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课程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5 07:49: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手绘课程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业设计手绘教学思路及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手绘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学生就业及深造的实际需求探讨手绘教学的根本目的,同时提出新的教学目标,并对相应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了多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手绘教学;教学目的;教学方式
一工业设计专业手绘教学的根本目的
在工业设计专业领域,手绘表达是设计师重要的思维表达工具,因此也是设计师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传统的设计教学角度来看,手绘担负着思维视觉化的重要作用,设计师需要通过手绘将自己的想法、产品的形态以写实的手法尽可能详细、逼真的记录下来,并以一些美化的方式呈献给设计主管或客户。随着电脑效果图技术的飞速发展,手绘的精细效果呈现功能逐渐弱化,在设计行业当中(汽车设计行业除外)已经很少有设计师以精细手绘的方式向客户展示方案,甚至公司内部的比稿通常也采用二维或三维电脑效果图进行,而手绘的记录想法、分析形态及功能、交流沟通的功能则被日益强调。因此,我们可以说,设计专业手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手绘方式快速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阐述设计思路、推敲设计要素、呈现设计预期成果的能力。其中,交流、传达以及方案推敲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换句话说,就是使学生掌握设计师的沟通方式和交流语言。我们可以通过手绘草图判断一个设计师的专业水准,其评价标准并不以产品效果的逼真度为依据,而是以功能的逻辑分析、形态的推敲演进及设计观点的合理表达为主要依据。在一个仅以华丽效果呈现的效果图方案与一个思维严谨、视觉形态发展有序有据的设计方案之间,业内人士的选择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当今设计专业手绘教学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手绘教学面临的问题
手绘课程在目前本科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通常设置为专业基础课,授课时间一般在大一下半学期或大二上半学期,授课形式为教师讲授基本技巧,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课程作业内容常常被安排在一段集中的时段内完成。这种课程设置方式能够在短期内对学生进行手绘快速表达的启蒙,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手绘技巧,但从长期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授课方式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在技术的提高上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学生自身的悟性和较强的自律性,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并不能具备使用草图表达、推敲方案的能力,因此从达到教学目标的人数比例上来讲是比较低的,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问题:(一)缺少形态推演的思路。设计师的设计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象、从思维到视觉形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草图将头脑中的想法转化为看得见的视觉语言,学生在刚刚接触草图的阶段并不能掌握这种思维具象化的能力,能够提出好的概念却不知道如何用草图转化为具体的造型。目前的手绘课程绝大部分是以临摹为主要手段,诚然临摹是学生提升手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单纯临摹并不能使学生清楚地理解造型规律,更遑论通过草图来对产品形态进行推演了。(二)评价标准模糊。设计草图与绘画有相通之处,但也有着很大的区别,绘画注重对客观事物的再现或对画家本身精神、情感的抒发、表现,在作品中往往会利用光影等因素来表现虚实关系,或精细刻画、或故意掩盖虚化;而设计草图更加注重的是说明性,即以图形化的语言将设计的意图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由于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因此在草图中要尽可能把所有的细节推敲清楚,不能留有无法解释的形态关系。目前国内本科设计类生源主要来自于艺术类考生,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常常以绘画标准来判断草图的优劣,例如更加注重画面效果是否炫酷、风格是否新颖时尚等,而忽略草图的说明性,很多课程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讲授。(三)训练缺乏持续性。设计草图绘制不同于绘画,属于技能培养,对悟性要求并不高,但依赖于长期大量的练习。目前高校此类课程通常设置在较为集中的时段,学生在短时间内会进行大量的手绘练习,但课程结束之后,大部分学生就不再进行专门的练习,加之后置课程中如果对草图要求不高,久而久之则技艺生疏,手绘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往往只有那些自律性较强,能够长期坚持草图训练的学生才能在大学毕业时具有优良的手绘能力,其他大部分学生就只能应付了事。(四)训练内容、方法缺乏针对性和拓展性。工业设计行业分支方向众多,学生在进行草图学习及练习时盲目的进行临摹,难以总结不同类型产品的造型规律和画法,例如:学生大部分是从临摹电子产品草图入手,转而绘制交通工具或家具等其它门类产品时就感觉无从下手。另外,大部分的草图训练是从基本几何体的加减关系出发的,因此学生遇到非基本几何体形态(如:柔性的有机形态、具有参数化特征的线形形态等)时就感到难以表达清楚,同时很难通过草图构思出具有创造性的形态关系。同时,一些从工业设计中衍生出的行业对手绘的要求并不完全等同于工业设计,其训练目标及方式具有一些新的思路和元素,这也要求手绘训练具有一定的拓展性。(五)不能应对当前的就业及深造需求。很多学生在就业后发现,在学校学习的手绘方法在效率上难以适应企业的快速要求,例如:难以在较短时间内绘制出一定量的草图方案;花很多时间用在表面效果的修饰,而忽略设计意图的表达、形态细节的推敲等。另外,也有很多学生会在课余选择一些教育机构的草图课程,以应对考研、出国等深造需求,而事实上这些课程在手绘基本技巧上与本科教学内容相差无几,更多的是增加了一些套路性呈现方式的教学。
