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02:51: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税法实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会计学涉税事务处理探讨
一、涉税课程特征
税金计算、上报、筹划等涉税业务的处理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其中税收法律法规是核心(简称“税法”)。税法必须以保障税收活动为其存在的理由和基础,而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涉税业务处理必然要用到财政学中所学的基本知识。财政学需要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结论,使得涉税业务处理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税金核算业务要遵循会计核算制度,涉税业务处理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学知识。可见,涉税业务处理已打破了各课程体系之间的分界,需融合多学科知识。融合多学科理念的涉税课程内容上必将是零碎分散的,必须挖掘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加以归纳总结,将知识系统化。
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均衡性和整体变化性,决定着国家为实现特定时期的调控目标,会不断调整税收法律法规,这必然影响涉税业务实践操作。时效性要求教学紧随税收政策法规的调整步伐,不断更新、充实、完善,也要求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品质。基于本科阶段涉税课程特征,涉税课程教学应坚持学科融合、强化实践、注重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教学团队建设
(一)师资素质要求
(1)融合多学科知识背景。涉税课程多学科融合与交叉的特性要求授课教师须具备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用以诠释“企业涉税”课程的教学内容。(2)归纳总结能力。融合多学科理念的各项税收法律规定内容零碎分散,教师须具备挖掘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加以归纳总结,将理论知识系统化的能力。(3)实践能力。以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企业涉税课程教学的重心,要求教师熟悉企业涉税处理工作流程,并能准确处理涉税事务,从而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与时俱进完善知识结构。涉税课程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要求教师具备随着税收政策法规的调整不断更新、充实、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
“税法”课程教学应用探析
摘要:税法课程是财会专业中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是税法课程的传统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剖析我校“税法”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税法课程中应用进行可行性、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税法课程中的实施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税法课程;应用
一、我校“税法”课程教学介绍
“税法”课程是我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基础课,一般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课,它有有64个课时,大约6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大约50人,课程的内容涉及税法概述、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与企业业务有关的主要税种,根据税制要素介绍税种,通过演习加深理解学习,课后安排功课进行巩固,每学期安排几次模拟操作。但是在税法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授课时间有限,为了增加讲授内容,所以存在满堂灌的现象,学生接受能力不一,造成教学效果不佳;二是课程重理论、轻实务;实务操作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实训时间被理论教学替代,学生的实操能力不足。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税法”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税法课程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在于课堂的翻转,学习的前期主要是学生通过老师的视频、文字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只要有电子设备,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变老师讲授为主为学生为主。而税法课程知识点相对比较独立,有利于分解录制小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某一税种的内容,又不会影响其他税种的学习。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先行学习,降低课堂上的认知符合,另外,课下可以通过回看来巩固自己掌握不足的知识点。(二)学生有适应翻转课堂教学的条件。目前,各个高校既有实训中心、数字图书馆、校园也有移动网络,学生就可以利用电脑和手机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另外,大学生独立能力比较强,可以自主学习,可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有充裕的时间可以进行翻转教学学习。
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一、目前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有很多院校已经建立了一些实验室,如会计手工实帐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金融实验室等,可以说这些院校已经在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有了很多的动作,但是从一些调查中发现,很多经济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实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能动性不高,实验中的过程记录材料非常不完善,学生们的实验总结报告普遍存在抄袭等现象。还有些院校针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拓展了很多的校外实习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下去体验。这些校外实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体能素质,但是对于经济类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甚微。因为三本院校的学生,进入银行、证券以及一些投资公司的实习机会很少,他们并不能在切合专业的环境内去实习,导致很多同学认为,学校安排的工厂实习实际上就是打工,这可以从目前的工厂实习普遍有报酬的现象得出这样的结论。
二、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与作用
