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5 09:53: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双语教育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美术双语素质教育论文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英语氛围
目前双语教育工作方兴未艾,本人作为美术教师参与其中,最大的感触是在教学过程中,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充实了自己的英语知识。非英语专业教师特别是美术教师,如何顺利的开展双语教学,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小学低年级美术双语教育的优势
专家认为双语教学适宜在小学美术、音乐、自然和劳动等课程进行试点,这些课程直观形象、操作性强,学生可通过教具、借助教师的表情、姿态、演示体会外语的意义。尤其我校采取小班化教学,人数不多,英语层次较平均,小年级学生对语言感知力较好,有一定的适应性,在美术等学科开设双语教学,为小学生此后的英语再学习巩固基础,全面的学好英语作好充分的准备。这学期,我校就专门在小一年级开设了双语班,让学生从一年级就接受整体的双语教学训练。双语教育针对不同年级、学科,对于适合美术、音乐等这类技能性较强的学科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双语教学模式中的二模TransitionalBilingualModel(双语过渡法),即在教学过程中,不失适宜而自然地运用英语口语进行教学,是一种汉语、英语自然结合进行教学的形式。
二.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
双语授课不是简单的加法,不是增加一些英语的课堂规范用语;也不是将内容翻译成全英文,全部用英语上课这成了另一种单语教学,而不是双语教学了。用两种语言讲课,在用母语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穿插、夹杂、并用一些英语单词、英语短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尤其是本学科的专用名词和术语。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而课堂上评价或指令性语言的英语会话,平时的英语教学或活动中就能学到,不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双语教学正是要创造一种学英语的氛围,将这种气氛延伸、拓展并渗透到其它的学科。
儿童学前双语教育论文
[摘要]:语言的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学前儿童的双于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然而在我国虽然学前儿童的双于教育已经普及,但由于学前儿童双于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人们对双语教育的理解上也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本文将从双语教育的概念出发,阐述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在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现代社会是知道全球化的社会,同时也是双语以至多语的社会。“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它既是民族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1]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双语教育受到了相当广泛的重视,双语教育的低龄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开展双语教育成为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的“热点”。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懂得听、说、读、写,但通常也有他的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比另一种语言好的情况。[2]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就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问题。他所提出的“双语”是指希腊语和拉丁语。昆体良主张,在语言的学习上应先难后易。时至今日,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变化,我们提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中高职双语幼教学前教育论文
一、中高职双语幼教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现状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笔者对比了双语幼教专业的中职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现,两者在语言表述上基本一致,缺乏清晰的人才差异定位。没有体现出中高职的教育层次性,也没有体现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体现不出中职技能型人才和高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差异性。没有体现出高职是中职的延续和提升。在访谈相关教师的时候,也问过是否了解本专业的中职和高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中职和高职培养的人才的落脚点在哪。相关教师认识到中职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高低,但是却不能较为明确的说出不同点在哪。这直接影响后期的课程设置,这说明了教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清楚,直接会导致后期的课程教学中的偏差。
(二)课程设置重复
课程的设置决定着学生的能力结构,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要经过企业调研,从岗位(群)工作任务出发,结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反推出课程。但在调查中发现,双语幼教专业中职和高职的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上大抵相同,根本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不同层次人才的自身特点,同时也没有考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在访谈中职起点的高职学生的时候,不少同学就反映高职所开设的许多课程在中职阶段已经学习过,甚至有些课程的教材都是一样的。相同的课程,相同的教材,中职学习一遍,高职又学习一遍,这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疲倦性,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高职是中职的延续和提升,因此中高职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重复是可以必须的,但是像这样大规模的重复是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是背离了经济学中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反映出,乐理与试听练耳、钢琴、声乐、现代体育舞蹈、学前心理学、教育学、幼儿形体与舞蹈创编重复最严重。在对比中高职专业必修课程发现,高职开设的17门专业必修课,有11门与中职有所重叠,共计课时754,占所有专业必修课的63%。有中职钢琴基础开设126课时,在高职阶段又开设了64课时,合计有190课时。乐理与试听练耳中职126课时,高职82课时,合计208课时。声乐,中职126课时,高职64课时,合计210课时。幼儿形体与舞蹈创编,中职126课时,高职208课时,合计334课时。在五年的职业教育学习中,前面所述的课程就学习了4年,虽然这些课程是日常的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专业技术知识,但是重复性的课程,过多的课时量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而缺少其他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三)课程衔接认识不够