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教学解析
室内设计本身就是一门有较强实践特征的课程门类,它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优秀的室内设计可以帮助人们营造更为良好的居家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手绘效果图作为室内设计课程的关键一环,对设计者室内设计整体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教学成效的反思与总结,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教学面临的困境
1.政策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力度,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政策、新制度来进行教育工作的调整与革新,尤其是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以后,都给我国各高校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教学的发展产生了的重大的影响。一方面,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让各个高校的教学压力也在随之增加,同时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人数的激增,也高校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教学的师资力量出现相对的不足。另一方面,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以后的,高校的生源质量也变得更为复杂,部分学生天资聪颖,能够较快适应高校手绘效果图的教学安排,但是部分适应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学习效果不佳。
2.科技方面
科技的发展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教学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当前计算机技术在室内设计行业中的运用已经较为普遍和常见,以往较多依靠手绘完成的室内设计工作也慢慢的在被计算机设计所替代,因此学生也开始逐渐的淡化对手绘设计的重视程度,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对计算机制图设计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热情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斯内设计手绘效果图教学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园林快题设计教学研究
摘要:快题设计作为园林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性思维、考查学生综合知识、提高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三亚学院着力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快题设计课程进行探讨以期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园林;快题设计;教学
为了适应时展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增加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表达和实践操作能力。也为逐步实现大学人才能够走向社会的理念,着力于培养综合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目前园林快题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1]。
一、园林快题设计课程的重要地位
快题设计是指设计人员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3个小时或者6个小时)内完成指定的设计内容,最终成果是一套相对完整并能反映设计主要内容的方案图纸。近几年中国进入加速的城市化时期,城市建设加快发展,园林城市逐渐增多。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不断接受国外的设计模式以及高效的工作节奏,设计师逐渐要具备准确敏锐的设计思维。行业日益竞争的环境下,房地产、设计院等企业开始挖掘高效人才,力求短时间达到质量的保证和创意的突破。快题设计对于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掘多角度并且快速分析问题能力、强化手绘表现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设计评价能力等确实有非常好的指导性作用。
二、园林快题设计的教学研究
环境设计专业手绘教学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环境设计专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对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手绘教学工作新时期也有了新的要求。文章基于手绘教学的本质目标,重点论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采取多种手段开展有效的手绘教学工作。一方面能够从整体上培养大学生艺术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从专业技术技巧层面上提升手绘表达能力,并以期构建良好的环境设计手绘教学模式。
关键词:环境设计;手绘表达;设计思维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发展,人们对环境建设的审美需要日渐提高,市场对环境设计的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加大。电脑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环境设计与电脑技术的相互融合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一时间电脑软件班层出不穷,在技法教学层面大有取代手绘教学之势,但无论如何都应是“头脑在先,手段在后”,各种工具只是头脑的辅助工具,不能取代大脑,而手绘自然是对大脑思维还原度最高的形式之一,比电脑制图来的要真切。环境设计不是简单的设计一个东西,设计师需要拥有极为丰富的空间想象力,运用各种元素营造一个场景,而这是软件无法帮助头脑想象的,它们只能辅助头脑来表达。手绘表达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技能的训练拓展到设计的思考层面。
一、高等院校手绘课程教学面临的现状