(一)构建思路。利用目前社会上的企业仿真软件组建一个综合的实训平台,通过对真实企业设置的仿真模拟,企业由4-6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企业的成员分别担任虚拟企业的总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研发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岗位,并承担相关的管理工作。通过对市场环境与背景资料的分析讨论,完成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决策,包括战略规划、品牌设计、营销策略、市场开发、产品计划、生产规划、融资策略、财务预算等等。这样的实训平台可根据学生的实习人数搭建,并配套建立银行、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国税地税、社保中心、证券公司等模拟机构,另外搭配论坛、产品以及人才信息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学生可以在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总经理负责统筹全局,制定战略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进行企业绩效分析、总结;生产总监负责安排产能的大小和产地,适时的调整和升级,控制废品率、质量等级,调整雇佣工人数目,把生产成本降至最低,分析和跟踪对手,研究各组产能变化情况;营销总监负责跟踪对手,计算整个行业供需情况和每个市场的供需情况,从而确定价格、折扣、零售店和专卖店数量、广告费用等等来促进销售获取更多的利润和投资回报;财务总监负责根据战略规划安排公司资本结构,适时的减少额外的利息支出、发型和赎回股票、债券,从众多方面分析和跟踪对手,进行财务状况分析和协助决策等,其它还有产品总监、采购总监以及人力资源总监等。该模拟系统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企业在运行中所存在和发生的各种问题,锻炼了危机处理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样的平台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实习角色,并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充分的锻炼。会计专业的可以在模拟会计事务所帮助企业进行财务预算、核算以及财务报表的制作,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模拟律师事务所里帮助企业处理日常的纠纷以及各种合同文本的审核,金融专业的学生在模拟银行、证券公司帮助企业进行投融资操作以及股票投资和上市操作,营销专业的进行营销策划和实施,设计专业进行产品设计,等等。他们在平台上通过团队成员的努力,使虚拟公司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并在所有的模拟公司中脱颖而出。
(二)该模式的作用。在这个虚拟平台上,学生可以研究市场发展前景,依据市场机会,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进行企业设置及部门划分、角色安排;并安排分工,制作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以及产品设计及成本估算、确定资金来源;进行经营战略及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预估利润并进行风险分析,经研究、讨论,形成共识,制定相关计划。通过对一个为期2年的模拟经营,综合了现代企业管理、财务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会计处理、销售管理、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遵循“体验-分享-提升-应用”这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体验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职业技能,引导学生建立企业经营的大局观;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企业“进、销、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市场预测与决策能力。除以上之外,项目仿真实训还会具有以下用处:①在实训之中,发现选拔优秀学员参加全国性的企业模拟竞争大赛,提升学院知名度。②有可能的话可以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建议结合图书馆建立一个小型的专业书籍书房,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从进入大三开始,就进入企业仿真实训,让学生在实训中发现问题,有问题就结合老师然后在相应的专业书籍中寻找答案,进行主动式的学习。③企业仿真实训平台如取得成功,将可能会成为企业人才的培训基地,为社会相关企业提拱人才进修培训服务。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高职学生会计职业素养培养探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职业教育也需要对此具有一定的认识。《税法实务》是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主干课程,故应着眼于教学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认识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这一全新的要求,并基于这个立足点设定教学的三维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结合具体学习情境将职业素养渗透到课堂中,以期能获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职业素养;诚信;爱岗敬业;团队合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经济业务呈现多样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会计教育界提出了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其中重点突出了会计行业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包括政治思想、文化素质、业务技术、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等方面。五年制高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而如何在会计专业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税法实务》是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安排1个学期,周课时6学时,要求学生掌握企业纳税工作的基本流程,能根据相关学习情境进行税款的计算,并运用实训软件进行纳税申报。在制定三维教学目标时,需基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这一全新的要求,主要涉及到诚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方面,并据此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将职业素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一、培养诚信的职业品德
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诚信是第一要义。从事报税工作的会计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法律意识,恪守会计职业道德,自觉拥护社会主义国家税收法律政策。在讲授第一节税法实务课时,教师可先呈现一张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纳税人或人申明,关注办税人员、财务负责人的签章。纳税申报表需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填报,并确定其真实、可靠、完整后方能盖章。通过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意识到纳税工作的严肃性,报税人员必须公私分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把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的职业理念。紧接着教师讲解典型的偷税漏税案例,让学生结合情境学习税款追征的内容,例如谈谈假如你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按照条例应对偷税漏税人员进行怎样的处罚。通过案例警示学生,会计工作必须随时警钟长鸣,坚守诚信的职业品德。最后,教学中应渗透德育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学生诚信品德从现在做起,对自己严格要求,诚信考试,不作弊。
