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评估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07:30: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水产养殖评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水产养殖评估

水产养殖污染排放量调查评估

宜兴市东临太湖,北嵌滆湖,境内有东西团滆,河荡众多,河流纵横,池塘密布,是沿太湖地区水产养殖面积最大的县市。截至2017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20.8万亩,其中池塘17.8万亩,湖泊、河沟等3万亩。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以及太湖流域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制度的全面实施,对宜兴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渔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宜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16年4月起,对全市主流池塘水产养殖模式的水质进行了连续跟踪调查,为研究宜兴市水产养殖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及水环境容量提供数据支撑。对宜兴地区的河蟹、鳊鲫鱼两种主要池塘养殖模式,连续监测养殖周期内不同阶段的水质COD、总氮和总磷等污染物浓度,结合养殖池塘的产量、排水情况,预估宜兴地区主要水产养殖模式的污染物排放系数及全年污染物排放量。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包括主流池塘养殖品种的养殖面积、养殖方式、年度养殖产量;投饵种类、数量、周期;池塘换水和补水方式、数量及周期。(二)调查方法。池塘水产养殖造成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饵料损失和养殖对象排泄(主要是氮和磷元素)。因此,我们选取CODcr、总氮和总磷等三个因素作为污染监测指标。检测设备:岛津UV-27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5ml滴定管;消解装置。化学需氧量:重铬酸盐法GB/T11914-1989;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11893-1989。(三)数据采集。笔者对主要养殖模式整个养殖周期的池塘水质进行同步监测,按照每月监测一次的模式连续监测(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池塘养殖前期水质数据来自苗种投放初期塘口取水河道监测的水质参数。根据化学分析法,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系数的计算公式:Fi=(Coi-Cfi)•Qi/Gai。其中,C0i、Cfi为i类水产养殖选取池塘捕捞期和养殖前期的污染物浓度;Qi为i类水产养殖选取池塘每年排放的水量;Gai为i类水产养殖的年产量。然后,根据养殖品种的排放系数乘以全市总产量Gti,计算得出相应品种CODcr、氨氮、总氮和总磷等染物排的排放量:Li=Gti•Fi。

二、研究结果

(一)全市养殖基本情况。根据2017年度渔情统计数据显示,宜兴市的池塘养殖以河蟹养殖和鳊鲫鱼养殖两种模式为主,全市养殖河蟹面积达12.4万亩,鳊鲫鱼养殖总面积达6.7万亩。全市全年养殖河蟹0.99万吨、鳊鲫鱼6.30万吨。(二)主要水产养殖模式池塘基本情况。通过前期调研分析,我们分别在新建镇、和桥镇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河蟹、鳊鲫鱼养殖塘口进行了现场调查,根据收集的资料汇总,这两类养殖模式的基本要素如表1所示。(三)水质指标。1.河蟹池塘。2017年3月份,放养蟹种前池塘周边河道(西孟河)水中CODcr浓度为15.1mg/L,总氮浓度为2.52mg/L,总磷浓度为0.045mg/L。2018年1月份干塘前,水中CODcr浓度为25.0mg/L,总氮浓度为1.885mg/L,总磷浓度为0.083mg/L(详见图1、图2)。养殖周期中,8月份水质是全年最好的月份,年末至年初水质相对较差。2.鳊鲫鱼池塘。2017年2月份,放养鱼苗前期池塘周边河道(殷村港)水中CODcr浓度为12.3mg/L,总氮浓度为2.580mg/L,总磷浓度为0.118mg/L。2017年12月清塘前,池塘中CODcr浓度为25.4mg/L,总氮浓度为3.630mg/L,总磷浓度为0.308mg/L(详见图3、图4)。对比河蟹池塘同时期水质指标,鳊鲫鱼养殖在各阶段的水质均差于河蟹养殖。其中,8月份水质最优,7月份和10月份、11月份水质较差。(四)水产养殖污染排放量研究结果根据监测数据和计算公式,确定河蟹、鳊鲫鱼养殖模式的污染物排放系数,测算结果见表2。其中,河蟹养殖池塘的总氮排放系数为负值,这意味着在我们所监测的养殖周期中,河蟹池塘不仅没有向外排放总氮污染物,还通过池塘内部生态系统消纳了部分总氮。根据2017年度全市水产品产量计算,全市河蟹养殖CODcr和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817.156吨和3.120吨,消纳环境总氮52.410吨;全市鳊鲫鱼养殖排放了762.174吨CODcr、61.047吨总氮和11.025吨总磷。总体上来说,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宜兴市的鳊鲫鱼、河蟹水产养殖共计排放CODcr1579.330吨、总氮8.637吨、总磷14.145吨。