首先,目前普遍存在对手绘理解偏颇的现象。片面地认为手绘表现中线条画的直、画面效果“潇洒”即是好,其实不然。任何一种手绘图像技巧都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手绘图像的评价不是以图像技巧效果作为唯一标准的,图像的思想、内涵和设计主张是评价的关键。也就是说手绘表达最重要的是传达设计成果,准确表达空间关系。尤其是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如何将一张室内或者室外平面图准确地以透视表达,这其中除了要选择好的角度和正确的透视关系外,准确地将各个空间的关系在透视图中清晰地交代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这关系到空间内部各构筑物之间关系的准确性表达。从空间关系的准确到材料、色彩的准确表达,只有这样的手绘图像才能算是好的手绘图。其次,过分追求某种讨巧的所谓表达风格。如某某手绘营号称亚洲最大手绘班,每年前往学习的同学络绎不绝,从该培训机构走出来的同学一出手皆是这一培训营老师的表现风格,这一现象也多次遭到一线设计师的抨击。诚然某一表现方式比较吸引甲方,但如果大家均临习此法,手绘的图像表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魅力。总之,手绘表达的评判标准绝不仅仅是以图像技巧为标准,其传达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才是其关键。
二、手绘教学的意义与教学目标
乡村振兴儿童美术教育改革探析
一、乡村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述
为了深化乡村儿童美术教育改革,且以往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乡村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儿童美术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提出了“划出美育硬杠杠”的重要指示。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范畴,它可以渗透至各个学科,是实施美育的主阵地。在学科概念中,美术是艺术的子学科,美术教育也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分支。而儿童美术教育不仅对一个人的发展至为重要,也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已有良好的基础,但仍有一些方面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专业师资严重匮乏和家长认识存在误区,出现了内容散漫化、教学方式固化、评价空泛化等问题。乡村儿童美术教育缺乏师资、教育成本投入少、社会地位低,面临着比城市儿童美术教育更为尴尬的处境。且现有研究大多是以学前儿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视角,而基于教育条件落后的乡村儿童视角的研究尚有不足。鉴于此,本文拟结合《山海经》暑期领读计划教学经验尝试通过分析乡村儿童的校外美术课堂,总结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弥补乡村儿童美术教育课堂不足,推动其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深入和全面发展。
二、乡村儿童美术教育的存在问题分析
乡村儿童美术教育的存在问题可以从美育意识淡薄、教学内容单一和评价方式不科学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一)美育意识淡薄。有些乡村地区的美术课可有可无,且内容随意、缺乏开创性。家长盲目的认为分数至上,而美术课程不纳入考试范围,不会积极的引导孩子接触美术教育,不重视孩子美育的培养。(二)教学内容单一。美术课程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中、学科中、教材中。单一的课堂模式,抑制了儿童活泼天性的展现,束缚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儿童美术应该与其他学科相互合作,相互影响,整合地域性教学资源、融入差异化教学方式,实现共同提升,而不应该是单一课程教学。(三)评价方式不科学。乡村地区缺乏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体系,过分的强调作品的“好与坏”“像或不像”等问题,忽视了美术教育的周期性与美术教学的过程性。导致儿童产生厌倦、畏惧的心理。
三、乡村儿童美术教学的有效建议探讨
针对现阶段乡村儿童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手绘山海经》系列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从教学内容的碰撞与融合、建构多样化的教学氛围、教学评价的丰富等多方面改进教学策略。(一)教学内容的碰撞与融合。学者尹少淳在基础美术教育改革中提出:我国美术课堂教育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从而忽视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课程实践性较强,可以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科目进行交叉性学习,促进学科之间的教学相长。《手绘山海经》是国学经典《山海经》与美术课堂的有机结合。教师通过传授山海经中所记载的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等内容,丰富儿童的固有认知,满足了孩子们对古代神话故事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头脑风暴,根据书中提供的文字描述,通过画笔将邦国、山川、志怪、人物等内容描绘出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二)建构多样化的教学氛围。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学习观中提出,学习不在是由教师一味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这种建构是无法由其他人代替的。此次《手绘山海经》课程亦是如此,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绘画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让学生在内化山海经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创作。通过文字的描述,激发大脑的潜能,开拓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在让老师“帮忙”完成画面,增强孩子对作品的理解。教师为孩子设置了《山海经》中的情境,孩子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启发不断的探索,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内在知识的转化。