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演员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1 12:01: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实训演员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
[摘要]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长期以来,大学教育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我国虽然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校专业培养中对实践课程建设的力度逐年有增无减。但是,与外国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职业能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成为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中所包含的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共同构成了所有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也将成为事业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大学教育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我国虽然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校专业培养中对实践课程建设的力度逐年有增无减。但是,与外国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改革研究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高校还没有重视起来,甚至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将职业能力培养划分到职业院校的教学范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依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依托现有课内实验、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实验区等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高水平的职业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实践课程内容建设和实践平台建设,以及实践课程改革建设,以学生为实践主体,重点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一、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是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些主干专业课程。如,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新闻摄影、大众传播学、节目主持艺术、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主持艺术、电视节目制作等,根据课程性质,有课内实验指导教师设置了课内实践课题。其为两种实践形式:一种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留出一定时间,组织学生根据本次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模拟职业环境进行实践。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30分钟的模拟采访训练;《节目主持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进行课前10分钟即兴主持训练和各种类型节目主持训练,采取教师讲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效果分析与总结。另一种是阶段理论内容讲授完,利用一次或几次课时间进行课题型课内实践。由此课程主讲教师亲自到现场指导。如,《影视编导》非独立实验课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对每组学生按个人兴趣进行分工,拟定一个拍摄情景,一组的学生共同创作,最终拍摄并剪辑完成一个完整的影片场景。课内实践,由任课教师全程亲自指导,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切中问题,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性强。这种实践形式,密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联系,使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同步增长,从而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综合实训
《汽车营销实务》课程微课的开发与实践
一、微课选题
一门课程所对应的微课不应太多,也不是每一个教学单元都需要微课,微课选题应具有代表性、完整性、独立性、普遍性和重复使用性的特点。选题的过程包括课程分析和提炼学习情景。
(一)课程分析
课程分析的目的在于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学生的能力构成,分析教学形式和学习资源的利用,归纳出课程所有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行为特点。《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工学结合课程。其所对应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汽车销售企业的汽车销售顾问岗位,学生通过汽车销售顾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和练习,掌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提炼学习情景
汽车销售顾问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包括展厅接待、需求分析、产品展示与介绍、试乘试驾、销售促进、一条龙服务、报价签约、交车、售后回访等。根据汽车销售顾问岗位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结合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其主要学习情景为汽车销售礼仪、展厅接待、寒暄、需求分析、六方位介绍、试乘试驾、异议处理、一条龙服务、报价签约、交车、售后回访。这些学习情景即可做为微课的选题。
