,控制滦河流域面积75%,坝长1039m,最大坝高107m。设计标准为千年一遇,校核标准为五千年一遇。死水位180.00m,汛限水位216.00m,最高蓄水位224.70m,其主要作用是拦蓄滦河径流,实现跨流域供水,同时兼顾防洪、航运、养殖等。潘家口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24.5亿m3,在75%的设计保证率下,向天津市供水10.0亿m3,向河北省供水9.5亿m3,为一不完全多年调节的水库。该工程1980年机组并网发电,1983年开始向天津市供水,1984年开始向河北省唐山市供水,通过近20年的运行,在丰水和平水年份通过水库的调蓄,供水保证率达百分之百。在连续特枯年份1999年和2000年出现严重的供水不足,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

二、浮动潘家口水库汛限水位的必要性

1、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不断加剧,如何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增加蓄水量已显日趋重要。潘家口水利枢纽自1980年投入运用到1997年累计弃水144亿m3,年平均弃水量8.4亿m3,而1998年~2000年平均缺水量8.0亿m3。2000年潘家口水库动用死库容向天津市供水,造成水库损失较大的经济效益。

2、滦河水量年际及年内变化差异大,根据潘家口水文站1929年以来的水文资料年际最大来水量71亿m3,最小来水量仅为3.6亿m3,相差近20倍,而年内潘家口水库70%以上的来水量集中在汛期6~9月份。

3、潘家口水库兴利库容较小,仅为19.1亿m3,不能发挥完全多年调节。

查看全文

水库洪水设计调度管理论文

1问题提出

长潭水库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石窟河长潭峡谷段中,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990km2。水库百年设计洪水位151.5m,万年校核洪水位156.0m,正常高水位148.0m,汛期控制水位144.0m,发电极限水位134.6m,总库容1.69×108m3,属季调节水库。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水利水电建设的日益重视,流域内近年来先后修建了若干中小水库,600×104m3以上的水库四宗,分别为①东留水库:集水面积为233km2,总库容为2380×104m3,按五十年设计,五百年校核;②石磺峰水库:集水面积为637.4km2,总库容为3220×104m3,按五十年设计;③下坝水库:集水面积为1100km2,总库容为2295×104m3,按五十年设计;④竹岭水库:集水面积为558km2,总库容为620.4×104m3,按五十年设计。以上四个水库,集水总面积为1891km2,占长潭水库集水面积的95%。

中小水库的建设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中小水库设计标准相对较低。当流域内发生较小洪水时,各中小水库将拦蓄部分洪水以满足当地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当流域内发生大洪水时,各中小水库为了自身安全将开闸放水;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某中小水库可能发生溃坝。所有这些事件的发生都将对长潭水库的防洪和安全运行产生影响。因此,研究上游中小水库的洪水行为对长潭水库设计洪水调度的影响,对确定长潭水库运行原则有着重要的意义。

2典型洪水频率分析计算

流域内修建中小水库后,使流域的产汇流特征和水力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小水库一方面增加了长潭水库防洪能力,但其调度的随意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长潭水库调度的难度,对长潭水库的防洪与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水库的综合效益,针对长潭水库的实际情况,对重现期T=20~30(P=5%~3.33%)年间的洪水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于各中小水库所在断面无P=5%~3.33%的洪水流量过程,故由暴雨过程经流域水文模型产汇流计算推求出其洪水过程;用典型地区组合同倍比放大组成地区洪水;然后分别对各部分洪水进行河道演算,逐级演算至长潭水库后将其线性叠加,推求出长潭水库的入库洪水过程;对长潭水库入库洪水过程进行调洪演算,推求出该重现期考虑上游中小水库影响下的长潭水库设计洪水调度成果[1]。长潭水库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过程直接采用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1995年11月研究的(《广东省长潭水电站水库洪水复查报告》中成果,见图1。

2.1典型洪水选取

查看全文

水库自压供水设计管理论文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逐渐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水资源更加危急,为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各级水利部门选择的共同突破点就是大、中、小型水库灌区防渗配套建设,特别是对有自压条件的中、小型水库灌区实施管灌、喷灌、微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水方法,建设自压供水水厂,解决人畜及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达到节约用水、合理科学用水的目的。如何成功将水源工程与用水系统联接,满足供水系统压力要求,是水库自压供水的一个技术难题。该技术引起了费县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几年来抽出专门工程技术人员,从事中、小型水库自压节水灌溉技术和水库自压供水水厂技术开发研究,现已建成自压供水工程8处,发展大棚瓜菜滴灌、管灌2khm2,粮田喷灌1.5khm2,年增粮食920万kg,建自压供水水厂2处,解决吃水人口2.5万人,年供水能力182万m3,年增经济效益1652万元,年节约燃料动力费84万元,该系列课题多次获市、县科技进步奖,在自压供水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仅就首部系统取水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1引水工程形式分析