查看全文

水产养殖病害控制技术研究

1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现状

1)疾病的种类比较多。在世界上,中国的水产养殖量比较多,是唯一一个超过捕捞量的国家,并且水产养殖的种类是比较多的,主要有鱼类、水生植物。贝类和甲壳类等。同时形成规模化的水产养殖的种类已经超过等了60种,但是每种养殖的水产品都会受到病害的侵袭。2)复杂的发病情况。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比较大的,因此我国水产养殖具有较大的跨度,在此基础上,养殖水产品的水域环境也呈现各种各样的类型,主要有海洋、湖泊、池塘和水库等,从这种情况来看,我国水产品养殖的水域环境确实比较发杂,这样一来,水产品的病害情况也会呈现很多类型,造成复杂的现象。因为不同的养殖条件和方式,以及气候条件的不同都会促使水产品病害呈现不同的状况。此外,水产品的种苗能够实现全国的互换,并且呈现较为频繁的状况,增加大了病害的多样性,而病害发病的时间和频率也不固定,由原来的季节性发病转向全年性的发病形式,对我国水产平养殖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3)重大疫病暴发流行。对于水产养殖行业来说,重大疫病的暴发和流行对其是一种致命性的打击,降低了水产品养殖的成活率,对我国的水产品养殖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利益损失,在重大疾病的发病期间,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例如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水产品类型是草鱼,但是由于受到出血病病害的侵袭,我国的草鱼数量急剧的下降,大量的死亡,而其的死亡率已经超过了90%;而我国的主要出口水产品类型对虾,在受到白斑综合症或者是桃拉综合症病毒,那么对虾也会大量的死亡,死亡率在85%左右,这样的话,不仅降低了对虾的数量,还对我国养殖水产品的出口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而特色养殖品种患鳜鱼如果受到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侵害,那么其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病害的侵害。

2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现状

1)轻预防重治疗,病害防治观念较为落后。我国水产品养殖人员往往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在养殖水产品的过程中,不加强水产病害的预防,而是在水产受到侵害之后才采取防治措施进行治疗,这样一来,不仅防防治效果不明显,还会浪费大量的药物和人工。2)药业落后,研发能力不高。在防治水产病害过程中,使用的药物通常是从农药和兽药当中移植出来的,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包括药理学和毒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而防水产病害的过程中吗,药物使用的程度和药物的给剂量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存在使用药物治疗没有针对性,没有起到任何的疗效在,不但如此,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存在很多的弊端。3)缺乏快速诊断病害的能力。由于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水产病害快速诊断技术还不是很完善,缺乏技术指导和依据,肉眼、凭经验行事是基层病害工作者对病害检测过程中的方式,普遍存在误判误诊现象。而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比较低和设备配备也不很完善,病害快速诊断技术严重缺乏。3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技术发展趋势1)病害风险评估。在进行水产养殖过程中,很有必要对水产动物进行疫病风险评估,然后在根据评估的结果去制定风险管理措施,这样能让水产动物疫病的传播有所控制,缩小疫病流行的范围。进行风险评估主要就是根据决策需要,并将科学作为评判那些不确定事件的过程,作出逻辑判断,然后再结合现代数学方法还有专家的经验,这样一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就建立成了,通过指标值得确定和权重的确定,还能够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模型,在确定风险程度的时候主要是利用合适的阀值来确定,还可以依据风险因素所占有的权重比例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2)在远程诊断技术方面。水产养殖病害远程诊断系统建立为水产养殖病害的预警预报及诊断治疗提供了信息快速传递,分级管理平台。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构建开发的鱼病远程监测预警与诊断系统,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预测提供了新途径。我国水产养殖病害远程诊断平台是建立在以B/S结构为主的Web浏览器平台上,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相结合,及时收集、分析、反馈信息,利用水产病害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和诊断技术,建立了水产病害专家数据库和水产病害文献资料库,通过“水产病害远程诊断技术系统“建立的业务应用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按点部署的视频采集子系统,实现了数据传递、自助查询、在线交流等功能,可提供电子答疑、用药指南等咨询服务,以可视、交互的方式,实现病害的自助诊断和专家远程诊断。3)免疫调节剂方面。应用免疫增强剂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机体抗病能力有所增强,免疫调节剂主要的作用就是促进防御反应并诱发宿主防御反应,尤其是对高低等无脊椎动物所具有的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我国应用先天性免疫增强制剂在水产动物中还是比较多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免疫防治制剂,有海藻多糖、糖蛋白以及几丁质等等,最典型的就是中草药制剂,这些防治制剂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水产动物中。