谈论市场营销教学体验式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1)创设一定的模拟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所谓“角色扮演”,是指将特定的社会活动搬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锻炼自身的营销能力。首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模拟真实的特定情境,然后由学生充当演员,由教师充当导演,在模拟表演中让学生对营销方式产生深切的切身体验,以激发学生对营销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我们在教学“人员推销”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一些课堂推销的商品,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分别上台推销自己所选择的商品,包括:敲门、进门、介绍、说服、售后处理等各种真实的情景。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在近乎真实的情况下,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无论是从全局把握,还是从细节安排方面,都可以帮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锻炼自身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当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快感时,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促使他们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技能,有效帮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动脑思考、实践操作,可以使他们在模拟真实环境中感受成功与失败,从中获取经验或教训,从而积累相关经验,为以后真正走向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市场调查”这部分内容之后,为了进一步促使学生认识市场、掌握市场,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份作业:调查本校学生的需求意向,并自制一份需求意向调查表。当学生制定结束后,由教师对该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相关评价,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一份合格的需求意向调查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他们纷纷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实际的民意调查,大多数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制定出了实用有效的调查表,并深入体会了教材的理论概念,掌握了知识的本质。这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逐渐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
(2)模拟案例,实施体验教学。在市场营销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案例非常丰富,有些教师在讲解案例时,一般都是简单介绍案例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根据案例中涉及到的营销知识进行分析与解读。其实案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将案例作为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然后根据案例,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比较,在演绎的过程中进行分析。
(3)参与实际销售,实施体验教学。实际上,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产品或商品卖出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真正去销售产品,使他们通过真实的销售体验,来理解课文上的理论知识。例如,任课教师可以将班内学生分成4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500元的基本资金,要求他们自己挑选商品,完成“进货、宣传、销售、回款”这一完成的营销过程,最后看一下哪一组的成绩最好、回款数额最大。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对市场营销产生了切身的、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加强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再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公司的具体情境制定一份详细的营销计划书,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然后再下一节课上,让学生用演讲的方式将自己的策划书清晰、形象的展示在老师和学生面前,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口语表达能力,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4)拓展实训,让学生进行体验。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才能加深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印象,提高他们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因此,作为市场营销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实训范围,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实践自己的理论技能,帮助学生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要通过开设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广告学、市场调研等课程的校外实训项目,来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例如,保证每学期末都有两周左右的短期实训时间,让学生在综合实习实训中获得充分的实践体验。校外实训可以将学生从课堂直接带入企业的营销阵地上,通过锻炼他们的营销管理技能,实现对学生的拓展培训。校外实训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外出参观、参与资深人士的座谈会、参加各种商务洽谈、参观商品展览会等等,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实践拓展训练机会,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5)通过沙盘模拟,实施体验教学。沙盘模拟企业经营是近年来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它和场景模拟比较相似,但又远比场景模拟复杂。沙盘模拟按照每组5~6人分组,每个组模拟一家企业,小组中的每个人扮演企业中的不同角色,如CEO、CFO、CMO、COO、CLO、CHO等,然后在一个假定的市场里和其他小组竞争,模拟企业经营中的营销管理等各种复杂问题,最后由专用软件对各组的经营情况进行评判。在模拟经营中,学生仿佛置身于企业经营实践中,他们须对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问题迅速做出决策,其中充满了紧张、兴奋、刺激、挑战。在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投入了充分的热情,他们花费大量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小组做出的决策往往经过了小组成员的反复争辩,这种全情投入的情形在传统的“授受教学”中是很难看见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更好的掌握所学营销知识。