国际法教学优化研究
现阶段,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各国之间不断扩大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加大了相互间的依存性。但在合作与和平的背景下,国际局势常常会受到局部性动荡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法教学也会受到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国内法学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将无法适应国际法教学的需要,并且会让学生感觉学习国际法非常抽象和枯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国际法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造成国际法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新国际形势下,研究和探讨国际法教学的优化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各高等院校在国际法教学改革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下面,先讲一讲国际法教学的三个特点。
一、国际法教学的特点
(一)多样且聚焦,庞杂但不乱。国际法学浓缩性很强,只聚焦于国际私法、国际公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方面,却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国际关系问题。国际法门类较多,表现出繁杂的特征。例如,国际经济法广泛涉及到国际保险关系、国际货物买卖关系、国际税收关系、国际投资关系等,但这些国际关系又都能归结到私法关系、公法关系和经济关系上来,因此说国际法学杂而不乱。(二)国际法中缺少“法理学”。与国内法相比,国际法的法律体系并不是特别发达,如国内法体系具有法史学、法理学、宪法学等基础性学科,国际法体系却没有。所以,国际法教学一定要设置在国内法教育和基础法理学教育后面,其一方面是学习循序渐进和知识积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因为国际法有很多基础性原理、概念需要借助国内法来理解。由此可以看出,没有基础性学科的统领和支撑,不但会影响国际法学的发展,还会影响到国际法学的教与学。(三)国际法学受国际关系影响较大。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学的视野相同,都是以国家为中心密切关注国家的发展与和平问题,以及“国际治理”、经济全球化等国际问题。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学之间有着频繁的学术互动,它们都在彼此学科中汲取营养,找寻各自的理论支撑点。尽管国际法运用国际关系目前只是局限在国际关系的基本原理方面,但这也说明了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的跨学科分析已被学界所认可,并已蔚然成风。另一方面,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学之间的互动性也体现了国际法学鲜明的政治色彩。从国际法学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国际法的教学内容是不同的,这反映了国际法学教育必须服务于外交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需要。所以,国际法学教育也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把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实践深入融合到国际法学教育中,将会大大提高国际法学的教学效果。
二、当前国际形势对国际法教学的影响
(一)国际形势严峻。步入21世纪,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在战略上西方国家对中国仍然实行挤压政策,在领海领土权益上中国和周边国家还存在争议,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另外,在新兴领域也凸显安全问题,围绕网络、海洋、太空、极地等问题的争斗不断。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我国要想在国际形势下更好地体现本国的主张和立场,需要以国际法为依据,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法专业人才。(二)国际法教育目标的变化。国际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可直面目前社会问题和国内国际环境,能全面考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因素,以及本国国情和外国先进法律经验,可创新性解决法律问题的专业人才。假如培养的国际法人才只会像计算机一样,机械地应用法律,那样就很难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新国际形势下的国际法教学应当培养更多具有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富有法律思想和法律精神、具备法治信仰的人才,而不是让学生掌握所有的法律或法律的一切。
三、新国际形势下国际法教学的优化
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学生认知差异对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梳理关于认知与教学、学习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统计学课程认知表征、统计学认知共性与个性、学生认知差异对教学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课程认知与教学关系与作用,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统计学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课程认知;认知差异;统计学;课程改革