3结语

水产品的种苗能够实现全国的互换,并且呈现较为频繁的状况,增加大了病害的多样性,而病害发病的时间和频率也不固定,由原来的季节性发病转向全年性的发病形式,对我国水产平养殖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查看全文

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摘要: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诸多因素均会导致环境被污染。为了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改善养殖环境,必须对水产养殖引发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实现养殖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一、水产养殖引起环境污染的原因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导致环境被污染的原因较多,主要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就微观原因来看,主要在于养殖模式的影响;而宏观方面主要在于养殖管理方式和养殖人员的影响。(一)微观原因。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采取淡水池塘、工厂化和网箱3种养殖方式。就淡水池塘的养殖方式而言,其属于产能较高和密度较大的养殖方式,内部水体的整体稳定性和水体自身净化能力较差,而且水环境中水生动物的粪便与残饵较多,导致水体营养较为丰富,而且会出现水体缺氧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水产动物成群死亡,且水体内的浮游植物会在短期内疯狂生长,进而导致水产养殖失败。而就工厂化养殖方式来看,主要是外部投放饲料,并投放相应的鱼药,这样内部水体就能及时更新,同时把养殖废水排入周边水域,因为其中包含了诸多氮磷,导致周边水域被污染,且会导致周边水域被富营养化,甚至因此出现赤潮现象。而就网箱养殖模式来看,主要是在水中设置网箱而限制水产动物的活动,此时养殖环境直接和外部的水体环境连接,在网箱中投入鱼饵和鱼药之后,不仅会导致网箱内部水体受到影响,而且外部水体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整个水体被富营养化,进而极易导致大水面出现赤潮的情况,导致水体环境被严重污染。(二)宏观原因。当前,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中,不管采取哪种养殖方式,养殖户(场)为了提高自身的同期利润,往往会扩大养殖规模,并投入大量的养殖资源,且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在养殖过程中,放养的密度要比水体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值要大,进而使得环境被严重污染。而为了确保水体清洁,养殖人员需要频繁更换水体,此时大量的污染水体就会向外排放,进而引起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加之当前我国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员的环保意识严重不足,且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忽视了对环境污染的预防。例如,在养殖饲料选择方面,大多选用价格低廉且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鱼饲料,而且使用量较大;在用药方面,我国在水产养殖用药方面的规定较为明确,但实际上经常存在盲目用药与采用违禁药的现象,导致养殖环境受到巨大的污染和危害。此外,政府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很多养殖户没有许可证件,缺乏对养殖户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养殖人员往往是非专业人员,加上对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不够,给很多养殖户难以形成强烈的震慑作用,最终导致环境污染现象时有发生。