高师钢琴教学思考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施背景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肇始于1903年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也实施了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在美国成立,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土顿的东北大学,协会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重点是跨国安排学生的工作实践,以达到教育国际化的目的。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以进一步从名称上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便于理解。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对于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各国都有一些自己习惯的称呼,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中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习国外合作教育的经验,于“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全国进行了试点,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定位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现代高职院校教育已由“教师本位”阶段发展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多元化发展时代。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2014年6月,针对现代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放在重要凸显的位置。同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相关文件下发,标志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已经迈入改革、创新时期。而“工学结合”模式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探索实施“工学结合”模式适应时展,是响应国家号召、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高师钢琴教学实施“工学结合”模式意义
(一)体现高师“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目前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不能与招聘职业岗位相适应,进而导致毕业生就业日趋艰难。高师钢琴教学的“工学结合”模式要求紧密结合职业特点,关注职业需求的动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课本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培养弹、唱、跳、编、讲、教全面发展的“通才”。(二)促进教学改革,推动协同创新意识。“工学结合”模式强调教学内容与工作需求相对应。要求教育者必须深入工作岗位考察、调研,了解当前音乐专业就业的方向及岗位的需求,分析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基层基础教育师资及相关基础音乐人才市场所具备的钢琴技能要求引入教学内容中。同时,邀请用人单位走进课堂,与一线教师交流,提出可行的建议,创建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工学结合”模式鼓励“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思路,与行业、企业第一线的专家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授课和指导实践教学环节,相辅相成,促进高师钢琴教学创新发展,推动用人单位的协同创新意识。(三)促进教师“成长”,推进优质教学团队的构建。实施“工学结合”模式要求强化教师专业技能与实践教学能力,教师不但具有良好的钢琴教学能力,且能以演员的角色活跃在舞台实践表演中,能以文艺工作者的身份担当相关的音乐工作。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专业知识,通过进修、集训、校企交流提高专业素质,通过观摩课、研究课的形式让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实践,从而进一步促进科研与教学并进,推进优质教学团队的构建。(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就业能力。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的行业特点较突出,职业任务较广泛,将工作任务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岗位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工作适应力,提高学习能力。教学与实习、实训基地相对接,能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师钢琴教学具体实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工学结合”模式是以工作岗位需求为职业导向,以服务市场经济需求为中介,在教学中贯穿职业岗位内容,在实训中把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成为工作能力,以“工”带动“学”,实现“学”用于“工”。在高师音乐专业培养方向及钢琴教学目标确立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高师音乐专业培养什么方向的职业人才,当前相关的工作岗位需求,职业行业的标准,在钢琴教学中担当的任务,因此要到基层基础教育、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只有深入相关行业研究才能明确教学目标。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要具备钢琴基础弹奏,同时熟练掌握歌曲伴奏编配、即兴演奏及自弹自唱的能力。在与用人单位交流与探讨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学生所掌握的钢琴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情况,所产生的困难与疑惑值得教育者进行教学反思,促进其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更新。(二)更新教学内容。在“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中,教学内容必须与工作内容紧密联系,课程教学服务职业岗位需求。在调研中发现,基层音乐教育钢琴技能主要表现在:幼儿园教学中应掌握幼儿趣味性强的歌曲弹奏,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大风车》《丰收之歌》等,并能即兴弹奏时下流行的动画片音乐网络游戏音乐,如《冰雪奇缘》《熊出没》《植物大战僵尸》等,还能改编一些经典名曲,使之简化。以上弹奏的乐曲可以运用在游戏活动睡前提示上下课提醒蒙式教学中,不仅启发幼儿的音乐思维,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建立愉悦的师生关系。小学教学中应掌握少儿歌曲的伴奏,包括独唱合唱,如《小红帽》《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共产儿童团歌》《幸福拍拍手》等,掌握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的弹唱,如《小马保莉》《你是我的小苹果》等,并能在少先队主题活动、校内外音乐活动及比赛中担任相关的弹奏任务,同时具备指导学生演奏一些初、中级的钢琴独奏曲的能力。从事基层文化站工作中,能以钢琴演奏的基础、良好的内心听觉、优雅的演奏审美观来审视、展开服务工作,如指导学员欣赏层次稍浅的古典音乐,欣赏钢琴伴奏的歌曲,以达到净化心灵、提高审美、激发热情的具有“正能量”精神的目的。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组织的工作中,能以钢琴练习时散发的“坚韧不拔”“一如既往”的毅力来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结合以上列举的工作岗位,高师钢琴教学应该渗入多学科、多元化的内容。从心理方面介入,培养学生平衡手指运动系统的生理操作协调能力与大脑认知系统的心理能力,克服演奏中焦虑、紧张的心理。从教育心理学介入,帮助学生改善音乐记忆,丰富内心听觉,发挥音乐想象力,提高谱视奏能力。