二、爱岗敬业,培育工匠精神
情境教学法在高校税法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文章在对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情境教学法在高校税法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方式: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结合学生讨论创设情境;结合在线学习创设情境;结合社会实践创设情境;结合具体案例创设情境。希望文章的写作可进一步深化情境教学法在高校税法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税法;社会实践;学生讨论;在线学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吉林老师正式提出情境教学法。该教学方法一经提出,立刻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很多教师均纷纷将情境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希冀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情境教学法发展至今已在我国教育界产生深刻影响,情境教学法是本土教学方法的典型代表,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截止目前为止关于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并不在少数,但关于情境教学法在高校税法课堂中运用的研究却较为鲜见。基于此种情况,文章特针对情境教学法在高校税法课堂中的运用展开研究。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何谓情境教学法呢?魏晓艳(2016)在《浅谈情境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中指出: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需要,设立以“情”(情感)为经、以“境”(环境或情景再现)为纬的生动、具体、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引发出相应的情感和态度而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上述关于情境教学法的概念界定虽未得到学术界的共识,但也准确表明了情境教学法的本质内涵。综合已有文献研究成果,我们可将情境教学法简单理解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营造特定教学情景,从而深化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方法更具生动性、活泼性,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校税法课堂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能力视角下会计教学论文
1.提高教学的专业指导水平
能力视角下的教学,教师自身不仅需要拥有优秀的专业教学水平,还应当市场去往市场工作的前线吸取最新的会计专业知识,并且将其现实问题和理论教学相互复合,进一步强化教学方案的质量。毋庸讳言,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普遍都缺乏实战经验,对此,校方应当积极组织教师去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其教学的有关工作,也可以到有关税务部门的研讨环节中来,税务部门在开展全面系统的市场调研后,将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再对信息进行整合后应用至教学中来。一方面,在教师在进行教案编写计划前期,应当着重权衡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和规律,基于能力视角下的教育模式,学生的从业能力必然就属于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前首先需要考虑因素,教师要掌握学生在一个岗位中所要拥有的专业知识,并以此为教学计划目标,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学教学计划的贯彻落实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即需要为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打算,加强学生成本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的专业能力。
2.加强教材课本的实用性
尽管现阶段的高职会计类书籍可谓应有尽有,五花八门,然而,其中的绝大多数对于我国税法或是法律法规只是做了一般性解释,对会计岗位需要面对的实际税务问题却“惜墨如金”,极少对其展开说明,并且匮乏明显的案例列举、案例分析,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另外,因为会计教材中对于税务的计算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容易使得学生出现理解混乱,也不适宜当地的税务实情。所以,编制实用性强的教材就成了开展会计教学的当务之急。撰写人应当首先考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当地的税务专家、学生,只有这些专业人士所编制出来的教材,才更具说服性。不仅能够契合当地的税务实际,而且也具备权威的知识体系,为教学的教学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3.明确会计教学方式
为了能够全面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高职学生一定要具备先进的文化基础知识,提高现代化文化知识教学水平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虽然,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不尽相同,但本着对其未来负责的原则,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理论教学工作。众所周知,实践操作能力强,是高职学生相较于其他教育体系学生的一个重要属性。故而,教师在设置教学计划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提高实践教学在总体教学中的比例,并且,从体制上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保障基础。开展会计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就是无可或缺的条件。实训教学,顾名思义,是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课,也是开展高职教学的主干课。创设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对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保证。实训基地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可以更为明晰地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不但深化了学生对自身专业的热爱,培养了学生管理意识、实际动手能力、以及职责意识,还提升了学生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的存在,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要构建出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通过对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发现传统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培养模式与实际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本文提出引企入教的概念,分析将导师制培养模式应用于会计综合实训,创建校企一体化的人才输出架构之可行性,为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引企入教;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改革