1.1从水库放水洞引水

该县水库放水洞多采用有压涵管、有压涵洞、无压涵洞等几种形式,为充分利用水库水位压力发展自压供水,不同形式放水洞的水库自压引水应采取不同的工程技术措施。

1.1.1有压涵管或有压涵洞自压供水

从水库放水洞有压涵管或有压涵洞引水进行自压供水,应以不影响水库调洪和其它方面的供水,且压力不超过原设计压力为原则,把放水洞出口进行改造,安装三通管进行供水分流,并分别安装闸阀或阀门,以满足不同的供水要求。

查看全文

修建漏水水库管理论文

一、前言

漏水乃水库建设之大忌。为了防止漏水,水利工程师不得不采用复杂的工程措施,例如小浪底大坝下面增设了深达70m的混凝土防渗墙,以阻断覆盖层中的渗漏。但在一定条件下,漏水也可能是一件好事。433年前陕西省子洲县一处因山体滑坡而形成的湿地,其堵口的天然坝坝高约60m,坝后已淤地近千亩,大雨后坝内积水很多,但两三天内就渗漏掉,不影响坝地作物生长。这一天然形成的漏水水库至少起着两个重要的作用,即淤地和滞洪。它给我们一个启示:能否人工修建漏水水库以达到兴利除害和增加水资源供给总量的目的?如果可能,这样的水库应如何规划、设计和修建?

二、漏水水库的特点

修建漏水水库的总目标是尽可能把水土资源拦蓄在陆地上,减少入海的水沙总量,从而增加水资源的总供给量。与普通水库相比,漏水水库具有以下特点:

①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蓄水,不需要永久性地占用土地;

②避免了普通水库因水面蒸发造成的水量损耗;

查看全文

小水库排沙运用研究管理论文

1前言

陕南山区河流来水来沙有别于北方多沙河流,其特点是,含沙量较低,推移质泥沙占的比例大,水资源丰富。数十年来,在陕南山区河流上修建了众多的中小型水库,这些水库为当地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水库蓄水运用时间的增长,水库淤积问题越来越明显,个别水库甚至面临淤满报废的危险。所以对水库排沙运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年来我们在陕南商州市南秦水库和二龙山水库开展了长期的不同形式的水库排沙运用,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对陕南乃至全国山区中小型水库排沙运用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参考意义。

2南秦水库排沙运用

南秦水库位于南秦河中下游,距商州市9km,主河长44km。水库总库容1019万m3,其中有效库容490万m3。库区原河床平均比降6.4‰,控制流域面积453km2。水库库区平均宽度仅140m,属于典型的山区河道型水库。水库于1974年5月建成,1977年开始蓄水运用。坝高29m,水库左坝肩设泄洪排沙隧洞,洞径2.5m,进口底坎高程98m(原河床高程95m),平洞流量14m3/s,最大泄量110m3/s。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1.62亿m3,平均流量5.14m3/s,常流量1m3/s。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53.3万t,根据库区淤积物分析,推悬比为1∶1。汛期6~9月水量和沙量分别占全年的55.4%和92.9%,入库最大含沙量达200kg/m3。南秦水库运行到1979年,库区淤积泥沙121万m3,到1983年,淤积泥沙299万m3,1982年以前库水位较低,平均在110m左右,淤积形态为锥体,有效库容淤损52%,预计水库寿命将在2000年前告终。为了恢复有效库容,延长水库使用寿命,于1984年汛末进行了水库泄空排沙试验,冲走原淤积泥沙100万m3,使库容恢复到1980年水平。通过泄空冲刷,形成了一条延伸至库尾的主槽,近坝段冲刷主槽边岸直立,以大块坍塌的形式向两岸展宽。实践证明泄空排沙效果显著[1,2]。1992年水库淤积量又回升到367万m3。该时期库水位一般在114~116m之间,水库淤积具有三角洲和锥体双重淤积形态。1993年水库再度泄空冲刷,冲走淤积物118万m3,在距坝1.8km以内形成明显的主槽,主槽宽度达到100m左右,滩槽差在4~6m之间。通过1994年淤积测量,部分河段冲刷主槽已发展到两岸,淤积泥沙基本上已全部排出库外,但也有部分河段在岸边留有死滩,这是由于冲刷期来水量偏少,属于枯水年,主汛期平均来流量没有超过5m3/s,最大流量为70m3/s,且次数少历时短。实践证明排沙量与来水量成正比,来水量愈大排沙效益愈好。图1为不同时期库区淤积纵剖面,图2为横断面冲淤形态。水库冲刷时,出库泥沙中有大量的10~50mm的卵石,是库区中部和尾部的推移质淤积物。泄空冲刷使床沙粗化,冲刷后滩槽的床沙组成有非常大的差别,见表1。

南秦水库除采用泄空冲刷外,多年来坚持汛期异重流排沙,平均约排泄40%的入库悬移质泥沙。通过以上两种形式的排沙,南秦水库可以保持70%的库容长期使用。

表1南秦水库库区床沙组成百分数(粒径单位:mm)