(三)教学评价的丰富。在《手绘山海经》课堂教学中运用质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多主体评价、量化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多角度、全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深度考核与检验。1.质性评价现代教学评价中提倡从量性评价过渡到质性评价,在《手绘山海经》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结合美术学科的周期性特点,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通过档案袋形式收集学生阶段性习作及成果,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合理地运用档案袋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美术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2.过程性评价之前所具有的美术教学评价,往往仅关注最后的成果并不会关注具体某一环节,更不在意学生对美术所持有的情感状况。在《手绘山海经》课程中不在单一的关注静态评价,而是关注儿童绘画的每个环节,对他们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在阶段性评价过程中对阶段性的问题进行批评指正,对最终的画面效果具有建设性作用。3.多主体评价为了丰富评价方式,在《手绘山海经》课程中先进行自评、他评、师评,再通过互联网方式将学生作品上传网络让学生、老师、家长、媒体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可以促进双方或者多方的发展及进步,也增强了孩子绘画积极性。4.量化评价量化评价可以把复杂的美术活动过程简化为数量,把丰富的质的现象还原成量的积累。在《手绘山海经》课程中对每一幅作品进行打分,可以让孩子们发现作品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他人作品中的优点,有利于儿童对美术技能技巧知识的掌握,但量化评价过于绝对亦有不足,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5.多种评价教师在《手绘山海经》课程中运用了质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多主体评价、量化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运用多主种评价可以促进课堂的多方协作,有助于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在课堂中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外,还能引导学生学会创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高校艺术教育的现象探究
一、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几点问题
教师在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古时,老师又叫夫子,教师的含义非常深刻,老师就像是个坐标轴,上下左右时刻给学生指引着方向。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定义是什么呢。如今有很多的学生是在完全不懂的状态下,混乱的状态中去学习艺术。可是对于艺术现在的学生们懂得多少呢?学校为了利益大范围的扩展学生,而学生的素质又跟不上扩展的速度。两者是不相融合的,这一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欣赏美呢,所谓审美是应该有一定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心灵是要和自然相结合的,是身心和自然的一种融合。但是现代人已经大多数丢失了这种审美能力。盲目地去追求当今的现代美。当代的艺术教育,太机械化,教条化。只是简简单单的在课堂中在教室里学习书本上的理论。实践性不足,学生应该走出去,走出教室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博物馆里去身临其境的感受艺术的魅力,去触碰艺术的温度。专业能力的加强,重视专业性课程教育,虽然人才要全方位的培养,但课程安排要有利于专业的培养,对专业知识的项目要多多重视,不要样样抓,样样松。高校,对专业型人才要重视专业培养,课程安排,要适应专业课程的需要。高校大多注重科技电脑技术的培养,而忽视了手绘,电脑取代不了所谓的手绘基础,很好大型项目都是手绘出来之后,再用电脑制作的,现在的学生缺乏动手的能力,以为电脑技术就是唯一工具,可以解决一切,但又是相反的,手绘的能力更加重要,手绘可以更形象的表达出作品的含义,与心灵的沟
二、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措施
对于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我们应该改革这种教育现状,要改变这种教条的教学模式,僵硬的教学理念。首先,学校要加强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完善,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应该多组织课外学习活动,积极同当地美术馆配合,让学生可以更近距离的接触艺术,身临其境的感受艺术气息。学校也应该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完善学习内容,要让学生可以独立的完成作品。培养学生要有深度的学习。学校的教育制度应该有所变动,现代艺术教学科目中有太多和艺术无关的科目在开设着,这就大大的压缩了学生对于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研究,大量的占有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多开一些有关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减少一些与专业课程不管的学习,在专业领域中,更深刻的学习探索。电脑先进的技术固然重要,但是现在的教学中太过于注重电脑技术的学习操作而渐渐忽视了手绘。电脑永远都不能取代人的思维,只有手绘的能力越来越强电脑的运用才能越来越熟练,才能有所升华.如果学生欠缺了手绘的能力,那么作品也会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其次,学校也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老师不仅仅是要教书,还要育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道德高尚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对国家有利的人,能服务社会的人。教师是教育的重点,为人师表,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素质涵养,道德修养。