课程认知是对课程的总体认识和感受,是学生学习课程和老师教授课程的基础。因此,准确的课程认知、全面了解学生的课程认知差异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对认知与教学、学习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国外对于认知与教学、认识与学习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教学任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个人学习行为等问题。比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国内学者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把认知理论与教学设计结合进行探讨。比如,毛景焕(2000)从认知结构理论探讨了教学设计的原理;王艳萍(2004)、王旭红(2008)等人运用情景认知理论研究双语教学、英语教学;王文智(2009)、赵立影(2010)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分析多媒体教学、复杂学习中各种教学策略。但是,目前国内外专门就学生认知差异与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并不太多。从国内研究成果来看,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总揽性研究,比如邱侠(2003)、林俊(2008)等分析了认知差异对教学的影响;(2)具体课程教学研究,比如王妍莉(2009)、成小明(2002)、程勤风(2005)等分别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研究了信息化教学、政治理论课教学、双语教学。目前国内没有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研究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成果,更没有对数学、应用性较强的统计学进行教学研究,因此,本文从学生认知差异的角度研究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创新。
1统计学课程认知表征
1.1统计学课程认知类型
根据统计学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可以把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认知类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学科认知。学科认知是指学生对学科特点、性质的认知,主要包括课程特点、课程用途和先导课程等认知,是对统计学总体概貌的初探。(2)能力认知。能力认知是指学生对课程学习预先储备能力的认知,主要包括能力基础、学习压力等认知,是在学习统计学课程之前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目标能力的初始判断。(3)方法认知。方法认知是学生对课程学习方法和手段的认知,主要包括统计实践、软件操作等认知,是对统计学课程学习方法的初步认识。(4)效果认知。效果认知是指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学习效果的认知,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教学工具、学习兴趣等认知,是在学习统计学课程后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
微电子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半导体物理学为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具有内容抽象、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特征,本论文系统分析了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以微电子专业为例,结合其专业特色,提出了在教学中引入前沿热点案例分析、互动教学、双语教学等相应改革措施,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微电子专业;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改革
“半导体物理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今后从事光伏、LED、锂电池等先进电子材料及器件领域以及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2]。作为微电子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虽然不少高校充分认识到了“半导体物理学”对于相关学科发展以及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3,4],但由于这门课程存在内容抽象、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特点,导致其实际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此,本论文系统分析了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以微电子专业为例,结合其专业特色,提出了在教学中引入前沿热点案例分析、互动教学等相应改革措施,希望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一条新思路。
一“半导体物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典型性问题
重庆邮电大学“半导体物理学”课程所用教材为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等人编著的《半导体物理学(第七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3月第2版),该教材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精品教材。结合该教材的内容设置以及本人所在微电子系部教研室的相关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该门课程存在以下典型问题:(一)内容抽象。根据重庆邮电大学微电子系的教学大纲,“半导体物理学”可分为两大部分[5],其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半导体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半导体中的载流子状态及能带结构、杂质及缺陷能级、载流子的统计分布、半导体的导电性及非平衡载流子。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与半导体器件结构相关的界面效应,包括pn结、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MIS结构、半导体异质结等。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知识面广,需要学生在选修该门课程之前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等课程基础,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无法在规定学时内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同时,本门课程物理概念多、易混淆知识点多、物理模型推导过程繁琐,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感到内容抽象、知识点衔接困难,进而失去学习动力。另外,本门课程为基础理论课,较难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物理过程,这也给不少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带来了困难。(二)教学模式单一。与大部分高校类似,重庆邮电大学“半导体物理学”课程的讲授方式也是课堂板书加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会使得教师无法合理规划教学进度。