会计综合实训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程,是学校与社会接轨的一个关键的纽带。随着社会经济的会计发展,传统的会计综合实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财务工作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引企入教”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如何合理地引入企业实务,将校企合作落实到位,还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需求,结合学校及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与改进。
一、会计综合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一)会计综合实训教材发展滞后于教学发展的需求
现阶段的教材主要是虚设某一企业,根据提供的原始凭证等,要求学生对其经济业务从初期建账到审核原始凭证、登账、结账、编制报表并报税的一整套业务流程。虽然其内容足以对学到已学的主要知识进行综合性训练,但是其弊端也层出不穷。首先是教材中的经济案例不够新颖,经济事务脱离实际,虚设的企业很难调动起学生对于做账的谨慎性和积极性,虽说是实训课程,但是也很难让学生建立起职场意识,很多学生也都是为了拿到课程学分而抱以应付的态度。其次,教材老旧无法跟上最新政策。比如,就近两年来,增值税的税率做了多番调整,从以往的四档税率改到三档税率,为响应减税降负,税率也屡次调低。但是大部分教材中还是用的旧税率,包括账务处理也没有按照最新的税法和会计准则执行,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不利于学生对于实际会计知识的巩固。最后,从对学生的约谈询问后知晓,旧教材严重缺乏趣味性,无法贴近实操和学科前沿,很多学生只是跟着教材步骤牵引式地完成教材任务,即使做完了整个流程,也收获甚少,教学效果差。
高职会计经济法教学论文
一、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生源质量问题,大部分学习基础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学习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主动性,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精神颓废、消极懒散,缺乏求知欲和上进心,整天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当学习遇到困难时,没有信心、毅力和能力去克服,而是选择放弃,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缺旷。如何让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过关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增强学生的法律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经济法基础》教学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
1.强调重要性,引起高度重视《经济法基础》这门课法律条文多、知识点分散、内容较为枯燥,需要记忆的东西多,较难提起学生的兴趣。为了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我在第一堂课会反复强调《经济法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必须要懂得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要知法、懂法,只有掌握了相关法律知识,养成了法律思维,才能在行为上做到严格依法办事,从而运用法律知识,处理各种经济关系。因此,每一位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要认真学习,而且《经济法基础》是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让学生树立在获得毕业证时能够取得初级会计资格的双证目标。只有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以后的教学才容易开展。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在《经济法基础》教学中,有很多教师仍然喜欢采用传统的“满堂贯”教学模式,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忽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对经济法课程渐渐失去了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应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兴趣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的限制,教材在编制过程中不可能时时把趣味性放在突出位置。因此,需要老师在讲解知识点时把趣味性渗透其中。例如,我在讲解“劳动合同法律”这一内容时,我首先采用动漫的方式展示一组案例:第一则,2015年2月8日,张三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公司工作,公司规定了有二个月的试用期,但是没有与张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2015年3月10日,公司通知张三,公司决定辞退他,他的试用没有通过。张三不服,认为他在试用期很努力,已经做得很好了。请学生思考:张三与公司是否建立了劳动合同关系?第二则,2016年3月,大发公司招聘一财务总监,要求具备中级会计师以上资格,李四前来应聘,双方签订了2年期劳动合同。李四因工作经常失误引起公司对其业务水平的怀疑,于是公司将李四的中级会计资格证书拿去鉴定,结果发现其证书是伪造的。大发公司于是解除了与李四的劳动合同。李四要求该公司对他进行经济赔偿。被公司拒绝,于是李四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学生思考该案例应当如何裁决?通过动漫的形式展示案例,能立即吸引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在讲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这部分内容时,我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仲裁庭中双方当事人、仲裁委员会,对经济纠纷进行仲裁。情景一,2015年7月,杨名中专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医药公司工作,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基本工资为800元(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380元),每月休息三天;情景二,公司一直没有与杨名签订劳动合同,2016年11月,一天上班途中,杨名因交通事故事入住院,出院后,公司以没有与杨名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解聘了他,杨名向当地仲裁委员会提请劳动仲裁;情景三,仲裁庭开庭,三名仲裁员对他们的纠纷进行仲裁裁决,三名仲裁员各执意见。