总之,我们要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又要结合本民族的传统修养,德育,美育,要完成学生人格的重塑,还有不断创新,多角度的去看问题,全方位的审视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个人修养,克服缺点,发扬优点。艺术设计,是一个主观意识较强的专业,发挥主观意识,具有创新精神,是这个专业的一大特色之一,所以教师要积极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个性的思想,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表现美,运用美,而不是告诉学生什么是美,为什么美。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应试教育,老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书桌前学。教学不应该仅仅只在教室里,讲桌前,更应该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博物馆里学习与研究。进行讨论与研究,有自己的观点主张。而教师不要以理论束缚学生的天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要抹杀了学生的原生态观点。所以我认为当今教育问题不容乐观,更不可忽视。应该重视起来,有阶段的去完善。针对现在高校艺术教育现状要做出深刻分析总结,然后实施完善措施。改革,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新的体验方式,而不是本质的否定,要真实地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取之优点。不要全部学习他人的教育模式,结合本国的文化,去发展属于中国的教育,不要阻碍了学生的洞察力,应鼓励学生放宽视野去学习与实际结合在一起。和实践相互动。重视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不要教条化。要让艺术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更好地相结合,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修养和现代文明相结合,注重人的发展,不要以利益,金钱为导向,去发展教育,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作者:王伟旭工作单位:北华大学美术学院
工业设计类教学实践研讨
工业设计专业在中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西方相比,仍然很落后。目前国内只有个别几个院校的设计专业办出了自己的特色,而大多数工科工业设计学校的工业设计教育水平依旧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准上,丝毫没有质的飞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工业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而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招生大多是理科生为主,绝大部分学生对工业设计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第二,一些理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由于大多是在机械设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出现了课程教学体系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模式化、重视理论学习和考核,而忽略设计表现和设计实践,导致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的需要等现象。所以工科工业设计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方向和实际办法需要设计教育界的同仁们共同研究和思索。
1工科工业设计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现代工业设计教育在我国的历史较短,工业设计教育的体制、体系还不太完善。各高校由于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方向不同,其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种种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在一些工科院校中尤为突出。其教学课程开设往往是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机械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2)设计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3)设计表现课程:主要包括手绘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4)设计理论课程:主要包括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等。这种课程设置形式,包含了工科、艺术、文科等多方面的知识,作为工科工业设计专业来说这样的课程设置本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大多数工科院校对于这些课程缺乏系统性的认识,这些课程通常情况下由各种专业背景的教师任教,教师之间缺乏专业交流,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不能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比如机械理论课程基本安排给机械专业的教师任教,由于任课教师对工业设计专业知识缺乏认识,所以只能按照机械专业的教学形式来进行教学,缺少与工业设计专业知识的结合。而设计基础类课程则大多由艺术专业出生的老师来任教,同样也缺少结合工业设计专业需要进行课程讲授。在这些课程设置中设计表现类课程所占篇幅最少,在大多数工科院校里也基本不受重视,设计表现课程不能为专业设计课程提供依托。而所占篇幅最大的设计理论类课程则缺少系统的设计实践的训练,学生不能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程序,课程之间缺少融会、贯通,甚至出现设计理论重复讲授的现象。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工科工业设计课程设置的问题和弊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而工科工业设计专业要想发展,要想摆脱现在的就业困境,就必须进行教学课程改革。