二、防治措施

(一)推广实施水产养殖许可证制度。实施水产养殖许可证制度,主要是为了从源头上对水产养殖的范围、规模与从业人员进行控制。这就需要政府设置相应的水产养殖管理部门,在特定区域对其实施全面的水产养殖审核,并明确特定区域内可以承受的水产养殖数量、规模以及可以采取的水产养殖方式。同时,要加强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考核,切实加强对其水产养殖技术和装备的审核,并有效评估其在环保措施方面的可行性,只有评估合格才能颁发许可证件,并有效明确其环保职责。此外,还应加强对非法养殖的指导,督促其责令限期改正,不改正的需要及时取缔,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切实加强水域环境的监督,才能从源头上加强污染防治成效的提升。(二)切实提升技术人员的环保意识。为了提升水产养殖人员的环保意识,首先应加强对其的教育和培训。在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其意识到自身在整个水产养殖中的重要作用,切实肩负起环境保护的职责,尽可能避免环境污染的情况出现。而在培训过程中,主要应注重其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结合其养殖规模和区域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特别是在环保措施上应加强培训。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其的考核和监督检查力度,全面培训和考核饲料、鱼药的投喂技术要点,确保水产养殖饲喂的合理性,避免由于饲喂过多和饲喂方式不合理而给环境带来影响。最后,应加强对其在水产养殖布局方面的指导,建立健全养殖范围及其周边水域的环境预警评价机制,强化环保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应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降低对水体的污染。此外,还应采取针对性的水体净化措施,确保水产养殖污染得到有效的处理。

查看全文

免疫调节剂在水产养殖的应用效果

无论水产养殖业者是否愿意和做好了相关养殖技术准备,在水产养殖中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模式,已经越来越普遍地成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必然选择。然而,随着水产动物饲养密度的增加,如果水产养殖业者选用的水产养殖动物饲料品质不佳、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时采用的技术措施不当,或者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管理措施不尽合理的话,所饲养的水产养殖动物在高密度、集约化的饲养环境中,其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就有可能受到严重抑制。当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时,养殖水体中常在的各种条件致病生物就容易侵染水产养殖动物,最终导致水产养殖动物暴发出各种各样的疾病。因此,对于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而言,所采用的养殖技术与方法,能否调节和稳定水产养殖动物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令其不受到养殖环境因素的抑制,既是衡量其采用的水产养殖投入品是否优良的判定标准,也是判定其采用水产养殖技术是否科学合理的依据。这是因为调节和稳定水产养殖动物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不仅是水产养殖业选用水产养殖投入品的标准,也是可以作为评价养殖技术水平的依据。众所周知,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中,大多是将大量的同种或者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动物,集中放养在同一个养殖水体中进行所谓“单养”或者“混养”的。无论是单养还是混养的养殖方式,其共同点都是将大量的水产养殖动物实施的群体养殖。因此,位于水产养殖一线的水生动物执业兽医以及养殖业者,应该将其主要精力放在关注水产养殖动物的群体健康,注重对水产养殖动物各种疫病的群体预防方面。然而,在我国的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群体免疫(Groupimmunity)和群体预防(Colonyprevention)的概念,尚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研究及成熟理论的论述尚比较鲜见。群体免疫概念中的所谓“群体”,只是针对“个体”而言的。根据养殖方式与模式的实际情况,其群体规模大小也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本文中的“群体”,主要是指水产养殖场中某个池塘或者网箱中的养殖水产养殖动物的群体水平。

1群体免疫的概念

群体免疫是指当某种致病生物传染至某个水产养殖动物群体后,水产养殖动物群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因接种疫苗或者内服免疫调节剂而获得免疫力,也使其它没有获得免疫力的个体间受到保护而不被传染。关键就是即使水产养殖动物群体内发生感染,其病原也不能在这个养殖环境中增殖、不能快速扩散。为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达到或超过保护力的养殖动物在这个群体中达到一定比例,而这个比例需要在不同免疫水平的群体中,利用致病生物攻击才能够计算出来的。在群体免疫中,个体免疫是基础。如同细胞是机体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一样,由于个体之间遗传、体质存在差异,对同种疫苗产生的免疫应答水平存在差异等,一般而言,对水产养殖动物进行群体免疫接种后,虽然免疫密度达到了100%,但是,结果也是很难达到全部免疫合格的。这是因为漏免或者免疫剂量不足,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在群体水平上,免疫合格率(Immunizationpassrate)是评价群体免疫的最重要指标。依照群体免疫学的理论,当水产养殖动物群体的免疫保护力下降时,在这个水产养殖动物群体中易感动物个体数量就会逐渐地增加,而由于水产养殖动物群体中感染个体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向养殖水体中排除致病病原数量的相应增加,导致水产养殖环境中病原生物数量不断上升,最终就可能导致疾病在这个水产养殖动物群体中暴发。因此,从群体免疫的角度考虑,对水产养殖动物群体的疾病防控,应该受到水产养殖业者的重视,并在在水产养殖实践中贯彻实施。