从文学介入,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从美术学介入,帮助学生改进手指触键的感觉,提高音质和音色。从计算机学介入,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辅助学生学习钢琴。从音乐学介入,通过视唱、乐理、和声、曲式分析、中外音乐史、合唱指挥、古筝、舞蹈等本学科课程的渗入解决演奏中触键音色、歌唱线条、音乐构造、节奏、听觉等问题。加大即兴伴奏的编配能力,强化歌曲伴奏的弹唱能力,增加钢琴艺术发展史和钢琴教学法内容。(三)改进教学形式与方法。目前,高师的钢琴教学形式为一对一的个别课,一对三、一对四、一对六的小组课及一对十几或二十几的集体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教育者应根据模式的特点增加更多样的教学形式,如观摩课,即让学生观摩有经验的行业一线教师的授课,从中领会专业授课的要领,从相互交流中吸取教学经验,让学生观看、欣赏以“剧团演出”形式的观摩课程,让他们感悟行业工作的特点、任务、内容;实践课,音乐专业学科的特点是专业性强、技能技巧性突出,往往得通过舞台实践的历练才能形成;研究课,通过行业或企事业的参与,针对学生工作中的实践操作问题,发挥教师和企事业技术人员的智慧和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教学质量;评价课,让行业或企事业对教学进行指导与评价,让学校了解行业人才需要,推进校企合作。高师钢琴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练习法、欣赏法、实践法。“工学结合”模式实施下,可根据“行动导向”教学的要求,开创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针对工作项目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符合项目需求、见效性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对工作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与总结,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工作技能的方法。(四)提升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软件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让钢琴教师到行业或相关企业进行短期的工作,参加各类文艺演出、专业课程及学历进修,积极引进文艺团体具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和高职称演员资格证的人才,主动选用学前教育、中小学的“名师”,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引进外校专家,通过专题讲座、教学指导,发挥其客座教授的作用,使教师从能力上既有胜任教师工作的能力,也有指导学生工作实践的能力,所具备的证书,既有教师资格、职称证,也有演员、编导等技术职称、资格证,以满足“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钢琴教学需要。提升教学硬件资源,加强和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把相关企、事业单位引入学校,创建校企合作、产教学研一体化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用人单位挂钩,拓宽与行业的深度合作,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实习与就业一体化,保障“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学习实践需求。(五)改变考核评价与方式。传统的高师钢琴考核评价通常是让学生背奏一首练习曲或乐曲,教师根据其熟练程度、音乐表现、音色音质给出分数,如此考核方式使得学生“闭门造车”,只单纯掌握演奏技能,不具备高师钢琴人才“多面手”的特点。“工学结合”模式,推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采用笔试、口试、操作、舞台实践、职业应用、教案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让企、事业单位参与到考核评价中,让考核学生的评价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
高职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根据《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代物流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基于“三教”改革,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物流管理及其各核心功能的基础知识,了解各核心功能的业务流程,训练学生从实际工作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初步理清各项作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局观,练就团队协作与管理能力。
【关键词】“三教”改革;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
一、高职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性质与任务
现代物流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从事仓储、运输与配送、采购、供应链管理等基层管理及物流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运输、仓储、配送、采购、企业运营和信息处理环节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正确把握物流领域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物流术语,了解将来可能从事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路径。通过相应的实训,使学生初步掌握物流各环节的基本业务操作,锻炼学生运用理论进行分析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对所学专业有较全面的认识,牢固树立客户意识和服务理念。
二、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项目设置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面向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大一学生,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平台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统筹考虑与课程同步讲授的教学内容和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等因素,选取教学内容,并对选取的内容进行序化和整理。教学内容包括“揭开现代物流的神秘面纱”和“奇妙的组合——现代物流作业计划与执行”两个项目。
经济法教学中案例的运用(共2篇)
第一篇 一、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受到老师和学生普遍欢迎,老师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点并长期记忆,学生也喜欢通过一个小案例来掌握复杂的知识点,使教与学在娱乐寓教的过程中进行。因而使繁琐无味的经济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更加易懂、易理解。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对差些,通过一个个案例,一个个情境,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会用大部分时间来讲授理论知识,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较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运用案例分析法,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到激烈的讨论,就会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还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分析推理、语言表达、活动社交等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重点掌握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去解决,从而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学生。