2设计表现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工科工业设计的学科设置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果进行教学改革,需要从很多方面入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到设计表现对于工业设计的重要意义,并把设计表现作为工科工业设计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为什么要把设计表现作为工科工业设计的核心课程呢?这是由工业设计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所决定的。工业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而不是搞理论研究的学科,需要设计师具备良好的设计能力和一定的设计经验。而我们培养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就是一个个准设计师,那些从事工业设计的设计公司和企业需要毕业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具备一定的设计实践能力和设计表现能力,而设计表现能力往往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因为学生在本科阶段所能接触到的实际设计项目毕竟有限,再加上缺乏与生产制造相结合,所以工业设计学生本科阶段的设计作品一般都造型优美、有创意,但基本无法生产或者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工业设计本科阶段最需要培养的能力就是设计表现的能力。
3设计表现的分类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注重引导创新与技法训练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协调创意与技法训练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技法练习与创新意识并不矛盾,二者不可顾此失彼。在技法训练中要多临摹多绘制;在创新能力训练中要勇于打破常规。将二者对立起来是不可取的,也对设计的发展不利,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设计市场中的运用越多越广泛,有很多设计师担心手绘要被电脑取代,后继无人。事实上,随着中国设计市场逐步健全,设计手绘再次得到设计行业的重视。单纯的创意表达可以通过手绘快速展现出来,面对客户或者现场指导施工都具有很好的作用。电脑图像的制作则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样看来手绘在设计中有着快速沟通的作用,并且只需要纸、笔就够了。设计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手绘设计与电脑设计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整体提高。案例1:在《室内外效果图技法表现》课堂授课中,引导学生手绘技法与创新思维的辩证关系。本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高考前都是美术科班出身,在他们的认识里,往往觉得手绘作品的绘画技巧大过于设计的创新。手绘设计中表现技法固然重要,但设计上的创新也同样重要,不可顾此失彼。在训练手绘技法的同时,把创新设计作为评比标准之一。换言之,在学生设计作业中,作品形式一味地照搬照抄,即使技法运用再熟练,也不能成为最好的作品。另外,某些作品手绘表现技法中规中矩,设计语言却非常有创意,并且有很好的设计理念做支撑,也不失为一件好的设计作品。
二、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艺术设计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基础课到专业选修课再到专业方向课,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在课程环节设计的时候融入些许创新的能力培养环节。同时引导学生把专业知识分解充足,形成新的知识。将体块或图形进行分解、叠加或者重组,从而得到新的体块或图形,再或者将物体、形体抽象、变形,衍生出新的物体。从已知的设计转化成全新的成果。反复的创新训练对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有了新的提升。案例2:《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这两门课的课堂教学中,开设了一些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环节,以模型制作及画图的形式提交作业,从纸面上的图形设计转换出立体的模型,并且阐述转换依据,由此更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在课程设计的内容上丰富多彩,给学生带来设计创新的兴奋点,让学生的学习行动从被动转为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从点、线、面到三维立体空间的认识全部提到了新的高度。案例3:《人体工程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启发学生采用多方位的思考模式,特别加强发散思维、立体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从多角度分析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并在课堂上以手稿绘制形式把某一种设计元素无限展开、扩大,甚至把它抽象、变形,从而得到新的视觉元素。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学生的创新力得到不断提升。以往学生思维比较懒散,在做设计作业时经常“以不变应万变”去应付了事,但是在加强创新能力和思维培养之后,学生在方案设计中经常采用特别新颖的设计语言与新奇的设计手段,设计创新效果显著。
三、非结构化学习与自主学习
非结构化学习与自主学习是艺术设计学习的特色,反映在实践教学中,学校与教师适当减少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和结构化学习的安排,并且适当增加了一些课外时间,倡导学生采用自主性、实践性、体验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以兴趣为导师,规避掉一些繁文缛节,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案例4:《环境景观设计》课堂教学中,课余时间把学生分成4~5组,每组5人,分别考察长春市内不同景观景点,例如雕塑公园、锦程公园、净月潭公园、南湖公园等。要求每组成员在游览观看的同时,总结当前景观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包括景观整体功能区规划是否合理、行人道路规划如何、植被之间的体量关系与色彩穿插、水体设计手法以及公共设施设计是否安全合理等等,并拍照,最终以PPT报告形式分别进行台上演讲。同时多观看并分析优秀环境景观的作品,对大师的作品进行分析,加深对环境景观设计的认知与了解。结课作品分别以展板形式上台讲解。从现场勘测到资料搜集,从开始方案构思再到具体方案设计,每个步骤都要求展示出学生对待此次景观设计的投入态度。教师与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感受各抒己见,予以作品纠错与修正,从而也可以考验团队协作设计能力。这样的自主学习方式有效刺激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他们在做设计时完全由被动变为主动。