2群体免疫的评价指标

免疫合格率是指免疫抗体水平达到临床保护力的动物个体数量,在群体中占免疫动物总数的比例。迄今为止,多数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合格判定指标,是根据受免动物血清中抗体水平确定的。但是,不同疫苗的免疫合格率水平有所不同。通过对受免动物血清中抗体水平高低判断是否免疫合格,主要是用于监控病毒性疫苗的免疫效果。对于细菌性疫苗,除了通过血清抗体进行评估外,还可以通过测定血清的抑菌试验效果进行判断。但是,在这方面尚未有明确的判定指标。目前,我国尚无商业化的鱼类寄生虫病疫苗。按照上述方法测定水产养殖群体中至少50尾受免鱼类的血清抗体,根据对不同疾病的防控要求,达到不同的免疫合格率(一般需要至少达到70%以上的免疫合格率),则可以判定受免养殖鱼群的免疫合格水平。但是,对于一些烈性传染性疾病(如传染性造血器官怪死病,infectioushematopoieticnecrosis,IHN)可能例外,因为养殖鱼群中只要有少量鱼体感染这种病毒后发病的话,从患病鱼体中释放出的病毒量,就有可能远远超过疫苗提供的能抵抗发生感染的病毒阈值。群体免疫评估所需要的样品,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可,同时样品应采取分类别采样,才有临床意义。即应该明确到具体的季节与水温,某个年龄阶段的鱼群,如是属于鱼种、成鱼还是亲鱼等。通过监测,如果受免鱼群的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于上述要求,则需要考虑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在对鱼类的群体免疫评价中,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抗体类型均具有临床保护力,例如,日本学者川合(1985)在利用福尔马林灭活的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接种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后,发现血清中凝集抗体水平高低与受免日本鳗鲡的免疫保护力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和抗体效价与受免鱼体免疫保护力的相关性更显著。但是,中和试验需要的时间长、对检测条件要求严格,不便作为基层检疫单位使用,这也是其缺点之一。正确评估免疫合格率的作用,还需要考虑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抗原或血清型的匹配性问题。如果疫苗需要防控的野生毒株已经发生了抗原变异,如果草鱼出血病病毒、异育银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的表面抗原发生了变异,就会导致制备疫苗的免疫保护力出现不完整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制备疫苗的毒株并预估其免疫保护力时,需要注意选用制备疫苗的毒株与野生毒株抗原或血清型的一致性。在评定以某毒株研制的疫苗是否能抵抗野毒株感染时,可通过测定这个疫苗毒株与流行野毒株之间的血清交叉中和试验,以计算相关抗原指数(antigenindex),通常是需要选择最高相关抗原指数的毒株制备疫苗。当然,最直接的方法是比较免疫原性基因的同源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同源性高的疫苗毒株制成的疫苗,效果就是最好的。

3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群体免疫水平的环境因素

查看全文

水产养殖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一、水产养殖企业绩效管理中利润中心的确立及其意义

绩效管理指的是企业管理者及员工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共同参与绩效计划的制定及考核评价等过程。实施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部门及员工的绩效。而利润中心指的是企业内部具有一定独立的产品或劳务生产经营决策权的单位或部门。在水产养殖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中,将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确立为利润中心,企业内部不同生产单位之间提供产品参照市场同类产品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终端产品的销售以实际销售价格为准,财务部门以此标准核算各生产单位的利润。水产养殖企业确立利润中心具有重要意义。1.建立利润中心,有助于促进水产养殖企业的健康发展与长远发展。通过抓住成本与销售这两项重点工作,水产养殖企业以利润中心为主体,企业各部门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共同争取水产养殖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仅为水产养殖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提高了水产养殖企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2.建立利润中心,有利于在水产养殖企业中落实经济责任。责权利相当,才能有效调动有关部门及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落实经济责任,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企业对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及时反应。3.建立利润中心,有助于调动水产养殖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在水产养殖企业利润中心建立起来之后,权责更加明确,使广大员工对于自己的权利与责任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容易激发其他们的工作热情,共同实现水产养殖企业设立的经营目标。