二、经济法教学中如何使用好案例分析
(一)选择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针对性要强
案例是经济法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引用案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好的去理解这个知识点,所以,案例的选择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二者不能存在牵强附会、若引若离的情况,否则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需要引入案例时,必须选择和教学内容关联性强,针对性强的案例。例如,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岗位较多,接触票据机会非常多。因此,我们在选择案例时,就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和现实生活为例,如你作为一名会计工作人员,不慎丢失票据后应该怎么办?可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通过一个案例把以上问题都包含在内。这些内容和经济法中的《票据法》一章就有直接关系,就可以引用票据相关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清晰懂得票据的种类、签发程序、补救措施等。其次,我们也可以选择播放和教材内容相关视频,通过节目里的案例能让学生更加形象的去思考问题,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也积极的调动起来,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选择案例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改革与实践
摘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还必须会“动手”。要培养具有出色职业能力的毕业生,就必须从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课程入手,只有立足高职酒店管理的培养目标和酒店职业岗位的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实现课程和职业技能的双达标。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课;教学方法;改革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特性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是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综合能力是达到培养目标的关键。这种教学方法知识量足,信息面广,但是缺乏学生直接实践和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对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有一定制约。通过调研和课堂教学实践发现,授课方法单一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内容结构安排限制了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实践。课程内容理论多、实践少。学生不能参与或动手,严重影响了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2、经费缺乏限制了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很多学校及教师也逐步认识到应该把学生放到实体场景中去教学。但日常教学又不可能完全到企业去进行,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建立仿真酒店实验室或者建立以实体模式运行的自营酒店,但二者都将需要耗费巨资[1]。3、考核方式单一,“一卷定乾坤”的传统理念根深蒂固反向影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考核方式方面,大多采用传统的笔试为主要形式,不仅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而且很多先进的灵活的教学方法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并没有办法用试卷笔试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践
关于酒店管理互动教学的探讨
一、基础教学模式
目前,学习学者和专家研究出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模拟训练模式、体验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项目教学模式等。这些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些部分相近或相同,选择时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没有一种模式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对象,也就是说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用与否。
二、启发互动教学模式的要求
启发施教、教改互动模式在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课堂上的应用,对其要求主要表现在:首先要求教师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作为教师不仅要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还应该熟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课前,教师需要根据讲授内容及其特点,对课堂需要讲的内容、方式等进行设计,并对课堂需要的材料做好准备。其次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案例素材的积累。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引入的案例是否合适就需要教师的专业判断。教师不能依照教材照本宣科,而应该在日常的阅读、研究以及生活中有目的的去搜寻和积累,在课堂上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再次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讲课不同于舞台表演,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需要与学生这群没有事先排练的演员进行现场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掌控教学进程,调动课堂气氛。最后要求具有完善的教学设备。启发互动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还是人境(或人物)的互动。