研究工业设计教学创新
1.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
随着每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以往相比在不断的减弱,这就为我们在日常教学和课程设置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以前的大学是好中选优,进入大学门槛的都是真正想学和励志要学好、学精的学生。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要花大力气保证基础教学,要把基础打牢。万丈高楼平地起,就是这个道理。从事艺术教育的人常说:艺术之间是相通的,既存在不同,但更多的是相互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教学中打破专业之间的明显界限,尽量多的向学生传授专业设计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融会贯通。在常规的设计教育中,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开设部分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并在设计课程中可以适当增加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启发、讨论式教学,形成真正的沟通、互动。这一点西安交通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就做的比较好,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还可以参照国外一些院校的教学模式,如“导师制”“、工作室制”等形式。同时,也可以多渠道地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引领学生参与企业的设计课题当中,企业既可以征集到形式多样的创意方案,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实践经验,可谓是双赢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在部分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目前实施起来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
2.多渠道、多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什么、怎么学?要有科学的指导和引领。在设计知识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很多高校中,学生偏重于设计理论的学习,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强度不够。学生拿到一个设计课题,不知道从何入手,基本的设计流程和创新方式都不够明确。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教育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案例的总结和思考、设计方案的探讨、同学之间设计心得交流、专业培训课程的点拨等。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不断为设计者添加营养,把自己塑造成具有前瞻性眼光和国际化视野的资深设计师。其次,应该提倡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摒弃“要我学”学习态度,变成“我要学”,要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心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找准方向与定位,努力且持之以恒地实现下去。
3.注重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国现阶段每年的毕业生都在增加,部分毕业生由于自身能力的欠缺,导致与企业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毕业生不能完全的适应企业的需求,长此以往,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存在一定认识上的偏差,甚至是歧视。在部分学生当中,简单的以为学设计就是学电脑绘图,在大学期间只要把各种电脑软件运用的非常熟练,就一定能找的好的工作。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无论是电脑还是手绘,都只是表达手段的一种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手绘比电脑更加重要。电脑运用的非常熟练,如果没有好的创意和想法,充其量只能在公司里做绘图员。但如果我们有很好的创意和想法,再加上熟练的手绘表达能力,那么我们就能很好地表现我们的设计意图,离优秀设计师的标准又前进了一大步。设计师的创意灵感有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我们需要快速记录转瞬即逝的、最初的设计灵感,首要的前提就是要具有把设计理念和想法转化成可视化设计方案的手绘表达能力。所以,在目前的教学当中,要求学生手绘能力与电脑软件有机的结合。
导向法在住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一.设定课程的基本构架
1、教学单元设置
1.1住宅空间设计原理。本单元以教学可视化,学生站位法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住宅空间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1.2住宅空间设计方法。本单元根据住宅设计进程的四个阶段: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实施阶段来进行教学设置。在此单元着重训练项目设计前的准备工作,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读懂采样图纸,学生通过设计师及客户的角色扮演,制作并完成客户意向调查问卷,并根据客户喜好及实际需求,手绘表现功能空间关系的气泡图。
1.3住宅空间设计氛围营造。此教学单元综合了住宅空间的设计要素,阐述了色彩及材质的选用依据、照明方式及灯具的选择与布置、家具及室内陈设品的选用。在此单元要求学生根据前期所完成的意向调查,确定设计风格或主题,分组进行家具及灯具的市场调研。规定学生在所给时间内,自由组织分工,讨论完成并做汇报演讲。
1.4住宅功能空间设计。引入设计项目,要求学生根据项目图纸,讨论住宅中每个独立空间所需的设施和布局方式,做该空间2~3个不同的平面方案,并选取最优方案进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