二、水产养殖企业利润中心的运作

就水产养殖企业而言,利润中心制度就是要对水产养殖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量化、利润中心的组织划分以及目标的实施、审计,并进行考核的动态管理等。

1.利润中心财务核算

以企业会计的角度来说,水产养殖企业的利润等于销货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及相关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财务费用等。因此,水产养殖企业利润中心的财务核算主要包括营业收入、成本、相关费用以及营业利润的核算等。营业收入以及成本是考核水产养殖企业利润的关键。由于水产养殖企业利润中心建立方式不同,收入及成本核算方式也明显不同。对于水产养殖企业的利润中心财务核算来说,必须结合水产公司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水产公司进行收入以及成本的确认。由于水产养殖企业利润中心只对与水产养殖企业的相关水产品生产、销售等经营业务所产生的收入、成本以及费用进行独立核算,因此,在水产品生产及销售所产生的研发费用、直接成本以及营业费用等都由各部门承担,由利润中心根据项费用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归集。在对水产养殖企业的利润中心营业收入、成本以及相关费用进行核算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水产养殖公司利润中心利润的形成过程进行描述,其所产生的费用及支出就是水产养殖企业利润中心的费用支出。而那些需要分摊的各利润中心的费用,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分摊到各利润中心去。

查看全文

养殖策略影响池塘养殖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30年来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生态系统是一种自然资本,它为人类社会提供的许多重要服务,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11。仅认识到这种自然资本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将其作为一种重要变量纳入到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决策系统中,必须能够测算这种资本价值量的大小。因此,costanza等对全球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全面评估,吹响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号角旧1。近10年来,该研究领域已成为生态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目前逐渐受到关注,原因在于农业生态系统已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首先,世界对粮食的需要有增无减,到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50%,对粮食的需要增加l倍。目前农业生产面积大致占地球总面积的25%,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旧1。其次,在人口稠密且第二、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一定程度上农业生态系统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替代品,替代自然生态系统供应部分生态服务。再次,人类对地球的影响逐渐加深,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或多或少受人类活动的影响H-。因此,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有助于定量评估人类影响生态环境的尺度和强度,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第四,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作为农业的经济产出,但农业生态系统也产生了相当大的生态服务价值,由于缺少相应市场体现,农业价值被大大低估,对农民和农业的补贴不足,因此,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有助于制定更好的产业发展政策。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众多服务。撇开它所提供的其他生态服务不谈,仅食品供给服务1项,该系统2005年就给国民提供33932501t水产品,海水养殖面积达1994531hm。,内陆养殖面积达5805488hm2。其中,池塘养殖面积为2495361hm2,占内陆养殖面积的43.0%。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大国和世界上唯一1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水产养殖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众多服务,其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也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但国内学者对此并未达成共识。在研究某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时,对水产养殖系统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方法:把水产养殖系统生态服务等同于裸地口J、把水产养殖生态系统服务等同于河流湖泊Mo、采用与costanza等拉1、MiⅡennium等o¨相类似的方法,把水产养殖生态系统归入农用地哺’91。难以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在于缺少对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析,而正如Heal等指出的那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基本的问题在于清楚表述和准确评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效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分析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评估水产养殖生态系统服务的第一步。但是,水产养殖生态系统是一个半人工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受人类各项养殖管理措施的影响,各种养殖措施通过改变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结构而影响其功能,水产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内容和数量发生了变化。本文以池塘养殖生态系统为例,重述水产养殖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各项养殖管理措施是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确定池塘养殖生态系统可供给的服务类型。

1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服务

1.1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结构

McLusky等认为,生态系统结构由3类特征决定和体现,第1类为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分类学特征,第2类为有机体及环境因子的尺度和生物量特征,第3类为具有相同生态属性的功能组特征¨“。因此,国外研究人员在分析生态系统结构时往往是通过各个生态指标来研究的,如非生物属性的温度、盐度、颗粒类型、溶氧量,生物属性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物种丰度,叶绿素含量和功能组特征等¨“”1。