通过学生的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同学们思考在这三个情景中存在哪些问题?当三名仲裁员意见不同时以谁的意见为准?公司及相关人员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另外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维,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轻松、愉快、主动的吸收新知识。同时加强校外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加强实务操作能力训练。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本课程通过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各种法律活动。让学生到法院去观摩庭审、参加法律咨询,让学生在校园及社区里进行法制宣传、开展社会调查,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既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又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样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3.科学记忆,增强记忆强度,提高学习效率《经济法基础》的范围广、知识点多,记忆的难度较大,因此,老师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教会学生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能极大的提高学生效率。(1)列表归纳法对于一些内容复杂、文字庞杂、条文过多、容易混淆的内容,可利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学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时,由于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的内容非常复杂,学生最容易混淆,采用表格归类,可让知识点一目了然。(2)联想记忆法例如在学习企业所得税法时,对于三项经费的扣除比率,有的学生记不住,爱弄混,因此,我让学生看到福利费时就联想到“企业不发福利,职工就要死”,于是福利费的扣除比率是14%,看到教育经费的时候就想到“职工不接受教育就会变成二百五”,于是教育经费的扣除比率就是2.5%。在学习增值税的税率时,由于“营改增”,增值税税率变得比较复杂,尤其11%和6%这两档,很多学生易混淆,于是我让同学们在学习“11%”这一档税率时就联想到“光棍们,房地产是交友的基础”,于是11%这一档的税率就包括: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这样的记忆法既有趣味性学生也容易忆得牢固。(3)口决记忆法在教材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无法用理解来记忆的,学生一般采用死记硬背,而利用一些口决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例如在学习法的分类时可用这样的口决来记忆:“创法成不成”,即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可将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目的是为了开公司”,即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为公法和私法。在学习计入管理费的四个税金时可以这样记:“等我们有钱了,我们就可以有房有车有地有花”有房:房产税,有车:车船使用税,有地:土地使用税,有花:印花税。学习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时可这样记:出棋(出票日期)出章(出票人签章)作表样(表明“汇票”的字样),收付(收、付款人名称)金额(确定的金额)无所谓(无条件支付的委托)。学习消费税税目时可这样记:“三男三女去开车”,“三男”:烟、酒、鞭炮焰火,“三女”:贵重首饰、珠宝玉石及高档化妆品,“去开车”:小汽车、摩托车、成品油。口决记忆法是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诙谐有趣、朗朗上口的口诀能让学生快速的记住教学内容并且不容易忘记。4.精选教学内容,自编校本教材市场上现有的经济法教材,内容繁杂、章节多、更新慢,缺少新颖而具体的案例,更缺少实训内容;忽视不同专业学生对经济法律知识学习的侧重点不同,缺乏专门针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经济法教材,也没有既能适应经济法课程教学又能适应初级会计考试的“课证融合”教材。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自编校本教材。高职学生注重的是岗位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本着“必须、够用”,不必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精选与会计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联系密切的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支付结算法律、税法、公司法、合同法作为教材主要内容,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强调实用性和职业性。并编写配套的实训教材,实训教材应多吸收新颖而又贴近工作、生活的真实题材、真实案例。实训项目既有课内实训项目也有校外实践项目。因国家经济法规更新很快,校本教材应每学期进行更新升级,以免教学内容陈旧滞后,影响教学效果。5.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已经终结,将互联网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可将学生中的“低头族”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可充分的利用微课、移动课堂将学生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学习某一个知识点,《经济法基础》中有很多知识点可做成微课,然后挂到校园网上让学生在手机上即可完成一些知识点的学习。利用慕课让学生们足不出户享受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布置课程网站作业与测试,利用校园网站开展网络化学习,通过网站及时答疑解惑,加强教学互动。另外,由于我们的教科书从编写到出版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法律事件出现的比较快,造成了一些教学案例滞后,教师可精选最近发生的典型案例,通过网络向学生提前展示,让学生提前思考然后带着问题到课堂上来学习与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观念。6.采用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标准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的重要环节。改变过去一单一的试卷考试的做法,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把整个学习过程纳入考核,重视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考核,将学生对经济法律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同时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考核的范围。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讨论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按一定的比例纳入考核,这样才会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欧阳琳.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反思[J].企业导报,2016(08).