由于这种传统授课模式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而本门课程的内容较多,难度较大,但仅设置了64学时,使得不少教师的授课重点集中于概念的讲解及相关模型公式的推导,而极少有时间详细讲解相关概念及模型的来龙去脉、相互关联以及应用实例,这样使得教师虽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觉内容枯燥,缺乏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其对相关的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逐渐对课程学习感到吃力,以至于出现厌学的情况。(三)学生参与度不高。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不少大学生对“半导体物理学”课程的参与度比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课后不会对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不会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学习,课后作业经常出现抄袭现象,在课程考试前夕只能通过传统方式进行死记硬背,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并且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不够。(2)兴趣方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知识点的记忆,这样一来,课堂必然缺乏活跃氛围,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对“半导体物理学”课程学习产生抵触心理。(3)行为方面:虽然出于提高学生注意力的考虑,不少大学已经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但不少学生在课堂上仍然表现得非常沉默,不愿与教师交流,没有自己的想法,同时在课外很少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尤其是实验动手能力较弱。
二“半导体物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教师教育概念和实践革新
教师教育效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学习者自身潜力发挥的程度和获取的学习收益。“效率”不仅影响着教师的发展水平,而且决定师范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本文结合洛阳师院的办学实践,就提升教师教育效率的理念和制度新问题作些思索。
一、树立效率和质量的理念
教师教育效率和质量是一对具有共生关系的概念。虽然,国际上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目光似乎已经从效率优先转向了质量优先,但在此处把提升效率作为重要新问题进行讨论并非和国际趋向相冲突。尤其在高等教育仍面临着规模扩张的现实冲击情况下,不仅需要构建教师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机制,而且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效益监控体系,非凡需要构建对办学经费使用效率的监督和控制体系,并通过效益监控体系确保“质量是生命线”的落实。
为了持续提升教师教育效率,升本以来,洛阳师院一方面端正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努力创新制度环境,不断完善效率提升的制度保障系统。学校认为: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依靠于富有特色的开放环境,依靠于扎实的教师教育实践,依靠于目标、内容等的和谐融合,更需要依靠于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假如不和基础教育实践相结合,不能按照基础教育的需求和发展及时有效进行系统改革,或者虽然作了一些改革而缺乏自身办学特色、模式、标识、计划、独特举措和独特思路,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就难以发生。教师教育假如缺失系统的制度保障,其效率的提升也同样难以发生。所以,提升教师教育效率,必须首先具有成熟并富有特色的、开放的、实践的、融合的和制度性理念系统,遵循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升本以来,洛阳师范学院发展教师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走开放性、实践性、合和性和教师教育制度系统化的发展之路。
二、倡导教师教育的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指教师教育的视野必须面对国际改革的现实,必须和国内前沿的改革趋向相接轨,必须和基础教育的需要相吻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师教育的体制,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模式,并努力创造条件,提升教师教育的学历层次,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教育专业素养。例如,洛阳师院的一批教师经过多年探究和实践,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相似教育模式”就是学校坚持开放性办学的结果。
江川县妇联上半年工作总结
江川县妇联200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县各级妇女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围绕县委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化两着力”的发展思路,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职能,不断深化三项主体活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为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抓学习、强素质,提高为妇女办实事的能力
(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是采取支部学习为主,个人学习为辅的方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读本》、《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听党课,观看周国知、牛玉儒等同志先进事迹的电教片,提高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为民服务的意识。二是组织党员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按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全面总结个人近年来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撰写党性分析材料。三是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交心谈心、民主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征求的意见和自身查找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四是提高为妇女办实事的能力,为妇女解难事:协调县农业局为城东羊肉店的白桂仙解决了饭店用水的问题;协调县水利局为江城镇李金芬解决了“绿宝花卉基地”花卉用水价格过高的问题;协调九溪镇解决了九溪蒋记菌子宴宋朴焕要求建盖野生菌系列产品加工厂的征地问题;协调前卫镇解决了牌坊酒家李四仙要求建盖系列鱼产品及土特产品深加工厂的征地问题等。