三、启发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启发互动教学模式不提倡课堂教学模式固定化、单一化,而要求从实际出发来安排教学过程,大体归为四步走:第一步课前布置作业,收集材料。教师在上完前一部分课程内容后,对下一次课堂内容进行作业布置,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收集材料,集体讨论,课下还可以通过邮件、面谈、电话等方式,实施资源共享。例如:《客房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这一节的内容,可以事先根据酒店客房岗位设置将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学生选出一名“主管”,课后由“主管”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别选出“领班”和“员工”,在“主管”的主持下,查阅每个岗位的设置标准和岗位的职责。又如,《酒店客房预订业务》这节内容中,主要讲解饭店客房预订的方式和类型。在进行这一章节讲解之前,要求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预订方式了类型的资料,学生分组对各种预订方式进行模拟,便于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去加深对客房预订方式和种类的了解。第二步学生讲解、演示。教师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的材料展示出来,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的掌握课程的重难点。以《客房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这一节的内容为例,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导入“部门例会”的形式,教师扮演“客房经理”主持会议,又各个“主管”和“领班”描述岗位职责、日常事务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种互动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制。再将这种互动式运《酒店客房预订业务》这节内容中,学生的演示主要体现在将酒店岗位的工作程序和内容搬到课堂当中。教师在课前准备电话预订、网络预订实训的场景,包括客人姓名、电话、传真;客房的类型;住离店时间;付款方式;客人抵达方式及特殊要求等。学生运用课前收集到的材料,根据教师场景的设置,模拟一段电话预订或操作网络预订。第三步巧设疑问、学生探讨、教师指点。“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轴心,这起到了启发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效果。教师在学生演示和讲解完后,先不加以评论和讲解,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相互的探讨,点评出优秀的、值得借鉴的部分,也指出不足的的地方。学生在课前已经对资料进行收集,讨论也得到一定的结果。第四步精简小结,巩固新知。教师要抓住学生急于鉴别自己探索结果的心理,回到主导地位中去,剖析错漏,归纳、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具体、准确、系统地讲述知识内涵和构成。课堂小结,也是启发施教、教改互动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传统教学总结不同的是,教师不是对自己的分段讲述进行自我总结,而是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疏理学生认识结果,推导出结论。是学生由形象思维能力向抽象思维能力的迈进。
电视编导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一、基于网络资源利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二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何克抗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何克抗等提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是: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同时还提出一系列以“学”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但在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形成不同切实可行教学模式上,还有待丰富和补充。
如果说何克抗先生所进行的研究是宏观的。笔者进行的研究则是从微观入手,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新闻传播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数学模式;二是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环境开展高效地教学与学习;三是结合姜大源教授“工作过程”理论,开展课程改革;四是用角色为学生定位,确定未来工作的角色。这四个问题所解决的核心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把探究式学习与角色体验式学习结合起来,把虚拟体验与真实创作、生产结合起来,把理论、实训和实习结合起来,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策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为了在实际中真正实现我们教学预期效果,我们把网络环境内涵适当缩小的同时适度扩大了它的外延。我们所说的网络环境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训、实习的所有环境。具体讲,网络环境不再单指多媒体和网络教学齐全的教室,同时它还包括学生宿舍的网络平台、专门的学习网站、专门的网络实训平台、其它一切可以使用的网络终端。其中专门的学习网站可以提供师生实时交流平台、提供教师讲义、课件、学习资源等,并且通过它可以实现与网络实训平台网站、众多学习网站、网络电视的超链接。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技术环境。更重要的还是人文环境。只要我们组织得当,网络上能实现的很多交流形式都是我们传统教学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的教学如果不占领这个空间,不加以利用和诱导,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显然是失败的。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不能狭隘的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必须让你的课堂教学通过网络在时空上向学生丰富生活的每个角落去拓展,这样你的教学效果才可能得以保证。
为了让网络和教学的联结不是空话,我们又引入了角色式教学与学习这样一个概念。目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是很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套话,这无形中使学生缺少了一种职业归属感。没有明确定位的人才如何培养,他自己又怎样成材,通过角色教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职业归属感,另一方面明确学生的奋斗目标。给学生学习确定方向,明确定位。那么角色就是定位,准确定位还需要确定具体角色。学生在课堂主要是虚拟角色,常常还缺少具体角色的归属感,但在实训中学生扮演的就是真实角色。真实角色扮演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同学自我尊严和荣誉,关系到自我考核成绩等直接利益,更关系到自我在同学中的形象。有了这样一个前提,一旦老师给了同学一个具体角色,他才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研究角色,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怎样才能把角色扮演好的学习上。如果每个学生都曾尝试作过助理导演、化装师、舞美、灯光、摄像、技术工程师、演员等,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什么应付不了的呢?而网络环境又给同学提供了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中职信息化技术教学研究