中职财会税收课程教学思考
1做好教学内容上的完善工作
1.1税种上的主次性。就税种来说,已经成为了税收教学中的主体环节之一。但是从现阶段的一些教材中,要求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不用税种的税制构成要素以及税目等内容,然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全面的向学生讲述这些内容,势必会造成了课堂教学内容过于繁琐,同时也会造成学生难以分清主次关系。加之在课堂时间的限制下,很容易出现教师过度讲述、学生被动接受等现象,这样也就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从突出教学重点出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来说,可以将税种分为流转税、所得税以及其他税种,在向学生讲解中就要从增值税以及所得税等方面来进行教学,而对于营业税以及消费税等来说就可以进行适当的讲解,在面对房产税以及车船使用税等时则可以采取简单带过与自学等方法[1]。1.2做好纳税申报教学工作。纳税申报其实就是企业会计中进行实务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在现阶段一些中职学校财会教学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职学校就是要从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上来进行教学的,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以此来满足学生在工作中的发展需求,能够应对好具体事务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借助填制纳税申报表等能够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检验,在学校条件允许的基础上也可以单独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1.3做好财税差异上的分析与对比工作。财务会计主要是从货币计量中的全部经济事项来进行的,其中也就包含了资金上的投入以及循环等,能够全面地反映出企业中的财务状况以及资金变动情况等。其不仅是遵循企业会计制度与准则,同时也是确保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在税收中主要是针对纳税所引起的税款形成、计算等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其不仅是要遵循相关制度与原则,同时也受到了我国税法上的约束,当两者出现抵触时,就要从税法规定上出发来进行调整。因此,在开展教学时就要从财税结合上入手,不仅要解决好核算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涉税业务,同时也要结合好会计业务等,以此来开展对比分析工作,实现纳税上的有效调整目标,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好知识,提升自身解决业务上的能力,为未来工作中的涉税事项奠定基础[2]。1.4做好纳税知识上的筹划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纳税筹划的重视也在逐渐加强,一些大型企业中也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受到自身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想要成立专门的部门或是聘请专业人员的可能性还是相对较低的。加之中职学校中所培养出的人才更多的是进入到中小型企业中,所以也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不仅要承担起核算与编制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向管理者提供财务以及税务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在开展税收课程教学中,教师就要及时对相关税法知识进行讲述,同时也要综合相关的技术手段,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教学中还要向学生讲述较为典型的筹划技巧等,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2创新教学方法
2.1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受到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等因素的影响。税收课程有着理论性强与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主动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最终也就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育改革的发展下,开展税收教学工作就要做好教学方法上的选择工作,同时也要结合课堂教学情况来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就要避免局限在固定的教学模式中,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避免出现随意教学等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2.2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第一,教师讲授教学法。对于这一教学方法来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好抽象的原理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好学生的税收法律意识。且在教师的讲述下,在提升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第二,学生讨论法。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事先给学生确定出主题,并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资料的收集,在课堂中通过相互之间的探讨等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对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信息能力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教学方法的准确性,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好这一知识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第三,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理论知识讲述后,教师就要从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上入手,给学生设计出能够进行思考的题目或是针对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最后教师还要做好评价工作,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完成分析报告。