(二)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妇女工作的业务知识。一是县妇联组织各级妇女组织,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并要求各级妇女组织要结合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和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围绕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工作;二是县乡镇妇联坚持每周一的学习日制度,提高干部职工的自身素质;三是乡镇妇联每月坚持组织村妇女干部学习《中国妇运》、时事政治及本县、乡镇发生的重大事情,努力提高了村组妇女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政治水平。
二、深化三项主体活动,进一步推动我县三个文明建设
乡镇三年教育改革工作总结
第一篇:
三年来我镇教育的发展概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人才为本,教育为基础。
我镇镇党委、政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从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2000年8月召开了我镇镇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加快我镇教育改革,创建一流教育”的宏伟目标。把高标准、高质量地发展本地区的教育作为己任,把教育规划、学校设点布局纳入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体系。同时颁发了《关于我镇镇教育改革实施意见》,以推动我镇镇教育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激励制度的改革,鼓励多劳多得、优质优酬,调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镇党委于2001年成立了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联系各方协调解决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困难和问题。在领导小组的关心帮助下,组织学生参加迎奥运长跑签名活动;举行了千名师生上井冈——“红色之旅”活动,通过对革命根据地参观访问,缅怀先辈们的光荣事迹,增强了广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今年又通过与泗泾法院、泗泾少管所、我镇派出所协调,分别和我镇中学、我镇小学、市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签约共建法制教育基地,同时,三单位的领导分别受聘担任三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并根据各校实际制定和落实适合我镇教育形势的中小学法制教育计划。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镇各职能部门、各村委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因地制宜、积极主动的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努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共同担当起教育关心下一代的重任。
在财政预算的教育经费足额及时到位的基础上,在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同时,政府已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奖励基金,用于引入竞争机制,拉开差距,鼓励先进。党委、政府重视学校硬件条件的改善,三年中,我镇小学新建了教学楼,改造了学校体育场;我镇幼儿园增建教学楼使办学规模扩大一倍;我镇成校经大修和硬件投入后,办学条件在区成校系统内达到名列前茅;尤其让人自豪的是,政府投入巨资迁建了堪称市乡镇中学一流硬件的新我镇中学;2002年我镇镇人民政府与市大学联合开办了市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三年中,我镇在新建我镇中学、上大附外中,以及小学、幼儿园、成校扩建、改建所投入的经费达到5400万元(不包括土地),其中,新建扩建校舍建筑面积合计为31800平方米,新建改建绿化、道路面积计为46000平方米,校园建设面貌和学校硬件位居区一流水平。
教师教学管理个人述职4则
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时间总是那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悄悄流失,学校这一年的一切也总会在我脑中一次次回想。我也总会扪心自问:内心那份教育责任的坚守如何?客观地说,我自认为依旧在默默地努力!借今天的述职我把我这一年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向各位作个如实汇报,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出!
一、琐琐碎碎书记事作为书记我努力地摆正自己的位子,处处注意以学校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努力做到到位不越位,揽事不揽权。在做好党务工作的同时,我用心地解学校之所急,教师、学生之所难,为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尽了我的努力!
党,应当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此,这一年,邀请教育局领导专家来我校讲课多次次:《解读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新余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光辉历程,难忘党恩》等。我本人也紧密地联系一小实际,深刻反思,做了四次专题讲座:《八零后教师的成长与责任》、《让少先队工作永远充满活力》、《学习落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重中之重”》、《党务工作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等。以此从思想上引领学校管理和教师发展。我几乎每天进入我校博客圈浏览和对老师们大多数原创文章的跟帖、点评等,这也是我了解老师思想的工作方法之一。我只要有空就喜欢到学校各地看看,发现学校所需,解决了不少学校安全隐患;喜欢到老师办公室去聊聊,了解老师们的困惑。还是那句话,我不一定能够为学校,为老师,为学生们做到很多,但也许能帮着点什么。
务实开展党的各项活动。质量提升年活动,全校齐心协力获得省教育厅先进单位。其中,我对学校十个方面工作的提升归纳和汇报也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开展。“学先进,找差距,谋发展”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创先争优”以及迎接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中:党团员义务劳动,党员创先争优示范岗,庄严的入党仪式还有实实在在的师德建设和党的基本知识两次考试等活动安排得既务实又创新。因我校教师博客圈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和归纳(汇报材料实在,没有半点虚假),成为我省唯一获教育部一等奖的中小学创先争优活动优秀载体,并到教育部做典型介绍。另外,今年,我主管的宣传工作获局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也市委市政府评委先进单位,党总支被评为教育局“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