1.1.1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属性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结构指的是该系统中光、热、水、泥土、气体、及无生命的有机与无机物质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这些非生物环境要素构成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池塘养殖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项:光强和光照时间‘“1、水温㈣、悬浮颗粒‘1“、溶氧㈣、池塘底泥‘”1。

1.1.2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生物属性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生物系统结构是该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生物学特征与天然河流、湖泊、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有更明显的区别,尤其在物种多样性n“、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啪1、种群繁殖及寿命、功能组(functionalgmup)旧¨等属性上有较大差异。

查看全文

探析水产养殖规划与环境影响

【摘要】我国是用粮食大国,也是水产品资源消费大国,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导致对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需求量更大,为此提出了集约型养殖的概念。虽然集约型养殖可以满足社会市场的基本需求,但是对水资源的破坏也是十分明显的。基于此,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讲述了水产养殖规划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为水产养殖市场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字】水产养殖;养殖规划;环境影响

1水产养殖的基本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丰富,随之而来的水产养殖业也逐步发展,快速占领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在水产养殖方面,大量的养殖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多种品类。改革开放以来,水产养殖业大力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优化了居民的膳食结构,促进了对外贸易。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海洋捕捞能力、复合型渔场、渔业人口等等都得到了大力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各项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2005年,我国水产养殖业在全球的占比达到了71%,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直接引领着我国渔业的发展。

2水产养殖规划与环境影响

2.1基本定义

查看全文

农场洼地效应水产养殖论文

1.“洼地效应”理论的引入分析

一是具有比较性。这是“洼地效应”的核心特征,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更是抓好产业布局的关键,决策群体可以通过不同区域之间的区位、交通、资源、人才、技术、政策等因素的比较,根据需要做出适合产业发展的最佳组合。二是具有趋向性。趋向性即是一种形象性的概括,也是遵循市场规律的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供需、成本、政策导向、资源开发等关系的作用下,引发资本流向发生改变,形成新兴的产业集聚鄂尔多斯的羊绒、镜泊湖旅游、深圳特区都是“洼地效应”的趋向性体现。三是具有周期性。洼地效应也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有其产生、发展、壮大、消亡的客观规律,起始“洼地效应”不是那么,伴随着“底层”设施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洼地效应”才会慢慢显现出来,随着资金、技术、劳动力的不间断流入,市场开始饱和起来,对外依赖开始加大,竞争逐渐严重,“洼地效应”逐渐消失,也跟水流一样,随着位势的降低速度不断趋缓。

2.八五五农场创造“洼地效应”的比较优势

前面我们从理论层面对“洼地效应”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汲取科学发展要素的基础上,下面我们以发展水产养殖业为重点,分析八五五农场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2.1区位优势

八五五农场,隶属黑龙江农垦总局牡丹江管理局,位于密山市境西北部与宝清县、七台河市交界处。场部距密山市区60里路程。结合自然条件下的地理环境和发展乳肉禽蛋产业的区位要求,八五五农场具备了发展水产养殖的区位优势。

查看全文

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工作方案

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的通知》要求,为加强我市水产养殖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有关工作部署要求,以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安全为核心,严格执行《渔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围绕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坚持问题导向、打防结合、标本兼治,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管措施,推进水产养殖投入品规范生产、经营和使用,有效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结合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任务要求,进一步明确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范围和内容,切实履行监管责任,通过加强宣传、依法审批、专项整治、严格执法等,全面提高从业者守法意识,规范水产养殖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进口、经营和使用行为,有效提高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三、重点任务

查看全文

市政办水产品质量监管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的总体要求,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实施渔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省级以上水产良种场、健康养殖示范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和持证苗种场100%建立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监管率、执法查处覆盖率达到100%。

全年完成水产品质量抽检85批次,抽检合格率98%以上;完成海参苗种抽检35批次,抽检合格率90%以上。阳性样品生产单位查处率达到100%。全年新组织认定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3处,推荐认证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3个。

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由市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渔业管理科、渔政站、渔业技术推广站及各镇(处、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渔业管理科,负责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各镇(处、区)也要完善相应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相关部门和人员负直接责任的管理体系,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列入年度考核目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