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税收上的知识与法律等,同时也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并将单项教学转变成为双向教学。在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在开展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单独的案例教学工作,同时也要运用综合性的案例,以此来完善课堂教学体系,帮助学生理解好这一知识。第四,实务教学法。可以说这种教学方法有着仿真度高的特点,主要是在模拟实验室中进行的。且就现阶段来说,在中职学校中大多已经设计了模拟实训内容,所以就要结合相关内容,强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中税收课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研究工作,选择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保证教学方法的准确性,以此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胜任财会工作的人才。
营改增对会计教学影响及对策
摘要:在“营改增”政策背景下,会计专业的教学迎来了挑战。本文在认识“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剖析“营改增”政策对中职会计教育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中职会计教育者应深刻认识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应对“营改增”的重大变化,中职院校应注重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会计人才培养。
关键词:营改增;中职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一、“营改增”概述
2016年,我国全面实行“营改增”政策,增值税是一个更严谨的税种,在链条上环环相扣,保证国家税收制度的规范化。“营改增”影响广泛,包括税率的变动、业务收入界定的变动、发票管理方法的变动,征收管理方法的变动,对各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和纳税申报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经济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增值税是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税收政策改革对培养会计人才的中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如果不重视其教学指导,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将会给学生带来无法估量的消极影响。
二、营改增对中职会计教育带来的影响
1.教材内容未能及时更新。中职教育的会计教材修订具有滞后性。政府几乎每年都会进行税法政策调整,特别是近几年来,其改动幅度更大。但是中职教材却未能及时收录最新税制改革政策。很多陈旧的税法制度在现今已经不再适用,过时的教材知识内容无疑会误导学生。陈旧的教材不但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还会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在会计行业中,会计从业者需要不断地考取职业证书来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税收知识本来就是众多会计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会计资格类证书的考试从初级会计职称到注册会计师,通常都是以最新的税法规定为考试内容,如果学生错误地信奉了教材的知识,肯定会影响学生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考试。2.任课教学无法应对“营改增”后的教学。首先,教师职业本身的局限性。部分中职教师一直没有从事过企业的财务工作,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相关会计知识只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中。在“营改增”的背景下,相关纳税核算需要结合企业相关业务为基点,特别是房地产业、金融业、建筑业,服务业这几个新加入增值税范畴的行业,连一般的会计人员都不甚熟悉,需要通过培训学习新的增值税知识,更别谈是中职教师了。就算中职教师通过培训获取了新的增值税知识,也只是限于理论层次,根本无法推广到实践层次。其次,由于政策推行的时间比较短,“营改增”还处于循环渐进阶段,每个教师对新知识的理解不一样,教材没有统一的标准,官方对税收知识的培训也不到位,教师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使是同一个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也会涌现多种授课思路和多种理解方式,这使会计教学非常杂乱无章,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对于学生会计知识的提升非常不利。再者,中职教师授课时,主要是以教材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但是教材因其陈旧性本来就存在缺陷,教师不能继续依靠教材。这样教师不得不从其他途径获取最新知识变化,关于“营改增”的信息繁多,而且还需重新进行系统地整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涉及教学方案,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进度。3.对毕业生就业带来消极的影响。(1)影响学生未来是否能顺利就业。“营改增”税收政策影响到企业的纳税数额和利润,能否在“营改增”政策下准确核算增值税是企业聘用人才的重要考察标准之一,掌握税务会计是经济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如果学生不能掌握我国新型政策下的税收制度,将会与很多就业机会失之交臂,降低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2)影响学生就业后工作的正确性。就算学生能够幸运地通过企业的考核,带着过时的会计知识进入企业,但是企业的会计核算是跟着前沿的会计知识走的,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企业纳税申报等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税收基本理论知识引导,这非常容易造成工作失误,不利于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