查看全文

水库移民遗留分析管理论文

自1985年中央决定设立库区建设基金,确定开发性移民方针以来,中央直属老水库(1985年底以前投产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改单纯补偿为积极创业,变救济生活为扶持发展生产,使移民安置与库区建设结合起来,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统计,1985年中央直属老水库的移民人均纯收入在温饱线以下的占80%以上。经过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1999年有69%的移民人均纯收入超过温饱线,95%的移民已达到或超过当地县农村平均收入水平。地方所属的老水库,大部分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所属水库的移民遗留问题处理政策。有的从各水库水电站的供电、供水中提取移民扶持资金,有的从地方财政、计划等部门专列移民资金,还有的从全地区的电网中附加移民扶持基金等等。各地通过出台各种移民扶持政策,使地方水库的移民遗留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老水库移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库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缺粮问题十分严重。据调查,还有相当多的老水库移民人均占有耕地在0.03hm2以下,而且土地瘠薄,水利设施差,粮食产量低,移民缺粮问题十分严重。

2基础设施条件差,生存条件仍较恶劣。移民安置地大多数处于自然条件很差的库区、山区,扶持资金投入和解决问题的程度有限,还有相当一部分移民的饮水、交通、用电、儿童上学、移民就医和住房等生存的基本条件仍没有得到解决。

3移民安置区自然灾害频繁,抗御能力脆弱。由于移民安置区大部分位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库区、坡地或沟壑低洼地区,自然灾害十分频繁。

查看全文

病险水库加固管理论文

1前言

我区现有各类水库68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58座。这些水库为防御洪水灾害和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许多水库存在着防洪标准偏低,达不到有关规范、规定要求,以及工程本身质量差,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形成了大量的病险水库,工程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或不能充分发挥其兴利效益。有些病险水库下游是重要城镇、厂矿、交通干线,位置险要。据调查统计我区目前有36座为病险水库,这些险库急需进行除险加固。

自2002年以来,省水利厅下达了分三年对我区在册的2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截止2004年底,我区实际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11座,仅占应完成任务的50%,资金严重不足,无专项配套除险加固资金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由于整治资金不足,绝大多数水库缺少正常的维修改善,工程不可避免地发生老化失修,以致新的险库又不断出现。目前,仅小(一)型险库数量就比1998年增加2座,小(二)型险库增加7座。按照目前的投入水平,许多病险水库短期内仍无法得到除险加固。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议

为加快病险水库治理步伐,提高质量,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查看全文

水库调度研究管理论文

一、现行水库调度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水库调度主要是围绕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所进行的。依据水库既定的水利任务和要求而制定的蓄泄规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库调度方式。长江流域现行水库调度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防洪调度与兴利调度。防洪调度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水库大坝安全和处理防洪与兴利的矛盾。对不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而言,防洪调度的主要任务是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库兴利效益;对承担有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防洪调度的主要任务,是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处理好防洪与兴利之间的矛盾,通常采用的调度方式有:固定下泄(一级或多级)、补偿调节、预报预泄等,汛限水位是处理防洪与兴利矛盾的基本特征水位。兴利调度一般是在非汛期,按照水库所承担兴利任务的重要程度,合理分配水资源,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调度方式,按照工程任务一般分为:发电调度、灌溉调度、供水调度等类型。

以丹江口水利枢纽为例,其初期规模的综合利用任务为: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及养殖。大坝加高后水库调节能力及承担各项水利任务的能力将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其水利任务将调整为:防洪、供水、发电、航运。丹江口水库现状及大坝加高后,洪水调度方式均为预报预泄、补偿调节、分级控泄;兴利调度现状按水利任务主次,依据水库调度图进行控制运行。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按发电服从调水、调水服从生态的原则拟定控制水位和调度规则,在满足水源区用水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调水,并按库水位高低和来水情况,分区进行调度,大水多调,小水少调。

现行水库的管理制度和调度运行模式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协调防洪和兴利的矛盾以及兴利任务之间的利益。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看,现行调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大多数的水库调度方案没有考虑坝下游生态保护和库区水环境保护的要求。目前一些大型水电站在进行调峰调度运行时以及支流中开发的引水式水电站,往往只重视发电效益,忽视了坝下游生态保护的要求,如电站在调峰运行和引水发电时,导致坝下游出现减水河段,甚至脱水河段,使坝下游水生物(尤其是鱼类)的生存环境遭受极大破坏,一些减水和脱水河段的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直接威胁坝下游水生态的安全;由于水库对下泄流量的调节作用,也可能引起水库下游局部河段出现水体富营养化。二是受水库调度运行的影响,也会引发库区局部缓流区域或支流回水区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甚至“水华”现象的发生;水库消落带的利用与水库的调度运行不协调,可能造成消落带利用而污染水库水质。三是缺乏对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与管理。目前长江上游干支流水电开发基本进入全面开发的状态,一些工程规模大、调节性能好、综合利用效益大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加快建设。这些枢纽工程建成后,如果仍采用目前的调度与管理模式,各发电公司仅按枢纽各自的任务进行调度运用,势必会造成对水资源统一调度的不利,不仅会影响流域梯级水库整体的综合利用效益,而且还会导致生态与环境等一系列影响。例如,如果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同步蓄水、放水,下游河道水量大幅减少或增加,将对长江中下游的生态与环境产生较严重的影响。

从三峡水库调度运行面临的问题和沱、岷江流域梯级开发及水库调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现有水库调度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三峡水库调度运行面临的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