一、职校生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一种倦怠的状况,而这种倦怠并不是因为学业的压力、沉重的学业负担而导致的,而是他们没有目标,学习动力不足。普遍中职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缺乏社会认知度,怀疑自己所学知识的内容在社会中没有用,从而产生了倦怠。中职学生的课堂表现在对所学课程缺失兴趣,如懒惰、自私、好逸恶劳、意志薄弱、缺乏钻研,在学习上遇到一丁点困难,就会选择逃避,遇到外界诱惑,直接放弃学习。
二、信息化教学方式
信息化教学方式,是在当今信息化环境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
三、信息化教学有效性探索
(一)对学生产生有效刺激性作用学生厌学问题,也就是学习动力问题,这是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厌学问题:主观原因在个人,客观原因在教育。厌学的核心是学生因学习受挫导致学习自信心受损。解决厌学的核心是要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关键是要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如今的青年学生,在科技技术产品的使用上,存在着普遍性,操作技术根本不存在问题,操作电子产品可谓得心应手。因此,信息化教学可以在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二)对课堂化有枯燥为生动作用信息技术普及以及信息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对学习形式、教学组织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对下表来比较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不同。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信息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利用开放式的时空,化被动为主动构建学习,使体验式课堂更生动活泼。(三)让翻转课堂构建学生的成就感成为可能翻转课堂重新构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先学后教是其首要特色,由教师课上主讲改为学生课前自主完成,吸收内化则在课堂的互动环节中完成,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成为课堂的主导。翻转课堂是先学后教,从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如下图:化整为零积零为整任务检测交流评价任务书、提纲课前学习任务研究自主学习课堂学习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组织从上图可以看到,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所录制的短小、精炼的教学视频,吸取清晰、明确的教学信息,将学习的时间、学习的任务碎片化,在满足中职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中,让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信心大大增强。课堂上,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仅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将学生在课前的知识“积零为整”,让学生对知识有了系统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四、信息化教学课堂案例展示影响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技术中,熟悉的有:计算机多媒体、仿真软件、MOOC(慕课)、微课、网络资源。当然,还可以借助各种网络通讯工具(QQ、微信等)、各种平台(百度云盘、蓝墨云班课等)实现跨时空的学习,使课堂更活跃。信息化教学所主张运用的教学模式是:探究型、资源型、合作型学习。当然,在整个教学教程中,教学的模式并不是单一的,要将课堂活跃起来,将形成综合型的教学模式课堂。通过课程数据库应用基础中的一章———窗体的创建与设计,设计了一堂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活跃课堂的《美化数据库窗体》教学设计。(一)借助通讯技术,引入企业,布置学前任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职学生普遍因为对企业的认识度不够,从而产生对专业知识的质疑,怀疑自己所学内容的价值,进而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如今,校企合作形式已经存在于各所中职学校中,如何更好地将企业融入学校、融入课堂,促进有效教学,也是当今需要研究的课题。在本案例中,通过网络的视频通讯,将原本属于教师布置任务的角色回归企业,让企业人员阐述对数据库界面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学有所用的体会。进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二)借助信息技术,互动合作,加强知识碎片学习本课例中,传统项目驱动法教学中,教师会通过一个已经布局好的窗体界面作为任务布置给学生去设计,在设计中通过语言、文字加入窗体各控件的设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利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教师将“学”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如何满足企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在布局窗体中所需要的资料,通过网络开放平台提供给学生,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信息。教师也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信息支持:通过《数据库应用基础――实训综合训练平台》,向学生介绍窗体设计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微课向学生介绍美化数据库窗体所需的各个控件及控件的属性设置;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收集学生作品。每一项信息技术支持,都在学生所熟悉的电子产品中可以呈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随时、随地学习。(三)借助信息技术突破难点,让课堂变轻松课堂上,学生从原来的“观众”,变成了“演员”,从“蓝墨云班课”平台中调出课前结合企业任务所完成的作品在全班中大屏幕展示,介绍自己团队所运到的窗体控件技术,解决了窗体在视觉和操作上哪些问题。教师像“监制”一样,对“演员”的情况提出对应的点拨、解答。围绕企业的需求,教师通过学生的作品,对比不同数据库窗体的优缺点,让学生体会布局窗体界面中相关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相互关系。在这样的翻转课堂中,学生无需为一点操作技术而卡住自己学习、前进的步伐,学生在问题中突破难点,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学习效果得到大大的提高。(四)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实时、合理的教学评价课后学生通过网上实时评价教学情况,同时,接受校企合作企业的在线评价。网评与企业评价的结合在无形中监督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让他们不能随意进行评价。企业评价的加入,大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心理成功感,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鼓舞。